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 格式:docx
- 大小:29.54 KB
- 文档页数:1
大学试题(文学)-比较文学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答案附后面)卷一:1.下面作家中,可以进行影响研究的是OA、鲁迅和果戈理Bs易卜生和曹禺C、托尔斯泰和罗星・罗兰D、拜伦和莱蒙托夫E、拜伦与普希金2.简述宗教对文学的影响。
3.什么是“期待视野”?4.关于哈罗德•布鲁姆,描述不恰当的是()。
A、他是“耶鲁学派”批评家B、他是美国著名文学教授C、他认为文本分析非常重要D、他提倡历史的、阶级的文学研究5.下面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比较文学所具有的作用()。
A、比较文学研究创造了“世界文学”的时代B、比较文学使文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更扩大了C、比较文学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的共同规律D、比较文学研究能使各民族增强相互了解6.下列学者哪个不属于心理分析学派OA、弗洛伊德B、荣格C、钟敬文7.阐发研究作为一种研窕方法,是由法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
8.我国文学史上将诗歌和科学完美结合的杰作《天问》的作者是(〔A、屈原B、李白C、苏轼9.1979年,O的《管锥编》出版标志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
10.下列套话中,哪个不是中国人用来描绘日本人的?OA、倭寇B、小日本C、鹰钩鼻11.关于“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口,合理的做人”,正确的是()。
A、此语出自宗白华B、提出的问题与教育有关C、此语出自《美学散步》D、其思想与《弟子规》相似12.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窕有何关系13.为什么要在跨学科研究中引入跨文明的视野?14.美国学者()认为“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
A、基亚B、韦勒克C、雷马克D、韦斯坦15.比较文学就是要突破各种学术研究的界限,“打通”整个文化领域,使文学研究进入了()性研究的新阶段。
16.属于美国学派代表人物的有O.A、列文B、基亚C、卡雷D、韦勒克E、雷马克17.信息本身最根本的性质是()βA、独立性B、完整性C、不确定性D、确定性18.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一文中说哪篇文章是“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OA、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B、钱钟书的《通感》C、钱钟书的《诗可以怨》D、朱光潜的《诗论》19.下列作家研究中可以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的是OA、鲁迅与果戈理B、托尔斯泰与罗型•罗兰C、歌德与席勒D、拜伦与雪莱E、拜伦与普希金20.《西厢记》和《罗密欧与朱>叶》的比较研究属于OA、影响研究B、平行研究C、阐发研究D、接受研究21.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可比性?22.比较文学要求在研究中国文学时,应以()为背景,以()为参照系统,认识和评价H己。
比较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比较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比较文学一、选择题1、下面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比较文学所具有的作用(A)A 比较文学研究创造了“世界文学”的时代。
B 比较文学使文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更扩大了。
C 比较文学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的共同规律。
D 比较文学研究能使各民族增强相互了解。
2、下面哪一项是法国学派的特点(B )A xx学派重视xx文学的比较研究。
B 法国学派重视具有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
C 法国学派认为各民族的文学没有优劣之分。
D 法国学派最早倡导了无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
3、下面哪一项,与美国学派的产生没有关系(C )A 第二次大战后,美国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已经不亚于欧洲。
B 在20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在美国兴起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思潮,名为“新批评”。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的强大,美国人认为美国的比较文学已经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D 美国学派不满意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4、下面哪一项属于文类学研究的问题(C )A 《西游记》在个别情节上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相似之处。
B xx与神猴形象的关系。
C 《西游记》与《罗摩衍那》在叙述方式和体裁形式上的不同。
D 《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变异问题。
5、下面关于媒介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媒介学研究接受国在接受过程中所受的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 媒介学研究文学影响的传播过程。
C 媒介学研究以翻译为主的传播手段。
D 媒介学主要研究媒介者、媒介工具和媒介过程。
6、形象学十分强调对“主观性”的分析,下面对这种主观性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A 形象学十分注重对主观性进行分析,因此,形象学就没有什么客观依据可言。
B 在形象学研究中,我们必须把握当时民众的社会心理。
C 一个国家之所以对某一个国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象,它的文化传统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 在形象学的研究中,一定要兼顾对历史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只有这样,形象学的“主观性”才不至于走向极端。
[近几年都考大综合.重点看10年以后的.]2010年文学综合真题一、填空(1*15)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出自2、十四行诗的首创者是意大利诗人3、中世纪英国民族史诗代表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作者5、香菱柳湘莲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6、美国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德莱赛的代表作7、《一地鸡毛》的作者是8、曹禺的成名作9、“美文”是谁提出的10、杜丽娘出自11、《莺莺传》的作者12、与创作社齐名的文学社团13、果戈理的代表作14、50年代政治抒情诗人除了贺敬之,还有15、高乃依的代表作二、名词解释(7*5)1、古文运动2、意境3、模仿说4、革命样板戏5、浪漫主义三、简答(15*2)1、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特点2、谈谈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认识四、论述(三选二,30*2)1、结合作品,论述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2、文学创作与时代精神3、茅盾作品对现代长篇小说体式的贡献2010年语言学基础试题一、解释加点字(1*20)都是书上的,简单的且经典的二、简答1、七大方言区及其特点(15’)2、给出几个词,指出构词类型(12个,15’)冰凉马匹狂热开关火红司令轻视3、指出几个词的词性(1)我推了他一把。
(2)他白了我一眼。
(3)我把衣服洗白了。
三、分析1、语言和文字的关系2、音和义的关系3、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双语现象越来越普遍,指出其对汉语的发展。
四、古文翻译,《许行》(书上有)2011年文学基础真题一、填空题,共15个,2分—个.1、冯至40年代的代表诗集是。
2、莱辛的文艺理论著作是。
3、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品《安德洛玛克》的作者是。
4、“以意逆志”的文学理论提出者是。
5、20世纪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海勒的代表作品是。
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作者是。
7、周立波的《》和赵树理的《》和柳青的《创业史》是五六十年代表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三部重要长篇小说。
8、1920年7月由郁达夫、张资平等创建的文学社是。
目 录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填空题(15空,1空1分)1.美文是_____提出的。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_____。
3.金钏、柳湘莲、晴雯出自_____。
4.杜丽娘出自_____。
5.《莺莺传》的作者_____。
6.五四时期影响最大的两个文学社团是_____和创造社。
7.第一个创作十四行诗的是_____。
8._____是现存古英文文学中最伟大之作,也是欧洲最早的方言史诗。
9.果戈理的代表作_____。
10.曹禺的成名作是_____。
11.《一地鸡毛》的作者_____。
12.50年代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是贺敬之和_____。
13.高乃依的代表作_____;德莱赛的代表作_____。
1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出自_____的《饮酒》。
二、名词解释题(共5个,每题7分)1.古文运动2.模仿说3.意境4.浪漫主义5.革命样板戏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2题)1.简述“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特点。
2.谈谈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认识。
1999年人大考研真题古代文学单科:(完整版,100分)一、名词解释(4*5)1.九歌2.《董西厢》3.荆、刘、拜、杀4.《花间集》二、问答题(3*20)1.介绍五言诗兴起的原因和过程。
2.分析《红楼梦》围绕“金训之死”的种种描写。
3.汉赋的兴起、演变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将下列古文加以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1*20)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月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现代汉语单科:(完整版,100分)一、简答题(6*5):1.现代汉语有哪七大方言?这些方言分别以什么地方的话为代表?2.普通话的音节结构有哪些特点?3.什么是轻声?一个音节读作轻声时会发生哪些变化?4.怎样归纳一种语言或方言中的音位?5.举例说明确定语素的方法?6.修辞学与语法学有何不同?二者有无关系?二、分析题(6*5)1.对下面一组词进行义素分析(分析结果用矩阵图表示)二胡琵琶扬琴钢琴手风琴2.分析“调整”一词的分布特征,再提出你的归类意见并证明之。
3.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语句,并说明它们的结构类型(1)指望司机老王能来帮助我们(2)找个安静地方弯腰放下箱子(3)这些情况他过去没有告诉过我4.分析下列各语段产生歧义的原因:(1)车上睡不好(2)我们要修订计划(3)两个人的房间(4)小红最喜欢洋娃娃(5)连老王都不相信5.下面这段描述是杨朔《雪浪花》初稿中的一个片段,定稿时作者将文中的“半信半疑”改作“不禁惊疑”,为什么?“看样子你有六十了吧?”“哈哈!六十?这一辈于别再想那个时候了——这个年纪啦。
”说着老泰山捏起右手的三根指头。
我半信半疑说:“你有七十了吗?身板骨还是挺硬郎。
”6.阅读下面这首词,分析带下划线的词在状物抒情方面的作用。
山,刺破青天饿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2020-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复试线、招生人数育明教育506大印老师联合名校导师及考研状元联合整理2019年9月20日星期日【温馨解析】育明教育从2006年开始办学,校长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夏教授,北京总部负责人是北京大学政管院博士,主打专业课一对一辅导。
到现在已经有十年的时间,在我们育明教育,每年都有成功学员积累的一些经验可供各位考生参考。
育明教育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成功的基础保障。
我们的辅导包括前期的报考指导,中期的核心参考书的讲解、专题(真题、出题老师论文专著、最新时事)讲解、模拟考(答题技巧框架、创新点的讲解)。
后期还会有教务老师时事根据上课情况,对考生进行查缺补漏,进行答题技巧的辅导。
在我们育明教育,前期咨询师、后期教务与辅导老师三方对您的上课负责,所以每年我们的通过率一直都是有保证的。
班型分专业课一对一和集训营两种。
集训营是包括政治英语的小班课+专业课全程一对一。
小班课全年分四个阶段:寒假,暑假,国庆,最后冲刺(您现在报名可以参加今年和明年两年的),授课老师是人大的教授(也会请海文海天的教授结合讲课)。
专业课一对一是按总课时来规划,保证够用。
上课形式是面授和远程一对一相结合,上课时间和进度主要根据你的进度来安排,第一次上课后会给你做一个导学规划。
数学我们请的是北理工的教授一对一讲(这个是其他机构请不来的),专业课请的是你所报考学校专业的研究生助教和北大博士结合授课(这个也是近几年我们独家尝试的非常合理的方式)。
此外,院校选择也很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是成功的关键,但是考生信息有限,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在这里,大家可以直接联系我,我免费给大家做规划和咨询。
目录一、2019-2020年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笔记二、2020-2021年院校考研复习技巧三、2020-2021年考研专业课答题技巧内容一、2019-2020年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笔记(1)列出每日学习计划表可能你们也都有自己做的计划表,但是都比较粗浅,比如早上复习政治下午英语这样的。
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考试科目:综合考试(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简答题(第1、2题各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1、简述东汉张衡的文学成就。
2、简论关汉卿的戏剧创作。
3、方回《瀛奎律髓》称陈子昂为“唐之诗祖”,为什么?中国现代文学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新青年》于___________年在___________创刊。
2、鲁迅的散文诗集是___________;散文集是___________。
3、“小诗派”的两位代表诗人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巴金后期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50-60年代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双百方针”2、“新写实小说”3、新感觉派小说4、七月诗派三、论述(共20分)1、试论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文学研究会于___________在北京成立。
2、《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于___________杂志。
3、《春风沉醉的晚上》的作者是___________。
4、《画梦录》的作者是___________。
5、《冲出云围的月亮》的作者是___________。
6、《蚀》三步曲是茅盾创作于___________年的作品。
7、祁天佑是老舍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主要人物。
8、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发表于___________年。
9、《诗八首》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丁西林早期独幕剧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爱美剧:2、《新青年》:3、“九十年代诗歌”:4、《青春之歌》:三、简答(每题5分,共20分)1、简析京派小说的审美取向;2、简述冯至的《十四行集》;3、简评“语丝的文体”4、简析丁玲的小说《在医院中》四、论述(每题25分,共50分。
人大古代文学考研真题(2007-2017)人大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2007-2017 ) (1)2007 年人大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1)2008 年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综合题:(完整版) (2)2010年人大文学院考研真题 626 中国文学基础真题(完整版) (4)2011年人大文学院考研真题 626-中国文学基础(完整版) (5)2012年人大文学院考研真题 626-文学基础综合:(完整版) (7)2015年 811 汉语言基础综合:(完整版) (8)2016 (9)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102007 年人大古代文学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 8*5 )1.以意逆志2.《哀鄞》3.《七发》4.《三都赋序》5.永明体6.《河岳英灵集》7.吴梦窗8.云间派二、简答题( 3*10 )1.略谈东汉末年的抒情小赋。
2.略谈李后主词的感伤情调。
3.怎样看待《水浒传》中的忠义观。
三、论述题( 2*40,任选 2 题作答)1.指出阮籍《咏怀诗》的基本风格及其对南北朝和唐代同类作品的影响。
2.分析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及其在后代戏剧中的改编和再创造。
3.阅读刘大櫆《论文偶记》的下面论述,指出他对作品神气、音节、字句三者之间所持的看法。
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
然余谓论文而至于字句,则文之能事尽矣。
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
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音节高则神气必高,音节下则神气必下,故音节为神气之迹。
一句之中,或多一字,或少一字;一字之中,或用平声,或用仄声;同一平字仄字,或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则音节迥异,故字句为音节之矩。
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2008 年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综合题:(完整版)一、填空题( 30*1 )1.“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出自《九歌》中的(1)。
2002年一、名词解释1、《白轮船》2、托尔斯泰主义3、间离效果4、新小说5、湖畔派诗人6、唯美主义二、简答题1、简析希腊神话中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
2、如何理解《百年孤独》中“百年”与“孤独”两方面的意义。
3、简述泰纳对“文学发展的三要素”之论说。
4、简谈德国早期浪漫派的理论和创作。
三、论述题1、以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为例,说明希腊悲剧的艺术魅力。
2、举例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说明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别。
3、以高乃伊的《熙德》为例,说明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成就与古典主义原则的局限性。
4、各选莎士比亚与席勒的一部作品进行比较,说明你对“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的理解。
2001年一、名词解释1、意象派诗歌2、《第22条军规》3、魔幻现实主义4、《静静的顿河》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
2、试以一部作品为例,说明表现主义文学的特点。
3、简要举例说明启蒙文学的特点。
4、试析古希腊与中世纪两种美学和文论形态的基本区别。
5、简述车尔尼雪夫斯基对黑格尔美学的批判。
三、论述题1、试论T.S.艾略特《荒原》的象征意义。
2、试论“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3、试比较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特点。
2000年一、名词解释1、冰山原则2、复调小说3、狂飙突进4、超现实主义5、《恶之花》6、托尔斯泰主义7、“人为自然立法”8、过失说二、简答题1、简述华兹华斯对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的贡献。
2、简要说明你对雨果小说创作中人道主义倾向的看法。
3、简要说明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成败得失。
4、简要举例说明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特点。
5、简要说明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
6、简析中世纪释经学的“四重意义说”及其文论意义。
三、论述题1、试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现代主义倾向。
2、试论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在西方小说发展中的地位。
2007年一、名词解释1、唐璜2、《草叶集》3、集体无意识4、文学性5、期待视野二、简答题1、简析《少年维特之烦恼》所体现的“狂飙突进”精神。
比较文学几套试题(附带答案)《比较文学课程》试卷一一、填空:(16分)1、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1886年由XXX在《比较文学》一书中确定并使用的。
2、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最终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
3、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是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和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
5、世界比较文学大致可以分为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中国学派三大学派。
7、当代文类学把文学作品分抒情类、叙事类和戏剧类三大类。
8、《文心雕龙》的作者是XXX。
10、形象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外部研究、内部研究两方面。
12、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是1984年XXX、XXX所著的《比较文学导论》。
二、简要回答:(30分)1、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可比性就是比较研究对象中存在的一种可资研究文学规律的内在价值,是提供比较研究的可能,并保证比较研究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指的是在跨国家、跨学科和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寻求同的学理依据,是比较文学研究赖以存在的逻辑上的可能性。
在比较文学发展的不同时期,这种学理依据是不断拓展的。
2、什么是“期待视野”?作者在“接受屏幕”所构成的接受前提下对作品向纵深发展的理解和期待。
如古典小说读者对“金榜题名”等大团圆结局的期待。
3、什么是“社会总体想象物”?即指全社会对一个异国社会文化整体所做的阐释。
因为想象主体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他们的思想必然受到其所属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他们被其自身所属的文化烙上了强烈的特征。
当他们对另一个文化进行审视时,必然带有其社会整体想象的浓厚印记。
三、论述:(54分)1、试论述跨学科研究。
(1)定义:是以文学为一端,以其他学科(如各种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另一端,对它们相互关系的研究。
因而又称为科际整合。
目的在于揭示不同知识形态的一致性、共通性,同时也彰显文学之为文学的独特性,把握文学的内在规律。
(2)必须注意文学性与系统性两个方面。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初试真题(回忆版)注:因是回忆版,题目的顺序、分值、精准叙述等可能有不少误差,个别题目实在想不起来了。
欢迎刚参加过本场考试的同学补充、指正。
本版本由网友“落花人独立”回忆叙述,“江湖秋水(zhqy_168)”整理。
2010年1月10日晚。
中国文学基础一、填空,15个,1空一分(顺序记不清了)1、美文是谁提出的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出自(诗经小雅采薇)3、柳湘莲晴雯是哪里的4、杜丽娘出自5、《莺莺传》的作者6、与创造社齐名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7、第一个创作十四行诗的是8、英国的中世纪史诗9、果戈理的代表作(《死魂灵》)10、曹禺的成名作(《雷雨》)11、德莱赛的代表作(《美国悲剧》)12、《一地鸡毛》的作者13、两个政治抒情诗人除了贺敬之的是 (郭小川)14、高乃以的代表作(熙德)二、名解,共5个,每题7分1、古文运动2、模仿说3、意境4、浪漫主义5、革命样板戏三、简答,15分一个,共2题。
1、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特点2、谈谈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认识四、论述,30分每题,三选二。
(疑似每题35分)一、古代文学的,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二、文艺理论没选记不清了,貌似是时代特色什么的三、现代文学的,茅盾对长篇小说文体的贡献汉语言基础(注:这一门比较零碎,记不清楚了。
)一、解释加点字,很简单都书上的,且书上经典的,一共20分。
二、简答。
(分值疑似每题20)1、七大方言以及代表点。
2、几个词指出构词类型。
3、指出几个词的词性。
三、25分一题,3选2。
(疑似4选3,分值可能有误)1、语言和文字的关系2、音和义的关系3、没选,书上没有,得自己发挥4、一篇古文翻译,书上的,许行里的祝大家考研成功!加油!O(∩_∩)O~Over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研究生入学中国文学综合考试真题今天上午考的有一个填空没想起希望能对明年考试的有用第一题填空共十个十分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出自2-十四行诗的首创者是意大利诗人3-中世纪英国民族史诗代表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作者5-香菱柳湘莲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6-美国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德莱赛的代表作7-《一地鸡毛》的作者是8-曹禺的成名作9-“美文”是谁提出的二、名词解释每题七分1-古文运动2-意境3-模仿说4-革命样板戏5-浪漫主义三、简答每题十分1、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特点2、谈谈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认识四、论述三选二每个三十分1、结合作品,论述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2、文学创作与时代精神3、茅盾作品对现代长篇小说体式的贡献第一部分是填空题,一个一分,共十分,比较简单,记不太全了。
比较文学试题与答案一、解释名词1、比较文学2、民族文学3、国别文学4、总体文学5、影响研究6、平行研究7、跨学科研究8、文类学9、主题学10、类型学11、比较文学的可比性12、接受13、模仿14、框范影响15、比较文学的“对话”16、传播研究法17、影响分析法18、平行贯通法19、阐发研究20、渊源学21、流传学22、媒介学23、译介学24、比较诗学二、论述分析题1.试析比较文学产生发展的文化原因。
2.简析比较文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3.简述比较文学与比较方法的区别?4.比较文学的意义何在?5.试析比较文学的“开放性”。
6.试析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7.为什么说“跨文化”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实质?8.法国学派有何特点?试对法国学派作出你的评价。
9.美国学派有何特点?试对美国学派作出你的评价。
10苏联比较文学研究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特点?11.谈谈你对中国学派的看法。
12.谈谈你对比较文学现状的看法。
13.比较文学有哪几种基本类型?14.什么是影响?什么是影响研究?15.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有什么不同?16.阐发研究包括哪些内容?17.阐发研究应注意什么?18.什么是接受研究?19.简述接受研究的意义20.什么是媒介,什么是媒介学?21.什么是媒介的方法?媒介的方法主要有哪些?22.什么是媒介的途径?媒介的途径主要有哪些?23.何谓翻译中的“叛逆性再创造”?文学翻译中为何少不了“叛逆性再创造”?24.什么是诗学?什么是比较诗学?25.谈比较诗学研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26.什么是主题,它与母题有何不同?27.主题学研究范围包括哪些对象?28.试述中外文学中的“启悟”主题?29.简述“灰栏记”题材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表现30.为什么要以“对话”作为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基础?31.试比较分析中、西神话的特点。
32.试比较分析中、西诗歌意象运用的特点。
33.试比较分析中、西爱情诗的差异。
34.结合实例比中、西小说表现手段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