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习【油气储运工程】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1
- 格式:ppt
- 大小:2.60 MB
- 文档页数:96
1.泵站管道系统的工作点:泵站特性曲线和管道特性曲线二者的交点。
2.管道纵断面图:在直角坐标上表示管道长度与沿线高程变化的图形,h 横坐标表示管道实际长度,纵坐标为线路的海拔高度。
3.计算长度:起点与翻越点之间的距离。
4.总传热系数:指油流与周围介质的温差为1℃时,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单位传热表面所传递的热量。
5.剪切稀释性:是一种非牛顿流体性质,且指表现粘度随剪切率增大而下降的性质。
6.剪切增稠性:指表观粘度随剪切率增大而升高的性质。
7.反常点:从牛顿流体到非牛顿流体转变的温度。
8.含蜡原油热处理:是将原油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原油中的石蜡胶质,沥青质溶解分散在原油中,再从一定的温降速率和温降方式冷却,以改变析出的蜡晶形态和强度,从而改变原油的低温流动性。
9.最小输量:对应最高出站油温和最低进站油温情况下加热管道的输量。
10.管道的工作特性系:指管径管长一定的某管道,输送性质一定的某油品时,管道压降H随流量Q变化的关系。
一条管道输送一种油品时有一条一定的特性曲线。
11.结蜡:原油在管内流动中逐渐在管道内壁沉积一定厚度的石蜡,胶质,润滑油,沙和其它杂质的混合物的过程。
12.屈服应力:是使物料产生流动所需的最小剪切应力。
13.触变性:是指流体经过长时间静置后,在恒定剪切作用下,表现粘度随时间下降,最终趋于一个平衡值的特性。
1.长距离输油管:由输油站和线路两大部分及辅助系统设施组成。
2.勘察:分为踏勘,初步设计勘察(初测),施工图勘察(定测)三个阶段。
3.设计:可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4.选线中最重要的工作:大型穿(跨)越地点和输油站址的确定是选线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大型穿(跨)越地点和输油站址的选择应服从线路的总走向,在这个前提下,线路的局部走向应服从穿(跨)越地点和站址的确定。
5.等温输油管道工艺计算的原则:需根据泵站提供的压力能与管道所需压力能平衡的原则进行工艺计算。
6.输油管道的工艺计算:要妥善解决沿线管内流体的能量消耗和能量供应这对主要矛盾。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通过输油管道的课程设计,学生应掌握综合运用《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等课程的知
识进行输油管道工艺初步设计的基本方法、程序和技能,从而为毕业后从事油气长输管道
规划、可行性研究及工艺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一、管道基础数据1.设计输量(300+20×k)×104t/a2.沿线地形
管线全长.管道埋深处最低月平均地温土壤导热系数
各站的最高容许进站压力首站进站压力4.管道设计走低能力为二、油品物性
油品20℃的密度为凝点粘温关系如
1.根据管道长度、任务输量、设计压力等未知条件确认最合适的管径、管壁壁薄、管
材等级等设计参数。
2.按设计流量对管道进行热力水力计算,在此基础上对输油管道进行泵站布置及热站
布置,即确定这些站的数量和位置;
3.根据管道线路迈向及其它方面的建议调整泵站和冷却东站的边线,展开热泵站合一,并再次确认调整后各站的入、出来东站温度。
4.对输油泵机组提出参数要求,确定输油泵机组的配置方案;
5.对加热炉提出参数要求,确定各站加热炉的配置方案;
6.设计中间热泵站的工艺流程,绘制其工艺流程图;
1
7.整理输油管道工艺初步设计方案,编写初步设计报告。
四、设计报告要求
设计报告使用学院统一印制的课程设计报告册,内容包含:1.课程设计任务书;2.排
序过程及其说明书;3.中间东站工艺流程图。
2。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是指对输油管道的设计和管理进行有效的规划、实施和监督,以确保输油过程的安全、高效和经济。
输油管道是石油工业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其设计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石油运输的效率和安全。
输油管道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考虑到输油的性质、流量、压力、温度等因素,选择适当的管材、管径和管线布置方式。
在设计过程中应特别关注输油管道的强度、稳定性和防腐蚀性能,以确保其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泄漏、破裂等安全隐患。
在输油管道的管理方面,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对于输油管道的巡检、维护和修复工作,应定期开展,及时发现和处理管道的问题。
同时,还应建立监测系统,对输油管道的流量、压力、温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和处理。
此外,还应加强对输油管道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对于重大事故的应急预案和处置能力也应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演练。
同时,还应定期对输油管道进行技术评估和安全评估,对现有设施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输油管道的设计与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工程、管理、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科学规范地进行设计与管理,才能确保输油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是石油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输油管道作为石油产品运输的重要通道,对于确保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优质的管道设计和有效的管理是确保输油系统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
管道设计主要涉及选址与布置、材料选择与特性以及直径及壁厚计算等方面。
合理选址和布置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和社会影响,并且便于日后巡检和维护操作。
同时,在选择合适的材料时,需要考虑其耐腐蚀性、强度以及可焊性等特性,在确保安全运营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并延长使用寿命。
此外,通过合理的直径及壁厚计算可以确定适当的管道尺寸,以满足输送液体流量需求,并确保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输油管道管理也不可忽视。
巡检与维护是持续监控系统状态、减少故障风险的必要手段。
定期巡视管道是否存在泄漏、腐蚀和机械损伤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维护措施,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隐患,保证管道安全运行。
同时,安全监控与防护的实施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例如,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管道的运行状态,以及检测异常事件并及时报警处理。
此外,完善的故障处理与应急预案也是输油管道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在意外事件发生时快速做出反应和处置。
本文旨在对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进行综述,并深入探讨其相关要点和挑战。
通过总结主要观点和发现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对于石油行业的重要性。
另外,在未来展望中,我们将提出一些建议以推动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并为改进现有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2. 输油管道设计:2.1 管道选址与布置要点:输油管道的选址和布置是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在选址方面,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地质条件:选择适合铺设输油管道的地质环境,避免地震、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风险。
- 土壤条件:确保土壤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选择能够承受管道重量和压力的土壤类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油气储运工程”《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为确保热油管道的运行安全,应严格控制其输量大于()。
A、管道的设计输油能力B、管道允许的最小输量C、管道的盈亏平衡输量D、管道的平均输量2.影响等温输油管道水力坡降的主要因素有管道内径、输量和油品粘度。
()A、错误B、正确3.热油管道内壁结蜡在任何条件下对运行都是有利的。
()A、错误B、正确4.对于以“从泵到泵”方式工作的输油系统来说,翻越点只可能有一个,且一定是管线上的最高点。
()A、错误B、正确5.管道内壁结蜡会引起管道压降增大、散热损失减小。
()A、错误B、正确6.先炉后泵流程的优点是()。
A、泵效高、加热炉运行安全、站内管道结蜡轻B、首站不需要给油泵C、中间站不需要设旁接油罐D、流程简单7.对于顺序输送管线,紊流时,()是造成混油的主要原因。
A、密度差B、紊流扩散混油C、停输D、流速分布不均造成的几何混油8.维持出站油温不变运行的热油管道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会进入不稳定区。
()A、错误B、正确9.热油管道的总能耗费用包括电力费用和()。
A、行政管理费用B、热能费用C、修理费用D、输油损耗费用10.平均温度摩阻计算法适用于()。
A、任何热油管道B、高粘原油管道C、以层流流态运行的热油管道D、以紊流流态运行且进出站温度下的油品粘度相差不超过1倍的热油管道11.在满足管道各个环节生产和安全要求的情况下,输油站的工艺流程应尽量简化。
()A、错误B、正确12.起始接触面是两种油品刚开始接触时的截面,该面始终位于管线的起点位置。
()A、错误B、正确13.长输管道输量调节的方法主要是节流调节。
()A、错误B、正确14.顺序输送工艺主要用于输送性质相差很大的成品油和性质相近的原油。
()A、错误B、正确15.长输管道工况变化的原因分为正常工况变化和()。
A、事故工况变化B、泄漏引起的工况变化C、停电引起的工况变化D、堵塞引起的工况变化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在设计热油管线时,如果不考虑摩擦升温和原油析蜡的影响,设计方案将偏于安全(假设运行中不存在管壁结蜡问题)。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复习提纲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复习提纲
一、输油管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1.输油管道的定义
2.输油管道的分类及特点
二、输油管道设计的基本原理
1.输油管道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2.输油管道设计的基本步骤
三、输油管道的工程勘察与设计
1.输油管道的线路选取和勘察
2.输油管道的土建设计
3.输油管道的管道设计
4.输油管道的机电设备设计
四、输油管道的安全管理与运行维护
1.输油管道的安全管理制度
2.输油管道的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3.输油管道的日常巡检与维护
4.输油管道的事故应急与处置
五、输油管道的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
1.输油管道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2.输油管道的能源消耗与减排措施
3.输油管道的环保监测与管理
六、输油管道的法律法规与政策
1.输油管道建设的法律法规
2.输油管道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
3.输油管道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4.输油管道管理政策与规划
七、国内外输油管道案例分析
1.国内典型输油管道案例分析
2.国外典型输油管道案例分析
八、输油管道发展趋势与展望
1.输油管道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2.输油管道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以上为《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的复习提纲,具体章节内容可根据教材与课堂笔记进行深入学习。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和政策法规,了解相关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加深对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复习中,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要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培养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课程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题目等温及热油管道设计院系石油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油气储运工程11-2班2015年3月27 日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题目等温及热油管道设计专业油气储运工程姓名黄满初学号110202140214一、主要内容了解石油管道特点、石油管道发展概况、石油管道设计内容及方法,石油管道的一般设计步骤,了解等温输油管道设计和热油管道设计的基本参数,并能准确的进行计算。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等温管道的设计要求,根据基本参数,按平均地温作以下计算和设计:1.按米勒和伯拉休斯公式计算输送柴油的水力摩阻系数,并比较计算结果的相对差值。
2.若改输汽油,按列宾宗公式和伊萨也夫公式计算水力摩阻系数,并比较计算结果的相对差值。
3.输送柴油的工艺计算:(1)用最小二乘法求泵特性方程,比较计算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
(2)确定泵站泵机组的运行方式及台数(不计备用泵)。
(3)按列宾宗公式计算水力坡降,求所需泵站数并化整。
(4)用解析法求工作点。
(5)在管线纵断面图上布置泵站。
(6)根据站址计算全线各站进、出站压力,检查全线动静水压力。
(7)计算冬季地温3℃时,输送柴油的工作点及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并与年平均地温时的进、出站压力比较。
(8)从起点到翻越点,计算站间距L f/ n,起点至各站的平均站间距L j / j,据此定性分析油品粘度变化时各站压力的变化趋势,对比⑥、⑦的计算结果是否符合这个规律,若不符合,请说明原因。
热油管道设计要求,根据基本参数,作如下计算:1.按进出站油温在60-25℃之间,计算所需加热站数及站间距,首站进站油温为25℃。
2.按平均温度法计算站间摩阻,选泵及泵的组合方式,确定所需泵站数(进站油温为25℃)。
3.在管线纵断面图上布置加热站、泵站;并按泵站、加热站尽量合并的原则,调整站数或站址。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普及,许多公司和企业都在钻探和开采石油和天然气。
在使用这些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和销售中,输油管道是非常重要的载体,其设计及其管理十分重要。
为了保证石油和天然气的安全运输,特别是企业和公司之间的石油和天然气运输,加强输油管道设计和管理工作,逐渐成为大家口中最吸引人的话题。
输油管道设计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技术,要求有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而普通高等教育和培训均难以满足这些要求。
针对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的实际应用,制定该课程设计。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能够独立开展输油管道设计和管理业务,并掌握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程的人才。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着重于熟悉输油管道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原理,掌握必须的技术标准、设备构成、操作要求和安全措施,为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提供全面的理论指导。
该课程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基础知识、输油管道系统设计、输油管道系统管理和实际应用。
首先,讲授石油工程、管道物流、管道设备装置、管道检修等基础知识,重点探讨输油管道设计建设规范、建设材料种类及选择、输油管道施工流程等,并引入实际工程案例,增强课程实用性。
其次,学习输油管道系统设计,主要包括输油管道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油罐与设备设计、管道构造物设计、焊接及节点处理技术等,使学生掌握输油管道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三,学习输油管道系统管理,主要包括管道运行评价、管道维护管理、管道安全检测管理、管道运行参数监控和管理、管道检修技术管理等,使学生掌握管道运行安全、节能和降低成本的原则,及其管理技术。
最后,使用实际案例进行实际应用,深入探讨输油管道工程项目管理、投资计划管理、技术施工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实际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帮助学生掌握综合性的输油管道管理技能。
通过上述课程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综合运用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理论和实际应用,使自己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积极运用;同时,为社会未来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工作培养更多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