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舍的主要类型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57.83 KB
- 文档页数:7
蛋鸡养殖场方案1. 背景介绍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日益增长,蛋制品的需求也逐渐上升。
因此,养殖蛋鸡成为一项具有巨大潜力的农业业务。
本文将探讨建立一家蛋鸡养殖场的方案,旨在帮助农业从业者实现稳定盈利。
2. 场地选择蛋鸡养殖场的场地选择至关重要。
首先要确保场地位置便利,便于运输和销售。
其次,场地要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鸡舍、饲料储存区和行走区域。
最后,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区域,便于养殖和管理。
3. 建设鸡舍鸡舍是蛋鸡养殖场的核心设施,对鸡只的健康和产蛋率有着直接影响。
鸡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和温度适宜。
鸡舍内部要合理划分不同的区域,如产蛋区、休息区和觅食区,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此外,鸡舍的卫生管理也是关键,包括定期清洁和消毒。
4. 选用鸡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市场需求的合适鸡种非常重要。
常见的蛋鸡品种有白羽肉鸡、新农杂交层鸡等。
鸡种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品种的耐病性、产蛋率和肉质等特点,并在当地农业部门或养殖专家的指导下进行。
5. 饲养管理良好的饲养管理是保障蛋鸡健康和提高产蛋率的关键。
养殖者应制定科学的饲养计划,包括合理的饲料配比、定期喂养和饮水、疾病预防等。
定期检查鸡只的体态和粪便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6. 疾病防控蛋鸡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疾病防控体系,包括定期疫苗接种、卫生管理和疫情监测等。
重要的是与当地兽医部门建立密切联系,及时咨询和处理疫情,以确保鸡只的健康和安全。
7. 销售渠道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是确保养殖场盈利的关键。
养殖者可以与当地超市、餐馆、酒店等建立合作关系,提供新鲜的蛋制品。
此外,可以利用电商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吸引更多消费者。
8. 经济效益评估在实施蛋鸡养殖方案之前,进行经济效益评估非常重要。
考虑到设备、场地租赁、饲料、劳动力和销售等成本,同时估算预计的产蛋量和市场价格,从而确定养殖场的盈利能力。
结语:本文提供了一份蛋鸡养殖场方案,从场地选择,到鸡舍建设、饲养管理、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
蛋鸡养殖场简介范文
一、养殖场概况
本养殖场位于XXX,成立于XXXX年,占地面积约XX平方米,是一家专业从事蛋鸡养殖的企业。
养殖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距离市中心仅有XX公里。
二、养殖场设施
养殖场拥有现代化的养殖设施,包括鸡舍、饲料加工车间、鸡蛋收集系统等。
鸡舍内环境控制设备齐全,能够为蛋鸡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饲料加工车间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确保饲料品质。
鸡蛋收集系统能够高效地收集、清洗、消毒和储存鸡蛋。
三、养殖场经营
养殖场现有蛋鸡存栏量约XX万只,主要品种有XXX和XXX。
本养殖场注重蛋鸡品种的改良和品质的提升,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蛋鸡的生产效率和鸡蛋品质。
同时,本养殖场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养殖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四、养殖场优势
1. 地理位置优越:养殖场位于城市近郊,交通便利,便于鸡蛋的运输和销售。
2. 设施先进:养殖场拥有现代化的设施设备,能够为蛋鸡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生产效率。
3. 品质保证:本养殖场注重食品安全和品质管理,确保鸡蛋品质可靠,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4. 价格合理:本养殖场始终坚持合理的定价策略,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五、未来展望
未来,本养殖场将继续加强技术研发和品质管理,提高蛋鸡生产效率和鸡蛋品质。
同时,本养殖场将积极拓展市场,扩大鸡蛋销售渠道,为更多的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鸡蛋产品。
蛋鸡养殖场方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越来越关注,有机食品的市场需求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而在所有的有机食品中,有机蛋远比有机肉类等其他产品更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这是因为蛋类作为营养丰富的食品,在营养保健、美容养生等各方面均有显著的效果。
因此,近年来蛋鸡养殖场的业务日益壮大,成为了一个具有极高盈利潜力的行业。
一、选址和场地选址是蛋鸡养殖场建设的重要前提。
在选择养殖场址地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交通便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环境卫生、周边环境不会受到较大的噪音干扰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规模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场地面积。
在场地面积方面,不同规模的养殖场需要的场地面积也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是以每只鸡需要的积压面积为基准。
例如,每只肉鸡需要的积压面积一般要在0.2至0.25平方米之间,而每只蛋鸡需要的积压面积则要更大一些,一般在0.3至0.35平方米之间。
二、蛋鸡品种选择不同品种的蛋鸡生产出来的蛋的品质、数量、价格都会不同。
因此,在选择蛋鸡品种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生产性。
蛋鸡的生产水平决定了它们生产出来的蛋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养殖成功的概率。
2. 市场需求。
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也是不同的,需要结合自己所在附近的市场情况来做出选择。
3. 价格。
不同品种的蛋鸡价格也会有所不同,需要选择价格适中的品种。
4. 种蛋来源。
在选择蛋鸡品种时,需要注意种蛋的来源,购买正规的种蛋保证蛋鸡品质。
三、 c、s、e综合养殖模式蛋鸡养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有三个,即养殖环境、饲料保健以及疾病治疗。
其中每种养殖因素还可以细分为更多的要素,如养殖环境因素包括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饲料保健因素包括饲料的组成、营养成分、消化吸收情况等等。
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了c、s、e综合养殖模式。
这种养殖模式的成功在于通过多种方法配合使用,实现了养殖环节的全面监控,从而提高了蛋鸡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四、食品安全与疾病预防为了保障鸡的健康,需要在日常养殖管理中重视饲料和饮用水的卫生质量,确保养殖环境干燥、通风、摆放干净卫生。
养鸡场鸡舍建设方案随着蛋鸡养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农户现代化意识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寻求多方经济资源,用融资、合资、独资等方式筹备大量资金,向标准化、规模化饲养模式转移,相继出现了饲养10万只、20万只、50万只等大规模的蛋鸡养殖生产企业。
适合养殖群体本方案适合于有5年以上蛋鸡养殖经验,有很强的经济基础,技术、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较强的养殖农户或企业,推荐饲养规模为10万只以上。
鸡场建设规划1、场址选择:避开养殖密集区,水质较好。
2、饲养模式:“育雏育成”和“产蛋”两阶段笼养。
3、鸡舍建筑:推荐每栋鸡舍1.5~2万只饲养规模,采用密闭式鸡舍,四列三层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自动化饮水、喂料、通风、清粪等。
鸡场建设方案1、鸡场总体布局①总体原则:从便于防疫和组织生产考虑。
场区的分区布局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污粪处理区等区域。
②排列原则:按主导风向,地势高低及水流方向依次为生活区、办公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和污粪处理区。
如地势与风向不一致时,则以主导风向为主。
2、鸡场内布局:总体规划要综合考虑鸡舍朝向、鸡舍间距、道路、排污、防火、防疫等方面的因素。
10万只规模化鸡场推荐设计推荐采用6栋单列或双列鸡舍排列,单栋鸡舍为1.6万只密闭式鸡舍,采用四列四过道三层阶梯式笼养,安装风机、水帘,通风小窗,采用机械清粪、机械喂料和自动光照、自动饮水系统。
①单栋鸡舍朝向:采用东西走向或南偏东(或西)15度左右,利于提高冬季舍温和避免夏季太阳辐射,利用主导风向,改善鸡舍通风条件为原则。
②鸡舍间距:单列鸡舍和双列鸡舍两种类型。
鸡舍间距,育雏育成舍10~20米,蛋鸡舍10~15米。
③鸡场道路:鸡场道路分净道和污道两种,净道作为场内运输饲料、鸡群和鸡蛋之用,污道用于运输粪便、死鸡和病鸡。
二者不得交叉使用。
3、鸡场辅助设施建设①鸡场大门消毒池:场区与外界要划分明确,场内不同区域及大门入口处设立消毒池。
生存环境影响蛋鸡整体效益的80%-90%,科学选场、统筹布局、合理规划,创造一个适宜蛋鸡生存的大、小环境.一、选场:一定要有2-3个备选场地,认真实地勘察,详细拟定规划。
1、要远离村庄、屠宰场、主要交通干线、化工厂至少1000米,以位于上述地方北偏东方向为好,防止季风的影响。
2、地势一定高燥、背风向阳,不要在山坡的背阴处、低洼处建场。
3、要有符合人饮水标准的水源,最好是深井水。
4、为了方便排水、排污,最好有3℃左右的坡度,不要超过25℃。
5、坚决不选养殖小区建场。
6、绝不能把鸡场建在有高大树木的林地内。
二、拟建鸡场面积:按照畜牧场用地标准是:1万只家禽占地面积是4万-4.67万米2(4-4.67米2 /只);2万只家禽占地面积是7万-8万米2(3.5-4米2 /只);3万只家禽占地面积是10万-12万米2(3.33-4米2 /只)。
三、鸡场各功能区的布局:按照该地区主导风的方向,依次排列:前区(生活行政区)→生产区(育雏→育成→产蛋)→隔离区。
生活区跟生产区最好有100米的隔离,并一定在场门设置消毒池。
四、生产区建筑布局:1、要把饲料进入口、鸡蛋交易口设在生产区之外。
2、鸡舍排列要整齐,一定要把净道和污道规划出来,任何情况下净道、污道都不能混用。
3、鸡舍朝向:为了便于夏季防暑、冬季保暖,鸡舍最好建成东西长轴,面南方向。
考虑地形、主导风向以及其他条件的变化,鸡舍朝向可以适当做些调整,可以向东或向西偏15度。
南方从防暑考虑,以向东偏转为好;北方地区偏向自由度大些。
4、鸡舍排列:育雏舍占据最好的上风位置,依次为育雏鸡舍、育成鸡舍、产蛋鸡舍、隔离区。
5、鸡舍间距:从光照考虑,在冬至9:00—15:00这6个小时内,北侧鸡舍的南墙要有满日照。
6、生产、生活区不要种植高大树木,可以种花卉、葡萄等攀岩植物,以防鸟类筑巢,带来禽流感等疫病。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附件:为了加快蛋鸡饲养方式转变,提高蛋鸡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以“生产高效、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基本目标,按照相对统一、兼顾地区差异的原则,特制定本标准。
一、养殖规模存栏规模在1万-5万只的蛋鸡养殖场(户)。
二、选址与布局(一)选址。
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米以上,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给排水方便,远离噪音。
(二)基础条件。
有稳定的水源,电力供应有保障,交通便利。
(三)场区布局。
场区布局合理,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育雏、育成和蛋鸡舍各鸡舍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配套合理。
(四)净道和污道。
场内净道和污道严格分开。
三、设施与设备(一)鸡舍。
鸡舍建筑牢固,能够保温、防雨雪、防鼠害、防鸟。
(二)饲养密度。
产蛋鸡饲养密度合理,每平方米不超过13只。
(三)消毒设施。
场区门口有消毒池,鸡舍门口有消毒盆,场区有消毒泵。
(四)设备。
鸡舍安装通风设备、降温设备,并配备光照系统、自动饮水系统、自动清粪系统和焚烧炉。
(五)辅助设施。
有更衣消毒室、兽医化验室、解剖室。
配备清粪设施、储粪场所及鸡粪无害化处理设施。
四、管理及防疫(一)制度。
有健全的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二)操作规程。
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和免疫程序。
(三)档案管理和生产记录。
1.档案管理。
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完整的养殖档案,要求以下记录齐全完整:(3)定期免疫、监测、消毒记录。
2(4)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记录。
2.生产记录。
有完整的日产蛋记录、日死亡和淘汰记录、日饲料消耗记录。
(四)从业人员健康状况。
从业人员未患人畜共患传染病。
(五)引种。
雏鸡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鸡场引进。
进鸡时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车辆消毒证明”保留完好。
五、环保要求(一)粪污处理。
污水和粪尿进行集中处理。
污水和粪尿进行集中处理后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
蛋鸡养殖规模蛋鸡养殖是一个逐渐受到青睐的行业,它可谓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稳定的农业产业。
作为一名养鸡业者,你需要考虑到如何才能掌握好蛋鸡养殖规模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蛋鸡养殖规模的相关知识。
一、养殖规模分类蛋鸡的养殖规模可分为小型养殖、中型养殖和大型养殖三种类型:1.小型养殖:养殖规模在500只以下,通常是地方养殖户所使用的养殖方法。
养殖场通常会使用家禽笼鸟的方法来养殖蛋鸡,笼子一般都是三层或四层并放置在简易房屋内。
2.中型养殖:养殖规模在500-5000只之间,一般购置规模较大的设备,例如自动饲养机和自动化清理鸡粪机等,同时普遍采用环控自动化设备。
3.大型养殖:养殖规模在5000只以上,采用规模化生产方式养殖,通常配备完善的自动化设备,例如光照调节、温度控制、自动喂料等等设备。
这种养殖方式通常是以企业的形式展开。
二、选择合适的养殖规模选择合适的养殖规模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1.资金投入:养殖规模的大小与所需资金的投入量直接相关。
小型养殖的投资金额较低,而大型养殖则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但风险也相对较低。
2.场地面积:养殖场地的大小也是决定养殖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
小型养殖可以在小面积场地里进行,而大型养殖需要占用较大面积的土地。
3.劳动力:养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管理、照顾蛋鸡。
对于小型养殖而言,一个人就可以完全操持;对中型养殖,需要2-3名专业人员协同合作;而大型养殖需要成立专业管理团队,拥有完全的人员、技术与管理体系。
4.市场需求:养殖规模大小也应该依据市场需求而结合。
通过市场调查,合理判断市场需求量,确定养殖规模,才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养殖规模的管理1.机械化设备管理选择适当的机械化设备,如饲料运输设备、自动喂料器、环控设备,可以有效提高蛋鸡的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同时也加快了蛋鸡养殖的发展速度。
2.环境控制对于小型蛋鸡养殖场,温度控制相对简单,可以通过自然通风进行,但大型养殖场必须采用多种方式来控制温度,而保证环境安定、卫生、透气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
蛋鸡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方案本方案规定了蛋鸡养殖场建设的选址、规划布局、鸡舍建筑、配套设施及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
一、场址选择1.1 选择场址应符合本地区农牧业生产发展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发展规划的要求,不得建在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
1.2 选择地势高燥、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便于排污、隔离条件好的地方建场。
1.3鸡场应位于居民区当地常年主风向下风处,畜禽屠宰场、交易市场的上风向。
鸡场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 米以上;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中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1000 米以上;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米以上。
1.4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旅游区和环境污染的地方建场。
1.5 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畜禽饮用水标准要求。
二、场区布局2.1 场区周围设有围墙或绿化隔离带。
2.2 蛋鸡场应严格执行生产区与行政管理区、生活区相隔离的原则,净道、污道分开,互不交叉,并设隔离区,另设病害肉尸体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区。
管理区、生活区设在上风向,病害肉尸体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区设在下风向。
2.3 生产区下风处应设有鸡粪堆放池和污水沉淀池。
2.4行政管理区、生活区是担负鸡场经营管理和对外联系的场区,应设在与外界联系方便的位置。
大门前设车辆消毒池,两侧设门卫和消毒更衣室。
2.5生产区包括各种鸡舍,是鸡场的核心。
2.5.1鸡舍的布局应根据主风方向与地势,鸡舍群一般采取横向成排(东西)、纵向呈列(南北)的行列式,即各鸡舍应平行整齐呈梳状排列,不能相交。
鸡舍群的排列要根据场地形状、鸡舍的数量和每幢鸡舍的长度,酌情布置为单列、双列或多列式。
2.5.2鸡舍应采取南向或稍偏西南或偏东南为宜,冬季利于防寒保温,而夏季利于防暑2.5.3鸡舍间距应是檐高的3~5倍,开放式鸡舍应为5倍,封闭式鸡舍一般为3倍。
鸡舍的类型及主要特点鸡舍是饲养家禽的重要场所,其类型和特点对于家禽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从鸡舍的类型和主要特点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鸡舍的类型1. 地上式鸡舍地上式鸡舍是指建在地面上,没有地下设施的鸡舍。
它通常采用木质或钢架结构,外墙通风性好,内部设置喂食、喝水、睡觉等必要设施。
这种鸡舍适用于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长的地区。
2. 地下式鸡舍地下式鸡舍是指建在地下的鸡舍,其主体结构为混凝土或砖石结构。
它具有保温性好、防盗防火等优点,但也需要加强通风换气以保证空气质量。
3. 半开放式鸡舍半开放式鸡舍是指建筑物四周有围墙但顶部没有封闭,在顶部设置遮阳网或草帘等遮蔽物。
这种设计既能保证通风换气,又能有效遮阳,适用于气候炎热的地区。
4. 全开放式鸡舍全开放式鸡舍是指建筑物四周和顶部都没有封闭,只有柱子支撑的结构。
这种设计适用于气候温暖干燥的地区,但需要注意防止风吹雨淋和野生动物等威胁。
二、鸡舍的主要特点1. 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鸡舍设计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良好的通风换气可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减少病菌和异味对家禽健康的影响。
鸡舍应该设置合理的通风口和排风设施,并定期清洁和消毒。
2. 温度控制温度对家禽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鸡舍应该设置合理的加热设备和降温设备,并根据不同阶段家禽对温度需求进行调整。
同时还需要注意防止过度潮湿或过度干燥等情况。
3. 防盗防火鸡舍内通常存放大量的饲料和家禽,因此需要加强防盗和防火措施。
鸡舍应该设置牢固的门窗和报警设备,并配备灭火器等防火设施。
4. 环境卫生鸡舍环境卫生对于家禽的健康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鸡舍应该定期清洁消毒,保持干燥通风,避免积水和垃圾堆积等情况。
总之,不同类型的鸡舍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设计和建造鸡舍时需要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家禽品种、养殖规模等因素,并合理设置通风换气、温度控制、防盗防火、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设施,以保证家禽健康成长。
鸡舍的类型及主要特点一、引言鸡舍作为养殖鸡类的场所,对鸡类的生长、繁殖和健康至关重要。
不同类型的鸡舍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合理选择合适的鸡舍类型对提高养殖效益和保障鸡类福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鸡舍类型及其主要特点,希望能对养殖业者和鸡类养殖爱好者有所帮助。
二、传统平房鸡舍1. 特点•结构简单,建造成本较低。
•通风性能较好,利于空气流通,减少鸡群中的湿气和异味。
•适用于自然光照条件下的养殖。
•展示性好,易于管理。
2. 适用范围•施工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
•温暖气候地区,如南方地区。
三、设备化鸡舍1. 特点•利用现代科技设备实现自动化养殖,协助管理者进行鸡类养殖。
•可通过自动投喂、自动供水、自动排粪等设备来减轻劳动强度。
•可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提高养殖效益和减少用工成本。
2. 适用范围•经济条件较好的养殖场。
•对养殖规模有较高要求的养殖场。
四、散养鸡舍1. 特点•具备室外和室内两种养殖环境,鸡类自由出入。
•提供良好的运动空间,增加鸡类的活动量。
•追求环境友好,符合人们对有机食品的需求。
•鸡类自由觅食,有助于提高鸡蛋和肉的质量。
2. 适用范围•对鸡蛋和肉品质量有较高要求的市场。
•有充足户外空间的农村地区。
五、循环鸡舍1. 特点•采用循环利用鸡粪的方式,减少环境污染。
•配备粪污处理系统,可将鸡粪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或植物的种植。
•粪污处理系统还可以提取沼气,用作能源供应。
•实现鸡粪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养殖成本。
2. 适用范围•对环保要求较高的地区和养殖场。
•农田和植物种植需求较大的地区。
六、标准化鸡舍1. 特点•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建造统一规格的鸡舍。
•结构稳定,通风、保温性能好。
•方便管理和操作,利于养殖效益的提高。
•多种规格可选择,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养殖场。
2. 适用范围•对场所有规模要求的养殖场。
•追求规模效益和标准化管理的养殖场。
七、总结不同类型的鸡舍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起步阶段(存栏5000只)蛋鸡舍设计(图)
1、场址选择:避开养殖密集区,水质较好。
2、饲养模式:“育雏育成”和“产蛋”两阶段笼养。
3、鸡舍建筑:推荐采用:半开放式鸡舍;两列三层全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自然通风,设天窗、地窗;人工或机械清粪;人工喂料。
4、鸡舍土建
(1)、鸡舍长宽:鸡舍长38.8米;前过道2米、后过道1.5米,单列笼长34.56米(18组笼,单笼长1.92米);鸡舍宽10.14米,其中粪沟宽1.8米,过道宽1米(图1)。
(2)、窗户:安装AC2000通风系统,窗户上沿略高于鸡舍顶笼或持平(图2、图3)。
(3)、风机(机械纵向通风):直径1.4米的风机2台,直径0.8米的风机2台,交叉安装在正对鸡舍过道的后墙上,风机中心(轴心)与第二层笼的高度持平(图4、图5)。
(4)、降温系统:安装水帘(屋脊高1.0米)(图6、图7)。
(5)、光照:灯泡应高出鸡笼顶层50厘米,位于过道中间和两侧墙上。
灯泡间距:2.5-3.0米,四列灯泡交错安装,两侧灯泡安装在两侧墙上。
散养鸡的五种鸡舍的建设方法散养鸡是指鸡只在自由范围内活动,自由觅食,并且不受限于笼子的养殖方式。
在散养鸡的养殖过程中,鸡舍的建设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还可以保护鸡只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下面介绍五种适合散养鸡的鸡舍建设方法。
1.地上开放式鸡舍地上开放式鸡舍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鸡舍建设方法。
它通常由木材和金属材料构建而成,鸡舍的底部是开放的,可以让鸡只自由进出。
这种鸡舍适用于天气温暖的地区,可以提供充足的日光和新鲜空气。
在鸡舍内设置卧蛋箱、喂食器和饮水器等设备,为鸡只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
2.地下开放式鸡舍地下开放式鸡舍是一种在地下建造的鸡舍。
鸡舍的顶部通常是开放的,可以让阳光透过顶棚进入鸡舍。
这种鸡舍可以提供良好的保温效果,并且可以保护鸡只免受极端气候的影响。
在鸡舍内设置合适的鸡巢、喂食器和饮水器等设备,确保鸡只有足够的生活空间。
3.单层栏杆式鸡舍单层栏杆式鸡舍是一种常见的鸡舍建设方法。
这种鸡舍通常由木材和金属材料构建而成,鸡舍的四周都有栅栏,同时鸡舍内也设置了分隔区域。
鸡只可以在鸡舍内自由活动,同时栅栏可以保护鸡只免受捕食者的侵害。
在鸡舍内设置合适的休息区、喂食器和饮水器等设备,为鸡只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
4.多层栏杆式鸡舍多层栏杆式鸡舍是一种可以同时养殖大量鸡只的建设方法。
这种鸡舍具有多层结构,每层都有栏杆。
鸡只可以在每层的栏杆上自由活动,并且可以利用垂直空间提高养鸡的效率。
在鸡舍内设置合适的栖息空间、喂食器和饮水器等设备,确保鸡只的正常生活需求。
5.自然环境鸡舍自然环境鸡舍是一种模拟自然环境的鸡舍建设方法。
这种鸡舍通常包括池塘、草地和树木等自然元素,为鸡只提供多种自然环境。
鸡只可以享受阳光、水源和阴凉的树荫,同时可以自由觅食并寻找庇护所。
这种鸡舍建设需要较大的场地,并且需要考虑到鸡只与其他动物的相互影响。
总的来说,散养鸡鸡舍的建设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方式。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保证鸡舍的结构牢固、通风良好,并且提供充足的生活空间和必要的生活设施,以确保鸡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蛋鸡鸡舍设计和养鸡设备与用具一、鸡舍设计1.鸡舍的类型鸡舍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型即开放式鸡舍(普通鸡舍)和密闭式鸡舍。
(1)开放式鸡舍:最常见的形式是四面有墙、南墙留大窗户、北墙留小窗户的有窗鸡舍,南边或设或不设运动场。
这类鸡舍全部或大部分靠自然通风、自然光照,舍内温、湿度基本上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自然通风和光照有限,在生产管理巾这类鸡舍常增设通风和光照设备,以补充自然条件下通风和光照的不足。
(2)密闭式鸡舍:又称无窗鸡舍。
这种鸡舍顶盖与四壁隔热良好;四面无窗,舍内环境通过人工或仪器控制进行调节。
鸡舍内采用人工通风与光照,通过变换通风量的大小,控制舍内温、湿度和空气成分。
2. 鸡舍各部结构要求(1)地基与地面:地基应深厚、结实。
地面要求高出舍外、防潮、平坦,易于清刷消毒。
(2)墙壁:隔热性能好,能防御外界风雨侵袭。
多用砖或石头垒砌,墙外面用水泥抹缝,墙内面用水泥或白灰挂面,以便防潮和利于冲刷。
(3)屋顶:除平养跨度不大的小鸡舍有用单坡式屋顶外,一般常用双坡式。
(4)门窗:门一般设在南向鸡舍的南面。
门的大小一般单扇门高2米,宽1米;两扇门高2米,宽1.6米左右。
开放式鸡舍的窗户应设在前后墙上,前窗应宽大,离地面可较低,以便于采光。
窗户与地面面积之比为110~18。
后窗应小,约为前窗面积的2/3,离地面可较高,以利夏季通风。
密闭鸡舍不设窗户,只设应急窗和通风进出气孔。
(5)鸡舍跨度、长度和高度:鸡舍的跨度视鸡舍屋顶的形式,鸡舍类型和饲养方式而定。
一般跨度为:开放式鸡舍6~10米,密闭式鸡舍12~15米。
鸡舍的长度,一般取决于鸡舍的跨度和管理的机械化程度。
跨度6~10米的鸡舍,长度一般在30~60米;跨度较大的鸡舍如12米,长度一般在70~80米。
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鸡舍可长一些,但一般不宜超过100米,否则机械设备的制作与安装难度较大,材料不易解决。
鸡舍的高度应根据饲养方式、清粪方法、跨度与气候条件而定。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本规范以规模化商品蛋鸡场、蛋种鸡场为对象,包括鸡场选址与布局、设备与设施、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六方面的技术要求,为集约化、规模化商品蛋鸡与蛋种鸡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对上述规模化养殖场的基本要求是:场址不得位于《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区域;饲养的蛋鸡有引种证明,并附有引种场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养殖场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建立养殖档案;产蛋鸡养殖规模(笼位)在 1 万只以上(含 1 万只)1 蛋鸡场选址和布局1.1 场址环境1.1.1 土地的使用应符合当地农牧业规划与布局的要求,以不占用基本农田、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山坡及废弃地为原则。
1.1.2 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 500 米以上,与其它养殖场及屠宰场 1000 米以上。
鸡场周围环境空气应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388)。
1.1.3 鸡场应建在地势较高、地面干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土壤透水性好并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的要求、水源稳定并配有贮存和净化设施、给排水方便并远离噪音的区域。
1.1.4 鸡场区应有充足、方便取用并符合卫生标准的地下水或者自来水,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27)的要求。
1.1.5 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场区内配有应急使用的发机电组。
1.1.6 道路交通便利,鸡场应铺设专用的道路通往公用交通网。
1.2 场区布局1.2.1 场区合理布局。
场区应设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便及废弃物处理区。
生产工艺设计,应以从净区向污染区不可逆走向的要求进行布局。
1.2.2 生活办公区应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较高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适当的距离,同时建立不透风的围墙加以隔离。
1.2.3 饲料加工厂(或者拌料间)应与生产、生活区保持适当的距离。
1.2.4 粪便暂存、病死鸡与废弃物处理区及其设施,应设在生产区围墙外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适当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