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实验异常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188.50 KB
- 文档页数:13
java三种异常处理方法Java是一种流行的编程语言,但是在编写程序时常常会遇到各种异常。
为了使程序更加健壮和稳定,我们需要使用异常处理机制。
Java中有三种异常处理方法:1. try-catch语句try-catch语句是最常用的异常处理方法。
它的基本语法如下: ```try {// 可能会抛出异常的代码} catch (Exception e) {// 异常处理代码}```在try块中,我们编写可能会抛出异常的代码。
如果这些代码抛出了异常,那么程序就会跳转到catch块中。
catch块中的代码会处理异常,可以输出异常信息,也可以进行其他操作。
2. throws关键字throws关键字可以将异常抛给调用该方法的上一级方法处理。
它的语法如下:```public void method() throws Exception {// 可能会抛出异常的代码}```在方法声明中使用throws关键字,表明该方法可能会抛出某种异常。
如果抛出了异常,异常将会被抛给该方法的调用者处理。
3. finally关键字finally关键字用于编写一段无论是否发生异常都会被执行的代码块。
它的语法如下:```try {// 可能会抛出异常的代码} catch (Exception e) {// 异常处理代码} finally {// 无论是否发生异常都会执行的代码}```在try-catch语句中使用finally块,可以确保无论是否发生异常,finally块中的代码都会被执行。
通常,finally块中会释放资源或者进行一些清理操作。
以上是Java中三种常见的异常处理方法。
在编写程序时,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处理异常,以保证程序的健壮性和稳定性。
java实验报告上机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ava实验报告上机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进行Java实验时,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与代码编写、调试、环境配置等方面有关。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Java实验。
1. 编译错误在编写Java代码时,经常会碰到编译错误。
编译错误可能是由于语法错误、缺少库文件、命名冲突等问题导致的。
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有:- 仔细检查代码,确保语法正确且符合Java语法规范。
常见的错误包括缺少分号、拼写错误等。
- 确保所使用的库文件已正确导入,并在代码中进行正确的引用。
- 对于命名冲突问题,可以尝试修改变量名或使用全限定名来解决。
2. 运行时错误在代码编译通过后,运行程序时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
空指针异常、数组越界等。
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有:- 对于空指针异常,可以通过添加空指针判断来避免。
使用if语句判断对象是否为null再进行操作。
- 对于数组越界错误,需要确保访问数组元素时的索引值在合法范围内。
可以使用条件语句或循环来进行检查。
3. 调试问题在调试Java程序时,可能遇到程序无法正常运行或结果不符合预期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法:- 使用调试工具,如Eclipse、IntelliJ IDEA等,设置断点进行代码逐行调试。
通过观察变量的值和程序执行流程,可以找到问题所在。
- 添加日志输出语句,可以帮助我们查看程序在执行过程中的状态,从而找到错误原因。
- 使用try-catch块捕获异常,并在异常处理代码中添加适当的逻辑,以保证程序的正常运行。
4. 环境配置问题在进行Java实验时,可能需要进行一些环境配置,如设置类路径、引入第三方库等。
解决环境配置问题的方法有:- 确认所使用的开发工具是否已正确配置,并且已安装Java JDK和相应版本的JRE。
- 检查类路径是否正确设置,确保能够正确引用所需的库文件。
java异常处理方法及流程Java 异常处理方法及在 Java 编程中,异常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通过适当的异常处理方法,可以使程序具备更好的稳定性和可读性,提高程序的健壮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 Java 异常处理的各个流程。
异常的基本概念异常是在程序执行期间产生的一种错误或异常情况。
Java 引入了异常处理机制来处理这些异常,以提高程序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异常分为两种类型:1.受检异常(Checked Exceptions):受检异常在编译阶段必须进行处理,否则编译器将报错。
例如,IOException 是常见的受检异常。
2.非受检异常(Unchecked Exceptions):非受检异常是指不需要显式捕获或声明抛出的异常,编译器不会检查是否对其进行处理。
例如,NullPointerException 是常见的非受检异常。
异常处理的方法Java 提供了多种处理异常的方法,包括捕获异常和抛出异常。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捕获异常是指通过使用try-catch语句块来捕获并处理异常。
try语句块用于包裹可能出现异常的代码,catch语句块用于捕获并处理异常。
try {// 可能抛出异常的代码块// ...} catch (ExceptionType1 e1) {// 处理异常类型1// ...} catch (ExceptionType2 e2) {// 处理异常类型2// ...} finally {// 可选的 finally 代码块,始终会被执行// ...}抛出异常当一个方法无法处理某个异常时,可以通过throw关键字手动抛出异常。
异常将会被传递给调用该方法的代码,并进一步处理。
public void someMethod() throws SomeException {if (someCondition) {throw new SomeException("Some error message");}使用异常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异常处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捕获异常的顺序非常重要,应该从特定异常到一般异常的顺序进行捕获。
java异常处理实验心得Java异常处理实验心得Java异常处理是Java编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程序中出现的错误和异常情况,提高程序的健壮性和可靠性。
在本次实验中,我学习了Java异常处理的相关知识,并进行了实验操作,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Java异常处理的基本概念Java异常处理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当出现错误或异常情况时,程序能够自动捕获并处理这些异常,以保证程序的正常运行。
Java 中的异常分为两种:受检异常和非受检异常。
受检异常是指在编译时就能够检测到的异常,必须在代码中进行处理,否则编译不通过。
非受检异常是指在运行时才能够检测到的异常,不需要在代码中进行处理,但是如果不进行处理,程序会抛出异常并终止运行。
Java异常处理的基本语法如下:try {// 可能会抛出异常的代码块} catch (Exception e) {// 异常处理代码块} finally {// 无论是否抛出异常,都会执行的代码块在try块中编写可能会抛出异常的代码,如果出现异常,就会跳转到catch块中进行异常处理。
catch块中的参数e是一个异常对象,可以通过它获取异常的相关信息。
finally块中的代码无论是否抛出异常,都会执行。
二、实验操作在本次实验中,我编写了一个简单的Java程序,用于模拟银行账户的存取款操作。
程序中可能会出现两种异常情况:余额不足和输入错误。
我使用了try-catch语句来捕获并处理这些异常,保证程序的正常运行。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 定义一个BankAccount类,包含账户余额和账户号码两个属性,以及存款和取款两个方法。
public class BankAccount {private double balance;private String accountNumber;public BankAccount(String accountNumber, double balance) {this.accountNumber = accountNumber;this.balance = balance;public void deposit(double amount) {balance += amount;}public void withdraw(double amount) throws InsufficientFundsException {if (amount > balance) {throw new InsufficientFundsException("余额不足");}balance -= amount;}public double getBalance() {return balance;}public String getAccountNumber() {return accountNumber;}}2. 定义一个InsufficientFundsException类,用于表示余额不足的异常情况。
实验十一Java中的异常处理x=n.nextInt();if(x!=999)sum+=x;}catch(InputMismatchException e){}System.out.println(sum);}}}class TestXin{/*** @param args*/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Xin n=new Xin();System.out.println(n);}}结果:五、实验总结(对本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心得体会及改进意见)5.分析程序的运行结果(1)class A{A(){System.out.println("A structure!");}A(int m){System.out.println("A("+m+")");}}public class B extends A{B(int m){System.out.println("B("+m+")");}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new B(100);}}(2)class A{A(){System.out.println("A structure!");}A(int m){System.out.println("A("+m+")");}}public class B extends A{B(){System.out.println("B structure!");}B(int m){System.out.println("B("+m+")");}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new B(100);}}(3)class A{A(){System.out.println("A structure!");}A(int m){System.out.println("A("+m+")");}}public class B extends A{B(){System.out.println("B structure!");}B(int m){//super(m);System.out.println("B("+m+")");}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B(100);}}(4)class A{A(){System.out.println("A structure!");}A(int m){System.out.println("A("+m+")");}}public class B extends A{B(int m){super(m);//System.out.println("B("+m+")");}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B(100);} }。
Java实验报告继承、多态、接⼝和异常处理实验5 继承、多态、接⼝和异常处理⼀、实验⽬的1、掌握Java的类和对象的声明和使⽤⽅法;2、掌握Java的类的继承和实现⽅法;3、掌握多态性在类的继承中的运⽤;4、掌握接⼝的定义与使⽤;5、掌握基本异常的处理机制;6、熟悉try语句与catch语句的搭配使⽤;7、了解有异常处理与没有异常处理的差别;8、多重catch语句的使⽤;9、使⽤Throws声明异常和Throw抛出异常。
⼆、实验环境1、PC微机;2、DOS操作系统或 Windows 操作系统;3、Java sdk程序开发环境、eclipse集成环境。
三、实验内容1. 设计三个类,分别是学⽣类Student,本科⽣类UnderGraduate,研究⽣类Postjgraduate,其中Student类是⼀个抽象类,它包含学⽣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所学课程、课程成绩等,⽽Undergraduate类和Postgraduate类都是Student类的⼦类,这两个类计算课程成绩等级的⽅法有所不同,如下表所⽰。
假设某班级⾥既有研究⽣⼜有本科⽣,编写程序统计出全班学⽣2. 和Mobilephone具体实现,并设计⼀个应⽤程序类来使⽤这些类。
3.要求设计⼀个GUI图形窗⼝程序,该程序让⽤户输⼊⼀个星期中的任意⼀天的数字1-7,然后输出该数字所对应的是星期⼏。
四、实验步骤实验内容⼀1.建⽴package experiment5_1,其最终⽬录结构如下:2.建⽴Student类:package experiment5_1;public abstract class Student {final static int CourseNo = 3;String name;String type;int[] courses;String courseGrade;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doc/1bd4a29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2.html = name; courses = new int[CourseNo];courseGrade = "" ;}public abstract void calculateGrade();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public String getType( ) {return type ;}public String getCourseGrade( ) {return courseGrade;}public int getCourseScore(int courseNumber) {return courses[courseNumber];}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doc/1bd4a29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2.html = name;}public void setType(String type) {this.type = type;}public void setCourseScore(int courseNumber, int courseScore) { //按课程索引号设置课程成绩this.courses[courseNumber] = courseScore ;}}3.建⽴外部类(1)研究⽣类Postjgraduatepackage experiment5_1;public class postgraduate extends Student {public postgraduate(String name) {super(name);type = "研究⽣";}public void calculateGrade()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int total = 0;double average = 0;for (int i = 0; i < CourseNo; i++) {total += courses[i];};average = total / CourseNo;if (average>=90&&average<100) courseGrade = "优秀"; else if (average>=80&&average<90) courseGrade = "良好"; else if (average>=70&&average<80) courseGrade = "⼀般"; else if (average>=60&&average<70) courseGrade = "及格"; else courseGrade = "不及格";}}(2)本科⽣类UnderGraduatepackage experiment5_1;public class undergraduate extends Student {public undergraduate(String name ) {super(name);type = "本科⽣";}public void calculateGrade() {int total = 0;double average = 0;for (int i = 0; i < CourseNo; i++) {total += getCourseScore(i) ;};average = total / CourseNo;if (average>=80&&average<100) courseGrade = "优秀"; else if (average>=70&&average<80) courseGrade = "良好"; else if (average>=60&&average<70) courseGrade = "⼀般"; else if (average>=50&&average<60) courseGrade = "及格"; else courseGrade = "不及格";}}4.编写代码测试函数package experiment5_1;public class polymorphism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udent[] students = new Student[5];students[0] = new undergraduate("陈建平");students[1] = new undergraduate("鲁向东");students[2] = new postgraduate("匡晓华");students[3] = new undergraduate("周丽娜");students[4] = new postgraduate("梁欣欣");for (int i=0; i<5 ;i++) {students[i].setCourseScore(0,87);students[i].setCourseScore(1,90);students[i].setCourseScore(2,78);}for (int i=0; i<5 ;i++) {students[i].calculateGrade();}System.out.println("姓名" + " 类型" +" 成绩");System.out.println("-----------------------");for (int i=0; i<5 ;i++) {System.out.println(students[i].getName( )+" "+students[i].getType( )+" "+students[i].getCourseGrade( ));}}}实验内容⼆1.建⽴package experiment5_2,其最终⽬录结构如下:2.写接⼝Soundable代码:package experiment5_2;public interface Soundable {public void increaseV olume( );public void decreaseV olume( );public void stopSound( );public void playSound( );}3.创建三个类Radio、Walkman和Mobilephone具体实现,分别添加代码:// Mobilephone类package experiment5_2;class Mobilephone implements Soundable{public void increaseV olume( ) {System.out.println("增⼤⼿机⾳量");}public void decreaseV olume( ) {System.out.println("减⼩⼿机⾳量");}public void stopSound( ) {System.out.println("关闭⼿机");}public void playSound( ) {System.out.println("⼿机发出来电铃声");}}// Walkman类package experiment5_2;class Walkman implements Soundable { public void increaseV olume( ) { System.out.println("增⼤随声听⾳量"); }public void decreaseV olume( ) { System.out.println("减⼩随声听⾳量"); }public void stopSound( ) {System.out.println("关闭随声听");}public void playSound( ) {System.out.println("随声听发出⾳乐"); }}// Radio类package experiment5_2;class Radio implements Soundable{ public void increaseV olume( ) { System.out.println("增⼤收⾳机⾳量"); }public void decreaseV olume( ) { System.out.println("减⼩收⾳机⾳量"); }public void stopSound( ) {System.out.println("关闭收⾳机");}public void playSound( ) {System.out.println("收⾳机播放⼴播"); }}4.创建people类及编写测试代码://People类package experiment5_2;class People {public void listen(Soundable s) {s.playSound( );}}//测试代码package experiment5_2;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Interface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i;People sportsman = new People(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Soundable[] soundDevice = new Soundable[3];//往声⾳设备数组中放⼊能发声的设备soundDevice[0] = new Radio( );soundDevice[1] = new Walkman( );soundDevice[2] = new Mobilephone();System.out.println("你想听什么? 请输⼊选择:0-收⾳机1-随声听2-⼿机");i = scanner.nextInt( );//开始听声⾳sportsman.listen(soundDevice[i]);soundDevice[i].increaseV olume( );soundDevice[i].stopSound();scanner.close();}}实验内容三1.建⽴package experiment5_3,其最终⽬录结构如下package experiment5_3;import java.awt.*;import java.awt.event.*;import javax.swing.*;public class DateTransf extends JFrame implements KeyListener{/****/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private static DateTransf frm;private static JTextField txt;private static JTextField data;DateTransf() {setTitle("数字与星期转换");setLocation(700, 300);setSize(400,130);}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rm = new DateTransf();frm.setDefaultCloseOperation(JFrame.EXIT_ON_CLOSE);frm.setLayout(new GridLayout(2,2));txt = new JTextField(12);data = new JTextField(12);JLabel lable1 = new JLabel("输⼊数字:");JLabel lable2 = new JLabel("星期⼏:");frm.add(lable1);txt.addKeyListener(frm);frm.add(txt);frm.add(lable2);frm.add(data);frm.setVisible(true);}public void keyPressed(KeyEvent e) {if (e.getSource() == txt) {if (e.getKeyCode() == KeyEvent.VK_ENTER) // 判断按下的键是否是回车键{try {int number = Integer.parseInt(txt.getText());switch (number) {case 1:data.setText("Mon");break;case 2:data.setText("Tue");break;case 3:data.setText("Wen");break;case 4:data.setText("Thu");break;case 5:data.setText("Fri");break;case 6:data.setText("Sat");break;case 7:data.setText("Sun");break;default: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 "您输⼊的数字不是1~7","⽆效⽇期",/doc/1bd4a29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2.html RMATION_MESSAGE); break;}}catch (Exception e1) {// TODO: handle exception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 "您输⼊的不是整数","⽆效⽇期",/doc/1bd4a29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2.html RMA TION_MESSAGE); }}}}public void keyReleased(KeyEvent e) {}public void keyTyped(KeyEvent e) {}}2.编译运⾏五、实验结果●实验内容⼀结果:●实验内容⼆结果:●实验内容三结果:六、实验⼩结1.这次实验的内容⽐较多,需要掌握Java的类和对象的声明和使⽤⽅法、Java的类的继承和实现⽅法、多态性在类的继承中的运⽤、接⼝的定义与使⽤、基本异常的处理机制、try语句与catch语句的搭配使⽤等等;2. 在实验过程中,重点是要区分好实例和类,灵活掌握类的调⽤。
浅析Java异常处理机制及应用摘要:Java异常处理机制是Java编程语言中最为重要的机制之一,它可以在代码中处理各种类型的异常。
本文将对Java异常处理机制进行浅析,并从应用层面探讨一些常见的Java异常处理方法。
关键词:Java,异常处理,应用正文:一、Java异常处理机制Java异常处理机制是Java编程语言中最为重要的机制之一。
在Java语言中,异常是指一个程序运行时产生的意外情况,可以是代码中的错误,也可以是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的错误。
Java提供了一整套异常处理机制,可以帮助开发者处理各种类型的异常。
在Java中,异常通常被定义为继承自Throwable类的任意一个子类。
常见的异常类型包括RuntimeException、IOException、ClassNotFoundException、ArithmeticException等等。
Java中异常的处理主要分为两种方式:try-catch块和throws语句。
try-catch块是一种捕捉异常的方法,其基本语法结构如下:```try {// 可能会抛出异常的代码块} catch (type1 e1) {// 处理type1类型异常的代码块} catch (type2 e2) {// 处理type2类型异常的代码块} finally {// 不管是否发生异常,都会执行的代码块}```throws语句是一种抛出异常的方法,其基本语法结构如下:```public void methodName() throws ExceptionType {// 可能会抛出异常的代码块}```二、Java异常处理的应用Java异常处理机制应用广泛,以下是应用层面探讨一些常见的Java异常处理方法。
1、基于try-catch块的异常处理try-catch块是Java中最基本的异常处理方法。
它可以在程序运行时捕捉异常,并且根据不同的异常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在Java中,异常处理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关键字:
1. `try`: 用于捕获可能抛出异常的代码块。
这些代码块通常是可能会抛出异常的代码,例如I/O操作、除零操作等。
2. `catch`: 用于捕获并处理特定类型的异常。
你可以有多个`catch`块来处理不同类型的异常。
3. `finally`: 无论是否发生异常,`finally`块中的代码都会执行。
通常用于资源的清理操作,如关闭文件、数据库连接等。
4. `throw`: 用于手动抛出异常。
当你在代码中遇到错误或异常情况时,可以使用`throw`关键字抛出异常。
5. `throws`: 用于声明方法可能抛出的异常。
在方法签名中使用`throws`关键字可以告知调用者该方法可能会抛出的异常类型。
6. `try-catch-finally` 语句: 这是Java中处理异常的主要结构,它结合了`try`, `catch`, 和 `finally` 关键字。
这些关键字在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开发者更有效地管理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异常情况。
java异常处理实验报告Java异常处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编写Java程序,学习和掌握异常处理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提高代码的健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开发环境为Eclipse,使用Java语言进行编程。
三、实验内容1. 异常的概念异常是指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例如除零错误、数组越界等。
Java中的异常是以类的形式存在的,所有异常类都是Throwable类的子类。
2. 异常处理的方法Java提供了try-catch-finally语句用于处理异常。
在try块中编写可能会抛出异常的代码,如果发生异常,则会跳转到对应的catch块进行处理。
finally块中的代码无论是否发生异常都会被执行。
3. 异常的分类Java中的异常分为两种类型:受检异常(Checked Exception)和非受检异常(Unchecked Exception)。
受检异常需要在代码中显式地进行处理,否则编译器会报错;而非受检异常不需要强制处理。
4. 自定义异常除了使用Java提供的异常类,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异常类。
自定义异常类需要继承Exception类或RuntimeException类,并重写相应的方法。
5. 异常处理的最佳实践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异常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异常处理的最佳实践:- 尽早捕获异常:在代码中尽量早地捕获异常,以避免异常的传播和影响其他部分的代码。
- 适当处理异常: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可以是打印日志、返回默认值、抛出新的异常等。
- 避免捕获过宽的异常:捕获异常时要尽量精确,避免捕获过宽的异常类型,以免屏蔽了真正的问题。
四、实验步骤1. 创建一个Java项目,并新建一个类用于实现异常处理的实验。
2. 编写代码,在try块中编写可能会抛出异常的代码。
3. 使用catch块捕获异常,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打印异常信息。
4. 在finally块中编写必要的代码,例如资源的释放。
java程序错误类型及异常处理一、程序的错误类型在程序设计中,无论规模是大是小,错误总是难免的。
程序的设计很少有能够一次完成,没有错误的(不是指HelloWorld这样的程序,而是要实现一定的功能,具备一定实用价值的程序),在编程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些程序的错误就是我们常说的“Bug”,而检测并修正这些错误的方法就是“Debug”(调试)。
基本上所有的集成开发环境都提供了强大的和程序调试功能,在程序进行编译,连接,运行时,会对程序中错误进行诊断。
程序的错误可以抽象分为三类:语法错误、运行错误和逻辑错误。
1、语法错误是指由于编程中输入不符合语法规则而产生的。
程序编译就通不过,程序不能运行起来。
此类错误最简单,调试起来比较容易例如:表达式不完整、缺少必要的标点符号、关键字输入错误、数据类型不匹配、循环语句或选择语句的关键字不匹配等。
通常,编译器对程序进行编译的过程中,会把检测到的语法错误以提示的方式列举出来,又称为编译错误。
语法错误的调试,则可以由集成开发环境提供的调试功能来实现,在程序进行编译时,编译器会对程序中的语法错误进行诊断。
编译诊断的语法错误分为3中:致命错误、错误和警告。
(1)致命错误:这个错误大多是编译程序内部发生的错误,发生这类错误时,编译被迫中止,只能重新启动编译程序,但是这类错误很少发生,为了安全,编译前最好还是先保存程序。
(2)错误:这个错误通常是在编译时,语法不当所引起的。
例如:括号不匹配,变量未声明等。
产生这类错误时,编译程序会出现报错提示,我们根据提示对源程序进行修改即可。
这类错误是出现最多的。
(3)警告:是指被编译程序怀疑有错,但是不确定,有时可强行通过。
例如:没有加void声明的主函数没有返回值,double数据被转换为float类型等。
这些警告中有些会导致错误,有些可以通过。
常规解决方法:此类错误一般程序编译系统会自动提示相应的错误地点和错误原因,比如哪一行代码少了个括号等诸如此类的提示,常见的错误,看懂直接改正即可,如果是看不懂原因,可以将错误提示信息输入搜索引擎查找一下,一般都能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
Java中的异常处理与断言在Java编程语言中,异常处理和断言是重要的概念。
异常处理能够帮助开发者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捕获和处理潜在的错误,而断言则用于在程序开发过程中检查条件是否满足。
本文将详细介绍Java中的异常处理和断言的用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异常处理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错误,例如输入不合法、文件不存在或者网络连接失败等。
这些错误被称为异常,并且会导致程序的中断或崩溃。
为了避免程序出现不可预料的错误,Java提供了异常处理机制。
Java异常处理机制依赖于以下关键字:try、catch和finally。
通过使用这些关键字,我们可以编写代码来捕获和处理异常。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异常处理的示例:```javatry{// 可能导致异常的代码}catch(Exception e){// 处理异常的代码}finally{// 无论是否有异常,都会执行的代码}```在上面的代码中,try块是包含可能抛出异常的代码块。
catch块用于捕获和处理异常。
finally块中的代码无论异常是否发生,都会执行。
不同的异常有不同的类型,例如ArithmeticException、NullPointerException等。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捕获和处理不同类型的异常。
例如:```javatry{// 可能导致异常的代码}catch(ArithmeticException e){// 处理算术异常的代码}catch(NullPointerException e){// 处理空指针异常的代码}catch(Exception e){// 处理其他异常的代码}```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异常分别由不同的catch块来捕获和处理。
最后的catch块可以用来处理未被前面的catch块捕获的异常。
二、断言断言是开发过程中用来检查条件是否满足的一种机制。
在Java中,断言通常用于验证程序是否满足预期的条件。
java实验报告:实验六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和掌握 Java 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和技术,包括面向对象编程的特性、异常处理机制以及文件操作等。
通过实际的编程实践,提高我们运用 Java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开发工具是 IntelliJ IDEA,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三、实验内容(一)面向对象编程实践1、定义一个名为“Student”的类,包含学生的姓名、学号和成绩等属性,并实现相应的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
2、在主函数中创建“Student”类的对象,并对其属性进行赋值和输出。
(二)异常处理1、编写一个方法,实现两数相除的运算。
如果除数为 0,抛出“ArithmeticException”异常。
2、在主函数中调用该方法,并使用trycatch 语句捕获并处理异常。
(三)文件操作1、创建一个文本文件,并向其中写入一些数据。
2、读取该文件中的数据,并将其输出到控制台。
四、实验步骤(一)面向对象编程实践1、首先,在 IntelliJ IDEA 中创建一个新的 Java 项目。
2、然后,创建“Student”类,代码如下:```java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private int studentId;private double score;public String getName(){return name;}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public int getStudentId(){return studentId;}public void setStudentId(int studentId) {thisstudentId = studentId;}public double getScore(){return score;}public void setScore(double score) {thisscore = score;}}```3、在主函数中创建“Student”类的对象,并对其属性进行赋值和输出,代码如下:```java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ent();studentsetName("张三");studentsetStudentId(1001);studentsetScore(905);Systemoutprintln("学生姓名:"+ studentgetName());Systemoutprintln("学生学号:"+ studentgetStudentId());Systemoutprintln("学生成绩:"+ studentgetScore());}}```(二)异常处理1、编写一个名为“divide”的方法,实现两数相除的运算,代码如下:```javapublic class ExceptionHandling {public static double divide(double num1, double num2) {if (num2 == 0) {throw new ArithmeticException("除数不能为 0");}return num1 / num2;}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ry {double result = divide(10, 0);Systemoutprintln("结果:"+ result);} catch (Arithmetic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捕获到异常:"+ egetMessage());}}}```(三)文件操作1、创建一个名为“FileOperation”的类,用于实现文件的写入和读取操作,代码如下:```javaimport javaioBufferedWriter;import javaioFileWriter;import javaioIOException;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import javaioFileReader;public class FileOperation {public static void writeToFile(String filePath, String content) {try (BufferedWriter writer = new BufferedWriter(new FileWriter(filePath))){writerwrite(content);} catch (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public static String readFromFile(String filePath) {StringBuilder content = new StringBuilder();try (BufferedReader 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FileReader(filePath))){String line;while ((line = readerreadLine())!= null) {contentappend(line)append("\n");}} catch (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return contenttoString();}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filePath ="testtxt";String data ="这是写入文件的内容";writeToFile(filePath, data);String readData = readFromFile(filePath);Systemoutprintln("读取到的文件内容:\n" + readData);}}```五、实验结果(一)面向对象编程实践成功创建了“Student”类的对象,并正确地对其属性进行了赋值和输出。
JAVA_异常处理实验报告实验三异常处理[实验目的]1. 掌握异常处理方法及熟悉常见异常的捕获方法。
[实验内容]1. 练习捕获异常、声明异常、抛出异常的方法、熟悉try和catch子句的使用。
[实验步骤]第1题异常处理要求声明定义两个Exception的异常子类:NoLowerLetter类和NoDigit类。
再声明一个People类~该类中的void printLetter(charc)方法抛出NoLowerLetter异常类对象~void PrintDigit(char c)方法抛出NoDigit异常类对象。
class NoLowerLetter extends Exception{String message;NoLowerLetter(char c){message=c+"不是正数";}public String getMessage(){return message;}}class NoDigit extends Exception{String message;NoDigit(char c){message=c+"不是偶数";}public String getMessage(){return message;}1}class People{public void printLetter(char c) throws NoLowerLetter{ if(c<0){NoLowerLetter ex=new NoLowerLetter(c);throw(ex);}double number=Math.sqrt(c);System.out.println(c+"的平方根:"+number);}public void PrintDigit(char c) throws NoDigit{if(c%2!=0){NoDigit ex=new NoDigit(c);throw(ex);}double number=Math.sqrt(c);System.out.println(c+"的平方根:"+number); }}public class bianma{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eople p=new People();try{p.printLetter('Q');p.printLetter(' ');}catch( NoLowerLetter e){System.out.println(e.getMessage());}try{p.PrintDigit('d');p.PrintDigit('a');}catch( NoDigit e){System.out.println(e.getMessage());}}}将结果运行截屏贴在下面:23。
java异常处理实验报告Java异常处理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Java中异常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编写能够处理各种异常情况的程序。
实验环境:使用Java编程语言,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实验内容:1. 异常的基本概念异常是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情况,包括编译时异常和运行时异常。
编译时异常是在编译阶段就会被检测出来的异常,如IOException、SQLException等;而运行时异常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才会出现的异常,如NullPointerException、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等。
在Java中,异常是以类的形式存在的,所有的异常类都是Throwable类的子类。
2. 异常处理的方法在Java中,异常处理的方法主要有try-catch语句和throws关键字。
try-catch 语句用于捕获和处理异常,可以将可能发生异常的代码放在try块中,然后在catch块中处理异常;throws关键字用于声明方法可能抛出的异常,让调用该方法的代码处理异常。
3. 编写能够处理异常的程序通过实验,我们编写了一段能够处理异常的程序。
在程序中,我们使用了try-catch语句来捕获可能发生的异常,并且在catch块中输出异常信息,以便程序的调用者能够得到相应的反馈。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Java中异常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编写能够处理各种异常情况的程序。
实验总结:异常处理是Java编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有效地提高程序的健壮性和可靠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异常处理的原理和方法,为今后的Java编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异常处理的技巧,编写出高质量的Java程序。
java异常处理实验心得 -回复
作为一名Java程序员,学习异常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在完成
Java异常处理的实验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Java异常处理的机制,掌握了通
过try-catch、throw和finally等关键字来处理异常的方法。
在实验中,我尝试编写了不同种类的异常,包括ArithmeticException、NullPointerException等,以及自定义异常,并进行了相应的处理。
通过这些实践,我对Java异常处理的理解更加深入。
在实际开发中,Java异常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不同类型的异常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有些需要立刻处理,并输出错误信息,有些
则需要将异常抛出,让调用者来处理。
因此,合理地捕获和处理异常,能够提高程序的健壮性,减少程序出错的概率。
同时,异常处理的方
式也能够反映出程序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总结来说,Java异常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需要程序员用心学习和掌握。
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提高自己的异常处理能力,使
自己的程序在遇到异常时可以顺利地处理并运行,为用户创造更好的
使用体验。
实验题目7:(在6基础上修改)将建立一个OverdraftException 异常,它由Account 类的withdraw()方法抛出。
实验目的:自定义异常实验说明:创建OverdraftException 类1.在banking.domain 包中建立一个共有类OverdraftException. 这个类扩展Exception 类。
2.添加一个double 类型的私有属性deficit.增加一个共有访问方法getDeficit3.添加一个有两个参数的共有构造器。
deficit 参数初始化deficit 属性修改Account 类4.重写withdraw 方法使它不返回值(即void).声明方法抛出overdraftException 异常5.修改代码抛出新异常,指明“资金不足”以及不足数额(当前余额扣除请求的数额)修改CheckingAccount 类6.重写withdraw 方法使它不返回值(即void).声明方法抛出overdraftException 异常7.修改代码使其在需要时抛出异常。
两种情况要处理:第一是存在没有透支保护的赤字,对这个异常使用“no overdraft protection”信息。
第二是overdraftProtection 数额不足以弥补赤字:对这个异常可使用”Insufficient funds for overdraft protection” 信息编译并运行TestBanking 程序Customer [simms,Jane]has a checking balance of 200.0 with a 500.0 overdraft protectionChecking Acct[Jane Simms]: withdraw 150.00Checking Acct[Jane Simms]: deposit 22.50Checking Acct[Jane Simms]: withdraw 147.62Checking Acct[Jane Simms]: withdraw 470.00Exception: Insufficient funds for overdraft protection Deifcit:470.0Customer [Simms,Jane]has a checking balance of 0.0Customer [Bryant,Owen]has a checking balance of 200.0Checking Acct[Bryant,Owen]: withdraw 100.00Checking Acct[Bryant,Owen]: deposit25.00Checking Acct[Bryant,Owen]: withdraw 175.00Exception: no overdraft protection Deficit:50.0Customer [Bryant,Owen]has a checking balance of 125.0。
JAVA-异常处理1.异常概述1. 异常是运⾏时错误(程序执⾏期间发⽣的事件).2. 异常是从⽅法抛出的,⽅法的调⽤者可以捕获以及处理该异常.3. 异常处理使得程序可以处理运⾏时的错误并且继续通常的执⾏.4. 运⾏时错误: 程序运⾏过程中,若JVM检测出⼀个不可能执⾏的操作.eg.越界下标访问: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5. 异常: JAVA中运⾏时错误会作为异常抛出. 异常为⼀种对象.⼤致模板:try{Code to run;A statement or a method that may throw an exception;More code to run;}catch(type ex){Code to process the exception;}1. 很多库⽅法都会抛出异常,此时throw可省2. ⼀个异常可能是通过try块中的throw语句直接抛出,或者调⽤⼀个可能会抛出异常的⽅法⽽抛出3. 若try块中内容正常执⾏,不会引起异常4. 若try块中内容(⽅法)遇到⼀个异常,其会抛出⼀个异常给它的调⽤者,这个调⽤者的catch处理该异常拋出(throw)异常:⽣成异常对象,并把它提交给运⾏时系统。
捕获(catch)异常:运⾏时系统在⽅法的调⽤栈中查找,直到找到能够处理该类型异常的对象。
2.异常类型Java通过⾯向对象来处理异常,即异常是对象,⽽对象都⽤类来定义。
异常的根类为ng.Throwable异常类的类型:1. 系统错误Error: Java虚拟机抛出,描述内部系统错误.发⽣时:通知⽤户以及尽量稳妥地终⽌程序.2. 异常Exception:描述由程序和外部环境引起的错误.发⽣时:能被程序捕获和处理1. 运⾏时异常(unchecked): RuntimeException类表⽰,程序设计错误。
如 NullPointerException、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等,这些异常是不检查异常,程序中可以选择捕获处理,也可以不处理。
成都大学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异常处理的编程练习一、实验目的:1、了解异常类的作用2、掌握对异常的捕获和处理方式二、实验内容(包括源程序及相关说明):1、使用try….catch语句处理异常。
在程序中主动产生一个ArithmeticException 类型被0 除的异常,并用catch 语句捕获这个异常。
最后通过ArithmeticException 类的对象e 的方法getMessage 给出异常的具体类型并显示出来。
源代码如下:public class EXP5_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System.out.println("这是一个处理异常的例子");try{int i=10;i/=0;}catch(ArithmeticException e){System.out.println("异常是:"+e.getMessage());}finally {System.out.println("finally语句被执行");}}}2、异常类型不匹配的处理方式。
源代码如下:public class EXP5_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System.out.println("这是一个处理异常的例子");try{int i=10;i/=0;}catch(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System.out.println("异常是:"+e.getMessage());}finally {System.out.println("finally语句被执行");}}}3、包含多个catch子句的异常处理方式.在try 子句中设计两个可能出现的异常,当a 为0 时会发生异常。
另外一个是肯定的异常,因为数组c 的长度为1,定义c[42]是非法的。
通过两个catch 子句分别来捕获异常。
public class EXP5_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ry {int a=args.length;System.out.println("\na = "+a);int b=42/a;int c[]={1};c[42]=99;}catch (Arithmetic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发生了被 0 除:"+e);}catch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数组下标越界:"+e);}}}4、使用throw语句抛出异常. 在上面的实验中,可以发现,异常对象是Java 运行时由系统抛出的。
抛出异常也可以通过使用throw 语句实现。
throw 是Java 语言的关键字,用来告知编译器此处要发生一个异常。
throw 后面要跟一个新创建的异常类对象,用于指出异常的名称和类型。
public class EXP5_1{static void throwProcess(){try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空指针异常");}catch (NullPointer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n在throwProcess方法中捕获"+e.getMessage());throw e;}}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ry {throwProcess();}catch(NullPointer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再次捕获:"+e);}}}5、使用throws语句, throws 子句一般用来表明在使用该方法时可能抛出异常但不捕获的异常。
异常由系统来处理。
throws 子句也可以指出抛出异常是RuntimeException 或自定义异常类,即异常的类型,以便准备调用其它方法捕获它,这种情况一般需要两个方法来分别处理抛出异常和处理异常。
import java.io.*;public class EXP5_1 {static void mathod() throws IllegalAccess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n 在 mathod 中抛出一个异常");throw new IllegalAccessException();}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ry {mathod();}catch (IllegalAccess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在 main 中捕获异常:"+e);}}}6、使用finally子句,当一个异常被抛出时,程序的执行流程就不再是连续的了,会跳过某些语句,甚至会由于没有与之匹配的catch 子句而过早地返回,结束程序的运行。
为了确保一段代码不管发生什么异常都能被执行,可以使用finally 子句每个try 语句至少都要有一个与之相配的catch 或finally 子句。
public class EXP5_1{static void mathodA() {try {System.out.println("\nmathodA 抛出一个异常");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finally {System.out.println("执行 mathodA 的 finally");}}static void mathodB() {try{System.out.println("mathodB 正常返回");return;}finally {System.out.println("执行 mathodB 的 finally");}}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ry {mathodA();} catch (Exception e) {mathodB();}}}7、通过继承Exception 异常类创建一个自定义异常类MyException,然后再创建一个主类EXP5_7 使用自定义异常类MyException。
class MyException extends Exception {private int x;MyException(int a) {x=a;}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自定义异常类MyException";}}public class EXP5_1 {static void mathod(int a) throws My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t 此处引用 mathod ("+a+")");if (a>10) throw new MyException(a); // 主动抛出MyExceptionSystem.out.println("正常返回");}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ry {System.out.println("\n 进入监控区,执行可能发生异常的程序段");mathod(8);mathod(20);mathod(6);}catch (My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t 程序发生异常并在此处进行处理");System.out.println("\t 发生的异常为:"+e.toString());}System.out.println("这里可执行其它代码");}}三、实验结果:1.2.因为EXP5_2 程序试图捕获一个异常类为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的异常,但发生的异常却是ArithmeticException 类,所以,程序可以通过编译但在运行时,系统会给出异常报告:报告所发生的但没有被捕获的异常。
不过在此之前,其它语句和finally 语句将会被执行。
3、4、5、6、7、四、实验小结与建议:1、初步了解异常类的作用。
2、掌握对异常的捕获和处理方式3、理解系统异常处理的机制;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