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4.81 MB
- 文档页数:141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PET-CT诊断及鉴别诊断申景涛;贾支俊;辛小燕;徐佩;冯雪凤;许守林;魏雪菲;郭万华【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09(019)010【摘要】目的:探讨CT及PET-CT对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脾脏占位的CT及PET-CT表现特征.结果:19例中仅根据CT表现,明确诊断11例,确诊率57.89%; CT未能明确诊断的8例中,结合PET图像特点,明确诊断6例,定性诊断2例;确诊率75%.结论:根据CT表现特点可以对大部分脾脏占位进行定性诊断,对于少部分难以定性的病例,结合PET-CT表现,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总页数】4页(P1299-1302)【作者】申景涛;贾支俊;辛小燕;徐佩;冯雪凤;许守林;魏雪菲;郭万华【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核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核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放射科,江苏,南京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核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核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核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核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核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2;R814.42【相关文献】1.18F-FDG PET-CT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J], 张静;任树华;张媛媛;何剑;陈小东;朱柠2.CT在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J], 周莹;周胜利;刘雨成;张永刚3.螺旋CT在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J], 邱勇;陈美香4.CT在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J], 童成文;罗小琴;戢磊;高道明;刘源源;兰姗5.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探讨 [J], 陈红兵; 罗英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下脾脏增大诊断标准
CT下脾脏增大诊断标准。
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其大小正常范围在体表面以下1-
2个横断面。
脾脏增大是指脾脏在CT扫描中显示出比正常情况下更
大的体积。
脾脏增大可能是由于多种疾病引起的,包括感染、肿瘤、炎症和其他系统性疾病。
在CT下,脾脏增大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脾脏横断面直径,正常成年人的脾脏横断面直径在8-12厘
米之间。
当脾脏横断面直径超过正常范围时,可以考虑为脾脏增大。
2. 脾脏体积,通过CT扫描可以测量脾脏的体积。
正常成年人
的脾脏体积在150-200立方厘米之间。
当脾脏体积超过正常范围时,也可以考虑为脾脏增大。
3. 脾脏密度,脾脏密度的改变也可以反映脾脏疾病的情况。
在CT扫描中,脾脏密度的改变可以提示出血、坏死、肿瘤等病变。
4. 脾脏与其他器官的关系,在CT扫描中可以观察脾脏与其他器官的关系,如肝脏、胰腺、肾脏等。
脾脏增大时,可能会对周围器官产生压迫和位移。
总之,通过CT扫描可以准确地诊断脾脏增大,并且可以对脾脏增大的原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诊断。
当发现脾脏增大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
何银;荣文霞
【期刊名称】《上海医学影像》
【年(卷),期】2004(013)003
【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对睥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切除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脾脏病变的临床及CT资料(12例平扫后行增强扫描),总结脾脏病变的CT表现特点.结果26例中,非肿瘤性病变5例(脓肿、结核各2例,梗塞1例),良性肿瘤4例(血管瘤和囊肿各2例),恶性肿瘤17例(血管内皮肉瘤3例,非何杰金淋巴瘤8例,转移瘤6例).结论CT平扫可为现脾脏病灶,并且对病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有个全面的认识,CT增强扫描能提供更多信息,故CT对脾脏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
【总页数】3页(P218-220)
【作者】何银;荣文霞
【作者单位】222002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222002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PET-CT诊断及鉴别诊断 [J], 申景涛;贾支俊;辛小燕;徐佩;冯雪凤;许守林;魏雪菲;郭万华
2.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 [J], 李邦国;穆贵勇;范其文
3.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附26例分析 [J], 王旭荣;王小存;陈少杰
4.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螺旋CT诊断价值 [J], 许尚文;曾建华;彭旭红;张雪林;段刚
5.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螺旋CT诊断分析 [J], 苏明;张建;张继军;凌华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