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级)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5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中医内科学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中医内科各专科疾病的理论知识,内容包括疾病的沿革、病因病生理学、、4、熟悉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理论,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遗传工程学等。
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各专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思路和方法。
了解本专业的少见病和涉及其他学科的疾病,并能对其进行正确的诊断、鉴别及治疗。
2、掌握本专业危重病人的救治,如心内科必须掌握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包填塞、心原性休克、急性冠脉功能不全综合征、阿斯综合征、各种类型的严重心律失常、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疾病的诊疗抢救技术。
3、正确处理本专业的复杂疑难问题,如消化科必须掌握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肿4561的发病机制及诊治,冠心病与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诊疗技术进展,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循证医学研究进展,心血管疾病神经内分泌激素与受体的研究进展,心脏的介入治疗技术进展,重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心脏预防医学理论;又如消化科的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及诊治、消化性溃疡、Hp感染及其相关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消化道肿瘤发病机制、肝硬化门脉高压发病机制及其并发症的诊治、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腹水与自发性腹膜炎及消化系统内镜的治疗,并能指导临床实践。
2.熟悉中医药在各专科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能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运用于临床指导实践。
并了解相关学科近5年来的研究概况。
3、肺结核4、慢性阻塞性肺病5、支气管哮喘6、肺血栓栓塞7、肺动脉高压与肺原性心脏病8、间质性肺病9、胸腔积液10、气胸11、肺癌9、不寐10、痰饮11、自汗、盗汗12、痹证(心痹)西医病种1、心力衰竭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高血压病4、心肌疾病4、反酸5、呕吐6、噎膈7、反胃8、呃逆9、腹痛10、泄泻11、痢疾12、便秘13、血证14、胁痛15、黄疸16、鼓胀17、积聚13、胃息肉14、胃癌15、胃肠道淋巴瘤16、胃异物17、克罗恩病(Crohn病)18、溃疡性结肠炎19、缺血性结肠炎20、霉菌性肠炎21、抗菌药物相关性肠炎22、伪膜性肠炎23、出血坏死性肠炎24、肠结核25、吸收不良综合征26、嗜酸细胞性胃肠炎46、胆道蛔虫47、胆囊炎48、胰腺炎49、胰腺癌50、结核性腹膜炎51、腹膜间皮瘤52、肠系膜肿瘤53、胃泌素瘤及其它胃肠道内分泌肿瘤54、急性中毒[肾内科]中医病种1、水肿2、淋证7、原发性肾小球疾病8、继发性肾小球疾病9、妊娠与肾脏疾病10、肾脏与高血压11、肾小管遗传性疾患12、囊性肾脏疾病13、肾发育异常疾病14、代谢性肾脏疾病15、梗阻性肾疾病16、尿石症8、肾癌9、鼻咽癌10、膀胱癌11、前列腺癌12、卵巢癌13、脑瘤。
高级职称考试大纲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掌握中医、西医内科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西医学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生化、微生物学、医学统计学。
2、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包括:心血管、呼吸、泌尿、消化、神经、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传染病)的中西医基础理论。
3、掌握中西医临床诊断技能,掌握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包括X线、超声、CT、MRI等)内窥镜诊断学等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1、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有关的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病学等临床学科的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
2、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如临床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流行病学等。
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
2、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和方法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急症、危重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脑卒中、器官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重症肺炎、肺栓塞、中毒性菌痢、流行性出血热、支气管哮喘、气胸、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DIC等)的救治。
3、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一般疑难病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理原则,如:发热原因待查、淋巴结/肝/脾肿大原因待查、颅内高压综合征、副癌综合征等。
4、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如:腰椎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常用组织活检术及呼吸机、除颤器的使用等。
5、熟悉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操作技术,能熟练阅读与分析报告结果;如:心电图、胸部X线、CT、内镜检查、骨髓细胞分析及常用临床检验化验项目等。
6、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等知识均应有较全面的了解,在临床实践中能做到合理用药。
中西医结合外科副高考试用书
中西医结合外科副高考试用书有很多,比如:
《普通外科学高级教程》。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用书外科学专业》。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习题集丛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此外,还有《中医外科学》《中医外科心得集》《中医外科临床手册》《中医外科医案》《中医外科必读全书》《中医外科临证指南》《中医外科类聚方》《中医外科病诊治绝招》《中医外科秘方验方全书》等书籍。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全科医学专业(副高级)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全科医学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1.掌握全科医学(包括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全科医生、临床预防、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居民健康档案和全科医疗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普通内科的基础理论以及常见病、多发病(包括心脑血管、呼吸、消化、泌尿、血液和造血系统、风湿性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常见传染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等理论知识。
3.熟悉外科、妇产科、儿科、眼耳鼻喉口腔科、皮肤与性传播疾病科、神经精神科等临床学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理论知识。
4.掌握社区用药、常用临床检验、社区康复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影像诊断学(包括心电图、X线、超声、CT、MRI等)原理。
5.熟悉传统医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区营养学基本理论知识。
了解遗传学、行为科学以及卫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6.掌握初级卫生保健(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动、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流行病学、卫生统计、社区卫生诊断基本理论知识。
二、专业实践水平1.掌握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要点、处理原则与转诊。
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头痛、头晕眩晕和晕厥、昏迷、抽搐、失眠、抑郁、焦虑、咯血和呕血、胸痛、呼吸困难、腹痛、腹泻、呕吐、黄疸、便秘、便血、水肿和腹水、血尿、尿失禁、贫血、淋巴结肿大、疲劳、消瘦、瘫痪、腰痛、关节痛、皮疹、紫癜、视力障碍、流涕和鼻塞、鼻出血、停经、月经失调、白带异常、听力下降、耳鸣和耳痛、压痛、牙龈出血等。
2.熟悉社区常见急症和危重病症的现场识别、紧急处理原则与转诊注意事项。
掌握社区常见意外伤害的初期处理和抢救原则。
了解常见重症病人在监护病房的处理原则。
3.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以及处理要点、转诊指征和健康指导。
了解内科较疑难病症的诊断要点、处理原则以及导诊。
4.熟悉外科、耳鼻喉科、皮肤与性传播疾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处理原则、转诊指征与健康指导。
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掌握中医、西医内科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西医学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生化、微生物学、医学统计学。
2、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包括:心血管、呼吸、泌尿、消化、神经、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传染病)的中西医基础理论。
3、掌握中西医临床诊断技能,掌握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包括X线、超声、CT、MRI等)内窥镜诊断学等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1、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有关的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病学等临床学科的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
2、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如临床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流行病学等。
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
2、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和方法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急症、危重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脑卒中、器官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重症肺炎、肺栓塞、中毒性菌痢、流行性出血热、支气管哮喘、气胸、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DIC等)的救治。
3、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一般疑难病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理原则,如:发热原因待查、淋巴结/肝/脾肿大原因待查、颅内高压综合征、副癌综合征等。
4、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如:腰椎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常用组织活检术及呼吸机、除颤器的使用等。
5、熟悉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操作技术,能熟练阅读与分析报告结果;如:心电图、胸部X线、CT、内镜检查、骨髓细胞分析及常用临床检验化验项目等。
6、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等知识均应有较全面的了解,在临床实践中能做到合理用药。
7、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发展与动态要有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中西医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2019年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业-副高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掌握中医、西医内科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西医学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生化、微生物学、医学统计学。
2、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包括:心血管、呼吸、泌尿、消化、神经、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传染病)的中西医基础理论。
3、掌握中西医临床诊断技能,掌握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包括X线、超声、CT、MRI等)内窥镜诊断学等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1、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相关的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病学等临床学科的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
2、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如临床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流行病学等。
二、专业实践水平1、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
2、使用中西医结合手段和方法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急症、危重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脑卒中、器官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重症肺炎、肺栓塞、中毒性菌痢、流行性出血热、支气管哮喘、气胸、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DIC等)的救治。
3、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一般疑难病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理原则,如:发热原因待查、淋巴结/肝/脾肿大原因待查、颅内高压综合征、副癌综合征等。
4、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如:腰椎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常用组织活检术及呼吸机、除颤器的使用等。
5、熟悉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操作技术,能熟练阅读与分析报告结果;如:心电图、胸部X线、CT、内镜检查、骨髓细胞分析及常用临床检验化验项目等。
6、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等知识均应有较全面的了解,在临床实践中能做到合理用药。
2019年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全科医学(中医)专业——副高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全科医学(中医类)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1.掌握全科医学(包括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全科医生、临床预防、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居民健康档案和全科医疗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与学说,中医诊断学、中医药学、方剂学等。
3.掌握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与皮肤科、骨伤科、五官科等社区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4.掌握在社区中展开针灸推拿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5.熟悉中医的药物与非药物保健与康复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6.掌握初级卫生保健(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动、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流行病学、卫生统计、社区卫生诊断基本理论知识。
二、专业实践水平1、内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1.掌握感冒、咳嗽、胃痛、泄泻、便秘、胁痛、眩晕、中风后遗症、消渴、痹证、自汗与盗汗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2.熟悉喘证、哮证、呕吐、心悸、不寐、水肿、遗精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2、妇科病的中医治疗1.掌握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带下病、崩漏、胎漏与胎动不安、缺乳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2.熟悉月经前后诸证、绝经前后诸证、妊娠恶阻、产后恶露不绝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3.了解子肿、产后发热、阴挺的辨证分型与治法。
3、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1.掌握感冒、哮喘、肺炎喘嗽、腹泻、麻疹、水痘、痄腮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2.熟悉厌食、鹅口疮、奶麻、顿咳、风疹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4、外科、皮肤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1.掌握疖、湿疮、褥疮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2.熟悉粉刺、乳痈、丹毒、冻疮、痔疮、疱疹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中医外科学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历史(标志性事件、人物、代表著作、学术流派)、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
2.掌握普通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周围血管外科常见疾病及常见急诊的诊断、治疗、抢救的相关知识。
3.熟悉西医外科总论中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如体液与营养代谢、输血、重症救治与监护、休克等。
(二)相关专业知识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及临床生化、临床免疫学等理论知识。
高级卫生职称考试频道为大家推出【2017年高级卫生职称考试课程!】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通过资格评审梦助力!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中医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辨证论治、类证鉴别及内、外治方法。
2.熟练掌握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常规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术后并发症防治等技能。
3.掌握普通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周围血管外科等常见急诊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4.掌握外科常用诊疗技术如穿刺技术(如静脉穿刺、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膀胱穿刺等)、各种诊疗管(导尿管、胃管、胸腔引流管、胆道引流管、三腔管等)的应用。
5.熟悉中医外科及相关学科(如普通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周围血管外科)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断及处理。
6.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常见的内镜检查及介入治疗方法。
三、学科新进展1.掌握国内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和临床研究的最新动态。
2.熟悉国内中医外科学领域研制或开发的新制剂、新疗法的种类、作用及适应范围。
3.熟悉21世纪外科领域主要发展方向-微创外科和器官移植的现状和进展。
4.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国内外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
附专业病种:中医病种:①创疡(疖、疔、痈、发、有头疽、流注、丹毒、无头疽、走黄和内陷、流痰、瘰疬)②乳房疾病(乳痈、乳癖、乳疬、乳衄、乳岩)1③甲状腺疾病(气瘿、肉瘿、瘿痈、石瘿)④泌尿男性疾病(子痈、囊痈、子痰、尿石症、男性不育、精浊、精癃)⑤周围血管疾病(股肿、血栓性静脉炎、臁疮、脱疽)⑥其他外科疾病(冻疮、烧伤、毒蛇咬伤、破伤风、肠痈)西医病种:1. 颅脑损伤2. 胸部损伤3. 腹部损伤4. 泌尿系损伤5. 烧伤6. 冷伤7.食管癌8. 胃癌9. 大肠癌10. 原发性肝癌11. 急性胰腺炎12. 急性阑尾炎13. 急性胰腺炎14. 胆道感染及胆石病15. 肠梗阻16.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7. 单纯性甲状腺肿18. 甲状腺炎1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0. 甲状腺肿瘤21. 急性乳腺炎22. 乳腺囊性增生症23. 乳腺肿瘤24. 消化道出血25. 疤痕性幽门梗阻26. 门脉高压症27. 腹外疝28. 泌尿系结石29. 慢性前列腺炎30. 前列腺增生症31. 男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32.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3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大纲剖析专业知识要求和考核标准卫生高级职称副高是医疗行业中的一项重要职称,对于卫生专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卫生高级职称副高的专业知识要求和考核标准进行详细剖析。
一、专业知识要求作为卫生高级职称副高的申报者,应具备以下专业知识:1. 医学基础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对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疾病变化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
2. 临床医学知识:包括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对常用医疗技术和临床操作有熟练的掌握。
3. 卫生管理知识:包括医疗机构管理、卫生政策与法规、疾病防控、卫生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对卫生工作的规范与管理有全面的了解。
4. 学术研究知识:包括医学科研方法、文献阅读、科研设计与分析等方面的知识,能够进行学术研究并撰写相关论文。
二、考核标准卫生高级职称副高的考核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专业知识考核:主要通过笔试或面试等形式考核申报者的医学基础知识、临床医学知识、卫生管理知识和学术研究知识的掌握情况。
考核内容涵盖综合性与专业性的问题,需要申报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明确、准确地回答出来。
2. 临床技能考核:对于涉及实际操作的岗位,还会对申报者的临床技能进行考核。
这可能包括模拟手术、病例分析、临床技术操作等方面的考核,旨在评估申报者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综合能力考核:综合能力考核主要通过个人陈述、经验交流、职业素养等方式进行。
申报者需要展示自己的学术研究经历、卫生工作经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能力,并讲述在医疗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展示自己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进措施为了更好地评估申报者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引入实践环节:除了书面考核和面试,可以增加实际操作环节,让申报者通过临床技能考核展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强化学术研究要求:医学科研是医生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考核中增加学术研究的要求,鼓励申报者积极投身科研工作,并在论文写作方面进行评估。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高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重点内容:中西医结合外科工作的发展简史及成就,外科学的范畴及怎样学习外科学。
第二章外科证治概论一、核心内容:疾病的命名原则,专业术语,六点常见致病因素及外科疾病总病机;外科辨证中辨脓、辨痒、辨溃疡;内治三法则(即消、托、补三法)、外治法的分类。
二、重点内容:四诊在外科上的应用;内治法中具体应用的十一法则。
第三章无菌术一、核心内容: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和方法,手术人员和手术室的无菌原则。
第四章外科麻醉一、重点内容: 麻醉前的一般准备以及麻醉前用药和常用的药物;熟悉麻醉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表面麻醉和局部侵润麻醉的方法;椎管内麻醉的方法。
第五章体液与营养代谢一、核心内容:水电解质平衡的概念,体液的分布组成及体液的代谢机理以及机体对水电解质调节的机制;水电解质失调的类型及其概念,低渗性缺水,等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酸碱平衡对机体的重要性;机体维持酸碱平衡的机制;酸碱平衡紊乱的常见类型和概念,酸碱平衡紊乱的常见疾病,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
外科补液的基本原则、补液量的计算、液体的选择、如何补液及手术前后补液。
二、重点内容:正常营养需要、营养基质代谢及创伤、感染后的代谢改变。
营养状态的评定指标及营养支持的适应症。
肠内外营养的方法及制剂。
外科营养支持的并发症。
第六章输血一、核心内容:输血的适应症、方法;输血的并发症、输血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二、重点内容:血浆的成分、种类,血浆蛋白的成分及种类,血浆增量剂的种类。
成分输血的类型及其用途。
自体输血的优点和常用方法。
第七章休克一、核心内容:休克的概念,休克的西医病因病理,休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感染性休克的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特征,常见疾病,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重点内容:休克的中医病因病机,休克治疗的具体措施和常用药物;感染性休克治疗的具体措施和常用药物;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具体措施和常用药物。
2025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神经外科(013)(副高级)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列关于脑膜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脑膜瘤起源于脑膜B. 脑膜瘤多见于女性C. 脑膜瘤好发于矢状窦旁D. 脑膜瘤通常为良性肿瘤2、在神经外科手术中,以下哪项操作不属于神经外科手术的基本原则:A.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B. 尽量减少脑组织损伤C. 严格遵循手术步骤D. 尽量减少术中出血3、下列哪项不是脑血管造影的适应症?A、脑出血B、颅内肿瘤C、脑血管畸形D、蛛网膜下腔出血E、无明显症状的颅内动脉瘤4、在进行颅内压监测时,以下哪种方法最为常用?A、经颅多普勒超声B、脑室引流管测压C、颅骨钻孔测压D、颅内穿刺测压E、眶上神经测压5、某患者因头部外伤后昏迷5天,出现左侧肢体无力,诊断为脑挫裂伤伴左脑内血肿。
下列关于该患者术后早期治疗措施,不正确的是:A、维持水、电解质平衡B、控制感染C、早期行康复训练D、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E、维持适当的血压和血糖6、患者男,45岁,病学诊断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
下列关于该患者术前评估,描述错误的是:A、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既往史等B、神经功能缺损评估,如Glasgow昏迷评分(GCS)C、动脉瘤位置及大小评估D、并发脑积水的检查E、排除继发性疾病,如感染、肿瘤等7、题目:以下哪项不属于神经外科手术的基本原则?A、无菌操作B、严密止血C、充分减压D、不损伤重要血管8、题目:关于脑肿瘤的分级,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WHO分级根据肿瘤的恶性程度分为I级至IV级B、GTV代表肿瘤的总体积C、EDV代表肿瘤周围的脑水肿体积D、肿瘤的分级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9、Acheng手术即A. City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哪种类型的颅内肿瘤?A、脑膜瘤B、垂体瘤C、听神经瘤D、胶质瘤 10、视交叉胶质瘤占垂体瘤的比例大致为:A、5%B、10%C、15%D、20%11、关于颅内压增高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以下哪项描述最准确?A、脑组织容量增加B、脑脊液循环障碍C、脑血容量增加D、以上都是12、以下哪项不是颅脑外伤的常见类型?A、脑震荡B、硬膜外血肿C、脑挫裂伤D、颅底骨折13、患者,男性,45岁,因头痛、呕吐3天入院。
2021年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副高考试大纲:理化检验技术、核医学技术、输血技术专业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理化检验技术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1、本专业知识(1)全面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卫生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仪器分析中本专业常用仪器的基本原理、基本构造和基本操作及维护;(3)掌握本专业常用的检验方法的原理、操作和质量控制;(4)掌握实验室基本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日常维护技术;(5)全面掌握本专业常用的卫生和检测指标的卫生学意义。
(6)能运用数理统计学方法于本专业的数据处理和统计;2、相关专业知识(1)掌握预防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对理化检测的要求;(2)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3)熟悉与本专业常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4)掌握计量认证及其它资质认证的知识;(5)熟悉实验室的安全措施。
二、专业实践能力1、具备独立完成本专业主要理化检验工作的能力,并有一定的改进和研究检测方法的能力;2、能对检测结果作出正确的评价,有能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判定依据的正确的建议和意见。
3、基本掌握现场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现场采样和样品检测的运行能力;4、掌握常见样品的采集、处理和测定方法等;5、掌握实验室的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故障的发现和排除、以及维护保养等;6、掌握理化检验中的质量保证措施;7、能发现和解决本专业理化检测中的疑难问题。
三、学科新进展1、基本了解本专业和相关学科近年来的进展,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2、不断吸取理化检测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设备,将相关学科的先进技术、方法和仪器等应用于本专业。
附:本专业主要内容1、空气(包括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居室和环境等)质量检验2、水(水源水、饮用水)质量检验3、土壤(含固体废弃物)卫生质量检验4、食品卫生与营养成分检验5、人体生物材料中有害有毒物质及其代谢物和反应物的检验6、化学品卫生理化检验7、化妆品卫生质量检验8、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理化检验9、其他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理化检验技术专业--正高级)一、专业知识1、本专业知识(1)全面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卫生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普通外科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外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对相关问题在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比较丰富的经验,包括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外科输血、外科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围手术期处理、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外科感染、创伤、复苏等;2、熟练掌握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的诊疗理论与规范;3、熟练掌握普通外科专业相关的外科手术学知识,掌握重症监护及治疗学、急救医学、肿瘤治疗学、移植学等知识;4、掌握普通外科专业相关的物理诊断学、检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内镜诊断及治疗学等知识;5、掌握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各系统、脏器疾患相关的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6、熟悉普通外科专业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遗传学、免疫学等知识;7、熟悉开展普通外科专业临床科学研究的组织和管理方法,掌握医学统计学基本理论;8、了解普通外科专业相关的麻醉学、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等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1、掌握消化内科学、头颈外科学、胸外科学、泌尿外科学、妇产科学、显微外科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2、熟悉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熟悉我国的各项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3、了解骨外科学、心外科学、神经外科学、心血管内科学、呼吸内科学、内分泌内科学、血液内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
二、学科新进展1、熟练掌握及时、主动获取国际和国内普通外科专业临床医疗与相关研究领域中最新进展的方法,初步具备把握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导临床实践的能力;2、掌握普通外科专业国际和国内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3、熟悉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不断出现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4、了解普通外科专业相关基础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5、了解与普通外科专业实践和科学研究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的最新重要进展。
三、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特征、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以及主要治疗手段;2、熟练掌握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外科治疗(以手术为主)的适应证、禁忌症、操作技术规范;3、熟练掌握外科治疗(以手术为主)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发生原因、早期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4、熟练掌握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预后状况,能够正确制定随访方案;5、掌握普通外科危重患者的监测手段、抢救和综合治疗原则,熟练掌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与处理;6、掌握普通外科急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紧急救治和综合治疗原则;7、掌握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指证、禁忌症和操作规范;8、熟悉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各种少见病、罕见病和疑难病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以及主要治疗手段;9、熟悉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常见误诊、误治原因,能够正确加以判断和处理;10、熟悉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常见副作用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11、熟悉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各种少见病、罕见病和疑难病症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特征;12、熟悉现代普通外科常用的诊疗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适应证、禁忌症、操作要领、结果判定、常见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13、了解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器官移植的基本原则;14、了解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内镜外科的的基本原理、治疗措施和操作原则;15、了解普通外科相关的介入放射诊断和治疗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和操作原则;16、了解普通外科相关的疼痛治疗原则和手段。
2021年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副高考试大纲: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肛肠专业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中医骨伤科疾病的理论知识,内容包括疾病的沿革、病因病机、类证鉴别、辨证论治、代表方药及相关文献的经典论述。
(2).掌握现代医学骨伤科疾病(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临床诊断及治疗学)的专业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1).掌握中医外科疾病(脏腑经络病变)的相关知识,内容包括病因病机、类证鉴别、辨证论治及代表方药。
(2).掌握现代医学外科疾病的治疗的临床相关知识。
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证、多发病证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及辨证论治。
2.掌握本专业危重病人的抢救,如创伤性休克、脂肪栓塞综合症、挤压综合症、骨盆骨折、脊髓损伤等。
3.正确处理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如慢性骨髓炎、骨关节结核、骨肿瘤等病证。
4.了解本系统少见病和涉及其他系统的疾病,能对其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5.熟悉四肢骨折及创伤、脱位、脊柱疾病、手外伤、骨肿瘤、人工关节等的现代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影像学检查等相关技术。
6.熟悉骨伤科专业常用方药的组成、功效、主治、适应症。
三、学科新进展了解本专业中医学及现代医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运用于临床指导实践。
附专业病种:1.骨折与脱位上肢骨折与脱位下肢骨折与脱位躯干骨折骨骺损伤手外伤2.伤筋颈部伤筋肩部伤筋肘部伤筋腕部伤筋手指伤筋膝部伤筋踝部伤筋腰部伤筋3.内伤胸部内伤4.骨病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骨关节结核骨骺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骨性关节炎骨肿瘤5,严重并发症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创伤性休克脂肪栓塞综合症挤压综合症筋膜间隔区综合征6.人工关节置换相关技术及并发症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正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中医骨伤科疾病的理论知识,内容包括疾病的沿革、病因病机、类证鉴别、辨证论治、代表方药及相关文献的经典论述。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92)(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下列关于保密内容理解正确的是A. 保守双方的秘密B. 保守病人的秘密和对病人保守秘密C. 保守医院的秘密D. 保守病人不良的诊断E. 保守所有的秘密2. 下列对行善原则的解释错误的是A. 行善原则与人体实验是相矛盾的B. 行善原则是指为了病人的利益应实施的好处C. 行善原则要求医务人员不伤害病人,而且要促进他们的健康和幸福D. 行善原则比不伤害原则更加广泛E. 行善原则要求医务人员权衡利害,使行动能够得到最大可能的益处而带来最小可能的危害3. 不会造成对病人伤害情况的是A. 强迫病人接受某种治疗B. 医务人员专业知识低下C. 拖拉或拒绝对病人的抢救D. 病人不可逆昏迷用呼吸机维持,这时允许病人死亡E. 对病人置之不理4. 人体实验道德原则不包括的是A. 不告知原则B. 医学目的原则C. 维护受试者利益原则D. 知情同意原则E. 科学性原则5. 以下病人的权利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受到社会的理解与尊重B. 保守个人秘密C. 享受医疗服务D. 免除所承担的社会责任E. 以上均正确6. 应提倡的医患关系模式是A. 主动-被动型B. 指导-合作型C. 共同参与型D.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E. 以上都不是7. 对于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以下哪点不正确A. 工作应超负荷,以挖掘个人潜力B. 家庭稳定是情绪乐观、事业有成的基石C. 充足的睡眠仍很重要D. 矫正不良行为是这个时期维护身心健康的关键E. 以上都正确8. 与感觉相比,知觉具有较明显的A. 被动性B. 简单反射性C. 具体形象性D. 概括性E. 概念性9.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是对下列哪一心理现象的描写?A. 视觉现象B. 听觉现象C. 形象思维D. 感觉记忆E. 抽象思维10. 根据思维活动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可将其分为聚合思维和A. 发散思维B. 抽象思维C. 具体思维D. 逻辑思维E. 动作思维11. 一位来自偏僻地区的学生考入北京某名牌大学后,感到自己只会做题、考试,不会娱乐,不会交往,十分自卑。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级)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理论、常用中药特性;2、熟练掌握现代外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外科输血、外科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围手术期处理、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外科感染、创伤、复苏等;3、熟练掌握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的诊疗理论与规范;4、熟练掌握普通外科专业相关的外科手术学知识,掌握重症监护及治疗学、急救医学、肿瘤治疗学等知识;5、掌握普通外科专业相关的物理诊断学、检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内镜诊断及治
疗学等知识;6、掌握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各系统、脏器疾患相关的病因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7、熟悉普通外科专业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8、熟悉开展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临床科学研究方法,掌握医学统计学基本理论;9、了解普通外科专业相关的麻醉学、药理学等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1、掌握消化内科学、头颈外科学、胸外科学、泌尿外科学、妇产科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的相关知识;2、熟悉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熟悉我国的各项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3、了解骨外科学、心外科学、神经外科学、心血管内科学、呼吸内科学、内分泌内科学、血液内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二、学科新进展 1、熟练掌握及时、主动获取国内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临床医疗与相关研究领域中最新进展的方法,初步具备把握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导临床实践的能力;2、熟悉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领域中不断出现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3、了解与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实践和科学研究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的最新重要进展。
三、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中医中药在普通外科学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临床运用方法;2、熟练掌握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特征、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以及主要治疗手段;3、熟练掌握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外科治疗(以手术为主)的适应证、禁忌症、操作技术规范;4、熟练掌握外科治疗(以手术为主)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发生原因、早期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5、熟练掌握普通外科专业领域
中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预后状况,能够正确制定随访方案;6、掌握普通外科危重患者的监测手段、抢救和综合治疗原则,熟练掌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与处理;7、掌握普通外科急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紧急救治和综合治疗原则;8、表述中医中药在普通外科学中感染性疾病、器官功能康复、重症疾病中的临床运用基础理论及临床实践;9、熟悉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常见误诊、误治原因,能够正确加以判断和处理;10、熟悉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常见副作用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11、熟悉现代普通外科常用的诊疗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适应证、禁忌症、操作要领、结果判定、常见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12、了解普通外科相关的介入放射诊断和治疗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和操作原则;13、了解普通外科相关的疼痛治疗原则和手段。
四、本专业病种1、颈淋巴结结核2、颏下皮样囊肿3、甲状腺舌囊肿4、胸腺咽管囊肿5、颈部囊状淋巴管瘤6、单纯性甲状腺肿 7、甲状腺功能亢进 8、亚急性甲状腺炎9、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10、甲状腺腺瘤11、甲状腺癌12、甲状旁腺功功能亢进 13、多乳头、多乳房14、男子乳房发育症15、急性乳房炎16、乳房结核17、乳房囊性增生病 18、乳房纤维腺瘤19、叶状囊肉瘤20、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21、乳癌22、湿疹样乳癌23、炎性乳癌24、男子乳癌25、乳房肉瘤26、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7、急性动脉栓塞 28、周围动脉瘤29、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 30、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1、血栓性浅静脉炎32、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3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
合征34、腹股沟斜疝35、腹股沟直疝36、股疝 37、腹壁切口疝 38、脐疝 39、白线疝 40、闭孔疝 41、腹壁损伤 42、肝脏损伤 43、肝外胆管损伤 44、脾脏损伤 45、胃损伤 46、十二指肠损伤 47、胰腺损伤 48、小肠与肠系膜损伤 49、结肠、直肠和肛管损伤 50、横膈损伤 51、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 52、继发性腹膜炎53、原发性腹膜炎54、结核性腹膜炎 55、膈下脓肿56、盆腔脓肿57、腹膜假粘液瘤58、腹膜间皮细胞瘤59、大网膜扭转60、大网膜囊肿61、大网膜粘连综合征62、肠系膜囊肿和肿瘤63、肠系膜血管疾患64、腹膜后出血65、腹膜后感染66、髂窝脓肿67、腹膜后纤维化68、原发性腹膜后肿瘤69、胃和十二肠溃疡 70、瘢痕性幽门梗阻71、消化性溃疡出血72、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73、应激性溃疡 74、胃息肉75、胃肉瘤76、胃癌77、胃间质瘤78、急性胃扩张 79、胃扭转 80、胃结核81、十二指肠结核82、胃、十二指肠异物83、胃憩室84、十二指肠憩室85、十二指肠血管压迫综合征 86、粘连性肠梗阻87、小肠扭转88、成年人肠套叠89、腹内疝90、肠堵塞91、功能性肠梗阻(肠麻痹)92、血运性肠梗阻93、慢性小肠假性梗阻94、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95、克罗恩病96、急性出血性肠炎97、抗生素相关性肠炎98、肠结核99、肠伤寒穿孔100、小肠憩室101、盲袢综合征 102、短肠综合征 103、肠外瘘 104、黑斑息肉病 105、结肠扭转106、结肠憩室病 107、溃疡性结肠炎 108、结肠息肉109、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110、类癌和类癌综合征 111、结肠肿瘤112、急性阑尾炎 113、慢性阑尾炎 114、阑尾肿瘤 115、直肠和肛管损伤 116、肛裂 117、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118、痔119、直肠脱垂 120、肛门失禁 121、直肠癌122、直肠类癌123、肛管及肛门鳞状上皮细胞癌124、肛管及肛门基底细胞癌125、肛管及肛门恶性黑色素126、肛周Paget病127、细菌性肝脓肿128、阿米巴性肝脓肿129、肝结核130、原发性肝癌131、继发性肝癌132、肝海绵状血管瘤133、肝腺瘤134、肝囊肿 135、肝包虫病 136、门脉高压症 137、巴德-吉亚利综合征 138、胆囊结石139、肝内胆管结石140、肝外胆管结石141、急性胆囊炎142、慢性胆囊炎143、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44、Oddi括约肌狭窄与缩窄性Vater乳头炎 145、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146、胆道寄生虫病147、胆囊肿瘤148、胆管肿瘤149、外伤性胆道出血150、感染性胆道出血151、先天性环状胰腺152、先天性异位胰腺153、急性胰腺炎154、慢性胰腺炎155、假性胰腺囊肿 156、胰腺癌157、胰腺囊腺癌158、胰岛素瘤159、促胃液素瘤160、胰高血糖素瘤161、胰致腹泻瘤(肠肽瘤)162、多发性内分泌综合征 MENI型163、多发性内分泌综合征 MENII型164、副脾和脾发育不全 165、脾功能亢进166、游走脾 167、脾囊肿 168、脾肿瘤 169、脾动脉瘤 170、脾脓肿 171、脾梗死 172、脾破裂 173、上消化道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