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BF网络的混沌动力系统辨识
- 格式:pdf
- 大小:199.18 KB
- 文档页数:5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对象辨识
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对象辨识是一种用于建立模型和预测非线性系统行为的方法。
它通过输入-输出数据的关系来训练神经网络模型,以便能够预测输入的未知输出。
RBF神经网络是一种前馈神经网络,它由至少三层组成: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
隐藏层的神经元使用径向基函数作为其激活函数。
常见的径向基函数包括高斯函数和多项式函数。
在非线性系统辨识中,我们通过将输入-输出数据对应关系映射到RBF神经网络的训练数据集中来训练模型。
训练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数据准备:收集一定量的输入-输出数据对,将其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2. 网络初始化:初始化RBF神经网络的参数,包括权重、偏置和径向基函数的中心和宽度。
3. 特征提取:从输入数据中提取特征,并用特征向量表示。
4. 网络训练:将特征向量和对应的输出数据输入到网络中,利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来调整网络参数,使得网络能够更好地拟合输入-输出数据对应关系。
5. 模型评估:使用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对测试集进行预测,并计算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的误差,评估模型的准确性。
RBF神经网络的优点是可以较好地逼近非线性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并且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它也有一些限制,例如对于大规模数据集的处理效果不佳,并且需要通过交叉验证等方法来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和参数。
基于遗传RBF网络的混沌背景微弱信号检测方法
徐炜;臧小刚;唐斌
【期刊名称】《信息技术》
【年(卷),期】2006(30)12
【摘要】弱信号检测问题是目标检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利用背景信号为混沌信号这一先验知识,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建立混沌背景的一步预测模型,RBF网络利用遗传算法训练,最后,设计了门限滤波器,得到感兴趣的信号.仿真结果表明,在非线性程度很高的情况下,通过与其它几种训练RBF网络算法的比较,利用遗传算法训练的RBF网络具有最高的检测精度,并且训练得到的网络的复杂程度最低.
【总页数】4页(P73-75,79)
【作者】徐炜;臧小刚;唐斌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上海,200030;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上海,200030;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上海,20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183
【相关文献】
1.混沌背景中微弱信号检测的回声状态网络方法 [J], 郑红利;行鸿彦;徐伟
2.基于有效K均值-有效极限学习机的混沌海杂波背景中微弱信号检测 [J], 商庆健;张金敏;王厅长
3.基于改进型Duffing混沌方程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 [J],
4.RBF神经网络混沌背景下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 [J], 唐宏
5.基于遗传算法优化RBF网络的预测混沌时间序列 [J], 董钧祥;李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混沌RBF神经网络异常检测算法翁鹤;皮德常【摘要】针对传统神经网络异常检测算法的准确率问题,文中将混沌和RBF( 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相结合,既可利用混沌的随机性、初值敏感性等特点,也可发挥RBF神经网络大规模并行处理、自组织自适应性等功能。
文中对混沌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得到相空间向量,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通过RBF神经网络构建电力负荷序列的拟合函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预测,比较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偏差,从而判断检测信号是否为异常信号。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其他算法预测精度更高,具有较好的异常检测能力。
%For the accuracy problem of traditional neural network anomaly detectionalgorithm,propose a method of combining chaos and RBF (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not only can take advantages of the randomness and initial value sensitivity and others of chaos,but also make use of the large-scale parallel processing,self-organization and adaptive capability of RBF neural networks. Recon-struct the chaotic time sequence to obtain the phase space vector as the input of RBF neural network,by which build the electricity load sequence fitting function. Then use this function to take one-step prediction in the phrase space reconstruction. At last,compare predicted value and true value of the deviation,in order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abnormal signal or detection signal.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has better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anomaly detection capabilities.【期刊名称】《计算机技术与发展》【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5页(P29-33)【关键词】电力负荷;相空间重构;混沌时间序列;RBF神经网络;异常检测【作者】翁鹤;皮德常【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1830 引言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生产和生活事件中收集并存储的数据信息规模由GB向TB、PB级别发展,大数据中隐含着大量的异常数据或者异常点。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混沌控制原理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与意义:永磁同步电机广泛应用于传动系统中,其具有高效、高功率密度、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由于其特有的非线性和复杂性质,控制难度较大。
近年来,混沌控制方法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基于混沌控制方法,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而RBF神经网络则具有快速收敛、逼近非线性函数等优点,可应用于非线性系统的控制中。
因此,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混沌控制方法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旨在研究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混沌控制方法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中的应用,并分析其控制性能。
具体研究内容和目标如下:(1)分析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和现有的控制方法;(2)研究混沌控制原理及其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中的应用;(3)建立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混沌控制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验证;(4)与传统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混沌控制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之处;(5)结合仿真结果,验证该方法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仿真验证和实验测试三个方面。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研究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和现有的控制方法,确定研究重点;(2)学习混沌控制原理及其在非线性系统中的应用,剖析其优势和局限性;(3)设计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混沌控制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包括建立仿真模型、调整参数、仿真分析;(4)与传统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从控制性能、计算复杂度、算法实现等方面进行评价;(5)在永磁同步电机实验平台上进行验证试验,对比仿真结果,验证该方法在实际控制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预期成果和意义:本文预期的成果包括:(1)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和现有的控制方法进行梳理总结;(2)研究混沌控制原理及其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中的应用,提出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混沌控制方法;(3)建立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混沌控制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4)与传统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该方法的优越性和不足之处;(5)在永磁同步电机实验平台上进行验证试验,验证该方法在实际控制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基于神经网络与混沌系统的随机信号识别研究随机信号在现代通信和信号处理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机信号可以是一个随机过程,包括噪声、抖动或者一些其他类型的随机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随机信号的识别和分析逐渐成为了一个前沿课题。
现今,神经网络和混沌系统成为了两个最主要的研究方向,被广泛应用于随机信号的识别与分析。
一、神经网络在随机信号中的应用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脑的计算机技术,其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适应性,使得其在随机信号中的应用研究大受欢迎。
随着深度学习的兴起,神经网络在信号处理中的地位也逐渐提升。
具体而言,神经网络的应用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用于随机信号的分类,二是用于随机信号的估计和预测。
在随机信号的分类中,神经网络能够将这些信号识别分类,如抖动信号、高斯白噪声等。
在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中,模型将通过大量的训练数据对信号进行学习,进而提高自身识别准确率。
值得一提的是,神经网络也能够进行特征提取,从而帮助随机信号的分类。
在随机信号的估计和预测方面,神经网络同样具有明显的优势。
神经网络模型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对未来的随机信号进行预测,而准确的预测会使得后续的决策和应用更加稳定和可行。
同时神经网络能够对随机信号进行拟合,以得到一个近似的表达式或模型,这将为特定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混沌系统在随机信号中的应用混沌系统是指一类具有高度迷惑性和复杂性的非线性系统,其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常精细的随机关系。
在信号处理中,混沌系统可以被用来产生非常高质量的随机数,同时还可以分析、调制、增强随机信号。
混沌系统在随机信号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将混沌系统的输出作为噪声源,以增强随机信号的混沌特性;二是利用混沌系统对随机信号进行脱噪处理。
在将混沌系统的输出作为噪声源时,混沌系统的输入通常是一个普通的随机信号,例如白噪声或高斯噪声。
经过混沌系统的处理,随机信号的能量将被扩散到整个频率范围内,从而使得信号的能量分布更加均匀,这种处理方法被称为混沌扩散。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对象辨识
神经网络是一种基于算法的模式识别方法,包括许多类型的神经元和神经连接。
其中,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是一种特殊的前馈神经网络,其常用于非线性函数拟合和分类。
在非线性系统辨识中,RBF神经网络可以用于辨识非线性系统的输入输出行为。
具体
来说,首先需要采集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然后将数据用于训练RBF神经网络。
在训练过
程中,RBF神经网络的输入为系统的输入量,输出为系统的输出量。
因此,训练完毕的RBF 神经网络可以模拟非线性系统的输入输出行为。
RBF神经网络的基本框架是一个三层的前馈神经网络,其中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和输
出层。
具体来说,输入层接受系统的输入量,并将其传递到隐藏层。
隐藏层的神经元采用
径向基函数,将输入的信号转换为一组线性可分的特征空间。
输出层的神经元将隐藏层的
结果乘以一组权重,并将其加上偏置项,得到最终的输出。
在RBF神经网络中,径向基函数是网络的核心。
径向基函数的选择很重要,因为它直
接影响着网络的性能。
通常情况下,常用的径向基函数有高斯函数和多项式函数。
在非线性系统对象的辨识中,RBF神经网络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RBF神经网络可以较好地拟合非线性系统的输入输出行为,因为其具有强大的非线性建模能力。
其次,RBF神
经网络具有快速的学习能力和高效的计算能力,因此可以实现较快的计算速度。
最后,RBF神经网络没有局限于特定的模型形式,因此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对象辨识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对于非线性系统对象的辨识和控制需求也日益增加。
非线性系统对象的辨识是指通过对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系统的数学模型,从而可以对系统进行精确的控制和预测。
而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对象辨识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RBF神经网络是一种特殊的神经网络结构,其输入层和隐含层之间采用径向基函数作为激活函数,输出层采用线性函数。
RBF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逼近性能和泛化能力,能够有效地对非线性系统对象进行建模和辨识。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学习输入输出数据的模式,自动调整网络参数从而实现对系统对象的辨识和模拟。
在实际应用中,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对象辨识方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数据采集:首先需要采集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这些数据将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集和测试集。
2. 网络构建:建立RBF神经网络结构,确定输入层数、隐含层数、输出层数和径向基函数的数量。
3. 参数优化:利用训练集对网络参数进行优化,使得网络能够较好地拟合输入输出数据。
4. 系统辨识:通过优化后的RBF神经网络进行系统对象的辨识,得到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性能评估。
5. 控制应用:将得到的系统模型应用于控制器的设计和优化。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对象辨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许多成功的案例。
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可以利用RBF神经网络对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进行模拟和优化,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在机器人控制和自动化领域,也可以通过RBF神经网络对机器人的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进行辨识,从而实现更加精确的运动控制和路径规划。
在实际应用中,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对象辨识方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数据的质量和数量对系统模型的辨识精度有较大影响,需要进行有效的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
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选择也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调整和优化,才能得到满足实际需求的系统模型。
基于RBF 网络的混沌动力系统辨识X李冬梅,王正欧(天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天津300072) 摘 要:提出用RBF 神经网络对混沌动力系统进行辨识,设计了一个三层RBF 网络结构,仿真实验说明了RBF 网络用于学习混沌动力系统时的基本性质.用辨识模型重建吸引子方法定性地评价辨识模型,通过计算辨识模型的L yapuno v 指数定量地评价辨识模型的性能,同时推导了R BF 网络模型L yapunov 指数的计算公式.仿真结果表明,该辨识模型能很好地逼近原混沌动力系统,准确地体现原混沌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关键词:混沌系统辨识;R BF 神经网络;混沌动力系统中图分类号:T P 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137(2002)02-0191-05 混沌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运动形态,其本质是系统对初值有着敏感的依赖性,由此导致了混沌系统只具备短期可预测性,而系统的长期行为是不可预测的.对于混沌系统的研究现已成为动力系统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研究混沌系统,首先要对其进行辨识,得到辨识模型,然后才能把握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和变化规律,进行预测、控制或同步等方面的研究.对混沌系统的辨识效果直接影响着各项研究的有效性和准确程度,因此混沌系统的辨识在混沌系统的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混沌系统研究的基础.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学习、自组织和逼近任意非线性映射的能力,因此,神经网络技术已开始应用于混沌系统的辨识研究中.文献[1~5]探讨了BP 网络在混沌系统辨识中的应用问题.用BP 网络进行混沌系统的辨识,辨识精度较低,收敛速度很慢,运行时间相对较长. 本文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 网络)对混沌系统进行辨识.RBF 网络具有良好的逼近任意非线性映射和处理系统内在难以解析表达的规律性的能力,并且具有极快的学习收敛速度.作者探讨了RBF 网络用于混沌系统辨识时的基本性质,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类方法来评价辨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辨识精度高,收敛速度极快,运行时间很短,辨识模型能准确地逼近原混沌系统,辨识效果远远优于用BP 网络所得到的模型.1 待辨识的混沌动力系统 本文重点研究了以下两种离散动力系统的辨识问题,分别用这两种系统产生的数据训练RBF 网络. 1)H non m ap x (t +1)=y (t )+1-ax 2(t )(1) y (t +1)=bx (t )(2)当参数a = 1.4,b =0.3时,H no n 系统将处于混沌状态,其奇怪吸引子如图1所示.本文假设x 和y 都是可观测的.图1 H non 系统的奇怪吸引子Fig .1 Strange attractor of H non system 天津大学学报 第35卷 第2期2002年3月JO U RN A L OF T IA N JIN U N IV ER SIT Y V ol.35 N o.2 M ar. 2002X 收稿日期:2001-12-20. 作者简介:李冬梅(1963- ),女,博士生. 2)Logistic map x t +1=K x t (1-x t )(3)取K =4标准混沌的情况,Logistic map 的奇怪吸引子如图2所示.图2 Logistic 系统的奇怪吸引子Fig .2 Strange attractor of logistic system2 RBF 网络训练 采用RBF 网络来学习上述混沌系统,网络结构如图3所示,网络的输入神经元和输出神经元的个数与原混沌动力系统相同.RBF 网络完成映射f :R n→R m,其数学表达式为 f i (x )=H 0+∑hj =1H ij<(‖x -c j ‖)(4) i =1,2,…,m式中:x ∈R n为网络的输入向量;<(õ)为径向基函数,完成从R n→R 的非线性变换.图3 RBF 网络结构Fig .3 Structure of the RBF network本文中径向基函数取为高斯函数 <(‖X -C j ‖)=exp(-‖X -C j ‖2/B 2)(5)式中:B 为常数,在高斯函数中称为宽度值;‖õ‖为欧几里德距离;H ij (1≤i ≤m ,1≤j ≤h )为网络输出层连接权值;C j 为网络中心点,H0为网络偏置. 在模型的训练阶段,参照文献[2]选取下列四组训练数据集. 1)去掉瞬态数据:对H non m ap 和Logistic m ap 都取t =5001至t =5100的数据,样本数为100个. 2)包含瞬态数据,对H non m ap 和Logistic m ap 都取t =1至t =100的数据.样本数为100个. 3)取较多的样本个数,对H non map 取t =5001至t =5400的数据,样本数为400个.对Log istic m ap 取t =5001至t =5200的数据,样本数为200个. 4)去掉少量的瞬态数据:对H no n map 和Logistic m ap 都取t =501至t =600的数据,样本数为100个. 为比较训练后网络的拟合能力,计算出如下的误差指标: RM SE =1p m ∑Pp =1∑mi =1(D p i -O p i )2(6)式中:P 为训练模式数;m 为输出神经元(输出节点)个数;D p i 和O pi 分别为对应第P 个模式和第i 个输出神经元的期望输出和实际输出.3 训练网络的评价方法 为了评价训练网络对原混沌系统的辨识效果,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类方法研究训练网络的辨识能力.3.1 定性评价 通过用递归网络重建吸引子的方法来定性地评价训练网络(辨识模型).将训练网络修改成递归结构,把训练网络的输出端反馈到相应的输入端,如图4所示.以某初始值对递归网络进行迭代时,画出每次迭代时网络的输出值,就可得到辨识模型的吸引子.通过对原混沌系统的吸引子和重建的吸引子的比较来评价训练网络的性能.3.2 定量评价 上述递归网络可以看作离散动力系统,可以通过计算递归网络的Ly apuno v 指数来定量地评价训练网络.Lyapunov 指数能定量刻划动力系统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正的Lyapunov 指数的存在与否可以判定系统是否达到混沌状态.・192・天津大学学报 2002年 第35卷 第2期 采用下面的算法来计算Lyapunov 指数. 令G (õ)表示一个非线性映射,它定义了一个n 维动力系统 v (t +1)=G (v (t ))(7)式中:v (t )表示一个n 维向量.对式(7)表示的映射进行线性化,可以得到 D v (t +1)=JG (v (t ))D v (t )(8)式中:JG (v (t ))为G (v (t ))的Jaco bi 矩阵.图4 用于重建吸引子的递归网络结构Fig .4 Architecture of the recurrent networkto reconstruct attractor 用标准正交向量u i (t )(i =1,2,…,n )来计算D v (t ),可以取u i (t 0)作为初始标准正交向量. u i(t 0)=(u 1,u 2,…,u i,…,u n )T(9)式中:u i =1,u j =0,(j ≠i ).向量e i (t +1)可以通过下式的迭代来得到. e i (t +1)=JG (v (t ))u i (t )(10)式中:u i (t )为e i (t )的标准正交化向量,采用Gram-Schmidt 正交化方法计算.e ′i (t )= e i (t ) (i =1)e i (t )-∑i -1j =1〈e i (t ),u j (t )〉u j (t ) (i ≥2)(11) u i (t )=e ′i (t )‖e ′i (t )‖(12)其中〈,〉表示内积. 经过上述迭代得到第i 个Ly apuno v 指数[2]为 K i =lim N →∞1N ∑t 0+Nt =t 0+1ln ‖e ′i (t )‖(13) 上述算法中,只有映射的Jacobi 矩阵与动力系统有关.用JG Hen (õ)、JG Log (õ)和JG RBF 分别表示H non map 、Logistic m ap 和RBF 网络的Jaco bi 矩阵. JG Henx (t )y (t )=-2ax (t )1b 0(14) JG Log (x (t ))=K (1-2x t )(15) JGRBFx 1x 2 x n=5f 1(x )5x 15f 1(x )5x 2…5f 1(x )5x n 5f 2(x )5x 15f 2(x )5x 2…5f 2(x )5x n 5f m (x )5x 15f m (x )5x 2…5f m (x )5x n(16)式中: 5f i (x )5x k=5H 0+∑hj =1H ij<(‖x -c j ‖)5x k=5∑hj =1Hij ex p[-(x -c j )T(x -c j )/B 2]5x k=∑hj =1H ij -exp -(x -c j )T(x -c j )B 2×2B 2(x k -c jk )=∑hj =1-2H ijB2(x k -c jk )<(‖x -c j ‖)(17) i =1,2,…,m ; k =1,2,…,n 利用式(16)和式(17)来计算训练网络的Lyapunov 指数.4 数值仿真 采用RBF 网络对H non map 和Log istic m ap 进行学习,比较了对应于第2节提到的不同数据集的训练网络误差,按式(6)计算的RMSE 见表1,可以看出,网络误差的数值是相当小的.表1 RMSE 的数值Tab .1 Value of RMSE・193・ 天津大学学报 李冬梅等:基于R BF 网络的混沌动力系统辨识 采用3.1中描述的方法分别重建了对应于两种混沌系统的训练网络的吸引子,如图5和图6所示,其中图5a 和图6a 对应于数据集(1),图5b 和图6b 对应于数据集(2). 从图中可以看出,用训练网络重建的吸引子与原系统的吸引子基本一致. 采用 3.2中描述的方法计算训练网络的Lyapunov 指数,计算结果见表2和表3,训练网络的Lyapunov 指数与原系统的Lyapunov 指数相差不大.与其它方法得到的辨识模型相比,其Lyapunov 指数明显好于其它模型的计算结果.表2 对应于H non map 训练网络的Lyapunov 指数Tab .2 Lyapunov exponents of the trained network corresponding to the H non map网 络K 1K 2 对应于数据集(1)的训练网络0.4162- 1.6200对应于数据集(2)的训练网络0.4180- 1.6217对应于数据集(3)的训练网络0.4181- 1.6221对应于数据集(4)的训练网络0.4170- 1.6205文献[2]中得到的模型0.2928- 1.6069文献[4]中得到的模型0.4152 未求出文献[7]中得到的模型0.4197 未求出原系统0.4169- 1.620 与BP 网络比较,RBF 网络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而且训练误差也比较小,表4列出了分别用RBF 网络(a) 对应于数据集(1)(b) 对应于数据集(2)图5 对应于H non map 的训练网络的吸引子Fig .5 Attractor of the trained networkcorresponding to the H non map和BP 网络辨识H no n map 时的比较结果.(a) 对应于数据集(1)(b) 对应于数据集(2)图6 对应于Logistic map 的训练网络的吸引子Fig .6 Attractor of the trained network corresponding to the Logistic map・194・天津大学学报 2002年 第35卷 第2期 表3 对应于Logistic map训练网络的Lyapunov指数Tab.3 Lyapunov exponents of the trained networkcorresponding to the Logistic map训练网络 K对应于数据集(1)0.6931对应于数据集(2)0.6931对应于数据集(3)0.6930对应于数据集(4)0.6928文献[7]中得到模型0.6879原系统0.693表4 RBF网络与BP网络的比较Tab.4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BFnetwork and BP networks网络RM S E ep ochs样本个数RM SE网络 5.7682×10-745100作者训练BP网络 1.3×10-35×105100文献[2] 3.61×10-31×106100文献[6]9.2369×10-4未注明180文献[7] 2.5×10-3未注明1805 结 语 混沌是确定性系统内在的随机性,其内部有着确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一般难以解析表达.RBF网络具有逼近任意非线性映射和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且具有极快的收敛速度.本文将RBF网络用于对混沌系统的辨识研究中,实验结果表明,辨识模型对混沌系统有很高的拟合能力,用辨识模型重建的吸引子与原系统的吸引子基本一致,辨识系统的Lyapunov指数与原系统的Lyapunov指数的误差较其它现有方法更小,说明本辨识模型能更好地逼近混沌系统.参考文献:[1] P rincipe J,R athie A,Kuv J.Pr edict ion o f chao tic t imeser ies w ith neur al net wo rks and the lssue of dy namicmo deling[J].Bifur cat ion and Chaos,1992,2(4):989-996.[2]M asahar u A dachi,M ako to K otani.Ident ification o f chao ticdynamical systems with back-pr opaga tio n neural netw or ks[J].IEICE T ra ns.F undamentals,1994,E77-A(1):324-334.[3]Gustav o Deco,Bernd Sch Rmann.N eur al learning o fchaotic system behav ior[J].I EI EC T r ans.F undament als.1994,E77-A(11):1840-1845.[4] 田彦涛,徐 明,陆佑方,等.基于Wiener模型的混沌系统辨识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0,15(1):104-106. [5] A lba no A M,Passamante A,Hedig er T,et al.U singneural net to loo k for chao s[J].Physica D,1992,58:1-9.[6] Ram azan G encay.No nlinear prediction o f noise t imeseries w it h feedfo rw ar d net wo rks[J].Physics L ett ersA,1994,187:397-403.[7] Ra mazan G encay,L iu T ung.N onlinear mo deling andprediction with feedfor w ard and recurr ent net wo rks[J].P hysica D,1997,108:119-134.Identification of Chaotic Dynamical Systems Basedon RBF Neural NetworksLI Dong-mei,WANG Zheng-ou(Institute o f systems Engineer ing,T ianjin U niv ersit y,T ianjin300072,China)Abstract:Chaotic dynamical systems can be identified by R BF neur al netw o rks.A thr ee-layer RBF netw or k str uct ur e w as designed and the fundamental pr o per ties of t he R BF net wo rks w ere clarified t o learn chaotic dynamical systems thr oug h som e numerical exper iments.A qualitative evaluatio n o f the ident ified models was made w it h the reco nstr uct ion o f an att racto r by the identified mo dels,and a quant itative ev aluat ion o f the identified mo dels was made with ca lculat ion o f t he L y apunov exponents of the identified mo dels,to o.T he fo r mula of t he L y apunov ex po nents o f RBF net wo rks models is derived.Simulatio ns show that the ident ified models can appro ach t he o riginal chaotic dy nam ical sy st ems a nd ex tract t he dy namical char act eristics o f the or ig inal chao tic systems. keywords:chaot ic systems ident ification;R BF neur al netw o rks;chaot ic dy namical sy stems ・195・ 天津大学学报 李冬梅等:基于R BF网络的混沌动力系统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