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重、棉纱支数和涤纶丝D的换算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3
纱线标准重量计算公式在纺织行业中,纱线的重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织物的质量和成本。
因此,准确地计算纱线的重量是非常重要的。
在纱线生产和纺织加工过程中,通常会使用纱线标准重量计算公式来计算纱线的重量。
本文将介绍纱线标准重量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纱线标准重量计算公式通常是根据纱线的细度和密度来计算的。
细度是指纱线的粗细程度,通常用“支数”或“纱线号”来表示,而密度是指纱线的紧密程度,通常用“捻度”来表示。
根据这两个参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纱线的标准重量:纱线重量(克)= (纱线长度(米)×纱线细度(支数)×纱线密度(捻度))/ 9000。
在这个公式中,纱线长度通常是以米为单位,纱线细度通常是以支数为单位,纱线密度通常是以捻度为单位。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纱线的标准重量,从而为纱线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纱线标准重量计算公式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可以用于纱线的生产过程中。
生产纱线时,通过这个公式可以预先计算出纱线的标准重量,从而为生产计划和原料采购提供依据。
其次,它可以用于纺织加工过程中。
在纺织加工中,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纱线的实际重量,从而为织物的设计和生产提供重要数据。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纱线的质量检测和质量控制。
通过这个公式计算出的纱线重量与实际称重的结果进行比对,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纱线质量问题。
除了上述应用外,纱线标准重量计算公式还可以用于纱线的成本核算和价格确定。
通过这个公式计算出的纱线重量可以作为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从而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提供依据。
同时,它还可以用于确定纱线的销售价格,通过计算出纱线的标准重量和成本,可以合理地确定纱线的销售价格,从而为企业的市场竞争提供优势。
总之,纱线标准重量计算公式是纺织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计算工具,它在纱线的生产、加工、质量控制、成本核算和价格确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因此,纱线生产和纺织加工企业都应该重视并合理地应用这个公式,以提高纱线生产和使用的效率和质量。
纱线指标的换算公式为: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9000/N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5315/S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1/9D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9*D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纯化纤K=590.5,涤棉纱K=587.6,棉粘纱(75:25)K=584.8,维棉纱(50:50)K=587.0)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公制克(g)与英制磅(G)的换算公式:1磅=454克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36英寸)=0.9144米广东大红马实业有限公司自1984年创办以来,注重科技投入,设备引进,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严格管理。
一条龙生产,优质的原料、进口环保染料、严格品质控制、现代化网络管理,专业生产、漂染纱、丝、线的专业化实业公司。
大红马--DJB系列优质产品畅销于国内、国际市场,主要用于服装缝纫、商标织唛、花边织带、色织行业等理想原料及辅料,在市场上一直受到客户的好评赞誉。
公司产品品种齐全,备有上千样颜色各种规格现货,2008版、2009版、2010版、2011版上万颜卡资料供你选择。
具备各种品种色卡供选择及小样供起版,欢迎咨询,如有需要,我司可以提供色卡、样品,欢迎惠顾,设点经营,共同发展。
名称:涤纶高弹丝。
Polyester High Stretch Yarn。
纺织常用公式及克重计算方法要计算首先要弄清两个公式:1、纱支(英支)也就是我们通常用S表示的,与旦尼尔(用D表示)的换算公式:S=5315/D2、旦尼尔数表示9000米纱线的克数,比如我们经常说的100D就表示9000米纱线的重量为100克。
知道这个以后,再算克重就容易的多了。
举例:40S*40S/133*72 63",133*72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经纱和纬纱的根数,63"表示面料的门幅为63英寸。
计算公式:每米经纱用量:133×63×(5315÷40)÷9000×1.1(织缩)=136克,其中织缩根据纬纱粗细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别,纬纱越粗、越密,织缩也越高。
每米纬纱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然后再用每米用纱量乘以纱价,比如40S的精梳纱是25元/公斤,则该面料纱的成本为(136+70)÷1000×25=5.15元然后再加上织造费用,一般箭杆机是3分一纬,即:72*0.03=2.16元该面料的总价则为:5.15+2.16=7.31,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再说一下弹力面料:一般弹力面料坯布做到72",染色成品门幅仅有48"/50"。
举例说明:40S*40S+40D/133*72 48"/50",此为成品的门幅和经纬密,坯布门幅则要做到72"。
每米经纱用量:133×50×(5315÷40)÷9000×1.1=108克每米纬纱用量:72(纬密)×72(门幅)×(5315÷40)÷9000*1.1=84克72(纬密)×72(门幅)×12(旦数)÷9000=7克,注:4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12D,7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25D每米纬纱用量为:84+7=91克简化后的算法:梭织无弹面料:百米经纱用量:门幅*经纱密度*0.065/纱支(kg)百米纬纱用量:门幅*纬纱密度*0.065/纱支(kg)每米用纱量=百米经纱用量+百米纬纱用量)*1000/100(克)克重=每米用纱量/门幅(英寸折成米书)纺织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纺织面料纱支密度计算公式(纺织面料纱支密度计算公式定长制计算公式:s) {" o. s+ O9 s) u1 ]/ j(1)、旦尼尔(D) =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2)、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3)、分特克斯(dtex): dtex=g/L*10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 为丝线的长度(米){定重制计算公式:1)、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 * g8 ?0 G* |9 d/ K1 P' B, d9 `( {" c# {% v4 v(2)、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 ( I% r# \3 t5 \7 q V/ y2、选择换算公式:. P' d J j: x% G% _% ~9 G(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9000/N 1 R1 D2 c2 v+ v6 N5 @8 K! y( m" Q6 M7 _5 f(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5315/S(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 0 |% Z, V% ]7 d1 X: R/ A d3 Q9 G3 ?* d4 `2 I! E! g; d* Y(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 : m' u, y: O1 y; o( |6 {$ n" d- ^+ r# |3 D$ ^(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J9 g0 D! C6 j3 d(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 $ x. l/ X+ ?5 q(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 6 r% T/ L8 `' b( ?" x& u; f* _* h(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 1 s$ E, H" [# i) h; Z% p(10)、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s/ E. J8 o- ` }( v- w4 N(11)、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0 @! t# u$ H( D(12)、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13)、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每米绸重(g/m)*0.9144(m/yd)*50(yd)/453.6(g/yd)。
棉纱支数换算D数的公式棉纱支数和D数是衡量棉纱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
支数越高,纱线越细,织造出的面料手感更加柔软细腻;D数越低,纱线的强度和耐磨性越好,面料的质量也更高。
因此,在棉纺织行业中,支数和D数是非常重要的参数,也是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换算的参数。
本文将详细介绍棉纱支数和D数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换算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个指标。
一、棉纱支数的定义及计算公式棉纱支数是指每磅棉纱的长度,表示为“支”,单位为英里。
支数越高,表示每磅棉纱的长度越长,纱线越细。
棉纱支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支数= (840×L) ÷ W其中,L表示棉纱的长度(英尺),W表示棉纱的重量(磅)。
例如,一磅重的棉纱长度为840英尺,则其支数为1支;如果长度为1680英尺,则支数为2支,以此类推。
二、D数的定义及计算公式D数是指每公斤棉纱的重量,表示为“Dtex”,单位为克每万米。
D数越低,表示纱线的强度和耐磨性越好。
D数的计算公式如下:D数= (W×1000) ÷ (L×9)其中,W表示棉纱的重量(克),L表示棉纱的长度(米)。
例如,如果1公斤的棉纱长度为9000米,则其D数为111.11Dtex。
三、棉纱支数和D数的换算在实际生产中,有时需要将棉纱支数和D数进行换算。
这时,可以根据两者的计算公式进行换算。
棉纱支数和D数的换算公式如下:D数 = (支数×5315) ÷ 纱线密度支数 = (D数×纱线密度) ÷ 5315其中,纱线密度是指每1000米棉纱的重量(克),可以通过称量1000米棉纱的重量来计算。
例如,如果纱线密度为20克每1000米,支数为40支,则其D 数为44.74Dtex;如果D数为50Dtex,纱线密度为25克每1000米,则其支数为26.58支。
总结棉纱支数和D数是衡量棉纱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和换算方法在棉纺织行业中应用广泛。
纺织纱线计算公式和换算关系纺织行业对纱线的计算可分为定长制和定重制两种,下面将重点介绍纱线的定长制与定重制计算公式、换算关系与计算方法,以及公制单位与英制单位的换算关系。
(1)旦尼尔(D):D=g/L*9000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2)特克斯(号数)[tex(H)]:tex=g/L*1000,其中g为纱(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3)分特克斯(dtex):dtex=g/L*10000,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 为丝线的长度(米)。
(1)公制支数(N):N=L/G,其中G为纱(丝)的重量(克),L为纱(丝)的长度(米);(2)英制支数(S):S=L/(G*840),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
(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关系:D=9000/N;(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关系:D=5315/S;(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关系:1tex=10dtex。
(1)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2)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K=590.5);(3)特克斯(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4)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5)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dtex=0.1K/S(K=590.5);(6)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N;注:本文中K值均取590.5。
(1)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2)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m;(3)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4)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米绸重(g/m)*0.9144(m/yd)*50(yd)/453.6(g/yd)。
纺织常用公式及克重计算方法要计算首先要弄清两个公式:1、纱支(英支)也就是我们通常用S表示的,与旦尼尔(用D表示)的换算公式:S=5315/D2、旦尼尔数表示9000米纱线的克数,比如我们经常说的100D就表示9000米纱线的重量为100克。
知道这个以后,再算克重就容易的多了。
举例:40S*40S/133*72 63",133*72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经纱和纬纱的根数,63"表示面料的门幅为63英寸。
计算公式:每米经纱用量:133×63×(5315÷40)÷9000×(织缩)=136克,其中织缩根据纬纱粗细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别,纬纱越粗、越密,织缩也越高。
每米纬纱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然后再用每米用纱量乘以纱价,比如40S的精梳纱是25元/公斤,则该面料纱的成本为(136+70)÷1000×25=元然后再加上织造费用,一般箭杆机是3分一纬,即:72*=元该面料的总价则为:+=,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再说一下弹力面料:一般弹力面料坯布做到72",染色成品门幅仅有48"/50"。
举例说明:40S*40S+40D/133*72 48"/50",此为成品的门幅和经纬密,坯布门幅则要做到72"。
每米经纱用量:133×50×(5315÷40)÷9000×=108克每米纬纱用量:72(纬密)×72(门幅)×(5315÷40)÷9000*=84克72(纬密)×72(门幅)×12(旦数)÷9000=7克,注:4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12D,7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25D每米纬纱用量为:84+7=91克简化后的算法:梭织无弹面料:百米经纱用量:门幅*经纱密度*纱支(kg)百米纬纱用量:门幅*纬纱密度*纱支(kg)每米用纱量=百米经纱用量+百米纬纱用量)*1000/100(克)克重=每米用纱量/门幅(英寸折成米书)纺织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纯棉纱号数、支数、旦数换算对照纺织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1、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定长制计算公式:(1)、旦尼尔(D)=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2)、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3)、分特克斯(dtex): dtex=g/L*10000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 为丝线的长度(米)定重制计算公式:( 1)、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2)、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2、选择换算公式:(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9000/N(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5315/S(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10)、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11)、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12)、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 (13)、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每米绸重(g/m)*0.9144(m/yd)*50(yd)/453.6(g/yd)。
纺织常用公式及克重计算方法要计算首先要弄清两个公式:1、纱支(英支)也就是我们通常用S表示的,与旦尼尔(用D表示)的换算公式:S=5315/D2、旦尼尔数表示9000米纱线的克数,比如我们经常说的100D就表示9000米纱线的重量为100克。
知道这个以后,再算克重就容易的多了。
举例:40S*40S/133*72 63",133*72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经纱和纬纱的根数,63"表示面料的门幅为63英寸。
计算公式:每米经纱用量:133×63×(5315÷40)÷9000×1.1(织缩)=136克,其中织缩根据纬纱粗细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别,纬纱越粗、越密,织缩也越高。
每米纬纱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然后再用每米用纱量乘以纱价,比如40S的精梳纱是25元/公斤,则该面料纱的成本为(136+70)÷1000×25=5.15元然后再加上织造费用,一般箭杆机是3分一纬,即:72*0.03=2.16元该面料的总价则为:5.15+2.16=7.31,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再说一下弹力面料:一般弹力面料坯布做到72",染色成品门幅仅有48"/50"。
举例说明:40S*40S+40D/133*72 48"/50",此为成品的门幅和经纬密,坯布门幅则要做到72"。
每米经纱用量:133×50×(5315÷40)÷9000×1.1=108克每米纬纱用量:72(纬密)×72(门幅)×(5315÷40)÷9000*1.1=84克72(纬密)×72(门幅)×12(旦数)÷9000=7克,注:4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12D,7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25D每米纬纱用量为:84+7=91克简化后的算法:梭织无弹面料:百米经纱用量:门幅*经纱密度*0.065/纱支(kg)百米纬纱用量:门幅*纬纱密度*0.065/纱支(kg)每米用纱量=百米经纱用量+百米纬纱用量)*1000/100(克)克重=每米用纱量/门幅(英寸折成米书)纺织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纯棉纱号数、⽀数、旦数换算对照纺织常⽤计量单位及换算1、纺织常⽤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种。
定长制计算公式:(1)、旦尼尔(D)=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2)、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3)、分特克斯(dtex): dtex=g/L*10000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定重制计算公式:( 1)、公制⽀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2)、英制⽀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2、选择换算公式:(1)、公制⽀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9000/N(2)、英制⽀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5315/S(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5)、特克斯(tex)与英制⽀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10)、公制厘⽶(cm)与英制英⼨(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11)、公制⽶(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12)、绸缎平⽅⽶克重(g/m2)与姆⽶(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 (13)、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每⽶绸重(g/m)*0.9144(m/yd)*50(yd)/453.6(g/yd)。
纺织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纺织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1、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定长制计算公式:(1)、旦尼尔(D)=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2)、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3)、分特克斯(dtex): dtex=g/L*10000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 为丝线的长度(米)定重制计算公式:( 1)、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2)、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2、选择换算公式:(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9000/N(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5315/S(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10)、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11)、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12)、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 (13)、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每米绸重(g/m)*0.9144(m/yd)*50(yd)/453.6(g/yd)混纺纱线中以混纺纤维干重计算的比例,比如一块面料中羊毛10g,腈纶5g,涤纶5g,那么混纺比为50%:25:25 = 2:1:1 【阿里巴巴纺织】原料的配料计算(一)混纺比计算1、由干混比计算湿混比设有n种纤维混纺,第i种纤维的实际回潮率为Wi,干重混纺比为Yi,则两种纤维的湿重混纺比Xi可用下式计算:注:上式分子为第种纤维的湿重,分母为种纤维湿重和。
纺织常用公式及克重计算方法[1]-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纺织常用公式及克重计算方法要计算首先要弄清两个公式:1、纱支(英支)也就是我们通常用S表示的,与旦尼尔(用D表示)的换算公式:S=5315/D2、旦尼尔数表示9000米纱线的克数,比如我们经常说的100D就表示9000米纱线的重量为100克。
知道这个以后,再算克重就容易的多了。
举例:40S*40S/133*7263",133*72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经纱和纬纱的根数,63"表示面料的门幅为63英寸。
计算公式:每米经纱用量:133×63×(5315÷40)÷9000×(织缩)=136克,其中织缩根据纬纱粗细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别,纬纱越粗、越密,织缩也越高。
每米纬纱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然后再用每米用纱量乘以纱价,比如40S的精梳纱是25元/公斤,则该面料纱的成本为(136+70)÷1000×25=元然后再加上织造费用,一般箭杆机是3分一纬,即:72*=元该面料的总价则为:+=,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再说一下弹力面料:一般弹力面料坯布做到72",染色成品门幅仅有48"/50"。
举例说明:40S*40S+40D/133*7248"/50",此为成品的门幅和经纬密,坯布门幅则要做到72"。
每米经纱用量:133×50×(5315÷40)÷9000×=108克每米纬纱用量:72(纬密)×72(门幅)×(5315÷40)÷9000*=84克72(纬密)×72(门幅)×12(旦数)÷9000=7克,注:4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12D,7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25D每米纬纱用量为:84+7=91克简化后的算法:梭织无弹面料:百米经纱用量:门幅*经纱密度*纱支(kg)百米纬纱用量:门幅*纬纱密度*纱支(kg)每米用纱量=百米经纱用量+百米纬纱用量)*1000/100(克)克重=每米用纱量/门幅(英寸折成米书)纺织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纱线基础知识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NM代表公支;NE代表英支;TEX是特克斯DTEX是分特(克斯)NEB代表棉纱线以及棉型化纤的英支数NEL代表亚麻纱的英支数NEK代表精梳毛纱的英支数DEN代表旦数一、纱线纱支计算方法1.单位⑴、定长制:A. 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公式:Ntex =(G/L)×1000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B. 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公式: Nden=(G/L)×9000式中:G为丝的重量(克),L为丝的长度(米)⑵、定重制:A. 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公式:Nm=L/G式中:1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B. 英支数(英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
公式:Ne=(L/G)×840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2、单位换算A.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Ne=C/ Ntex(C为常数,化纤为590.5、棉纤为583,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65/35)45S纱线C=590.5*65%+583*35%=588,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B.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纯化纤:Ne=0.5905Nm 纯棉:Ne=0.583Nm混纺纱线:如T/JC(65/35)45S Ne=(0.5905*65%+0.583*35%)Nm3、特数Ntex 与公制NmNtex ×Nm=10004、特数Ntex 与旦数NdenNden=9*Ntex纱的粗度与表示方法纱依使用的目的而被纺制成各种粗细、大小。
当有人问及『纱的粗细大小大概是什么程度』时,不知如何表达是好,可真伤脑筋。
纱是由一束束的纤维集合而成的,其间的密合度与集合状态很复杂,且纤维的侧面及横面的形态也各式各样,因此若以普通的方法测试其直径是很牵强。
纺织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纺织常用换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定长制计算公式:(1)、旦尼尔(D):D=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2)、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3)、分特克斯(dtex): dtex=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定重制计算公式:(1)、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2)、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2、选择换算公式:(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9000/N(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5315/S(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10)、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11)、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12)、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13)、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每米绸重(g/m)*0.9144(m/yd)*50纱、线粗细的表示目前有两种标准:1. 纱、线的粗细以公制号数来衡量,国际上称为(特克斯)TEX制,TEX制是以单位长度纱、线的重量来表示纱、线的细度。
纱线支数换算克重计算公式在纺织行业中,纱线支数和克重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纱线支数是指单位长度内的纱线细度,通常用于表示纱线的粗细程度;而克重则是指单位面积上的纱线重量,用于表示织物的密度和厚度。
在纺织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纱线支数来计算纱线的克重,以便确定织物的质量和成本。
下面我们将介绍纱线支数换算克重的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1. 纱线支数,纱线支数是指单位长度内的纱线重量,通常用于表示纱线的粗细程度。
常见的纱线支数单位有支、公支、英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计量标准。
在中国,常用的纱线支数单位是支,表示1磅纱线的长度为840码。
2. 克重,克重是指单位面积上的纱线重量,通常用于表示织物的密度和厚度。
常见的克重单位有克/平方米、克/码等,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计量标准。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纱线支数换算克重的计算公式:纱线支数和克重之间的换算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克重(g/m2)= (纱线支数/100)^2 590。
其中,纱线支数是指纱线的支数,单位为支,克重是指织物的克重,单位为克/平方米。
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主要涉及到纱线的线密度、纱线的线密度和纱线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直接使用这个公式来进行纱线支数和克重之间的换算,非常方便和实用。
下面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公式的应用:假设某种纱线的支数为40支,我们要计算该纱线织成的织物的克重。
根据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直接代入支数的数值进行计算:克重(g/m2)= (40/100)^2 590 = 9.6g/m2。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纱线支数和克重之间的换算,为纺织生产提供了便利。
除了上面介绍的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计算纱线支数换算克重的方法,比如通过纱线的线密度和纱线的质量来计算。
但是这些方法比较复杂,不太适合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因此,上面介绍的公式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非常实用和方便。
克重、棉纱支数和涤纶丝D的换算要计算首先要弄清两个公式:
1、纱支(英支)也就是我们通常用S表示的,与旦尼尔(用D表示)的换算公式:S=5315/D
2、旦尼尔数表示9000米纱线的克数,比如我们经常说的100D就表示9000米纱线的重量为100克。
知道这两点,理解公式就很容易了。
举例:40S*40S/133*72 63",133*72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经纱和纬纱的根数,63"表示面料的门幅为63英寸。
计算公式:
每米经纱用量:133×63×(5315÷40)÷9000×1.1(织缩)=136克,其中织缩根据纬纱粗细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别,纬纱越粗、越密,织缩也越高。
每米纬纱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
然后再用每米用纱量乘以纱价,比如40S的精梳纱是25元/公斤,则该面料纱的成本为(136+70)÷1000×25=5.15元
然后再加上织造费用,一般箭杆机是3分一纬,即:72*0.03=2.16元
该面料的总价则为:5.15+2.16=7.31,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梭织弹力布克重及价格的计算方法
大家先看一下,纬弹布的原理与此相同。
一般弹力面料坯布做到72",染色成品门幅仅有48"/50"。
一般坯布上机门幅与成品门幅比例在:1.44~1.48:1,具体要看织物是平纹、斜纹还是缎纹。
也有厂家为了偷工减料故意将上机门幅减少的。
举例说明:40S*40S+40D/133*72 48"/50",此为成品的门幅和经纬密,坯布门幅则要做到72"。
每米经纱用量:133(成品经密)×50(成品门幅)×(5315÷40)÷9000×1.1=108克
每米纬纱用量:72(纬密)×72(门幅)×(5315÷40)÷9000*1.1=84克
72(纬密)×72(门幅)×12(旦数)÷9000=7克,注:4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12D,7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25D
每米纬纱用量为:84+7=91克
不过,理论总是和实际会有些差距,一般来说,克重还是以测量成品为准,因为这个误差在量大的时候就会很明显了!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