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铁缺乏和IDA诊治指南解读
- 格式:pptx
- 大小:99.97 KB
- 文档页数:27
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推荐1-1:妊娠合并贫血是指妊娠期Hb浓度<110 g/L。
推荐1-2:铁缺乏指血清铁蛋白浓度<20 μg/L。
推荐1-3:妊娠期IDA是指妊娠期因铁缺乏所致的贫血,Hb浓度<110 g/L。
推荐2-1:小细胞低色素的贫血患者首选铁剂治疗试验,治疗2周后Hb升高,则提示为IDA。
铁剂治疗无效者应进行鉴别诊断(推荐级别Ⅰ-B)。
推荐2-2:铁剂治疗无效者,应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吸收障碍、依从性差、失血及叶酸缺乏症等情况,并转诊至上一级医疗机构(推荐级别Ⅰ-A)。
推荐2-3: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及重庆等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应在首次产前检查时常规筛查地中海贫血。
推荐2-4: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所有孕妇检测血清铁蛋白。
推荐2-5:患血红蛋白病的孕妇,应检测血清铁蛋白(推荐级别Ⅰ-B)。
推荐2-6:检测C-反应蛋白有助于鉴别诊断因感染造成的血清铁蛋白增高(推荐级别Ⅱ-B)。
推荐3-1:所有孕妇应给予饮食指导,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铁摄入和吸收(Ⅰ-A)。
推荐3-2:一旦储存铁耗尽,仅仅通过食物难以补充足够的铁,通常需要补充铁剂(推荐级别Ⅰ-A)。
推荐3-3:诊断明确的IDA孕妇应补充元素铁100~200 mg/d,治疗2周后复查Hb 评估疗效(推荐级别Ⅰ-B)。
推荐3-4:治疗至Hb恢复正常后,应继续口服铁剂3~6个月或至产后3个月(推荐级别Ⅰ-A)。
推荐3-5:非贫血孕妇如果血清铁蛋白<30 μg/L,应摄入元素铁60 mg/d,治疗8周后评估疗效(推荐级别Ⅱ-B)。
推荐3-6:患血红蛋白病的孕妇如果血清铁蛋白<30 μg/L,可予口服铁剂。
推荐3-7:建议进食前1 h口服铁剂,与维生素C共同服用增加吸收率,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推荐级别Ⅰ-A)。
推荐3-8:较低铁含量制剂可减轻胃肠道症状(推荐级别Ⅰ-A)。
推荐3-9:有明显贫血症状,或Hb<70 g/L,或妊娠满34周,或口服铁剂无效者,均应转诊至上一级医疗机构(推荐级别Ⅱ-B)。
最新: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要点解读铁缺乏 (irondeficiency, ID) 及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 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营养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 (WHO) 资料显示,发展中及发达国家妊娠妇女贫血的发病率为 52% 和 23%,亚洲国家妊娠妇女贫血的比例最高,即使在发达国家大部分妊娠妇女也都存在不同程度 ID[1]。
我国 26 个市县 3591 例妊娠妇女的调查显示,妊娠妇女 IDA 和 ID 患病率分别为 19.1% 和 61.7%[2]。
妊娠期 ID 和IDA 对母体、胎儿和新生儿均会造成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会显著增加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及胎儿死亡等发病风险。
因此,明确妊娠期ID 及 IDA 的诊断、有效的治疗和预防对确保妊娠妇女及新生儿的健康极为重要。
由于贫血的发生与社会、经济、环境、饮食习惯等很多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不同国家对于妊娠期 IDA 所制定的指南也各不相同。
2008 年丹麦和 2010 年瑞士分别制定了妊娠期 IDA 的诊断及治疗标准, 2011 年相关专家提出针对亚太地区妊娠期 IDA 的诊治建议, 2012 年英国推出妊娠期 ID 的管理指南[3-6]。
此次是我国首次制定《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 (简称《指南》),该《指南》是由液学专家、妇产科专家及妇幼保健专家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国情共同制定而成[7]。
现对该《指南》解读如下。
1、妊娠期ID 和IDA 的定义(1) 妊娠合并贫血: 指妊娠期血红蛋白 (Hb) 浓度 <110 g/L。
根据 Hb 浓度分为轻度贫血 (100~ <110 g/L)、中度贫血 (70~<100 g/L)、重度贫血 (40~ <70 g/L) 和极重度贫血 (<40 g/L)。
(2) 妊娠期 ID: 指妊娠期血清铁蛋白 <20 μg/L。
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推荐1-1:妊娠合并贫血是指妊娠期Hb浓度<110 g/L。
推荐1-2:铁缺乏指血清铁蛋白浓度<20 μg/L。
推荐1-3:妊娠期IDA是指妊娠期因铁缺乏所致的贫血,Hb浓度<110 g/L。
推荐2-1:小细胞低色素的贫血患者首选铁剂治疗试验,治疗2周后Hb升高,则提示为IDA。
铁剂治疗无效者应进行鉴别诊断(推荐级别Ⅰ-B)。
推荐2-2:铁剂治疗无效者,应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吸收障碍、依从性差、失血及叶酸缺乏症等情况,并转诊至上一级医疗机构(推荐级别Ⅰ-A)。
推荐2-3: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及重庆等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应在首次产前检查时常规筛查地中海贫血。
推荐2-4: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所有孕妇检测血清铁蛋白。
推荐2-5:患血红蛋白病的孕妇,应检测血清铁蛋白(推荐级别Ⅰ-B)。
推荐2-6:检测C-反应蛋白有助于鉴别诊断因感染造成的血清铁蛋白增高(推荐级别Ⅱ-B)。
推荐3-1:所有孕妇应给予饮食指导,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铁摄入和吸收(Ⅰ-A)。
推荐3-2:一旦储存铁耗尽,仅仅通过食物难以补充足够的铁,通常需要补充铁剂(推荐级别Ⅰ-A)。
推荐3-3:诊断明确的IDA孕妇应补充元素铁100~200 mg/d,治疗2周后复查Hb 评估疗效(推荐级别Ⅰ-B)。
推荐3-4:治疗至Hb恢复正常后,应继续口服铁剂3~6个月或至产后3个月(推荐级别Ⅰ-A)。
推荐3-5:非贫血孕妇如果血清铁蛋白<30 μg/L,应摄入元素铁60 mg/d,治疗8周后评估疗效(推荐级别Ⅱ-B)。
推荐3-6:患血红蛋白病的孕妇如果血清铁蛋白<30 μg/L,可予口服铁剂。
推荐3-7:建议进食前1 h口服铁剂,与维生素C共同服用增加吸收率,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推荐级别Ⅰ-A)。
推荐3-8:较低铁含量制剂可减轻胃肠道症状(推荐级别Ⅰ-A)。
推荐3-9:有明显贫血症状,或Hb<70 g/L,或妊娠满34周,或口服铁剂无效者,均应转诊至上一级医疗机构(推荐级别Ⅱ-B)。
【今日推荐】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推荐1-1:妊娠合并贫血是指妊娠期Hb浓度<110 g/L。
推荐1-2:铁缺乏指血清铁蛋白浓度<20 μg/L。
推荐1-3:妊娠期IDA是指妊娠期因铁缺乏所致的贫血,Hb浓度<110 g/L。
推荐2-1:小细胞低色素的贫血患者首选铁剂治疗试验,治疗2周后Hb升高,则提示为IDA。
铁剂治疗无效者应进行鉴别诊断(推荐级别Ⅰ-B)。
推荐2-2:铁剂治疗无效者,应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吸收障碍、依从性差、失血及叶酸缺乏症等情况,并转诊至上一级医疗机构(推荐级别Ⅰ-A)。
推荐2-3: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及重庆等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应在首次产前检查时常规筛查地中海贫血。
推荐2-4: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所有孕妇检测血清铁蛋白。
推荐2-5:患血红蛋白病的孕妇,应检测血清铁蛋白(推荐级别Ⅰ-B)。
推荐2-6:检测C-反应蛋白有助于鉴别诊断因感染造成的血清铁蛋白增高(推荐级别Ⅱ-B)。
推荐3-1:所有孕妇应给予饮食指导,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铁摄入和吸收(Ⅰ-A)。
推荐3-2:一旦储存铁耗尽,仅仅通过食物难以补充足够的铁,通常需要补充铁剂(推荐级别Ⅰ-A)。
推荐3-3:诊断明确的IDA孕妇应补充元素铁100~200 mg/d,治疗2周后复查Hb 评估疗效(推荐级别Ⅰ-B)。
推荐3-4:治疗至Hb恢复正常后,应继续口服铁剂3~6个月或至产后3个月(推荐级别Ⅰ-A)。
推荐3-5:非贫血孕妇如果血清铁蛋白<30 μg/L,应摄入元素铁60 mg/d,治疗8周后评估疗效(推荐级别Ⅱ-B)。
推荐3-6:患血红蛋白病的孕妇如果血清铁蛋白<30 μg/L,可予口服铁剂。
推荐3-7:建议进食前1 h口服铁剂,与维生素C共同服用增加吸收率,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推荐级别Ⅰ-A)。
推荐3-8:较低铁含量制剂可减轻胃肠道症状(推荐级别Ⅰ-A)。
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1.缺铁性贫血IDA 根据储存铁的水平分为三期:(1)铁减少期:血清铁蛋白<20μg/L(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血清铁蛋白<2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15%(3)IDA期:血清铁蛋白<2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15%,Hb<110g/L2.妊娠合并贫血:妊娠期Hb<110g/L。
铁缺乏:血清铁蛋白<20μg/L。
3.血清铁蛋白:反映铁储存量,是评估铁缺乏最有效和最容易获得的指标。
①贫血患者血清铁蛋白<20μg/L 时应考虑 IDA。
②感染可导致血清铁蛋白升高,检测 CRP可以鉴别诊断。
4.重度贫血可少量多次输注浓缩红细胞,待 Hb 达到 70 g/L改为口服铁剂或注射铁剂治疗,输血同时可口服或注射铁剂。
5.铁剂治疗 2 周后 Hb 升高(通常2周后Hb增加10g/L,3∽4周后增加20g/L),治疗至 Hb 恢复正常后,应继续口服铁剂3∽6 个月或至产后 3 个月。
6.建议进食前1h口服铁剂,与维生素C共同服用增加吸收率,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
7.静脉注射铁剂:(1)总注射量(mg)=体重(kg)×(110-Hb实际值)(g/L)×0.24+ 500(mg)。
(2)不良反应大,在决定使用注射铁剂前,应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确诊铁缺乏。
(3)蔗糖铁最安全,右旋糖酐铁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8.产后出血或在产前未纠正贫血者,产后48 h复查Hb。
Hb<100g/L的无症状产妇,产后补充元素铁100∽200 mg/d,持续3个月,治疗结束时复查Hb和血清铁蛋白。
9.早产儿延迟半分钟~2分钟钳夹脐带,可降低输血和颅内出血的风险。
10.诊断明确的IDA孕妇应补充元素铁100∽200mg/d,治疗2周后复查 Hb 评估疗效。
11.非贫血孕妇血清铁蛋白<30μg/L,应摄入元素铁60mg/d,治疗 8 周后评估疗效。
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完整版)妊娠合并贫血对母体、胎儿和新生儿均会造成近期和远期影响,对母体可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和产后抑郁的发病风险;对胎儿和新生儿可增加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缺氧、羊水减少、死胎、死产、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病风险。
我国孕妇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 患病率为19. 1%,妊娠早、中、晚期IDA 患病率分别为9.6%、19.8% 和33.8%。
当母体铁储存耗尽时,胎儿铁储存也随之减少。
补铁可增加母体铁储存。
本指南用于指导妊娠期铁缺乏(iron deficiency,ID) 和IDA 的诊治。
本指南的循证证据等级评价及推荐建议说明:(1) 证据等级Ⅰ:证据来白至少1 个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Ⅱ-1: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Ⅱ-2: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或者病例对照研究;Ⅱ-3:证据来自比较不同时间或地点干预措施效果的差异;Ⅲ:基于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者专家委员会报告等的专家意见。
(2) 推荐建议A:证据适合推荐应用于临床预防;B:证据较适合推荐应用于临床预防;C:现有的证据间不一致;D:有一定证据不推荐用于临床预防;E:有相当证据建议不推荐用于临床预防;F:没有足够的证据。
一、妊娠期铁缺乏和IDA 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妊娠期血红蛋白(hemoglobin,Hb) 浓度<110g/L 时,可诊断为妊娠合并贫血。
根据Hb水平分为轻度贫血(100-109 g/L)、中度贫血(70-99g/L)、重度贫血(40-69 g/L) 和极重度贫血(<40g/L)。
目前,铁缺乏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本指南建议,血清铁蛋白浓度<20 μg/L 诊断铁缺乏。
IDA 根据储存铁的水平分为3期:(1) 铁减少期:体内储存铁下降,血清铁蛋白<2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及Hb正常。
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常见问题之一,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制定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诊治指南对于提供细致的医疗保健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份关于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的建议。
1.诊断标准:a.妊娠早期血红蛋白(Hb)浓度低于110g/L(根据不同人群和地区的参考范围进行调整)可被诊断为妊娠期铁缺乏。
b.妊娠期中后期,Hb浓度低于100g/L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2.食物补充:a.建议妊娠期妇女每天摄入30毫克的铁,该量适合健康成人维持正常铁储备。
b.食物补充铁源可以包括瘦肉,禽类,鸡蛋,豆类,绿叶蔬菜和坚果。
3.生成补充:a.如果食物摄入无法满足铁需求,妊娠期妇女可以选择口服铁补充剂。
b.推荐使用每天含有60-120毫克元素铁的铁补充剂。
c.建议在餐前或餐后两小时服用铁补充剂,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吸收率。
d.同时也建议做好补充剂与其他药物和饮食之间的相互作用评估。
4.孕期监测:a.针对高风险人群进行更频繁的Hb测量,尤其是妊娠中后期。
b.建议每孕16周至32周进行至少一次Hb测量。
c.血清铁蛋白和铁诱导蛋白水平也可作为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监测指标之一5.铁剂耐受性和不良反应:a.建议遵循使用低剂量铁剂,并逐渐增加剂量的原则。
b.妊娠中后期逐渐减少铁的剂量,以避免便秘和其他不良反应。
c.如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可以将剂量分为两次或者与餐同时服用。
6.对妊娠期潜在并发症的评估和管理:a.高风险人群(如多胎妊娠、妊娠中期Hb浓度低于90g/L)需评估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b.提供全面的妊娠期管理,例如监测胎儿生长、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健康。
综上所述,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诊治指南应包括早期和定期的Hb测量、针对高风险人群的监测,食物补充和铁剂补充等建议。
同时,还应考虑妊娠期潜在的并发症评估和综合管理。
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定期接受医疗专家的指导和监测非常重要,以确保母婴健康和预防妊娠期并发症。
2022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全文)2022年4月,OEGGG(奥地利妇产科学会)发布了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该指南分析了孕期铁替代治疗有争议的地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及治疗。
一、发病率及铁剂治疗现状贫血是妊娠期常见疾病,妊娠期贫血以缺铁性贫血为主。
贫血的患病率在世界各地差异很大,取决于种族、地域和社会经济因素。
根据WHO的数据,在奥地利与妊娠相关贫血的患病率约15.5%,而实际可能低于10%。
而在我国,根据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我国缺铁性贫血早妊娠时期的发病率分别为:早孕期9.6%、中孕期19.8%、晚孕期33.8%。
铁剂是妊娠期常见的药物干预之一,在奥地利,有28.1%的孕妇在确认妊娠之前就开始补充铁剂,46.5%的孕妇在产前检查确定血红蛋白水平之间开始铁剂补充,这些治疗是不是是否具有医学指征并且是否都能获益呢,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二、诊断标准关于妊娠期贫血的诊断标准,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建议以一刀切的标准来进行定义,而是更推荐以时间依赖性的血红蛋白水平来进行定义,无论是WHO还是ACOG,目前贫血的诊断标准为:妊娠早期血红蛋白<11g/dL,妊娠中期血红蛋白<10.5g/dL,妊娠晚期血红蛋<11g/dL ,本指南也是建议采用这个标准。
三、妊娠期贫血发生原因在妊娠期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有:1.生理性血液稀释:在妊娠期,循环系统血容量增加,由于血浆的增加大于红细胞的增加,因此出现了生理性血液稀释;2。
第二个原因是胎儿、胎盘需大量的铁,尤其是在妊娠后三个月,胎儿利用和消耗母体铁储备,进而减少母体红细胞生成而导致贫血。
四、贫血临床表现缺铁几乎可影响所有细胞,根据铁缺乏严重程度和发展速度表现不一,轻者无明显症状,典型表现:头晕、疲劳、脸色苍白、注意力难以集中、头发及指甲脆性增加、抑郁情绪等;婴幼儿慢性严重缺铁可导致神经功能缺损和生长障碍。
妊娠期贫血指南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推荐1-1:妊娠合并贫血是指妊娠期Hb浓度<110 g/L。
推荐1-2:铁缺乏指血清铁蛋白浓度<20 μg/L。
推荐1-3:妊娠期IDA是指妊娠期因铁缺乏所致的贫血,Hb浓度<110 g/L。
推荐2-1:小细胞低色素的贫血患者首选铁剂治疗试验,治疗2周后Hb升高,则提示为IDA。
铁剂治疗无效者应进行鉴别诊断(推荐级别Ⅰ-B)。
推荐2-2:铁剂治疗无效者,应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吸收障碍、依从性差、失血及叶酸缺乏症等情况,并转诊至上一级医疗机构(推荐级别Ⅰ-A)。
推荐2-3: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及重庆等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应在首次产前检查时常规筛查地中海贫血。
推荐2-4: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所有孕妇检测血清铁蛋白。
推荐2-5:患血红蛋白病的孕妇,应检测血清铁蛋白(推荐级别Ⅰ-B)。
推荐2-6:检测C-反应蛋白有助于鉴别诊断因感染造成的血清铁蛋白增高(推荐级别Ⅱ-B)。
推荐3-1:所有孕妇应给予饮食指导,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铁摄入和吸收(Ⅰ-A)。
推荐3-2:一旦储存铁耗尽,仅仅通过食物难以补充足够的铁,通常需要补充铁剂(推荐级别Ⅰ-A)。
推荐3-3:诊断明确的IDA孕妇应补充元素铁100~200 mg/d,治疗2周后复查Hb评估疗效(推荐级别Ⅰ-B)。
推荐3-4:治疗至Hb恢复正常后,应继续口服铁剂3~6个月或至产后3个月(推荐级别Ⅰ-A)。
推荐3-5:非贫血孕妇如果血清铁蛋白<30 μg/L,应摄入元素铁60 mg/d,治疗8周后评估疗效(推荐级别Ⅱ-B)。
推荐3-6:患血红蛋白病的孕妇如果血清铁蛋白<30 μg/L,可予口服铁剂。
推荐3-7:建议进食前1 h口服铁剂,与维生素C共同服用增加吸收率,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推荐级别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