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植物的生长生理
- 格式:ppt
- 大小:3.60 MB
- 文档页数:61
第十章植物的生殖生理一、名词解释l.花熟状态 2.春化作用3.光周期 4.光周期现象 5.光周期反应类型 6.长日植物(LDP)7.临界日长8.短日植物(SDP) 9.日中性植物(NDP )10.去春化作用 11.春化处理 12.春化素13.临界夜长(临界暗期) 14.光周期诱导 15.光周期效应 16.暗期间断现象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1.LDP2.SDP 3.NDP三、填空题1. 在短日照的昼夜周期条件下,在暗期用闪光进行暗期间断,则会产生______效应,从而促进________开花,抑制______开花。
2. 春化作用感受部位是______,而光周期感受部位是______,发生光周期反应的部位是______。
3. 在温带地区,春末夏初开花的植物一般为______植物,秋季开花的植物一般为______植物。
4.当光期长暗期短,或暗期为红光中断,均使Pfr/Pr的比值______,有利于开花刺激物的合成,引起开花。
长夜导致Pfr______而延迟开花。
5.SDP南种北引时生育期______,所以应引______熟品种,LDP南种北引时生育期______,所以应引______熟品种.6.高比例的Pfr/Pr促进______植物成花,抑制______植物成花;低比例的Pfr/Pr是在______条件下形成的,因此______条件促进______植物开花,抑制______植物开花。
7.大多数植物春化作用最有效的温度是______℃,去春化作用的温度是______℃。
8.光周期对植物性别分化有影响,长日条件一般诱导LDP______花分化,而诱导SDP______花分化9.植物激素也影响植物的性别分化,以黄瓜为例,用生长素处理,则促进黄瓜______花增多,用GA处理则促进黄瓜______花增多。
10.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一般是先开______,后开______。
11.在果树栽培中,常常应用环状剥皮,绞缢枝干等方法,使上部枝条积累较多的糖分,提高______比值,从而促进开花。
第一节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第二节芽的休眠和萌发第十章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maturation & senescence )第三节种子发育和成熟生理第四节果实生长和成熟生理第五节植物的衰老第六节植物器官的脱落第一节种子的休眠和萌发一、种子的休眠休眠是指植物生长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
休眠是植物对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而这些特性或多或少地被遗传固定下来,成为植物的一种内在规律性。
种子休眠有两种情况:强迫休眠:种子已具有发芽的能力,但因得不到发芽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而被迫处于静止状态的现象。
深休眠或生理休眠:种子还未完全通过生理成熟阶段,即使供给合适的发芽条件仍不能萌发的现象。
通常所讲的种子休眠为种子深休眠。
种子的休眠与解除:(1)种皮限制,如苜蓿种皮不透水、椴树种皮不透气、苋菜种皮太坚硬(机械、化学)(2)种子未完成后熟,属生理后熟型(种胚发育完全,但生理上未完成后熟。
如苹果、桃、梨等(低温层积处理)(3)胚未完全发育,属形态后熟型,如珙桐、银杏等(低温层积处理、GA处理);(4)抑制物质的存在,如ABA、HCN、有机酸、生物碱等(去除抑制物质、GA处理)种子休眠的延长:可施用植物生长延缓剂,如B9或PP333二、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的过程(1) 吸胀(2) 萌动(3) 发芽生长吸水吸胀吸水缓慢吸水2、影响种子萌发的生理条件(1)种子休眠(2)种子新陈度种子寿命是指种子从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所经历的时间。
种子新陈度是指种子贮藏期间的衰老程度,可以用种子发芽力或生活力来判断。
(3)种子的饱满度种子的大小常与其发芽力呈正相关。
种子的发芽力的检测方法:TTC法(利用组织还原力);红墨水法(利用原生质膜的选择透性);荧光物质法(利用细胞中的荧光物质)。
3、影响种子萌发的生态条件种子萌发的适宜外界条件是:足够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喜光种子需光(莴苣、烟草),喜暗种子需暗(番茄、瓜类)。
种子的化学成分影响到种子的吸水量:蛋白质种子、淀粉质种子、脂肪质种子的吸水量依次降低。
植物生长的生理过程和措施植物是地球上最神奇、最重要的生物之一。
它们不仅可以提供食物和氧气,还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
植物的生长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精细的过程,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植物生长的生理过程以及提高植物生长的措施。
植物生长的生理过程可以分为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花期和成熟期。
在种子萌发阶段,种子吸入水分并开始呼吸。
这导致种子的温度升高并开始释放化学能量,促进种子的萌发。
幼苗生长阶段是整个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它受到光、水、营养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植物的根系开始生长并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
此时,植物的叶片也开始生长,以便进行光合作用。
在花期,植物会开始开花并产生果实。
这个过程需要足够的阳光、水分和营养。
在成熟期,植物开始掉落叶子并进入休眠状态,以准备下一轮生长。
为了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品质,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1. 提供充足的阳光:阳光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定期给植物通风并提供足够的阳光是确保它们健康生长的关键。
2. 确保适宜的温度:植物需要适宜的温度才能正常生长。
高温和低温都会影响它们的生长。
在夏季,可以使用遮阳网等工具调节植物的温度。
在冬季,可以使用加热设备。
3. 提供充足的水分:水分是植物成长所必需的。
我们应该确保植物每天得到足够的水分。
但是,我们也要确保不给予植物过多的水分,否则会导致根部疾病。
4. 提供充足的营养:植物需要一定的营养才能生长。
人们可以使用肥料等工具来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并确保使用正确的种类和分量。
5. 定期修剪:修剪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它可以帮助控制植物的形状和大小,并促进它们的生长。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过度修剪可能会导致植物受损。
总结来说,植物生长的生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注意许多因素。
通过提供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充足的营养和定期修剪等措施,我们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并提高它们的品质。
在日常的植物养护中,我们需要时刻关注植物的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指植物从种子萌发、幼苗期、生长期到成熟期的整个过程。
它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过程,涉及到植物的外部环境、内部生理和遗传因素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将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器官发育和生殖过程四个方面来探讨植物的生长发育。
一、种子萌发种子是植物生长发育的起点,它具有休眠状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萌发。
种子萌发主要包括吸水、破裂、根和茎的生长等过程。
首先,种子吸收外界的水分,随着水分的渗透进入种子内部,种子壳逐渐充满水分,膨胀并发生破裂。
接着,根系从种子中伸出,通过根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为植物提供必要的生长条件。
同时,茎也在土壤中向上生长,将萌发的种子带到地面,为植物的进一步生长奠定基础。
二、幼苗生长幼苗是种子萌发后的第一个生长阶段,此时植物的树干仍然较为柔软,叶片较小。
幼苗生长主要包括伸长生长和增粗生长两个过程。
伸长生长是指植物细胞的延伸生长,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延伸来增加组织长度。
增粗生长则是指植物通过细胞的分裂和扩张来增加组织的宽度。
这两种生长方式共同促进了幼苗的整体生长。
三、器官发育器官发育是植物生长的又一个重要阶段,包括根、茎和叶片的形成和分化。
根的器官发育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从而形成根毛和导管组织,分别起到吸收和输送水分、养分和有机物质的作用。
茎的器官发育是指茎的各个部分如节间、节等的形成和分化过程,茎作为植物的支撑结构,能够让植物在空中生长,同时也能输送水分和养分。
叶片的器官发育是指叶片的生长和形态分化,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并转化为植物所需的化学能。
四、生殖过程生殖过程是植物的生长发育的最终目标,通过有性或者无性生殖来繁殖后代。
有性生殖是指通过花粉和子房的结合产生种子,需要花朵的开放和授粉的过程。
花朵是植物生殖器官的一部分,包括花瓣、花萼、雄蕊和雌蕊等结构,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生殖功能。
花粉是雄蕊产生的细胞,通过风力或者昆虫等介质传递到雌蕊上,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种子。
植物的生长原理
植物的生长原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植物生长相关的关键因素。
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生理反应之一。
植物通过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太阳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合成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
2. 水分吸收与输送: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通过导管系统(如木质部)将水分和其中溶解的养分输送到地上部分。
水分的供应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3. 气体交换:植物通过气体交换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它们通过气孔吸收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并释放氧气。
同时,气体交换还有助于植物调节温度和水分的平衡。
4. 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在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激素影响植物的萌发、生长、开花、成熟等过程,并参与调节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5. 根系生长与分布: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生长和分布,起到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根系的形态、长度和分布对植物的生长和适应环境起着重要影响。
6. 适应性生长:植物在面对环境变化时具有适应性生长的能力。
在光照、水分、温度等环境因素变化时,植物会调节生理和形态特征,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总之,植物的生长原理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涉及光合作用、水分吸收与输送、气体交换、植物激素、根系生长与分布和适应性生长等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这些因素共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生理-植物的生长生理知识点整理●植物生长和形态发生●植物生长●是指植物在体积、重量数目等形态指标方面的不可逆增加,是一种量的变化。
●植物分化●是指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在形态结构、内部代谢和生理功能方面发生的变化,是一种反映不同细胞、组织和器官间区别的质的变化。
●发育●是植物生长和分化的总和,是植物生长分化的动态过程●发育过程分为●胚胎发育,营养生长,生殖生长●植物发育的细胞基础●细胞分裂●当细胞质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细胞就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所需的时间为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分裂间期●DNA复制前期(G₁期),DNA复制期(S期),DNA复制后期(G₂期)●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在分生组织中,细胞分裂可以持续进行,也可以停止分裂,进行细胞的扩大生长和细胞分化。
●植物激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周期的进行,脱落酸抑制细胞周期的进行。
胚胎第一次分裂后开始出现生长素极性运输●在适宜条件下,植物细胞的分裂能力几乎是无限的。
●植物受精卵的第一次分裂是不均等分裂●种子胚乳细胞的分裂是增殖分裂●分裂面●平周分裂:增粗●垂周分裂:长高●细胞生长●细胞生长的动力源于生活细胞所具有的膨压,细胞生长方向受微纤丝去向的影响。
●由于细胞壁的存在,细胞的生长受一定的限制。
●细胞生长包括细胞大小和细胞壁组分的变化,细胞扩大的速率首先决定于细胞壁松弛的调节。
●在细胞伸长或扩大过程中,伴随细胞表面积增加,细胞壁有新物质合成。
●细胞壁松弛的调节●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XET)和扩张蛋白参与调节细胞壁的松弛。
XET可将一条木葡聚糖链切断并重新连接到另一条木葡聚糖链的非还原端,调节细胞生长过程中多糖链的重新排列和新合成的多糖链在细胞壁中的沉积。
扩张蛋白通过可逆结合在细胞壁中纤维素微纤丝和多糖链结合的交叉点,催化纤维素微纤丝与多糖间的氢键断裂,解除细胞壁中多糖对纤维素的制约,使细胞壁松弛。
10 植物的逆境生理名词解释1、生物逆境、非生物逆境【生物逆境】由昆虫、病原物和杂草引起的,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或生存的环境因子。
【非生物逆境】由干旱、水涝、低温、高温、盐碱等所致,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或生存的环境因子。
2、表型可塑性为同一基因型受环境的不同影响而产生的不同表型,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3、抗逆性、避逆性、御逆性、耐逆性【抗逆性】指植物对压力具有抵抗和忍耐的能力,包括御逆性,避逆性和耐逆性。
【避逆性】是植物一种既不利用代谢过程,也不利用能量来避免面对压力的方式。
例如沙漠中生命周期很短的植物可以通过休眠来有效地避免干旱胁迫。
【御逆性】指植物在长期压力条件下对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压力产生的永久抵抗。
【耐逆性】当植物对抗压力时,用形态、结构、生理学、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来减少或修复损伤的抵抗反应。
4、直接伤害、间接伤害【直接伤害】严重的逆境,短时间作用产生的对植物生命结构(蛋白质、膜、核酸等)的不可逆伤害。
这时植物还来不及发生代谢上的改变。
如高温烫伤、冰冻等。
【间接伤害】较弱的逆境,长时间作用,可以把原来的弹性胁变转化为塑性胁变,造成伤害。
主要是代谢紊乱。
5、逆境激素、逆境蛋白【逆境激素】1.逆境的信号激素:植物体内ABA(脱落酸)含量与其抗性大小呈正相关,调节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性。
系统大量合成ABA,使生物膜稳定、延缓自由基清楚酶活性下降,促进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关闭气孔,减小蒸腾失水,调节逆境蛋白基因表达,促进逆境蛋白合成,提高抗逆性。
2.交叉适应的激素:诱导植物发生适应性的生理代谢变化,增强抗逆性,形成交叉适应性。
【逆境蛋白】逆境蛋白是直接参与植物对逆境的应答反应和修复过程,是直接保护植物细胞免受逆境伤害的效应分子。
属于逆境诱导型蛋白中的功能蛋白。
现已发现多种因素如高温、低温、干旱、病原菌、化学物质、缺氧、紫外线等能诱导形成新的蛋白质(或酶),这些蛋白质统称为逆境蛋白。
6、交叉适应/交叉忍耐【交叉适应/交叉忍耐】指植物在经历某种逆境后,能提高对另一种逆境的抵抗能力。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是指植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不断进行的各种生理和形态变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经历了从种子萌发到成熟植株的发育过程,包括根的伸长、茎的增长、叶的展开、花的开放和果实的形成等。
一、种子萌发阶段种子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开始,它包含了植物的萌发和发育所必需的胚乳和胚芽。
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会萌发。
首先,种子吸收水分,水分的进入激活了胚乳中的酶,酶的活性使得胚乳内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的有机物质,为胚芽提供养分。
接着,胚芽开始伸长,胚根通过向下延伸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胚苗也开始向上生长,穿破种皮的束缚,顶端长出新的叶片。
二、茎的生长和发育阶段茎是植物的主要支撑物,同时也是养分和水分的传导通路。
茎的生长和发育涉及了细胞分裂、细胞扩张和细胞分化等过程。
茎的一侧细胞分裂,使得茎以辐射状的方式增长。
细胞的扩张和分化导致了茎的伸长和分枝。
茎的生长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光照、温度和水分等因素都会对茎的生长速度和形态产生影响。
三、叶的展开和功能发挥阶段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植物体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
叶子的展开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张实现的。
在新的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和积累使得新的叶片具备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叶片在展开后,通过气孔吸收二氧化碳,并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释放出氧气。
同时,叶片还通过导管系统将养分从根部输送到其他部位。
四、花的开放和授粉阶段花是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器官,它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等部分。
花的开放通常在一定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发生。
花的开放是为了吸引传粉媒介,例如昆虫、鸟类或风等,来进行传粉。
传粉过程中,花粉颗粒从雄蕊传到雌蕊的柱头上,使得花粉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种子。
五、果实的形成和扩散阶段果实是植物在花受精后形成的器官,它包含了种子和被子植物种子周围的壳、膜或果皮等结构。
果实的形成涉及了受精后胚胎发育和外层器官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