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职工薪酬明细科目的汇算清缴【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 格式:pptx
- 大小:111.00 KB
- 文档页数:3
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1.科目设置小企业应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提取、结算、使用等情况。
该科目贷方登记已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科目的职工薪酬的金额,借方登记实际发放的职工薪酬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小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
小企业应根据职工薪酬类别,设置“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等二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小企业(外商投资)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也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2.职工薪酬的确认小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并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进行会计处理:(1)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
(2)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开发项目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或无形资产成本。
(3)其他职工薪酬(含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计入当期损益。
3.职工薪酬的计量(1)货币性职工薪酬的计量对于货币性职工薪酬的计量,应当区分两种情况:一是具有明确计提标准的货币性薪酬,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计提。
①“五险一金”。
即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所在地政府或企业年金计划规定的标准,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
②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企业应当按照《企业财务通则》等相关财务规定,分别按照职工工资总额2%和1.5%的比例计提;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2.5%的比例计提。
【涉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第四十一条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第四十二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汇算清缴的应付职工薪酬核算汇算清缴中的应付职工薪酬核算,这可是个相当重要但又容易让人迷糊的事儿。
咱先来说说啥是应付职工薪酬。
比如说,您在一家公司上班,每个月老板发给您的工资、奖金、津贴,还有给您交的社保、公积金,甚至是给您的福利,像节日发的礼品、免费的午餐等等,这些统统都算应付职工薪酬。
我想起之前遇到过这么一家公司。
有个财务新手,叫小李,刚接触汇算清缴的应付职工薪酬核算,那叫一个头大。
公司规模不大,人员也不算多,可这账啊,就是算不清楚。
有一次,老板让他统计上个月的职工薪酬,他吭哧吭哧忙了好几天,结果交上去的报表漏洞百出。
为啥呢?原来他把一些临时的奖金给漏算了,还有几个员工的社保基数也搞错了。
这可把老板气坏了,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
咱们接着说核算这事儿。
在汇算清缴的时候,您得把应付职工薪酬的各个项目都搞清楚,不能有遗漏。
像工资、薪金所得,得按照税法规定来计算,哪些能扣除,哪些不能扣除,都得心里有数。
比如说,员工因公出差的差旅费补贴,这是可以扣除的。
但要是您给员工发的是旅游补贴,那可就不能扣啦。
还有,企业给员工交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超过规定比例的部分也不能扣除。
再比如说福利这一块,企业给员工发的节日礼品,如果是人人都有,而且是和工作相关的,像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那可以计入职工福利费。
但要是您给某个员工单独发了个特别贵重的礼物,那就不能这么算了。
咱再回到小李这。
经过那次的教训,小李痛定思痛,开始认真学习税法规定,仔细核对每一笔账。
他把每个月的工资表、奖金发放记录、社保缴纳凭证等等,都整理得井井有条。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李终于搞清楚了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后来,公司再遇到汇算清缴的时候,他都能轻松应对,再也没出过错。
所以说啊,这汇算清缴的应付职工薪酬核算,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您用心,仔细,就一定能算清楚。
千万别像一开始的小李那样,马马虎虎,不然可就麻烦啦!。
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流程
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流程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此流程旨在确保企业支付给员工的薪水准确、及时、合法,遵循法律、税收和财务规章制度,从而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员工满意度的提高。
以下是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流程:
第一步:薪资计算
企业需要根据劳动法、税务法规和政策、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等进行合法、公正、精准的薪资计算。
对于每个员工的薪资结构,通常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等,还要考虑员工的考勤情况、加班及其它扣款等情况。
第二步:应付薪资确认
在根据以上的薪资计算完成后,企业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审核确认,确保其准确、合法。
同时需要在此阶段确认员工工资应付的账户信息和薪资单是否准确无误。
第三步:银行转账
确认薪资计算和应付情况后,企业需要按照约定的支付日期将应付薪资转入员工指定的银行账户。
如果是用现金支付形式,则需要进行发放并记录每个员工发放的现金数额。
第四步:会计凭证记录
银行转账或现金发放完成后,企业需要对应付职工薪资的会计凭证进行清算处理。
通常情况下,这个过程涉及到三张会计凭证:应付职员工资的借方凭证、银行存款的贷方凭证、以及代理税收的贷方凭证。
第五步:税金申报
企业需要将员工的个人所得税款项申报并缴到国家税务部门。
还需要按要求向国家或机构缴纳额外的社保和医疗保险等费用。
第六步:准备财务数据
为了便于企业的核算和管理,需要将应付员工薪水的清算和相关的银行存款等财务数据导入到企业的财务系统中,以方便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和管理。
汇算清缴职工福利费会计及税务处理一、职工福利费使用范围会计与税法差异比较《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的主要差异如下:(1)国税函[2009]3号,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而财企[2009]242号,集体宿舍等集体福利部门设备、设施的折旧。
内设福利部门用房屋折旧是否作为应付福利费处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城乡信用社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6]128号)文件“购建职工宿舍、食堂以及托儿所等职工集体福利设施只能在税后利润提取的公益金中开支,不得挤占其它资金。
”可见内设福利部门的房屋应当归属于设施一类相应的折旧应当作为应付福利费列支。
(2)国税函[2009]3号,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而财企[2009]242号,职工疗养费用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
对当前比较普遍存在的向职工或部分职工发放支出的通讯补贴、交通补贴(包括油料、相关费用)安家费用等应严格遵照当地财政、税务部门的规定标准及范围进行会计处理和所得税的申报。
(3)国税函[2009]3号,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而财企[2009]242号,独生子女费(个人所得税作为不征税所得)以及符合企业职工福利费定义但没有包括在本通知各条款项目中的其他支出。
2024年所得税汇算滞机职工薪B1.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分析一、职工新州的范围会计准则规定,职工薪酬I,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供应的服务而赐予各种形式的州劳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全部人员,含全职、款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
在企业的支配和限制卜.,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为其供应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也纳入职工范昭,如劳务用工合同人员。
职工薪酬,包括企业为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供应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
供应应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研养人的福利等,也属于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包括:(一)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二)职工福利费。
(三)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焚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其中,养老保险费,包括依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向社会保脸经办机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依据企业年金支配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脸费。
以购买商业保隆形式供应应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也属于职工薪酬。
(四)住房公枳金。
(五)工会经费和职工教化经费。
(六)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供应应职工运用、为职工无偿供应医疗保健服务等“(七)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赐予的补偿。
(八)其他与获得职工供应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没有运用职工薪酬的概念,但在《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对工资薪金进行r界定.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全部现金形式或者#现金形式的劳动册劳,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24;3号)其次条规定:《实施条例》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二条所称的“工资薪金总辙”,是指企业依据本通知第一条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化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新会计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会计处理摘要:财政部日前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此准则的制定旨在规范企业为获取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职工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职工福利费、各类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未参加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退休金和医疗费用以及辞退福利、带薪休假等其他与薪酬相关的支出。
但此准则不涉及对于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和企业年金的规范。
对企业人工成本的核算不完整、不准确,比较分散。
新会计准则站在报表使用者角度,使会计信息核算内容更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而不只是站在会计人员的角度——只是要求会计人员好算、简单。
新准则《职工薪酬》中属于非货币性福利的内容,满足了报表使用者的需要。
本文从职工薪酬与以往相比的区别和特点、确认和计量、范围、会计处理、信息披露来阐述。
关键词:新企业会计准则职工薪酬范围确认和计量信息披露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职工薪酬不仅包括企业一定时期支付给全体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也包括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并计入成本费用的其他相关支出。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括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并宣布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中正式实施。
对比当前正在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职工薪酬的应用成为一大亮点。
此次准则体系中规范了企业发展中的人工成本。
一、新准则的制定与以往相比有以下几点区别和特点:1、首次系统规范:此准则是相关规范内容的首次制定、归纳和颁布,即是首次在一个准则中系统的规范了企业和职工建立在雇用关系上的各种支付关系,而以往则是分散在其他准则中零星的涉及规范。
2、明确定义:此准则明确定义了职工薪酬的内容,即是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职工福利费、各类社会保险费用以及辞退福利等其他与薪酬相关的支出,共计八项内容,同时明确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和企业年金,这也是会计准则中首次如此明确定义了职工薪酬的内容。
应付款管理操作规程应付款管理操作规程应付款管理操作规程 ..............................................................................1. 应付款管理系统 ................................................................................1.1 业务规程图 ...............................................................................2.操作规程 .......................................................................................2.1 基础设置 .................................................................................2.1.1 参数设置 ...........................................................................2.1.2 基础资料 ...........................................................................2.1.2.1 付款条件 ......................................................................2.1.2.2 应付付款核销方案 ..............................................................2.1.2.3 应付开票核销方案 ..............................................................2.2 业务初始化 ...............................................................................2.3 应付单 ...................................................................................2.4 其他应付单 ...............................................................................2.5 付款单/付款退款单 ..........................................................................2.6 应付开票核销 .............................................................................2.7 应付付款核销 .............................................................................2.8 内部应付清理 .............................................................................2.9 期末处理 .................................................................................2.10 账务处理 ................................................................................2.11 报表分析 ................................................................................2.11.1 应付款汇总表 ......................................................................2.11.2 应付款明细表 ......................................................................2.11.3 应付款账龄分析表 ..................................................................2.11.4 到期债务表 ........................................................................2.11.5 往来对账明细表 ....................................................................2.11.6 应付单跟踪表 ......................................................................1. 应付款管理系统1.1 业务规程图应付系统业务流程图初始化日常业务期末处理基础设置付款条件应付付款核销方案应付开票核销方案初始数据录入采购应付其他应付付款/退款核销报表查询内部往来清理期末结账账务处理2. 操作规程2.1 基础设置2.1.1 参数设置应付款管理系统的参数主要有如下几个:付款单付款退款单与应付单具有关联关系时自动核销1.如果该选项勾选,则付款单/付款退款单审核时自动与有关联关系的应付单核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