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文化》理论课教案1-荣希白
- 格式:docx
- 大小:159.17 KB
- 文档页数:5
教案课程名称:中国会计文化授课教师:荣希白授课班级:18会计课型:理论课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日期:课时:2授课章节第一篇缘故文明的会计曙光名称专题二夏王朝时期的会计猜测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思考题:课外作业1.夏朝的主要活动区域集中在哪儿?2.夏文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夏王朝存在会计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别是什么?教学后记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教务处制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专题二夏王朝时期的会计猜测一、会稽山与会计的传说导语:自虞夏时,贡赋备矣。
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也,命曰会稽。
会稽者,会计也。
司马迁?史记? ?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鲁迅先生赞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引入会稽山的典故,说明会稽山与会计,只是一个传说。
二、介绍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夏文化→二里头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的延伸三、夏文化考古的主要成果4.仰韶文化特征:新石器时代区域:黄河中游XX、XX、XX、XX时间: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标志:渑池仰韶、XX半坡出土彩陶意义:中国进入父系氏族社会5.龙山文化特征:铜石并用区域:黄河中下游XX、XX、XX、XX时间: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000年标志:XX历城县城子崖出土的黑陶意义:城邦遗址意味着国家的存在6.二里头文化特征:王宫与青铜器区域:XX偃师时间:公元前1800年-公元前1500年标志:二里头灰陶、都邑意义:大型都邑充分证明夏王朝的存在四、夏代会计开展猜测王都存在说明国家产生青铜器铸造、灰陶手工业、镶嵌手工业兴旺商业活动催生商人阶层文字符号系统成熟可记录数字数学已经诞生可计量课堂教学安排时间分配7.前课内容回忆及作业校对。
15分钟8.教授新课程65分钟9.课堂总结及布置作业10分钟。
中华会计文化实践教学
中华会计文化实践教学是一种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会计专业知识相
结合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提高学
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下是中华会计文化实践教学的一些具体内容和方法:
1.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价
值观念,如诚信、敬业、责任等,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2. 会计历史文化教育:通过学习中国会计的发展历史和传统文化,如算盘、账簿、会计制度等,了解中国会计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渊源。
3. 会计实务操作:通过实际操作会计业务,如账务处理、财务报
表编制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4. 会计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的会计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会计创新实践:通过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如会计软件开发、会
计制度设计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中华会计文化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实习等,同时也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中国会计文化授课计划专题一:结绳记事和刻契记事的会计基因微课1:会计的概念微课2:原始社会的记录计量行为微课3: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文明缘起单元测验专题二:夏王朝时期的会计猜想微课4: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微课5:会稽山的传说微课6:夏王朝时期的会计猜想单元测验专题三:武丁甲骨文中的会计踪迹微课7:殷墟与甲骨文字微课8:胡厚宣与殷墟甲骨研究微课9:殷墟甲骨中会计踪迹单元测验专题四:《尚书》与中国古代会计微课10:《尚书》其书微课11:《尚书》中的会计管理机构微课12:《尚书》中的会计记录单元测验专题五:《周礼》与中国古代官厅会计管理微课13:《周礼》其书微课14:《周礼》中的财政会计管理机构微课15:《周礼》中的内部控制单元测验专题六:古代名相管仲的理财思想单元测验专题十六:繁华喧腾经济中的一株昙花:会计司微课30:王安石改革与会计司设立单元测验专题十七:珠算与中药的不解之缘微课31:清明上河图与算盘单元测验专题十八:古代诗词中的会计花絮微课32 :唐诗宋词与会计单元测验专题十九:元杂剧中的会计曲目微课33:元杂剧中的会计曲目单元测验专题二十:明清晋商会计疑案:龙门账微课34:龙门账疑案单元测验专题二十一:西式簿记中国化《连环账谱》微课35:连环账谱单元测验专题二十二:中国第一部会计法《民三会计法》微课36:民三会计法单元测验专题二十三: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奠基人谢霖微课37:谢霖单元测验专题二十四:中式簿记的改良者徐永祚微课38:中式簿记的改良者徐永祚单元测验专题二十五: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微课39: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微课16:齐国春秋称霸微课17:管仲改革微课18:管仲理财思想和会计理念单元测验专题七:至圣先师孔子的会计之道微课19:孔子与会计的渊源单元测验专题八: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家孟子微课20:孟子对会计的贡献单元测验专题九:秦统一对中国会计的影响微课21:秦始皇统一中国单元测验专题十:丝绸之路上汉代简牍的会计印记微课22:丝绸之路与简牍会计单元测验专题十一:《数术记遗》与中国珠算微课23:《数术记遗》与中国珠算单元测验专题十二:“帐”与“账”的演变传奇微课24:“帐”字溯源微课25:“帐”字与货币微课26:“帐”字与纸单元测验专题十三:唐代会计管理机关:度支部微课27:唐代会计管理机关:度支部单元测验专题十四:盛世夕阳的会计余辉:《元和国计簿》单元测验专题二十六:山西革命根据地会计的历史贡献微课40:山西革命根据地会计微课41:会计工作的组织领导与管理微课42:会计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单元测验专题二十七:中国特色的复式记账:增减记账法微课43:增减记账法单元测验专题二十八:珠算的文化透视与科学思考微课44:中国珠算的前生今世单元测验专题二十九:中国管理会计的拓荒者微课45:中国管理会计的拓荒者单元测验专题三十:中国会计的凤凰涅槃微课46:新中国会计的凤凰涅槃单元测验专题三十一:诚信为本会计之魂微课47:会计之魂单元测验专题三十二:审美视角下的会计微课48:不同视角下的会计微课49:会计的——真实美平衡美对称美秩序美微课50:会计的——结构美简约美统一美和谐美单元测验 [1]。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会计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会计职业的尊重和热爱。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会计历史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中国会计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2. 中国会计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会计文化的内涵。
2. 如何激发学生对会计职业的兴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视频等教学材料。
2. 学生提前收集有关中国会计文化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会计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中国会计文化有多少了解?二、新课讲授1. 中国会计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a. 介绍中国会计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b. 阐述中国会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诚信、谨慎、勤勉、廉洁等。
c. 分析中国会计文化的特点,如注重实际、注重经验、注重伦理等。
2. 中国会计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a. 介绍中国古代会计的起源和发展。
b. 讲述中国古代著名会计学家和他们的成就。
c. 分析中国古代会计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会计文化的认识。
2. 学生展示:各小组选取一个与我国会计文化相关的事件或人物,进行讲解和分享。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会计文化的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我国会计文化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五、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近代会计制度的演变过程。
2. 写一篇关于中国会计文化的短文,字数500字左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中国会计文化的基本内涵、特点以及历史重要事件和人物,使学生对中国会计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
课程名称:中国会计文化授课教师:荣希白授课班级:18会计
课型:理论课授课形式:讲授
授课日期:课时: 2
授课章节第一篇缘故文明的会计曙光
名称专题一结绳记事和刻契记事中的会计基因
开拓会计工作者的事业,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最终实现会计文化的建设目标:教学目的
让会计技术有温度,让会计制度有人性,让会计职业有情绪,让会计工作有尊严。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思考题:
1、根据目前考古学界的发现,结绳记事有哪几种类型?
2、结绳和刻契可以记物,那么可以记录事件吗?是否所有的结绳记
事和刻契记事的行为都是会计行为?
课外作业
3、有些专家怀疑结绳记事和刻契记事是会计的起源,因为结绳记事
和刻契记事太原始太简单了,缺乏现代会计的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完整
性的特点,那么根据本文所述内容,结绳记事和刻契记事究竟是否是会计的起
源?
教学后记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教务处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一篇缘故文明的会计曙光
专题一结绳记事和刻契记事中的会计基因
导语:记录与计量是会计的基本手段,研究会计起源、会计发展和会计
文化,必须首先把握会计记录和计量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
种种迹象表明,氏族公社之前的原始人还没有将记录计量行为上升为一种有意识的管理活动。
尽管说原始人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所从事的也仅仅是采集、狩猎、捕鱼等生产劳动,劳动过程简单,劳动成果有限,但生产工具的进步与普及使原始人的生产力水平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开始产生了分配意识,开始有意识地记录计量劳动过程和生产成果。
考古学成就和历史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最早的记录与计量行为是原始社会末期的结绳记事和刻契记事,结绳记事和刻契记事以及类似的记录与计量行为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会计行为。
一、结绳记事
绳索成为了原始人日常的生产生活工具,并在以后的岁月中不断进化,不断完善,
随之不断发展完善的还有原始人类的智力。
人类先祖智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劳动成果数量的增长,计量的需求开始产生,“结绳记事”这一行
为也就应运而生。
人类在捆绑东西的过程中,学会了打结,一捆物品上有一个绳结,在他们逐渐发育的大脑中,物品和绳结渐渐形成了对应,一捆物品对应一个绳结,那么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部落如何统计物
品的多少呢?
如果每一捆物品对应一个绳结,那么为何不每清点一个物品就在绳上打一个结,并将所有代
表物品的结都打在一根长绳上呢?这样的话,不同的人或者是群体间对比长绳
上绳结的多少就可以粗略看出劳动成果的多少,若是大物品配大绳结,小物品配小绳结,不就更加完善了吗?每一种物品都有特定的打结法,岂不更好?而且一根绳索便于携
带,无需在统计分配中进行大量的消耗体力的搬运和翻动,何乐而不为呢?于是,这个
方法在个人和部落间渐渐普及,终于成为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结绳记事”。
这个方法被我们的先祖不断完善,衍生出了各种有趣而令人惊叹的结绳记事手法。
横列结绳法就是首先横拉一条绳子,把许多的绳依次系在这条绳上。
竖列结绳法是首先竖着
吊一根绳索,把一组组的绳结,自下而上系在这条绳索上,他们还把记事的绳结扎在身上或披在
肩上或扎在腰中。
所谓综合结绳法是和刻划、系物相结合的结绳方法⋯⋯人们把结绳和刻划符号结
合起来,或者在结绳上系有代表性的实物,如羊角、兽骨、羽毛等。
二、刻契记事
再方便的结绳记事也需要绳索,采麻草、编麻绳、按照不同的材料编造成不同粗细、不同形状的绳结,在那个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的环境里,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
采集材料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各种不方便,聪明的人类就开始思考了,有没有更便捷的方
式呢?
先祖们生活在荒野,他们周围,有许许多多散落的树皮、木块、石头,还有已经风化了的兽
骨,偶然的机会,他们发现了物体的撞击能够产生痕迹,并且这种痕迹非常持久,那么如果用这
样的痕迹代替绳结,不就省事多了吗?他们不断地试验,发现木头很容易被坚硬的东西刻出凹痕,
而树木这些材料获取更方便,并且便于利器在木头上刻痕进行记录计量活动。
在这些木片、竹片、石块上刻着各种各样的痕迹,兽皮就刻一个圆圈,野果就刻个三角,木
材就划几个横杠⋯⋯我们的先祖没有想到,他们为了进行最简单最基本的记录和计量的行为所刻的
这些圆圈、三角、横杠以及各种各样的痕迹,成为了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文字的雏形,这些痕迹被
日后的研究者们称为“符号”,有了符号之后,产生了文字,有了文字,人类才正式告别了野蛮
和黑暗,迎来了第一缕文明的曙光。
三、结绳记事和刻契记事中的会计基因
不同部落的结绳记事形式与刻契记事方式不尽相同。
远古时期,族群和部落间由于恶劣的生
存条件和交通不便的原因,很少来往,因此每个部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结绳记
事和刻契记事方法,而由于物品种类的不同,绳结和符号也体现出了不同的形态。
或许,物品的大小和样式不同直接导致了绳结、符号的不同。
问:结绳和刻契可以记物,那么可以记录事件吗?
考古证明,远古时期,结绳和刻契记事除了记录采集、渔猎及物品的分配之外,还用于记录
比较重要的事件,原始时期的人类除了日常生活,还有什么重要的事务呢?大致有两类:一是战
争,二是祭祀。
战争和祭祀是远古时期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部落间对于领地和食物的争夺推动了部落
之间的战争。
那时的战争并不具备什么政治目的,纯粹是为了最基本生存而进行的原始而野蛮的
争夺或是守护,每一场战争的输赢或许会有不同的实物作为结绳的代表,部落的长老和首领会庄
严地将那个代表物(也许是简陋的武器,也许是粗糙的战利品,更有可能是对方部落首领的头骨、
头发⋯⋯)捆绑在绳子上,打一个结。
有了刻契记事之后,长老们就在篝火的照耀下,在已经收集
好的木片、竹片或是石块(甚至可能已经出现了石碑)上刻出一个个、一行行神秘的符文。
积月累,那按照各部落惯例制成的一条条、一捆捆的绳结和刻契的木片竹片,还有码放整齐
的石块石板,就在部落里代代相传,成为部落人的记忆。
某种程度上讲,这些木片竹片这就是史
书的雏形。
一切现在看来再正常不过的自然现象由于一系列机缘巧合被我们的先祖归结为祭祀和祈祷的
力量,于是,祭祀如同战争一样成为了事关族群兴盛和繁衍的大事。
每一次祭祀和祈祷过后,部
落的长老、首领或许会系一个特殊的绳结,或许会用别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实物系在绳子上,留存
下来用于纪念这神圣的时刻,或许会拿着兽骨在承载符号的器具上铭刻上这庄严的时刻。
有些专家怀疑结绳记事和刻契记事是会计的起源,因为结绳记事和刻契记事太原始太简单了,
缺乏现代会计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完整性的特点。
但我们认为,结绳记事和刻契记事标志
着原始人记录计量意识的觉醒,记录计量经济活动的结绳记事和刻契记事就是原始的会计行为,
孕育着会计生命的基因。
课堂教学安排
1.新课程的导入,以及简单介绍。
时间分配15分钟
2.传授新课程结绳记事和刻契记事中的会计基因。
60分钟
3.总结全文,提出思考题。
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