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计算工时制如何计算加班费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
综合工时制加班费计算公式综合工时制加班费的计算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这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咱先来说说综合工时制是啥。
简单来讲,综合工时制就是不以标准的每天 8 小时、每周 40 小时来计算工作时间,而是以一定的周期,比如月、季、年等,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那综合工时制下,加班费咋算呢?这得看具体的情况。
比如说,以月为周期,如果在这个月里,你的工作总时长超过了法定的月工作时长,那超出的部分就算加班。
计算公式是这样的:假设你的月工资是 M 元,月法定工作时长是 T 小时,实际工作时长是 t 小时。
如果 t > T ,那加班费 = M ÷(T ×月计薪天数)×(t - T)× 1.5这里面要注意,月计薪天数一般是 21.75 天。
给您说个我碰到的真事儿吧。
我有个朋友小李,在一家工厂上班,他们厂实行的就是综合工时制。
有一个月,小李忙得不可开交,实际工作时长达到了 200 小时。
他们厂的月法定工作时长是 166.67 小时。
小李的月工资是 6000 元。
那按照公式来算,他这个月的加班费就是:6000 ÷(166.67 × 21.75)×(200 - 166.67)× 1.5 ≈ 1241.38 元。
这小李一开始还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加班费,后来我给他这么一算,他心里就有数了。
不过要注意哦,要是在法定节假日工作,不管在不在综合工时制里,都得按照不低于工资的 300%支付加班费。
还有啊,不同地区对于综合工时制加班费的计算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所以在实际计算的时候,还得结合当地的具体规定来。
综合工时制加班费的计算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咱搞清楚了原理和公式,也能算得明明白白。
可别让自己的辛苦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哟!总之,了解综合工时制加班费的计算公式,能让咱们在工作中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心里更有底。
希望大家都能算清楚自己的加班费,开开心心工作,明明白白拿钱!。
综合工时工资计算方法目前,加班工资在劳动者的工资构成中的比重日益加大,企业依法选择实施不同的工时制度以降低加班工资的支出,是其必然的合法选择。
一、加班种类及工资待遇加班分为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加班、休息日加班和法定节假日加班。
劳动者根据用人单位的命令和要求从事劳动的,才视为加点。
劳动者在休息日或者法定节假日,根据用人单位的命令或要求从事劳动的,视为加班。
二、加班工资的正确计算方法1、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月计薪天数×200%×加班天数2、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月工资÷〔月计薪天数×8小时〕×150%×延长工作小时时间3、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月计薪天数×300%×加班天数4、计件工资在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计件单价×300%×件数〔满足条件B〕5、计件工资在休息日加班工资=计件单价×200%×件数〔满足条件B〕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依据2022年1月3日《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年休息日〔星期六和星期天〕为104天,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月计薪天数21.75天。
三、工时制度种类及内容1、标准工时工作制:是由立法确立一昼夜中工作时间长度,一周中工作日天数,并要求个用人单位和一般职工普遍实行的根本工时制度。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个小时的标准工时制。
所以在标准工时制下,存在延长工作时间加班、休息日加班和法定节假日加班。
有日延长工作时间标准〔最长不超过3小时〕和月延长工作时间标准〔最长不超过36小时〕的限制。
2、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指用人单位以标准工作时间为根底,以一定的期限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可分别以周、月、季、年为周期计算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收藏!综合工时制下“加班费”的计算方式!对于一些特殊的行业而言,由于企业的生产特性,对于员工的工作时间统计会采用综合工时制的方式。
那么,什么是综合工时制度?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有什么不同呢?首先科普下,什么是综合工时制度。
综合工时制是企业因工作情况特殊或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需要安排职工连续作业,无法实行标准工时制,采用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那么,在综合计算工时中,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又是如何确定的呢?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标准:以年为单位:365天/年-104天/年(休息日)-11天/年(法定休假日)=250天x8=2000小时,延长职工工作时间(含工作日的加点、休息日和法定假日的加班总数)累计不得超过432小时,周期内必须保证职工至少休息52天。
以季为单位:250天/年÷4季=62.5天x8=500小时,延长职工工作时间(含工作日的加点、休息日和法定假日的加班总数)累计不得超过108小时,周期内必须保证职工至少休息13天。
以月为单位:250/年÷12月=20.83x8=166.64小时,延长职工工作时间(含工作日的加点、休息日和法定假日的加班总数)累计不得超过36小时,周期内必须保证职工至少休息4天。
以周为单位:直接以40小时为单位,延长职工工作时间(含工作日的加点、休息日和法定假日的加班总数)累计不得超过8小时,周期内必须保证职工至少休息1天。
既然明确了相应的标准工作时间,那么加班费的计算又是如何统计的呢?通常来说,如果没有超过核准计算周期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就没有加班费,即便是休息日安排加班(遇到法定节假日除外)。
如果超过(除法定节假日安排加班以外),综合工时制度的加班就有两种情况:(一)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需要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
(二)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的150%支付。
加班工资计算方法是什么,怎么计算加班费平时加班费是本人工资的150%,双休日是200%,国定假日是300%。
计算方法为: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200%×加班天数。
在现代社会中,劳动者们的法律观念已经比较强了,所以都知道单位要求自己加班是需要支付加班费的,那劳动者应该怎么去计算加班费呢?也就是说劳动者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什么?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解答。
一、怎么计算加班费1、标准工时制度的加班费计算。
按照劳动部《关于印发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通知》,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2)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3)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2、综合计算工时制度的加班费计算。
按照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和《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规定,经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在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劳动法》第44第1款的规定支付工资报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劳动法》第44第3款的规定支付工资报酬。
而且,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3、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加班费的计算。
一般情况下,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企业不需要支付加班费。
但是应当注意,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职工工作的,仍然应当按照不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加班费。
综合工时制加班费计算综合工时制加班费是指按照综合工时计算加班费的一种劳动制度。
它是以每月工作时间为基础,将工作时间分为标准工时部分和加班工时部分,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计算加班费。
综合工时制的加班费计算方式是首先确定标准工时,一般为每周40小时。
超过标准工时的时间为加班工时。
然后根据加班工时的不同情况,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加班费。
综合工时制加班费的具体计算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平时加班:指在标准工时内工作时间超过每日工作时间的,按照法定或公司规定的加班费比例计算。
例如,法定加班费比例为每小时工资的150%,则平时加班每小时的加班费为每小时工资的1.5倍。
2. 休息日加班:指在休息日加班的工作时间,根据法定或公司规定的加班费比例计算加班费。
一般来说,法定休息日加班费比例为每小时工资的200%。
这意味着休息日加班每小时的加班费为每小时工资的2倍。
3. 法定节假日加班:指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工作时间,根据法定或公司规定的加班费比例计算加班费。
一般来说,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比例为每小时工资的300%。
这意味着法定节假日加班每小时的加班费为每小时工资的3倍。
除了以上三种情况,综合工时制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其他加班费计算方式的制定。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加班工时的计算,有的公司会进行舍入处理,例如按照每15分钟为单位计算加班工时,即不满15分钟不计算加班工时,超过15分钟则计算为15分钟。
此外,综合工时制加班费的计算还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别是对于特殊行业或特殊岗位的加班费计算可能有额外规定。
总之,综合工时制加班费是一种根据工作时间和加班情况来计算加班费的劳动制度。
通过合理的加班费计算方式,不仅可以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You don't have that many viewers, don't be so tired.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综合工时制中加班工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导读:综合工时制中加班工资计算公式是加班工资应当是按照月工资除以21天再乘以加班的小时数乘以1.5倍。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综合工时制的进行加班的时候不存在公休日的状况,因此是不存在着两倍加班工资的罚款。
一、综合工时制中加班工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综合工时制中加班工资计算公式是平时加班工资是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
综合计算工时在加班费的计算上,不存在公休日加班的情形,即不存在计发200%加班费的情形。
综合计算工时在计算员工的工作时间时,以综合计算周期内总的工作时间除以周期内的工作天数,没有超出法定标准的,无需另行再向员工支付加班费。
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工作时间的部分按不低于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150%支付加班工资,在法定节假日上班的,按不低于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二、综合工时制工资计算方法是什么?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及工时计算方法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
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1、工作日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年-104天/年(休息日)-11天/年(法定休假日)=250天/年季工作日:250天/年÷4季=62.5天月工作日:250天/年÷12月=20.83天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Make yourself happy every day, happiness is given to yourself.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怎么计算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加班费1、一种是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费,即按照工资的1.5倍计算。
2、另一种是法定节假日安排加班的加班费,按照工资的3倍计算。
3、“综合工时制”是指用人单位经批准,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虽然大多数劳动者都是按照标准工时制来执行的,但现实中也存在部分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情况,此时的情况就比较特殊了,在涉及到加班费的计算上,就与标准工时制的加班费计算有点不一样。
那究竟要怎么计算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加班费呢?下文中就这个问题为你做详细解答。
一、怎么计算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加班费1、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先按同等时间安排其补休.法定节假日不可以补休,2、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周期内的上班是在法定休假日的.以300%计算,3、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周期内的总上班时间超过该周内(如一个月.一季度)的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以超过部分的时间总数一起计算(不区分是否在休息日).以150%计算,4、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超过36小时的.加班费计算应仍以以150%计算.二、标准工时制的加班费计算〈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三、加班费能计入最低工资吗我国《劳动法》第48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综合工时制加班费怎么计算1.加班时间核算:员工在综合工时制下,每月除了正常工作时间外,还会存在一定的加班时间。
加班时间的核算可以按照实际加班时长或者加班时间累积进行。
2.加班费费率:通常情况下,综合工时制下的加班费费率会高于固定工时制。
加班费费率可以根据公司的政策、员工的级别或者劳动法规定进行确定。
3.薪资结构:在综合工时制下,员工的薪资结构通常会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组成。
基本工资包括员工根据合同的约定获得的固定工资,而绩效工资则由实际工作时间和绩效考核结果决定。
4.加班费计算方法:综合工时制下的加班费计算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分别为按小时计算和月度算平均。
按小时计算的方式即将员工加班时间按照加班费率进行换算,最后累加得出加班费金额。
月度算平均的方式则是将员工加班时间按月累积,再将加班费费率乘以每个月的加班时间,最后将总金额除以工作日得出每日的加班费金额。
5.加班费税前税后:综合工时制下的加班费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会以税前和税后两种方式计算。
税前加班费即将加班费金额不扣除个人所得税,而税后加班费则是将加班费金额减去个人所得税后发放。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一般的加班费计算方法,实际的加班费计算可能会受到各地的劳动法规定、政策规定以及公司的具体规定的影响。
因此,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根据自身所在地区和公司的规定进行具体计算。
总的来说,综合工时制下的加班费计算方法相对比较复杂,需要考虑到员工的实际加班时间、加班费费率、薪资结构等多个因素。
为了确保加班费的公平合理计算,建议公司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考虑到员工的权益,并遵循当地劳动法规定。
综合计算工时制及不定时工作制加班费计算
综合计算工时制:实行这种工时制度的用人单位,计算工作时间的周期不再是以天为单位,而是可以周、月、季、年为单位。
这就意味着在一个综合计算周期内某一具体日(或周)的实际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或40小时),但是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不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不算加班。
只有在该周期内的工作总时间超过核定的标准时间,才叫加班,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报酬;法定节假日工作的,算加班,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不定时工作制:在这种工作制下,劳动者每一个工作日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限制。
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不受《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日延长工作时间标准和月延长工作时间标准的限制。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除法定节假日工作外,其他时间工作不存在加班。
法定节假日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律师提醒: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仍然享有法定休息的权利,根据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第六条的规定,对于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的职工,企业应根据《劳动法》第一章、第四章有关规定,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并充分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因此,用人单位应当注意实行此两类工时制员工的休息时间安排,如果未适当安排员工休息,沈律师认为,劳动者就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以用人单位“未提供相应劳动条件”为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综合工时制加班费基数是怎么算(1)标准工时制加班工资基数的确定①工作日加班,工作日加班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加班工资;②休息日加班,休息日加班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加班工资;③法定节假日加班,法定节假日加班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需要指出的是,用人单位如果安排劳动者在工作日和法定节假日加班的,必须按照法定标准支付加班工资。
如果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就不仅影响劳动者休息,也影响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所以不能用安排补休的方式弥补。
如果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加班的,则用人单位有两种选择,可以安排劳动者补休,也可以按照法定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加班工资,选择权掌握在用人单位手中。
(2)综合工时制加班工资基数的确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劳动者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应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节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3)不定时工时制加班工资基数的确定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的,在工作日和休息日加班的,不需支付加班工资,按照上海的规定,则在法定休假节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4)计件工资制加班工资基数的确定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根据以上标准工时制中①②③的原则相应调整计件单价。
综合计算工时制,指企业因工作情况特殊或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需要安排职工连续作业,无法实行标准工时制度,采用以周、月、年等为周期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综合计算工时制必须经过批准,未经审批,企业无权自行决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
由于综合计算工时制以被批准的计算周期(周、月、季、年)来计算工作时间,所以其工作时间不受标准工时制最高额的限制。
综合工时制规定加班费怎么算通常对于标准工时制的员工,加班时间与加班费用都是很好计算的,直接按照国家标准计算加班费即可。
但要是对于综合工时制员工来讲,虽然也会存在加班的情况,但在这个时候计算加班费就比较复杂了。
那综合工时制规定加班费怎么算,我马上为你做详细解答。
一、综合工时制规定加班费怎么算综合计算工时制,指企业因工作情况特殊或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需要安排职工连续作业,无法实行标准工时制度,采用以周、月、年等为周期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综合计算工时制必须经过批准,未经审批,企业无权自行决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
由于综合计算工时制以被批准的计算周期(周、月、季、年)来计算工作时间,所以其工作时间不受标准工时制最高额的限制。
譬如被批准的计算周期是季度,则在一个季度中,总工作时间为20.83天X3月X8小时=499.9小时,而没有每天8小时和每周40小时的限制。
但在一个计算周期内,如果工作超过499.9小时的部分,则应计算加班费。
二、不定时工时制员工要加班吗与综合计算工时制一样,不定时工时制也属于非标准工作时间制,而且也需要审批,企业不能自行决定实行。
不同于综合计算工时制的是,不定时工时制是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劳动者工作时间不能受固定时数限制的工时制度。
一般适用于:一是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二是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作业的职工;三是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职工。
就法律后果而言,不定时工时制除法定节假日延长工时外,不受加班加点的限制。
但综合计算工时制仍受这方面限制,只是在计算周期上减少限制。
因此,就不定时工时制来说,加班只有一种情形,即在法定节假日工作,此时应支付300%的工资,而在其它时间,用人单位只要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和休息休假权利,均不算加班,也无需支付加班工资。
综合计算⼯时的员⼯怎么算加班⼯资
综合计算⼯时⼯作制是指采⽤以周、⽉、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作时间的⼯时制度。
那综合计算⼯时的员⼯怎么算加班⼯资呢?店铺⼩编在下⽂就为⼤家带来问题的解答,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综合计算⼯时的员⼯怎么算加班⼯资
⼯资⽀付暂⾏条例
第⼗三条⽤⼈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作时间以外⼯作的,应按以下标准⽀付⼯资:
(⼀)⽤⼈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作时间以外延长⼯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时⼯资标准的150%⽀付劳动者⼯资;
(⼆)⽤⼈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作,⽽⼜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或⼩时⼯资标准的200%⽀付劳动者⼯资;
(三)⽤⼈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或⼩时⼯资标准的300%⽀付劳动者⼯资。
实⾏计件⼯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单位安排延长⼯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法定⼯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付其⼯资。
经劳动⾏政部门批准实⾏综合计算⼯时⼯作制的,其综合计算⼯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付劳动者延长⼯作时间的⼯资。
实⾏不定时⼯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上述规定。
读者如果需要法律⽅⾯的帮助,欢迎到店铺进⾏法律咨询。
综合计算工时制如何计算加班费在工时制下,加班费的计算通常是按照劳动法规定的加班工资标准进行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加班时间、加班工资和加班费的计算方式。
首先,加班时间是指员工在规定的正常工作时间之外的工作时间。
一般来说,超出每天工作8小时的部分和每周工作40小时的部分都算作加班时间。
例如,如果员工每天工作9小时,那么这一小时就是加班时间。
其次,加班工资是指员工在加班时间内所应得的工资。
加班工资通常是由基本工资和加班津贴组成。
基本工资是员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所应得的工资,加班津贴是根据加班时间和加班工资率计算得出的。
最后,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有多种,以下是常见的几种计算方式:1.按小时计算:根据加班时间和加班工资率的乘积来计算加班费。
例如,如果加班工资率为基本工资的1.5倍,员工每天加班2小时,基本工资为100元,那么加班费就是2小时×1.5倍×100元=300元。
2.按天计算:按照每天的加班时间和加班工资率来计算加班费。
例如,如果加班工资率为基本工资的1.5倍,员工每天加班1小时,基本工资为100元,那么加班费就是1小时×1.5倍×100元=150元。
3.按月计算:根据加班时间和加班工资率的乘积来计算每月的加班费。
例如,如果加班工资率为基本工资的1.5倍,员工每月加班40小时,基本工资为3000元,那么加班费就是40小时×1.5倍×3000元=180,000元。
需要注意的是,加班费通常是在薪资发放时同时发放给员工,有些公司会以货币形式发放,而有些公司则会以调休的方式进行补偿。
此外,各地区的法律法规对加班费的计算方式和标准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员工应根据当地的劳动法规定来计算加班费。
总之,综合计算工时制下的加班费主要涉及加班时间、加班工资和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根据加班时间和加班工资率的乘积来计算员工每日、每周或每月的加班费,并根据劳动法规定将加班费发放给员工。
综合工时制是否有加班费?
【实务问题】
北京某公司财务工作人员李某咨询,我公司是生产型企业,因为工作特性,公司与劳动者签订的是综合工时制劳动合同,每月给劳动者发的是固定工资,现在车间工人反映他们的工作时间超过总标准时间的月份,应支付加班工资,请问综合工时制是否有加班工资?
【义贤律师解析】
根据《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第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一)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150%支付加班工资;(二)在休息日工作的,应当安排其同等时间的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三)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同时按照该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经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在综合计算工时周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计算其工资;劳动者总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总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四条第(三)项
的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本案中,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已经超出了总工作时间,因此对多出的部分,企业应支付加班费。
【无忧劳动法提醒您企业操作指南】
在三种工时制度中,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度时支付加班费的风险最小,目前只有上海和深圳规定即使实施不定时工作制度,在法定节假日中安排职工加班的,亦应支付加班费,除此之外,标准工时制和综合工时制度中,用人单位可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以避免产生加班工资。
综合工时制加班费计算方法及标准
综合工时制加班费的计算方法及标准具体如下:
1.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先按同等时间安排其补休,法定节假日不可以补休。
2.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周期内的上班是在法定休假日的,以300%计算。
3.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周期内的总上班时间超过该周内(如一个月、一季度)的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以超过部分的时间总数一起计算(不区分是否在休息日)以150%计算。
4. 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超过36小时的,加
班费计算应仍以以150%计算。
另外,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企业可以制订与国家法律不相抵触的加班制度,可以规定适当的加班审批程序,对符合加班制度的加班情况支付不低于法定标准的加班工资。
如果不是用人单位安排加班,而由劳动者自愿加班的,用人单位依据以上规定可以不支付加班工资。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或权威部门。
综合工时制度的加班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指单位以标准工作时间为基础,以一定的期限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以下是为你整理的综合工时制度的加班,希望能帮到你。
综合工时制员工如何计算加班综合计算工时制,指企业因工作情况特殊或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需要安排职工连续作业,无法实行标准工时制度,采用以周、月、年等为周期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综合计算工时制必须经过批准,未经审批,企业无权自行决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
由于综合计算工时制以被批准的计算周期(周、月、季、年)来计算工作时间,所以其工作时间不受标准工时制最高额的限制。
譬如被批准的计算周期是季度,则在一个季度中,总工作时间为21.75天×3月×8小时=522小时,而没有每天8小时和每周40小时的限制。
但在一个计算周期内,如果工作超过522小时的部分,则应计算加班费。
综合工时制度特殊工时制度的加班问题【案例1:】公司经劳动局审批对销售人员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
2015年10月1日至7日,A公司为了推广其产品,制定了促销计划,要求全体销售人员要参加促销活动。
后来,A公司对全体销售人员进行了调休。
但部分销售人员却认为,节假日加班本身就要支付加班费,调休也必须支付。
A公司却认为,已经调休了,则不用支付加班费。
【案例2:】2015年10月,B公司因接到大批订单且交货时间短暂,B公司决定,从即日起3个月内,每天加班3小时,休息日也不休息,等到交货后,B公司按照国家综合计算工时制度的标准,给员工放假,让大家集中休息。
经过2个月的赶工,B公司按时交货了。
然后给员工集中放假一个月。
但部分员工认为,B公司应该支付加班费。
B公司却认为,公司已经宣布实行3个月的综合工时制度,而且也给员工放假了,不用支付加班费。
【案例3:】2015年1月,深圳C建筑公司经劳动局审批对部分建筑工种的职工实行1年周期的综合计算工时制。
张先生也在其列。
张先生与C公司的劳动合同期限为: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综合工时制工资计算
1.工作时间计算:
2.加班工资计算:
对于加班时间,员工可以拿到额外的工资,这通常称为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也因公司和法律规定而有所不同,常见的计算方法为每小时工资的1.5倍或2倍。
例如,如果员工的小时工资为30元,那么加班时间的每小时工资可能为45元或60元。
3.工作量计算:
综合工时制工资计算通常还会考虑到员工的工作量。
计算工作量可以根据不同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进行分类,如销售职位可以根据销售额进行量化,生产职位可以根据产量进行量化。
根据工作量的具体计算方法,可对员工的工资进行额外加成或扣除。
4.绩效奖金计算:
在综合工时制工资计算中,公司可以设置绩效奖金来激励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绩效奖金通常根据员工的绩效评级来确定,评级较高的员工可以获得较高的绩效奖金。
绩效评级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成果、质量、效率等因素进行评估。
5.其他福利和津贴:
总结起来,综合工时制工资计算是根据员工工作时间、工作量、绩效等因素综合计算工资的一种方式。
它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并激励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同时,综合工时制工资计算也要考虑到合理的加班工资、工作量计算、绩效奖金和其他福利津贴等。
公司可以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和工作制度来制定适合的综合工时制工资计算方案,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综合计算工时制计算加班费的方法
1、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必须按批准的计算周期实施。
(即每年实际工作时间超过250天(或2000小时)、每季度实际工作时间超过62.5天(或500小时)、每月实际工作时间超过20.83天(或166.64小时)的部分属于延长工作时间)
2、超过计算周期内标准工作时间的,应作为延长工作时间计算。
依据:《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第七条:“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在综合计算周期内,如果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总数超过该周期的法定标准工作时间总数,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
如果在整个综合计算周期内的实际工作时间总数不超过该周期的法定标准工作时间总数,只是该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某一具体日(或周、或月、或季)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其超过部分不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
”
3、在一个计算周期内延长工作时间,同样受到法律的限制。
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第五条规定:“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显然,企业必须要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间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