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的汽车转向机构全液压系统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88.27 KB
- 文档页数:3
汽车电动助⼒转向机构的设计讲解汽车电动助⼒转向机构的设计引⾔在汽车的发展历程中,转向系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最初的机械式转向系统(Manual Steering,简称MS)发展为液压助⼒转向系统(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简称HPS),然后⼜出现了电控液压助⼒转向系统(Electro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简称EHPS)和电动助⼒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简称EPS)。
装配机械式转向系统的汽车,在泊车和低速⾏驶时驾驶员操纵负担过于沉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GM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率先在轿车上采⽤了液压助⼒转向系统[1]。
但是,液压助⼒转向系统⽆法兼顾车辆低速时的转向轻便性和⾼速时的转向稳定性,因此在1983年⽇本koyo公司推出了具备车速感应功能的电控液压助⼒转向系统。
这种新型的转向系统可以随着车速的升⾼提供逐渐减⼩的转向助⼒,但是结构复杂、造价较⾼,⽽且⽆法克服液压系统⾃⾝所具有的许多缺点,是⼀种介于液压助⼒转向和电动助⼒转向之间的过渡产品。
到了1988年,⽇本Suzuki公司⾸先在⼩型轿车Cervo上配备了Koyo公司研发的转向柱助⼒式电动助⼒转向系统;1990年,⽇本Honda 公司也在运动型轿车NSX上采⽤了⾃主研发的齿条助⼒式电动助⼒转向系统,从此揭开了电动助⼒转向在汽车上应⽤的历史。
第1章概述1.1电动助⼒转向的优点与传统的转向系统相⽐,电动助⼒转向系统最⼤的特点就是极⾼的可控制性,即通过适当的控制逻辑,调整电机的助⼒特性,以达到改善操纵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的⽬的。
作为今后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向,必将取代现有的机械转向系统、液压助⼒转向系统和电控制液压助⼒转向系统[2]。
相⽐传统液压动⼒转向系统,电动助⼒转向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只在转向时电机才提供助⼒,可以显著降低燃油消耗传统的液压助⼒转向系统有发动机带动转向油泵,不管转向或者不转向都要消耗发动机部分动⼒。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原理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常用于汽车和其他车辆的转向辅助系统。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液压力来帮助驾驶员转动方向盘,以降低驾驶的力度,提高转向的灵活性和舒适性。
系统的核心部件是液压助力装置,由液压泵、液压缸和控制阀等组成。
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液压泵会向液压缸供给高压液压油。
在正常行驶情况下,系统中的感应阀会根据方向盘的转动程度和车速来调节液压油的流量和压力。
当方向盘转动时,液压油通过控制阀进入液压缸。
液压缸内的活塞会随之移动,将液压力转化为机械力,作用在转向机构上。
这种机械力可以减轻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所需的力量,使驾驶更加轻松。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还可以根据驾驶条件的变化进行自动调节,以使转向更加稳定和灵敏。
例如,在低速行驶时,系统会提供更大的助力,使转向更加轻便;而在高速行驶时,系统会减小助力,以保持转向的稳定性。
总之,液压助力转向系统通过利用液压力来辅助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提供轻松、灵活的转向操作。
无论是在城市道路还是高速公路上,这种系统都可以提供舒适且安全的转向体验。
汽车转向器液压助力系统设计--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汽车转向器液压助力系统设计一、选题背景及意义转向器是汽车转向系统中的关键部件,用于实现转向的操作。
而液压助力系统则是为了提高车辆操控性和驾驶舒适度而设计的,在汽车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
汽车转向器液压助力系统的设计,旨在提高汽车转向的力度和灵活性,进而提升驾驶者的驾驶体验。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汽车转向器液压助力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如转向力度不均匀、转向过度敏感等。
因此,设计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汽车转向器液压助力系统,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高效可靠的汽车转向器液压助力系统,以解决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升汽车的转向操控性和驾驶舒适度。
具体研究目标如下:1.优化液压助力系统的结构,提高转向力的均匀性和精确度;2.设计合适的控制算法,使转向器对驾驶者的操控更加灵活、精确;3.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故障的发生率。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1)分析和研究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汽车转向器液压助力系统存在的问题;(2)优化液压助力系统的结构设计,提高转向力的均匀性和精确度;(3)设计合适的控制算法,提升转向器对驾驶者操控的灵活性和精确度;(4)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故障的发生率。
2.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对汽车转向器液压助力系统的原理和参数进行研究;(2)仿真分析:利用仿真软件建立液压助力系统的模型,并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模拟不同工况下的转向情况;(3)实验测试: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对优化后的液压助力系统进行实际测试,并对转向力度和灵活性进行评估。
四、预期结果与创新点1.预期结果:(1)优化后的液压助力系统能够提高转向力的均匀性和精确度;(2)设计的控制算法能够使转向器对驾驶者的操控更加灵活、精确;(3)改进后的系统能够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故障的发生率。
2.创新点:(1)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改进控制算法等方式提高液压助力系统的转向性能;(2)提出一种新的转向力度传感器和控制策略,使转向操控更加符合驾驶者的感知。
汽车液压动力转向器试验台测控系统设计与开发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汽车的开发研究。
众所周知,车辆液压助力转向器实验台也是目前实现了车辆的相应技术研究开发与性能试验等工作能力的一个主要试验装置,该试验设备装置的成功问世也为开发车辆技术提供了对相关的汽车部件参数的科学合理的选择方法和对新能源车辆参数的配置优化等技术方面有力的支撑保证,不仅是如此,试验台装置还在很大一定的程度意义上也提高到了相关车辆技术的研究开发效益。
关键词:汽车液压动力转向器测控系统研究试验台开发引言发展节能新车市场业已被上升至为一项国家战略,对于进一步减轻汽车行业环保污染与企业能耗压力,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转型与升级,有着其重大意义。
但目前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还仅仅处在一个刚开始起步的阶段,科技水平并不十分领先,在关键整车零部件以及一些重要汽车零配件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与批量试生产的过程发展中技术瓶颈突出。
车辆试验台系统的最终控制系统建立,可以被直接地用于完成对试验车辆整机零件总成及其他关键零部件总成等部件进行的安装调试、标定检验和车辆其他零部件各项及整机特性参数的试验检测,进而可以大幅地缩短汽车整机零部件测试装配与调试标定等的工作时间点和人员工作量,减少了风险投入与成本。
一、试验台基本结构汽车试验台系统主要由汽车机械部分系统与汽车测控仪表系统二部分构成。
车辆试验台系统是一个相当复杂庞大的试验系统,它设计不复杂但却需要能够模拟各种车辆的不同工况的正常行驶的工况条件和车辆工作的模式,同时还能够用来对各种车辆的重要的零件性能进行检测。
试验台项目建设初期的主要目标将是建立一个完全可以独立实现的新能源汽车试验研究的综合平台,涵盖了混合电动力、纯混合电动、燃料电池汽车以及纯电动混合汽车中的电控混合电驱动转向系统、复合制动系统技术以及汽车核心底盘动态控制等技术方面的试验研究开发与试验。
试验台由控制器、发动机、开关磁阻电动机、电源、电磁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车轮、ABS制动器、齿轮减速器、直流电力测功机、惯性飞轮和传感器等组成。
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 绪论 (1)1.1 助力转向系统的分类 (1)1.2 EPS系统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1)1.3 EPS的分类 (1)1.3.1 转向轴助力式 (1)1.3.2 转向小齿轮助力式 (2)1.3.3 转向齿条助力式 (2)1.4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点 (3)1.5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3)2 EPS方案设计 (5)2.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选型 (5)2.2 机械部分系统方案设计 (5)2.2.1 机械部分设计要求分析 (5)2.2.2 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5)2.2.3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布置和结构形式的选择 (7)2.2.4 转向梯形结构方案分析 (8)2.3 控制部分系统方案设计 (8)2.3.1 控制部分性能要求分析 (8)2.3.2 控制部分方案设计 (10)3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设计 (12)3.1 整车性能参数 (12)3.2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设计和计算 (12)3.2.1 齿轮齿条转向器计算载荷的确定 (12)3.2.2 转向器基本部件设计 (15)3.2.3 齿轮轴和齿条的材料选择及强度校核 (21)3.2.4 齿轮齿条转向器转向横拉杆的运动分析 (24)3.2.5 齿轮齿条传动受力分析 (25)3.2.6 间隙调整弹簧的设计计算 (25)3.2.7 齿轮轴轴承的校核 (27)3.2.8 键的计算 (28)4 EPS的关键部件和控制策略 (29)4.1 EPS的关键部件选型 (29)4.1.1 电动机 (29)4.1.2 电磁离合器 (29)4.1.3 减速机构 (30)4.1.4 扭矩传感器 (30)4.1.5 电流传感器 (31)4.2 EPS的电流控制 (31)4.3 助力控制 (32)4.4 阻尼控制 (32)4.5 回正控制 (33)5 EPS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34)5.1 微控制器的选择 (34)5.2 硬件电路总体框架 (34)5.3 电机控制电路设计 (35)5.3.1 H桥上侧桥臂MOSFET功率管驱动电路设计 (35)5.3.2 桥臂的功率MOSFET管驱动电路 (36)5.4 蓄电池倍压工作电源 (37)5.5 电机驱动电路台架试验 (37)6 结论 (39)致谢 (40)参考文献 (41)摘要电动助力转向 (Electric Power Steering,简称EPS)系统,是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动力转向系统,具有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不仅能节约能源,提高安全性,还有利于环境保护,是一项紧扣现代汽车发展主题的高新技术,是汽车转向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常用于汽车上的转向辅助装置,通过利用液体的压力来帮助驾驶员更轻松地转动方向盘。
该系统一般由液压泵、液压缸、液压储油罐和液压油管组成。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液压泵:液压泵由发动机驱动,通过带动液压泵的转子产生液压油流,油流的压力由发动机的转速决定。
2. 液压油管:液压泵通过液压油管将压力传递给液压缸。
3. 液压缸:液压缸一端连接着液压油管,另一端连接着转向机构。
液压缸内部有一个活塞,当液压油进入液压缸时,活塞会被推动。
4. 转向机构:转向机构与车轮相连,负责实现车辆的转向。
液压缸推动活塞时,会通过转向机构把力传递到车轮上。
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转向机构会通过传感器感知到方向盘的变化。
这时液压泵开始工作,将液压油推送到液压缸中。
液压缸中的活塞受到液压油的力推动,力会通过转向机构传递到车轮上,使车辆转向。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优点是可以大大减小驾驶员在转向时所需的力道,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和灵活性。
同时,该系统还可以根据驾驶员的转向力道调整液压泵的输出压力,使驾驶员感觉到更自然和顺畅的转向操作。
总的来说,液压助力转向系统通过利用液压力量减小驾驶员的转向力度,提高了驾驶的便利性和操控性。
电液主动转向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摘要摘要转向系统是控制汽车行驶路线和方向的重要装置,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操纵性能和稳定性能。
主动前轮转向通过电机根据车速和行驶工况改变转向传动比。
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采用电动机驱动液压助力系统油泵,具有能够根据汽车行驶工况实现助力程度自动控制、改善转向手感、节约能量消耗、安装布置方便等优点。
在国内外部分汽车上开始使用。
本文回顾了车辆转向系统的发展历程。
指出,相比线性控制转向,主动转向技术会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
我们以宝马轿车上选装的主动转向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主动转向系统的结构和组成、双行星齿轮机构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式,以及该系统可传动稳定功能实现的原理和系统安全设计性设计。
并指出通过与其他动力学控制系统一起实现底盘一体化集成控制将是主动转向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主动转向;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可变转向传动比AbstractAbstractSteer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for lane changing control of wheeled vehicles. Its performance influences vehicle steer ability and stability directly. Active front steering varies the steering ratio electronically in direct relation to the speed and road conditions. Under normal road conditions at low and medium speeds, the steering becomes more direct, requiring less steering effort of the driver, increasing the car’s agility and drivability.The Electro-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is designed to use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pump which is forced by electric motor with advantage of attaining automatic controlling of assistance degree according to the steering operation, improving hand feeling, sav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stalling and so on. It has been used in some cars domestic and aboard.Retrospect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Contrast to line control steering, the active steering technology is the main trend in the future. As an example,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modes of active front (AFS) system and its double planetary gear mechanism of a BMW car are presen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variable gear ratio and vehicle stability control as well as system safety desig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It is pointed out that using the system, together with other dynamics control systems to realize integrated chassis control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FS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Keywords Electro-Hydraulic Power Steering(EHPS); Active front steering;Variable steering ratio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1)1.1课题背景 (1)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1.2.1 国外研究现状 (1)1.2.2 国内研究现状 (3)1.3本文研究意义 (6)1.4主要研究内容 (6)1.5本章小结 (7)第2章动力转向和主动转向的发展史 (8)2.1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发展 (8)2.1.1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8)2.1.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8)2.1.3 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9)2.1.4 线控转向系统 (12)2.2汽车主动转向系统 (13)2.2.1 主动转向分类 (14)2.2.2 主动转向控制技术 (14)2.3汽车主动转向系统支持技术 (15)2.3.1 车辆动力学 (15)2.3.2 控制理论在车辆主动转向系统中的应用 (16)2.4本章小结 (18)第3章主动前轮转向结构的设计方案 (19)3.1转向系统原理 (19)3.2液压助力系统原理 (22)3.3行星齿轮的主动前轮转向机构 (23)3.4本章小结 (26)第4章转向系统动力学计算 (27)4.1转向盘与扭杆动力学模型 (27)4.2转阀动态数学模型 (27)4.3转阀节流面积变化数学模型 (28)4.4液压动力缸的流量连续性方程 (29)4.5图形说明 (31)4.6本章小结 (32)结论 (34)参考文献 (35)致谢 (37)附录1 开题报告 (38)附录2 文献综述 (42)附录3 中文翻译 (45)附录4 英文文献 (49)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从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至今已经100多年了,汽车这一被称为“改变世界的机器”,早已从价格昂贵的奢侈品变成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摘要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可解决汽车转向轻便性和灵敏性的矛盾,使驾驶员在汽车低速行驶时获得较大助力,高速行驶时获得较强的路感。
本次设计主要完成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液压部分和机械部分的设计。
在设计中将车速信号和转向盘角速度信号引入液压转向系统,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车速传感器和转向盘转角传感器检测的车速信号和转向信号,计算出电动机的对应的转速,对电动机转速进行控制,电动机驱动油泵,控制电动机转速从而控制油泵的泵油量,改变助力的大小。
文中一开始阐述了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发展状况以及应用前景。
接着分析论述了总体设计方案,进行了液压动力系统、机械转向器等主要部件的方案分析和选择。
关键词:动力转向;液压动力转向;助力转向;可变助力特性;电控液压动力转向;ABSTRACT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EPHS) to solve the car and light sensitivity of the contradictions so that the driver in the car at low speed on a larger power, high-speed movements were strong sense of direction.The main design completed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of hydraulic and mechanical parts of the designation.In this designation, speed signals and Zhuanxiang Pan angular velocity signal are introduced to the hydraulic steering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detected speed signal and the corner signal of Zhuanxiang Pan,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detect speed signals and the corner signal of Zhuanxiang Pan by the speed sensor type of assistance, and then calculate the corresponding rotational of motor,and control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motor,then control the oil flow of pump,in order to meet t herequi rem ents t o li ght t he requirem ent s of handli ng and st abil i t y .When expounded the start of a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design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And then analysis and choice its hydraulic power systems, mechanical steering gear and other major components of the programme.Keyword: Power Steering;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Auxiliary Force; VariablePower Characteristics;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1.2汽车转向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1)1.2.1机械转向系统 (1)1.2.2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2)1.2.3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2)1.2.4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2)1.2.5线控转向系统 (3)1.3汽车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组成、 (3)1.4汽车电子控制转向技术的发展概况与前景 (4)1.4.1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的发展概况 (4)1.4.2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 (6)1.5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 (7)第2章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方案分析 (8)2.1动力转向系统 (8)2.2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8)2.3电控动力转向系统 (11)2.3.1液压式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 (11)2.3.2电动式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 (11)2.4动力转向系统设计方案分析 (12)2.5本章小结 (13)第3章液压动力系统的设计 (14)3.1动力缸的类型及安装方式 (14)3.2动力缸的主要零件的结构和材料 (14)3.3动力缸的密封装置 (15)3.4动力缸的缓冲装置 (15)3.5动力缸的设计计算 (15)3.5.1动力缸的主要几何尺寸的计算和选型 (15)3.5.2动力缸的结构参数的计算选型 (17)3.5.3动力缸的性能参数的计算 (19)3.5.4动力缸油口直径d 的计算 (19)3.5.5缸底厚度h的计算 (20)3.5.6活塞杆直径的强度校核 (20)3.6油泵的计算与选型 (21)p的计算 (21)3.6.1油泵的最高供油压力pq的计算 (21)3.6.2油泵最大供油量p3.6.3油泵的选型 (22)3.6.4与油泵匹配的电动机的计算选择 (22)3.7油箱与油管的计算与选型 (22)3.7.1油箱容积V的计算 (22)3.7.2油管内径d的计算 (23)3.8换向阀的选型 (23)3.8.1换向阀 (23)3.8.2滑阀式换向阀 (24)3.8.3换向机能 (25)3.8.4滑阀机能 (25)3.8.5直流电磁铁和交流电磁铁 (27)3.8.6干式、油浸式、湿式电磁铁 (27)3.9电控动力转向系统所用传感器的选择 (28)3.9.1车速传感器 (24)3.9.2转角传感器 (24)3.10本章小结 (25)第4章机械转向器方案分析与设计计算 (26)4.1机械转向器方案分析 (26)4.1.1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26)4.1.2循环球式转向器 (29)4.1.3蜗杆滚轮式转向器 (30)4.1.4蜗杆指销式转向器 (30)4.1.5机械转向器的确定 (34)4.2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设计与计算 (30)4.2.1选择齿轮齿条材料及精度等级 (31)4.2.2主要尺寸计算 (32)4.2.3齿轮强度校核 (33)4.2.4齿条的设计计算 (35)4.3本章小结 (35)第5章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变助力方法分析 (36)5.1液压式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 (36)5.1.1流量控制式EPS (36)5.1.2反力控制式EPS (37)5.1.3 阀灵敏度控制式EPS (37)5.2电动式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 (37)5.3本章小结 (37)结论 (39)参考文献 (40)致谢 (41)第1章绪论1.1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汽车转向系统是用来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的总称。
毕业设计(论文)电液主动转向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引言汽车的转向系统是汽车行驶中非常重要的系统之一,其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行驶。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转向系统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
电液主动转向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转向系统,由于其优良的驾驶感受和更为安全的行驶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电液主动转向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原理、结构组成和工作过程,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电液主动转向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原理电液主动转向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是由电动助力机构和液压助力机构组成的。
电动助力机构主要由电机和减速器组成,其作用是提供动力和转向力矩;液压助力机构主要由变量泵、液压缸、阀门等组成,其作用是调节液压助力和方向力矩。
通过控制电动机和液压阀门的开闭,实现车辆的转向和方向力矩调节,从而达到更为灵活、安全和舒适的行驶方式。
电液主动转向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原理如下图所示:图 1 电液主动转向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原理图二、电液主动转向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组成电液主动转向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由下列组成部分构成:1.电动助力机构电动助力机构主要由电机和减速器两部分组成。
电机的功率和大小根据车辆的轮距、车重和转向要求等因素来决定。
减速器的目的是将电动机输出的高速低扭矩转化为低速高扭矩,以满足转向的需求。
2.液压助力机构液压助力机构主要由变量泵、液压缸、阀门等组成。
变量泵的作用是向液压缸提供液压助力,它通过控制变量泵的排量大小,来控制液压助力的大小。
液压缸的作用是接收液压助力,并将其转化为方向力矩,以保持汽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阀门主要起到调节和控制液压助力的作用。
3.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组成。
传感器用于检测驾驶员的转向意图和车辆的运动状态,控制器用于分析和处理传感器的数据,执行器用于控制电子阀门和电动助力机构的开闭。
三、电液主动转向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过程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传感器将其转向意图转化为电信号,传送给控制器。
液压转向机构在使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转向沉重、转向跑偏、转向发摆和转向时有异响噪声等•这些都可导致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不起作用•针对易出现的问题我们概括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几种维护方法。
本设计中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及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同时又进行了汽车转向系统的简单介绍,而在传统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电子转向系统四种汽车转向系统中,又详尽的对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概要阐述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针对助力系统易出现的转向沉重、前轮摆振、转向轻重不同跑偏等故障的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液压助力转向维护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for more information摘要 (1)第1章助力转向系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1)1.1机械转向系简介及工作原理 (1)1.2液压动力转向系简介及工作原理 (1)1.3电力转向系简介及工作原理 (2)第2章液压转向系统常见的故障及排除 (4)2.1液压故障诊断的常用方法 (4)2.2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4)第3章案例分析 (7)总结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for more information第1章助力转向系的分类及工作原理1.1机械转向系简介及工作原理机械转向系以驾驶员的体力作为转向能源,其中所有传力件都是机械的•机械转向系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图1-1).图1-1机械转向系的组成1—转向器;2—转向万向节;3—转向传动轴;4—转向管柱;5—转向盘;6—转向横拉杆;7—转向纵拉杆;8—转向节;9—转向节臂;10—转向直拉杆;11—转向摇臂驾驶员对转向盘施加的转向力矩通过转向轴输入转向器。
西南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012届)题目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分析教学院系机械与交通学院专业车辆工程学生姓名李铖龙指导教师陈继飞(实验师)评阅人刘学渊(实验师)2012年6月3日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分析李铖龙(西南林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2008级,云南昆明,650224)摘要:在汽车的发展历程中,转向系统经历了由机械式转向系统发展为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四个阶段。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与传统的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相比具有转向灵敏、能耗低、与环境的兼容性好、成本低等优点。
在很多高端车上都装有EPS,因此,开发EPS(Electric Power Steering)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和商业价值。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由控制部分、执行部分和程序这三个部分组成,控制部分主要由信号采集电路、单片机和信号发送电路组成。
其中单片机是控制部分的核心部件,信号采集电路采集到的转矩和车速信号送单片机处理后,单片机再发出控制信号给信号发送电路,经过驱动电路驱动电机转动。
执行部分主要由电机、减速机构和电磁离合器的组成。
它起着转向辅助动力的产生,传递和中断的作用。
本文详细分析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故障维修以及它的发展趋势系统地介绍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从而得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操作轻便、省力的优点。
关键词:电动助力转向,单片机,电机控制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LiChengLong(Vehicle Engineering 2008,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650224)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the steering system has gone through four stages of mechanical steering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s and traditional compared to the mechanical,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with steering sensitivity,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mpatibility, low cost. In many high-end car is equipped with EPS, and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EPS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commercial value. Th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by the control part of the operative procedures of these three components, the control part of the signal acquisition circuit, micro-controller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circuit. Where the micro-controller is the core component of the control section to send single-chip processing of the torque and speed signals collected by the signal acquisition circuit, micro-controller and then control signals to the signal transmission circuit through the drive circuit drive motor rotation. The executive part of the main motor, reducer, the composition of the bodies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clutch. It plays a steering auxiliary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and interrupt the ro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ucture of the automotiv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the working principle, fault repair,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of a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to the automotiv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Thus obtained, th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easy operation,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CM motor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