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个主要的服装产业之都
- 格式:docx
- 大小:23.64 KB
- 文档页数:9
·241·艺科论坛摘 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服装产业的发展,我国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陆续形成了一大批产业集中度高且生产规模大的服装产业集群。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成为了我国的主要服装产业基地,在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关键词:服装产业集群;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派近年来,中国的服装产业开始向集群化发展,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统计,我国47个服装产业集群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以北京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占据了服装集群总数的60%以上。
由此可见,服装产业集群是中国服装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而产业集群也是当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
1 长江三角洲服装发展现状1.1 商业品牌的发展长江三角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纺织业最发达的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能够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积极应对。
该地区服装品牌如太平鸟、地素、波司登等发展势头旺盛,女装起点高,注重风格的树立如江南布衣,使品牌充满了灵性。
随着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其中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品牌纷纷在上海成立办公室,逐步将设计研发中心转移到更加国际化的大都市中,以更快地获得流行感应和市场反馈。
1.2 设计师品牌的发展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首有丰富的国际资源及浓厚的时尚氛围,成为了设计师品牌的发源地,以MODE 和Ontime…Show 为代表的展会为独立设计师品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上海时装周期间全国各地的买手聚集于此,但订单量较小,大多数设计师品牌研发成本高、利润低,还在生存线上徘徊。
位于上海南京路的意大利高端买手店10coscomo 的倒闭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式在中国与大众消费市场并不匹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线上购物的消费方式,且更加看重性价比。
1.3 互联网品牌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也造就了一批线上服装品牌,以杭州为首的产业基地依靠阿里巴巴、网易等互联网巨头的支持,逐渐衍生出一系列线上服装品牌,例如网易严选、密扇等。
中国服装产业有那些著名城市服装行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也是国内消费市场的热点,更是我国发展对外贸易、获取贸易顺差的主要产业。
目前,我国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服装产业城市,如杭州女装、均安牛仔、宁波男装、沙溪休闲服、织里童装等。
本文对我国服装产业极具特色的部分城市作了简要概述。
一、女装之都——杭州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经过多年的发展,杭州女装逐渐在国内服装界浮出水面,杭州女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特别是近几年来,杭州女装发展迅猛,拥有中等规模的女装企业2000多家以及240个品牌,还出现了杭派女装市场、武林路等女装批销集散地。
女装已列入杭州市的都市产业,成立了杭州市女装发展领导小组,杭州女装工业园已列入规划,将成为杭州女装的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加工中心、销售中心。
风格:清新而不张扬,休闲而不轻浮,婉约又融合着时尚。
优势:1、政府支持。
2、杭州本地消费能力强。
3、服装设计人才集中,研发实力强。
4、接近原材料产地,原村料的生产开发技术在全国领先。
5、强大物流系统支持,专业批发市场辐射能力强。
劣势:1、整体推广强而个体品牌建设弱,缺乏强势品牌。
2、品牌风格雷同,缺少个性。
3、偏于设计而经营意识较弱。
4、销售渠道上,专业市场流通强大而营销通路建设滞后,专卖体系尚未健全。
5、注重个体服装款式而缺乏整体品牌风格、形象。
优势品牌和企业:流金岁月、三彩、罗马情怀、薰香、江南布衣、女性日记、蓝色倾情、浪漫一身、红袖、秋水伊人、古木夕羊、永远的女人等。
二、男装之都——宁波宁波是“红帮裁缝”的诞生地。
宁波服装在完成了数量、速度型高速增长后,目前出现了产品多样化、品牌多元化、市场细分化、面料高档化、产业集群化等五大特点。
宁波服装企业和品牌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尤其以男装闻名,已形成了西服、衬衫生产为龙头,集针织服装、童装、皮革服装之大成的庞大产业集群。
目前,宁波服装产业共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衬衫类中国名牌产品4个,均居全国同类重点服装城市之首。
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山东即墨服装市场、江苏常熟招商城、福建石狮服装城、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沈阳五爱市场、广州白马服装市场、虎门富民时装城、北京百荣世贸商城、武汉汉正街、湖南株洲芦松服饰市场。
1、即墨服装批发市场位于即墨城区鹤山路,是经营服装为主的工业品批发市场,自1984年创建以来经过四次扩建,现已形成占地140亩,营业面积6万平方米,拥有6480个摊位,2019间门市房的一级批发市场。
市场配有闭路电视监控、大型电子广告屏幕、自动扶梯、自动喷淋等设施,停车场、托运部、餐车及通讯、储运、住宿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场内主要经营服装、针织、纺织品等18大类6700多个品种,各类商品均以款式新颖、花色齐全、价格低廉而畅销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
市场吸引了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吉林、辽宁等21个省及山东16个市县的3000余名客商前来设店经营,2000年市场成交额达到53.35亿元,是全国十大工业品市场之一,连续四次蝉联“全国文明集贸市场”荣誉称号,2000年被国家内贸局确定为ISO9000认证试点市场,被评为“省级规范化文明市场”。
2001年,即墨市将投资7000多万元,在批发市场东侧建设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高档服装城。
该工程已于2001年2月动工,建成后,服装城与服装批发市场之间通过过街天桥连为一体,总面积可达10万多平方米,成为经营服装、超市、仓储、餐饮、娱乐等寓一体的综合性市场,其建设档次和经营规模将跃居全国服装市场前列。
2、江苏常熟招商城始建于1985年5月,经过十八年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服装服饰批发市场之一,1999年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全国首批35家重点联系市场之一,2002年被确定为“中国休闲服装名城”。
招商城的市场规模、商品成交额、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和综合实力,在全国工业品批发市场中名列前茅。
目前,商城辖区面积3.71平方公里,建有招商场、纺交市场、西片市场、布匹市场、五金市场5个市场管理片区,有服装、针织品、布匹、装饰面料、床上用品、小商品、鞋业、五金、电器等28家专业批发市场。
中国服装产地的分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之一,拥有庞大的服装产业。
在中国,服装产地分布广泛,涵盖了各个地区,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以下将介绍一些中国服装产地的分布情况。
1. 广东广东是中国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之一,尤其以广州市和东莞市最为著名。
广东服装产业链条完善,从面料生产到成衣加工都有相应的企业。
广州市以设计和品牌驱动为主导,拥有众多知名服装品牌和设计师。
东莞市则以规模化生产和加工为主,是中国最大的服装加工出口基地之一。
2. 浙江浙江省在中国的服装产业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杭州以及周边地区是浙江省的主要服装生产地。
杭州作为中国的丝绸之都,拥有悠久的纺织历史和丰富的纺织资源,因此在面料生产方面具有优势。
此外,浙江省还拥有许多规模较大的服装生产企业,如宁波、温州等地。
3. 江苏江苏省是中国服装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苏州市和南京市是江苏省的主要服装生产地。
苏州以其独特的园林文化和绣花工艺闻名于世,因此在高端定制和精细加工方面具有优势。
南京则是江苏省的经济中心,拥有众多的服装企业和市场。
4. 上海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也在服装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上海拥有众多的时尚品牌和设计师,以时尚和潮流驱动为主导,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和品牌。
此外,上海还拥有许多服装生产企业和市场,为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5. 福建福建省是中国著名的纺织和服装产业基地之一。
福州、厦门和泉州是福建省的主要服装生产地。
福建省在纺织和面料生产方面具有优势,拥有许多纺织和印染企业。
厦门则以外贸出口为主导,是中国重要的服装出口基地之一。
6. 河南河南省也是中国的重要服装产地之一。
郑州市和洛阳市是河南省的主要服装生产地。
河南省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劳动力资源,以规模化生产和加工为主导,为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是中国服装产地的一些分布情况,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这些地区的服装产业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了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服装产品。
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分别是:浙江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清河•濮院羊绒服饰制品市场、常熟服装城、虎门富民时装城、福建石狮服装城、上海新七浦服装市场、武汉汉正街、广州白马服装市场、湖南株洲芦淞服饰市场、安徽孙村服装品牌馆。
相信从事服装行业的朋友对上面的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应该有所耳闻,但是这些服装装批发市场的产品也是有所偏向的。
今天就女装方面,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中国五大女装品牌集散地。
一、深圳成为国内女装品牌之都像"天意"、"影儿"、"淑女屋"这样国内耳熟能详的深圳自创的服装品牌,10多年来深圳已涌现了上千个,不但彻底改变了昔日深圳人到外地购衣的习惯,还使深圳变成国内外客商青睐的服装采购地。
2005年深圳纺织服装行业实现产值620亿元,出口创汇达57亿美元,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深圳市场上难觅本地生产的服装,更不用谈品牌了,尽管服装工厂不少,但大多按照订单加工,全部外销。
90年代中期以来,深圳服装行业异军突起,企业在开创品牌道路上不懈前行,一家家新的服装企业注册成立,一个个新的服装品牌相继诞生,先后在八卦岭、蛇口、车公庙、龙华等形成一个个服装产业聚集地。
2000年以来,深圳形成了国内最大的女装品牌生产基地,拥有3000多个女装品牌。
目前的深圳女装品牌新款周期已经缩短到两星期,女装品牌的创新设计能力在全国遥遥领先,深圳已成为国内女装品牌之都。
据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2005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75%以上的深圳服装企业将销售额的5%至15%作为研发经费,而69.2%的研发经费用于新产品的开发。
自主创新带来了企业产品、市场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深圳服装国内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来自深圳服装协会的统计数字表明,以女装品牌设计制造为产业聚集优势的深圳服装业,国内市场营销份额已达到60%以上。
二、广州女装品牌设计师品牌渐成气候在广州的大街小巷涌现出许多个性突出的品牌,不但她们的服装风格个性鲜明,而且店铺的陈列、装修也很特别。
著名中国服装产业城市服装行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也是国内消费市场的热点,更是我国发展对外贸易、获取贸易顺差的主要产业。
目前,我国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服装产业城市,如杭州女装、均安牛仔、宁波男装、沙溪休闲服、织里童装等。
本文对我国服装产业极具特色的部分城市作了简要概述。
七、南派女装名镇——虎门虎门毗邻粤港澳,位于广州、深圳、珠海经济走廊的中心点。
相对国内其它市场来说,独特的地缘优势使其获取国际流行元素和市场信息反应更加敏捷、便利。
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之灵活的经营机制,使其形成了对市场得以快速反应的产业集群,使虎门成为了中国一个主要的时装生产基地和市场。
发展特点:1、以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为主体的虎门服装业,姿态各异、充满活力。
2、特殊的地理优势。
虎门地处德、深、港、澳的交汇点,广深、广珠等高速公路横穿全境,水路进出便利,距铁路和飞机场的车程也都很短。
有关业内人士指出,对巴黎时装,东京市场的反应周期是l5天;对东京时装,香港市场的反应周期是lO天左右,而对香港服装,虎门市场的反应只需5天。
可以说,虎门服装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3、虎门人超前的商业经济观念。
4、独特的前店后厂模式。
5、优惠的产业政策。
风格特点:整体设计意念注重突出岭南风情和水乡韵味。
在用料上偏重于轻盈、薄透;色彩上着力于表现南国的蓝天、碧水、绿树以及缤纷花色的明快色调;在造型、款式和流行色彩上既与港澳、东南亚乃至巴黎、意大利等派系的服装同步,又融入中国南方民族民间服饰的要素,强调椰风海韵的飘逸浪漫;更注重紧随当今国际流行的现代时尚,从而在风格上自成一体,魅力独具。
优势品牌和企业:伊莎艾伦、以纯、索莎、松鹰、爱弥尔、灰鼠、夏雪儿、异乡人等。
九、牛仔名镇——顺德均安均安镇全国最大的牛仔服装生产基地。
均安镇位于珠三角腹地、顺德市西南部,与中山、新会两市相邻。
均安牛仔的目光紧随潮流和时尚的脚步,以绿色和环保为核心,适时提出要建“牛仔的世界,世界的牛仔”的行动口号,明确了以牛仔产业与生态旅游业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在“蓝与绿的狂想”下,均安以牛仔旅游文化节加固绿色的牛仔生产理念,以一连串绿色生态、清洁生产概念,让牛仔的时尚与绿色的环境融为一体,让人类的乡情陪伴蓝色的牛仔,再次挥洒自然的豪情,把牛仔的文化从西部牛仔那份自由、不羁、进取融进固有的生态和人文理念。
xx十七大服装特色xx中国纺织服装业即将迈入“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产业集群作为服装业集约化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十二五”规划中的发展、改革、提升对全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服装产业城市,如杭州女装、均安牛仔、宁波男装、沙溪休闲服、织里童装等。
2010年年末之际,我们特此对我国服装产业极具特色的部分城市进行了盘点,并作了简要概述。
一、女装之都——xx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经过多年的发展,杭州女装逐渐在国内服装界浮出水面,杭州女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特别是近几年来,杭州女装发展迅猛,拥有中等规模的女装企业2000多家以及240个品牌,还出现了杭派女装市场、武林路等女装批销集散地。
女装已列入杭州市的都市产业,成立了杭州市女装发展领导小组,杭州女装工业园区列入规划,将成为杭州女装的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加工中心、销售中心。
风格:清新而不张扬,休闲而不轻浮,婉约又融合着时尚。
优势:1、政府支持。
2、xx本地消费能力强。
3、服装设计人才集中,研发实力强。
4、接近原材料产地,原材料的生产开发技术在全国领先。
5、强大物流系统支持,专业批发市场辐射能力强。
劣势:1、整体推广强而个体品牌建设弱,缺乏强势品牌。
2、品牌风格xx,缺少个性。
3、偏于设计而经营意识较弱。
4、销售渠道上,专业市场流通强大而营销通路建设滞后,专卖体系尚未健全。
5、注重个体服装款式而缺乏整体品牌风格、形象。
优势品牌和企业有:xx女装知名品牌有:流金岁月、三彩、罗马情怀、薰香、江南布衣、女性日记、蓝色倾情、浪漫一身、红袖、秋水伊人、古木夕羊、永远的女人等。
二、男装之都——xx宁波是“红帮裁缝”的诞生地。
宁波服装在完成了数量、速度型高速增长后,目前出现了产品多样化、品牌多元化、市场细分化、面料高档化、产业集群化等五大特点。
宁波服装企业和品牌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尤其以男装闻名,已形成以西服、衬衫生产为龙头,集针织服装、童装、皮革服装之大成的庞大产业集群。
我国7大服装城市一、南方皮革之都——海宁海宁是中国重要的皮革生产基地,也是全国皮革服装集散中心,2002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皮革之都”称号。
2002年,海宁皮革皮件业在全国继续保持了“四个第一”:皮革工业总产值超过了130亿元,经济总量列全国各县市第一;皮革服装产量达2500万件,占全国1/3,名列全国第一;皮革交易量全国第一,其中毛皮经营量占世界毛皮经营总量的1/4;皮革服装及相关制品出口量全国第一。
海宁处在长三角的中心地带,距上海、宁波等地的行程都在2小时以内,而距杭州、苏州仅一个小时,地域优势相当明显。
优势品牌和企业:雪豹、蒙努、卡森、白领氏、奥王、猎马、时丹达、圣尼等二、北方皮革之都——辛集辛集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
皮革是辛集市的传统优势产业。
特点:1、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
2、改革开放以来,辛集市皮革业蓬勃发展,按照“依托产业建市场(工业小区),建好市场带产业”的发展思路,确定建设“一城三区”,引导企业适度集中,促使企业从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转变。
3、从1993年开始,辛集采取政府启动,业户出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模式,投资两亿美元建成了中国辛集皮革城和辛集制革工业区,初步形成了以“一城三区”为龙头的发展格局”。
4、打靓“中国皮都”这张城市名片,大力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皮革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显著提高。
优势品牌和企业:西曼、束兰、正泰等。
三、青岛青岛从来就是有名的纺织工业城市,历史上曾经有过“上、青、天”的美誉。
时代发展到今天,随着本地服装工业的迅猛发展,青岛开始向国际化的服装名城迈进。
特点:1、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
2、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地位。
3、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集团。
4、涌现出一批服装名牌。
5、技术创新和技术装备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6、纺织服装工业进入园区时代。
优势品牌和企业:红领、即发、海珊、华金、中大、暖倍儿等。
四、闽派——泉州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台湾海峡西岸,辖晋江、石狮、南安等市,是福建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1 羽绒服产业基地---江苏省高邮市 (2)2 童装产业基地---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 (2)3 皮草产业基地---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 (2)4 皮革产业基地---浙江省海宁市 (3)5 纺织面料产业基地---浙江省绍兴市柯桥镇 (3)6 羊毛衫产业基地---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 (4)7 低档羊毛衫产业基地---浙江省嘉兴市洪合镇 (4)8 家纺、家纺面料产业基地---浙江省海宁市许村镇江苏省海门市三星镇江苏省通州市川港镇 (4)9 丝绸产业基地---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 (5)10 袜子产业基地—-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 (5)11 眼镜产业基地---江苏省丹阳市 (5)12 北丰工业区 (5)13 泉州市惠安县螺阳镇锦水村情况 (6)14 泉州市惠安县螺阳镇梧宅村情况 (6)15 温州―鞋都 (7)16 嵊州―领带 (7)17 慈溪―轻纺 (8)18 张槎街道办针织业 (9)19 环市童装产业 (9)20 盐步内衣产业 (10)21 里水镇袜业发展历程 (11)22 均安牛仔产业概述及发展历程 (12)23 汕头市 (12)24 普宁市 (13)25 汕尾市海丰县公平镇 (13)26 开平牛仔布 (14)27中山沙溪布匹 (14)28 中山市大涌镇 (15)1 羽绒服产业基地---江苏省高邮市高邮的羽绒服占江苏省羽绒服总量的70%,而江苏省的羽绒服占全国羽绒服总量的70%,也就是说,全国的羽绒服装当中有50%都来源于高邮。
目前,高邮市已有纺织服装生产企业600多家,拥有纺织员工六万多人。
2 童装产业基地---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2006年市场童装销量3.2亿件,产值75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加15%和16%,国内童装市场占有率26%以上,国内覆盖率达98%以上。
现在,织里镇已经发展为有各类童装生产企业6000多家,拥有高速缝纫机10万台,有10万人专门从事童装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市场重镇、童装名镇。
50个国内最大鞋子服装批发市场大全发布时间:2011-10-04 18:07:44 | 622 人感兴趣 | 发布者:管理员提醒:浙江湖州和广东佛山是中国童装生产批发比较集中的2个集散地、相对来说佛山货比较精工、湖州货要整包拿才能砍到低价。
广州的童装批发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山八路、其实最大的童装基地是在南海市、价格和中山八差20%以上、童装圈内老板拿货多的都偷偷溜到南海去、如果没去过简村的朋友、让富奴告诉你怎么走路:可以从广州汽车站、流花车站、省站都有车到达佛山市、从广州市中山8路、有个广佛汽车站、你逛完富力、荔湖、南天后、即可以从这里上车直达佛山、简村市场位于汾江南路唐园街、在汾江中学附近的那个新一佳后门处。
其实你坐火车或汽车到佛山后、打车到朝安路童服城就可以了!那里有好多童服厂、可以直接到厂里看版打货、如果你想打低档货就去季华路上的简村市场!预祝您满意而归!参考数据:我国拥有庞大的童装消费群体、童装市场具有极大的开拓潜力。
根据有关人口统计年鉴、我国14岁以下的儿童约有3.14亿、其中城市近1亿、农村2亿多。
当前我国小学在校生为1.35亿、初中在校生为5700万、校服又是童装消费的一大类项。
<a href="">网店代理</a>目前我国年产童装46亿件左右、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近10%、全国年童装消费约500亿元、占全国服装总消费的近7%、占全球童装总消费的3%。
预计在今后几年,随着我国每年新生儿出生数量的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将进一步推动童装市场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期。
到2010年新生儿出生数将进人高峰期、中国将形成一个庞大的儿童消费市场。
加之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城镇及农村消费能力的增强、也将成为带动童装市场需求增长的因素之一。
1. 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2. 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3. 辽宁沈阳五爱小商品批发市场4. 辽宁城西柳服装批发市场5. 山东临沂市临沂批发城6. 湖北武汉市汉正街小商品市场7. 四川成都荷花池批发市场8. 河北石家庄面三条小商品批发市场 9. 山东碯川服装场面 10. 江苏吴洒中国东方丝绸市场11. 河北石家庄新华贸易中心市场12. 浙江萧山商业城13. 江苏常熟招商场14. 浙江黄岩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15. 山东即墨市服装批发市场16. 重庆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17. 浙江宁波慈溪周巷副食品批发市场18. 辽宁沈阳中国家俱城19. 山东烟台市开发区彩云城20. 黑龙江哈尔滨地下商业城21. 浙江诸暨市大唐轻纺市场22. 浙江杭州环北小商品市场23. 吉林长春光复路市场24. 浙江杭州丝绸市场25. 山东碯博周村纺织大世界26. 浙江湖州丝绸城27. 浙江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28. 江苏江阴食品城29. 浙江湖州织里轻纺绣市场30. 浙江嘉兴洪合羊毛衫市场31. 浙江杭州轻纺市场32. 江苏江阴纺织市场33. 河北石家庄桥西青年街市场34. 浙江温州永嘉桥头钮扣市场35. 江苏太仓轻纺市场36. 浙江嘉兴桐乡濮院羊毛市场37. 河南洛阳关林商贸城38. 黑龙江哈尔滨透笼街市场39. 甘肃兰州东部批发市场40. 湖南常德桥南工业品市场41. 辽宁沈阳中国鞋城42. 甘肃兰州光辉批发市场43. 河南开封大相国寺市场44. 广东普宁流沙布料市场45. 广东兴宁东岳宫市场46. 广州白马服装批发市场47. 辽宁沈阳东行市场48. 浙江嘉善商城49. 黑龙江哈尔滨南小食品批发市场50. 河北白沟小商品批发市场全国服装进货地点在大家眼中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是在广州和虎门,这里是全国的服装生产基地和批发中心。
中国服装产业集聚地概况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制造业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企业战略逐步向全方位的集聚地战略演变,在我国服装产业分布上表现出来的突出特点就是产业集聚。
根据中国服装协会的调查,全国现有39个服装产业集聚地,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
经初步推算,我国服装产业有近7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服装产业集聚地,而服装产业集聚地的生产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大城市打造服装文化时尚之都产业集聚模式一以服装文化、商贸、时尚为主要特征,成为以大城市为载体的产业集聚地。
北京、上海、大连、深圳等大都市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这类集聚地大多是在老的服装工业基地基础上形成,利用大都市的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优势资源,在服装文化、商贸和设计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时尚服装展演的窗口和舞台。
产品专业的服装特色地区产业集聚模式二以产业配套齐整为主要特征,市场信息反应敏锐,以生产中高档品牌服装的企业为主体。
温州、宁波、晋江等地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这种集聚地一般都有着悠久的制衣历史和深厚的服装文化底蕴,依靠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缘优势,在改革开放初期争得发展先机,以著名服装品牌企业或大企业为核心,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品牌企业集聚。
这些地区以资讯和销售网络发达、产业链配套齐全为特征,如温州、宁波、晋江等地,成为中国品牌服装制造中心。
以大型出口企业为中心的服装出口基地产业集聚模式三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形成以大型出口服装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多层次服装产业群。
浙江平湖、江苏常州、广东潮州等地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随着我国服装出口加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从事出口服装生产的大型企业集团周围,涌现出一批中小型出口加工企业,形成了多层次的产业群;如浙江"茉织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在的平湖市、江苏"晨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常州金松时装有限公司"所在的常州市、广东"名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在的潮洲市等,这些地区的核心企业工艺技术精湛,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是世界名牌服装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
1、电子信息产业: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和以四川、陕西为主的西部地区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主要聚集地;2、传媒影视音像: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座城市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沿城市3、纺织服装及毛皮制造产业:我国的纺织服装及毛皮制造产业集群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山东五省,其他零星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皮革羽毛绒制品行业属于产业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其集群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中部的河北、河南,西部的重庆、宁夏4、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东部沿海地区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集群集中度最高,特别是山东、浙江、福建和广东;中部地区集中在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湖南、湖北和四川境内;从城市分布构成来看,也集中靠近材料消费需求较大的城市;由于建材、陶瓷、玻璃产业集群对资源的依赖较强,因此有从东部转向中西部的趋势5、机械制造业:我国机械制造业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山西、湖南、湖北这类重工业基础雄厚的地区,由于沿海城市重工业基础普遍薄弱,加之竞争激烈,劳动力成本也不再具优势,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正有向中部和东北地区转移的趋势;6. 家电产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胶东半岛,其中以广东、浙江、山东几省最为明显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我国的汽车产业集群分布在五大区域:长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东北地区、津京地区和华中地区;长江三角洲区以上海为龙头8、金属制品业我国的金属制品产业集群集中于沿海地区的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在河北、湖南也有零星分布;9、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我国的竹木加工产业集群集中于浙江、福建、广东三省,其他分散于中部的河北、湖北等;家具制造产业集群集中在广东、福建,其他分散在中部的河北、辽宁、浙江.10、软件及计算机服务业我国的软件和计算机产业集群多依托于城市,主要分布在各省会城市和各省内的一些大型城市,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成都、济南等地的集群规模较大,发展较快;11、石化产业我国石油加工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布广泛,东北地区依托本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国家重点扶持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了以重化工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东部沿海的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地区开采海洋原油西部的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由于工业基础、科技能力薄弱,以单一、初级的石油天然气加工形成产业集群,下游产品较少;12、食品饮料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辽宁、山东、江苏、广东、福建和中西部的内蒙古、河北、河南、两湖地区都有集群出现;从分布图上可以看出,食品行业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重要的农业粮食产区或人口密集的大中型城市13、文教体育用品及工艺品制造业我国的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传统手工艺较发达的浙江、福建、广东和湖北;14、现代服务业我国的现代金融业集群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我国的商务会展集群京津地区依靠北京政治中心的优势,上海、杭州依托长江三角洲地区雄厚的工业基础,广州、深圳毗邻港澳,经济开放程度较高,成都依靠中西部丰富的资源和文化渊源构成了我国商务会展的四大集群区;我国目前的物流业集群还集中在东部的沿海城市;15、冶金制造业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中南地区、西南地区都是以政府牵头建立的大型国有冶金企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区16、医药制造业以天津、西安为代表,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以中成药为主,东北地区中西医药结合,沿海东部地区的海洋药品17、造纸印刷业我国造纸印刷工业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产业集群,并已成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的支柱产业;其他零星分布于中部的河北和西部的重庆18、工业品综合市场、农副食品市场、小商品市场主要集中分布在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其他分散在东北、中部省会城市;补充:中国电子商务年鉴 2009浙江:在全国3000余家行业网站中,浙江就占到21%,其次为北京、广东、分别占20%和18%;浙江行业网站主要集聚杭州、金华、温州三大地区;行业分布在化工、纺织皮革、包装印刷、机械、服装服饰、医药健康、环保纸业、家居、工艺饰品等领域;中国化工网、中塑在线、金蚕网、中国服装网等已成为国内行业网站的领军者;杭州电子商务应用覆盖了工业、旅游业、商贸业、农业、对外经贸等重点行业;河南省:中华粮网已成为全国粮食行业最大的门户网站;吉林、宁夏、甘肃、山西、宁夏、天津、福州等省市粮食成交额达亿余元;广州:是中国钢铁的大型生产地和集散地之一,年消费量达4000万吨以上,网上钢铁交易额占全年钢铁交易总额的40%;此外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网上交易迅猛发展,阿里巴巴也在广州落了户;东莞的制造业具有种类多、配套齐的特点,许多产品在世界上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多数的轻工产品,如服装、鞋类、玩具等都可以在东莞企业群体的"工业,“东莞制造”已成为中国IT制造的代名词生物链"中找到其相配套的行业和产品;特别是东莞的电脑资讯产业,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另外还有南派服装之城、东方家具之都、中国毛织名镇之称;陕西省:农产品连续5年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其中陕西的浓缩苹果汁出口已超过全球的三分之一,占全国的50%以上;长春市:汽车产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安徽:不少行业龙头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开始起步,宁国中鼎集团、凤形集团厦门:港口外向型经济主导城市,商贸物流业比较发达中国玩具业重点区域:广东省、江苏、青岛、义乌、云和重点企业:美国美泰玩具公司丹麦国际乐高集团日本任天堂游戏机公司汕头迪士嘉玩具有限公司广东奥迪玩具实业有限公司江苏好孩子集团公司珠三角的服装纺织行业主要集中在南海、西樵、虎门等。
中国童装主要生产地区分布:三大童装产业区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吴兴区)是浙江湖州太湖之滨的一个小镇,如今汇集了12万人从事童装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已达到6000家左右,年生产量高达2.6亿件(套),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3%,成为全国最大的童装生产基地,其产业规模在全国童装集聚地中是最大的,被誉为『中国童装之都』。
2005年织里童装的销售额达58亿元,在全国童装市场的份额进一步加大,总产值约占全国童装产业三分之一强,许多童装已经销往欧洲、东南亚等地区。
广东省佛山市环市镇以朝安路环市童服城为中心,在这个距广州二十公里、面积十五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开设了二千三百多家童装企业,集中了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童装品牌及企业,产品畅销欧美、中东、东南亚及全国各地。
目前,环市镇童装年产量达1.7亿件(套),。
形成了童装设计、加工、生产、物流等完整的产业链,以及联动互补的童装产业集群。
凤里是“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福建省石狮市的中心街道之一,是石狮市的发源地。
它位于市商贸中心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80年代风靡全国的“石狮服装大排挡”大多设在这里。
凤里“童装基地”规模效益逐渐形成,规模效益逐步凸显。
目前,凤里辖区童装企业呈现产销两旺的喜人形势,预计今年凤里辖区500多家童装企业可生产童装6000万套(件)。
童装即将成为中国最有增长性的市场2005年中国童装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每年全国童装销售量为6亿-8亿件,并在近几年内每年保持8%的速度增加。
预计2005年以后,每年新生儿的出生率将保持一定比率递增,到2010年,新生儿出生数将进入高峰期,在现有出生数的基础上增加一倍,形成庞大的儿童消费市场。
城镇居民对各式童装的消费量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年增长率为26.5%。
近几年中国童装需求呈逐年增长趋势。
从消费档次看,由以中低档需求为主转向以中档需求为主,中高档需求增长迅速。
从消费数量上来看,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及高收入户对各式童装的消费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而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户及最高收入户则呈下降趋势。
全国最大的50个专业批发市场1、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2. 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3. 辽宁沈阳五爱小商品批发市场4. 辽宁城西柳服装批发市场5. 山东临沂市临沂批发城6. 湖北武汉市汉正街小商品市场7. 四川成都荷花池批发市场8. 河北石家庄面三条小商品批发市场。
9. 山东碯川服装场面10. 江苏吴洒中国东方丝绸市场11. 河北石家庄新华贸易中心市场12. 浙江萧山商业城13. 江苏常熟招商场14. 浙江黄岩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15. 山东即墨市服装批发市场16. 重庆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17. 浙江宁波慈溪周巷副食品批发市场18. 辽宁沈阳中国家俱城19. 山东烟台市开发区彩云城20. 黑龙江哈尔滨地下商业城21. 浙江诸暨市大唐轻纺市场22. 浙江杭州环北小商品市场23. 吉林长春光复路市场24. 浙江杭州丝绸市场25. 山东碯博周村纺织大世界26. 浙江湖州丝绸城27. 浙江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28. 江苏江阴食品城29. 浙江湖州织里轻纺绣市场30. 浙江嘉兴洪合羊毛衫市场31. 浙江杭州轻纺市场32. 江苏江阴纺织市场33. 河北石家庄桥西青年街市场34. 浙江温州永嘉桥头钮扣市场35. 江苏太仓轻纺市场36. 浙江嘉兴桐乡濮院羊毛市场37. 河南洛阳关林商贸城38. 黑龙江哈尔滨透笼街市场39. 甘肃兰州东部批发市场40. 湖南常德桥南工业品市场41. 辽宁沈阳中国鞋城42. 甘肃兰州光辉批发市场43. 河南开封大相国寺市场44. 广东普宁流沙布料市场45. 广东兴宁东岳宫市场46. 广州白马服装批发市场47. 辽宁沈阳东行市场48. 浙江嘉善商城49. 黑龙江哈尔滨南小食品批发市场50. 河北白沟小商品批发市场全国服装进货地点在大家眼中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是在广州和虎门,这里是全国的服装生产基地和批发中心。
其次是杭州、武汉、北京。
北京的动物园南门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市场,客流量大,来客的地区众多,也是窜货最容易发生的地方。
从品牌分布看谁是中国服装产业第一城?城市战争曾经讨论过谁是中国金融第一城、谁是中国汽车第一城、谁是中国快递第一城、谁是中国科创第一城、谁是中国互联网第一城……今天我们讨论一个轻松的话题,那就是谁是中国服装产业第一城?相比金融、汽车、高科技、快递等新兴行业,服装是一个典型的传统行业,没有那么多的资本与概念可以玩,也很难引起人们的讨论,但千万不要低估这个行业。
要知道,日本首富与欧洲首富可都是卖衣服的。
改革开放以来,从贴牌到自创品牌,我国的服装企业度过了艰难而又充实的三十余年,产生了一批知名品牌。
这些服装品牌像一张张名片,展示自身风格特色的同时,也充当了各自所在城市的“形象大使”。
部分原本“默默无闻”的城市也因此被人熟识。
下面,我们就简单粗暴地按照品牌分布来探讨一下中国几个主要的服装产业之都。
杭州:杭派女装的发源地代表品牌:江南布衣、秋水伊人、COCOON 、三彩、香影、红袖优势:靠近面料市场,当地高校输出专业人才不足:风格类似,同质竞争较严重,品牌建设和经营意识较弱杭派”女装的概念大致出现在1996 年。
上个世纪90 年代初,当时正值中国服装业产业升级、转型的初期阶段,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等杭州高等院校的服装系毕业生纷纷创业。
得益于当时的寄卖、代销制度,创业者不用跑市场,可以把心思全部放在服装设计和制作上。
杭州一直享有“丝绸之府“之美誉,丰富的人文底蕴、发达的丝绸产业以及秀美的自然风光,令杭州人的审美偏向江南古韵,而外来文化的进入与原有的审美形成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从原始积累到扩大生产规模,再到企业化运作、品牌打造,杭派女装逐渐形成了清新不轻浮、前卫不张扬、精致不繁缛”的独特个性, 并产生了一批江南气息与时尚兼具的女装品牌,其中以江南布衣是最具代表性。
宁波:盛产男装代表品牌:杉杉、雅戈尔、罗蒙、太平鸟(包括旗下乐町等)、唐狮、步云优势:服装文化底蕴身后,服装生产技术精湛,同时具备港口优势不足:整体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宁波是红帮裁缝”的发源地。
红帮裁缝”发轫于清末民初,宁波作为当时最早与国外通商的口岸城市之一,不少裁缝曾为外国人(又称红毛”裁制过服装,红帮”之名由此而来。
在中国服装史上,红帮裁缝”创立了五个第一:中国第一套西装,第一套中山装,第一家西服店,第一部西服理论专著,第一家西服工艺学校。
因此,宁波具有深厚的服装文化底蕴和技术,服装产业的发展基础是非常好的。
上世纪80年代,宁波利用国外服装企业将低端加工转移到中国的契机,宁波的服装企业开始大量承接贴牌订单,形成宁波制造”上世纪90年代,宁波自创的服装企业崛起,因男装闻名而获得中国男装之都”的美誉,并形成了以西装、衬衫为特色的服装产业集群。
其中,太平鸟男装、杉杉、雅戈尔、罗蒙都是国内较知名的男装品牌。
上海:不止有恒源祥代表品牌:恒源祥、拉夏贝尔、broadcast播、斯尔丽、三枪、南极人、热风、莱珂、春竹、DAZZIE地素、LILY、亦谷优势:历史较长,风格自成一体,形成了较成熟的现代经营管理模式不足:部分品牌老化上海服饰风格大约形成于开埠之初,也就是十九世纪中叶,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对上海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海派服饰逐渐成为上海服饰风格的代名词。
兼收并蓄、西为中用是海派服饰最大的特点,服装风格往往是时尚俏丽又不失端庄稳重,丝绸为主要面料,质感较好,显得高档大方。
羊绒、纯棉也使用得较多,因此不乏恒源祥、三枪这样的国民品牌。
“海派服装企业和品牌定位主要分三种,一是讲究面料舒适、提供基础款为主的国民品牌,如恒源祥、三枪、南极人;第二种是时尚的女装品牌,拉夏贝尔、broadcast播、DAZZIE地素、LILY、亦谷都属于这类;第三种就是有历史、有情怀的高端品牌,代表之一就是生产顶级中装的上海梅楣服饰有限公司。
温州:美邦与森马的故乡代表品牌:美特斯邦威、森马(及旗下童装品牌巴拉巴拉)、报喜鸟、康奈、法派、骊谷、飘蕾、丹顶鹤优势:市场基础好;当地人经商意识强,精明能干;品牌意识强,善于营销不足:时尚度不高,缺乏时尚展示平台;品牌相似度较高,同质竞争较严重光是美特斯邦威和森马,就足以让温州在服装产业方面占有一席之地。
从作坊经济到规模化经营,再到品牌的打造,温州服装产业在十年前便走在了全国前列。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温州服装企业高达2449家,规模以上企业235家,规模以上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198.24 亿元。
温州服装企业善于模仿。
意大利是温州人在欧洲的主要聚居地,温州服装企业在发展之初,充分利用意大利的老乡资源,收集欧洲最新的服装潮流款式,然后回来模仿生产。
在营销和推广方面,温州服装企业热衷请明星代言,尤其在本世纪之初,国内服装品牌正处于上升期,国外ZARA、H&M、UniqlO等快时尚品牌还没进入中国,网络信息技术还没现在发达,当时最红的明星代言市场号召力颇强。
很多人认为,美特斯邦威的成功,其代言人周杰伦功不可没。
森马的代言人由谢霆锋,法派的代言人由张柏芝、梁家辉,庄吉的代言人有周华健。
不过,随着国内消费者时尚意识的提升,以及国外快时尚品牌的进入,的服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显得越来越被动,业绩和利润都出现下滑。
不过, 温州最近也出现一些积极的信号,去年11月美特斯邦威换帅,原董事长周成建30 儿接班,不久后公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报告释放暖意;报喜鸟也发生高管变更。
岁女温州服装企业能否重拾活力,时间会给出答案。
义乌大陈:曾产全国1/10的衬衫代表品牌:能达利、傲哥、浪莎优势:起步较早;市场基础好,出口活跃不足:规模化经营不足,知名品牌较少;抗风险能力较差义乌大陈有中国衬衫之乡”、中国衬衫名镇”的美誉。
上世纪80年代,得益于义乌市场先发优势,大陈出现了一批生产衬衫的企业。
但多为作坊式经营,质量较差,档次低,没有在全国打出名气。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是大陈衬衫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那时大陈有近600家衬衫企业,日产规模50多万件。
面积仅136平方公里的大陈,曾经生产着全国1/10的衬衫。
不过,到了2000年尤其是2003年以后,在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工成本大增、外贸困境及信贷收紧的影响之下,大陈的衬衫企业遭遇经营困境, 一些实力弱的小企业难以为继。
在市场竞争中经历了优胜劣汰和调整之后, 大陈涌现了一些规模化、集团化的龙头衬衫企业。
泉州:这里的男装大叔爱代表品牌/企业:七匹狼、九牧王、禾I」郎、柒牌优势:产业链完整,内外销基础扎实,知名品牌较多不足:缺乏高端品牌泉州既是中国鞋都,也是闽派服装的集合地。
除了安踏体育、特步国际、匹克、361度、贵人鸟、富贵鸟等全国知名鞋企,泉州的服装产业也颇有亮点。
改革开放以来,这个位于东南边陲、海上丝路起点城市的人们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创业热潮,从模仿到创牌,再到上规模,再到调整升级,泉州已经将服装打造成千亿产业集群。
泉州的男装很有名,曾风靡一时的七匹狼、禾I」郎、柒牌等品牌都出自这里,男装结合了中国传统风与西方绅士风,颇受中年男性的青睐。
泉州还是中国内地最大的休闲面料、服装配件供应基地,由全国最大的夹克衫、品牌西裤、丝光棉T恤生产基地,这也是福建的男装品牌用得最多的品类和面料。
常熟:羽绒服最强代表品牌/企业:波司登(及旗下雪中飞)、康博、秋艳优势:市场基础好,产业链完整不足:知名品牌较少;设计师资源缺乏常熟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完整,面料、辅料、物流都有完整的配套,政府方面对中小服装企业的扶持力度也很大。
数据显示,两三年前常熟的服装企业已达到3500多家,产值1200亿,纺织服装从业者超过30万,而整个常熟的常住人口也就100万出头。
常熟在羽绒服生产方面表现亮眼,在龙头企业波司登集团的带动下,常熟已成全国羽绒服产量最大、名牌产品最集中的地区。
不过,除了波司登,其它品牌的知名度并不高,绝大多数服装企业都是中小企业的规模。
尽管江南文化中有小富即安”的思想,但与同为江浙地区的宁波、温州相比,常熟的服装产业发展还有较大差距。
广东:10件bra有8件产自这里代表品牌:安莉芳、曼妮芬、歌瑞尔、美思、姐妹花、爱黛、芬腾、V21优势:起步早,拥有人才、技术优势不足:多为二线品牌,缺之咼端品牌盐步乃至整个广东早期的内衣产业发展,都要感谢一个香港人:改革开放之时,香港的黛丽斯胸围有限公司老板,有着胸围大王”之称的黛丽斯老板罗杰伦在盐步、深圳八卦岭开设丽斯厂”该厂1980年投入生产,以三来一补”的形式加工内衣并出口,由此,广东内衣地的两大集群地诞生。
香港企业的进入,不仅为广东内衣产业早期的发展带来了资本、技术和机器,还培养了一批人才。
盐步的几大内衣企业创始人都受过丽斯的影响:新怡集团创始人陈伟强、美思董事长吴艳芬、姐妹花创始人梁锡女、奥丽侬董事长何炳祥创业前都在丽斯工作过。
不过,盐步的内衣企业多为二线,罗杰伦开设丽斯厂”的深圳则成为中国一线内衣品牌聚集地。
深圳本土的之名内衣品牌包括安莉芳、曼妮芬、芬怡、欧迪芬、雪仙丽、兰卓丽等。
其中,安莉芳早已成为国内一线内衣品牌,并入选四大中国内衣名牌。
作为深圳九大优势时尚产业之一的内衣产业,甚至比盐步的内衣产业更知名。
数据显示,深圳规模以上内衣企业400多家,年产各类内衣8亿件,产值近400亿元,约占全国15%,一线品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 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体系。
而一年一度的深圳国际内衣展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行业展会,目前已举办11届。
提到内衣产业,当然绕不开中国最大的内衣集群地潮汕,最有名的从那里走出来的曼妮芬,但除此之外,潮汕没有特别有名的内衣品牌,主打的都是低端内广东是全国规模最大、品类最全、产业链最完善、产值最高的内衣集群地。
除了上述品牌,还拥有爱黛、芬腾、V21、歌瑞尔、安之伴、秋鹿等大众品牌,甚至有数据显示,全国每10个女性,就有8个穿广东制造的文胸;全国每10 个人,就有8个人穿广东制造的内裤,8个人穿广东制造的睡衣。
除了量的优势, 广东内衣产业在质方面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安莉芳、曼妮芬为国内四大内衣名牌,全国最大的内衣连锁都市丽人来自东莞,世界上最大的内衣生产厂家之一的维珍妮来自深圳,全球最大的内衣展SIUF也在深圳。
广州:前有班尼路,今有例外与茵曼代表品牌/企业:班尼路、例外、Mo&Co、茵曼、歌莉娅、阿依莲优势:民营企业为主,有活力;市场反应快速;原创能力较强不足:部分品牌品质一般;部分原创服装品牌相对小众,没有做出规模化作为商贸之都的广州,是全国重要的服装批发集散地,也孕育出不少知名服装品牌。
广州的服装企业和品牌定位不一,除了曾遍布大街的的班尼路(班尼路原为意大利品牌,香港德永佳集团有限公司于1996年收购了班尼路”商标,并创立广州友谊班尼路服饰有限公司”,重新将班尼路商标进行品牌包装,所以班尼路也可以算是广州品牌),还有Mo&Co、歌莉娅等至今活跃在商场的时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