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病例讨论与诊断检查
- 格式:ppt
- 大小:241.00 KB
- 文档页数:13
泌尿道感染病例讨论发言稿各位医务人员和与会的专家们: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讨论会。
我今天想与大家分享一起泌尿道感染的病例,希望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经验。
这位患者是一位年轻女性,近期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典型的泌尿道感染症状。
经过详细询问和体检后,我们将她归类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并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
尿液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较高,提示存在感染。
我们还进行了尿培养,结果为阳性,产生了一种耐药性较高的细菌。
这一发现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因为耐药性细菌的存在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我们进一步研究了患者的用药史,并发现她在最近的几个月内多次接受抗生素治疗,包括青霉素和头孢菌素。
这可能是导致耐药性细菌感染的原因之一。
鉴于此,我们决定采取积极的治疗策略。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种新型的抗生素来对抗这种耐药性细菌。
其次,我们还给予患者一些建议,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饮水量的增加以及正确的排尿姿势等。
经过治疗一周后,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
我们再次进行了尿液检查和培养,发现白细胞计数已经正常,并且尿液培养结果为阴性。
这说明新的抗生素治疗方案有效,并成功消除了感染。
从这个病例中,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首先,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以减少细菌的耐药性产生。
其次,需要针对耐药性细菌进行个体化的治疗,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此外,我们也应该重视患者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这对于预防泌尿道感染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那些多次发生泌尿道感染的患者,我们可以考虑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膀胱镜检等,以寻找潜在的异常。
在讨论中,我希望能听到大家对于该病例的观点和建议,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泌尿道感染的发生。
谢谢大家!。
泌系结构异常的诊断和治疗泌尿系结构异常的诊断和治疗1. 引言泌尿系结构异常是指泌尿系统中器官或组织的形态或位置异常,常见病例包括尿路梗阻、膀胱肌层异常、尿道狭窄等。
这些异常可能导致尿液滞留、感染、肾功能损害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本文将讨论泌尿系结构异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 诊断2.1 临床症状泌尿系结构异常的临床症状因患者年龄和病变类型而异。
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尿液滞留、腹部包块或其他尿路梗阻症状。
成年人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
临床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症状的发生时间、频率和持续时间,以及有无其他伴随疾病。
2.2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泌尿系结构异常诊断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查、尿路造影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超声波检查是无创的初步检查方法,通过声波波束对泌尿器官进行成像。
尿路造影和CT可以提供更详细的结构信息,帮助确定泌尿系统的异常。
2.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常用于评估肾功能和尿液的生化指标。
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尿液培养等检查。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肾脏功能和泌尿系感染的情况。
3. 治疗3.1 尿路梗阻的治疗尿路梗阻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结构异常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变类型,治疗方法多样。
对于婴幼儿常见的膀胱颈梗阻,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给予导尿管或腹膜后造瘘术。
而对于成人的尿路梗阻,可以采用导管插入、支架植入等介入治疗方法,或行手术切除病变。
3.2 尿道狭窄的治疗尿道狭窄是指尿道内腔狭窄,导致尿液排出受阻。
治疗方法包括尿道扩张术和尿道切开术。
尿道扩张术通过渐进性扩张来改善尿流通畅性。
对于严重狭窄的患者,可能需要行尿道切开术以解除梗阻。
3.3 膀胱肌层异常的治疗膀胱肌层异常包括膀胱肌壁缺损、憩室和肌层萎缩等。
治疗侧重于缓解症状和恢复膀胱功能。
对于轻度膀胱肌层异常患者,可能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膀胱收缩力。
对于严重的憩室和肌层萎缩,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或重建。
4. 结论泌尿系结构异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泌尿道感染病例讨论发言稿尊敬的主持人,各位专家、同行,大家好!我今天所要讨论的话题是泌尿道感染病例。
在开始之前,我先简要介绍一下泌尿道感染的背景和相关知识。
泌尿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包括尿路感染(UTI)和性传播感染(STI)。
尿路感染主要发生在膀胱和尿道,妇女比男性更容易感染,主要是因为妇女的尿道更短,更易受到细菌感染。
性传播感染主要包括淋病、梅毒和尖锐湿疣等,常常与性行为有关。
接下来,我要介绍一个泌尿道感染的病例,来讨论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病例:一名29岁女性,主诉尿频、尿急、尿痛已有三天。
最近她常吃辣和喝酒,有时憋尿时间较长。
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我们可以考虑这位女性患者可能患有尿路感染。
为了确认诊断,我们可以进行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细菌培养和尿路超声。
尿常规检查可以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PH值、比重等指标,了解患者尿液的情况。
尿细菌培养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并确定感染的菌种和抗生素的敏感性。
尿路超声检查可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尿路病变,比如结石等。
诊断明确后,我们需要给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
如果仅为轻度感染的话,通常可以选择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比如诺氟沙星。
如果感染较为严重或有其他并发症,可能需要进行静脉输液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也要注意给予患者一些建议和指导,以帮助他们预防感染的再次发生。
比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及时排尿的习惯,多喝水促进尿液排出,避免摄入过多的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总结一下,泌尿道感染是常见的临床疾病,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相应的检查,治疗则根据感染的程度和病情进行选择。
同时,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避免再次感染的发生。
谢谢大家的倾听!如果有问题或讨论,欢迎提问。
泌尿道感染病例讨论发言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和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泌尿道感染的病例讨论。
泌尿道感染是我们日常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在儿科和妇科领域。
通过这个病例讨论,我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深入探讨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以提高我们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病例背景:患者为一名6岁男孩,因尿频、尿急、尿痛3天来我科就诊。
患者自述尿频、尿急、尿痛,尿中有浑浊物,有时伴有发热。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无发热,鼻咽无充血、分泌物,胸廓对称,肋间隙可对称扩张,呼吸音清晰,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肾区无叩击痛。
尿常规检查:尿胶囊体数>10个/视野,白细胞>50个/视野,尿红细胞3个/视野,尿蛋白±。
尿培养:大肠杆菌可疑菌落。
根据病史和检查结果,患者被诊断为泌尿道感染。
这个病例反映了泌尿道感染的典型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和尿液异常。
在临床上,泌尿道感染特别常见于儿童和女性,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高度警惕,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首先,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特点。
泌尿道感染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通常是由肠道常见的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引起。
典型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有时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
在妇女中,泌尿道感染常常与阴道感染同时存在,因此有时还伴有阴道分泌物异常。
在儿童中,泌尿道感染的症状可能并不典型,有时只表现为发热和食欲不振,因此容易被忽视。
因此,对于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我们需要注意全面的病史询问和仔细的体格检查,以及及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确定诊断。
其次,我们需要讨论一下泌尿道感染的诊断方法。
对于泌尿道感染的诊断,尿常规检查和尿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手段。
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尿液中的白细胞和蛋白质异常,尿培养可以确认致病菌的类型和数量。
此外,对于儿童患者,我们有时还需要进行肾盂超声检查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以排除泌尿系统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泌尿系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泌尿系感染是指泌尿系统内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的炎症,可以有或无临床表现。
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指膀胱炎和尿道炎。
泌尿系感染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
不分年龄性别,男女薯罗均可发病,但以女性多见。
任何细菌侵入泌尿系均可导致泌尿系感染,但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占90%以上,其中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由于性解放,近年来淋球菌、支原体、依原体感染者增加。
绝大多数患者都是上行感染引起,即细菌经尿道上行至膀胱,再到肾盂引起感染,经血液途径感染少见。
结核菌感染虽不多见,但近几年有增多趋势。
1 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表现因感染的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膀胱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不适症状,伴有膀胱区不适。
而尿道炎以排尿时疼痛为主,或伴有尿道滴脓。
而急性肾盂肾炎在有尿路症状外多伴有发热、寒战、腰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
1985年第2届全国肾病学术会讨论通过的泌尿系感染诊断标准:(1)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在膀胱停留46h 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 。
、(2)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HFP,或有泌尽系感染症状者。
具备以上两条即可确诊。
如无(2)则应再做尿细菌计数复查,如仍≥105mL ,且两次细菌相同者。
可确诊或(3)做膀胱穿刺尿培养,如细菌阳性亦可确诊。
(5)尿细菌数104~105mL 之间者,应复查,如仍为10 4 ~ 105mL ,可结合临床表现或做膀胱穿刺尿培养确诊。
近年来,一些观察显示,对有尿路刺激症状者,其中段尿细菌培养≥105mL 即有意义。
对有尿刺激症状,女性清洁中段尿培养计数≥104/mL ,男性≥103/mL 作为诊断泌尿系感染标准更适用。
而≥105/mL 的标准仅对于某些无症状菌尿病人,以及做人类流行病学普查。
尿细胞学诊断的意义:白细胞尿虽然不能诊断尿路感染,但大多数急性尿路感染者有脓尿,尿白细胞率>3×105/h 与有症状的急性泌尿系感染相关性较密切,是较好的检查脓尿的方法。
泌尿内科护理病例讨论病例背景患者信息:XXX,男性,65岁,入院时间:XX年XX月XX 日。
主要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腰骶部不适。
检查结果:- 尿常规:蛋白阳性,红细胞计数增高。
- 尿培养:细菌阳性,耐药试验待出。
- 彩超:膀胱壁增厚,肾盏扩张。
诊断与分析根据病例背景和相关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泌尿系统感染并伴有膀胱壁增厚和肾盏扩张。
该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结合尿常规和尿培养结果,可以判断为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壁增厚和肾盏扩张可能与感染的长期存在和未得到及时治疗有关。
护理干预1. 抗感染治疗: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规范的抗感染治疗。
定期复查尿培养,确保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2.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合理选用镇痛方法和药物,缓解尿痛和腰骶部不适。
3. 尿量监测:密切监测患者尿量,及时发现是否存在尿潴留或尿少等情况。
4. 饮水指导: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良好的饮水惯,有助于稀释尿液,促进细菌排出。
5. 个人卫生教育:加强对患者个人卫生知识的宣教,如正确洗手方法、避免过度清洁等,以减少感染再次发生的风险。
效果评价与随访对上述护理措施进行评估和随访,观察患者症状是否改善,尿常规是否恢复正常,肾盏扩张情况是否减轻。
必要时做进一步的检查,如膀胱镜检等。
结束语通过对该泌尿内科病例的讨论,我们对泌尿系统感染的护理干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以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一、病史临床】患者,男,31岁,左侧肋腹部胀痛3月余。
【二、影像图片】CT平扫横断面CT增强冠状面重建VR重建【三、问题】本病的正确诊断是()A.马蹄肾B.孤立肾C.异位肾D.“乙状”肾E.盘肾正确答案:A本病例的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包括下列那几项()A.横断面及三维重建示双肾Array呈倒“八”字形分布于脊柱两侧B.双肾下极肾Array实质在脊柱前方融合C.双肾盂重度积水D.双肾盂旋转不良E.双肾盂高位正确答案:A B D【四、影像表现】双肾呈倒“八”字形分布,双肾下极肾实质于脊柱前方相连融合,左肾实质明显变薄,双侧肾盂积水,以左肾盂为重。
【五、诊断】马蹄肾【六、鉴别诊断】双肾旋转不良(malrotation of kidney);“乙状”肾;异位肾。
【七、讨论】马蹄肾(horseshoe kidney)是先天性融合肾中最常见的一种畸形。
马蹄肾特点为双肾下极在脊柱和腹主动脉前方实质融合或者以纤维组织相连,双侧肾轴转位,输尿管仍位于脊柱两侧。
临床表现患者可毫无症状,常因其它原因行腹部检查,或触及腹部肿块,或因并发肾积水、肾结石和尿路感染而就诊发现。
1.影像学表现:尿路造影表现:① 两肾盂肾盏旋转不良,肾盂向前或肾盂伸向内或内后方;② 两肾长轴交叉点不在上方而在肾下方;③ 肾脏异位(低位且靠近);④ 输尿管在肾实质前外下方,下降时再向内弯曲、形如一花瓶之边缘(上段向外,中下段内弯);⑤ 肾盂及下肾盏靠近。
CT:① 双肾下极在脊柱或腹主动脉前方相连,可为肾实质性融合,增强扫描可见强化的双肾下极实质融为一体;② 双肾盂旋转不良,肾门多位于肾前方;③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直观显示马蹄肾全貌,双肾呈倒“八”字或“U”字形分布。
MRI:MRI对于诊断泌尿系先天发育异常有很大优势。
马蹄肾形态学显示和CT相似,而且不需要造影剂即可比较清晰的显示集尿系统。
USG:① 双肾上极远离脊柱,呈倒“八”字分布;② 沿腹主动脉纵切扫描可显示双肾下极肾实质融合成的峡部。
泌尿系统病例讨论病例1张××,女性,26岁.主诉:反复性尿频、尿急、尿痛1个月.现病史: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伴耻骨弓上不适,无发热、腰痛、肉眼血尿,于当地医院就诊,化验尿白细胞高,镜下血尿,诊为“尿路感染”,服用抗菌素氧氟沙星,d5天后上述症状好转.5天前患者不明原因再次出现尿频、排尿不适.为系统治疗入我院.病程中无浮肿及少尿.既往史:无结核病史及结核接触史,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Bp 120/70mmHg.眼睑无水肿.咽部无红肿.双肺呼吸音清,心率62次/分、肾区无叩击痛,脊肋角及输尿管点压痛-,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尿潜血2+,WBC 30~40个/HP,细菌计数167个/HP;血常规及便常规正常.问题1该病例有哪些临床特点有镜下血尿,尿白细胞高,病情反复问题2为明确诊断应追问哪些病史做哪些辅助检查:结核病史及结核接触史清洁中段尿培养及药敏试验肾功能双肾彩超问题3下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是什么①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 ②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HP,有尿路感染症状. 具备上①、②两项可以确诊.问题4本病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急性肾盂肾炎膀胱肿瘤、肾肿瘤泌尿系结核尿道综合征问题5留尿培养标本有哪些要求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问题6本例内科治疗措施有哪些①一般治疗充分休息,鼓励多饮水,使尿量增加促进细菌及炎性渗出物从尿液中排出.②抗感染治疗病例2肉眼血尿、水肿、乏力董××,女性,57岁.主诉:发现肉眼血尿29年,间断水肿10余年,乏力2个月.现病史:缘于29年前“感冒”后出现肉眼血尿,为全程肉眼血尿,伴有腰痛、尿频、尿急、尿痛及发热、寒战,最高体温39℃,就诊于“九台镇医院”,化验尿蛋白2+、红细胞及白细胞高,诊断为“肾炎”,予以青霉素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消失,复查尿常规仍尿蛋白2+,此后多次复查尿蛋白2+,有时潜血阳性.10多年前开始间断出现双下肢水肿,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间断用中药治疗.20个月前下肢水肿加重,并出现眼睑水肿,就诊于“汽车厂职工医院”,测血压170/100mmHg,化验尿蛋白2+、血肌酐超过200μmol/L,予以降压、排毒、对症治疗1个月,病情好转,复查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2个月前开始出现乏力,有时恶心,复查血肌酐860μmol/L,为系统治疗入院.病程中有皮肤瘙痒,偶有头晕.既往史:身体健康.体格检查:T ℃,P 60次/分,R16次/分,Bp 190/100mmHg.中度贫血貌,眼睑无水肿,双肺未闻及干湿音,心率60次/分,律整,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各输尿管点无压痛,双肾区叩痛阳性,双下肢轻度可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09/L、RBC ×1012/L、HGB 83g/L、PLT ×109/L;尿常规PRO 3+、BLD 2+、LEU 1+、WBC HPF、EC 28/HPF、BACT HPF;肾功能CRE 860μmol/L、CP L;血钙L.BUN L、UA μmol/L、CO2问题1该病例有哪些临床特点病程长、血肌酐高、有贫血、高磷、低钙等慢性肾衰表现.问题2为明确诊断应追问哪些病史做哪些辅助检查:高血压病史,药物过敏史胸片心电图肾彩超肝功能问题3结合该患者病史特点,临床诊断首先考虑的是什么其诊断依据是什么原发病诊断及依据是什么需与哪些疾病鉴别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病程长、血肌酐高、有贫血、高磷、低钙等慢性肾衰表现复查血肌酐860μmol/L 问题4慢性肾衰的分期如何问题5肾性贫血的原因应考虑哪些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或产生相对不足红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红细胞寿命缩短铁和叶酸缺乏失血铝中毒问题6本病例的治疗措施有哪些①针对原发病的治疗由于患者双肾已缩小,肾小球已硬化,针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已无特殊治疗.②避免或去除疾病加重的因素如及时有效地控制高血压、控制蛋白尿、避免用肾毒性药物等.③营养治疗蛋白的摄入量~kg·d,如有条件可在低蛋白饮食基础上同时补充适量的必需氨基酸或/和α-酮酸,以优质蛋白为主,磷摄入量<600~800mg/d,热量摄入量30~35kcal/kg·d.④药物治疗a.纠正酸中毒;b.高血压的治疗;c.贫血的治疗;d.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的治疗;e.防治感染;f.如不同意替代治疗可采取口服吸附疗法和导泻疗法.⑤替代治疗a.血液透析;b.腹膜透析;c.肾移植.本例患者应考虑替代治疗,如打算血液透析暂时不同意透析可先行动静脉内瘘手术为透析做准备.案例短评:通过本病例可以掌握慢性肾衰的诊断流程.病例3黄××,女性,67岁.主诉:尿中泡沫增多、水肿1个月.现病史:1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尿中泡沫增多,伴水肿,双下肢为着,眼睑亦水肿,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可减轻,偶有腹胀,无腹痛,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及尿痛,无胸闷及呼吸困难.3天前就诊检查:尿蛋白3+,潜血2+,红白细胞正常;血白蛋白25g/L,总蛋白52g/L;甘油三酯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高密度脂蛋白固醇L;泌尿系B超未见异常.患者3个月前检查尿常规正常.既往史:身体健康.体格检查:Bp 130/80mmHg,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眼睑轻度水肿,心肺腹部查体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中度水肿.问题1该病例有哪些临床特点问题2为明确诊断应追问哪些病史做哪些辅助检查:问题3结合该病例特点,该患者应考虑为何病诊断依据是什么需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问题4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病例4发热、皮疹、少尿王××,男性,72岁.主诉:发热、周身皮疹9天,水肿、少尿3天.现病史:12天前因胆囊炎发作在当地医院静点头孢曲松具体用量不详.于用药第3天开始发热具体体温不详,并见周身密集分布的粟粒大小红色皮疹,伴有四肢关节及腰背部疼痛,经抗过敏治疗具体不详后体温逐渐下降,皮疹色泽略浅.入院前3天开始出现眼睑水肿及肉眼血尿,尿量减少,每日约300ml,伴恶心、呕吐.门诊尿常规示RBC 3+,PRO 3+,以“肾炎”收入院.既往史:胆囊结石病史6年.无肝炎、结核病史及其接触史.体格检查:Bp 140/80mmHg,T ℃,P 89次/分,R 21次/分.神志清楚,双眼睑水肿.周身密集分布的粟粒大小红色丘疹,色泽浅淡,无脱屑.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心率89次/分,节律规整,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莫非氏征阴性,双侧上、中输尿管点压痛阴性,双侧肾区叩击痛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尿常规:白细胞2~4/HP,红细胞满视野/HP,蛋白++,比重.血常规:WBC ×109/L,,E %,Hb 115g/L.血生化:BUN L,CRE μmol/L,UA 855μmol/L,GLU 空腹L.血离子、免疫球蛋白、补体正常.抗核抗体及ANCA阴性.彩超示左肾cm× cm×,右肾cm× cm×;胆囊结石、胆囊炎.肾活检:光镜见18个肾小球,肾小球体积稍大,未见明显病变;肾间质可见较多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部分肾小管上皮呈区域浊肿,空泡变性,肾小管管腔明显变窄,间质纤维轻度增生.问题1本病例的特点是什么问题2本病例的主要诊断思路是什么问题3常见的肾毒性物有哪几类,其主要病理表现如何问题4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的常见临床表现有哪些问题5本病例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原则是什么病例5腰痛、血尿、蛋白尿李××,男性,27岁.主诉:腰痛、血尿3周.现病史:患者3周前感腰痛、乏力,尿呈洗肉水样,尿量不少,无水肿,血压正常.化验尿常规:蛋白3+,潜血3+.诊断为急性肾炎,予青霉素治疗10天,尿色一度好转.随后出现恶心、呕吐、纳差,再次血尿,尿量明显减少,血压升高至150~160/100mmHg,出现上眼睑水肿,血肌酐明显升高,血红蛋白99g/L.病程中无咯血,体重下降5kg.既往史:平素健康,嗜烟10年,20支/日.体格检查:T ℃,Bp 150/l00mmHg.贫血貌,眼睑水肿,心肺无明显异常,双下肢水肿.辅助检查:尿常规:蛋白2+,红细胞满视野;血色素99g/L;血沉42mm/h;血肌酐721μmol/L,尿素氮L,抗GBM抗体150%正常值<16%.肾脏B超左肾14cm××,右肾××.肾活检病理免疫荧光IgG++,C3++呈线条样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GCW沉积.光镜可见44个肾小球,肾小球毛细血管严重破坏,33个肾小球有细胞性新月体形成,11个肾小球有细胞纤维性新月体,肾小管灶状萎缩,肾间质灶状淋巴和单核细胞浸润,小动脉无明显病变.符合抗GBM抗体型肾小球肾炎.电镜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大部分皱缩,上皮足突广泛融合,肾小囊可见大量细胞增生,形成细胞性新月体.诊断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CNI型.入院后渐无尿,予血透3次/周,血浆置换14次2000ml血浆/次,给予甲基强的松龙、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及口服激素治疗.每日尿量50ml,肾功能未能恢复,维持性血透.问题1本病例为何不能诊断为急性肾炎问题2本病例为什么应考虑急进性肾炎RPGN问题3诊断为“急性肾炎”后出现肾功能恶化,进一步应怎样进行诊治问题4原发性急进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是什么病例6浮肿、蛋白尿、少尿钱××,男性,56岁.主诉:发现血糖高10余年,间断水肿1年,尿少1个月.现病史:10年前体检时发现血糖高,诊断为“2型糖尿病”,不规律口服“消渴丸、优降糖”等降糖药,平时血糖控制不理想,空腹血糖在8~10mmol/L.1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双下肢浮肿,初起仅在脚踝部,午后或活动后加重,且发现尿中泡沫增多,且久而不散,遂于县医院就医.当时测血压正常,尿常规示蛋白3+,红细胞0~2/HP,尿糖2+;血糖 L,尿素氮L,肌酐96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继续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在L,但尿检无明显改善,且浮肿逐渐加重.近1个月来患者加用“中药偏方”,出现少尿,复诊肾功能减退,血肌酐上升至l56μmol/L,为系统诊治入我科.既往史:及家族史有30余年吸烟史,15~30支/日.有肥胖家族史,其母因血糖升高在县医院诊断为“糖尿病”.体格检查:Bp 120/75mmHg,T 37℃,P 80次/分,R 20次/分.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破溃、皮疹及黄染.未触及浅表淋巴结.双眼睑轻度浮肿,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音,心界无扩大,心率84次/分,节律规整,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及反跳痛,腹部移动性浊性+.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浮肿.辅助检查:24小时蛋白定量,尿糖2+.尿本周蛋白-,尿轻链-.血常规Hb 97g/L.血清白蛋白L,球蛋白L;空腹血糖L,早餐后2小时血糖COCP 19mmol/L;胆固醇2L,甘油三酯L.心电图及胸片无异常发现.双肾B超:左肾109×55×48mm,右肾110×56×46mm,皮质厚度及回声正常,皮髓界限清楚.眼底检查示:双侧眼底有片状渗出及出血灶.问题1该患者的诊断考虑是什么依据是什么问题2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问题3糖尿病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是什么问题4糖尿病肾病如何进行治疗问题5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思维及诊断程序是什么。
泌尿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规范及模
板
目的
本文档旨在规范泌尿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的内容及格式,提高医疗质量和病人治疗效果。
内容
泌尿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应包括以下内容:
-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病情描述、体格检
查等;
- 检查结果:包括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 临床诊断: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提出初步诊断;
- 讨论与策略:根据患者诊断和病情,分析讨论最佳治疗策略;
- 随访及疗效评估:记录病人的治疗过程和效果,评估治疗效果。
格式
泌尿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应采用以下格式:
- 记录时间:记录讨论时间;
- 参与人员:记录讨论人员名单;
- 病人信息:记录患者基本信息;
- 检查结果:记录检查结果;
- 临床诊断:记录初步诊断;
- 讨论与策略:记录治疗策略;
- 随访及疗效评估:记录随访过程和疗效评估。
总结
泌尿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是提高医疗质量和病人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规范病例讨论记录的内容及格式,有利于提高病人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