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地图符号
- 格式:ppt
- 大小:13.81 MB
- 文档页数:82
地图符号举例:1.定名量表:对空间信息的处理只使用定性 关系,一般不使用定量关系的量表.2.顺序量表:按某种区分标志把事物现象构成的数组进行排序,区分为一种相对等级的方法.3.间距量表:是指利用某种统计单位对顺序量表的排序增加距离信息,即成为间距量表.4.比率量表:是以制图数据的起始点为基础,按某种比率关系进行排序,且呈比率变化.地图符号的作用:⑴保证以表示的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具有较高的几何精度,并提供了可量测性。
⑵便于对地理事物进行不同程度的抽象、概括和简化,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地图构建世界,而非复制世界)⑶赋予地图极大的表现力,使地图既能表示具体的事物,又能表示抽象的事物;既能表示现实存在的事物,又能使过去与未来现形;既能表示事物的外形,又能表示事物的内部性质;既能表示宏观,又能表示微观等。
⑷提高地图的应用效果,通过地图符号在平面上建立地理事物的空间模型,以再现或塑造此时此地无法观测的地理现象,以供量算和比较,进行各种分析和研究。
图4-19 地图符号4种量表系统地图符号的构成要素:符号的图形:用以反映地理事物要素的外形和特征。
要求:具有象征性、艺术性、一定的表现力,便于区分、阅读、记忆。
符号的尺寸:用以反映对象的数量特征及其对比关系,显示地物占有空间的大小和在图上的重要性。
符号的颜色:颜色的应用,弥补了符号图形和尺寸的不足,提高了地图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成为地图符号不可缺少的最为活跃的要素。
颜色应用于地图的突出优点,表现在:⑴增强地图各要素分类分级的概念,提高地图的科学性和表达力;⑵简化了符号图形;⑶提高了地图的视觉效果。
符号的方向:符号的网纹:地图符号的定位:除依比例符号能反映地物的真实形状外,其余都是规格化了的符号,它们反映地物位置是通过规定它们的“主点”或“主线”即定位点或定位线与相应地物正射投影后的“点位”或“线位”即实地中心位置相适应的。
1.依比例符号的定位其轮廓图形就为地物的实地位置。
第7章地图注记第八章地图注记8.1 地图注记的定义地图注记是地图上文字和数字的统称,是地图语言组成部分之一,亦是表示地图内容的一种手段。
8.2 地图注记的功能(1)标识各种制图对象①符号——表示地表现象;②注记——注明制图对象名称。
(2)指示制图对象的属性①文字注记——指示制图对象的质量属性,如:“松”、“水泥”。
②数字注记——指示制图对象的数量属性,如河宽、水深等。
(3)表明制图对象间的关系例:“温暖型褐土及栗钙土草原”,表明影像区划的各种因素(气候、土壤、植被)之间的关系。
(4)说明地图符号的含义通过各种图例、图名的文字说明,将地图符号的意义表达出来。
《加拿大土壤气候图》极冷区-温和区8.3 地图注记的种类(1)名称注记用文字注明制图对象专有名称的注记。
按照《中国地名信息系统规范》,名称注记分11类:①行政区域名称,②城乡居民地名称,③具有地名意义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名称,④交通要素名称,⑤纪念地和名胜古迹名称,⑥历史地名,⑦社会经济区域名称,⑧山名,⑨陆地水域名称,⑩海域地名,⑾自然地域名。
(2)数量注记用数字说明制图对象数量特征的注记。
(3)说明注记用文字说明制图对象的种类、性质或特征的注记。
(4)图外整饰注记8.4 地图注记要素地图注记要素主要包括字体、字号、字间距、字向、字列、字位和字色等。
字列的四种类型:水平、垂直、雁行和屈曲。
注记与所注对象保持适当间隔,不能相互压盖,最后注在空白处,不能与附近的注记或其他要素发生混淆;并尽可能使注记不遮断重要地物和地物轮廓线的转弯处和弯曲部,避免遮盖铁路、公路、河流及有方位意义的物体轮廓线,尤其不能压盖居民地的出入口、河流汇合处、道路交叉点以及独立地物和特殊地貌符号;对面状地物应选择其中部或沿面状伸展方向用不同的字体注出,以充分显示其轮廓形状和特征。
居民地字位的选择8.3 CorelDraw中的文字输入CorelDraw文字输入分美术字和段落文本两种形式。
第一章1.地图与实地的两个矛盾:(1)地图平面与地球曲面之间的矛盾;(2)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象与实地复杂现实之间的矛盾3.地图的两个基本特性:(1)解决曲面与平面的矛盾的数学法则构成了地图的数学基础(2)缩小简化的地图表象与实地复杂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的综合法则,构成了地图内容的地理基础4.综合法则的两方面基本组成:地图内容的符号化;地图内容的选取简化和概括6.地图符号两个基本功能:(1)、单个符号指示地物的位置,特征和种类(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2)、符号的组合(系统)能表达出地物的空间组合与相互关系8.多样化:传统的纸质地图,数字地图,电子地图,多媒体电子地图9.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根据由数学方法确定的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的地理基础的制图综合法则记录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工具,他能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多维信息、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和制约及其在时空中发展变化。
10.基本要素:数学要素(坐标网、比例尺、测量控制点(三角点、埋石点、独立天文点水准点))、地理要素(自然、社会经济、其他)、辅助要素11.分类:普通地图: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来表示各种基本地理要素的地图专题地图:与普通地图相对应的,比较突出并完备的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使地图内容专门化的地图13.地图功能:模拟、信息负载、传递、认知第二章1.现代特征:跨学科、高科技、信息传输、模型化2.地图学定义:一门研究利用地图图形或数字化方式科学的、抽象的概括的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联系、空间联系、动态变化,并对地理环境空间信息进行数据获取、智能抽象、存储、管理、分析、处理、可视化,以图形或数字方式传输地理空间信息的科学与技术3.学科体系的因素:整体性、层次性、关联性、开放性4、制图六体: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相对高程)、方邪(地面坡度起伏)、迂直(实地的高低起伏距离与平面图上距离的换算)第三章一、地图投影①定义:将地球表面上的点、经纬线等变换到地图平面上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初一地理地图符号表解读地图是地理学中重要的工具之一,它能够提供丰富的地理信息和空间关系。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往往让人感到困惑。
本文旨在解读初一地理地图符号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图中的含义。
一、地形符号1. 山峰:地图上用三角形表示山峰。
三角形的位置和大小表示山峰的高度和形态。
2. 山脉:山脉用一条或多条平行线表示,线的粗细和间距表示山脉的高度和密集程度。
3. 河流:地图上用曲线表示河流。
曲线的宽度和颜色表示河流的宽度和水量。
4. 湖泊:湖泊用蓝色填充的闭合曲线表示。
曲线的大小代表湖泊的面积。
5. 海洋:海洋用浅蓝色填充的区域表示,通常可以看到波浪符号来表示海洋的波动。
二、交通符号1. 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用一条或多条平行线表示,线的粗细表示公路的重要性和承载能力。
2. 国道/省道:国道和省道用虚线或实线表示,线的粗细表示道路的等级和宽度。
3. 铁路:铁路用一条或多条平行线表示,线的粗细表示铁路的等级和重要性。
4. 桥梁/隧道:桥梁和隧道用特殊的图形表示,桥梁通常为两条平行线,隧道为一条曲线。
三、人文符号1. 都市/城市:都市和城市用一个小圆点表示,圆点的大小表示城市的规模。
2. 城镇/乡村:城镇和乡村用小方块或小三角形表示,符号的大小表示城镇或乡村的大小。
3. 学校/医院:学校和医院用小十字符号表示,符号的大小表示学校或医院的规模。
4. 机场:机场用飞机符号表示,符号的大小表示机场的规模和重要性。
四、自然资源符号1. 矿山:矿山用一个小三角形表示,符号的颜色表示不同类型的矿物资源。
2. 林地:林地用绿色填充的区域表示,区域的大小表示林地的面积和类型。
3. 农田:农田用黄色填充的区域表示,区域的大小表示农田的面积和农作物类型。
4. 水库:水库用蓝色填充的闭合曲线表示,曲线的大小代表水库的容量。
五、气候符号1. 气温:气温用数字表示,一般位于地图的边缘或角落。
2. 降水量:降水量用特殊的图形表示,通常是带有雨滴符号或阴影的区域。
第七章地图符号设计内容提要地图符号的基本概念与特性地图符号的分类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地图符号的功能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方法地图符号的基本概念与特性一、基本概念符号是一种物质的对象、属性或过程,用它表示抽象的概念。
地图符号属于表象性符号,它以其视觉形象指代抽象的概念,明确直观、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地图符号的基本概念与特性地图符号作为符号的一个子类,和语言一样具有语义、语法和语用规则。
地图语言的语义就是地图上各种地图符号所代表的地图信息含义,即地图符号与所表示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通常通过地图的图例表现出来。
地图语言的语法就是地图上各种地图符号之间的关系,即地图符号系统的特性和空间关系构成的规则。
地图语言的语用就是地图符号系统的实用性,即地图符号与用图者之间的关系,保证地图语言能够快速、准确、方便地被用图者理解。
地图符号的基本概念与特性2.特性作为符号,地图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区别在于,它既能提供对象的信息,又能反应其空间结构,其主要特性是:1)地图符号是空间信息和视觉形象复合体2)地图符号有一定的约定性3)地图符号可以等价变换内容提要地图符号的基本概念与特性地图符号的分类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地图符号的功能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方法地图符号的分类一、按符号表示的制图对象的几何特征分类(一)点状符号1、定义当一个地图符号所代表的概念在抽象的意义下可认为是定位于几何上的点时,则称为点状符号。
2、作用点状符号的作用主要是说明物体的含义、位置及物体重要性.3、定位在普通地图上,点状符号的几何中心与地物实际位置是一致的;在专题地图上,点状符号的位置只要求合理,并不一定在数据的中心位置上,而且如果点状符号代表的是一个区域的数据,通常定位在这个区域的重心位置上。
量表在符号设计中的应用地图符号的分类(二)线状符号1、定义当一个符号所代表的概念在抽象的意义下可认为是定位于几何上的线时,称为线状符号。
2、作用线状符号的作用主要是说明物体的类别、位置特征及物体等级。
第一章.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的基本特性:可量测性直观性;一览性地图: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数字地图: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特征,按特殊数学法则构成的地理现象离散数据的有序组合。
电子地图:数字地图经过可视化处理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地图。
地图按内容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共8中比例尺的普通地图。
地图内容:数学基础、地理要素、整饰要素地图的成图方法:实测成图、编绘成图计算机制图的基本过程及内容:地图设计、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图形输出第三章.地图投影的基本理论一. 地图投影变形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为什么说长度变形是主要变形?答:(1)长度变形面积变形角度变形(2)由于地图投影上各点是变形时不相同的,我们先从普通的意义上来研究某一点上变形变化的特点,再深入研究不同点上的变形变化规律,便不难掌握整个投影的变化规律。
各种变形(面积、角度等)均可用长度变形来表示,因此长度变形时各种变形的基础。
二.什么是长度比、长度变形?什么是面积比和面积变形?什么是角度变形?答:长度比(u):地面上微分线段投影后长度ds`与它固有长度ds之比值。
公式u=ds`/ds 长度变形:长度比与1的差值。
公式Vp=u-1面积比(p):地面上微分面积投影后的大小dF`与它固有面积dF的比值。
公式P=dF`/dF 面积变形:面积比与1的差值。
公式:vp=P-1角度变形:某一角度投影后角值B`与它在地面上的固有角值B之间之差的绝对值。
三..地图投影是如何进行分类的?答:(1)按变形性质分类:等角等面积任意(2)按投影方式分类:几何投影:A.按辅助投影面类型分:方位圆柱圆锥B.按辅助投影面和地球的位置关系分:正轴横轴斜轴条件投影:条件投影式在几何投影的基础之上,根据某些条件按数学法则加以改造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