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勘察通用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440.10 KB
- 文档页数:42
工程勘察通用规范标准有哪些工程勘察通用规范标准是指在进行工程勘察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工程勘察的质量和可靠性。
以下是其中的几项通用规范标准:1. 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明确工程勘察的目标和任务,包括确定工程地质条件、土壤力学参数、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影响等,并提供合理可行的技术方案。
2. 资料调查与现场勘察:进行充分的资料调查,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和地下水情况等,并进行现场勘察,包括对地质和地下水进行采样分析和实地测试。
3. 仪器设备和技术方法:选用适当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方法进行勘察,包括地质雷达、电阻率仪、钻探设备等,确保勘察结果准确可靠。
4. 勘探孔位置和布设:合理确定勘探孔的位置和布设密度,保证能够全面地获取地质和地下水等信息,并确保孔的稳固和安全。
5. 采样和试验方法:采用合适的采样和试验方法,包括岩土样品采集、水样采集和实验室试验等,确保样品质量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6.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勘察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地质剖面绘制、地下水流动模拟等,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的技术依据。
7. 勘察报告编制:按照统一的格式和要求编制勘察报告,包括工程地质报告、岩土工程报告等,其中应包含勘察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8. 质量控制和验收:在勘察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包括现场监督和数据审核等,确保勘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组织勘察成果的验收。
9. 安全和环保措施:在进行工程勘察时,应遵守安全和环保相关法规和标准,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10. 经济效益和时间控制: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合理控制工程勘察的经济成本和时间进度,确保工程勘察能够及时高效地完成。
以上是工程勘察通用规范标准的一些内容,不同的工程勘察项目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规范和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工程勘察通用规范标准最新版工程勘察通用规范标准最新版是《工程勘察通用规范标准》(GB 50092-2013),于2013年12月1日发布实施的。
该标准共分为13章,包括勘察概况、地质勘查、水文及水资源勘查、地震勘查、遥感与测绘、勘察测量、实验室试验与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勘察设计报告、施工图设计与资料编制、质量控制与检验、勘察资料的编制和交接、技术档案的保存。
标准详细规定了工程勘察的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以下列举一些主要内容:1. 勘察概况:包括勘察目的、勘察方法、数据处理与计算、成果报告等。
2. 地质勘察:包括地质调查、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调查等。
3. 水文及水资源勘察:包括水文地质勘查、地下水勘查、水文资料收集等。
4. 地震勘察:包括地震地质调查、工程地震观测等。
5. 遥感与测绘:包括遥感技术在勘察中的应用、测绘基准与网控制等。
6. 勘察测量:包括地面测量、测量校核、勘察测量器具和设备等。
7. 实验室试验与分析:包括土壤和岩石试验、材料试验、环境保护试验等。
8. 环境影响评价:包括环境基础状况调查、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等。
9. 勘察设计报告:包括勘察结果的总结、工程设计依据等。
10. 施工图设计与资料编制:包括勘察的基础资料的整理与编制、以及施工图设计的要求等。
11. 质量控制与检验:包括勘察质量控制的程序与方法、合格证明与验收等。
12. 勘察资料的编制和交接:包括勘察成果资料的标准化编写、提取、归档和交接等。
13. 技术档案的保存:包括勘察技术档案的保存期限、形式和归档要求等。
总之,这部标准对工程勘察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规范,以确保勘察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靠性,对于指导和保证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测量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目 次1总则 (1)2基本规定 (2)2.1 测量基准 (2)2.2 测量精度 (2)2.3 过程管理 (3)2.4 成果管理 (4)2.5 测量安全 (4)3控制测量 (7)3.1 一般规定 (7)3.2 平面控制测量 (7)3.3 高程控制测量 (8)4现状测量 (10)4.1 一般规定 (10)4.2 地面现状测量 (10)4.3 地下空间设施测量 (13)4.4 水域现状测量 (14)5测设放样 (15)5.1 一般规定 (15)5.2 规划条件测设及监督测量 (15)5.3 工程施工放样 (16)6变形监测 (18)6.1 一般规定 (18)6.2 施工期间变形监测 (20)6.3 使用期间变形监测 (22)附:起草说明 (23)1总则1.0.1为在工程测量中,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中的测量活动必须遵守本规范。
1.0.3本规范是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作业实施、质量控制、成果检验及监督管理的基本要求。
当工程测量中采用的技术方法、技术措施与本规范的规定不一致,但经合规性评估符合本规范相应技术指标要求时,应允许使用。
1.0.4 工程测量活动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2 基本规定2.1 测量基准2.1.1 工程测量空间基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大地坐标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当确有必要采用其他坐标系统时,应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联系。
2 高程基准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确有必要采用其他高程基准时,应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建立联系。
3 深度基准在沿岸海域应采用理论最低潮位面,在内陆水域应采用设计水位。
深度基准和高程基准之间应通过高程联测建立联系。
2.1.2 工程测量时间系统应采用公历纪元和北京时间。
工程测量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目 次1总则 (1)2基本规定 (2)2.1 测量基准 (2)2.2 测量精度 (2)2.3 过程管理 (3)2.4 成果管理 (4)2.5 测量安全 (4)3控制测量 (7)3.1 一般规定 (7)3.2 平面控制测量 (7)3.3 高程控制测量 (8)4现状测量 (10)4.1 一般规定 (10)4.2 地面现状测量 (10)4.3 地下空间设施测量 (13)4.4 水域现状测量 (14)5测设放样 (15)5.1 一般规定 (15)5.2 规划条件测设及监督测量 (15)5.3 工程施工放样 (16)6变形监测 (18)6.1 一般规定 (18)6.2 施工期间变形监测 (20)6.3 使用期间变形监测 (22)附:起草说明 (23)1总则1.0.1为在工程测量中,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中的测量活动必须遵守本规范。
1.0.3本规范是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作业实施、质量控制、成果检验及监督管理的基本要求。
当工程测量中采用的技术方法、技术措施与本规范的规定不一致,但经合规性评估符合本规范相应技术指标要求时,应允许使用。
1.0.4 工程测量活动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2 基本规定2.1 测量基准2.1.1 工程测量空间基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大地坐标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当确有必要采用其他坐标系统时,应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联系。
2 高程基准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确有必要采用其他高程基准时,应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建立联系。
3 深度基准在沿岸海域应采用理论最低潮位面,在内陆水域应采用设计水位。
深度基准和高程基准之间应通过高程联测建立联系。
2.1.2 工程测量时间系统应采用公历纪元和北京时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勘察资质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勘察资质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建市[2013]86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规划委,天津、上海市建设交通委,重庆市城乡建设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总后基建营房部工程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有关行业协会: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0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建市[2007]202号)和《工程勘察资质标准》(建市[2013]9号),我部组织制定了《工程勘察资质标准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与我部建筑市场监管司联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3年6月7日工程勘察资质标准实施办法为实施《工程勘察资质标准》(建市[2013]9号,以下简称新《标准》),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资质申请条件和审批程序(一)建设工程勘察资质申请条件和审批程序按照《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0号)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建市[2007]202号)有关规定执行。
(二)申请工程勘察综合资质,须具有岩土工程专业甲级资质,及水文地质勘察专业甲级资质或工程测量专业甲级资质。
工程勘察综合资质涵盖所有专业类别,取得工程勘察综合资质的企业,不需单独申请工程勘察专业资质。
岩土工程专业资质涵盖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物探测试检测监测三类岩土工程(分项)专业资质,取得岩土工程专业资质的企业,不需单独申请同级别及以下级别岩土工程(分项)专业资质。
工程勘察设计通用规范最新版工程勘察设计通用规范(最新版)一、前言工程勘察设计通用规范(最新版)是我国工程建设行业为了规范工程勘察设计活动而制定的规范文件。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活动,旨在确保工程的安全、经济、合理和可持续发展。
二、勘察设计的基本要求1. 勘察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确保勘察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 勘察设计应根据工程性质和规模,确定勘察内容和深度,确保勘察设计在合理范围内的精确性。
3. 勘察设计应充分考虑各类地质、地理、气象等自然因素,同时还应考虑工程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并在设计中进行合理的评估。
三、勘察设计的技术要求1. 勘察设计应采用先进的勘察方法和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以提高勘察的准确性和效率。
2. 勘察设计应严格执行勘察标准和规程,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勘察设计应合理选取工程地质剖面和钻孔位置,以获取准确的地质数据,并确保勘察图件的合理布置和绘制。
四、勘察设计的报告要求1. 勘察设计应提交完整、详细、准确的勘察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勘察地质条件、地质灾害评价、设计参数等。
2. 勘察设计报告应包含完整的勘察资料和图件,并应对勘察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一致性进行评估和说明。
五、勘察设计的质量控制要求1. 勘察设计应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控制的组织体系、工作流程、验收标准等。
2. 勘察设计应组织专业人员对设计进行质量评估和检查,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
3. 勘察设计应按照规定的设计质量验收程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设计方可用于施工和监理。
六、勘察设计的技术保密要求1. 勘察设计单位应建立健全的技术保密制度,保护项目的商业秘密和技术机密。
2. 勘察设计单位应加强对单位内部人员的保密教育和管理,确保设计文件不泄露。
七、勘察设计的责任和义务1. 勘察设计单位应按照合同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承担勘察设计的责任和义务。
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0年多种,并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案例调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打算(第一批)»(建标查,通过研究分析,查找勘察生产过程中各作业程序存[2020]102号),由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和福建省九在的危险源。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并参考了龙建设集团为主编单位,会同全国各行业有部分相关行业技术标准和有关规定,针对勘察行业安关勘察、施工、质量安全监督单位于2020年6月开展全生产特点,在充分考虑岩土工程勘察要紧作业工序了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以下简称〝规和作业环境中可能存在涉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危险因范〞)的编制工作。
编制组依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素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和应急措出的编制进度打算按时完成编制大纲、征求意见稿和施。
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勘察、安全监督单位的意送审稿的编写与审查工作,并于2020年2月完成了报见,对各章节进行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批稿上报待批准公布。
1规范编制目的和意义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制特点戴一鸣(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1)[摘要]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是一本综合性、适用于各行业岩土工程勘察安全生产的通用标准,是编写岩土工程勘察纲要、危险源辨识、现场作业安全生产评判、安全生产治理工作的依据。
依照编制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的体会,简要介绍了该规范的编制背景、编制原那么、要紧内容和要紧特点等。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中图分类号]TU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498(2020)05-0099-05Compilation Features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 Safety Code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Dai Yiming(Fuji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Fuzhou,Fujian 350001,China) Abstract:National standard Safety Code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s a comprehensive general standard,which is applicable to all industrie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safety. It is basis for works such as the prepar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outline,hazard identification,on-site job safety assessment,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safety. Based on compilating experiences of Safety Code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the compilation background,preparation principles,main contents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ndard are introduced. Key words: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safety;standard«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是一本综合性、适用于随着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各行业岩土工程勘察安全生产的通用标准,也是我国善和实施,加强建设工程勘察安全生产监督治理已刻第一部有关岩土工程勘察安全生产方面的技术标准。
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eneral code for engineeringinvestigation2021-09-08发布2022-04-01实施5《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55017-2021)9目次1总则 (1)2基本规定 (2)3勘察要求 (3)3.1勘察纲要 (3)3.2地基基础工程 (4)3.3地下工程和基坑工程 (5)3.4边坡工程 (6)3.5不良地质作用 (6)3.6特殊性岩土 (10)3.7地下水 (13)4勘探和取样 (15)4.1一般规定 (15)4.2勘探作业安全 (15)4.3勘探技术要求 (17)4.4取样 (17)5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 (19)6分析评价和工程勘察报告 (20)6.1分析评价 (20)6.2工程勘察报告 (22)《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55017-2021)1总则1.0.1为保证工程勘察质量,保障工程、人身、财产和公共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满足工程监督管理基本需要,制定本规范。
1.0.2工程勘察必须执行本规范。
1.0.3工程勘察应根据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的要求,进行策划、实施,勘察成果应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提供资料真实、结构完整、评价合理、结论可靠、建议可行的勘察报告。
1.0.4工程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措施是否符合本规范要求,由相关责任主体判定。
其中,创新性的技术方法和措施,应进行论证并符合本规范中有关性能的要求。
1《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55017-2021)22基本规定2.0.1工程勘察的策划和实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取得拟建工程设计资料,搜集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地质资料和环境资料,编制勘察纲要;2应调查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情况和危害程度;3应查明拟建工程场地地形地貌和工程影响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分布、工程特性,调查对工程不利的地下埋藏物;4应查明对工程有影响的地下水分布特征,分析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评价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应分析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提供设计和施工所需岩土参数;6应提供工程勘察报告。
工程勘察要求范文工程勘察是指对于土地、地下资源和挖掘场地等特定区域的实地勘查和调查工作,通过对该区域的详细了解,以便更好地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方案。
在进行工程勘察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首先,工程勘察需要对于勘察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地貌、地下水文等方面的调查。
这是因为这些因素与工程的建设和施工密切相关,对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工程勘察中需要详细了解地下水的走向和水位,以便更好地预测和处理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地下水问题。
其次,工程勘察需要对于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估和预测。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可能对工程的建设和施工造成重大的影响。
因此,在工程勘察中需要对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第三,工程勘察需要对土地使用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进行遵守。
在进行工程勘察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土地使用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确保勘察工作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例如,工程勘察中需要对于可能存在的环境敏感区域进行认真的调查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四,工程勘察需要进行充分的信息搜集和资料整理。
在进行工程勘察时,需要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评估勘察区域的情况。
例如,在进行地质调查时,需要参考和分析相关的地质图、地形图和遥感影像等资料,以提高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工程勘察需要进行全面的勘察方案编制和报告撰写。
勘察方案是工程勘察的基本依据,应当根据勘察任务的具体要求进行制定,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
而勘察报告是对勘察结果的总结和结论,应当详细叙述勘察的过程、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等内容。
勘察报告应当具备科学性、准确性、可读性和实用性等特点,以便更好地指导后续的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
综上所述,工程勘察的要求包括地质、地貌、地下水文等方面的调查、地质灾害的评估和预测、法律法规的遵守、信息搜集和资料整理以及勘察方案编制和报告撰写等方面。
建筑施工工程常用规范标准目录汇编一、通用规范序号规范及标准名称规范及标准编号备注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 2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 3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 4组合结构通用规范GB55004-2021 5木结构通用规范GB55005-2021 6钢结构通用规范GB55006-2021 7砌体结构通用规范GB55007-2021 8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 9燃气工程项目规范GB55009-2021 10供热工程项目规范GB55010-2021 11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 12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程项目规范GB55012-2021 13市容环卫工程项目规范GB55013-2021 14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 15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 16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 17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55017-2021 18工程测量通用规范GB55018-2021 19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 20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55020-2021 21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GB55021-2021 22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GB55022-2021 23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GB55023-2022 24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4-2022 25宿舍、旅馆建筑项目规范GB55025-2022 26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6-2022 27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2 28特殊设施工程项目规范GB55028-2022 29安全防范工程通用规范GB55029-2022 30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2 31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1-2022 32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GB55032-2022 3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33-2022GB55034-202234建筑与市政施工现场安全卫生与职业健康通用规范35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规范GB55035-202336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337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二、建筑结构工程国家标准规范及标准名称规范及标准编号备注序号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124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6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7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2011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89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192019年12月1日起实施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201516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17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20141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9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9358-20172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21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22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23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2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25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2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2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2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29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404-20073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16 31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50430-2017 3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7 33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T50214-2013 3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 3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36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 3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7 3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3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0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41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12 42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 43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 44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45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2008 46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8 47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 4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4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50滑动模板工程技术标准GBT50113-20192019年12月1日起实施51传统建筑工程技术标准GBT51330-20192019年8月1日起实施52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51351-20192019年9月1日起实施地方标准序号规范及标准名称规范及标准编号备注1保温板薄抹灰外墙保温施工技术规程DB11/T584-20132岩棉外墙保温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11/T1081-20143泡沫水泥保温板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11/T1079-20144硬泡聚氨酯复合板现抹轻质砂浆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11/T1080-20145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应用技术规程DB11/T1313-20156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DB11/385-20117民用建筑节能工程现场检验标准DB11/T555-20158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B11/T339-20169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1510居住建筑装修装饰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B11/T1076-201411公共建筑装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DB11/T1087-201412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DB11/T1074-201413建筑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DB11/T1075-201414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T01-26-200315厨房、厕浴间防水施工技术规程DBJ01-105-200616居住建筑门窗技术规范DB11/1028-201317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DB11/T696-201618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规程DB11/367-200619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695-201720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383-201721模板早拆施工技术规程DB11/694-200922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DB11/T583-20152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DB11/945-2012消防保卫标准24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规程DB11/T1470-20172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DB11/T1030-2013程26公共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11/510-201727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11/1340-201628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程DB11/T1445-201729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泵送混凝土DB11/T1446-2017抗压强度技术规程30建筑预制构件接缝密封防水施工技术规程DB11/T1447-201731建设工程检测试验管理规程DB11/T386-201732自流平地面施工技术规程DB11/T511-201733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DB11/689-201634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DB11/T1383-20163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1636建筑内外墙涂料施工及验收规程DB11/T1343-201637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规程DB11/T363-201638建筑轻质板隔墙施工技术规程DB11/T491-201639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标准DB11/T1312-201540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DB11/T464-201541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DB11/T583-201542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154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DB11/945-2012消防保卫标准44可拆除锚杆技术规程DB11/T1366-2016 45塑料排(蓄)水板施工技术规程DBII/T1363-2016 46建筑内外墙涂料施工及验收规程DBII/T1343-2016 47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技术规程DBII/T1200-2015 4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规范DBII/T1132-2014 49玻璃棉板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规程DBII/T1117-2014 50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DB11/T968-2013 51防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11/T944-2012 52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规程(复合酚醛保温板聚合物水泥砂浆做法)DB11/T943-2017 53建筑墙体用腻子应用技术规程DB11/T850-2011 54压型金属板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B11/T848-2011 55屋面保温隔热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11/T643-2009 56建筑装饰工程石材应用技术规程DB11/T512-2017 57自流平地面施工技术规程DB11/T511-2017 58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应用技术规程DB11/T346-2006行业标准序号规范及标准名称规范及标准编号备注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2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1-20123建筑施工测量标准JGJ/T408-2017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7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8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20109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10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14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15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JGJT471-20192020年2月1日起实施16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192019年11月1日起实施17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技术标准JGJT451-20182019年4月1日起实施18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T480-20192019年11月1日起实施19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JGJ289-2012 20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 21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JGJ159-2008 2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2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24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标准JGJT469-2019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25轻型模块化钢结构组合房屋技术标准JGJT466-20192019年12月1日起实施26装配式整体卫生间应用技术标准JGJT467-20182019年5月1日起实施27装配式整体厨房应用技术标准JGJT477-20182019年8月1日起实施28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29再生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JGJT443-20182019年5月1日起实施30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11 3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32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2013 33种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JC/T1075-2008 34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298-2013 35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JGJ/T304-2013 36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15 37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38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 39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 40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29-2015 4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T81-2011 4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T82-2011 43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T251-2011 44外墙保温用锚栓JG/T366-2012 45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GJ/T223-2010 46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 47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T163-2013 48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2015 49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 50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 5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52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1653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54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件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55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83-2009 56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5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5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5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2016 60建设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6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62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6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64咬合式排桩技术标准JGJT396-20182018年11月1日起实施65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标准JGJT419-20182019年6月1日起实施66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JGJT12-20192020年1月1日起实施67整体爬升钢平台模架技术标准JGJ459-20192019年6月1日起实施68液压爬升模板工程技术标准JGJT195-20182019年6月1日起实施二、电气设备工程序号规范及标准名称规范及标准编号备注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3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2014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9-2010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16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1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11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1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GB50171-2012工及验收规范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4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16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1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1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2-200819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2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21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2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23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24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2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6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17945—20102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28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2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3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31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32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3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3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19943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36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883-201237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695-201738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T01-26-20033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4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4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42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CECS154-200343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1~1344建筑电气通用图集09BD1~1545等电位联结安装15D50246防雷与接地D500~D50547室内管线安装D301-1~348常用风机控制电路图16D303-249电缆敷设D101-1~750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及灯具安装D702-1~3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14X505-152电气竖井设备安装04D701-153电缆桥架安装04D701-354建筑电气设施抗震安装16D707-1三、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序号规范及标准名称规范及标准编号备注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6-2006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GB50015-20192020年3月1日起实施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8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9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1710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11钢制采暖散热器GB29039-201212采暖与空调系统水力平衡阀GB/T28636-201213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标准GB50495-20192019年12月1日14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200915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GB/T18742-201716冷热水用聚丁烯管道系统GB/T19473-200417冷热水用分集水器GB/T29730-201318沟槽式管路连接件技术规范GB/T36019-201819管道支吊架GB/T17116-201820地板辐射采暖技术规程DB11/T806-2011北京地标21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201022无负压给水设备CJT265-201623建筑给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98-201424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能效评测方法JG/T448-201425薄壁不锈钢式卡压和沟槽式管件CT/T152-201626建筑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8-200427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CECS154-200328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四、通风与空调工程规范及标准名称规范及标准编号备注序号1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5-20052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GB50274-2010收规范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4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20105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52-20106钢制管道焊接及验收GB/T31032-20147柔性泡沫橡塑保温制品GB/T17794-20088通风与空调施工验收质量规范GB50243-20169风机盘管机组GB/T19232-200310绝热用玻璃棉及其制品GB/T13350-201711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12通风管道耐火试验方法GB/T17428-200913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GB/T18836-201714空调与制冷设备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GB/T17791-201715住宅新风系统技术标准JGJT440-20182019年5月1日起实施16住宅排气管道系统工程技术标准JGJT455-20182019年6月1日起实施17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T141-201718变风量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343-201419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201520抗震支吊架安装及验收规程CECS210-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发布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个单位进行修实践经验最后由我部会主要内容有在编制过程中土工程界专家的建议经年号邮编建设部年月主要符号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第一节第二节岩土分类与鉴定第三章各类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要求第一节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第二节地下洞室第三节岸边工程第四节管道与架空线路工程第五节尾矿坝与贮灰坝第六节边坡工程第七节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第八节第九节岩土加固与改良第十节现有建筑物的加载与保护第四章场地稳定性第一节岩溶第二节滑坡第三节崩塌第四节泥石流第五节采空区第六节地面沉降第七节强震区场地与地基第八节断裂第九节地震液化第五章特殊性岩土第一节湿陷性土第二节红粘土第五节填土第六节多年冻土第七节膨胀岩土第八节盐渍岩土第九节风化岩与残积土第十节污染土第六章地下水第一节地下水作用第二节地下水参数测定第三节地下水试样第四节工程降水第七章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第八章勘探与取样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钻探第三节第四节岩土取样第五节地球物理勘探第九章原位测试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载荷试验第三节静力触探试验第四节圆锥动力触探第五节标准贯入试验第六节十字板剪切试验第七节旁压试验第八节现场剪切试验第九节波速测试第十节岩体原位应力测试第十一节块体基础振动测试第十章室内试验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土的物理性质试验第三节土的压缩固结试验第四节土的抗剪强度试验第五节土的动力性质试验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地基基础的检验与监测第三节岩土体性状的监测方法第四节地下水的监测第十二章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与成果报告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第三节反分析第四节成果报告的基本要求第十三章第一节调查内容第二节取样和测试项目第三节腐蚀性评价第四节防护措施附录一岩土分类附录二洞室围岩质量分级与围岩压力计算附录三岸边工程地基计算附录四附录五沉井外壁与土的单位摩阻力附录六泥石流的工程分类附录七附录八红粘土分类附录九多年冻土融陷性分级附录十附录十一盐渍土分类附录十二花岗岩残积土细粒土试验附录十三附录十四取土器技术标准和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附录十五原位测试方法的适用范围附录十六附录十七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主要符号压缩系数基础底面或载荷板宽度回弹指数相对密实度地基变形模量地基承载力基本值静力触探头侧壁摩擦力土的液性指数土的塑性指数主动土压力系数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超固结比先期固结压力无侧限抗压强度土的饱和度孔隙水压力地层压缩波波速地层剪切波波速土的天然含水量冻土总含水量土的塑限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国家技术监督局实施土的泊松比抗剪强度内摩擦角第一章总则第条第条第条第条可行性研究勘察应符合确定场地方案要求对面积不大且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场地或有建筑经验的地区第条第二章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第一节岩土工程勘察分级第条第条工程安全等级应根据工程破坏后果的严重性按表表工程安全等级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工程类型一级很严重重要工程二级严重一般工程三级不严重次要工程第条地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小于向二级三级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条亦按本方法确定地基等级第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以及其他情况复杂需作专门处理的岩第条表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勘察等级确定勘察等级的条件工程安全等级场地等级地基等级一级一级任意任意二级一级任意任意一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或三级三级二级三级一级任意任意一级二级二级三级二级三级三级三级二级三级三级二级或三级第二节岩土分类与鉴定第条岩石作为工程地基和环境可按下列原则分类当软化系数值小于或等于值大于第条对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尚应描述矿并宜符合下列规定表岩层厚度分类第条土按堆积年代可划分为以下三类第四纪晚更新世文化期以来新近堆积的土层第条土根据有机质含量分类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一附表第条碎石土和砂土的划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一附表粒径大于的颗粒不超过全部质量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的土应定为粉当塑性指数大于为粉质粘土当塑性指数大于注确定塑性指数塑限以搓条法为准第条土的综合定名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时宜定名为厚的土层写在前面时第条第条的第条砂土的密实度应根据标准贯入锤击数合表表按标准贯入锤击数第条粉土的密实度应根据孔隙比中密和密实其湿度应根据含水量密实度和湿度的确定应分别符合表和表的规表按孔隙比表按含水量第条粘性土的状态应根据液性指数表表按液性指数值确定粘性土状态第条其鉴定与描述除按本规范第针状和片状颗粒的含量以及颗粒表面的泥膜情况第条碎石料和砂料的分类应分别符合表和表表碎石料分类表砂料分类第条砂料的平均粒径和细度模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第三章各类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要求第一节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第条其主要工作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第条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并应符合下列要求第条第条要工作第条在微地貌和地层变第条表注表中间距不适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第条初步勘察勘探孔深度可按表确定表勘探孔深度探井铲孔及原位测试孔旁压试验长期观测等钻孔除外第条控制性勘探孔宜占勘探孔总数的第条初步勘察取土试样和原位测试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每层土均应采其数量不得少于第条应根据其埋藏特征采取有代表性的水试样进行腐蚀性分析其取样地点不宜少于第条详细勘察应按不同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对建筑地基应作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治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和建议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对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度的场地并应计算当基坑降水设计时尚应查明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提供地层的渗第条第条详细勘察的勘探点间距可按表表勘探点间距第条详细勘察勘探孔的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其值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勘探孔深度对条形基础应为基础底面宽度的倍对单独柱基应为但不应小于基础的影响其深度可按表表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当地基为多层土时可根据表列数值予以调整代替基础底面宽度第条详细勘察取样和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并宜取勘探孔总数的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宜为据不应少于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孔内原位测第条岩土条件与原勘察资料不符时第条高层建筑详细勘察勘探点的布置除应符合第应满足下列要求其间距宜取个其中控制性勘探点不宜少于第条高层建筑勘探孔的深度宜按下列要求确定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大于压缩层的下限一般性勘探孔应能控制主要受力层式中与压缩层深度有关的经验系数注表中当土的堆积年代老密实或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取小值反之取大值第条提供降水设计所需的计算参数和方案建议第条室内土工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试验的最大压力值应大于预计的有效土自重压力与附加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的计算应取自土的有效自重压力至有效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段当需考虑深基坑开挖卸荷和再加荷影响时曲线和确定先期固结压力与压缩指数组当荷载施加速率较低时可采用宜采用自重压力预固结第条根据地按下列规定确定第条固结历史足对总沉降的大小和不同部位间的沉降差的限制外第二节地下洞室第条地下洞室的岩土工程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第条地下洞室各勘察阶段的工作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初步查明各拟选方案的地质条件进行围岩的初步分类查明所选洞址的洞口及围岩的工程地质开挖中当发现与地质资料有重大不符时应提出修第条宜避开表水及地下水汇集的地段通过第条距洞壁外侧城市地区洞室的孔距不宜大于勘探孔深度应穿越洞底设计标高以下大型洞室或地质条件复杂的洞室需进行条件允许进行岩体应力和变第条第条岩体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应采用工程地质分析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第条宜采用机械掘进或控制爆破第条第条孔距宜取位宜小于勘探孔深度应达到洞底设计标高以下一倍洞径当遇暗浜等不良地质条件时其深度可取第条第条第条跨度第条本节规定适用于在水陆交界处或近岸浅水中兴建的水工建筑物第条岸边工程勘察应着重查明下列特征第条第条其工作内容除应满足本规范第七章的勘探孔深度一般为第条勘察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仍宜按本款第按表和表注以基岩为持力层的称岩基以土层为持力层的称土基第条勘探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和表各类建筑物所需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项目可按本规范附录三附表可按本规范附录三附表表第条岸边工程应对验算岸坡和地基稳定性提出建议并应满足下列要求也可根据当地情况对直立式堤应计入波浪的作用对斜坡式堤可不计入波浪作用但当预计滑动面可能通过堤身时第条验算稳定性宜采用下列方法确定抗剪强度指标第条岸边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第条第条对岩土第条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阐述线路各方案通过地区包括第条第条段时宜避开下列河段第条初步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第条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大中型河流跨越方案宜布置勘探点第条跨越工程详细勘察的内容及工作布置应按本第条列要求勘探点深度应达到管道埋设深度以下勘探点间距宜采用深度以下第条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第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以及设计和施工方案建第条第条第条对影响线路取舍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评价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并进行线路宜避开可采矿层第条第条选择架空线路工程的路径及线路大跨越地段可按本规范第条和第条详细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弱夹层情况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并提出处度时应判定饱和土在地第条详细勘察阶段对直线塔基和地质条件简单的地段可每个塔基布置一个勘探点深度宜根据杆塔受力性质和地质情况确定宜为基础埋置深度与基础底面宽度的第条第五节尾矿坝与贮灰坝第条第条第条第条初步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第条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宜采用勘探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其间距宜采用勘探点的数量确注当上述深度范围内遇到基岩时应穿过强风化带第条第条表尾矿库等级应符合表表尾矿库等级指标第条第条当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第条当条件允许第条尾矿坝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符合下列要求根据并论证其应根据室第条第条第条可行性研究勘察应查明拟选灰坝坝址稳定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对坝址的稳定性为第条坝轴第条灰坝坝型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第条对坝基的稳定和渗漏作出第条对岩土及沟谷形态变化不大的场地可沿坝对河沟洼地等的松软地第条初步设计勘察勘探点的布置每条勘探线上不少于第条初步设计勘察勘探点的深度在上述勘探第条施工图设计阶段仅对未查明的岩土工程问第条灰坝专门性勘察包括前期坝的下游坝面贴坡加高和坝前灰渣土上加筑子坝的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宜沿后期平行坝轴线的勘探线不宜少于度或大于第条筑坝材料场筑坝材料的储量宜大于设计需要量的第条产地和储量筑坝材料的质量和储量并提出地基处理等有关岩坝基灰第六节边坡工程第条第条一般情况下边坡坡度容许值可按本规范附录四采第条在覆盖层地区还应查明其厚度及下伏基岩面的第条初对人工边坡提出最优开挖坡角必要时第条测绘范围应包勘探点间距不宜大于当遇有软弱夹层或不利结构面勘探点深度应穿过潜在滑动面并深入稳定层内角的钻孔每层的试样不应少于三轴试验的最高围压及直剪试验的最对控制边坡稳定的软弱面可进行原第条边坡的稳定评价宜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图解分析法和极限平衡计算法结合进第条评价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和发展趋势并对下列不利条件进行分析或交角小于第条图解分析法宜根据赤平极射投影进行下列分析第条边坡稳定系数值第条边坡稳定系数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要求值宜采用级为二级的边坡工程宜采用取大值值可采用第条宜进行边坡稳定的可靠性分析第条当需要对不稳定边坡加固时根据边坡的岩土工程条件可采用下列措施射混凝土等方法进行表面加固度大于第条边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论述下列内容第七节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第条第条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勘察应满足下列要求在详细勘察阶段并宜在开挖边界外及开挖深度的对于软土勘探点的深度应满足本规范第并应评第条第条第条当墙背有地下水时力小于相应高度上的水压力时当主动土压力任何高度上小于倍土自重压力第条其计算应表锚杆挡土结构的土压力系数除应按表查出土压力系数的相应数值外尚应考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土压力系数确定后土压力计算应符合本规范第条规定但宜按三角形分布并计入坑条规固深度及锚杆受力图锚杆体系稳定性检验范围系数宜取锚杆的拉拔试验不应少于实际使用锚杆总数的当无条件在粉土和砂土压浆锚固的锚杆抗拔力式中式中与粘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有关的折减系数确定图粘性土中锚杆抗拔力的折减系数应取足图当锚杆的间距小于图所示的距离或锚杆全设计拉力采用第条内撑式挡土结构的土压力分布应根据被支撑土体的土类确定侧视图锚杆在土体中的装设位置并应计入水压力和槽边第条验算基坑的基底数可按下式计算式中取值第条当基坑附近有建筑物时图中当基底下存在较厚的软粘土时图内撑式挡土结构土压力分布图形基坑的深宽比图基底稳定系数按图分为物的等级及其基底所在的区域按表确定基按图件的下端应落在当相邻基础位于应计入基础荷载对图深基开挖对相邻基础影响的分区表相邻建筑物基础处理要求第条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第条桩或墩的岩土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第条桩或墩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相邻勘探点的持力层层面高差不应超过当岩土条件复杂时每个大口径的桩或墩宜布置深度或在桩尖下取基础底面宽度的当在该深度范围内遇坚硬岩土层时可终止勘一般性勘探孔深度宜进入持力层对需要估算桩的极限摩阻力其固结压力应大于桩基土层实际受力条每个场地的载荷试验数量不宜少于个对承受较大水平荷载的桩或墩应进行水平载荷试验对承受上拔力的桩或第条桩或墩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根据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参数第条沉井的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第条沉井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面积小于应布置个勘探点面积等于或大于的大型沉井应布置大型沉控制孔宜占勘探点总数的第条沉井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当采用排水法施工时应提出排水设施的要求及封底方法当采用井第九节岩土加固与改良第条岩土加固与改良应符合下列要求第条并宜符合下列要求式中指数可取的倍对渗透第条并应验算垫层底面下卧层的承载力和抗滑稳第条抗剪强度小于振冲孔间距可通过现场试验并按下式计算式中系数正方形布置为表填料级配适宜性评价按下式计算式中层厚度可按下式计算式中固深度第条列要求采用电渗排水时第条深层搅拌法宜用于淤泥和淤泥质土等软弱粘土并宜符合下列要求第条并宜符合下列要求第条第条第十节现有建筑物的加载与保护第条现有建筑物的加载与保护的岩土工程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应分析新建建筑物在现有建筑物地基土中引起第条每幢单独建筑物的勘探点不应少于一倍基宽的深度范围内宜为第条其数量不应少于个土试样及旁压试验间距宜为压缩试验结果应以关系的形式整理第条评价地下水抽降影响的岩土工程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压缩试验结果应以关系的形式整理第条评价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岩土工程勘察宜符合下列要求提出坑现有和第条评价地下开挖对建筑物影响的岩土工程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并提出第条评价桩基施工或强夯法加固地基土对建筑物影响的岩土工程勘察应符合下列桩步骤波形曲线第条评价地基与基础事故的岩土工程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包括不合理的加载对斜坡的不适当开挖使滑坡复活以及振动效第四章场地稳定性第一节岩溶第条第条岩溶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当基础采用大直径嵌岩桩或墩基时第条对于划分不同的第条各阶段的勘探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在测绘与物探中发现的异常地对建筑物基础以下和近旁的物探异常点或基础顶面荷载大于均应布置验证性当发现有危及工程安全的洞体时其勘探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基底以下土层厚度不符合第当在预定深度内遇见洞体时应沿基础轴线或在每个单独基础位置上以较大密度布置静力触探或小口对大直径嵌岩桩或墩基以下桩径的倍并不应小于对重要或荷载较大的工程第条岩溶水呈集中渗流时第条岩溶勘察的测试和观测宜符合下列要求必要时可第条定性的不利影响倍或条形基础宽度的之一时第条当不符合本规范第顶板形状岩体结构及第条岩溶地基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对土洞和塌陷宜采对重要第条第二节滑坡第条滑坡地区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内容应满足下列要求鼓丘等要素第条滑坡勘察的勘探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除沿主滑方向勘探孔的间距不宜大于在滑床转折处宜布设一定第条滑坡勘察的试验宜符合下列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可取可取给定粘聚力或内摩擦角第条滑坡稳定性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可按本规范第图滑坡稳定系数计算可按图和下列公式计算式中应取负值块段的剩余下滑动力传递至应符合下式要求式中个式中第条滑坡的治理应符合下列要求并采取排水天沟截水或在滑坡当需考虑滑坡体上工程的安全时对抗滑地段可采应对滑坡体越过支挡区第条第条下列规定第条第条崩塌勘察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宜采用尺宜采用第条第条崩塌区可根据其规模和处理的难易程度划分为以下三类类崩塌区落石方量大于类崩塌区介于类崩塌区落石方量小于第条类崩塌区线路工程通过第条对对易崩塌岩体应采用锚索或锚第四节泥石流第条泥石流勘察应在可行性研究或初步勘察阶段进行并应查明建筑场地及其上游并对其建筑场地作沟床的冲估算一次发后产生的灾害情况第条第条泥石流的工程分类划分第条类和类和线路应避类和线路可在洪积第条堆积区第条泥石流动态监测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泥石流基本参数变化的短周期动态第条其勘察应分别查明老采空区上覆岩层的稳定性并判定第条和预测下列内容第条对老采空区和现采空区第条规定第条对于缓倾可按表表地表移动和变形预测计算公式式中矿层的采出厚度主要影响半径第条采空区场地的建筑适宜性评价应根据开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