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
- 格式:doc
- 大小:2.11 MB
- 文档页数:8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知识点终极总结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中的重点考查内容。
在一轮复习中,对区域地理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有助于我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地理综合素养。
以下是对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中区域地理知识点的终极总结。
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约为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
2、经线和纬线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长度相等;纬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3、经度和纬度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起点,向东向西各分180°;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点,向北向南各分 90°。
4、地图三要素地图的三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方向的判断有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二、世界地理1、七大洲和四大洋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2)亚热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3)温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4)寒带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3、世界主要地形区(1)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等。
(2)高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东非高原等。
(3)平原:亚马孙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等。
4、世界主要河流(1)尼罗河:世界最长的河流。
(2)亚马孙河:世界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3)长江:亚洲第一长河。
(4)密西西比河:北美洲最长的河流。
考点04 世界的气候一、单选题下左图为美国西海岸区域示意图,下右图为旧金山与西雅图月平均最高气温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旧金山水循环较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影响两地夏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答案】1.D 2.D【解析】1.区域内降水量越多,径流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
旧金山地处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多雨季节为冬季,水循环较活跃。
故选D。
2.读图可知,夏季旧金山气温低于西雅图。
从纬度因素考虑,纬度越低,气温应越高,图中旧金山纬度较西雅图低,A错误;旧金山夏季的气温较西雅图低,主要是由于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旧金山附近,D正确;两地海陆位置与地形没有太大差异,B、C错误。
故选D。
纳瓦里诺岛(68ºW,55ºS)是智利的岛屿,位于火地岛的南面。
岛上最高点海拔1195m,岛的北部年降水量467mm,南部年降水量800mm。
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
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纳瓦里诺岛位于北京的()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4.纳瓦里诺岛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A.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B.濒临德雷克海峡,有暖流流经C.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D.山脉西北走向,利于西风深入5.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气压带与风带D.地形地势【答案】3.C 4.C 5.B【解析】3.纳瓦里诺岛的经纬度坐标是(68ºW,55ºS),北京的坐标是(116°E,40°N),两地的经度差超过180°,所以纳瓦里诺岛位于北京的东方,位于北京的南方,即是纳瓦里诺岛位于北京的东南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纳瓦里诺岛位于55ºS附近,盛行西风是西北风,南部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A错误。
第21章世界地理第2讲世界重要地区一、选择题(2024·吉林模拟)鄂霍次克海为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边缘海,季风环流显著。
鄂霍次克海港口较多,夏季港区海雾弥漫,能见度差,不利于航运。
下图为鄂霍次克海范围与主要港口分布图。
据此完成1~3题。
1.与夏季风相比,鄂霍次克海的冬季风( B )A.风向稳定,风力较弱B.风力较大,势力较强C.低温湿润,带来暴雪D.饱含水汽,湿度较大2.鄂霍次克海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D )A.夏季风带来空气对流运动B.鄂霍次克海为面积广的陆间海C.夏季鄂霍次克海水温较高D.夏季风经过鄂霍次克海冷洋面3.冬季风对鄂霍次克海航运业带来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D )①冬季风影响下,海上风急浪高②寒潮频发,暴雪连绵③寒暖流交汇,影响航向④受冬季风影响,海面结冰时间长,冰层厚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解析]第1题,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入手,阐释鄂霍次克海季风环流显著的主要原因。
鄂霍次克海濒临亚洲东北部,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了季风气候。
冬季,陆地上是高压,海洋上是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北风,且靠近冬季风风源地,冬季风风力大,势力强;夏季,陆地上是低压,海洋上是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南风,风力与风向稳定,A错误,B正确;冬季风是由陆地吹向海洋,与夏季风相比,冬季风所携带的水汽少,湿度小,C、D错误。
故选B。
第2题,鄂霍次克海所处纬度较高,夏季,相较于暖湿的夏季风而言,鄂霍次克海水温较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暖湿的夏季风受鄂霍次克海冷洋面作用,形成大雾,大气能见度差,阻碍海上交通,C错误,D正确;夏季风带来的空气流动是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不是对流运动,A错误;鄂霍次克海为太平洋西北部的边缘海,B错误。
故选D。
第3题,鄂霍次克海所处纬度较高,距冬季风源地近,距离阿留申低压中心近,冬季风势力强,冬季风影响下,海上风急浪高,影响航行安全,①正确;冬季风寒潮频发,多大风雨雪天气,对航行的影响相较于海面结冰小得多,②错误;寒暖流交汇多海雾,不是冬季风带来的影响,相反还会吹散海雾,③错误;冬季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海面结冰时间长,冰层厚,南部海域出现大量浮冰,阻碍航运,④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
第21章世界地理第3讲世界主要国家一、选择题读“南亚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南亚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地区,热带面积仅占10%左右B.大陆主体位于北纬30°~40°之间的中纬度地区C.大体在喜马拉雅山脉与印度洋之间D.东临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北与亚洲大陆相连2.下列有关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绝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B.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稻谷、棉花等C.绝大部分居民信奉伊斯兰教D.首都为全国最大城市3.下列关于南亚和南亚次大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南亚次大陆是指喜马拉雅山以南至印度洋的南亚大陆部分B.南亚是指印度半岛以南的亚洲地区C.南亚次大陆是指南亚地区除大陆以外的全部岛屿D.南亚与南亚次大陆说法不同,但其含义相同[解析]第1题,北回归线穿过南亚北部地区,热带面积占比大,A错误;大陆主体位于北纬30°以南的低纬度地区,B错误;南亚大体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与印度洋之间,C正确;南亚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D错误。
故选C。
第2题,印度绝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A错误;印度水热条件好,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稻谷、棉花等,B正确;印度绝大部分居民信仰印度教,C错误;印度首都为新德里,印度最大的城市是孟买,D错误;故选B。
第3题,南亚次大陆,是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一大片半岛形的陆地,亚洲大陆的南延部分,南亚次大陆是指南亚的大陆部分,A正确,C错误;南亚是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包括南亚次大陆以及周围岛屿,范围较南亚次大陆大,B、D错误。
故选A。
(2024·河北承德模拟)我国某高校地理系研学小组来到俄罗斯远东的马加丹地区开展地貌考察。
从马加丹机场进城的路途中,研学小组观察到郊外沼泽泥泞。
研学小组观摩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科学中心下属的东北综合科学研究所,学习当地的地貌知识。
研学结束前夕,小组成员在马加丹街头品尝了大板蟹(帝王蟹的一种),国内售价高达千元的品种在当地仅需约100元人民币。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知识归纳总结一、导言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学科的地位日益凸显。
在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中,区域地理知识点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本文将归纳总结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中区域地理知识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大家系统地掌握相关内容,为未来的考试和实际应用做好准备。
二、区域地理概述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地球各区域地理环境的特征、差异及其原因。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明确地球各大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及其相互联系,以及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主要知识点归纳总结1.世界地理:掌握各大洲的主要国家及其地理特征,如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等。
了解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世界主要经济地带和自然地理区域。
2.中国地理:深入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掌握中国各大区域的地理特征。
熟悉中国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分布特点,理解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3.区城比较:通过对比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分析其异同点,探讨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例如,可比较中国南方与北方在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当地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环境问题:分析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了解环境污染的特征和防治措施,探讨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
5.资源利用:研究全球资源的分布及利用状况,了解资源紧缺带来的问题,如能源危机、水资源短缺等。
提出合理利用资源的策略和措施,探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四、复习方法建议1.系统性复习:按照区域地理的知识结构,系统地整理出各个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可采用树状图、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梳理,以便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2.对比学习: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将相似的区域进行比较,如中国南方和北方,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加深对区域特征的理解。
3.实践应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观察当地的地形、气候、植被等情况,分析这些要素对当地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区域地理复习四——南亚、中亚、西亚、印度一、读图、填图题1.读图l,填写下列地理事物名称。
(1)河流: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c河流流出我国后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脉: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平原:g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高原:i________________。
(3)国家: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4)城市及其主要职能: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
2.读图2,完成下列要求。
(1)填写国家名称: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国家在地理位置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河流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河流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这两条河流的类型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河,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________。
图中额尔齐斯河下游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注入________________洋。
(3)湖泊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湖泊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湖泊的性质均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国家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
上述国家中,属于阿拉伯国家的有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主要生产石油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水域名称:⑥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海峡或运河名称,并说明其重要地理意义:a_______________,地理意义: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地理意义: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地理意义: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地理意义:_______________。
(4)图中e河名称是_______________,f河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两河流经的平原叫_______________平原,也叫_______________平原,是文明古国_______________的所在地;图中还有其他两个古文明发祥源地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这三处都是农业文明,所在地区的共同地理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南亚地区多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平、河湖众多B.水利设施不完善C.西南季风每年势力强弱不同D.南面印度洋的水汽丰富2.关于南亚地区大多数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多数居民属白色人种,信奉印度教B.大多数居民属白色人种,信奉佛教C.大多数居民属黑色人种,信奉伊斯兰教D.大多数居民属黄色人种,信奉基督教3.塔尔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B.印度河携带的泥沙长年堆积C.人类活动历史悠久,生态破坏严重D.湿润的西南季风难以到达4.有关印度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德干高原地势高,降水少,光照强,种植黄麻B.半岛东西沿岸平原降水多,水热条件好,种植甘蔗C.东北丘陵地区降水多,土壤呈酸性,种植茶叶D.恒河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种植小麦5.中亚地区因盛产棉花被称为“白金之国”的国家是( )A.哈萨克斯坦B.吉尔吉斯斯坦C.乌兹别克斯坦D.土库曼斯坦6.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是( )A.蒙古B.哈萨克斯坦C.阿富汗D.老挝7.下列不属于“上海合作组织”的国家是( )A.哈萨克斯坦B.古尔吉斯斯坦C.塔吉克斯坦D.土库曼斯坦8.中亚东部的山麓地带为主要农业区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B.人口密集C.灌溉水源丰富D.热量条件好图4是世界四个着名的海峡或运河图,读图回答9~11题。
9.扼守世界“石油宝库”海运出口的海峡是( )A.①B.②C.③D.④10.作为两大洲分界的是(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11.两岸属同一个国家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读图5,回答12~15题。
12.图中四城市名称排序正确的是( )A.①利雅得、②延布、③马斯喀特、④多哈B.①麦加、②利雅得、③多哈、④马斯喀特C.①多哈、②马斯喀特、③利雅得、④延布D.①延布、②麦加、③多哈、④马斯喀特13.图中城市①是( )A.佛教圣地B.基督教圣地C.伊斯兰教圣地D.犹太教圣地读图6和下列资料,回答l 4~15题。
据统计显示,目前死海水面每年下降幅度约为一米,如果这种下降得不到遏制,死海将在数十年内真正“死”掉。
为拯救死海,人们建议将红海亚喀巴湾的海水,引向北面的死海。
据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在约翰内斯堡发表的计划显示,该引水管约长320千米,建设需耗时三至五年。
现在两岸国家已经同意斥资八亿美元并寻求国际援助及世界银行协助兴建以挽救水位正不断下降的死海。
”14.目前死海水面每年下降幅度约为一米的主要原因是( )A.死海位于东非大裂谷带,地壳不断下沉B.全球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加大C.沿岸地区工农业发展,耗水量增大D.流动人口增多,生活用水量增大15.死海两岸的国家是( )A.约旦、叙利亚8.巴勒斯坦、以色列C.以色列、叙利亚D.以色列、约旦三、综合题1.分析图7和下列材料后回答。
材料:1990年印度软件业的出口额还几乎为零,到2000年就超过了85亿美元,而2000年我国的软件工业的总产值不到50亿美元,更为惊人的是,印度计划在2008年软件出口l 达500亿美元。
尽管印度的信息技术业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但印度工业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3%,工业比重不高,使印度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还处于较低水平的农业。
(1)邻国F的最大海港是____________;该国与印度的____________问题是造成两国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2)印度A、B、C三城市以麻纺织工业着名的是____________ (填写字母),该城建立麻纺织工业的最优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印度棉花与黄麻生产的地域差异,并简要说明形成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该国以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产业异军突起,用字母D在图中标出该工业区的位置。
3.图8是“西亚两个国家示意图”,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简要说明两国在海陆位置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两国地形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国沿海地区属_______________气候,当我国盛行偏北风时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国的主要经济支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国的居民均属_______________人,信奉_______________教。
4.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________山脉,该山脉在地理上是________________分界,在成因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水域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乙水域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二者相比较主要不同地理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城市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该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_,其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国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气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o5.图l0中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