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培训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5
课件2023-10-28contents •家庭医生职业概述•家庭医生常用沟通技能•家庭医生常用临床技能•家庭医生常用健康管理技能•家庭医生服务中的问题与对策•家庭医生常用服务技能培训课件总结与展望目录01家庭医生职业概述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家庭医生负责为社区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同时也要进行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帮助居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家庭医生职责与角色协调医疗卫生资源家庭医生是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角色,需要与相关部门、机构和专家进行协调和合作,共同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与公共卫生工作家庭医生还承担着公共卫生工作的职责,如疫情监测、预防和控制,健康教育宣传等,对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服务质量逐步提高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加强家庭医生培训和管理,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居民对健康的需求。
服务需求不断增加随着社会老龄化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家庭医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家庭医生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家庭医生职业的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家庭医生服务现状与前景家庭医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诊断、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同时也要具备对罕见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家庭医生需要与社区居民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健康需求和问题,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为居民提供温馨、周到的医疗服务。
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家庭医生是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家庭医生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02家庭医生常用沟通技能与患者沟通技巧在初次接触患者时,应注重仪表、态度和语言,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后续的沟通打下基础。
基层机构服务能力标准及评价指南培训—医疗服务内容和水平2020年05月10日2.2 服务内容和水平2.2.1医疗服务2.2.2检验检查服务2.2.3公共卫生服务2.2.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条款主要内容2.2.1.1 病种 2.2.1.2 急诊急救服务 2.2.1.3 内(儿)科医疗服务 2.2.1.4 外科医疗服务 2.2.1.5 妇(产)科医疗服务 2.2.1.6 全科医疗服务2.2.1.7 中医医疗服务2.2.1.8 眼、耳鼻咽喉医疗服务2.2.1.9 口腔医疗服务2.2.1.10康复医疗服务2.2.1.6全科医疗服务【意义】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才能实现“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院合理分工的分级诊疗模式。
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为了达到此目标,对全科医疗服务进行规范和能力提升就显得十分重要。
2.2.1.6全科医疗服务一、能力评价指标解读【C-1】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服务和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
- 请填写“2.2.1.2急诊急救服务”后的附表5。
- 评价方式方法:现场查看相关服务记录。
二、填报材料内容要求【C-1】1.导出门诊日志(年50人次以上);2.开展健康体检及疾病筛查、确诊、治疗(转诊)、随访(康复),上传一个连续案例。
2.2.1.6全科医疗服务•附表5 卫生技术统计表一、能力评价指标解读【C-2】能进行腹痛、腹泻、发热、贫血、咳嗽等常见症状的初步鉴别诊断。
- 全科医师掌握上述常见症状的病因、临床表现和特征,可以通过与其他疾病的鉴别作出初步诊断。
-评价方式方法:现场查看诊疗记录、进行能力测试。
二、填报材料内容要求【C-2】上传以上疾病的门诊病历/住院病历。
三、以往存在常见问题【C-2】病历书写不规范,签别诊断描述少。
一、能力评价指标解读【C-3】对诊断明确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评价指南培训——医疗服务内容与水平2020年05月11日2.2.1医疗服务2.2.1.1 病种2.2.1.2 急诊急救服务2.2.1.3 内(儿)科医疗服务2.2.1.4 外科医疗服务2.2.1.5 妇(产)科医疗服务2.2.1.6 全科医疗服务2.2.1.7 中医医疗服务2.2.1.8 眼、耳鼻咽喉医疗服务2.2.1.9 口腔医疗服务2.2.1.10康复医疗服务2.2.1.1 病种类别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级别病种要求病种数量服务数量病种要求病种数量服务数量C 50 30 505030 50 20 10 20 10B-1 60 40 506040 50 20 20 20 20B-2 住院50 20 100住院104 100 30 30 6 30A-1 100 60 5010060 50 40 20 40 20A-2 住院60 30 100无30 30A-3 手术10 10 3 无卫生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种考核要求异同点2.2.1.1病种系统材料填报说明:1、下载附表4-一识别和初步诊治病种表(病种分类和年度服务量),从信息系统导出相关数据进行筛选整理,如表上已有的病种服务量达不到相应人次数,可以在“机构开展目录外的服务项目”中添加本单位目录外人次数达标的病种,直接在蓝色下载附表4处上传。
佐证材料中提交需要按照服务数量从高到低降序排序。
这样才能让专家评审时一目了然。
2、提升病种数量的做法主要采取多种形式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1)定期选送人员进修;(2)医联体专家来院“传帮带”;(3)参加各级各类学术培训等。
2.2.1.1病种C申报出现问题不少医院下载填写了“附表4——识别和初步诊治病种表”,但表内原来列出的目录内的病种数量或服务数量不够,却没有再梳理“机构开展目录外的服务项目”,导致病种数量及服务数量未达标。
必须提交的附表4,在基本附件中是直接提交,不要更改顺序。
但在其后佐证材料中提交需要按照服务数量从高到低降序排序。
基层机构服务能力标准及评价指南培训—医疗服务内容和水平2020年05月10日2.2 服务内容和水平2.2.1医疗服务2.2.2检验检查服务2.2.3公共卫生服务2.2.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条款主要内容2.2.1.1 病种 2.2.1.2 急诊急救服务 2.2.1.3 内(儿)科医疗服务 2.2.1.4 外科医疗服务 2.2.1.5 妇(产)科医疗服务 2.2.1.6 全科医疗服务2.2.1.7 中医医疗服务2.2.1.8 眼、耳鼻咽喉医疗服务2.2.1.9 口腔医疗服务2.2.1.10康复医疗服务2.2.1.6全科医疗服务【意义】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才能实现“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院合理分工的分级诊疗模式。
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为了达到此目标,对全科医疗服务进行规范和能力提升就显得十分重要。
2.2.1.6全科医疗服务一、能力评价指标解读【C-1】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服务和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
- 请填写“2.2.1.2急诊急救服务”后的附表5。
- 评价方式方法:现场查看相关服务记录。
二、填报材料内容要求【C-1】1.导出门诊日志(年50人次以上);2.开展健康体检及疾病筛查、确诊、治疗(转诊)、随访(康复),上传一个连续案例。
2.2.1.6全科医疗服务•附表5 卫生技术统计表一、能力评价指标解读【C-2】能进行腹痛、腹泻、发热、贫血、咳嗽等常见症状的初步鉴别诊断。
- 全科医师掌握上述常见症状的病因、临床表现和特征,可以通过与其他疾病的鉴别作出初步诊断。
-评价方式方法:现场查看诊疗记录、进行能力测试。
二、填报材料内容要求【C-2】上传以上疾病的门诊病历/住院病历。
三、以往存在常见问题【C-2】病历书写不规范,签别诊断描述少。
一、能力评价指标解读【C-3】对诊断明确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