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十面霾伏-雾霾的危害与应对》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1.64 KB
- 文档页数:3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
教学设计
1.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综合实践活动情况。
2.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的展示资料和成果。
3.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价和活动的总结。
二、学习者分析
(一)经过前期调查, 学生对于雾霾天气的健康防护并不十分了解, 研究本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本班学生具有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经历, 问题意识、调查研究、搜集资料等实践能力已基本具备;
(三)本班学生思维活跃, 善于交流, 对“雾霾”这一热门话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三)本班学生思维活跃,善于交流,对“雾霾”这一热门话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三、学习目标确定
(一)能掌握并运用几种应对雾霾的方法, 提高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
(二)能通过对比筛选、分析总结的逻辑思维和动手制作、实地访问、设计实验等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懂得完成一个研究活动需要利用团队的力量, 分工协作, 提高小组合作效率, 并能在此基础上发挥特长, 个性化展示。
(四)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求知态度和理性思维。
四、学习重点难点。
远离雾霾班会教案第一篇:远离雾霾班会教案远离雾霾班会教案【一】上周由于我们德州市启动雾霾红色预警,为应对恶劣天气,学校接上级单位的通知临时停课。
期间在微信群里对学生在家的活动做了要求,希望孩子不要到户外活动。
复课后在班内做了调查其中一大部分学生由于父母上班,无人监督经常到户外活动,这样孩子的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达不到我们停课的目的,这也是孩子甚至家长对于雾霾的危害认识不清清楚的原因,为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雾霾的危害,于是我在周一上一节主题班会——《雾霾的认识》。
环节一:介绍雾和霾,以及雾霾产生的原因。
首先出示了几张雾霾的照片,学生有时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当看到图片时还是感到非常吃惊,也没想到大雾天气对视力的影响这么严重。
随后我就问为什么雾霾天气停课,学生只认识到一个方面:担心家长接送自己时看不清路出交通事故,为了我们的安全才停课的。
接着我向学生介绍霾和雾产生的原因及区别,让学生认识霾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颗粒凝聚产生的,而雾是由于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聚而成的,但是他们的相同点都是空气中有大量的灰尘。
通过向学生介绍雾霾产生主要的原因有以下有以下几个:建筑灰尘、汽车尾气、火电站和和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气体、近地面空气湿度大,以及空气中的颗粒聚集,使学生认识到雾霾产生的原因是空气污染造成的。
环节二:介绍雾霾的危害。
雾霾里面还有大量有毒颗粒,并且含有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空气中的灰尘、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出行中,这些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可能会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哮喘发作,诱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等。
由于小孩的各种器官发育不完整,所以对小孩更容易受到呼吸道病毒的感染。
环节三:如何预防雾霾的危害。
学生知道了雾霾的危害,那么怎样在雾霾天气里预防以及减少雾霾的危害呢,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得出了在雾霾天气里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要停止一切户外活动,2、出门要带口罩,3、做好个人卫生,4、在室内不要开窗,5、不要挑食,多吃清淡食品。
2024年大班健康《雾霾天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2.培养幼儿在雾霾天气下的自我保护意识。
3.提高幼儿关注环境保护、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雾霾天气,了解其危害及预防措施。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关注环境保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1.图片素材:雾霾天气的图片、空气质量指数(AQI)示意图。
2.视频素材:雾霾天气的危害、防护措施。
3.教学道具:口罩、防雾霾喷雾、空气净化器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雾霾天气的视频,让幼儿感受雾霾天气的严重性。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天气吗?你们对雾霾天气有什么了解?”(二)基本概念1.教师简单介绍雾霾天气的定义、成因及危害。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片,了解雾霾天气的特点。
3.教师展示空气质量指数(AQI)示意图,讲解如何判断空气质量。
(三)雾霾天气的危害1.教师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雾霾天气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的影响。
2.引导幼儿了解雾霾天气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的影响。
(四)雾霾天气的预防措施1.教师介绍雾霾天气下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减少户外活动、保持室内通风等。
2.讲解如何正确佩戴口罩,演示防雾霾喷雾的使用方法。
3.引导幼儿关注室内空气质量,了解空气净化器的作用。
(五)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雾霾天气自我保护”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表达自己对雾霾天气的认识。
2.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减少雾霾天气的产生,提高环保意识。
2.鼓励幼儿在家庭、学校等场合,积极宣传雾霾天气的防护措施,提高身边人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雾霾天气的认识。
2.评估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践行环保行为的情况。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对雾霾天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十面“霾”伏》活动设计无棣县信阳镇中学王玉霞活动背景:进入12月份,全国各省连续出现雾霾天气,无棣县更是持续了近一周的雾霾天气,给居民出行等生活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困扰。
据悉,全国重度污染的城市还将越来越多,雾霾天气对人类的生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雾霾是怎样形成的?对人数生活带来哪些危害?我们能为清除雾霾做些什么?作为未来的小公民,应该有所了解,有所担当,为根治雾霾天气作出自己的贡献。
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雾霾,什么是PM2.52.雾霾天气是怎么形成的,认识雾霾的气象标志。
3.了解雾霾天气的危害,知道防护雾霾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更真切的感受了生活,激发了学生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走出校园,同学们增加了社会阅历,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关注环境,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志愿者的行列中来,一起“低碳生活,驱散雾霾”!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1、教师“变脸”,引发兴趣教师戴着3M防止PM2.5的口罩走上讲台,引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
2、引出话题,了解PM2.5观察3M口罩,发现它与其他口罩的不同之处,可以有效防止PM2.5。
从而引出PM2.5这一概念。
PM2.5,即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可入肺颗粒物。
3、通过比较,了解大小1毫米(mm)=1000微米(μm),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取根头发进行直观比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4、解读警报,了解污染上一周,学校取消了课间跑操活动,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调动学生的生活感受,触动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的共鸣。
)原来,是滨州市发出了霾三级橙色警报。
(出示,并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的信息。
)学生说说自己感受到的雾霾天气,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不便。
(教师相机板书学生的发言要点)二、了解雾霾,认清危害1、结合生活,提出问题雾霾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如雾霾是什么?是怎样形成的?雾霾天气对人数生活带来了哪些危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式去解决它呢?(如上网搜索、查阅资料、观看电视、采访他人、调查问卷等)2、讲述故事,认清危害雾霾的危害到底有多么严重呢?曾经有一个城市,发生了这样的故事:当时,有一个城市的歌剧院正在上演的《茶花女》因观众看不清舞台而中止,歌剧院里的人也被迫散场,出来却发现,大白天的伸手不见五指,水陆交通几近瘫痪。
《警惕雾霾的危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雾霾的定义、成因和危害。
2.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防范雾霾、保护自身健康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范措施。
2.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雾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雾霾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雾霾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 雾霾的定义:介绍雾霾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
2. 雾霾的成因:分析雾霾的形成原因,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建筑扬尘等。
3. 雾霾的危害:讲解雾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等。
4. 雾霾的防范:传授防范雾霾的方法,如出门佩戴防护口罩、减少户外活动等。
5. 环保意识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自觉承担起环保责任。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雾霾图片,引发学生对雾霾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雾霾的定义、成因和危害。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范措施,分享学习心得。
4. 实例分析:分析我国雾霾现状,让学生认识到雾霾问题的严重性。
5. 观看视频:播放雾霾防治宣传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雾霾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减少雾霾危害,保护环境。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雾霾定义、成因和危害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提出防范雾霾措施的有效性。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作业,检验他们对雾霾防范措施的掌握情况以及环保意识的提升。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环保意识。
《应对雾霾天气》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拟有兴趣,尤其对身边的环境问题很关注。
而雾霾天气正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教给学生在雾霾天气时的保健措施和锻炼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是三年级学生能够掌握的,也是必须掌握的根本技能,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抵抗力。
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
二、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1.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入手,激发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小组收集资料探讨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和智慧泉内容的学习逐步了解了雾霾的成因,雾霾对健康的有哪些危害以及在雾霾天气时有怎样的保健措施和锻炼方法。
3.在交流探究中掌握防御雾霾危害的措施。
三、教学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什么是雾霾以及雾霾形成的原因,了解雾霾天气对健康的危害,以及有哪些保健措施和锻炼方法。
2、能力目标:共同探讨并掌握防御雾霾危害的措施。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关爱生命,健康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雾霾天气对健康的危害,以及有哪些保健措施和锻炼方法。
2、共同探讨并掌握防御雾霾危害的措施。
教学难点:区分雾和霾五、教学准备:收集关于雾霾的文字、视频、图片资料。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平时看天气预报吗?那老师要考考你们,出示天气预报图,谈谈从这张图上你都能关注到那些信息?学生自由答复(气温、风向、天气图标、空气质量等)。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播放课件学习新课。
1、从图标入手,区分新课的难点(雾和霾的区别)(1)首先出示雾和霾的天气图标,学生答复。
(2)出示图片,判断雾和霾。
(学生概念不清晰,很难区分)(3)你是如何区分雾和霾的?PPt展示小组收集的资料: 雾和霾的定义。
(小组代表为大家讲解)。
(4)并再次出示雾和霾图片,区分雾和霾。
(概念清晰、能正确区分雾和霾)2、小组汇报,交流雾霾形成原因。
(1)老师介绍雾霾预警分级以及提出PM2. 5是形成雾霾的“元凶”(2)小组交流汇报什么是以及它的主要来源。
大班健康《雾霾天气》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健康领域,教材为《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活动指导手册》中“空气的质量,我们的健康”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护措施;学习如何在雾霾天气中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认识空气质量指数,了解其与生活健康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 培养幼儿在雾霾天气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使幼儿认识空气质量指数,关注空气质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护措施的掌握。
教学重点:如何在雾霾天气中进行自我保护,关注空气质量,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空气质量检测仪、口罩等。
学具:画笔、画纸、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雾霾天气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雾霾天气的特点。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会有雾霾天气?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使幼儿了解雾霾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3. 随堂练习a. 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在雾霾天气中进行自我保护。
b. 教师示范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并让幼儿进行练习。
4. 空气质量指数的认识a. 展示空气质量检测仪,介绍其作用。
b. 讲解空气质量指数的含义,让幼儿关注空气质量。
b.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提倡环保。
六、板书设计1. 《雾霾天气》2. 内容:a. 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b. 雾霾天气的危害c. 雾霾天气的自我保护方法d. 空气质量指数的认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雾霾天气,并描述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2. 答案示例:画面中有戴口罩的幼儿、空气质量检测仪等元素,描述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雾霾天气的相关知识,提高了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实践运用,鼓励家长参与,共同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
《警惕雾霾的危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雾霾的定义、成因和危害。
2. 提高学生对雾霾防护措施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护措施。
2.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雾霾的成因和危害,并掌握有效的防护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雾霾现象。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雾霾的危害。
3. 采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雾霾防护措施。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2. 准备雾霾案例,用于分析讨论。
3. 准备雾霾防护知识问答环节的题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雾霾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雾霾现象。
2. 新课导入:讲解雾霾的定义、成因和危害。
3. 案例分析:分析雾霾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雾霾的危害。
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关注雾霾防护措施,分享生活中的防护经验。
5. 知识问答:进行雾霾防护知识问答,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强调关注环境、保护家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做好雾霾防护。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雾霾防护知识调查,了解周围人群对雾霾的认识和防护措施。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雾霾的成因、危害和防护方法。
七、教学实践1. 让学生关注当地的空气质量指数,了解雾霾发生的实时情况。
3. 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减少烟花爆竹使用等,改善空气质量。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检查学生对雾霾危害和防护措施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调查、讲座、主题活动等,了解学生的实践能力。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4年大班健康《雾霾天气》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健康教育教材第五章《环境与健康的奥秘》第三节“雾霾天气”。
详细内容包括: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对人体的危害、如何预防雾霾天气对身体的伤害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2. 学会如何在雾霾天气中保护自己,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了解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如何保护自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黑板、粉笔。
2.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雾霾天气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天气吗?它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危害?”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PPT讲解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雾霾天气对身体的伤害。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例子,如:“在雾霾天气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关于雾霾天气的情境,让幼儿判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5.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环境,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
六、板书设计1. 雾霾天气2. 内容:1)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2)雾霾天气对人体的危害3)预防雾霾天气的方法4)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如何在生活中预防雾霾天气?答案:减少燃煤、燃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等。
2.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个雾霾天气对人体的危害。
答案: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皮肤疾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雾霾天气的相关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
《十面霾伏—雾霾的危害与应对》教学设计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雾霾的成因与危害,学会在雾霾天如何应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能力目标:通过幻灯片和视频资料的观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讨论发
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情感目标: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难点:掌握雾霾天气应对措施
教学过程
1.导入
改编泰戈尔的诗句“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我却看不见你”引起学生兴趣,播放视频,引出本堂课要讲的内容。
2.雾霾是什么
学生通过自身经历、日常查阅的资料等,分组讨论,总结什么是雾霾。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
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
多出现于秋冬季节,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霾,也称阴霾、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霾的核心物
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
统称为“雾霾天气”。
3.历史上的雾霾事件
(1)伦敦烟雾事件(视频)
1952 年12 月5 至8 日,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
大雾笼罩着伦敦,又值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态下蓄积不散,烟和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致使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
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蓄,不能扩散,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
一时爆满。
仅仅四天时间,死亡的人数就达4000 多人。
两个月后又有8000 多人陆续丧生。
(2)1930 年比利时马斯河谷雾霾事件
马斯河谷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全部处于狭窄的盆地中。
1930 年12 月1-15 日,整个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马斯河谷的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
在逆温层和大雾的作用下,马斯河谷内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厚,其积存量接近危害健康的极限。
在二氧化硫和其他几种有害气体以及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一个星期内就有60 多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
(3)40 年代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40 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250 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 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
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 公里长的盆地中,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滞留市区久久不散。
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直到20 世纪70 年代,洛杉矶市还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
(4)1948 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多诺拉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该镇处于河谷。
1948 年10 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分地区受反报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 日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
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发病者5911 人,占全镇人口43%。
症状是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 人。
4.雾霾的形成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历史上的雾霾事件,总结雾霾星辰原因。
气候因素: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较大,天空晴朗少云,夜间辐射降温,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小,大气层稳定,导致水平方向静风,垂直方向逆温。
人为因素:工业废气,施工扬尘,汽车尾气,秸秆焚烧,燃煤取暖,火山喷发,其他因素。
5.雾霾中的有害物质
根据雾霾的形成原因,分析雾霾有有哪些物质(分组讨论)。
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
PM(particulate matter)微粒物质、悬浮微粒
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是指粒径在10 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又称PM10。
可入肺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 微米的颗粒物,又称为PM2.5。
6..雾霾的危害
观看视频,了解pm2.5 对人体的危害。
雾霾天气时,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容易出现车量追尾相撞,影响正常交通秩序,对大家出行造成不变,在日常行车行走时更应该多观察路况,以免发生危险。
雾霾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
雾、霾会造成空
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7.雾霾天如何应对
(1)尽量减少外出。
(2)外出要戴口罩,尽量乘坐交通工具。
(3)外出回来要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
(4)雾霾天减少开窗,在空气好时及时开窗通风。
(5)饮食清淡,多喝水
(6)适量补充维生素D。
课后思考:我们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来保护环境,减少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