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 逻辑学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00.50 KB
- 文档页数:6
逻辑学练习题第一章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或者多个恰当选项)1.如果两个思想的表达具有相同的思维形式结构,则()A.它们表达相同的思维内容。
B.它们具有相同的自然语言表达。
C.它们具有相同的逻辑常项。
D.它们具有相同的真假值。
E.它们具有不同的逻辑变项。
2.“要么p,要么q”与“或者p,或者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E.相同的语言表达形式。
3.下列命题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的有()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如果你有空,请立即回信。
C.要是寒潮到来,气温就会下降。
D.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
E.只有讲究科学方法,才能取得好成绩。
4.指出下列命题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A.有些花是红的。
B.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
C.他是医生并且是劳动模范。
D.只要甲来,乙就来。
E.只有发烧,才患肺炎。
二判断下列判定的正误1.每个对象所具有的性质,统称为对象的属性。
2.对象的本质属性,就是为该类对象共同具有的属性。
3.一个对象如果不具有某个概念的内涵,那么它一定不属于这个概念的外延。
4.空概念只有内涵没有外延。
5.每一概念的正确定义是唯一的。
6.定义不能使用否定句。
7.任意两个概念之间,都存在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这种反变关系是指:内涵越少的概念外延越大,内涵越多的概念外延越小。
三.试分析下列各题中涂色的词语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还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
1.我们的机关干部来自五湖四海。
2.在人民的国家中,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和自由。
3.人贵有自知之明。
4.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5.(1)甲班学生是从华东六省来的。
(2)小王是甲班学生。
(3)甲班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
6.毛泽东的著作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7.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
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 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中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其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是。
2. 运用简单枚举法要注意避免或的逻辑错误。
3. 在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求同法的特点是,求异法的特点是4. 仅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表面的某些相同情况而类推另外某一情况也相同,其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二、单项选择题1. “在若干要求离婚的案件中,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感情破裂是相同的。
可见,双方感情破裂是要求离婚的重要原因。
”上述因果关系的判明是用()得出的。
A. 求同法B. 求异法C. 剩余法D. 求同求异并用法2. 求同求异并用法的特点是()。
A. 同中求异B. 求同求异相继运用C. 两次求同一次求异D. 两次求异一次求同3. “科学家在研究低温下某些导体的性质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些导体的电阻随导体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当温度降到某一值时,导体的电阻突然消失,这就是超导现象。
由此可知,导体温度降低与导体电阻减小之间有因果联系。
”这一结论的得出用的是探求因果联系方法中的()。
A. 求同法B. 求异法C. 共变法D. 剩余法三、双项选择题1. 下列命题中,可用完全归纳推理推出的是()。
A.天下乌鸦一般黑B. 事物都可认识C. 恒星都是自身发光的天体D. 地球上的大洲都有丰富的矿藏E. 中国所有直辖市的人口都超过600万2. 科学归纳法与简单枚举法的共同点是()。
A. 都是不完全归纳推理B. 都是或然性推理C. 都是必然性推理D. 前提考察的数量愈多结论愈可靠E. 前提考察的数量多少对结论可靠性的影响不大四、多项选择题1.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有明显的区别,表现为()。
A. 思维进程不同B. 结论断定的知识范围不同C. 前提与结论的联系性质不同D. 对前提真实性要求不同E. 在认识中的作用不同2. 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表现为()。
A. 前提中所考察的一类事物的对象是全部对象B. 前提考察了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C. 适用于具有无穷对象的类D. 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E. 结论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五、案例分析题1. 有人作过一项十分有趣的统计:过去几百年间流传至今的466幅圣母玛利亚的画像中,有373幅里的耶稣是在左边吸吮圣母的乳汁的,这一数字大约是全部被统计画幅的80%左右。
第一章引论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1、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一定向前发展。
2、根据他的逻辑,你这么说就是错误的。
3、人们说:“要当好一个企业家,必须研究市场经济的逻辑”。
4、一个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就应当多学一点逻辑。
5、使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是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染听众,然后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6、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三个文明”,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合乎逻辑的发展。
7、这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是只留下一个纯粹思维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论法。
二、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1、凡演绎推理不是或然性推理,二难推理是演绎推理,所以,二难推理不是或然性推理。
2、小工作既认真又努力。
3、凡唯心主义理论都不是科学理论,经验批判主义是唯心主义理论,所以,经验批判主义不是科学理论。
4、如果世界上还有帝国主义,那么就还存在着产生战争的根源。
5、某人既是哲学家又是数学家。
6、某县今年渔业获得丰收,或是提高了饲养技术,或是扩大了养鱼水面。
7、如果火箭的速度超过9.8公里/秒,那么它就会飞出地球的引力场。
8、英或者获得数学竞赛第一名,或者获得化学竞赛第一名。
三、单项选择题1、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逻辑常项b、逻辑变项c、语言表达形式d、思维容2、形式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
a、前提的真假b、前提与结论间的逻辑联系c、结论的真假d、前提与结论容间的联系3、下列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判断组是()。
a、“有些大学生是党员”与“有些青年不是团员”b、“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与“所有事物都不是固定不变的”c、“有些矛盾是对抗性的”与“有些中学生是学俄语的”d、“我班所有同学是学英语的”与“我班有同学是学英语的”4、人们常说:“演讲、辩论要讲究逻辑”。
逻辑学练习题命题逻辑一、是非题1、“不但…而且…”是联言命题形式()2、“如果不…那么(不)…”是必要条件命题形式()3、“如果…那么(不)…”是充分条件命题形式()4、“只有…才…”是充分条件命题形式()5、“只要…就…”是必要条件命题形式()6、“…除非…”属于必要条件命题形式()7、“…当且仅当…”,“只要并且只有…才…”,属于充要条件命题 --()8、具有“除非…否则…”形式的句子属于充要条件命题9、“或者停电了,或者灯泡坏了”是不相容选言命题10、“敦煌或者在甘肃,或者在新疆”是相容选言命题()11、具有“不是…就是…”形式的句子属于不相容选言命题()12、具有“虽然…但是…”形式的句子属于必要条件命题()二、选择题不相容选言推理:1、在讨论一项提案时,会议的主持者说:“每一个与会者,要么支持甲提案,要么支持乙提案,决不允许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从主持者的话中,不可能推出的结论是:A.如果支持甲提案,那么就不支持乙提案。
B.如果支持乙提案,那么就不支持甲提案。
C.或者支持甲提案,或者不支持乙提案。
D.如果不支持甲提案。
那么就支持乙提案。
E.如果不支持乙提案,那么就支持甲提案。
2、在某餐馆中,所有的菜或属于川菜系或属于粤菜系,张先生的菜中有川菜,因此张先生的菜中没有粤菜。
以下哪项最能增强上述论证? ( )A.餐馆规定,点粤菜就不能点川菜,反之亦然。
B .餐馆规定,如果点了川菜,可以不点粤菜,但点了粤菜,一定也要点川菜。
C .张先生是四川人,只喜欢川菜。
D .张先生是广东人,他喜欢粤菜。
E .张先生是四川人,最不喜欢粤菜。
相容选言推理:3、从赵、钱、孙、李、周、吴六个工程技术人员中选出三位组成一个特别攻关小组,集中力量研制开发公司下一步准备推出的高技术拳头产品。
为了使工作更有成效,我们了解到以下情况:(1)赵、孙两个人中至少要选上一位。
(2)钱、周两个人中至少要选上一位。
(3)孙、周两个人中的每一个都绝对不要与钱共同入选。
《逻辑学》练习题一、填空1.逻辑形式“只有P,才q”中的逻辑变项是 P、q,逻辑常项是只有,才。
2.同素材的I命题和O命题之间是不可同假、可以同真的下反对关系。
3.关系命题的两种重要的逻辑性质是对称性和传递性。
4.具有属种关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限制与概括的逻辑依据。
5.如果用真值表的形式计算(p∨q)∧p→ ¬q的真值,则该真值表应为五行六列。
6.假言命题前后件之间有着固有的逻辑关系。
如果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那么后件就是前件的充分条件。
7.命题“SEP”换质后得到SA-P,命题“SAP”换位后得到PIS。
8.如果aRb真并且bRc真,则aRc一定真,这样R表示的是传递性关系。
9.关系命题由三部分组成:主项、关系项和量项。
10.相容选言推理只有一种有效式,即否定肯定式_;不相容选言推理有两种有效式,即__肯定否定式__和__否定肯定式__。
11.如果三段论的大前提为 PEM,结论为 SEP,那么小前提应为SAM。
12.当“当且仅P才q”为假时,“PVq”为真。
13.按思维进程的不同,推理可分为_演绎_推理、_归纳_推理和_类比_推理和回溯推理四类。
14.一个性质命题的谓项是不周延的,表明这个命题的质是肯定的。
性质命题的主项周延,表明其量项是全称的。
15. 一个性质命题的谓项是周延的,表明这个命题的质是否定的。
性质命题的主项不周延,表明其量项是特称的。
16. 假言命题“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 的负命题等值命题是没有多喝水,也减了肥。
17.如果一个三段论的结论为A命题,那么其前提都应是_A_命题。
18.为了确保运用推理获得真实结论,在逻辑上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前提真实;第二,推理有效。
19.命题按其是否包含其他命题,可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20.在逻辑结构上,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构成。
21.如果aRb真,则bRa一定真,这样R表示的是_对称性_关系。
逻辑学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若A,B具有交叉关系,并且B是C的属概念,则A,C两概念间的关系不可能是()。
A、真包含于B、真包含C、交叉D、全异正确答案:A2、峨眉山:四川A、黄山:安徽B、庐山:江苏C、五台山:山西D、泰山:山东正确答案:C3、就下岗职工人数看,甲、乙两厂均比丙、丁两厂人数多。
再加上以下____条件,可断定戊厂的下岗职工比丁厂的下岗职工人数多。
A、戊厂比甲厂下岗职工人数多B、甲厂比乙厂下岗职工人数多C、戊厂比乙厂下岗职工人数少D、丙厂比戊厂下岗职工人数少正确答案:A4、学校规定,除非是法学院二年级学生 ,否则不被允许进入法学展览馆。
以下哪几项说明学校没有违反了规定: 1.小明是信息学院学生,但被允许入内 2.小红是法学院三年级学生,但被允许入内 3.小强是法学院二年级学生,但不被允许入内A、1B、1和2C、3D、1、2、3正确答案:C5、如果你拥有勇气,你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由此,可以推出( )A、如果你拥有勇气,你就不会立于不败之地B、除非你立于不败之地,否则不会拥有勇气C、只有你拥有勇气,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D、如果你立于不败之地,你就不会拥有勇气正确答案:B6、当代知名的动漫设计大师,绝大部分还没从动漫设计学校毕业就已经离开学校,开始自己的动漫设计生涯。
因此,有人认为动漫设计的专业学习对学生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并没能提供有力帮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最有力地反驳上述推论?A、动漫设计大师都承认,他们学习了动漫设计学校的基础课程B、知名动漫公司在招聘设计师时,很看重应聘人员的毕业学校C、调查显示,动漫设计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年收入要显著高于同类院校其他专业内地毕业生D、在动漫设计行业中职业发展比较好的从业者,基本都毕业于动漫设计学校正确答案:A7、义务劳动:植树节A、志愿者:护林员B、方向感:东西南北C、学生:校园D、体育活动:解放军正确答案:D8、不规则需求是指某些物品或者服务的市场需求在不同季节,或一周不同日子,甚至一天不同时间上下波动很大的一种需求状况。
《逻辑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部分构成的。
2、判定属于何种逻辑形式的根据是_________。
3、“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体”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4、“有的s是p”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5、“所有的事物都不是不发展的”和“无论什么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这两个判断所共有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6、“如果物体受到摩擦,那么它就会发热”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7、“只有p,才q”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8、“并非p并且q”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9、“或者p,或者非p”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各种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①逻辑常项②逻辑变项③语言表达形式④思维内容2、“p并且q”与“p或者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②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③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3、在直言命题中,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取决于()①逻辑常项②逻辑变项③语言表达形式④思维内容4、如果A与B两个命题具有矛盾关系,则它们必具有()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②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③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5、如果A与B两个命题具有等值关系,则它们必具有()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②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③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6、下列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是()①¬p∨p与p∨q ②p∧¬q与r∧¬s③SAP与SEP ④L p与¬M¬p7、A与B是两个逻辑形式不同的直言命题,因此,它们的()①主项和谓项都不同②主项相同,谓项不同③量项和联项都不同④主项不同,谓项相同第二章必然性推理(上)一、填空题1.命题的逻辑特性是。
《逻辑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所有s不是p”这个命题形式的逻辑常项是所有…不是…,逻辑变项是S 、 P 。
在思维的逻辑形式中,决定其逻辑性质的是逻辑常项。
2、“如果有的科目考试不及格,那么他领不到毕业证。
”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为如果p那么q 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
3、逻辑学以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的基本规律和普通逻辑方法为其研究对象。
在“并非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出息”中,逻辑常项是并非……。
4、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___内涵____和____外延______.其中,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是内涵,反映在概念中的具有本质属性的对象是外延。
5、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数量”来考虑概念所属的种类,语句“廊坊是城市”中的“城市”属于____普遍_____概念。
6、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来考虑概念所属的种类,语句“廊坊是城市”中的“城市”属于__正_______概念。
7、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是集合体”来考虑概念所属的种类,“花卉市场正在建设之中”的“花卉”属于_____集合____概念。
8、概念外延间的相容关系包括全同、真包含、真包含于和交叉四种。
9、若A与B都是单独概念,则A与B的外延关系可能是全同和全异关系。
10、在真包含关系中,外延大的那个概念叫做_____属___概念,外延小的那个叫做____钟__概念.11、最常用的定义方法是属加种差法。
12、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的逻辑错误是定义过宽。
13、定义项中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的逻辑错误是同语反复。
14、把直系亲属划分为父亲、母亲、儿子、女儿所犯的逻辑错误是划分不全。
15、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_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_______.16、对单独概念不能进行限制和划分。
17、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的思维形式。
18、根据命题中是否还包含有其他命题,命题可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两种类型。
19、对当关系是指相同素材的A、E、I、O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
逻辑学试题(一)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p→q”中,逻辑常项是二、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不是具有某属性”来分析,“非法出版物”是概念。
3、按照对当关系,当“所有S不是非P”为真时,“所有S是非P”的逻辑值为。
五、与p∧q的负判断相等值的判断为。
-六、由S A P换位推理,可得结论。
7、“马克思主义者是实事求是的,所以咱们要实事求是。
”这个三段论省略了前提。
八、一个大前提为p∨q的有效推理形式,当结论为q时,小前提为。
九、在进行简单列举归纳推理时,可能犯的逻辑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一、在SIP与SEP之间()(1)常项和变项都相同(2)常项和变项都不同(3)常项不同,变项相同(4)常项相同,变项不同二、当S与P为真包括于关系时()(1)SAP与SEP都真(2)SAP与SEP都假(3)SIP与SOP都真(4)SEP与SOP都假3、从概念间外延关系上看,“复合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为()(1)真包括关系(2)真包括于关系(3)交叉关系(4)同一关系4、通过减少“黑龙江大学”这一概念的内涵,将其外延扩大为“大学”这一概念,运用的逻辑方式是()(1)归纳(2)限制(3)概念(4)划分五、从命题的形式结构看,“他不是党员就是团员”是()(1)负命题(2)假言命题(3)联言命题(4)选言命题六、“教师讲课要生动的说法我不赞同,因为讲课又不是演出相声,用不着逗人发笑。
”这一议论()(1)违背同一概(2)违背矛盾律(3)违背排中律(4)不违背逻辑规律7、结论是必然性的推理为()(1)类比推理(2)直言三段论(3)简单归纳推理(4)科学归纳推理八、下列正确表达“演绎推理”(A)、“选言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这四个概念之间外延关系的欧拉图是()(1)(2)(3)(4)九、“只有熟悉错误,才能更正错误,他没有更正错误,可见他没有熟悉错误”。
这个假言推理是一个()(1)错误的否定前件式(2)错误的否定后件式(3)正确的否定前件式(4)正确的否定后件式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逻辑学练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生死:存亡A、真伪:对错B、好坏:优劣C、亲疏:长幼D、轻重:缓急正确答案:B2、风险:规避:损失A、老人:关爱:长寿B、军队:保卫:战争C、保险:购买:赔偿D、锻炼:加强:肥胖正确答案:D3、(1)(p→ q)→ (p∨q)和(2)(p→ q)→ (﹁q→ ﹁p)两个推理形式中,其是否有效的情况是________A、(1)(2)均有效B、(1)(2)均无效C、(1)有效,(2)无效D、(1)无效,(2)有效正确答案:D4、如果你犯了法,你就会受到法律制裁;如果你受到法律制裁,别人就会看不起你;如果别人看不起你,你就无法受到尊重;而只有得到别人的尊重,你的日子才会过得舒心。
” 若上述判定为真,可以推出下列哪一个结论?A、如果别人看得起你,你的日子就能过得舒心B、你的日子过得舒心,表明你看得起别人C、你犯了法,日子就不会过得舒心D、你的日子过得不舒心,证明你犯了法正确答案:C5、树根:根雕A、竹子:竹排B、水泥:砚台C、纸张:剪纸D、陶土:瓷器正确答案:C6、对“共青团支部“作连续的限制,正确的是_________A、共青团支部——大学的共青团支部——中学的共青团支部B、共青团支部——大学的共青团支部——工科大学的共青团支部C、共青团支部——大学的共青团员——工科大学的共青团员D、共青团支部——共青团员——大学生共青团员正确答案:B7、以“A而且B”和“非B或者C”为前提进行演绎推理,可得出的结论是A、A并且非BB、B并且非CC、B并且CD、A并且非C正确答案:B8、麦克风:话筒A、巧克力:糖果B、买单:结账C、引擎:发动机D、炒鱿鱼:解雇正确答案:C9、所有喜欢数学的学生都喜欢哲学。
如果上述信息正确,则下列哪项一定不正确?A、有些学生喜欢哲学但不喜欢数学。
B、有些学生喜欢数学但是不喜欢哲学。
C、有些学生既喜欢哲学又喜欢数学。
D、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数学。
逻辑学习题(一)绪论1、怎样理解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2、为什么说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的科学?3、形式逻辑具有哪些作用?4、为什么要学习形式逻辑?(二)概念一、下列各段文字中括号内的词语或语句是从内涵方面还是从外延方面说明标的有重点号的概念?1、(各族工人、农民、知识份子和一切爱国者)都是国家的主人。
2、所谓领导,就是(领导者带领和引导下属,实现一定目标的行为过程),它可以分为(党的领导、政府领导、专业领导、学术领导等)。
3、罪名是(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和特征所规定的犯罪名称)。
4、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意识形式)。
二、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是肯定概念还是否定概念?1、大理洱海2、单独概念3、聂耳4、不光彩5、良心三、下列各题中标有重点号的概念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表达集合概念?还是在非集体意义下使用,表达非集合概念?1、知识分子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2、党和政府历来关心和爱护知识分子。
3、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4、在我们的国家里,人民享受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时双戏剧片须用社会主义的纪律来约束自己。
5、干部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障。
6、我们的干部必须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7、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加强。
8、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必须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四、下列各级概念是什么关系?1、亚洲国家,多民族国家2、白族、回族3、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女干部4、昆明,春城5、诗歌,文学作品6、发光体,非发光体7、司法干部,法警8、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非主要方面9、抢劫案,杀人案10、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五、说明交用圆圈图表示下列各级概念间的关系。
1、a、学校b、学生c、共青团员2、a、木材b、家俱c、组合柜3、a、解放军战士b、战斗英雄c、共产党员4、a、合法行为b、不合法行为c、行为六、下列概念的限制和概括是否正确?为什么?1、云南省政协限制:昆明市政协概括:全国政协2、性格限制:外向型性格的人概括:心理七、下列语句作为定义都是错误的,请指出它们各违反了下定义的哪条规则?犯了什么逻辑错误?1、语法是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共同理解、共同接受的语言组合法则的整体。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逻辑学》练习题 ........................................................................... (1)第一章绪论............................................................................ .. (1)第二章命题的逻辑分析............................................................................ ............. 3 第三章命题推理的形式............................................................................ ............. 8 第四章真值表方法与命题演算...........................................................................14 第五章传统谓词逻辑............................................................................ ............... 20 第六章谓词演算............................................................................ ....................... 26 第七章模态逻辑............................................................................ ....................... 31 第八章归纳逻辑............................................................................ ....................... 35 第九章假说与侦查假设............................................................................ ........... 41 第十章论证与论辩............................................................................ ................... 45 第十一章谬误............................................................................ ....................... 51 第十二章逻辑基本规律............................................................................ ........... 54 练习题参考答案 ........................................................................... .. (62)第一章绪论............................................................................ (62)第二章命题的逻辑分析............................................................................ ........... 64 第三章命题推理的形式............................................................................ ........... 68 第四章真值表方法与命题演算........................................................................... 74 第五章传统谓词逻辑............................................................................ ............. 88 第六章谓词演算............................................................................ ....................... 95 第七章模态逻辑............................................................................ ..................... 103 第八章归纳推理............................................................................ ..................... 107 第九章假说与侦察假设............................................................................ ......... 110 第十章论证与论辩............................................................................ ................. 112 第十一章谬误............................................................................ ....................... 118 第十二章逻辑基本规律............................................................................ (121)《逻辑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 1.思维形式结构 2.逻辑常项 3.逻辑变项二、选择题�� 1.与“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具有共同形式结构的是:��A. 将在于勇也在于谋 B. 甲不出国而乙出国��C. 甲出国而乙不出国D. 将在于谋而不在于勇��E. 甲出国乙也出国�� 2.在“并非他或者是法官或者是律师”这一命题中,逻辑常项是:��A. 或者B. 法官��C. 律师D. 并非E. 他�� 3.逻辑学是一门没有阶级性的工具性的科学。
逻辑学练习题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推理和论证的学科,通过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逻辑学的学习过程中,练习题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是一些逻辑学练习题,希望能对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帮助。
题目一:推理判断以下是一组陈述,请根据陈述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陈述:1. 所有猫都喜欢吃鱼。
2. 汤姆是一只猫。
3. 汤姆喜欢吃鱼。
题目二:逻辑关系以下是一组陈述,请根据陈述之间的逻辑关系填入合适的连词。
陈述:1. 彼得没有去上学,___他生病了。
2. 爸爸在家里,___妈妈去上班了。
3. 杰克想要吃苹果,___他去买了一些。
题目三:推理谬误以下是一组陈述,请判断其中是否存在推理谬误,如果存在,请指出具体谬误的类型。
陈述:1. 所有人都喜欢吃巧克力,我不喜欢吃巧克力,所以我不是人。
2. 如果A发生,则B发生。
B没有发生,所以A也没有发生。
3. 你喜欢吃苹果,所以你一定是个健康的人。
题目四:逻辑推理以下是一组陈述,请根据陈述进行逻辑推理。
陈述:1.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会带伞。
2. 今天下雨了。
结论:我会带伞。
题目五:逻辑迷题以下是一个逻辑迷题,请思考并给出答案。
问题:如果喜欢吃火锅的人都喜欢喝豆浆,那么喜欢喝豆浆的人是否一定喜欢吃火锅?以上是一些逻辑学练习题,希望能帮助你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和练习,我们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你在练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有任何问题,请多和他人讨论,共同解决,相信你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得到提高的。
祝你取得好成绩!。
练习题(-)引论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1、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宏伟任务是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部革命过程的合乎逻辑的继续。
2、写文章要讲逻辑。
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3、这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只留下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
4、……出现重复,部分是由于术语上的缺点,部分是由于缺乏逻辑修养。
5、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6、使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染听众,然后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7、在这些人看来,清官比贪官还要坏,这真是个奇怪的逻辑。
8、帝国主义的逻辑和人民的逻辑是这样的不同。
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是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
9、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
10、语法、逻辑、修辞、音韵等等都是没有阶级性的。
“例示”题:‚我们但愿法国历史的无意识的逻辑将战胜所有政党(指当时法国的资产阶级政党——编者注)对逻辑的有意识的违反。
‛答:本题中的两个‚逻辑‛,均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二、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判断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
1、鸟都是有脊椎骨的;天鹅是鸟;所以,天鹅是有脊椎骨的。
2、如果火箭的速度超过9.8公里/秒,那么它就会飞出地球的引力场。
3、只有历史清楚,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
4、如果人们要使工作得到预想的结果,那么就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
5、玛丽喜欢滑冰,而且喜欢打网球,喜欢游泳。
6、或者张明去参观画展,或者李玲去参观画展。
7、如果一部作品获奖,那么,它一定是优秀作品;《芙蓉镇》是获奖作品;所以,它是一部优秀作品。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绪论【堂上操练】一、填空: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__________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______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_____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________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
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1.所有S是P2.p← q3.有S不是P4.(p∧q)→r【课后作业】一、查阅词典,指出下列各句"逻辑"一词的含义:1.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这是社会发展的逻辑。
2."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3.普及逻辑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4.我们要善于逻辑地思维和明确地表达思想。
5.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①6.任何脱离现实生活逻辑的文学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7."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一逻辑不能成立。
8.这几句话不合逻辑。
二、请用公式表示下列命题或推理,并指出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1.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才有出路。
2.白求恩同志是一个高尚的人。
3.所有科学理论都具有客观性,形式逻辑是科学理论,所以,形式逻辑具有客观性。
4.除非你去请他,他才来。
5.某案犯逃跑要么从水路。
逻辑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是演绎推理的例子?A. 如果下雨,地面会湿。
今天下雨了,所以地面湿了。
B. 所有的猫都怕水。
我的宠物是猫,它怕水。
C. 我昨天看到一只猫在游泳。
D. 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
这个水果是苹果,所以它是水果。
2. 以下哪个命题是真命题?A. 所有的狗都是哺乳动物。
B. 有些狗是哺乳动物。
C. 没有狗是哺乳动物。
D. 有些狗不是哺乳动物。
3. 以下哪个命题是假命题?A. 所有的人都需要呼吸空气。
B. 有些人不需要呼吸空气。
C. 有些人需要呼吸空气。
D. 没有人需要呼吸空气。
4. 以下哪个命题是矛盾命题?A. 苏格拉底是人。
B. 苏格拉底不是人。
C. 苏格拉底既是人又不是人。
D. 苏格拉底是哲学家。
5. 以下哪个命题是逆命题?A. 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二。
B. 如果明天是星期二,那么今天是星期一。
C. 如果今天是星期二,那么昨天是星期一。
D. 如果昨天是星期一,那么今天是星期二。
二、填空题6. 演绎推理的结论是_______的,即结论的真实性是由前提的真实性保证的。
7. 归纳推理的结论是_______的,即结论的真实性不是由前提的真实性保证的。
8. 命题逻辑中,一个命题的否定是_______该命题的真值。
9. 逻辑学中的“排中律”是指任何命题要么_______要么_______,不存在第三种可能性。
10. 逻辑学中的“矛盾律”是指一个命题和它的否定不能同时_______。
三、简答题11. 请解释什么是逻辑谬误,并给出一个例子。
12. 请简述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
13. 请解释什么是命题逻辑,并给出一个命题逻辑的例子。
14. 请解释什么是条件命题,并给出一个条件命题的例子。
15. 请解释什么是逻辑上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四、论述题16. 请论述逻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给出两个具体的例子。
17. 请论述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逻辑学练习题一、不定向选择(15⨯2=30分。
请在正确答案的序号前标出 。
选错者不得分。
) 1、“在人民的国家中,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其中的“人民”是: A :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单独概念;D :正概念;E :负概念。
2、下列各题中属于划分的是:A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B :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C :树可分为树根、树干、树枝、树叶;D :交通工具可分为空中的、陆上的、水上的;E :定义可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3、下列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中,具有反对称性质的是:A :同一关系;B :真包含关系;C :真包含于关系;D :交叉关系;E :全异关系。
4、下列各组判断可以同假的是:A :SAP 与SEP ;B :SAP 与SOP ;C :SOP 与SEP ;D :SIP 与SOP ;E :SIP 与SAP 。
5、若S 真包含P ,则以S 和P 为主项和谓项构成的性质判断之间的真假情况是: A :I 真,O 真;B :I 真,A 假;C :O 真,E 假;D :A 假,E 假;E :A 真,I 假。
6、下列三段论的各个式中,属于第一格的有效式是: A :EAE ;B :AAA ;C :AEE ;D :EIO ;E :AAO 。
7、如果“r q p ∧∧”真,那么其中的p 、q 和r :A :真;B :假;C :真假不确定;D :可真可假;E :不可真不可假。
8、“文盲”这个概念属于:A :单独概念;B :普遍概念;C :集合概念;D :正概念;E :负概念。
9、若q p ∨为假,则下列各式中取值为真的是:A :q p →;B :q p →;C :q p →;D :q p ∨;E :q p ∨。
10、“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商学院”三概念之间是:A :交叉关系;B :属种关系;C :全同关系;D :全异关系;E :反对关系。
11、“毛泽东是湖南人”这一判断是:A :全称判断;B :特称判断;C :单称判断;D :肯定判断;E :否定判断。
12、“所有的S 都是P”与“有的S 不是P”:A :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B :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C :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D :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E :两个判断的素材相同。
13、“控告”这种关系是:A :对称关系;B :反对称关系;C :非对称关系;D :非传递关系;E :传递关系。
14、下列各组判断中违反矛盾律要求的是:A :SAP 且SIP ;B :SAP 且SEP ;C :SEP 且SIP ;D :SAP 且SOP ;E :SAP 且“并非某个S 不是P” 15、运用判断变形推理,从P SA 得出错误的结论是: A :PES ;B :OP S ; C :P SI ;D :P O S ;E :SEP 。
二、综合题(8⨯7=56分) 16、已知:①A 、B 二人不都是作案人;②如果C 是作案人,那么B 是作案人; ③如果D 是作案人,那么A 是作案人;④只有E 、F 二人都是作案人,C 才不是作案人; ⑤并非如果D 是作案人,那么F 不是作案人。
问:E 是否是作案人?写出推导过程。
解答:已知前提格式化为: ①B A ∀; ②B C →; ③A D →; ④C F E ←∧)(; ⑤F D →。
⑥据⑤得:F D ∧(F D ∧)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 ⑦据⑥得:D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⑧据⑥得:F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⑨据③⑦得:A ][A DA D →∧→)(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⑩据①⑨得:B ][B A B A →∧∀)( 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11据②○10得:C []C B B C →∧→)(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12据④○11得:[])()(F E CF E ∧→←∧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13据○12得:E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所以,E 是作案人。
17、某案件有四名嫌疑人。
检察机关调查后确认: ①A 是嫌疑人或B 不是嫌疑人;②如果B 不是嫌疑人,那么C 也不是嫌疑人; ③只有C 是嫌疑人,D 才不是嫌疑人; ④A 不是嫌疑人。
问:根据检察机关以上确认,可推知谁是嫌疑人?写出推导过程。
已知前提格式化为: ①B A ∨; ②C B →;③D C ←; ④A 。
⑤据①④得:B[]B A B A →∧∨)( 相容宣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⑥由②⑤得:C []C B C B →∧→)(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⑦由③⑥得:D[]D C D C →∧←)(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据以上可知,D 是嫌疑人。
18、“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请分析以上诗句的逻辑结构。
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
[]妾难不寄衣)(寄衣妾难)(不寄衣)妾难(寄衣→∨∧→∧→ (注:不应该被理解为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因为结论语言是“难”。
) 19、“共产党人是讲究奉献的,个人主义者不讲究奉献,所以,个人主义者是非共产党人。
”写出以上推理的逻辑结构,并说明其是否有效。
三段论推理的第二格,AEE 式,有效,大前提为全称判断,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
(PAM ∧SEM →SEP )20、写出下述推理的具体过程,并判定其是否成立:从“汪精卫是叛国者”和“汪精卫是中国人”到“并非叛国者都不是中国人”。
从两个前提中可得出“有的中国人是叛国者”;结论“并非叛国者都不是中国人”是E 判断的负判断,它等值于“有的中国人是叛国者”。
21、2008年,在向南方雪灾受灾地区的捐款活动中,某慈善组织收到一笔10000元的匿名捐款。
该组织经过调查,发现是甲、乙、丙、丁四个人当中的某一个捐的。
慈善组织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求证时,发现他们的说法相互矛盾:甲说: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 乙说:我估计这钱肯定是丁捐的; 丙说:乙的收入最高,肯定是乙捐的; 丁说: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
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那么到底谁是真正的捐款者呢?写出推导过程。
乙和丁的说法为矛盾关系,不可能同假或同真;据此可推出甲和乙的话为矛盾关系。
故捐款者为甲。
22、运用换质位法推理和换位质法推理,说明能否从前提“金子是闪光的物体”推出结论“不闪光的物体不是金子”。
写出推导过程。
有效。
ES P P SE SAP →→。
23、“由于森喜朗的多次‘讲话不慎’和前内阁官房长官中川秀直与右翼团体来往等丑闻,森内阁的支持率已降至15%,而不支持率却上升到75%。
”试分析文中“支持”与“不支持”外延间的关系。
文中“支持”与“不支持”为反对关系,二者之和小于文中的属概念“100%”的态度。
三、图表题(2⨯7=14分。
)24、在下列括号内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正确的三段论形式:M O P(M )(A)(S )(S)(0)P(注:以上格式只能为第三格;其他格式不存在。
)25、用真值表方法判定qp∀与)()(qpqp∨∧∨是否为矛盾关系。
从以上真值表可看出,qp∀与)()(qpqp∨∧∨为矛盾关系。
答案一、不定向选择(15⨯2=30分。
请在正确答案的序号前标出 。
选错者不得分。
)1、AD2、BD3、BC4、ACE5、ABCD6、ABD7、A8、BD9、ABCDE10、D11、CD12、C或CE13、CD14、E15、B二、综合题(8⨯7=56分)16、已知:①A、B二人不都是作案人;②如果C是作案人,那么B是作案人;③如果D是作案人,那么A是作案人;④只有E、F二人都是作案人,C才不是作案人;⑤并非如果D是作案人,那么F不是作案人。
问:E是否是作案人?写出推导过程。
解答:已知前提格式化为: ①B A ∀; ②B C →; ③A D →; ④C F E ←∧)(; ⑤F D →。
⑥据⑤得:F D ∧(F D ∧)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 ⑦据⑥得:D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⑧据⑥得:F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⑨据③⑦得:A ][A D A D →∧→)(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⑩据①⑨得:B ][B AB A →∧∀)( 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11据②○10得:C []C B B C →∧→)(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12据④○11得:[])()(F E CF E ∧→←∧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13据○12得:E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所以,E 是作案人。
17、①A 是嫌疑人或B 不是嫌疑人;②如果B 不是嫌疑人,那么C 也不是嫌疑人; ③只有C 是嫌疑人,D 才不是嫌疑人; ④A 不是嫌疑人。
问:根据检察机关以上确认,可推知谁是嫌疑人?写出推导过程。
已知前提格式化为: ①B A ∨; ②C B →; ③D C ←; ④A 。
⑤据①④得:B []B A B A →∧∨)( 相容宣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⑥由②⑤得:C[]C B C B →∧→)(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⑦由③⑥得:D[]D C D C →∧←)(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据以上可知,D 是嫌疑人。
18、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
[]妾难不寄衣)(寄衣妾难)(不寄衣)妾难(寄衣→∨∧→∧→ (注:不应该被理解为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因为结论语言是“难”。
王海传于2010年7月3日标注。
)19、三段论推理的第二格,AEE 式,有效,大前提为全称判断,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
20、从两个前提中可得出“有的中国人是叛国者”;结论“并非叛国者都不是中国人”是E 判断的负判断,它等值于“有的中国人是叛国者”。
21、乙和丁的说法为矛盾关系,不可能同假或同真;据此可推出甲和乙的话为矛盾关系。
故捐款者为甲。
22、有效。
ES P P SE SAP →→。
23、文中“支持”与“不支持”为反对关系,二者之和小于文中的属概念“100%”的态度。
三、图表题(2⨯7=14分。
)24、在下列括号内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正确的三段论形式: M O P ( M )( A )( S ) ( S )( 0 )( P )(注:以上格式只能为第三格;其他格式不存在。
)从以上真值表可看出,q p ∀与)()(q p q p ∨∧∨为矛盾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