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负荷试验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25.34 KB
- 文档页数:19
发电机甩负荷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发电机外观是否完好,并检查所有的电气连接是否牢固。
确认发电机的电气参数和负载参数,并准备好相应的测试设备和仪器。
2.设定负荷:首先,根据发电机的额定负载能力,设定合适的负载大小。
可以通过直接连接电阻负载或者使用电子负载设备来实现。
3.启动发电机:将发电机开关切换到启动位置,并按照正常的启动程序启动发电机。
确保发电机的运行参数,如电压、频率等达到额定值。
4.稳定时间:根据实验要求,保持发电机在额定负荷下稳定运行一段时间,通常为30分钟至1小时。
这段时间内,仔细观察发电机的运行状态,包括发电机的振动、噪音、温度等指标。
5.接触负荷:在稳定时间结束后,将发电机与负载隔离,即切断负载与发电机之间的连接。
这个过程通常是通过切换断路器或者刀闸实现的。
6.观察状况:在切断负荷之后仔细观察发电机的运行状况,包括电压、电流、频率的变化以及发电机的运行噪音和振动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7.恢复负荷:等待一段时间后,重新连接负载,并恢复正常运行。
再次观察发电机的运行状态,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8.数据记录和分析:在试验过程中,记录并收集相关的数据,包括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的变化。
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发电机是否通过这次试验。
9.清理和总结:试验结束后,对试验设备和工作环境进行清理,整理实验数据和记录。
根据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发电机甩负荷试验是一项专业操作,在试验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需要根据实验的不同要求,可能会有一些额外的步骤和操作。
因此,在进行发电机甩负荷试验之前,需要详细了解相关的试验要求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发电机甩负荷试验步骤发电机甩负荷试验是对发电机进行负荷能力评估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此试验可以检验发电机在负荷变化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进一步使用和改进发电机提供参考依据。
一、试验前准备1. 确定试验目的:根据需要,明确试验的目的和要求,例如评估发电机的额定负荷能力或者验证发电机的性能指标等。
2. 确定试验方案:根据试验目的,制定出合理的试验方案,包括试验负荷范围、试验时间、试验环境条件等。
3. 确定试验设备和工具:根据试验方案,准备好所需的试验设备和工具,例如负荷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频率表等。
二、试验过程1. 连接试验设备:将发电机与试验设备正确连接,确保电路连接可靠。
根据试验方案,将负荷电阻箱与发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同时根据需要连接电流表、电压表、频率表等。
2. 开始试验:启动发电机,在负荷电阻箱上设置适当的负荷阻值,使其接近或达到发电机的额定负荷能力。
记录发电机的输出电流、电压和频率等参数。
3. 增加负荷:根据试验方案,逐步增加负荷阻值,使其逐渐超过发电机的额定负荷能力。
每次增加负荷后,记录发电机的输出参数,并观察发电机的运行情况,如是否出现异常声音、振动等。
4. 达到极限负荷:持续增加负荷,直到发电机无法再提供正常的输出电流、电压和频率。
此时,记录下发电机的输出参数,并观察发电机是否出现过载保护等情况。
5. 逐步减负荷:根据试验方案,逐步减小负荷阻值,使其逐渐恢复到发电机的额定负荷能力。
每次减负荷后,记录发电机的输出参数,并观察发电机的运行情况,如是否恢复正常、是否出现异常现象等。
6. 结束试验:当发电机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并满足试验方案的要求时,可以结束试验。
关闭发电机和试验设备,拆除试验连接,整理试验记录和数据。
三、试验后处理1. 数据分析:根据试验记录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发电机在不同负荷下的输出电流、电压和频率等参数,评估发电机的负荷能力和稳定性。
2. 结果总结: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得出对发电机性能的评价和结论,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
发电机甩负荷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在进行发电机甩负荷试验之前,首先需要对发电机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a.检查发电机的运行状态,确保其处于正常停机状态。
b.清理发电机的外部表面,确保表面干净和干燥。
c.检查并记录发电机的相关技术指标,如额定输出功率、电压、频率等。
2.连接试验装置将发电机与试验装置连接起来,以便进行负荷甩动试验。
根据试验装置的具体要求,可能需要连接电缆、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等设备。
3.执行试验前操作a.调整试验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b.检查发电机的防护装置和冷却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并进行必要的维护。
c.检查试验装置的接线是否正确,确保试验装置与发电机的电气连接良好。
4.启动发电机按照发电机的启动程序启动发电机,并确保其工作稳定。
观察发电机的运行参数,如转速、电压、频率等,并记录它们的数值。
5.增加负荷根据试验要求,逐步增加发电机的负荷,并观察发电机的运行参数的变化。
此时,应关注电压、频率、电流、功率因数等指标,并记录它们的变化。
6.负荷稳定在最大负荷达到稳定状态后,保持负荷不变,并继续观察发电机的运行参数。
此时,发电机的电压和频率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电流和功率因数也应保持相对稳定。
7.逐步减小负荷在负荷稳定后,逐步减小发电机的负荷,并观察发电机的运行参数的变化。
此时,同样需要关注电压、频率、电流、功率因数等指标,并记录它们的变化。
8.停机在试验结束后,按照发电机的停机程序停机。
检查发电机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停机。
9.数据处理与分析整理试验数据,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发电机在不同负荷工况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10.编写试验报告根据试验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写发电机甩负荷试验报告。
报告应包括试验目的、试验装置、试验步骤、试验数据、结果分析等相关内容。
甩负荷实验操作方法6 试验方法及步骤6.1 试验方法6.1.1 本次试验采用常规法,在机组带预定负荷的情况下,使发电机油开关跳闸,使机组实现不停机甩负荷,同时测量汽轮机及发电机的动态特性;6.1.2 试验分两种工况进行,50%额定负荷工况和100%额定负荷工况。
根据机组甩50%负荷后的动态特性决定是否进行甩100%额定负荷试验∶a 转速超调量小于5%时,可进行甩100%额定负荷试验;b 转速超调量大于或等于5%时,应停止进行甩100%额定负荷试验;6.1.3 甩50%负荷时,投运电动给水泵,汽泵A(或B)投入热备用;6.1.4 甩100%负荷时,投运电动给水泵和汽泵A(或B),汽泵B(或A) 处于热备用状态。
6.2 试验步骤6.2.1 机组启动前的静态试验6.2.1.1 EH油系统联锁试验及蓄能器检查;6.2.1.2 润滑油系统联保护试验;6.2.1.3 DEH功能测试,包括阀门特性、甩负荷仿真试验及OPC 功能试验等;6.2.1.4 主汽门、调节汽门关闭时间测定;6.2.1.5 进行机组ETS保护试验;6.2.1.6进行下列顺控试验∶a 汽机防进水保护;b 凝结水系统连锁保护试验;c 高、低压加热器;6.2.1.7 锅炉各安全门处与集控室之间装妥灯光联络信号或采取其他通讯手段,经试验无误;6.2.1.8 汽机机头与集控室之间装妥灯光联络信号或采取其他通讯手段,经试验无误。
6.2.2 机组启动后进行的工作6.2.2.1 就地及远方打闸试验;6.2.2.2 喷油试验;6.2.2.3 超速试验(包括103%、110%电超速和110%机械超速);6.2.2.4 主汽门、调节汽门严密性试验;6.2.2.5 阀门活动试验。
6.2.3 甩负荷前的工作6.2.3.1 甩负荷试验已经调度部门批准,具体时间已经确定;6.2.3.2 将本机厂用电系统切换至外供,以保证本机组甩负荷后各辅助设备的供电;6.2.3.3 将#5机辅助蒸汽汽源切换至临机供汽,除氧器及大小机轴封供汽汽源切换至辅助蒸汽系统供汽;6.2.3.4 切除凝结水精处理装置;6.2.3.5 锅炉操作盘上设四名运行人员负责汽包水位、炉膛负压、汽温、汽压及制粉系统的调整,PCV阀按钮和手操MFT按钮处也应设专人负责;6.2.3.6 汽机运行方面应设专人负责低旁快开及监视瓦温、振动、转速、凝结水系统、给水系统,在机头停机手柄及机控室停机按钮处应各有一人负责在紧急情况下的打闸停机工作;6.2.3.7 主汽及再热汽出、入口每个安全门处均设专人值班,每处应不少于两人,并在安全门启跳手柄上拴妥绳索,以备紧急时手动拉启;6.2.3.8 检查确认下列系统处于要求状态:a 高、低加投入正常运行;b 主、再热蒸汽参数和真空符合规程要求;c 真空破坏手动门已全开,电动门在遥控位置并能可靠操作;d 各程控疏水手动门均操作可靠;e 机组EH油系统及润滑油系统各项参数在要求范围内运行正常,EH油系统蓄能器投入运行;f 旁路系统置于"手动"位置,低旁处于热备用状态(开度2~4%);g 机组的各项保护及自动均已投入;6.2.3.9 将转速信号、油动机行程信号、甩负荷信号及各有关信号接入数据采集装置并调整好;6.2.3.10 解除锅炉油枪解列时蒸汽吹扫及退枪程序,要求再次投入时不受影响,能迅速投入;6.2.3.11 甩负荷试验前20分钟将机组负荷调至所需的甩负荷工况点(50%及100%额定负荷),在机组工况稳定后记录一次机组运行参数;6.2.3.12 甩负荷试验前20分钟,各有关操作、测试、安全监视及指挥人员均应已到位;6.2.3.13 甩负荷试验前15分钟进行下列调整工作:a 凝汽器水位在正常偏高水位;b 除氧器维持正常水位运行;c 投入全部12支油枪,减少D磨给煤量;6.2.3.14 甩负荷试验前10分钟将下列自动置手动位置:a 汽包水位;b 炉膛负压;c 锅炉汽温、汽压。
机组甩负荷50%试验操作及反事故措施1.1试验目的:1.1.1检查汽轮机调速系统在甩负荷时的控制性能是否良好;测取甩负荷时调速系统的动态过程。
(甩负荷后的稳定转速、转速飞升的最高值、甩负荷后的过渡过程及转速振荡次数)1.1.2考验汽轮机及附属设备在甩负荷时的适应能力。
1.1.3考验锅炉设备及运行人员承受甩负荷的能力,测取锅炉在甩负荷过程中压力、温度、水位的变化特性。
1.1.4检验发电机甩负荷后励磁系统的特性。
1.2试验应具备的条件:1.2.1甩负荷试验应在机组带165MW负荷运行,蒸汽参数保持额定值。
1.2.2机组的运行方式为:滑压、炉跟机、协调投入。
1.2.3确认汽轮机静态特性良好,速度变动率4--5%,迟缓率不大于0.2%。
1.2.4汽轮机主汽门、调门严密性试验合格且关闭时间不大于0.5S。
1.2.5高中压主汽门、中调门活动试验正常。
1.2.6各段抽汽逆止门、高排逆止门联锁良好。
1.2.7 AST电磁阀活动试验正常。
1.2.8汽轮机危机保安器注油试验动作灵活、无卡涩。
1.2.9汽轮机超速试验(OPC、电超速、机械超速)合格,动作正常。
1.2.10确认手动遮断器动作良好。
1.2.11汽轮机交流润滑油泵、高压启动油泵、直流润滑油泵启动、联锁试验正常。
1.2.12汽包、过热器、再热器安全伐及PCV整定完毕、调试合格。
1.2.13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振、轴承振动合格,各辅机性能良好。
1.2.14除氧器、汽泵给水泵、轴封系统备用汽源暖管、投入。
1.2.15高低加、除氧器水位保护动作良好。
1.2.16确认EH油系统各蓄能器投入正常。
1.2.17在机头装设精密数字转速表一只。
1.2.18 DCS系统各功能良好,SOE(机组跳闸的历史追忆)系统正常投入。
1.2.19甩负荷控制器、灭磁开关Q7控制器已接好线。
1.2.20发电机励磁调节器调试良好,在“自动”状态下运行。
1.2.21主、副励磁机、发电机试验合格;发电机过电压保护能正常动作。
机组甩50%负荷试验一,操作要点:1)试验前启动柴油发电机一次,正常后处于备用状态。
2)试启动主机交直流润滑油泵、交流启动油泵及顶轴油泵,试启小机直流油泵。
3)AVR在自动位置。
4)确认机组各参数正常。
5)锅炉等离子拉弧。
6)提前关小甚至全关过热汽减温水,防止甩负荷时汽温突降。
7)F磨煤机走空旋转备用。
8)解除MFT跳一台小机保护。
9)361阀置自动,并事先稍开预暖管道10)旁路置手动方式,并事先稍开预暖管道,后关闭。
11)锅炉上水调门置手动于80%开度。
12)倒计时10S打跳一台磨煤机。
13)倒计时5S打跳另一台磨煤机。
14)A磨煤机保持50T/H左右煤量。
15)甩负荷时立即降低给水量至600T/H左右,分离器水位正常后启动BCP运行。
继续降低锅炉上水量。
16)注意主汽压和主汽温的调整,发现异常立即手动MFT。
17)发电机出口开关拉开后,锅炉MFT动作,重新吹扫并点火18)汽轮机转速下降至2000rpm时,汽机挂闸并冲转至1500rpm,维持。
19)锅炉点火后,汽轮机继续冲转至3000rpm,并网20)检查并调整下列参数:A.严格控制分离器水位。
B.跳闸磨煤机出口温度的调整,防止磨煤机着火事故。
C.炉膛压力的调整。
D.除氧器和凝汽器水位。
E.汽机排汽温度F.轴封压力和温度。
G.氢气温度。
H.主机润滑油温度I.加强对机组振动、轴瓦温度、回油温度、胀差、轴向位移的监视。
J.发动机出口电压。
二.操作注意事项:1)注意提前关小主蒸汽喷水。
2)甩负荷时立即降低给水量。
3)甩负荷前先拉等离子。
4)注意磨煤机出口温度调整,防止着火事故。
5)甩负荷时马上开启旁路系统,注意再热汽压和排汽温度的变化。
6)发现下列情况应打闸停机:A.转速大于3300/min。
B.调速系统无法维持机组空转。
C.振动超过规定值。
D.轴瓦温度超限E.主汽温、再热汽温超限F.密封油失去G.差胀、轴向位移、上下缸温差、真空、高缸排汽及低缸排汽温度超限H.汽机第一级温度比甩负荷前突降100度以上I.灭磁开关先于801动作。
广东国华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一期工程(2×600MW)机组汽轮机由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的引进型凝汽式汽轮机(N600-16.7/538/538),旁路配置为30%高压旁路及40%低压旁路。
本汽轮机为四缸四排汽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
其特点是采用数字电液调节系统,操作简便,运行安全可靠。
高中压分缸,低压采用双流程结构。
1.1主要技术规范1.1.1 汽轮机规范制造厂: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型式:亚临界、单轴、四缸四排汽、高中压缸双流程型号: N600-16.7/538/538主蒸汽压力: 16.7MPa主蒸汽温度: 538℃额定功率: 600MW再热汽压力: 3.218 MPa再热汽温度: 538℃排汽压力: 5.9kPa热耗: 7850kj/kW.h主蒸汽流量: 1791.993t/h再热蒸汽流量: 1491.165t/h额定转速: 3000r/min给水温度:额定工况273.8 ℃额定冷却水温: 24℃1.1.2发电机制造厂: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型号: QFSN-600-2额定功率: 600MW额定电压: 20kV工作转速: 3000r/min励磁方式:静态励磁冷却方式:水氢氢额定氢压: 0.4 MPa2.编写依据按部颁《火电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规定,机组在带负荷调试期间要对汽轮机进行甩负荷试验,本措施是依据部颁《汽轮机甩负荷导则(1996年版)》,结合本机组特点,参照制造厂说明书,设计院的系统、设计资料而编写本汽轮机甩负荷试验措施。
3.试验目的考核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特性。
.4.试验要求4.1 试验按甩50%、100%额定负荷二个阶段进行,调节系统动态过程应能迅速稳定,并能有效地控制机组空负荷运行。
(甩50%额定负荷后转速超调量不大于5%,否则,将不可进行100%甩负荷试验;甩100%额定负荷后,最高飞升转速不应使危急保安器动作。
)4.2 甩负荷时,机组联锁保护全部投入(机组大联锁保护解除);回热系统全部投入;锅炉不停炉,不超压;汽机不停机,不超速;发电机不过压。
机甩负荷试验方案一、试验的目的与要求1、试验目的:甩负荷试验是机组在带负荷工况下进行的汽轮机调节系统的动态特性试验,甩负荷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测取机组甩负荷时DEH调节系统的动态过程,考核DEH调节系统的动态性能,应达到《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在线验收规程》的标准。
并检验机、炉、电各主机及其配套辅机系统在甩负荷工况下的适应能力。
2、试验要求:1)机组甩负荷后,最高飞升转速不应使危急保安器动作,且DEH 控制系统的动作过程能迅速稳定,并能有效地控制机组维持空负荷运行。
2)根据记录,各部件的动态特性应能符合要求。
3)锅炉不超压,汽包、过热器安全门不动作,发电机不过压。
4)机、炉、电相关辅机及系统工作正常,厂用电切换正确、可靠,抽汽逆止阀的动作正确、可靠。
二、试验条件1、机组经过整套试运试验,性能良好,机、炉、电各主要设备无重大缺陷,操作机构灵活,各运行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
2、DEH系统功能正常,能在各种方式下运行。
3、自动主汽门、调节汽门开关动作灵活无卡涩,关闭时间符合设计要求,汽门严密性试验合格。
4、抽汽逆止门连锁动作正常,能关闭严密。
5、危急遮断系统动作可靠,超速试验合格,手动停机装置动作正常。
汽机主保护试验正常。
6、TSI系统已投入使用,功能正常。
7、甩负荷试验前应试转交、直流辅助油泵、高压油泵及盘车,连锁动作正常,油质合格。
8、高加保护试验合格,水位运行正常。
高、低压加热器投入运行。
9、热工和电气各种保护连锁功能正常,切除一些不必要连锁(如发电机主保护)。
10、锅炉安全监视系统(FSSS)已投入使用,功能正常。
11、交、直流厂用电源可靠,能确保正常运行和事故状态下的供电要求。
12、发电机主断路器和灭磁开关跳合正常。
13、DAS系统记录和追忆功能正常。
14、甩50%负荷试验时6KVⅣ段、400VⅣ段,由工作分支改为备用分支带。
甩100%负荷试验时由本机带厂用电。
甩负荷试验前机组厂用电已试验合格,切换正常,否则应不允许带厂用电做甩负荷试验。
水轮发电机甩负荷试验技术措施
水轮发电机甩负荷试验是对水轮发电机负荷能力和稳定性进行验证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试验顺利进行,并保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
1. 设备准备:在甩负荷试验前,需要对水轮发电机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对液压、电气系统等进行检测,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2. 调整参数:在试验前需要根据设备的额定负荷和额定转速,调整水轮发电机的参数,如转速控制、流量控制等,以满足试验的要求。
3. 准备备用能源:由于甩负荷试验会将大量的负荷突然断开,为了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需要准备备用能源,如备用发电机或电池组等,以供电网供应稳定的电力。
4. 安全措施:在进行甩负荷试验时,需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试验过程中不会对设备和人员造成危险。
比如要求操作人员佩戴防护装备,并将试验场所进行隔离和标识。
5. 监测和记录: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水轮发电机的运行状态,如转速、温度等参数,并及时记录。
这些数据有助于评估设备的性能和变化趋势。
6. 试验报告:试验结束后,需要将试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撰写试验报告。
这些报告可以为日后的设备维护和改进提供
参考。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的采取,可以有效保证水轮发电机甩负荷试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进一步提升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提供有效的参考。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编号:TD-QJ-06-24托电配合线路加装串补机组甩负荷试验方案及措施编写:李小军、李建辉、江志文发电部审核:设备部审核:安监部审核:批准:2006 年5 月23 日1.试验目的由于输电通道的限制和投资的影响,托克托发电公司送出不可能再增加出线,现有的四条500KV线路不能满足8×600MW机组电力的送出。
为了提高现有线路的输送能力,计划在“托—源”线浑源侧加装45%的固定串联电容器组补偿装置,在“源—安”线浑源侧加装40%的固定串联电容器组补偿装置,在“源—霸”线浑源侧加装35%的固定串联电容器组补偿装置。
串联电容器组的加装,极易产生汽轮发电组大轴扭矩振荡,即次同步谐振(SSR)。
为了研究SSR的稳定性和瞬态扭矩,通过汽轮发电机组扭转试验测量机组的扭转频率和扭转阻尼,建立准确的机组扭转模型。
2.试验计划托克托发电公司机组分三种类型:一期两台日立公司制造的600MW湿冷机组,二期两台东方电气集团制造的600MW湿冷机组,三期、四期四台东方电气集团制造的600MW空冷机组。
计划在#3、#6、#1机组上进行试验。
试验计划见下表:3组织分工试验由华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大唐国际发电有限公司、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通用电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托克托发电公司共同完成。
大唐国际发电有限公司负责对本试验方案的批准和试验机组的确定,华北电网公司负责本试验方案对系统影响的审查批准和试验期间托克托发电公司机组运行方式的安排,通用电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试验时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报告,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托克托发电公司对试验方案实施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负责,并负责提供准确可靠的试验信号输出,实验要求的并网合闸角度和运行方式的调整操作。
3.1 甩负荷试验前成立试验组织机构,试验在试验指挥组的统一指挥下进行。
组织机构:3.1.1试验领导小组组长:张仁伟成员:郭亚斌、梁吉、李胜、王绍德、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3.1.2试验指挥组总指挥:郭亚斌副总指挥:胡春涛、沈钦峰、刘阳、方志和、常林成员:康海东、张成锐、王有忠、金生祥、赵凯、刘苗、孙胜春、田士义3.1.3 汽机试验组组长:石建东成员:李小军、苑敬桃、李占江、朗健全、汽机维护人员3.1.4 继保试验组组长:胡延清副组长:张天宇成员:杨海龙、王冰、郭骥骏、王敏、张晓宇、秦俊杰、刘斌、刘海东、菅林盛、张进军3.1.5 电气一次试验组组长:王金海成员:江志文、刘大伟、王俊、李海峰、李盛、电气维护人员3.1.6 热工试验组组长:王维军成员:王占领、蔡斌、王时雨3.1.7 锅炉试验组组长:卢存河成员:李建辉、韩志成、王锐、张宝武、元怀全、锅炉维护人员3.1.8 运行操作组组长:当值值长成员: 当值集控运行人员及协作班运行人员3.2 职责分工:3.2.1总指挥:3.2.1.1掌握机组是否具备甩负荷试验条件。
天水市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30MW机组汽机甩负荷试验措施QJ--CSCS0005-14 KY-TS-TS17--QJKY-TS-TS17武汉凯迪绿色能源开发运营有限公司20144年04月201技术文件审批单工程名称天水市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30MW机组文件名称汽机甩负荷试验措施文件编号KY-TS-TS17-QJ-CS005-14调试单位武汉凯迪绿色能源开发运营有限公司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概述 (1)2编制依据 (1)3调试质量目标和要求 (1)4系统及设备主要技术规范 (1)5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2)6调试仪器及设备 (3)7调试组织分工及时间安排 (3)8调试内容程序及方法 (4)9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及措施 (7)1概述天水市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х30MW机组,汽轮机型号为SST400,为西门子工业透平机械有限公司生产。
本汽轮机为高温、超高压、单轴、冲动、凝汽式汽轮机,与锅炉、发电机及其附属设备组成一个成套供热发电设备,用于秸秆焚烧行业,以提供电力和提高供热系统的经济性。
2编制依据《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2009版)《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40号《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1l1号《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DL5011—92《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电力建设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DL/T5190-2004)《天水市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30MW)机组启动调试大纲》厂家图纸、说明书等资料《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92设计院提供的相关资料3调试质量目标和要求3.1机组甩负荷后,汽轮机的最高飞升转速不应使危急保安器动作;调速系统的动态过程能迅速稳定。
一、#1机甩50%负荷试验前电气操作措施1、检查厂用电快切装置无闭锁信号,各测量值符合并列倒换条件,合、跳开关保护压板均正确投入。
2、检查#01高备变冷却风扇开启,#01高备变运行正常。
3、经中调同意将#01高备变倒换至220KV I段母线运行。
4、将#1机厂用电系统倒为#01高备变接带。
5、检查#1主变中性点刀闸确在合位,保护按零序电流保护方式投入。
6、检查#1发变201开关SF6气体压力在0.6MPA,液压油压在32.6MPA,符合断开条件。
7、按发变组保护投退一览表对发变组保护压板进行核对,保护投退无误。
重点检查发电机过电压及过激磁保护确已投入。
退出关闭主汽门保护压板。
8、检查柴油发电机组正常热备用,远方试启柴油发电机运行正常。
9、检查110V直流系统、220V直流系统运行正常。
10、检查#1机励磁系统A VR确在自动方式运行正常。
整流柜风扇在自动运行位。
11、检查DCS操作画面上,发变组201开关及灭磁开关MK操作器上分允许信号来,具备跳闸条件。
12、试集控事故照明交直流切换正常。
13、检查电气公用系统运行正常。
二、#1机甩50%负荷试验过程中操作措施1、得调总令,在DCS操作画面中手动拉开#1发变组201开关。
2、现场人员核实#1发变组201开关三相确已拉开,检查发电机三相定子电流至0。
如果发现201开关有一相或两相电流未至0,现场检查确有一相或两相未断开时,则立即将#1发电机有功功率降至0,无功降至0,再试拉开关一次,将#1机与系统解列。
在发电机未与系统解列前,不允许将励磁开关断开,不允许关闭主汽门,防止发电机变异步电动机运行后定子电流增大,烧毁发电机。
如仍拉不开,则将220KV厂渡线211、厂龙II线213开关倒至220KVII段母线接带后,断开母联231开关,采取上一级开关将#1发电机与系统解列。
3、#1发变组201开关断开后,检查发电机定子电压稳定运行在20KV,当发现发电机电压超过1.3倍额定电压(26KV)发电机过电压保护未动作,则立即按操作台上发电机紧急停机按钮,断开励磁开关。
甩负荷运行技术措施一、甩负荷的目的:通过采用常规法甩负荷试验(即甩电负荷,不停炉、不停机),测取和掌握机组甩负荷时调节系统动态过程中功率、转速和调节汽门开度等主要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考核调节系统的动态调节品质用以考核汽轮机调节系统的动态特性。
甩负荷一般按甩50%和100%额定负荷两级进行,当甩50%额定负荷后,转速超调量大于或等于5%(150rpm)时,应中断试验不再进行甩100%额定负荷试验,在做甩100%额定负荷试验时,若机械超速保护动作,则甩负荷试验不成功,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特性不合格。
二、甩负荷试验的方法:甩负荷试验采用将发电机跳闸联跳汽机保护解除后按下值班员台上的“发电机紧急停止”按钮,启动发变组保护,断开励磁开关,使机组与电网解列,甩去全部电负荷,同时测取调节系统动态特性。
汽机应在调速系统的控制下维持空负荷运转,转速稳定。
三、甩负荷试验前的应具备条件及准备工作:1. 汽机专业应具备的条件1.1汽机主、辅设备无重大缺陷,操作机构灵活、运行正常,主要监控仪表准确。
1.2DEH功能检查和调节系统静态特性符合要求。
1.3危急遮断系统动作可靠,超速(电超速、机械超速)试验合格。
1.4远方和就地停机装置可靠。
1.5主汽门和调门严密性试验合格。
1.6汽机主汽门、调门手动停机时能迅速关闭,无卡涩,关闭时间符合要求。
1.7各抽汽逆止阀和抽汽电动门、高排逆止阀、疏水阀联锁动作正常,关闭迅速、严密。
1.8高、低加疏水“自动”和“手动”均正常可靠,高、低加保护试验正确。
1.9油系统油质确认合格,各油泵联锁正常,动作可靠。
1.10高、低压旁路系统“手动”试验正常。
1.11高压缸通风阀开启、关闭试验正常。
1.12备用汽源可靠,随时投用。
2. 锅炉专业应具备的条件2.1锅炉主、辅设备无重大缺陷,运行正常。
2.2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的安全门及电磁泄压阀(PCV)经校验合格,各减温水门开关灵活、动作准确可靠,关闭严密。
甩负荷试验操作方法文库甩负荷试验是一种用来评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一项重要试验。
它可以模拟电力系统在突发负载变化或故障情况下的响应能力,评估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
以下是甩负荷试验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1. 设定试验目标:根据试验的目的和要求,设定试验的负荷水平、试验项以及试验时段等参数。
根据试验目标来制定试验方案。
2. 安全准备工作:做好试验前的安全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试验设备和接线是否正常,确保防护装置和安全措施已经采取,试验人员熟悉试验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等。
3. 进行负荷准备工作:按照试验方案和目标,设置负荷接入装置的参数和挡位,选择合适的负荷设备,确认负荷设备完好并连接好。
4. 开始试验:根据试验方案,将负荷逐渐加大,直到系统达到试验要求的负荷水平。
在试验过程中,及时监测和记录系统参数,包括电压、功率、电流等。
5. 观察系统响应:在试验过程中,观察系统的动态响应过程,包括电压的波动情况、电流的变化等。
可以使用示波器、电能质量分析仪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测量。
6. 评估试验结果:根据试验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和观测到的现象,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分析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稳定边界等指标。
7. 归档和报告:将试验过程中的数据、影像和观察结果进行整理和归档,制作试验报告。
报告包括试验目的和要求、试验方案和设备配置、试验结果和评估等内容。
甩负荷试验是一项涉及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试验,操作方法需严谨、安全。
试验人员需要具备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试验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试验操作。
同时,还需要对可能发生的故障和危险有所准备,并能够迅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在试验过程中,要注意试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负荷接入的稳定性,及时监测和记录相关参数,避免超负荷运行和电力设备的损坏。
同时,还要对系统的动态响应进行准确观测,及时发现电力系统的异常现象和故障,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处理。
浙江某发电厂一期工程甩负荷试验技术措施编号:二○○五年九月报告名称:浙江某发电厂一期工程甩负荷试验技术措施试验编号:出报告日期: 2005年9月保管年限:长期密级:一般试验负责人:试验地点: 浙江某发电厂参加试验人员:参加试验单位:试验日期: 2005年9月~2007年7月打印份数: 60 拟稿:校阅:审核:生产技术部:批准:目录1 机组概况2 编制依据3试验目的4试验计划5试验应具备的条件6职责分工7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8 试验步骤9 安全措施1 机组概况浙江某发电厂一期工程4×600MW机组汽轮机采用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与三菱公司联合设计、生产的CLN600-24.2/566/566型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轮机。
机组控制系统采用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配套的DEH控制系统。
2 编制依据2.1 浙江某发电厂一期工程4×600MW机组调试大纲2.2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2.3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996年版)2.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组篇) DL 5011-922.5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2.6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1996年)2.7 《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 DL/T 711-19992.8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乌沙山工程设计图纸和资料2.9 设备制造厂供货资料及有关设计图纸、说明书3 试验目的3.1 考核机组调节系统在甩负荷时的控制性能,即能否控制机组转速不超过危急保安器的动作转速,且能够维持空负荷运行。
3.2 测取机组甩负荷后的动态过渡过程特性曲线。
3.3 考核机组和各配套辅机及系统对甩负荷工况的适应能力。
4 试验计划本次甩负荷试验将采用常规法进行。
甩负荷试验计划分两步进行:4.1进行甩50%额定负荷的甩负荷试验,高、低加应全部投入;4.2 在上述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并确认甩100%额定负荷的甩负荷试验具有安全保证的情况下进行甩100%有功负荷的试验。
TPRI合同编号:TPRI/TR-CA-014-2015A措施编号:TPRI/TR-TS-QJ-004沾化汇宏一电一期4号机组汽轮机甩负荷试验措施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二○一六年五月编写:陈余土校核:廖军林批准:赵景涛目录1. 编制目的2. 编制依据3. 机组概况4. 设备规范5. 调试前必须具备的条件6. 调试项目及方法7. 控制验收的技术标准8. 安全注意事项9. 仪器、仪表10. 附录1编制目的1.1考核汽轮机DEH的控制功能,评定DEH及系统的动态品质;考核自动励磁调节器的调压性能;1.2对相关自动/联锁/保护的特性进一步进行检验;1.3考核机、炉、电各主、辅机的动作灵活性及适应性。
2编制依据2.1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 5437-2009;2.2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工业部建质[1996]40号文;2.3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 5210.3-2009;2.4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工业部建质[1996]111号文;2.5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14;2.6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2)598号;2.7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电力工业部建质[1996]40号文;2.8 《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DL/T711-1999;2.9 《C350/280-24.2/566/566型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说明书》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2.10《C350/280-24.2/566/566型汽轮机启动运行维护说明书》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2.11沾化汇宏一电一期4号机组汽轮机技术协议。
3机组概况沾化汇宏一电一期4号机组汽轮机是由哈尔滨汽轮机厂设计、生产的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凝汽式汽轮机。
高中压、低压转子均是无中心孔合金钢整锻转子,型号:C350/280-24.2/566/566。
1 概况公司1号汽轮机是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的535/535型超高压、双缸双排汽、单轴反动式纯凝汽汽轮机,其再热蒸汽采用高、低压两级串联旁路系统,配以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QFS-135-2型双水内冷发电机;该机调速保安系统采用低压透平油DEH数字电液控制系统、TSI汽轮机监视系统、ETS 紧急跳闸系统、以及防止汽轮机甩负荷超速的OPC保护系统;按照启规的要求,1号汽轮机在启动调试期间,应进行甩负荷试验;为此,特制定本试验方案;2 试验目的对新投产机组应进行甩负荷试验,保证机组投入生产后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试验达到如下目的:考核汽机的DEH控制系统在甩负荷时的控制性能,即能否控制机组转速不超过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且能够维持空负荷运行;测取机组甩负荷后的动态过渡过程特性曲线;3 依据标准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电力部电建1996159号;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DL 5011-92;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40号;汽轮机相关设备制造厂家图纸、说明书及设计院设计的有关图纸和资料;4 组织与分工甩负荷试验因参加试验的单位多,涉及面宽,要做好试验,组织协调工作十分重要;成立试验指挥组组长:由生产单位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调试单位,吐电工程部、监理单位、安装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建设单位运行部主任担任;成员:建设单位、调试单位、监理单位,吐电工程部和安装单位各专业负责人,生产单位当班值长分工4.2.1 生产单位负责甩负荷试验中厂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及安全工作;负责与省调度中心联系运行方式及相关工作;负责甩负荷试验过程中的运行操作和设备巡检工作;4.2.2 调试单位负责甩负荷试验过程的组织指挥及技术工作;4.2.3 吐电工程部负责甩负荷试验过程中各参建单位的协调工作;4.2.4 监理单位负责甩负荷试验过程中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4.2.5 安装单位负责甩负荷试验过程中的现场消缺、警戒等工作;各监控岗位4.3.1 设立汽机监视岗位共5人汽机转速监视1人、危急时打闸停机1人、高中压主汽门和调门关闭监视2人、高排逆止门就地监视,必要时实施强关1人;4.3.2 设立电气监视岗位共4人在工程师站电厂电气人员手动跳发变组出口开关1人、保安段运行人员就地监视2人、灭磁开关联跳监视必要时在监控盘手动跳灭磁开关1人;4.3.3 热工岗位汽机控制盘、工程师站、热控电子间设专人值班,配合调试人员;5 试验前具备的条件汽机专业5.1.1 主汽门、调门在线活动试验合格;5.1.2 高排逆止门、抽汽逆止门、抽汽电动门活动及联关动作正常,能快速关闭;5.1.3 OPC超速保护动作正常;5.1.4 危急保安器机械超速试验合格;5.1.5 电超速保护试验正常;5.1.6 主汽门、调门严密性试验合格;5.1.7 就地及远方打闸停机试验可靠,主汽门、调门关闭时间合格;5.1.8 EH油泵、交直流油泵联锁正常;5.1.9 顶轴盘车联锁试验合格;5.1.10 高加保护试验合格;5.1.11 后缸喷水取掉门芯、三级减温水电磁阀正常;5.1.12 除氧器的加热汽源改为辅助汽源供给;锅炉专业5.2.1 各点火油枪、燃油电磁阀动作可靠、制粉系统、燃油系统工作正常;5.2.2 过热器、再热汽向空排汽一、二次门、事故放水一、二次门、减温水各调节门、给水管道各阀门开关正常;5.2.3 送引风机勺管调节正常;5.2.4 锅炉各项保护联锁正常投入;电气专业5.3.1 发电机主开关和灭磁开关跳合闸正常;5.3.2 电气保护联锁正常;5.3.3 机组解列后发电机过压保护试验过压保护传动试验合格;热工专业DEH、ETS、TSI、BPS运行正常,设备状况检查;其它5.5.1 汽轮机甩负荷录波仪和电网频率发电机电压录波仪连接调试完毕;5.5.2 各监控岗位包括就地通讯建立;5.5.3 现场组织系统及各岗位人员到位;5.5.4 与调度联系畅通;6 试验前机组运行方式甩50%负荷前机组运行方式6.1.1 甩50%负荷时,阀门方式为单阀控制;6.1.2 Ⅰ、Ⅱ级旁路处于热备用状态,稍开高低旁前后疏水,高旁压力设自动,高旁压力设定为13MPa,再热汽压设定为:,135MW:,高喷设手动,维持高旁后温度在350-400℃,低喷提前开启10%;试验前高旁预开预暖手动控制低旁保持一定开度5%~10%;6.1.3 高排逆止门处安排检修人员并配备通讯设备,在甩负荷后确保逆止门关闭严密,必要时强行关闭;如仍无法关闭严密,应立即打闸停机;6.1.4 除氧器汽源切为辅汽供,轴封备用汽源充分疏水备用;作;6.1.6 EH油泵、真空泵、电动给水泵再启动一台;6.1.7 试验前厂用电源已切至备用;6.1.8 轴封汽源已切换为辅汽供给;6.1.9 解除汽机跳锅炉联锁;解除低真空保护;6.1.10 开启三级减温水旁路手动门和疏扩减温水手动门节流;6.1.11 高、低压加热器水位保持低限,除氧器、凝汽器水位保持高限;6.1.12 试验前开启汽缸本体疏水阀,疏水排尽后关闭;6.1.13 锅炉疏水箱备用,水质合格;6.1.14 汽包水位保护值已修改为±300mm;6.1.15 发电机功率、转速、蒸汽参数调门行程和有关油压量,电网频率、发电机机端电压和220kV系统电压录波;甩100%负荷前机组运行方式6.2.1 甩100%负荷时,阀门方式为顺序阀控制;6.2.2 Ⅰ、Ⅱ级旁路处于热备用状态,稍开高低旁前后疏水,高旁压力设自动,高旁压力设定为13MPa,再热汽压设定为:,135MW:,高喷设手动,维持高旁后温度在350~400℃,低喷提前开启10%;试验前高旁预开预暖手动控制低旁保持一定开度5%~10%;6.2.3 高排逆止门处安排检修人员并配备通讯设备,在甩负荷后确保逆止门关闭严密,必要时强行关闭;如仍无法关闭严密,应立即打闸停机;6.2.4 除氧器汽源切为辅汽供,轴封备用汽源充分疏水备用;作;6.2.6 EH油泵、真空泵、电动给水泵再启动一台;6.2.7 试验前厂用电源已切至备用;6.2.8 轴封汽源已切换为辅汽供给;6.2.9 解除汽机跳锅炉联锁;解除低真空保护;6.2.10 开启三级减温水旁路手动门和疏扩减温水手动门节流;6.2.11 高、低压加热器水位保持低限,除氧器2500mm、凝汽器水位500mm保持高限;6.2.12 试验前开启汽缸本体疏水阀,疏水排尽后关闭;6.2.13 锅炉疏水箱备用,水质合格;化学除盐水压力保持在;6.2.14 汽包水位保护值已修改为±300mm,且加10秒延时;6.2.15 发电机功率、转速、蒸汽参数调门行程和有关油压量,电网频率、发电机机端电压和220kV系统电压录波;7 试验方法及步骤甩负荷试验按甩50%、100%额定负荷两级进行,在发电机甩负荷的同时,保证锅炉不熄火停炉、汽机不停机;试验前,厂用电源切换为启备变带,汽机试验交直流油泵正常;甩50%负荷试验1 甩负荷前20分钟,先投入4-6支油枪运行正常,磨煤机组合为BC,保持各参数、汽包水位正常;2 各准备工作就绪后,各岗位人员到位后,确认系统及设备工作正常后,由试验指挥下令电气人员将励磁调节器的调差系数置0;热工解除汽轮机跳锅炉的联锁关系注意:逆向的联锁不解列;退低真空保护;3 倒计时前5分钟,锅炉过热器压力控制在低限运行,并控制锅炉负压在+50~+100Pa 左右;4 试验指挥由10开始倒计时读秒;5 倒计时5时,锅炉停C磨并迅速调节各参数至正常;6 倒计时0时,电气保护人员手动跳开发电机出口开关,同时锅炉视压力变化情况及时开启过热器向空排汽和再热汽向空排汽,汽机同时手动开启低旁;7 调整给水量时,应防止汽包满水和汽温下降,注意汽包事故放水与汽水之间的关系配合,汽包上、下壁温差不超标;8 减少给煤后,及时调整一、二次风,维持炉膛负压,防止汽温下降速度过快,使汽轮机负差胀无法控制;9 当锅炉安全阀失灵,锅炉超压时,应紧急停炉,同时应做好安全阀不回座时紧急停炉的准备;10 甩负荷后加大凝汽器补水量,注意调整除氧器、凝汽器水位在正常值;11 甩负荷后及时投入辅汽供高中压缸轴封;12 联锁开启汽缸和抽汽管道疏水;13 严密监视轴向位移、胀差、机组振动、高压和低压汽缸排汽温度,发生增大趋势及时调整,控制在允许范围,发现超限按规程处理;14 旁路动作后严密监视真空;15 在机组甩负荷以后,调节系统动态过程尚未终止之前,未接到值长令不得调节转速;16甩负荷试验过程结束,测试和检查工作完毕后,恢复系统机组状况正常时,接值长令机组并网,根据汽缸金属温度接带负荷;17至此50%甩负荷试验结束;调试人员整理试验数据并根据情况确定是否进行100%甩负荷试验;甩100%负荷试验1 甩负荷前20分钟,锅炉先投入4-6支油枪运行正常,ABC磨运行,保持各参数、汽包水位正常;2 各准备工作就绪后,各岗位人员到位后,确认系统及设备工作正常后,由试验指挥下令电气人员将励磁调节器的调差系数置0,调整发电机无功至额定;热工解除发电机跳汽轮机、汽轮机跳锅炉的联锁关系注意:逆向的联锁不解列,解除高缸控制下抽真空阀闭锁开启的联锁关系;退低真空保护;3 倒计时前5分钟,锅炉过热器压力控制在低限或更低运行;4 试验指挥由20开始倒计时读秒;5 倒计时18时,锅炉停A磨;6 倒计时8时,锅炉停C磨同时加投一支油枪,迅速调节各参数至正常,并控制锅炉负压在+50~+100Pa左右;7 倒计时0时,电气保护人员手动跳开发电机出口开关,同时锅炉视压力变化情况及时开启过热器向空排汽和再热器向空排汽,并适当减少B台磨的给煤量直至最低或磨停止运行,必要时应减少燃烧油枪的数量以控制压力;同时手动开启低旁;8 调整给水量时,应防止汽包满水和汽温下降,注意汽包事故放水与汽水之间的关系配合,汽包上、下壁温差不超标;倒计时开始前,锅炉汽包水位控制在+50~+100mm之间,给水量在倒计时0时迅速增加,至水位开始上升时视情况迅速减小;9 减少给煤后,及时调整一、二次风,维持炉膛负压,防止汽温下降速度过快,使汽轮机负差胀无法控制;10 当锅炉安全阀失灵,锅炉超压时,应紧急停炉,同时应做好安全阀不回座时紧急停炉的准备;11 甩负荷后加大凝汽器补水量,注意调整除氧器、凝汽器水位在正常值;12 甩负荷后及时投入辅汽高中压缸轴封;13 开启汽缸和抽汽管道疏水;14 严密监视轴向位移、胀差、机组振动、高压和低压汽缸排汽温度,发生增大趋势及时调整,控制在允许范围,发现超限按规程处理;15 旁路动作后严密监视真空;16 在机组甩负荷以后,调节系统动态过程尚未终止之前,未接到试验指挥令不得调节转速;17 甩负荷试验过程结束,测试和检查工作完毕后,恢复系统机组状况正常时,接值长令机组并网,根据汽缸金属温度接带负荷;8 数据记录项目使用数据录波仪自动记录以下数据;汽轮机转速、发电机有功负荷、高压调门行程、中压调门行程、OPC动作信号、发电机油开关信号;9 日期安排甩负荷试验的时间由试运指挥部批准后报省调度中心予以安排;建议将甩负荷的时间安排在72小时试运行工作结束后进行;10 质量标准汽轮机甩50%负荷后,最大飞升转速不允许超过3150r/min;甩100%负荷后,最大飞升转速不允许超过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汽轮机甩负荷后调节系统转速应能恢复转速至3000r/min;11 安全技术措施试验前所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的保护均须投入,本措施特别提出的除外;机组甩负荷后,应保证锅炉不超压、汽轮机不超速,发电机不超压,维持机组空负荷运行;甩负荷后尽快并网运行,空负荷时间应不超过20min;此间,应密切监视高压汽缸,低压汽缸排汽温度的变化,机组振动情况变化;当转速飞升过高使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时,应进行下列调整和检查:1关闭电动隔离门及旁路门,检查自动主汽阀、调节汽阀和抽汽逆止阀、抽汽母管电动门关闭情况;2待机组转速降到挂闸转速以下时,重新挂闸,恢复3000r/min 运行;当机组甩负荷后,转速飞升到3300r/min而危急保安器未动作时,应立即手动打闸停机;若转速仍继续上升时,则应切断进入汽轮机的一切汽源,破坏真空,紧急停机;机组甩负荷后,若调节系统严重摆动、无法维持空负荷运行时,应打闸停机;机组甩负荷后,锅炉应调整燃烧或投入部分油枪运行,保证参数满足机组恢复要求;若锅炉泄压手段失灵,锅炉超压时,应紧急停炉;试验过程步骤及安排由调试指挥,实施过程中若发生异常及事故,由值长按运规及事先制定的预案安排运行人员处理;。
甩负荷试验措施TPRI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调试技术措施TPRI 合同编号:TPRI/TR-CA-014-20XXA 措施编号:TPRI/TR-TS-QJ-004沾化汇宏一电一期4号机组汽轮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二○一六年五月TPRI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调试技术措施编写:校核:批准:陈余土廖军林赵景涛TPRI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调试技术措施目录1. 2. 3. 4. 5. 6. 7. 8. 9.编制目的编制依据机组概况设备规范调试前必须具备的条件调试项目及方法控制验收的技术标准安全注意事项仪器、仪表10. 附录TPRI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调试技术措施1 编制目的考核汽轮机DEH的控制功能,评定DEH及系统的动态品质;考核自动励磁调节器的调压性能;对相关自动/联锁/保护的特性进一步进行检验;考核机、炉、电各主、辅机的动作灵活性及适应性。
2 编制依据《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 DL/T 5437-20XX;《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工业部建质[1996]40号文;《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工业部建质[1996]111号文;《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598号;《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电力工业部建质[1996]40号文;《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DL/T711-1999;《C350//566/566型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说明书》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C350//566/566型汽轮机启动运行维护说明书》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沾化汇宏一电一期4号机组汽轮机技术协议。
3 机组概况沾化汇宏一电一期4号机组汽轮机是哈尔滨汽轮机厂设计、生产的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凝汽式汽轮机。
高中压、低压转子均是无中心孔合金钢整锻转子,型号:C350//566/566。
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采用数字电液式调节系统,采用和利时MACS 控制系统。
旁路系统采用35%B-MCR容量的高低压串联旁路系统。
锅炉给水系统配置两台50%容量汽动给水泵组和一台35%容量的电动调速给水泵组,机组正常运行为汽泵运行,电泵作为启动及备用泵。
4 设备规范汽轮机1TPRI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调试技术措施型号:C350//566/566 制造厂: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额定出力:350 MW 最大计算功率: 383 MW 主蒸汽压力:MPa(a) 主蒸汽温度:566 ℃高压缸排汽口压力: MPa(a) 高压缸排汽口温度:℃再热蒸汽压力:MPa(a) 再热蒸汽温度:566 ℃主蒸汽进汽量:t/h 再热蒸汽进汽量:t/h 给水温度:℃额定背压: MPa(a)QFa-350-2 350 MW MVA 10806 A 22 kV %发电机型号:额定功率:额定容量:功率因数:额定电流:额定电压:效率:制造厂:山东济南发电设备厂有限公司额定频率:50 Hz 额定转速:3000 r/min 相数: 3 定子绕组连接方式:YY 励磁方式:静止励磁冷却方式:空冷5 调试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实施措施应具备的组织条件成立沾化汇宏一电一期4号机组甩负荷试验领导组织机构。
成立各单位技术人员参加的甩负荷试验指挥组、运行操作组、测试组和设2TPRI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调试技术措施备监护组。
甩负荷试验要在甩负荷试验指挥组统一领导下,进行试验措施讨论会审、条件确认、准备工作实施、试验日期安排、试验过程中指挥及试验后的工作。
调试单位负责甩负荷试验技术措施制定、指导运行操作、试验数据的测试及整理。
运行单位负责甩负荷试验中运行设备的各项操作及事故处理,并协助调试单位作好试验过程中各运行参数的记录。
汽轮机制造厂现场专家应参与甩负荷试验的全过程,并负责甩负荷试验的技术指导和监护。
施工单位负责运行设备的监护、消缺和临时测试仪器设备的安装并协助调试单位做好甩负荷试验的测试工作。
监理单位负责甩负荷过程的监督。
4号机组甩负荷试验领导组织机构负责试验的领导组织及协调工作。
组织机构试验领导组及总指挥现场指挥组设备监护组运行操作组测试组实施措施应具备的技术条件主要设备无重大缺陷,操作执行机构灵活可靠,主要监视仪表准确。
汽机调节系统静态试验达到设计要求,油系统油质合格。
汽机保安系统试验动作可靠,电超速、机械超速试验合格,手动停机装置动作正常。
汽机主汽门、调门关闭时间符合要求,阀门活动试验及严密性试验合格。
汽机抽汽逆止门联锁动作正常,关闭严密,关闭时间符合要求。
汽机润滑油供油系统切换试验,泵联锁动作正常,油系统油质合格。
高、低压加热器水位自动调节正常,联锁保护动作正确。
凝汽器疏水扩容器喷水减温自动可靠。
低压汽缸喷水减温装置能正常投入。
3TPRI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调试技术措施辅助蒸汽汽源、除氧器汽源及汽动给水泵汽源切换试验已完成,备用汽源应能自动投入。
锅炉再热器安全阀、过热器安全阀应调试校验合格。
锅炉炉膛、燃烧器和受热面没有结焦及堵灰现象。
锅炉制粉系统、燃烧系统初调试验已完成。
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各级减温水阀严密性试验符合要求。
锅炉汽水品质(PH,Fe,SiO2)达到设计要求。
发变组保护已按保护定值单要求全部投入,并工作正常。
主变高压侧断路器和灭磁开关跳、合正确。
发电机励磁系统工作正常。
高压厂用电源已切换至备用电源,且厂用电系统运行正常。
柴油发电机调试工作结束,并投于热备用状态。
汽水管道的布置及支吊架的设置能经得起甩负荷时对管道系统产生的冲击。
DEH、BMS、DAS、SCS、CCS、ETS及基地式调节装置静态调试及功能试验结束后能正常工作或投入自动,重要参数显示准确。
机组主、辅设备的热工和电气联锁保护校验正常、动作可靠,并能满足试验要求。
机组已经过冷、热态启动和变工况运行,运行情况正常。
负荷变动试验时。
高、中压调门灵活,无卡涩、突跳现象。
试验用的仪器、仪表校验合格,并已接入测量系统。
试验时计算机打印准备就绪。
运行已制定出相应的操作措施和反事故措施。
测试人员安排就绪并经过演习,各岗位人员布置已落实。
试验现场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并配有专职消防人员。
已经会审批准,甩负荷试验已取得电网调度的同意。
试验条件检查项目及准备性试验全部完成,重要操作岗位人员布置已落实。
6 调试项目及方法试验项目在ECS上手动跳开发电机出口断路器,使机组与电网解列,通过甩去50%及100%额定负荷两个阶段试验,考核汽机调节系统和自动励磁调节器的动态特性。
试验要求4TPRI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调试技术措施甩负荷时,机组联锁保护除以下四项外,其余保护全部投入,抽汽回热系统联锁保护全部投入。
甩负荷前机组撤出CCS控制方式,汽机采取DEH功率控制、锅炉采取“手动”控制;解除机、炉、电大联锁中锅炉MFT联跳汽轮机保护联锁;解除锅炉MFT联跳电动给水泵保护;高、低压旁路系统自动解除,检查高压旁路关闭严密。
甩负荷前,辅助蒸汽切为辅汽联箱供汽。
甩负荷前,除氧器汽源切为辅助蒸汽供汽。
甩负荷前,汽动给水泵汽源切为辅汽供汽,启动电动给水泵,与汽泵并列运行。
检查旁路减温系统投入自动方式。
试启主机交、直流润滑油泵正常并且保持交流润滑油泵运行。
调节系统动态过程应迅速稳定,并能有效地控制汽轮机在空负荷状态下稳定运行。
甩负荷后,汽轮机应能维持空负荷稳定运行,不停机,不超速;锅炉安全门不动作;发电机不过压。
测取动态过程中各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衡量调节系统动态特性品质。
操作要点甩负荷的运行方式应按本措施进行,甩负荷后的操作应依电厂运行规程及事故处理规程进行。
转速超过3300 r/min若保护不动作,立即打闸停机。
甩负荷前,确保过电压保护在投入状态,过压保护出口关主汽门的压板退出。
如有过电压则保护跳灭磁开关。
低压缸排汽温度超过80℃减温水阀未开,立即手动开启,若减温水阀全开后低压缸排汽温度继续升高,则开启减温水阀旁路手动门。
若低压缸排汽温度继续升高至121℃,应手动打闸停机。
锅炉给水调节甩50%额定负荷前,汽泵与电泵并列运行。
甩负荷后,视情况,若辅助蒸汽量不足,汽泵手动停运,用电泵给锅炉上水。
锅炉给水量按水煤比控制,转为湿态后可根据要求改变给水量。
锅炉燃料调节5TPRI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调试技术措施甩50%额定负荷时,提前投入等离子系统,三台磨煤机运行,在甩负荷前5秒时停止C磨煤机,甩负荷前3秒时停止B磨煤机,只保留A磨运行,甩负荷后视情况及时恢复机组带负荷运行。
甩100%额定负荷时,甩负荷前1秒手动锅炉MFT。
待试验结束,视情况恢复机组带负荷运行。
甩负荷后的压力调节6.. 甩负荷前将高低压旁路切为手动模式,并确认高旁阀在关闭状态,低旁阀投入联锁,甩负荷后检查低压旁路阀联锁开启。
6.. 甩100%额定负荷后立即手动开PCV阀,逐渐将主汽压力降低至以下,锅炉尽快恢复运行。
试验前机组运行工况调整确认项目见附录5。
数据测量甩负荷试验记录表见附录6。
甩负荷试验录波记录项目见附录7。
甩负荷试验计算机打印记录项目见附录8。
试验步骤试验当天检查厂用电切换装置投运正常。
柴油发电机机组试转正常后投入热备用状态。
试验前二小时试验前,机组应在该试验负荷下稳定运行至少2小时。
将发电机的功率调到预定值。
确认试验期间必须检查的参数、项目和指定操作人员(参见附录3、4、5)。
试验前对设置在控制室、继电器室、锅炉现场和汽机现场之间的临时通讯设施进行试联络,验证呼叫联络系统已能进行试验进程的信号联络。
确认各专业试验仪器连接正确、处于工作状态。
确认机组在稳态运行的状态。
确认辅汽汽源、除氧器汽源、汽泵汽源已切换完成。
确认除氧器、凝汽器水位控制正常。
确认DEH无异常报警。
确认励磁系统运行正常。
6TPRI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调试技术措施甩负荷前30分钟将厂用电切换至启备变。
将旁路切为手动控制,低旁暖管后关闭并投入联锁。
主蒸汽、再热蒸汽减温水控制投自动。
甩负荷试验前10分钟。
发出“距甩负荷试验还有10分钟”的通告。
确认试验的监督、观察人员已在各自规定的位置上。
确认凝汽器、除氧器、高压和低压加热器的水位正常。
确认旁路系统处于手动,并在关闭状态。
确认旁路减温水阀处于自动,并在关闭状态。
确认电网周波在50±。
甩负荷试验前1分钟发出“距甩负荷试验还有1分钟”的通告。
进行试验初试状态参数记录。
甩负荷试验开始开始10秒钟倒计时,启动汽轮机试验装置、电气录波仪;甩负荷时从10秒开始倒计时,倒计时至“0”时手动跳开发电机出口开关。
开始甩负荷;所有观察者均应记录指定其负责记录的各参数的“最大值”、“最小值”。
如果下列各点均满足,则认为甩负荷试验结束,汽机视情况恢复带负荷:汽机转速恢复正常;在现场未发现异常情况;待汽机转速稳定后,在附录6、7中记录相关数据;试验数据整理根据记录整理出最高转速以及转速、调门行程和保护动作的全过程时间及变化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