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讲课-腰椎滑脱的锻炼方法共27页
- 格式:ppt
- 大小:3.53 MB
- 文档页数:27
一、腰椎滑脱的诱因腰椎滑脱的原因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性的,因而,为了对其有更深层的了解,我们需要对其常见病因有所了解,以便于我们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
那么,在临床上常见的诱发腰椎滑脱的病因是什么?1、常见病因之先天性遗传腰椎胎生时有椎体及椎弓骨化中心,每侧椎弓有两个骨化中心,其中一个发育为上关节突和椎弓根,另一个发育为下关节突、椎板和棘突的一半。
若两者之间发生不愈合,则形成先天性峡部崩裂,又称为峡部不连,局部形成假关节样改变。
行走以后由于站立可使上方的脊椎向前滑动,称为脊椎滑脱;也可因骶骨上部或L5椎弓发育异常,而产生脊椎滑脱,其峡部并无崩裂。
2、常见病因之创伤性腰椎峡部可因急性外伤,尤其是后伸性外伤产生急性骨折,多见于竞技运动现场或强体力劳动搬运工。
3、常见病因之退变性因素由于长时间持续的下腰不稳或应力增加,使相应的小关节发生磨损,发生退行性改变,关节突变得水平,加之椎间盘退变、椎间不稳、前纵韧带松弛,从而逐渐发生滑脱,但峡部仍保持完整,故又称假性滑脱。
4、常见病因之病理性骨折病理性骨折系全身或局部病变,累及椎弓、峡部、上、下关节突,使椎体后结构稳定性丧失,发生病理性滑脱。
5、常见病因之疲劳骨折或慢性劳损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人体处于站立时,下腰椎负重较大。
导致前移的分力作用于骨质相对薄弱的峡部,长期反复作用可导致疲劳性骨折及慢性劳损损伤,诱发腰椎滑脱的产生。
腰椎滑脱的症状特点。
二、腰椎滑脱的主要症状慢性腰痛是腰椎滑脱的主要症状。
腰椎滑脱是指腰椎椎体间部分或全部错位的一种疾患,一般是上位椎体向前滑移。
临床上分为真性滑脱和假性滑脱。
治疗前要明确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滑脱。
因此除了拍腰椎正侧位片外,还应该拍腰椎双斜位片,必要时还要行CT和核磁共振检查以明确是否有神经根的压迫。
对于没有症状的真性腰椎滑脱和退变性腰椎滑脱,无需特殊治疗,只须加强腰背肌锻炼,增强腰椎稳定性,防止滑脱进一步加重。
对于仅有腰痛的腰椎滑脱病人,相当一部分病人通过保守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腰脱术后三月康复训练方法
腰脱手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手术,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加快恢复。
在术后三个月的康复期间,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训练方法: 1. 伸展运动:通过仰卧位或躺在平坦的表面上进行伸展运动,可以缓解腰部疼痛并增强腰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力量。
2. 轻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或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3. 腹肌训练:腹部肌肉的稳定性对于支撑脊柱很重要,因此在康复期间进行适量的腹肌训练可以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4. 软组织治疗:在康复期间,使用热敷或冷敷等治疗方法可以减轻疼痛并促进血液循环。
5. 身体力量训练:通过使用简单的负重器材如哑铃或弹力带等进行身体力量训练,可以增强核心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6. 人体工学: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使用人体工学的家具和设备可以帮助减轻腰部的压力,并减少脊柱受伤的风险。
以上是一些腰脱术后三个月康复训练方法,但请注意在进行康复训练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示,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1 -。
腰脱术后三月康复训练方法
腰脱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介绍腰脱术后三个月的康复训练方法。
1. 术后第一周:卧床休息
术后第一周是恢复期的关键时期,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活动。
此时,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免造成肌肉僵硬和疼痛。
2. 术后第二周:逐渐增加活动量
术后第二周,患者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需要避免弯腰、扭转和举重等动作。
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如散步、瑜伽、普拉提等,以帮助加强肌肉和提高身体柔韧性。
3. 术后第三周至第六周: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术后第三周至第六周,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进行一些适当的康复运动,如腰部伸展、腹肌收缩、臀部收缩等。
这些运动可以帮助
加强腰部肌肉,提高腰部稳定性,减轻疼痛。
4. 术后第七周至第十二周: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术后第七周至第十二周,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活动,如步行、跑步、游泳等。
但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活动,以免对腰部造成损伤。
总之,腰脱术后三个月的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
化设计,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活动量,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减轻
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
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免造成肌肉僵硬和疼痛。
腰椎滑脱的健康教育腰椎滑脱是指因椎体间连接异常发生的上位椎体于下位椎体表面部分或全部的滑移。
简单地说腰椎滑脱是指一个椎体在另一椎体上向前或向后移位。
一、术前健康教育(1)指导病人戒烟、戒酒(2)教给病人正确有效的咳痰方法,避免术后因咳痰无力,发生坠积性肺炎。
(3)预防感冒,减少外出,避免到人多的场合。
(4)保证足够的睡眠,睡眠欠佳者,可遵医嘱口服安眠药物。
(5)加强营养。
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6)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养成习惯,可避免因术后不习惯导致尿潴留或便秘。
(7)根据病情指导三点式、五点式功能练习(三点式:头及双足跟;五点式:头、双肘及双足跟)二、术后健康教育(1)保持引流通畅,保持有效吸引状态,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保持引流通畅。
防止引流管扭曲、打折、脱落,每2h自上而下挤压引流管一次,防止堵塞。
(2)观察刀口渗血情况,如不慎弄脏敷料,应及时更换。
(3)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每2小时),保持胸、腰、臀一条直线,轴线翻身,防止腰部扭曲。
(4)导尿病人预防泌尿系感染,给予会阴擦洗Bid,拔除尿管后鼓励病人尽早床上解小便,排尿困难者,可给予热敷、按摩下腹部,听流水声,诱导排尿;诱导排尿失败可给予导尿,解除尿潴留。
(5)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禁热敷,防烫伤),观察手术效果,防止血肿压迫神经,导致瘫痪。
(6)术后2天,开始指导直腿抬高运动,防止神经根粘连。
(7)排气后可给予少量多次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半流质,普食。
(8)拆线后,进行“三点式”“五点式”功能锻炼。
(9)指导病人佩戴好腰围起床的方法。
三、出院健康教育(1)视病情卧床休息3个月,下床活动时,应注意保持腰部挺直,避免弯腰动作。
(2)下床活动应佩戴腰围,卧床时避免使用,以防形成腰背肌无力。
(3)3个月可去除腰围活动,活动幅度应循序渐进。
(4)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禁搬重物。
(5)加强营养。
腰椎向后滑脱锻炼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腰椎向后滑脱是一种腰椎骨结构异常所致的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腰椎向后滑脱会导致腰椎间盘受压,加重椎间盘退行性变,形成了骨质增生,引起椎骨的增生、侧块骨增生,部分病例也可出现神经根压迫症状,需要及时采取相应锻炼方法进行康复训练。
一、腰椎向后滑脱引起的危害1. 疼痛:腰椎向后滑脱患者会出现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感觉和运动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2. 腰椎功能退化:椎间盘脱出、侧块关节脱位、椎管狭窄等现象出现,导致腰椎功能减弱。
3. 形体变形:腰椎向后滑脱严重者可能出现脊柱侧弯、腰椎前凸等形体变形。
二、腰椎向后滑脱的锻炼方法1. 平衡训练:通过平衡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感,减少腰椎受力不均的情况,减轻腰椎向后滑脱的症状。
平衡训练可以采取单脚站立、闭目站立、交叉腿站立等方式进行。
2. 腹部训练:腹部肌肉的强化可以有效支撑腰椎,减少对腰椎的负担,减缓腰椎向后滑脱的趋势。
常见的腹部训练包括仰卧起坐、平板支撑、卷腹等动作。
3. 腰部柔韧训练:通过腰部柔韧训练可以增加腰椎周围肌肉的柔韧性,减少腰椎受力时的不适感。
常见的腰部柔韧训练包括弓步后伸、足背伸展、腿部交替抬高等动作。
4. 踝关节训练:踝关节的稳定性对整个身体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加强踝关节的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减少腰椎受力不均的情况。
常见的踝关节训练包括提踵、踮脚走、跷二郎腿等动作。
5. 渐进式负重训练:通过渐进式的负重训练可以增强腰椎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腰椎受力时的稳定性,减轻腰椎向后滑脱的趋势。
常见的负重训练包括深蹲、硬拉、杠铃卧推等动作。
以上几种锻炼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腰椎向后滑脱的症状,但在进行锻炼前应咨询专业医师的建议,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在锻炼过程中应避免剧烈运动,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保持合理饮食,增加适量的蛋白质摄入,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全面提升身体的免疫力。
腰椎滑脱的保守治疗方法
一、腰椎滑脱的保守治疗方法二、腰椎滑脱如何预防三、腰椎滑脱康复锻炼方法
腰椎滑脱的保守治疗方法1、腰椎滑脱的保守治疗方法
神经减压术主要目的是充分让神经根减压,可通过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减压,如果椎板切除不可避免,则必须附加脊柱融合术。
而如果腰椎滑脱的症状是由腰椎不稳引起,而不存在椎管狭窄的情况,则只需腰椎融合固定而不必椎管减压。
脊柱融合术长期的稳定性有赖于坚强的生物性融合。
脊柱融合的方法很多,按照植骨的部位可分为:椎间融合、后外侧融合、椎体环周360°融合等;按手术入路椎间融合又可分为前路椎间融合与后路椎间融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
目前以后路TLIF手术为主流手术,即经单侧椎间孔椎间融合手术。
腰椎滑脱复位术目前主流观点如果能够复位尽量复位,因为可以重建正常的腰椎及神经根的解剖位置。
但不主张扩大手术强行完全解剖复位,因为长期形成的腰椎滑脱,其周围结构发生了相应改变,具有对抗牵拉、维持滑脱的固有应力,强行复位不仅难以完全复位,而且会破坏已适应的解剖关系,易导致术后神经根紧张、神经牵拉损伤等并发症。
2、腰椎滑脱的发病机制
脊柱在任一运动节段上均存在剪切力,在腰骶部由于椎间隙是倾斜的,所以剪切力尤为明显。
因此,上一椎体对下一椎体有向前滑移、旋转的趋势。
在生理重量负荷下,腰椎保持相互间的正常位置关系有赖于关节突关节、完整椎间盘的纤维环、周围韧带、背伸肌收缩力量和正常的脊。
腰椎滑脱的锻炼方法由于平时很少重体力活,所以在最近的一次搬重物中腰痛,经检查,腰椎L5 两侧峡部裂,腰椎轻度滑脱,由于症状不是很严重,休息几天好很多了,所以暂时没考虑手术,而是在家休息锻炼,上网查了不少资料,明白锻炼腰腹肌是必须的,但是对于其中的拱桥和抱膝滚床,我觉得2个锻炼是完全相反的,也许一个是锻炼背肌一个事锻炼腹肌的,但是我觉得,拱桥的姿势不会把向前滑脱的腰椎顶的更加向外滑脱吗?还有,抱膝滚床或者仰卧起坐,这些都是类似弯腰的动作啊,而且基本上属于弯腰负重阿,不是说腰椎滑脱不能弯腰负重吗? 请专业的医生或者有过类似情况经过锻炼有所好转的人谈谈你们的心得,谢谢。
还有,真性滑脱掉单杠有没有好处?1:医生回复:腰椎真性滑脱,除了手术治疗,没有任何办法,现在没有,以后100 年也不会有比手术治疗更好的办法,道理很简单,L5 椎骨的附件和S1 的附件构成关节,可以理解为L5 钩在S1 的附件上,L5 的椎弓峡部不连,相当于钩子断了,而人体的承重线前移,滑脱必然进一步加大。
只有手术固定,才不至于滑脱加重。
其他答案2:你是否曾经跌倒或撞击到腰部(或屁股),如果没有可能是不良姿势引起的。
髋骨错位(骨盆歪斜)所造成先教你自我检测之法1:躺平(面朝上),手脚伸直,请家人将你的脚跟并拢,看是否有长短脚。
2:看胸部是否有倾斜(大小边) 3:趴著(相同姿势)看屁股是否大小边(通常和胸部同边) 若有上述之症状,只要矫正两次,酸痛就会好。
看西医及中医多半都没有疗效,你该找的是信誉佳的正骨师(只是真正会矫正骨盆的人非常少) 后遗症每个人都不同:酸痛、萎缩、妇科、泌尿科、内科疾病、长短足、高低肩、脊椎侧弯、椎间盘凸出、骨刺。
其他答案3:腰椎疾病分类:膨出--突出--突出症,滑脱--游离、大小便失禁,截瘫!你现在滑脱应该要尽早治疗了,建议你微创手术治疗。
你有这个乐观的态度是很好的。
不过还是要根据自己切实病情进行对症的彻底治疗!还是建议你治愈后去游泳,这样可以增加你的背腹力量。
预防腰脱锻炼方法腰脱是指腰部的脊椎间盘突出或移位,导致腰椎间盘损伤和神经压迫的一种疾病。
腰脱不仅会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困扰,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预防腰脱的发生,我们可以通过锻炼来加强腰部肌肉,提高腰部的稳定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预防腰脱的锻炼方法。
1. 腹肌训练:腹肌是腰部稳定的重要支撑肌肉,通过锻炼腹肌可以增强腰部的稳定性。
常见的腹肌训练包括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动作。
每天坚持进行腹肌训练,可以有效预防腰脱的发生。
2. 腰部伸展:腰部伸展动作可以增加腰部的柔韧性,减少腰部肌肉的僵硬感。
常见的腰部伸展动作包括腰部扭转、腰部前屈等。
每天进行腰部伸展动作,可以使腰部肌肉得到充分的拉伸,减少腰脱的风险。
3. 腰部加强训练:腰部加强训练可以增加腰部肌肉的力量,提高腰部的稳定性。
常见的腰部加强训练包括桥式运动、超人运动等。
每周进行2-3次腰部加强训练,可以预防腰脱的发生。
4. 正确的姿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正确的姿势是预防腰脱的关键。
要时刻保持腰部挺直,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在长时间坐立或站立时,可以适当调整姿势,让腰部得到放松。
5. 适度运动:适度运动是预防腰脱的重要手段。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以增加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
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腰部肌肉的运动,如瑜伽、普拉提等。
6. 注意饮食:腰部的健康也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
要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此外,还要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对腰部的压力。
7. 合理休息:合理休息是预防腰脱的必要条件。
长时间的劳累会给腰部带来较大的压力,容易导致腰脱的发生。
因此,要适当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通过以上的锻炼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腰脱的发生。
然而,锻炼时也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肌肉或关节的损伤。
如果在锻炼过程中出现腰部疼痛或不适,应及时停止锻炼,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腰椎滑脱的功能锻炼
胡劲松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9(018)034
【摘要】@@ 腰椎滑脱为常见的脊柱病变,是椎弓峡部骨质缺损引起椎体前移,导致脊柱失稳,相邻椎骨的关节突关节结构异常,伴随一系列脊柱退行性改变.腰椎滑脱分为真性及假性腰椎滑脱,前者椎体滑脱伴有椎弓峡部裂,而后者仅有椎体滑脱而椎弓完整.
【总页数】2页(P4308-4309)
【作者】胡劲松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1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
【相关文献】
1.手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观察 [J], 董屈强
2.退行性腰椎滑脱采用手法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的效果观察 [J], 徐斯勰
3.自制躯干综合治疗台结合功能锻炼治疗假性腰椎滑脱56例 [J], 陈敏庄;方小林;吴少坚;张志
4.抱滚法配合特定功能锻炼治疗腰椎滑脱症50例临床观察 [J], 文永海;廖信祥;王嘉嘉;庞金海;钟潇羽;黎展文;王芬
5.屈髋屈膝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滑脱症 [J], 周世杰;白玉;王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