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行政主体共67页
- 格式:ppt
- 大小:7.48 MB
- 文档页数:67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
行政主体从形式上分,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具体如下:一、国家行政机关国家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行政机关是指依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
行政机关属于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等)。
根据职权管辖范围,可将行政机关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中央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办事机构。
地方行政机关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要注意的是派出机关包括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
此外,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管理委员会也属于派出机关。
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并不是一级人民政府,但实际上却履行着一级人民政府的职能,在一定区域内依法行使对所有行政事务的组织和管理权,能以自己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并对其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因而它们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具体可分为:1、行政机构: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因行政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具体处理和承办各项行政事务的内部组织、派出组织和临时组织。
(1)内部机构:行政机关的某些内部机构在得到法律、法规授权情况下,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如工商总局内设的商标局(《商标法》授权)、国家专利局内设的专利复审委员会(《专利法》授权)等。
(2)派出机构:是指政府职能部门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设置的,代表该职能部门管理某项行政事务的派出工作机构。
如审计署驻各地办事处、公安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财政所等。
(3)临时机构: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设立的,协助其处理某项临时性行政工作的组织。
如国务院就曾设有国家防汛救灾指挥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等。
行政法Administrative Law饶常林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二章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概述第二节•行政机关•其他行政主体一、什么是行政主体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行使行政权,第一节行政主体概述•公务员是行政主体吗?•享有行政权的组织始终是行政主体吗?必须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行政主体≠行为主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第一节行政主体概述•国务院某部一司自行下文,以自己的名义将某一产品的生产权许可给了甲公司。
但事隔半年后,该司又以同样的方式将这种产品的生产权许可给了乙公司,致甲公司不服。
•试问:该许可行为主体是谁?案例分析2.1•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行政法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第三人•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并非唯一的行政主体。
–行政机关并不始终是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与公务员三、行政主体的相关概念第一节行政主体概述案例分析2.2 1991年4月,某县新铺乡药店遇到一药贩刘某推销药材红参,药店收购药材的尝了一尝,怀疑药材是假红参,因为舌尖有麻舌的感觉,遂向新铺乡工商所举报。
工商所接到举报后,即将药贩刘某找来,将其所贩卖的药材扣押,同时要求其回去提供药材购进的合法证明。
言明:拿到药材购进的合法证明,再进一步鉴定药材是真是假。
结果,刘某一去不复返。
工商所将药材扣押一段时间后,见刘某不回,即将药材卖给一药店,并将销售药材所得的2067元货款,一半入账,另一半被工商所的几个干部私下分了。
当年年底,恰好该县人大组织药品管理机关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贯彻实施情况。
检查过程中,县药品管理局发现药材市场上有假红参出售,即寻根溯源查找,发现该假红参来自于工商所。
县药品管理局鉴于工商所违反《药品管理法》,既对其作出处罚:(1)没收销售假药所得货款;(2)对工商所给予罚款1000元的处罚。
工商所对药品管理局的行政处罚不服,以其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法律问题:此案中涉及几个法律关系?工商所分别处于什么样的法律地位?工商所是否可以作为行政诉讼原告?•行政相对人–行政客体、行政管理相对人、行政相对方–行政相对人之“人”的理解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的概念是动态的三、行政主体的相关概念(续)(一)行政职权1.定义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转化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资格及权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