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2019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生物真题试卷(附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470.85 KB
- 文档页数:28
鞍山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以下哪个不是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膜B. 细胞核C. 叶绿体D. 细胞壁2. 下列哪个选项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A. 细胞质B. 细胞核C. 线粒体D. 叶绿体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土壤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5.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物进化的证据之一?A. 化石记录B. 基因突变C. 物种灭绝D. 基因重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细胞分裂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方式。
7. 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被转化为________能。
8. 人类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其中________染色体是性染色体。
9. 动物的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________中。
10. 遗传物质DNA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12. 请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四、实验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描述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4. 描述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15. 论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其保护措施。
鞍山中考生物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D. 细胞壁(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2. D. 叶绿体3. D. 土壤(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组成部分)4. C. 皮肤5. A. 化石记录二、填空题6.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7. 化学能8. 46;性9. 线粒体10. 存储遗传信息三、简答题1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包括: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以及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12.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包括: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循环利用。
四、实验题13. 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步骤包括:取洋葱表皮,制作临时装片,调整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辽宁省鞍山市2019-2020学年第四次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构成下列生物或结构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是()①保卫细胞②草履虫③洋葱鳞片叶内表皮④根尖细胞⑤水绵⑥苔藓A.①⑤⑥B.③④⑤C.③⑤⑥D.②④⑤【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详解】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在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①保卫细胞内有叶绿体,②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细胞内无叶绿体,③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内无叶绿体,叶绿体只存在植物的绿色部分;④根尖细胞不见光,无叶绿体,⑤水绵细胞内有叶绿体,⑥苔藓细胞内有叶绿体,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动物是异养的,其细胞中不含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叶绿体,植物绿色部分才含有叶绿体。
2.月经来潮说明()A.女子已经怀孕B.卵细胞已经受精C.卵细胞没有受精D.女子即将分娩【答案】C【解析】月经,又称作月经周期,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育龄妇女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
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月经。
女性月经周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调控卵巢功能的上级机构(下丘脑和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所以月经来潮说明卵细胞没有受精。
故选C。
3.如图是人体的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B.淀粉在②中不能分解成麦芽糖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多种消化酶D.④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符合题意;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被最终消化为葡萄糖,胃不消化淀粉,B不符合题意;③是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C不符合题意;④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D不符合题意。
辽宁省2019版中考生物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对照实验是指()A.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B.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也不同C.除实验变量相同外,其他因素也相同D.除实验变量相同外,其他因素不同2 . 人体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A.比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多—倍B.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C.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明显多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3 . 当你受到挫折时,采取的不恰当措施是A.和朋友交流,征求意见B.向家长诉说,寻求帮助C.向老师倾诉,得到帮助D.一个人在家,不和人来往4 . 下列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脂肪的消化需要多种消化液参与B.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C.细嚼馒头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是葡萄糖D.唾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5 . 当有人不小心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后,医生会给伤者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使可能侵入体内的病原体直接失去致病性。
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A.抗体、保护易感者B.抗原、保护易感者C.抗体、控制传染源D.抗原、控制传染源6 . 生物兴趣小组决定调查一下我市玉米生长状况与水的关系,他们首先要()A.明确调查的对象和目的B.如实记录调查过程中的数据C.制定调查方案D.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7 . 在某地发现的一种动物形态结构千百年来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这说明()A.该物种的种类个体数量太少B.生活环境没发生变化C.基因组成差别不大D.有变化的个体都被淘汰8 .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话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哪个层次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基因的多样性D.生物形态的多样性9 . 下图中的①~④表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过程,其中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 . 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A.婴儿期B.童年期C.青春期D.青年期11 . 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A.在盖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清水B.用碘液对细胞进行染色以便观察C.使用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将视野中模糊的物象调至清晰D.将10×和40×的镜头组合改为10×和10×的镜头组合,可看到更多的细胞12 . 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物种,它的羊绒比金子还贵重。
2019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A. 竹节虫的体形像竹枝B. 北极熊的体色与冰雪相似C. 森林中的避役体色为绿色D. 持续干旱导致植物大量死亡2.在实验设计中,不能作为对照的一组是()A. 25℃和0℃B. 有空气和无空气C. 温度和水分D. 有光和无光3.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根尖伸长区的细胞来自分生区B. 玉米茎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分裂,产生新细胞C. 叶片是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D. 植物可通过保卫细胞来控制气体和水分的进出4.将大米播种到地里,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是()A. 温度太低B. 没有胚乳C. 胚被破坏D. 水分不足5.下列做法与植物的生理活动不相匹配的是()A. 棉花苗生长期要经常松土,促进根的呼吸B. 移栽幼苗时尽量带土坨,可以降低蒸腾作用C. 为了提高温室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适量增加二氧化碳浓度D. 贮藏粮食的地方应低温、干燥,抑制有机物的分解6.在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发育的场所是()A. 卵巢B. 输卵管C. 子宫D. 阴道7.“吃饱”的感觉是因为下述哪个器官中有较多的食物()A. 胃B. 小肠C. 大肠D. 肝脏8.在人体血液中能够输送氧的是()A. 血小板B. 白细胞C. 血浆D. 红细胞9.下列哪项不是呼吸道对吸入空气的作用()A. 杀死空气中的细菌B. 湿润空气C. 清洁空气D. 温暖空气10.皮肤不具有下列哪项功能()A. 调节体温B. 气体交换C. 免疫D. 排泄11.有句谚语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中描述了柳树的生长繁殖特点,在此其繁殖方式为()①有性生殖②无性生殖③扦插④嫁接.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12.如图阴影部分示蝗虫和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点,对其共同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有性生殖B. 体内受精C. 受精卵体外发育D. 变态发育13.“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了一种()现象.A. 变异B. 遗传C. 生长D. 生殖14.2015年 5月29日,中国广东惠州出现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病例.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而成的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中东呼吸综合征的()A. 病原体B. 传染源C. 传播途径D. 易感人群15.下列植物中,结构最简单、最低等的是()A.B.C.D.16.“生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观点,下列叙述与此观点不相符的是()A. 鲫鱼身体呈流线型,鳞片表面有黏液,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B. 神经细胞有许多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C. 小肠绒毛和绒毛内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有利于食物的消化D. 昆虫的外骨骼能够保护内部柔软结构,防止体内水分散失17.细菌进行生殖时的方式通常是()A. 孢子生殖B. 产生芽孢C. 分裂生殖D. 有性生殖18.生物的分类单位按照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 界、纲、科、门、属、目、种B. 界、门、纲、目、科、属、种C. 种、科、属、纲、门、目、界D. 种、属、科、目、纲、门、界19.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B.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丙←甲C. 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消费者D. 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20.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①艾滋病②夜盲症③白化病④病毒性肝炎⑤色盲⑥呆小症A. ①④B. ③⑤C. ③⑤⑥D. ②③⑤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21.下列是某同学进行的“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探究实验,将他的活动归入科学探究的相应步骤中,将序号填入横线内.______ 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______ 全班范围内汇报,交流实验结果.______ 按实验方案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鼠妇在有光和无光处的数目,共5次.______ 设计对照实验.______ 假设光对鼠妇分布有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暗处.______ 数据显示暗处鼠妇数目多,假设正确.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定计划 D.实施计划 E.得出结论 F.表达交流.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22.小明设计了一个细菌培养实验:(1)将甲、乙、丙三个盛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处理;(2)洗手前用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甲培养基上涂抹一下;(3)洗手后用另一支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乙培养基上涂抹一下;(4)丙培养基不涂抹;(5)加盖封好后,放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下培养,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①根据小明的实验过程,你认为他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辽宁省鞍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子房的结构包括()A.子房壁和胚珠B.子房C.花柱和柱头D.花药和花丝【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雄蕊和雌蕊构成花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因此是花的主要部分,雄蕊有花丝和花药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子房由子房壁和胚珠构成。
考点:花的结构。
2.人体的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 )DNA分子A.23条B.23对C.46对D.24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一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因此人体的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23对DNA分子。
考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3.与流入肾小球的血液相比,从肾小球流出的血液()A.氧增加,尿素减少B.氧减少,尿素增加C.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浓度增加D.无机盐和葡萄糖增加【答案】C【解析】【分析】血液通过肾动脉流入入球小动脉,再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详解】由分析知道: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不能通过肾小球进入肾小囊中,血液中的大部分液体形成了原尿,因此从肾小球流出的血液的量减少,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的不变,因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浓度增加。
在经过肾小球时没有进行气体交换,故AB错误,部分尿素、无机盐和葡萄糖进入原尿,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及明确血液经过肾小球的变化。
4.“血肉相连,血脉相通”是用来形容母子关系的赞美之词,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所需营养物质是由母体提供的.他们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A.胎盘B.子宫C.输卵管D.与子宫相连的血管【答案】A【解析】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入子宫,埋入子宫内膜继续发育成胚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
2019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A. 竹节虫的体形像竹枝B. 北极熊的体色与冰雪相似C. 森林中的避役体色为绿色D. 持续干旱导致植物大量死亡2.在实验设计中,不能作为对照的一组是()A. 25℃和0℃B. 有空气和无空气C. 温度和水分D. 有光和无光3.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根尖伸长区的细胞来自分生区B. 玉米茎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分裂,产生新细胞C. 叶片是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D. 植物可通过保卫细胞来控制气体和水分的进出4.将大米播种到地里,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是()A. 温度太低B. 没有胚乳C. 胚被破坏D. 水分不足5.下列做法与植物的生理活动不相匹配的是()A. 棉花苗生长期要经常松土,促进根的呼吸B. 移栽幼苗时尽量带土坨,可以降低蒸腾作用C. 为了提高温室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适量增加二氧化碳浓度D. 贮藏粮食的地方应低温、干燥,抑制有机物的分解6.在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发育的场所是()A. 卵巢B. 输卵管C. 子宫D. 阴道7.“吃饱”的感觉是因为下述哪个器官中有较多的食物()A. 胃B. 小肠C. 大肠D. 肝脏8.在人体血液中能够输送氧的是()A. 血小板B. 白细胞C. 血浆D. 红细胞9.下列哪项不是呼吸道对吸入空气的作用()A. 杀死空气中的细菌B. 湿润空气C. 清洁空气D. 温暖空气10.皮肤不具有下列哪项功能()A. 调节体温B. 气体交换C. 免疫D. 排泄11.有句谚语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中描述了柳树的生长繁殖特点,在此其繁殖方式为()①有性生殖②无性生殖③扦插④嫁接.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12.如图阴影部分示蝗虫和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点,对其共同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有性生殖B. 体内受精C. 受精卵体外发育D. 变态发育13.“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了一种()现象.A. 变异B. 遗传C. 生长D. 生殖14.2015年 5月29日,中国广东惠州出现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病例.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而成的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中东呼吸综合征的()A. 病原体B. 传染源C. 传播途径D. 易感人群15.下列植物中,结构最简单、最低等的是()A.B.C.D.16.“生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观点,下列叙述与此观点不相符的是()A. 鲫鱼身体呈流线型,鳞片表面有黏液,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B. 神经细胞有许多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C. 小肠绒毛和绒毛内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有利于食物的消化D. 昆虫的外骨骼能够保护内部柔软结构,防止体内水分散失17.细菌进行生殖时的方式通常是()A. 孢子生殖B. 产生芽孢C. 分裂生殖D. 有性生殖18.生物的分类单位按照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 界、纲、科、门、属、目、种B. 界、门、纲、目、科、属、种C. 种、科、属、纲、门、目、界D. 种、属、科、目、纲、门、界19.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B.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丙←甲C. 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消费者D. 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20.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①艾滋病②夜盲症③白化病④病毒性肝炎⑤色盲⑥呆小症A. ①④B. ③⑤C. ③⑤⑥D. ②③⑤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21.下列是某同学进行的“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探究实验,将他的活动归入科学探究的相应步骤中,将序号填入横线内.______ 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______ 全班范围内汇报,交流实验结果.______ 按实验方案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鼠妇在有光和无光处的数目,共5次.______ 设计对照实验.______ 假设光对鼠妇分布有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暗处.______ 数据显示暗处鼠妇数目多,假设正确.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定计划 D.实施计划 E.得出结论 F.表达交流.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22.小明设计了一个细菌培养实验:(1)将甲、乙、丙三个盛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处理;(2)洗手前用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甲培养基上涂抹一下;(3)洗手后用另一支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乙培养基上涂抹一下;(4)丙培养基不涂抹;(5)加盖封好后,放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下培养,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①根据小明的实验过程,你认为他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辽宁省鞍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生物试题(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A.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C.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D.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答案】A【解析】若室内细胞较暗,可以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A正确;要将物像从视野的右下方移到正中央,装片的移动方向应该是右下方,B错误;转动细准焦螺旋调出更清晰的物像,C错误;镜头污染可用干净的擦镜纸擦拭,D错误。
2.在农业生产上,人们利用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达到控制蛾蝶类害虫的数量的目的,这种做法实际上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间的()A.产卵B.运动C.摄食D.通讯【答案】D【解析】【分析】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
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
【详解】性外激素多是由雌虫分泌并释放,引诱雄虫前来交配。
交配后,雌虫即停止分泌。
性外激素具有专一性,即只招来同种的异性个体,不会引来其他种类的生物。
人们常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控制了蛾蝶类害虫数量,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间的通讯。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
3.乌贼遇到敌害,会喷放出墨汁,这一现象说明了生物A.能生长和繁殖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D.由细胞构成【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⑦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详解】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乌贼遇到敌害后会喷放出墨汁,这是乌贼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辽宁省鞍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生物试题(1)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若女性怀孕期间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她所生育的孩子最有可能患下列哪种疾病?A.呆小症B.肢端肥大症C.侏儒症D.甲状腺功能亢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导致的,所以她所生的孩子在胎儿时就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造成呆小症。
【考点定位】激素缺乏症2.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下列哪项不正确?()A.a、b和f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B.A过程中染色体数减少了一半C.c的染色体可以表示为22+YD.f的性别是由父方决定的【答案】C【解析】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a、b为该夫妇的体细胞,f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包含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并且又恢复到父母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因此a、b和f的染色体数均为23对,即46条。
A正确。
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B正确。
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因此生殖细胞c精子、d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3条,男性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类型为22+Y和22+X,C错误。
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
因此f的性别是由父方决定的。
D正确。
故选C。
3.下列例子中,哪一项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A.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B.重庆某地遭遇罕见蝗灾,紧急请求支援大量的青蛙、麻雀和蛇C.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或熊蜂D.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钩挂在路过动物的皮毛上【答案】A【解析】A、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属于社会行为,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B、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如重庆某地遭遇罕见蝗灾,紧急请求支援大量蝗虫的天敌青蛙、麻雀和蛇,控制蝗虫,可见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或蜜蜂帮助植物传粉.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钩挂在路过动物的皮毛上.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4.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高茎是显性,由高茎基因T控制,矮茎是隐性,由矮茎基因t控制.分析下列图解,亲代中①的基因组成是()A.TT B.Tt C.tt D.TT或Tt【答案】B【解析】在亲代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基因完全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
辽宁省鞍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四诊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联合国已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
下列对吸烟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吸烟会影响他人健康B.吸烟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C.吸烟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D.吸烟产生的烟雾会污染环境【答案】C【解析】【分析】烟碱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是一种致癌物质,焦油能粘附在肺部造成呼吸困难,烟碱和焦油是吸烟对人体危害的最大物质,一氧化碳虽然有毒。
【详解】A、吸烟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健康,还会影响被动吸烟人的健康,不符合题意。
B、长期吸烟易患冠心病、肺气肿、肺癌等,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不符合题意。
C、吸烟有害健康,是一种陋习,禁烟主要是为了人们的身体着想,吸烟不是成熟的表现,符合题意。
D、吸烟产生的烟雾含多种有害物质,排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吸烟的危害。
2.假期中,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公园中的生物进行了调查,下列介绍中错误的是()A.公园中有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水池中的鱼在水运动自如,其前进的动力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C.银杏和法国梧桐都是常见的绿色树种,这两种植物的种子都有果皮包被D.蝗虫有外骨骼,能防止水分散失和保护内部柔嫩的器官【答案】C【解析】【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就是水、空气、土壤、温度、光等无机环境;(2)鱼的运动方式是游泳,其动力主要来自于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的摆动;(3)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两者的根本区别是: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有果实;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4)蝗虫的外骨骼既能保护内部柔嫩的器官,也能防止水分散失。
辽宁省鞍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第一次调研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是模拟人体膈肌的升降与呼吸关系的装置,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装置中编号[3]模拟肺B.装置中编号[4]模拟膈肌C.手向下拉[4],小气球[2]变小D.手向下拉[4],模拟的是呼气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图中:1是气管、支气管、2是肺,3是胸廓、4是膈肌。
【详解】装置中编号3模拟胸廓,2模拟肺,A错误;装置中编号4模拟横膈膜,即膈肌,B正确;手向下拉4膈肌,胸廓扩张,2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CD错误。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吸气、呼气时膈肌、胸廓、肺的状态以及气压变化。
2.为了预防传染病,要对儿童进行有计划地预防接种,这种通过预防接种保护儿童的措施属于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控制易感人群【答案】C【解析】【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详解】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了预防传染病,要对儿童进行有计划地预防接种,这种通过预防接种保护儿童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正确。
【点睛】知道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解题的关键。
3.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结果不相符的是()A.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B.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升降镜筒C.转动凹面镜——调节视野亮度D.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向左上方移动【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和使用方法。
【详解】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转动转换器更换的是物镜,故A不符合题意;转动粗准焦螺旋能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转动细准焦螺旋能调节物像的清晰度,故B不符合题意;反光镜的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因此转动反光镜能调节视野亮度,故C不符合题意;显微镜成的像是倒立的,因此像的移动方向和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向左上移动装片,物像就向右下移动,故D符合题意。
2019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 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A.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B. 莲藕的茎和叶柄是中空的C. 大树底下好乘凉D.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2.①和④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②和③的变量是温度C. ②变蓝,说明淀粉被消化了D. ③不变蓝,说明淀粉没被消化3. 在人体内,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的组织是( )A. 上皮组织B. 结缔组织C. 神经组织D. 肌肉组织4. 将煮熟的玉米种子种下去,在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条件下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A. 种子不完整B. 处在休眠期C. 胚已死D. 无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5. 公园内的一棵大树在阳光的照耀下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C.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D.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6. 下列关于人的生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它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B. 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它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C.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子宫D.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7. 医生从李为的消化道中取出少量液体,经化验,含有麦芽糖、淀粉、蛋白质、脂肪、酒精、无机盐、维生素及盐酸等,请问该液体最有可能是医生从李为消化道中的哪一部分取出来的( ) A. 胃 B. 十二指肠 C. 小肠 D. 大肠上部 8. 贫血病人应多吃含什么丰富的食物?( )A. 碘和淀粉B. 铁和蛋白质C. 钙和脂肪D. 磷和蛋白质 9. 人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最主要的器官分别是( )A. 胃、肺 和肾脏B. 小肠、肺和肾脏C. 胃、气管和肾脏D. 小肠、肺和膀胱 10. 皮肤中与排泄功能相适应的结构是( )A. 毛发B. 汗腺C. 角质化细胞D. 皮脂腺 11. 只需用少量的植物材料(如茎尖、叶片等),就可在短期内诱导出大量的幼苗,这一生物技术就是( )A. 扦插B. 植物的组织培养C. 嫁接D. 植物基因工程 12. 下列对青蛙生殖发育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 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B. 雌雄同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C.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水中发育D.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13. 获取高产抗倒伏小麦和太空椒所采用的生物技术分别是( )A. 杂交,基因突变B. 杂交,杂交C. 杂交,转基因技术D. 组织培养,无土栽培 14. 下列属于传染源的是( )A. 蛔虫B. 狂犬病毒C. 带有乙肝病毒的人D. 体内带有疟原虫的蚊子15. 倡导低碳生活,建立低碳消费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绿色植物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过程中功劳最大的是( ) A. 藻类植物 B. 蕨类植物 C. 种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16. 鱼类的下列特征中,与适应水生生活无直接关系的是( )A. 身体呈流线型B. 有脊柱C. 用鳃呼吸D. 体表被覆鳞片 17. 世界上最早的细胞生命形式是( )A. 病毒B. 动物C. 植物D. 细菌18.生物学家将生物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进行科学分类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能给每一种生物一个不同的名称,让人们更好地区分各类生物B. 可以根据分类弄清各种生物的具体生活环境C. 揭示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对研究生物的进化有很大的帮助D. 说明了分类单位从小到大是种、属、科、目、纲、门、界19. 某同学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相关知识后,作出了以下归纳,你认为正确的是( )A. 汉江河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河流生态系统B. 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它们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C. 生态系统中,每条食物链都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D.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0. 下列选项中均属于遗传病的是( )A. 色盲、白化病、苯丙酮尿症B. 白化病、血友病、地方性甲状腺肿C. 色盲、侏儒症、苯丙酮尿症D. 夜盲症、21三体综合征、坏血病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 如图为几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结构模式图,请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辽宁省鞍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游泳时的阻力B.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C.鸟发达的胸肌两端都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D.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是身体呈流线型,鳃呼吸,鳍游泳,有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选项A正确;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有细鳞或角质鳞片,保护内部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好地适应陆地生活,选项B正确;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组成,肌腱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利于收缩和舒张,形成运动,选项C不正确;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动物的特有特点,可以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选项D正确。
故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几种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应适应,难度中等。
2.剪取葡萄的一段枝条插入土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能长成一个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属于()A.组织培养B.扦插C.嫁接D.有性生殖【答案】B【解析】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A不符合题意;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甘薯、葡萄、菊花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B符合题意;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C不符合题意;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D不符合题意。
3.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A.胎盘和子宫B.脐带和子宫C.胎盘和脐带D.子宫和卵巢【答案】C【解析】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辽宁省鞍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第三次调研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自然界中现存的生物,都是经过漫长年代进化而来的。
下面有关进化的论述中,不科学的是()。
A.生物进化的研究,要建立在对地质学、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而且要涉及到许多研究方法,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比较B.按照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长颈鹿的长颈是由于长颈鹿要不断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而形成C.始祖鸟化石证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的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的进化,可以从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始祖鸟化石的特点,自然选择,生物进化的趋势方面来切入。
【详解】生物进化的研究,要建立在对地质学、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而且要涉及到许多研究方法,比较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常用的方法,A不符合题意;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前肢长和前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前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前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前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
因此按照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长颈鹿的长颈的形成就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而由于长颈鹿要不断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而形成的变异是环境因素形成,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B符合题意;始祖鸟化石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具有翼,而且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始祖鸟化石说明了古代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C不符合题意;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
辽宁省鞍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不属于器官的是()A.人的血液B.小麦的根C.菠菜的叶D.家鸽的肺【答案】A【解析】【分析】组织是指形态、功能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器官是指由不同的组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器官。
【详解】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血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A符合题意。
小麦的根、菠菜的叶、家鸽的肺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属于器官,BCD不符合题意;【点睛】组织、器官的概念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
2.如图表示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选项1 2 3 4A叶片叶肉叶脉表皮B 纲目科种C藻类苔藓蕨类裸子D动物无脊椎动物恒温动物家鸽A.A B.B C.C D.D【分析】如图可知1到4的逻辑关系是:4属于3,3属于2,2属于1。
或者4到1是一种从小到大的关系。
【详解】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叶肉、叶脉、表皮属于并列关系,A错误。
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其中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B正确。
藻类、苔藓、蕨类、裸子属于并列关系,C错误。
家鸽属于脊椎动物,D错误。
3.关于基因显、隐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成对的基因一定有显、隐性之分B.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不能表现出来的C.一对显性和隐性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D.显性和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只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