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记忆训练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会议口译中主要是涉及长期记忆(Long Term Memroy - LTM)和短期记忆(Short Term Memory- STM)。
下面是关于会议口译记忆训练的一些基本方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LTM(Long Term Memory) 和STM(Short Term Memory)在口译中的区别:LTM在口译中主要指的是Consec Interpreting STM主要是指SI中使用到的记忆里。
两者是相互比较而言的,但同时其实两者也并不是划分如此的清晰,人的大脑的记忆过程也都是STM和LTM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口译中谈论的这两种记忆同心理学研究的人类大脑的记忆过程的概念还是有所区别的。
交替传译在交替传译中通常情况下演讲人在结束一段演讲后停顿由口译员进行翻译,演讲的内容则根据项常情况,演讲人又有所不同。
但是作为口译员的训练,则必须为最坏的情况做好打算。
在最初阶段建议采用短篇经过改写的文章作为训练材料,进行复述联系。
时间大约掌握在5-6分钟。
注意在开始阶段的时候不宜采用复杂内容,或者书面的文章进行训练。
任何一种技能的掌握都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口译的训练同样也是,他还是一个信心培养的过程。
更多的接受培训的朋友我想在英文方面还是薄弱环节,同样包括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在内,在英文表达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开始简单材料,但是应该有一定的逻辑性。
逻辑在口译中一个最令人头痛的环节,你会发现自己把文章的内容已经做到了80%但是老外还是迷惑,有时候一个小的连接词,或者内容衔接上的差别,都会造成错误的理解。
所以训练中这同样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
书面的内容应该经过改写再来作为练习材料。
改写的目的是使文章更符合口语的习惯,口译在最初阶段的练习的目标应该是保证大的框架的完整,逻辑的清晰。
这一阶段应该保证相当的训练量。
保证至少4个小时每天的训练量,基本上两个星期,直到感觉处理内容比较顺手-前提需要考核自己复述的内容的质量。
第1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口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口译教学旨在培养具备专业口译技能的人才,以满足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需求。
本文将从口译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口译教学的理论基础1. 口译的定义口译是指通过口头表达,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行为。
口译可以分为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两种形式。
同声传译要求译员在讲话者停顿的同时进行翻译,交替传译则是在讲话者发言结束后进行翻译。
2. 口译的技能要求口译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能力: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词汇、语法和语音,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思。
(2)听力理解能力:能够准确捕捉讲话者的意图和关键信息。
(3)记忆力:具备良好的记忆力,能够迅速回忆起所需信息。
(4)思维能力: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应变能力,能够快速分析问题并给出恰当的回答。
(5)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在紧张的环境下保持冷静,克服心理压力。
3. 口译教学的理论框架(1)交际翻译理论:强调翻译应遵循交际原则,以实现信息传递和沟通为目标。
(2)认知翻译理论:关注译员在翻译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强调译员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加工。
(3)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应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4)跨文化交际理论: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
二、口译教学的实践方法1. 基础训练(1)词汇训练:通过记忆单词、短语和固定搭配,提高译员的词汇量。
(2)语法训练:掌握两种语言的语法规则,提高译员的语法能力。
(3)听力训练:通过听力材料,提高译员的听力理解能力。
2. 翻译技巧训练(1)同声传译技巧:练习在讲话者停顿的同时进行翻译,提高译员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2)交替传译技巧:练习在讲话者发言结束后进行翻译,提高译员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3)口译笔记技巧:学习如何快速、准确地记录关键信息,提高译员的笔记能力。
口译三字诀:顺着译、补语气、加解释顺着译由于性质不同,口译的要求与笔译大相径庭,不能照搬笔译的做法。
首先,即使是译员事先得到了讲稿,而且有必要提前翻译成文字稿,也需要注意避免笔译经常使用的、把句子顺序按照中文习惯重新安排的手法。
如果译文和原文句子顺序相同,讲话人脱稿时你就比较容易觉察到。
而且即使没有脱稿,听上去也比较有现场感。
这样的文字处理,与同传中的断句技巧相似。
要想熟练地做到顺着译,就需要比较熟练地采用一些同传的断句技巧。
但是必须强调:不一定要先学同传才能练口译。
例:讲话原文:The barrier is part of an overall tidal defence system, put in place due to the increasing height of surge tides in the Thames estuary.笔译习惯:闸门是用来阻挡泰晤士河口海潮浪头越来越高的整体防洪体系的组成部分。
建议口译:闸门是整体防洪体系的组成部分,用来阻挡泰晤士河口海潮越来越高的浪头。
补语气有时为了传达语气,译员可以增加一些字词,或者调整译文来产生讲话人预期达到的效果。
这些是笔译中不必考虑的。
比如.英中贸易协会主席鲍威尔勋爵在欢迎江主席访问英国的宴会上说了一句话,笔头翻译如下就可以过关:例:讲话原文:Mr. President, if you want to find friends of China, you can do no better than looking round here today, among members of CBBC(英中贸易协会).参考笔译:主席先生,如果要找中国的朋友,就看今天在场的英中贸易协会成员就可以了。
但是当时鲍威尔勋爵把话说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我觉得必须在文字上做一些处理,才能把讲话人的语气表达出来。
实战处理:主席先生,如果要找中国的朋友,除了今天在场的英中贸易协会成员之外,别无他处。
口译记忆的原则口译记忆的关键在于两个环节:存储和提取(retain and recall)。
要提高口译记忆的效率,口译学员必须针对这两个环节来下功夫。
根据口译记忆的运作方式,首先我们要在听辨理解过程中始终注意提取源语语篇的意义,而不是试图对源语的字词进行机械记忆。
其次,我们要对记忆存储的对象有所选择,有意识地筛选记忆的对象,以缩小记忆的量,减轻记忆的负荷。
口译过程中经选择后的记忆对象主要包括:主题词、关键词、逻辑线索,这三者综合起来就构成了源语语篇的意义框架。
再次,为了提高记忆存储的效率,有必要对记忆的信息进行“条块化”处理,以理清记忆的线索并扩大记忆的容量,这样也能够提高记忆提取的效率。
另外,通过记忆的强化训练,我们可以在练习过程中学会分析语篇记忆的线索和提高记忆的提取速度。
最后,口译记忆可以借助口译笔记的辅助,从而提高记忆的准确性。
口译记-忆的常用方法根据心理学的相关原理,记忆的基本手段有:声觉记忆、视觉记忆、意义记忆。
口译记忆的方法也离不开这三种基本手段。
有经验的译员习惯运用的基本记忆方法是“成像法”(visualization),即把源语语篇的意义框架想象成一幅图像,或把源语语篇所叙述的情景还原成思维中的视觉影像。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把听辨理解中提取的信息点与一个自己熟悉的序列联系起来,如一序列的数字、一排建筑物等。
在口译现场我们可以观察到,有的译员一边听会一边“掰指头”,还有的译员在笔记本页的左侧标上1、2、3、4等数字,运用的就是这种记忆方法。
对于学员来说,要学会使用以上两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要培养一种思维习惯,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还有一类记忆方法是口译学员可以很快学会使用的,那就是在听辨理解过程中注意分析源语语篇的线索。
具体地说,有的语篇是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的,如发言人回顾历史、讲述经历时,往往有一个开头、发展、结尾的顺序;有的语篇是以空间次序为线索的,如发言人介绍景点、说明构造时,往往遵循由上至下、由外及里的空间次序;有的语篇是以分类为线索的,由总到分,由大类到小类;有的语篇是以对比、比较为线索的,先说正面,再说反面,或者先说相同之处,再说不同之处,又或者先陈述一方观点,再陈述另一方观点;还有的语篇是以逻辑论证为线索的,要么先说观点,再细说理据1、2、3点,要么先陈述原因,再得出结论。
英语口译记忆训练材料英文回答:Memory Training Exercises for English Interpreters.Interpreting is a demanding profession that requires a high level of concentration, attention to detail, and memory skills. Interpreters must be able to listen to a speech or presentation, process the information, and then translate it into another language while maintaining the original meaning. This can be a difficult task, especially if the speech is complex or technical.One way to improve your memory skills as an interpreter is to practice memory training exercises. These exercises can help you to improve your concentration, attention to detail, and ability to recall information.Here are a few memory training exercises that you can try:Chunking: Chunking is a technique that involves breaking down information into smaller, more manageable chunks. For example, if you need to remember a list of 10 items, you can break it down into two chunks of five items each. This will make it easier to remember the list.Active recall: Active recall is a technique that involves trying to recall information from memory without looking at your notes. This can be done by quizzingyourself on the information, or by trying to write it down from memory.Spaced repetition: Spaced repetition is a technique that involves reviewing information at increasing intervals of time. For example, you might review the information once on the day you learn it, then again a week later, and then again a month later. This will help you to retain the information more effectively.Mnemonic devices: Mnemonic devices are techniques that can help you to remember information by associating it withsomething else. For example, you might use a rhyme, a song, or a picture to help you remember a list of items.中文回答:英语口译记忆训练材料。
口译考试的复习步骤口译考试的复习步骤口译是一种需要通过实践和积累经验才能逐渐提升的技能。
要在口译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充分的复习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将介绍一套系统的复习步骤,帮助考生提高口译水平。
第一步: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在开始复习之前,考生首先要了解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掌握考试的题型、时间分配以及评分标准等信息,有针对性地安排复习内容和时间。
第二步:积累词汇和背景知识词汇是口译中的基础,扎实的词汇积累对于口译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至关重要。
考生可以通过阅读各类专业书籍、报纸、杂志,以及听取各类音频材料来积累词汇。
同时,还需要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有助于理解和翻译原文的内容。
第三步:练习听力和口语口译考试不仅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听力水平,还需要其具备流利的口语能力。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考生需要加强听力训练和口语练习。
可以通过听取各类录音材料、观看英语电影等方式进行听力训练,同时可以模仿录音中的发音、语速、语调进行口语练习。
此外,考生还可以参加口语角或找一位英语母语者进行口语对话练习,提高临场应变能力。
第四步:进行真题练习真题练习是复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做真题,考生可以了解考试的难度和题型,并检验自己的实际水平。
可以选择不同难度的真题,包括历年的口译考试真题和模拟题,进行题型分析和解题技巧的总结。
同时,还需积累一些常见的短语和句子,以及一些常见的翻译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
第五步:多维度攻克难点在做真题的过程中,考生应注意找出自己的薄弱点和难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对于不同类型的题目,如新闻报道、科技、商务等,可以分别进行专项练习和深入学习。
同时,还可以请教老师、参加口译培训班,或阅读相关的口译教材和资料,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和专业知识。
第六步:模拟考试进行模拟考试是复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通过模拟考试,考生可以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提前适应考试的时间、氛围和压力,检验自己的考试策略和应变能力。
练习过程:英语基础:共7本!至少背3-4遍,我背10遍左右,并针对自己总结不熟练句型,词组等中英互译新概念3、4册新东方精选60篇张培基散文50篇实用口译教程全部现代汉英口译教程现代汉英口译教程练习册听力:普特论坛各种各样的材料,不断的精听,精练,方法可以在论坛上找到. 每天精听BBC(voa简单,一个月就可以完全听懂)把BBC变速听,1.1,1.2,,,,,最后2倍速,目前练习2.5倍速每天下载联合国网站的会议现场和白宫的会议现场,变速听, ,新闻杂志:积累每一个不熟、不知道的词汇,最后会复习.一直到现在还是如此. 背有100-200篇VOA、BBC新闻,非常熟练.<经济学家>100篇,可以翻译,但会花大量时间,我坚持3个月,每天翻译1篇文章.后转入直视,大大提高阅读速度,词汇:中英,英中,交替熟练背,经常复习.GRE词汇基本每周末复习一遍.第一次背用1个星期,之后每周复习一次,现在基本6个小时全部背诵一次,是背诵.新闻分类词汇,可以在北外的书店里找到,12块,有2000-3000词汇,简单,只要背熟练,听新闻不会有障碍。
口译词典,对中英翻译很重要英美报刊词汇,10000词汇,全是新词汇,要背诵熟练,托福词组,很有用,尤其是词组扩充。
美国口语词典,有助于提高口语能力,理解经济学家和英美文化PS: 这一年,基本没休息,所有节假日,用来突击单词或词典.周末背gre单词或其他的词汇.每天18个小时学习时间.6点起床跑步锻炼,打太极拳12点睡觉,吃饭等都准时准点推荐网站:口译天下:/index.php 口译资料资源练习方法经济学家中国: /forum/index.php 经济学家,最好每天看几篇.北外星光: / 考北外,到北外专门的校内网,有很多牛人在哪里发帖,普特听力论坛: / 普特听力论坛,我坚持了一年多/thread.php?fid-1831335.html 国内外会议视频下载NV player,音频变速软件,加快速度,但不失真.为天下口译人,我办了个论坛〈口译天下〉,寓意以口译天下,也表示,是口译人的天下。
仲伟合,1966年出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副院长、翻译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翻译学硕士;英国Westminster大学口笔译学硕士、英国Warwick大学翻译学博士生。
研究方向:翻译学宏观研究、翻译与跨文化交际、英汉口笔译教学与理论研究。
多次担任广东省对外交流的首席口译员,人称“华南第一翻”。
1.口译的训练内容口译训练应以口译技能(技巧)训练为主。
国内目前的口译训练方式大多以题材训练为主,即在一学年(或一学期)的教学中,介绍专题口译为主,突出专题术语的翻译。
口译练习也是从单句,到段落再到篇章的翻译。
也有少数学校是以口译技能的训练为主的(如广外、厦门大学等),即在训练中不强调翻译内容的题材,循序渐进介绍口译活动中可以切实应用的技能(技巧)。
笔者认为口译的训练还是应以技能训练为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在实际的口译工作中可以遇到的题材千千万万,但是应用于各种题材的翻译技巧确是有限的。
因此,我们应该合理、有效地应用课堂上的时间,更多地介绍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与题材的口译的技巧与技能。
根据口译实践的需求,要循序渐进介绍给学生的口译技能应包括:(1)连续传译技能(Consecutive Intertpreting Skills)技能名称训练目的训练方法口译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 主要训练译员的短期记忆能力,准确理解发言者的讲话内容。
1.单语复述练习2.单语延迟复述练习3.译入语复述练习口译笔记(Note-taking) 口译笔记有别于会议记录,也不是速记。
口译笔记是辅助记忆的手段,是在听讲过程中用简单文字或符号记下讲话内容中能刺激记忆的关键词。
本技能的训练应贯穿口译训练的前期过程。
帮助译员(1)建立一套可行的笔记符号;(2)常用词的口译笔记速写口译笔记阅读(note-reading)根据笔记的内容组织语言、归纳主题可设计给出几个核心词,要求学员根据核心词综述出一段内容连续传译理解原则(principles of CI understanding)训练学员对原语的理解。
口译理论与技巧3、口译记忆A.口译记忆的难点人的记忆有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和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之分。
长时记忆里储存的是平时积累的生活常识、专业知识、各种经历等等,其容量是无限的,信息在此存储的时间相对较长,有的甚至终生难忘。
而短时记忆只是暂时存储刚刚接收到的信息,随后有的信息可能进入长时记忆得以保存,有的则很快被忘记。
口译中译员将刚刚接收到的信息暂时存储在短时记忆中,同时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部分,使其参与译员的在线记忆运作。
口译中的这种处于活跃状态的记忆被称为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它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一种结合,以短时记忆为主,加上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部分。
口译记忆的困难一般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短时记忆的局限性,二是长时记忆存储的信息处于不活跃状态,三是心理压力大。
有关记忆的研究表明,短时记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仅容易有限,一般仅有7个左右的信息单位(chunk),而且信息在此保留的时间非常短暂,不超过1分钟,可以想象,如果接受到的信息较多,且没有经过深度的加工,信息便很容易被遗忘。
译员在口译时并不是机械地记忆接受到的语音信息,而是需要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的语言和专题知识对信息进行理解后才能将其意义存储在短时记忆中。
如果所听到的词汇和信息是译员平时反复使用且非常熟悉的,那么这些内容在长时间记忆处于一种活跃状态,口译中这部分内容就很容易被激活,提取速度快,理解也会更容易更透彻,记忆储存效果就会相应更好。
反之,如果碰上平时很少接触或使用的词汇和题材,即这些内容在长时记忆中处于不活跃状态,译员的理解就会更费时费力,记忆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可见,长时记忆是口译理解的基础,而口译理解则是口译记忆的前提。
口译记忆之所以困难,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译员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我们平时也许有这样的体会:在放松状态下原本可轻松记住的内容,一旦站在台上面对观众时,脑子便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我历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友们在学习口译上最大的难点在于笔记问题。
因此我整理了一条实用的(E-C)英译中笔记方法,提供初涉口译的众学友学习。
首先,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数同学并没有意识到口译笔记的基本类型。
在此为大家简述一番,其实口译笔记可以按照“源语和目标语”分为两类,在此以英语(论坛)和汉语为例。
比如:“E-C”和“C-E”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E-C即英译中;C-E即中译英)。
关于“C-E模式”的笔记,在中译英时口译者并没有听力上的挑战,所以在记录笔记时我们大都可从容应对;把握脉络、大意、关键词,并选择性的记录;而且还能保证主要意思都能记在脑中;即使没有系统训练过笔记法的学友,也可以通过强记和速写,把信息记全。
所以说,中高级口译考试时的“C-E模式”的句子或段落的笔记可以是挑选性的(selective); 也可以做得“面面俱到”(every single point),而这时的要求就是你手写速度,清晰度(legibility), 合理逻辑的布局和排列。
在这样的背景下,C-E模式的笔记体系就引入了大量的“符号”以简化速记的强度,提高速记的质量,使译者有更多的时间脑记。
比如这段符号:“中 e ↗+” 表示“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
”笔者纵观了各种专业课程、比较了热门的口译笔记法书籍,口译论坛和网站上的有关信息,发现对于这些“符号”并没有一个有明确的、规范的统一写法。
完全是不同专家和从业者的各种个性化的笔记,加上一些共性的元素。
比如:“全球”这个概念, 有时会写“w”;有时也写成“⊙” 。
写法各异,但都属于认知常识范畴。
对于这一情况,我也反复告诫学友,口译上常见的表达和词汇,要用符号,因为用熟悉的“固定符号”更加容易想象到这些信息,所以大家就得掌握熟记这些符号,这样才可以在考试中赢得更多翻译和口译的时间。
常见的符号比如:↗: 表示:增长;改善;加强;推进等积极涵义;↘表示:减少;下降;恶化;~ 表示:波动;起伏;不稳定;∵表原因;∴表结果√表示:肯定;强调;确认;共识;答应等涵义;×表示:否定;排除;异议等…这里不做穷举。
口译记忆训练方法
口译记忆有三种类型: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一般来讲,记忆的效果与记忆材料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比如逻辑关系清晰、结构紧凑的语料记忆起来就比较容易、记忆保持的效果也比较理想。
另外,记忆的效果还与待识记语料是否具有形象性有关。
人们对贴近生活实景生动、形象的描述记忆起来会比较容易,印象也比较深刻。
考虑到记忆的不同类型和影响记忆的种种因素,大家不妨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相关的记忆训练。
一、信息视觉化和现实化训练
这种训练是针对大脑对意像语料的敏感性而设计的,旨在训练译员通过将信息内容现实化、视觉化来记忆信息的能力。
比如听到以下一段内容:
I was walking in the park with a friend recently, and his cell phone rang, interrrupting our conversaiton. There we were, walking and talking on a beautiful sunny day and – poof! – I became invisible, absent from the conversation. The park was filled with people talking on their cell phones. They were passing other people without looking at them, saying hello, noticing their babies or stopping to pet their puppies. Evidently, the untethered electronic voice is preferable to human contact.
听到这一段生动形象的描述之后,译员便可在头脑中勾画这样一副图景:自己正与一位朋友在公园中散步、闲谈。
突然,谈话被朋友的手机打断。
然后放眼四周,发现到处是只顾自己拿着手机讲话而无暇互相交流的人们。
译员就这样通过现实化、形象化的方法将一篇复杂的描写转化成生活中一个再熟悉不过的镜头摄入了头脑。
然后,译员再用译语将眼前的这幅图景按照自己的方式描述出来即可。
这样不仅记忆深刻、全面,而且译员也不会陷入机械的“找词翻译”的误区。
二、逻辑分层记忆训练
通常,人们能较好地识记逻辑层次清晰、结构紧凑的篇章,我们不妨从一些条理清晰的篇章入手,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整理识记的能力。
在逻辑分析和记忆能力都有所提高之后再逐渐降低待识记信息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以提高自己对逻辑层次一般甚至较差的普通讲话的适应能力,并最终能将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技能加以掌握,即在听到一段讲话后能够“本能”地对其进行逻辑层次的分析并加以记忆。
以上两种具体的记忆训练(信息视觉化和逻辑分层记忆训练),均建议采用“复述法”的步骤进行。
(1)由训练者(或练习伙伴)以适当的语速现场发布源语信息,长度应掌握在1至5分钟之内。
(2)接受训练者凭记忆储存源语内容,并尽量用译语记忆。
(3)接受训练者用译语对原文的内容进行要点复述。
(4)复述后可进行讲评、切磋,探讨遗漏信息的性质和原因。
(5)练习可分阶段进行。
复述的内容逐渐由大意进入细节,并逐渐提高对细节准确性的要求。
(6)整个过程中不允许记笔记。
三、数字记忆训练
在口译过程中数字的记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因为数字是意义单一且固定的“死”信息,内容不具有可伸缩性。
所以数字记忆不包括其他信息记忆过程中的分析、整理过程,而是单纯的强型记忆。
下面是训练数字短时记忆的“数字广度”训练。
练习一:顺背练习
把数字按照3~9位一组的形式分成若干组。
让译员一组一组或两组两组地听辨数字,然后口头用译语复述出来。
可以从一组3位数字开始,练到两组9位数字。
练习时不得记笔记。
练习二:倒背练习
方法基本同上,但要求译员听到数字后用译语倒背出来。
目的是帮助译员强化自己的“数字视觉”能力,在听辨和复述的过程中尽量摆脱数字的源语或译语载体,将数字以阿拉伯数字的形式保持在短时记忆里并将其投影在译员头脑中的屏幕上,从而提高译员对数字的感知和记忆的敏锐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