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工程课程设计西南交大
- 格式:doc
- 大小:610.00 KB
- 文档页数:26
西南交通大学《路基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级编号:指导教师:王迅2015 年 6月 5 日目录1设计资料 (1)2说明书 (1)3计算书 (5)4设计图纸 (13)5参考文献 (15)6附录 (16)1设计资料1.1线路基本信息某Ⅰ级重型双线铁路,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40km/h,K2+500~K3+500 段路堤处于直线地段,路堤挡土墙高度9m,挡土墙上部路堤高度为1m。
根据实际情况,需设置重力式挡土墙。
1.2设计荷载只考虑主力(主要力系)的作用,且不考虑常水位时静水压力和浮力。
1.3设计材料挡土墙材料为片石砌体,墙背填料为碎石类土。
相关参数可以参考附表。
2说明书2.1认真分析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设计依据。
2.2依据依据《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确定双线铁路的线间距,并确定路基各部分尺寸。
2.3换算土柱的确定进行路基及其加固建筑物的力学检算时,系将路基面上的轨道静载和列车竖向活载一起换算成与路基土体容重相同的矩形土体,此为换算土柱。
绘制出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计算图示,并选取参数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可参照《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附表A进行检查。
当墙后填料不均匀时,为方便计,可将墙后填料视作均质材料进行计算,容重可取墙后填料的平均容重。
2.4挡土墙尺寸的初步拟定采用重力式仰斜挡土墙。
根据规范,初步拟定墙顶宽度、墙背和墙胸的坡度、墙底宽度和坡度,然后进行检算。
2.5挡土墙设计荷载的计算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一般可只计算主力,在浸水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 (原为八度)及以上地区及有冻胀力等情况下,尚应计算附加力和特殊力。
本设计中只考虑如下主力:1、墙背填料及荷载的主动土压力作用在挡土墙墙背的主动土压力,一般按库仑主动土压力公式计算。
当破裂面交于路基面时,破裂棱体的面积S 随着挡土墙及破裂面位置而变化, 但都可归纳为一个表达式:00tan S A B θ=-式中 ()00,,A f H a h =()000,,,,,,B f H a b h K l α=当边界条件确定后,A 0、B 0为常数,并可从破裂棱体的几何关系求得。
Foundation Design姓名马德林学号20100193班级2010级土木茅1班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3年5月CONTENTSProblem --------------------------------------------------------------------- 2Design ---------------------------------------------------------------------- 4 Chapter one Unit conversion ------------------------------------------------ 4 Chapter two Design load calculation ---------------------------------------- 4 Chapter three Geotechnical designing --------------------------------------- 4 Step 1 to Step 9 Allowable bearing pressure method ---------------------- 4 Step 10 Checking moment load --------------------------------------------- 8 Chapter four Stnjctural designing ------------------------------------------ 8 Part A Determine required thickness based on a two-way shear analysis—8 Check one-way shear ---------------------------------------------- 9 Part B Design the flexural steel ------------------------------------------- 9 Chapter five Sketch of the designed footing ---------------------------------- 11 Figure 2 Thickness and effective depth ------------------------------------ 11 Figure 3 Dimensions and reinforcing steel --------------------------------- 11 Figure 4 Inner block and outer block -------------------------------------- 12 Figure 5 Stmctural show --------------------------------------------------- 12Problem:Design for PracticeA proposed office building is to be constnjcted at the site with a geologic profile showed in figure 1. The ground table is at 5.5 ft. The shallow strata are very soft ・ The data for these strata maybe used in foundation design were obtained from a series in-situ tests and laboratoiy tests, and showed in table 1・ In the table, S u is undrained shear strength; b巾 is preconsolidationstress ・12-ft .......................................................................................Silty Clay (CL)23-ft■ .............................. = ............ ................................Medium Sand (D r =60%)Fig. 1 geologic section for the constniction siteThe design columns of the proposed office building will carry the following loads: dead vertical load range 30-100 k, live vertical load range 20-75 k, and dead load moment range 0-50 ft-k. These columns are to be supported on spreading footings.A sketch of an interior column and its spreading footing is given in figure 2. If such aninterior carrying a 50k dead vertical load, a 50k live vertical load, and a dead load moment 20 ft-High Plastic Clay (CH)GWT @ 5.5-ftk・Try to determine the spreading footing of this column・The design task should including followings,Table 1 data for different strata(1)Unit conversionBefore beginning your design, please convert the data in the figures and tables from English to SI, and please use SI in your designing・(2)Design load calculationThere are two methods of expressing and working with design loads: the allowable stress design (ASD) and resistance factor design (LRFD). Calculate both of them.(3)Geotechnical designingSelect a suitable type of the spreading footing, determine the footing depth, determine allowable bearing pressure, and determine the required base dimensions for the footings of the column in Figure 2.Fig. 2 A sketch of the typical interior column and its footing(4)Structural designingDetermine the materials using in the designed footings, determine the thickness of the footing, and determine the reinforcing steel of the footing.(5)Sketch of the designed footingShow your design in a sketch.A proposed designChapter one Unit conversionTips:Chapter two Design load calculationThe allowable stress design (ASD):P = 50£ + 50k= 100£ (P min=50k也=175k )M=20ft-k(旳叭=50〃7)Resistance factor design (LRFD):P u = 1.4x 50k + 1.7 x 50k = 155kM(i=\.4x20ft-k = 2Sft-kChapter three Geotechnical designingStep 1一一per TABLE 8.1 (P = 50k + 50k = 100/;)Use an estimated D of 2 ft (24 in)Step 2——The ground water table is at 5.5 ft .and is not a concern at this siteStep 3——per Figure 6.11 (Soil Type: Clay Design F with Typical Range)Use F=3.5step 4——For high clay, if saturated undrained conditions exist( as same as the problem statement), we may conduct a stress analysis with the shear streng什1 definedas c T = s u and 0=0. In this case, N(. = 5.7,N (/ = 1.0andN r = 0.0 (per TABLE 6.1) Hence,c = \2S0psf = 105pcf ・ Using square foundation(B=L).Using the BEARING.XLS spreadsheet with = 50^ ,the computed allowable bearing pressure,q a = 2770//?/ ft"Step 5——per TABLE 2.2 0a =\! 500 (Typical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s)5na = e a S = (1 / 500)(20 X12) = 0.48/7?Per TABLE2.1 for office building, use 6a = 0.95fn ( in order to control differentialsettlement here)Step 6—— using TABLE 7.5 for clayey natural soil,assuming the foundation is a H rigid Hstructure, the design value of 16 is 0.5Step 7—— 5Da = 0.48> /5) = 0.95x0.5 = 0.475 , so the total settlementrequirement controls the settlement analysisStep 8——using classical method to compute total settlement of shallow foundation, which isbased on Terzaghi's theory of consolidationBecause of the assumption that all of the soils are over-consolidated, the equation of the total settlement 3C is:Case 1 (j < b ;) : J =H log i+q)Case 2( <r'o < cr. < bj: Q =,•工 Where :r =rigidity factor (per TABLE 7.1, for spread footings, r = 0.85)b 「0 二initial vertical effective stress at midpoint of the soil layer b., =final vertical effective stress at midpoint of the soil layercould be computed by simplified method equation:\1.76c+ — //log i+q)(q 一 (for square foundation)CLFigure 1 Dividing the soil beneath the footing into five layersTry B = \2ft with P n ^=\15k %= ' 2 +150x2 = 1515/对,%-b汐= 1515-210 = 1305〃“In which ,。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设计题目:2#桥墩桩基础设计院系:专业:年级:姓名:指导教师: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2017年6月5日目录一、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2)1.1设计题目 (2)1.2设计目的 (2)1.3基本资料 (2)1.3.1设计的任务及建筑物的性质和用途 (2)1.3.2基本资料 (3)1.4设计依据 (4)1.5设计要求 (5)1.6其它 (5)二、承台上部荷载计算 (8)三、高承台桩基地基和基础的设计与计算 (9)3.1桩基设计 (9)3.1.1确定承台尺寸 (9)2.1.2桩的设计 (9)3.2桩的内力及位移计算 (11)3.2.1桩的内力和变位计算 (11)3.2.4群桩承载力的检算 (14)3.3桩顶水平位移检算 (15)3.3.1桩在局部冲刷线处的水平位移和转角 (15)3.3.2在桩顶处的水平位移和转角 (15)3.4桩与承台的联接强度检算 (16)3.5河床底面以下墩身及承台和桩的工程量计算 (17)附录一:桩身的弯矩、剪力及土的横向抗力计算表及其分布图 (18)附录二:桩基础横断面、平面及立面图 (22)一、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铁路(公路)桥墩浅基础设计1.1设计题目本课程的题目是“1#桥墩独立基础设计”1.2设计目的柱下独立基础是桥梁工程中的常用基础形式之一,在工程中应用范围较广。
为系统掌握此类基础的设计方法,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应全面掌握柱下独立基础设计计内容与步骤及主要验算内容与方法,了解现行《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 10002.5-2005)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的有关规定,并初步具备独立进行该类基础设计的能力。
1.3基本资料1.3.1设计的任务及建筑物的性质和用途设计任务:根据已有建筑物的图样,所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设计某铁路(公路)干线上跨越某河流的桥梁之1#号桥墩的地基和基础。
西南交通大学《铁路车站及枢纽》课程设计枢纽区段站设计说明书201 号:学学生姓名:班级:交运20班指导教师:月6年2018时间:目录第一章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未定义书签。
!................................................ 错误一.车站概述 .未定义书签。
!..................................................... 错误.设备 .二未定义书签。
!................................................ 错误三.主要任务 .第二章车站基本情况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站型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第三方向引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车站设备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客运设备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未定义书签。
错误!................................................. 一、站房位置未定义书签。
错误! ................................................. 二、站台位置第二节货运设备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机务设备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西南交通大学《路基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级编号:指导教师:***2019年06月03日目录1.设计资料 (1)2. 双线铁路的设计 (2)2.1确定双线铁路的线间距及路基各部分尺寸 (2)2.2换算土柱的确定 (2)3. 挡土墙的设计 (3)3.1挡土墙与路堤相关参数 (3)3.1.1挡土墙几何信息 (3)3.1.2土壤地质情况 (3)3.1.3挡土墙墙材料 (3)3.2挡土墙设计荷载的计算 (3)3.2.1 墙背填料及荷载的主动土压力 (3)(1)破裂面计算 (3)(2)主动土压力计算 (5)3.3重力式挡土墙的检算 (6)3.3.1挡土墙滑动稳定性检算 (6)3.3.2挡土墙倾覆稳定性检算 (6)3.3.3挡土墙基底应力及偏心距检算 (7)3.3.4挡土墙墙身截面强度检算 (7)4.参考资料 (9)附录A 源程序代码以及计算结果 (10)附录B 设计依据资料 (12)附录C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图 (22)1.设计资料某Ⅰ级重型双线铁路,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km/h,道床为单层道床(厚度建议取0.35m),K2+500~K3+500 段路堤处于直线地段,高度4~12m,根据实际情况,需设置重力式挡土墙。
本人题号为16,路堤墙高H=8.0m,挡墙上部有2米高的路堤填土,挡土墙材料为混凝土,墙后填料为碎石类土。
只考虑主力的作用,且不考虑常水位时静水压力和浮力。
2. 双线铁路的设计2.1确定双线铁路的线间距及路基各部分尺寸查《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16)》得,双线铁路的线间距D=4.2m ,道床顶面宽度A=3.4m ,道床厚度h=0.35m ,路基面宽度B=11.6m ,道床边坡坡度m=1.75,轨枕埋入道砟深度e=0.185m ,轨头宽度g=0.073m ,路肩宽度c=0.8m1.435 3.4 1.4350.073()0.040.35()0.04+0.1852222 1. 191110.040.041.75A g h e x m m ++++⨯+++⨯===-- 3.42()2(0.8 1.191) 4.211.58211.6,11.6221(11.611.582)0.80.092 8A B c x D m m B m c m =+++=⨯+++=<==-+=取则路肩宽度 2.2换算土柱的确定根据题目要求,路基土重度取:3/20m kN =γ。
工程概预算设计题目:铁路工程概预算院系:土木工程系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姓名:学号: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宜宾班姓名学号开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年月20日题目:某铁路设计概算一、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掌握计算工程量以及编制单项概预算、综合概预算、总概预算的基本方法,了解并熟悉定额内容、定额的使用,概预算的编制原则等,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内容及要求:1、采用价差系数法编制单项概算、综合概算表、总概算表。
2、提交单项概算表、综合概算表、总概算表、主要材料全程运杂费分析表、定额单价汇总表。
3、按照课程设计封面、目录、编制说明、总概算表、综合概算表、单项概算表、全程运杂费分析表、定额单价汇总表顺序装订成册。
4、单价分析表电子版发到电子邮箱。
5、选取一个轨道的单项概算表写出每一种费用的计算过程。
6、写出轨道工程的主材运杂费分析表的计算过程。
三、指导教师评语四、成绩指导教师(签章)年月日目录1、编制说明 (1)2、总概算表 (6)3、综合概算表 (7)4、路基工程单项概算表 (11)5、轨道工程单项概算表 (13)6、轨道工程主材全程运杂费分析表 (14)7、路基工程单价汇总表 (15)8、轨道工程单价汇总表 (16)9、单项概算的手算过程 (17)10、主材运杂费分析手算过程 (18)铁路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任务书1、编制说明(1)目的和任务在学生完成铁路工程概预算这门课程及有关专业课程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综合运用这部分内容,独立完成一项工程的概预算编制。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掌握计算工程量以及编制单项概预算、综合概预算、总概预算的基本方法,了解并熟悉定额内容、定额使用,概预算的编制原则等,加深我们对所学内容的了解。
由于课程设计课时少,所以不可能涉及到概预算编制的所有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采用价差系数法编制路基、轨道、桥涵、隧道等工程的概预算,任选一份原始资料进行编制。
西南交通大学-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西南交通大学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背景基础工程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它在各种工程领域都扮演着关键作用。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习到土力学、基础设计、地基加固等方面的知识,从而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性。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案例演练和理论融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其工程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土力学和基础工程的知识,并能够熟练掌握其实际应用。
同时,本课程还将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目标如下:1. 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基础工程领域的相关知识,包括土力学、基础设计、地基加固等方面的知识。
2. 通过案例演练,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
3.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基础工程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三、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
课程设计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 理论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内容是讲授基础工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基础设计的基本方法、地基加固的技术要点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将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讲解,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理论知识。
2. 实验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基础工程实验,包括基础设计实验、地基加固实验等。
学生将亲手操作实验设备,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掌握相关操作和技能。
3. 案例演练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内容是案例研究和演练,通过讲解实际工程案例,深入掌握基础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将组成小组,分别负责不同部分的研究,并结合理论和实践,独立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
四、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要求1. 学生应该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理解基础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生应该认真参加实验,掌握基础工程实验操作技能,并能够熟练操作实验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路基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级编号:指导教师:年月日目录1设计资料 (2)2说明书 (4)3课程设计计算书 (5)4参考文献 (16)5附录 (17)1.设计资料1.1背景某Ⅰ级重型双线铁路,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40km/h,K2+500~K3+500 段路堤处于直线地段,高度4~12m,根据实际情况,需设置重力式挡土墙。
1.2设计题号混凝土挡土墙,墙高12.5m,路堤高1.5m,墙后填土为砂类土。
1.3设计荷载只考虑主力(主要力系)的作用,且不考虑常水位时静水压力和浮力。
1.4材料挡土墙材料为混凝土,墙背填料为砂类土。
相关参数可参看附表或《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
1.5尺寸设计及换算荷载由本课程设计资料查阅相关设计规范确定,具体设计依据见附录一。
2. 说明书2.1尺寸由设计资料及《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确定路基各部分尺寸和坡度以及换算土柱的高度及宽度,具体尺寸设计见设计图纸。
2.2参数][σ——基底容许压应力应力, kPa 400][=σ;][τ——基底容许剪应力,m kN /120][=τ ;f ——基底摩擦系数,4.0=f ;γ——填土容重,3/19m kN =γ;ϕ——砂类土内摩擦角,︒=35ϕ;δ——砂类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5.1721ϕδ;α——仰斜式挡土墙的墙背坡角,25.0tan =α;0α——挡土墙倾斜基底角度,15.0tan 0=α;i ——路堤坡脚,5.1tan =i ;θ——假定墙后土体滑裂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取值为ϕθα-︒<<90,即︒<<︒5504.14θ;H ——挡土墙的高度,m H 5.12=;B ——挡土墙厚度,m B 3=;a ——路堤高,m a 5.1=;b ——路基坡面水平投影长度,m b 25.2=;0h ——换算土体高度,m h 2.30=;0l ——换算土体宽度,m l 3.30=;K ——路肩到换算土体最近边缘距离,m K 95.1=;D ——双线铁路上两换算土柱之间的净距,m D 7.0=;以上参数均按规范及设计取值,具体尺寸可参照设计图3. 课程设计计算书3.1墙背土压力a E由土压力算法附表计算出各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土压力值,土压力算法见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设计(论文)沪昆线DK1042+820~DK1043+051段路基设计年级:学号:姓名:专业:指导老师:20XX年 6 月院系专业年级姓名题目沪昆线DK1042+820~DK1043+051段路基设计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章) 评阅人评语评阅人(签章) 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章)年月日设计(论文)任务书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发题日期:20XX 年 2 月25 日完成日期: 6 月25 日题目沪昆线DK1042+820~DK1043+051段路基设计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路基工程是铁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工程设计是铁路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
本课程设计取材于在建铁路沪瑞线实际工程案例,具有较强的工程背景。
本设计旨在系统强化学生路基工程专业知识,锻炼学生收集运用文献资料、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可系统模拟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设计,进一步增强对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的认识,并初步具备独立进行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设计的能力。
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1)路基横断面设计;(2)地基处理设计:软基地段应选择代表断面进行沉降检算,若工后沉降不满足设计要求,应进行地基加固处理;(3)边坡加固设计:边坡较高地段地段应选择代表断面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若安全系数不满足要求,应进行边坡加固设计;(4)边坡防护设计:根据不同填挖高度及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宜的边坡加固措施;(5)排水设计:设计本段地表水与地下水排水工程;(6)绘制横断面设计图、正面图、结构设计图,计算主要工程数量;(7)编制设计说明书;(8)翻译与路基工程有关的英文资料(原文不少于6000字)3、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16 周)(1)熟悉并收集资料;(4周)(2)地基处理设计(CFG桩);(1周)(3)边坡防护与支挡结构设计(抗滑桩、路堑挡土墙);(2周)(4)排水工程设计;(1周)(5)横断面设计图、正面图、结构设计图;(3周)(6)设计说明书编制;(2周)(7)外文翻译。
课程名称:铁路选线设计设计题目:珠河~后河铁路新线选线院系:土木工程系专业:铁道工程年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2015 年 6 月目录一、出发资料 (2)二、要求完成的任务 (2)三、牵引质量及列车资料计算 (3)1、牵引质量计算 (3)2、起动检查 (4)3、到发线有效长度对牵引质量限制的检查: (4)4、确定牵引定数 (5)5、列车长度、牵引净载、列车牵引辆数计算 (5)四、线路走向方案概述 (5)1、沿线路地形地貌概述: (5)五、选定方案定线说明 (6)1、定线原则: (6)2、平面设计: (6)3、纵断面设计: (7)4、设计方案的优点评述及改善意见: (8)六、站间输送能力检算 (8)1 行车时分计算表 (8)2、区间能力检算 (10)七、工程、运营经济指标计算资料 (11)1、运营费计算: (11)(1) 列车走行费 (11)(2) 列车起停附加费 (11)(3) 固定设备维修费计算 (12)(4) 年运营费计算 (12)2、工程投资费计算 (13)(1) 路基工程费 (13)(2) 桥梁工程费 (14)(3)涵洞工程费 (14)(4) 隧道工程费 (15)(5) 土地征用费 (15)(6) 轨道工程费 (15)(7) 机车、车辆购置费 (15)(8) 工程总投资 (17)3、换算工程运营费 (17)(1)技术经济指标评述 (17)(2) 技术经济指标表 (18)八、查附表 (土石方计算表) (19)一、出发资料(1)设计线为Ⅱ级单线铁路,路段设计速度为100km/h 。
(2)地形图比例尺1:25000,等高距5m 。
(3)始点向阳镇车站,中心里程AK71+305,中心设计高程36m ,该站为会让站;终点东风镇车站,为中间站,站场位置及标高自行选定。
(4)运量资料(远期重车方向):货运量12Mt/a ,货运波动系数β=1.15,通过能力储备系数α=0.2;客车4对/d ,摘挂2对/d ,零担1对/d ,快货1对/d 。
课程名称:铁路勘测设计设计题目:珠河镇~后河镇铁路选线设计专业:铁道工程年级:姓名:学号:设计成绩:指导教师(签章)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年月日1.1 研究依据1、《关于下达2010年铁路计划的通知》(铁道部铁计[2010]25号)。
2、“关于报送《××至××铁路项目建议书》的函”(铁道部铁计函[2009]263号文)。
3、2008年7月5日铁道部计划司及××省计委××至××线预可研审查会意见(记录)。
4、2009年3月24日至3月31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至××线预可研评估意见(初稿)。
5、2009年11月24日至28日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至××铁路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初稿)。
1.2 研究范围和设计年度1.2.1 研究范围(1)珠河镇(含)后河镇(含)线路工程,起讫里程CK10+000~CK22+175,正线线路长12.175km。
(2)引入及相关工程。
1.2.2 设计年度初期2011年,近期2015年,远期2025年。
1.3 线路地理位置和路径概述线路为东西走向,所经地形基本为中丘地貌,最高山海拔98米,沿线分布村庄(笔湾、马家、周口、李店)共4个,本线路从CK10+000~CK10+800,CK12+000~CK12+200,CK13+200~CK16+394.69,CK16+775~CK18+625,CK19+150~CK22+175为直线,CK10+800~CK11+958.90,CK12+200~CK13+205.31,CK16+400~CK16+818.88,CK18+600~CK19+088.69为曲线,从CK13+400~CK16+225设置隧道,从CK17+400~CK17+795,CK21+075~CK21+350设置特大桥梁,全线分布涵洞共6座,小桥2座,地质情况较好。
西南交大峨眉分校铁道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无缝线路计算任务书1、原始资料1.1轨道条件1.1.2轨道类型⑴P60—U74 ⑵P60—U71Mn1.1.31.1.4轨下基础刚度D值(KN/cm)1.1.5 轨枕为S—21.2运营条件1.2.1机车类型⑴东风型内燃机车(DF4)⑵DF8⑶DFH4 ⑷ND5⑸SS7E ⑹SS3(0)6Y22车辆类型车辆(C62)2、计算内容2.1锁定轨温2.2伸缩区长度2.3预留轨缝2.4道床及路基面强度检算无缝线路课程设计指示书基本要求为满足无缝线路安全可靠地完成运输任务,必须符合强度条件和稳定性条件的基本要求。
无缝线路的强度条件: []σσ≤总 其中,[]钢轨容许应力—附加应力—温度应力—钢轨应力列车载荷作用下产生的—总σσσσσσσσf t d ft d ++=无缝线路的稳定性条件:[]P P t ≤其中,[]允许温度压力保证无缝线路不失稳的—温度压力—P P t一.无缝线路强度计算㈠钢轨动弯挠度y d 、动弯矩M dm 及轨枕反力R d 的计算1. 计算公式:()01y y d βα++= ()mm ()01fM M d βα++= ()mm N ⋅ ()01R R d βα++= ()N其中,400042412EJuk P kaR P kM P u ky ====∑∑∑弹性地基梁刚比系数静反力静弯矩静挠度ηυη符号意义:()钢轨惯性矩—钢轨弹性模量—系数钢轨连续支承基础弹性—枕间距—)(弯矩影响系数(—挠度影响系数(—轮载—线半径有关横向水平力系数,与曲—超高有关偏载系数,与未被平衡—及计算内容有关速度系数,与机车类型—J E u a kx kx e kx kx e P f kxkx sin cos sin cos +=+=--μμηηβα2. 注意事项⑴计算刚比系数k 值时,u 值按两种不同情况取值:a. 当计算0M 时,b. 当计算0y 及0R 时,⑵J 值取钢轨垂直磨耗为3mm 或6mm 时的x J ⑶表格化计算∑υP 、0M⑷计算∑ηP 、0y、0R⑸计算d M 、d y 、d R㈡钢轨动弯应力d σ的计算 1. 计算公式WM dd =σ 其中,12W W W 及轨底截面系数头截面系数钢轨截面系数,分为枕—2. 注意事项 ⑴轨底动弯应力1W M dgd =σ )(MPa ⑵轨头动弯应力2W M djd=σ)(MPa ㈢无缝线路强度条件及计算1. 强度条件表达式[][]σσσσσσσσ≤+=≤+=拉拉头拉拉拉底拉t f t f其中,[]、工艺有关钢轨允许应力,与材质—)附加拉、压应力(—、)力(轨底拉应力、轨头压应—、压拉头压底拉σσσσσMPa MPa f f2. 允许轨温升降值计算公式[][][][]ασσσασσσE t E t f f 压头压压拉底拉拉--≤∆--≤∆其中,钢轨胀缩系数—α二.稳定性条件及计算 为满足无缝线路稳定性,不致在高温条件下发生胀轨跑道现象,必须将轨内温度压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其表达式为:[]t t P P ≤其中, []允许温度压力—t P 又, []KP P Nt =式中, 安全系数—额定温度压力—K P N㈣额定温度压力N P 的计算 1. 计算公式R lf f Q l l f f EJ P oe oe y N '++++=32322244πππβ(A )()⎥⎥⎥⎦⎤⎢⎢⎢⎣⎡++⎪⎪⎭⎫ ⎝⎛'+'=Q f f EJ R EJ R EJ Q l oe y yy 41322222ππβπβπβ(B )其中,变形曲线长度—矩钢轨断面对垂直轴惯性—轨框刚度换算系数—额定变形矢度—弹性初弯矢度—曲率曲线地段塑性初弯合成—等校道床横向阻力—l J f f R Q y oe β'12.计算顺序先假设mm l 400=及相应oe f 及op f 等值按式(B )进行逼近计算变形曲线最终长度,然后按式(A )计算N P ,最后计算[]t P 。
课程名称:铁路轨道设计题目:无缝线路/曲线整正/缩短轨设计专业:铁道工程年级:姓名:学号:设计成绩:指导教师(签章)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年月日无缝线路线路设计一、设计原始资料1、铺设地点:合肥2、钢轨类型:75kg/m3、轨枕类型:III型4、轨枕间距:1760根/km5、扣件类型:III型6、道床类型及肩宽:肩宽30cm,厚度35cm7、钢轨接头螺栓扭矩值:800N·m8、道床纵向阻力:混凝土轨枕8.7N/mm单根轨枕的道床纵向阻力:10000N9、设计区最小半径:R=800m10、轨下各结构层刚度(应将胶垫、道床、路基刚度按照串联弹簧方式进行换算。
1)计算钢轨位移及弯矩时,扣件垫板刚度:600KN/cm 道床(半宽度)刚度300kN/cm2)路基k30指标(Mpa/m):k30=120Mpa/m3)计算轨枕反力时换算后的总的支撑刚度胶垫+道床+路基(KN/cm):700KN/cm11、设计最高行车速度120Km/h12、荷载组合:1机车+1车辆车辆类型:C62二、无缝线路的设计计算第一部分、轨道结构竖向受力计算及锁定轨温的确定机车通过曲线轨道的允许速度的确定:对于新建线路,通过R=800m曲线轨道时的机车允许速度可按V max=4.3√R来计算,得V max=121.62KN/h,DF4机车构造速度V max=120kN/h,故取最大120KN/h来检算各部件的强度。
DF4机车前后有两个转向架,每个转向架为三个轴,前后转向架最近轴距为8.4m,当轴距大于5m以上时,相邻轮子影响很小,可以不计。
因此,寻找引起最大弯矩的最不利轮位时,只要用一个转向架的三个轴分别做为计算轮来求最不利轮位。
而且,还应注意到转向架的三个轴轮重一样,轴距亦相同,所以1、3轮引起的弯矩应当相同,只要考虑其中一个即可。
这样,只要在1、2轮中找最不利轮。
计算时列表进行。
作用如下图:(1)计算k 值Ⅲ型钢筋混凝土枕:1760根∕km钢轨支座刚度D :查表得混凝土枕、橡胶垫板重型特重型D=mm N /30000轨枕间距mm 2.56817601000000==a ,因此: MPa a D u 8.522.56830000===13445410093.110448910058.248.52I 4--⨯=⨯⨯⨯⨯==mm E u k 这里m kg /75新轨对水平轴的惯性矩44104489mm I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