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鲁司特钠片联合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
- 格式:pdf
- 大小:297.92 KB
- 文档页数:2
BiPAP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分析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
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BiPAP呼吸机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
对照组单纯采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
结果治疗后PaCO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O2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期间所有病例均能耐受机械通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BiPAP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显著改善血气状况,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BiPAP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COPD;疗效近年来BiPAP呼吸机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其治疗成功率为80%~85%[1]。
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2月~2011年4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治疗组给予BiPAP呼吸机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现把两者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制定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60~82岁,平均74.1岁。
BMI 25.0~36.0 kg/m2,平均(31.1±3.8)kg/m2。
治疗组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52~86岁,平均73.96岁。
BMI 24.1~36.2 kg/m2,平均(30.1±4.0)kg/m2。
对所有病例均符合2007年制订的COPD诊断标准[1],排除有明显的并发症患者;患者都同意入选,无精神疾病。
BIPAP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II型呼衰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总结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
方法:应用BiPAP呼吸机对4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小时、1天、2天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血气变化。
结果:治疗后血气指标PaO2、S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HR,RR明显改善。
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且对RR,HR明显改善的患者预后较好。
【关键词】BiPAP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病;Ⅱ型衰竭;无创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又称双水平正压通气机,是一种具有压力支持(PSV)和持续气道正压(CPAP)功能的呼吸机,能在吸气相和呼气相按指定压力输出足够流量的气流,辅助患者实现通气。
2001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应用BiPAP 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5例,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1年1月~2006年12月因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入我院呼吸科病房进行BIPAP呼吸机治疗的患者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平均(68.2±4.4)岁。
COPD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
Ⅱ型呼吸衰竭根据血气分析,PaO250mmHg进行诊断,所有入选病例均有气促,咳嗽或咳痰持续5天以上及X线胸片支持,经规范治疗效果不理想,并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RR)>22/分钟。
动脉血气分析:pH 7.2~7.35,PaO2 38~55 mmHg,PaCO2 60~104 mmHg,33例意识清醒,10例轻度嗜睡,2例处于昏睡状态,43例患者均有咳痰能力。
肺大泡者禁用。
1.2 方法:在常规应用抗生素、化痰、止咳、平喘、β2受体激动剂,及补液的基础上应用BiPAP呼吸机,对PaCO2超过80 mmHg或有嗜睡表现者,在通气的同时静脉点滴可拉明,应用糖皮质激素,配合营养支持,对少数分泌物多者在通气之间可予以吸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II呼吸衰竭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BiPAP)的护理要点。
方法通过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气道护理等,总结BiPAP呼吸机救治30例COPD 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结果30例中,22例效果满意,因病情危重改有创通气6例,死亡2例。
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BiPAP呼吸机治疗可明显升高PaO2、降低PaCO2,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BiPAP呼吸机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是呼吸科常见的疾病。
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可随时上机。
我科对30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1临床资料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COPD合并II呼吸衰竭患者30例。
男20例,女10例,年龄51-86岁。
30例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分学会修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
30例上机前血气分析PaCO2>50mmHg,PaO2<60mmHg均符合呼吸衰竭诊断标准。
本病例均在常规治疗祛痰、平喘、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呼吸兴奋剂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
上机前检测吸空气条件下血气分析,于上机后、24h分别检测吸空气条件下血气分析。
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系列的护理措施干预。
其中好转22例,无效6例,死亡2例。
在带机过程中,拒绝使用者2例,发生腹胀者6例,口腔溃烂4例,鼻梁压迫损伤2例,眼角膜炎1例。
2护理2.1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要求参与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无创呼吸机的操作技能,请专家为护理人员讲课、培训,了解无创呼吸机性能、使用方法,提高操作熟练程度,学习参数调节及故障排除技能,使每位护理人员能沉着冷静应对出现的情况。
978Vol.30 N o.8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 Aug2019明显变化(P>〇.05),但观察组的术后心肺并发症总发生 率低于对照组(P< 〇.〇5),在高血压合并子宫肿瘤患者的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 保证麻醉效果,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还可减少患者 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减轻麻醉药物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1]刘勇,许仕琴,罗惠贤,等•地佐辛应用于腹腔铗子宫切除手术麻醉诱导对循环和应激反应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36(4) :615 -617.[2] 张夏青,张玉勤,杨宗林,等.两种麻醉方式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镋全子宫切除术的对比研究[J].安 徽医药,2018,22(3) :490-493.[3] 田振,刘伟,汪小海,等.不同艾森克评分腹腔铣下子宫切除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8,29(3) :208 -211.(收稿日期:2019-06-11)孟鲁司特钠用于B iPA P治疗C0P D伴呼吸衰竭中的药学价值刘世超1孙蕊2[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用于BiPAP治疗C0PD伴呼吸衰竭中的药学价值。
方法对科室护理人贸按照要求培训。
受试者入组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BiPAP治疗C0P D伴呼吸衰竭,试验组在对 照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BiPAP治疗C0PD伴呼吸衰竭,观察并统计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二氧化碳张 力、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氢离子浓度指数的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
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二氧化碳张力、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氢离子浓度指数、肺功能指标、功能性呼吸困难量表得分与对照组 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应用孟鲁司特钠用于BiPAP治疗C0PD伴呼吸衰竭中具有显著的药学 价值,能起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探讨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江苏盐城224000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接受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2016年1月—2019年5月75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下进行分组,37例为对照组,接受呼吸兴奋剂治疗,38例为观察组,接受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2、10d后PaO2为(85.72±11.16)mmHg、(96.24±10.38)mmHg,PaCO2为(58.24±8.66)mmHg、(44.13±5.37)mmHg,对照组分别为(75.42±8.73) mmHg、(84.61±9.33)mmHg、(68.73±7.92)mmHg、(57.83±6.34)mmHg,另外观察组治疗2、10d后HR、R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再入院率为10.53%,低于对照组29.73%(t/χ2=3.701、4.321,P<0.05)。
结论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够更有效改善血气状况,加快患者出院,减少患者再入院率,有良好应用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BiPAP无创呼吸机;呼吸兴奋剂;治疗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0.06.02.17XU Juan,LIU Zhong-xiang,JIANG Yong-qian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ancheng City,Yancheng,Jiangsu Province,224000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iPAP noninvasive ventilator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stimulan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complicated with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Methods From January2016to May2019, 75patients with COPD complicated with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37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espiratory stimulants and38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iPAP noninvasive ventilator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stimulants.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2and10days of treatment, the PaO2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85.72±11.16)mmHg,(96.24±10.38)mmHg,PaCO2was(58.24±8.66)mmHg,and(44.13±5.37) mmHg.The control group was(75.42±8.73)mmHg,(84.61±9.33)mmHg,(68.73±7.92)mmHg,and(57.83±6.34)mmHg,in addition, HR and R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2and10days of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readmission rate was10.53%,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χ2=3.701,4.321,P<0.05).Conclusion BiPAP noninvasive ventilator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stimulant in 收稿日期:2020-01-02;修回日期:2020-02-06作者简介:许娟(1982-),女,江苏盐城人,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呼吸危重症。
•2360 •CHINESEGENERALPRACTICENURSING July 2017 Vol.15 No.l 9 BIPA 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陈立音,费湘平摘要:[目的]总结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
[方法]对60例C O P 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进行B I P A P呼吸机通气治疗,并给予高质量的护理,观察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显效29例,有效28 例,例病情加重,改行气管插管联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明显好转(P〈0.05);不良反应较轻。
[结论]C O P 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行B I P A P呼吸机辅助通气及高质量的护理等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〇i:丄0.3969/U s s n J674-4748.2(H7J9.024 文早编号:674-4748(20丄7)9-2360-0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病死率较高,在我国40岁以上成年人中发病率高达8.2%[],预计到2020年其将占全球死亡病因的第三位呼吸衰竭是COPD 的常见并发症,无创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的重要手段,高质量的护理则明显提高了疗效_31。
近几年,我院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C O P D合并呼吸衰竭,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一206年6月于我院呼吸科就诊并被诊断为C O P D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人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60岁〜80岁,平均71.5岁,病程5年〜20年。
12诊断及纳入标准C O P D的诊断标准依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动脉血氧分压(P a()2)〈60mimHg(1mimHg=0.133k P a),和(或)动 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C)2)>50m m H g。
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吴金保【摘要】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7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BiPAP治疗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抗感染、应用支气管扩张药、祛痰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持续低流量吸氧,同时纠正酸碱平衡并给予营养支持);BiPAP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鼻(面)罩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24 h动脉血气水平,住院时间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BiPAP治疗组治疗2 h后PaO2、PaCO2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24 h后改善更明显(P<0.05或P<0.01);对照组仅在治疗24 h后PaO2、PaCO2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BiPAP治疗组治疗2、24 h后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BiPAP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是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段,可快速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1(012)006【总页数】3页(P13-15)【关键词】BiPAP呼吸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作者】吴金保【作者单位】进贤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西,进贤,331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 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反复急性加重的特点,易合并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等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常规治疗往往难以达到满意效果。
652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2019年5月第6卷第5期May.2019,Vol.6,No.5睡眠呼吸病学SleepApnea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效果分析陈方榕(福建省福州第二医院呼吸科,福州,350000)摘要 目的: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福州第二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3例患者均采取BiPAP呼吸机治疗(BiPAP呼吸机组),29例患者接受氧疗(氧疗组),28例患者接受单纯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呼吸兴奋剂组)。
分析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以及呼吸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BiPAP呼吸机组治疗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 05),pH值、PO2显著高于治疗前(P<0 05),PCO2显著低于治疗前(P<0 05)。
治疗后阶段BiPAP呼吸机组的心率、呼吸频率、PCO2、PO2、pH值均显著优于氧疗组以及呼吸兴奋剂组(P<0 05)。
BiPAP呼吸机组治疗后患者的总睡眠时间、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 05),治疗后呼吸紊乱指数显著低于治疗前(P<0 05)。
治疗后阶段BiPAP呼吸机组的总睡眠时间、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氧疗组以及呼吸兴奋剂组(P<0 05),呼吸紊乱指数显著低于氧疗组以及呼吸兴奋剂组(P<0 05)。
结论:临床上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效果良好,有利于改善患者呼吸情况以及血气指标,延长睡眠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睡眠时间;血气指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BiPAP呼吸机AnalysisoftheEffectofBiPAPVentilatorintheTreatmentofCOPDComplicatedwith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ChenFangrong(DepartmentofRespiratory,FuzhousecondHospital,FujianProvince,Fuzhou350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heclinicaleffectoftheBiPAPventilatorwasanalyzedinpatientswith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 ease(COPD)combinedwithobstructivesleepapnea hypopneasyndrome Methods:FromMarch2017toMay2018,90patientswithCOPDcomplicatedwith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wereselectedasthesubjects Amongthem,33pa tientsweretreatedwithBiPAPventilator(BiPAPrespiratoryunit),29patientsreceivedoxygentherapy(oxygentherapygroup)and28patientsweretreatedwithrespiratorystimulantsalone(respiratorystimulantgroup) Thechangesofsleepandrespirationrelatedindexesinthethreegroupsbeforeandaftertreatmentwereanalyzed Results:Aftertreatment,theheartrateandrespiratoryfre quencyofpatientswithBiPAPrespiratoryunit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beforetreatment,pHvalueandPO2weresignifi cantlyhigherthanthosebeforetreatment,andPCO2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beforetreatment(P<0 05) Theheartrate,respiratoryfrequencyandpHvalueofPCO2,PO2,inBiPAPrespiratoryunitaftertreatment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oseinoxygentherapygroupandrespiratorystimulantgroup(P<0 05) Thetotalsleeptimeandminimumnocturnaloxygensaturationinpatientswithrespiratoryunitaftertreatment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beforetreatment,andtherespiratorydisturbancein dexaftertreatment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beforetreatment(P<0 05) Aftertreatment,thetotalsleeptimeandminimumnocturnaloxygensaturationofBiPAPrespiratoryunit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ofoxygentherapygroupandrespiratorystimulantgroup(P<0 05),andtherespiratorydisturbanceindex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oxygentherapygroupandre spiratorystimulantgroup(P<0 05) Conclusion:TheclinicaleffectofusingBiPAPventilatorinpatientswith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combinedwith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isgood,whichishelpfulinimprovingtherespiratoryconditionandbloodgasindex,andprolongingsleeptime,andhashighclinicalpromotionvalue.KeyWords Sleeptime;Bloodgasindex;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Bi PAPventilator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019年5月第6卷第5期May.2019,Vol.6,No.5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653中图分类号:R562 2;R338 6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19.01.04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 naryDisease,COPD)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肺部疾病,患者通常都会表现出气流不完全可逆性受限,而且会进行性发展,长期以往会合并睡眠呼吸障碍,容易反复发作[1]。
小,结果显示观察组瞳孔面积值明显大于对照组,说明普拉洛芬眼液联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使用能提高抗炎效应,从而进一步抑制炎性介质对瞳孔缩小的反应㊂ 综上所述,应用普拉洛芬和复方托吡卡胺眼液能有效散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瞳孔,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㊁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以及预后观察提供了一种更为简单㊁有效且安全的散瞳方法㊂4 参考文献[1] 陈京霞,邹秀兰,张 楚,等.普拉洛芬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后干眼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5,26 (8):1103-1104.[2] 李瑞恒,孙 煦.2型糖尿病患者散瞳结果的临床观察[J].华西医学,2013,28(12):1904-1905.[3] 鹿 麓.2型糖尿病患者瞳孔改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2:1-38.[4] 王 玲,杨丽萍,王大博,等.血清及房水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中国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12(28):1187-1189.[5] 郭 杨,宋 晓,侍晓云.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炎性反应因子分析.武警医学,2017,28(3): 283-286.[收稿日期:2019-04-23 编校:王丽娜]孟鲁司特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难和肺功能的作用杨中鹏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天津 301800)[摘 要]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改善呼吸困难和肺功能问题的效果㊂方法:以双盲随机分组法将接收的10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成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组(n=47例)和孟鲁司特治疗组(n=53例),完成治疗之后,对所有患者呼吸问题和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㊂结果:孟鲁司特治疗组经过治疗后FEV1(3.21±0.97)L和FVC(3.64±0.99)L均明显高于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组经过治疗后FEV1(2.86±0.52)L和FVC(3.11±0.77)L,并且孟鲁司特治疗组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1.03±0.65)分明显低于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组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2.15±0.7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孟鲁司特药物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帮助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改善自身呼吸困难的问题,对于患者肺功能问题的改善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㊂[关键词] 孟鲁司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困难;肺功能水平;治疗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又被称之为慢阻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性反应性疾病,白三烯㊁白细胞介素㊁肿瘤坏死因子这些炎性因子参与其中是患者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其病程缓慢㊁容易反复发作,同时具有极高的患病率与病死率是患者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后的主要特点,如果不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就会导致患者病情的持续加重,甚至出现慢性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对于患者正常生活的开展有着严重的阻碍[1-3]㊂为了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的疾病及改善呼吸困难,同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我院将10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了疾病治疗的研究工作,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将我院选取的10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双盲随机分组法分成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组(n=47例)和孟鲁司特治疗组(n= 53例),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组男25例,女22例,患者的年龄为50~74岁,平均(64.22±1.68)岁㊂孟鲁司特治疗组男28例,女25例,患者的年龄为30~75岁,平均(63.16±2.03)岁㊂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㊂ 纳入标准:①研究人员所选择研究的对象均符合201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南”的诊断标准;②研究人员经过交流与沟通,同时与家属㊁患者签订了研究同意书㊂1.2 治疗方式:两组患者在接受针对性的治疗之前,为了保证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的效果,需要做好止咳㊁祛痰㊁氧疗以及戒烟等常规治疗工作㊂而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组则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并且指导患者每天通过吸入的方式接受治疗,吸入50μg/次沙美特罗和250μg丙酸氟替卡松的药物,并且将服用药物的次数控制2次/d㊂而医护人员在指导患者服用孟鲁司特接受疾病的治疗期间,则需要指导患者每天通过口服的方式服用1次孟鲁司特药物,并且将服用药物的剂量控制在10mg㊂两组患者以3个月为1个疗程开展治疗,对两组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如口咽部不适㊁头痛㊁心悸等问题进行记录㊂同时患者若有气促加重㊁胸闷㊁咳嗽加剧以及痰液颜色或黏度发生改变等方面的问题,要按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方案进行处理,进而对两组患者治疗后问题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㊂1.3 观察指标: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和呼吸困难的改善情况,肺功能以FEV1和FVC的变化为主,而呼吸困难的评分则以伯格呼吸困难量表进行评分,将患者运动前后呼吸困难程度分为0~1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呼吸困难越严重㊂1.4 统计学分析:对100例慢阻肺患者运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研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的比较:孟鲁司特治疗组经过治疗后FEV1(3.21±0.97)L和FVC(3.64±0.99)L 均明显高于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组经过治疗后FEV1(2.86±0.52)L和FVC(3.11±0.77)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㊂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的比较(x±s,L)组别例数FEV1(L)治疗前治疗后FVC(L)治疗前治疗后孟鲁司特治疗组532.33±0.583.21±0.972.89±0.743.64±0.99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组472.29±0.462.86±0.522.93±0.613.11±0.77 t值0.382.210.292.96 P值0.710.030.770.00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困难改善情况的比较:孟鲁司特治疗组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1.03±0.65)分明显低于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组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2.15±0.7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㊂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困难改善情况的比较(x±s,分)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孟鲁司特治疗组533.38±1.121.03±0.65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组473.45±1.012.15±0.79t值0.337.77P值0.740.003 讨论 一般情况下,患者患上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还会导致患者慢性咳嗽㊁咯痰㊁气短或呼吸困难㊁喘息和胸闷等问题的出现,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本质是进行性和伴有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性反应而产生的一种疾病,不利于患者肺功能的正常运行[4]㊂以往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是帮助患者治疗疾病的一种有效措施,作为一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复方吸入制剂,将沙美特罗运用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对患者存在问题的平滑肌细胞产生良好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持续增加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胺,有利于保证气道平滑肌处于松弛状态,同时对于正处于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流阻塞问题的改善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㊂同时通过这种药物的使用,还能够帮助患者达到减轻气道炎性反应,减少杯状细胞增生,抑制气道高分泌状态的效果㊂结合我院进行的研究显示,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孟鲁司特进行疾病的治疗,患者经过治疗后呼吸困难和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接受疾病治疗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以此表明,孟鲁司特的使用,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问题的彻底改善拥有着显著的效果,有利于患者肺功能问题得到显著的改善㊂ 综上所述,孟鲁司特药物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帮助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改善自身呼吸困难的问题,对于患者肺功能问题的改善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㊂4 参考文献[1] 何 会,李荆萍.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肺功能的改善作用评价[J].抗感染药学,2016,4(5):1199-1200.[2] 陈焕珍,戢秋明,李 兰,等.孟鲁司特对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及白三烯E4的作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4):2675-2678. [3] 熊小敏,吴 鹏.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弥散功能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22(24):4982-4985.[4] 李 怡,陈其章.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对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 2017,35(10):142-144.[收稿日期:2018-10-23 编校:李晓飞]。
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
衰竭效果分析
孙亚琼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5(000)030
【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
吸衰竭的效果。
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
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氨茶碱、氯溴索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
结果:治疗24 h后,两组心率、呼吸频率、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孟鲁司特联合
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缩短了住院时间,临床疗效高。
【总页数】2页(P38-38,40)
【作者】孙亚琼
【作者单位】614000四川省乐山市妇幼保健院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J], 王宁
2.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疗效分析 [J], 隆海燕
3.无创呼吸机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J], 滕文琴;曲荣启
4.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 [J], 杜林;张喜畅
5.孟鲁司特钠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J], 史册;李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孟鲁司特钠片联合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8-03-29T15:03:28.2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0期作者:李丽珍
[导读] 研究孟鲁司特钠片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重叠综合征(OS)的临床效果。
(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呼吸科山西太原 030053)
【摘要】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片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重叠综合征(OS)的临床效果。
方法:70例重叠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孟鲁司特组35例和呼吸机组35例,孟鲁司特组给予孟鲁司特钠片联合BiPAP呼吸机及一般治疗,呼吸机组予以BiPAP呼吸机及一般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睡眠及肺功能相关指标。
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睡眠监测指标和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表现为AHI及LA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LSaO2及MSaO2、FEV1%及FEV1/FVC 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时孟鲁司特钠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呼吸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孟鲁司特钠片联合BiPAP呼吸机治疗重叠综合征疗效明显。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片;BIPAP呼吸机;重叠综合征;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0-0230-02 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在同一病人中共存,此类患者较单纯SAS或COPD有更严重的与睡眠有关的低氧血症,更容易引起肺动脉高压以及发展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有鉴于此,本文旨在探讨孟鲁司特钠片联合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呼吸机(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70岁以上OS患者共7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和COPD诊治指南[1]-[2]。
均为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5次/h,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低于85%,所有入选患者均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使用无创呼吸机禁忌证),其中男62例,女8例,年龄65~79岁,平均(69.0±4.8)岁,病程5~30年,平均(11.6±8.3)年。
将70例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孟鲁司特钠片(规格:每片10mg,批号:国药准字J20130047,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联合BiPAP呼吸机组(孟鲁司特钠组)35例,其中男32例,女3例,年龄66~79岁,平均(71.4±4.8)岁,病程6~30年,平均(13.4±6.5)年。
BiPAP呼吸机组(呼吸机组)35例,其中男30例,女5例,年龄65~78岁,平均(69.8±5.6)岁,病程5~29年,平均(13.1±6.2)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一般治疗,主要包括戒烟酒、避免镇静药物、侧卧睡眠、抬高床头、饮食控制、减肺、平喘、减肥、氧疗,必要时抗感染治疗。
孟鲁司特钠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每次10mg,每天一次,晚饭后口服,联合BiPAP呼吸机治疗;呼吸机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
BiPAP呼吸机工作模式:S/T模式;白天:1~2次,每次1~2h;夜间应用6~7h。
两组疗程均为12周。
1.3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观察入院时及治疗12周后患者的睡眠监测指标前后变化,包括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最低脉氧饱和度(LSaO2)、平均脉氧饱和度(MSaO2)以及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等。
肺功能测定采用美国6200体描肺功能仪;睡眠监测采用澳大利亚Saliwen多导睡眠监测仪。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睡眠监测指标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睡眠监测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表现为AHI及LA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LSaO2及MSa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时孟鲁司特钠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呼吸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及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FEV1%及FEV1/FVC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孟鲁司特钠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呼吸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重叠综合征(OS)患者中COPD与OSAHS两种疾病同时发生,易导致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及呼吸衰竭,加重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而导致多系统器官损害[3],多于夜间突然发病,显著增加病死率。
该病病情凶险,又易误诊为COPD呼吸衰竭或中枢神经疾病,如不及时诊断合理救治常会危及生命。
OS发生主要以气道炎症反应、氧化/抗氧化失衡、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等为主要表现,而炎症反应在COPD与OSAHS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治疗上要结合两种疾病进行综合治疗,其目的在于改善氧合,防止睡眠呼吸紊乱,纠正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
COPD的慢性炎症不仅表现为气道、肺实质及肺血管特征性改变,而且还表现为全身性炎症反应。
OSAHS患者的局部及系统性炎症反应表现为上气道局部黏膜充血水肿、肌纤维类型变化,以及血清中炎症因子如IL-6、TNF-α水平升高等[4]。
白三烯是重要的促炎因子之一,与黏膜中CysLT结合,可使黏膜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大,血浆外渗,引起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加;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表面CysLT结合,活化这些炎性细胞,进一步释放大量白三烯,造成恶性循环,导致慢性炎症持续存在。
因此阻断白三烯与其受体结合,打破上述恶性循环,改善呼吸道黏膜的慢性炎症,有可能减轻OSAS的临床症状。
孟鲁司
特钠对半胱氨酰白三烯LT具有高度选择性,对白三烯C4、D4和E4与CysLT受体结合所产生的炎症因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无任何受体激动活性。
BiPAP呼吸机治疗重叠综合征临床疗效明确,已成为大家公认的最有效的手段。
它通过鼻面罩连接呼吸机,在整个呼吸过程中施以一定程度的双水平气道内正压,可使患者功能残气量增加,降低上气道阻力,避免气道塌陷,更符合人体呼吸生理过程,增加了患者治疗依从性,且改善低氧血症,减轻CO2潴留[5]。
本文研究结果说明:OS患者经双水平无创呼吸机治疗后睡眠中缺氧及低通气和呼吸暂停现象明显改善,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提高,而孟鲁司特钠片联合BiPAP呼吸机组较单纯使用BiPAP呼吸机组进一步降低AHI及LAT,升高LSaO2及MSaO2,同时显著升高FEV1及FEV1/FVC,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由此可见,孟鲁司特钠联合BiPAP呼吸机与单纯BiPAP呼吸机治疗重叠综合征相比,临床效果明显,使用方便,长期使用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避免和减少患者病情危重抢救,故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柳涛,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介绍[S].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1):1-20.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1):9-12.
[3] Ioachimescu OC,Teodorescu M.Integrating the overlap of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and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OLDOSA syndrome[J].Asian Pacific Society of Respirology, 2013, 18(3): 421-431.
[4] Driscoll DM, Horne RS,Davey MJ,et al.Cardiac and sympathetic activation are reduced in children with down syndrome and 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J].Sleep,2012, 35(9): 1269-1275.
[5]钟红,海冰,鲁文,等.重叠综合征夜间低氧血症特点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3):464-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