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问答题(试卷11题及课堂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央银行的定义和职能、资产负债表的内容。P167 P169

答:中央银行是一国的最高金融管理机构,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它的性质集中体现在它的职能上。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

职能:(1)发行的银行。从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历史看,独占货币发行权是其最先具有的职能,也是它区别于普通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2)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集中存款准备。2、充当最后贷款人。3、全国票据清算中心。4、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3)国家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执行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这一职能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等几个方面。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是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综合会计记录。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有:(1)中央银行负责。主要包括流通中的货币、各项存款和其他负债。(2)中央银行的资产。主要包括贴现与放款、各种证券、黄金外汇储备和其他资产。

★二、货币需求的定义、我国货币需求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P173、P174(问答题则答P178)答: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角度,是指从一个国家的社会总体出发,强调货币作为交易工具的职能,在分析市场供求、收入及财富指标的变化上,探讨一国需要多少货币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货币需求的微观分析角度,是从社会经济个体出发,分析各部门(个人、企业等)的持币动机和持币行为,研究一个社会经济单位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所需要持有的货币量。

影响我国现阶段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1、收入;2、价格;3、利率;4、货币流通速度;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6、企业与个人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7、财政收支状况;8、其他因素。

我国货币需求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影响我国现阶段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1) 收入;在市场经济中,各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最初都是以货币形式获得的,其支出也都是以货币支付。一般来说,收入提高,说明社会财富增多,支出也会相应扩大,因而需要更多的货币量来满足商品交易。所以收入与货币需求成同方向变动关系。(2)价格;在商品和劳务量既定的条件下,价格越高,用于商品和劳务交易的货币需求也必然增多。因此,价格和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关系。(3)利率;由于利率的高低决定了人们持币机会成本的大小,因而利率的变化与货币需求量的变动是反方向的。但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与经济主体的理性化程度相关。(4)货币流通速度。在用来交易的商品与劳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速度的加快会减少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反之,货币速度的减慢则必然增加现实的货币需求量。(5)金融资产收益率。各种非货币性金融资产与货币需求之间有替代性,非货币性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及其变化,会影响公众的资产选择,进而引起货币需求量的增减。(6)其他因素。如体制变化,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变化、财政收支引起的政府货币需求的变化、信用发展状况、金融服务技术与水平,甚至民族特性、生活习惯等都影响我国的货币需求。

三、基础货币、派生存款的定义、内生变量。P184 P183

答: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基础货币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派生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

内生变量:又叫非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体系内部由诸多纯粹经济因素影响而自行

变化的变量。这种变量通常不为政策所左右,如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利率、汇率等变量。四、货币均衡定义、条件。P191

答: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由均衡到失衡,再由失衡回复到均衡的不断运动的过程。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需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要有健全的利率机制;其次,要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尤其是活跃的货币市场。利率是货币均衡实现的基本手段。除了利率机制发挥作用以外,还有以下影响因素:1、中央银行的市场干预和有效调控;2、国家财政收支要保持基本平衡;3、生产部门结构要基本合理;4、国际收支必须保持基本平衡。

★五、通胀形成原因及其对策。P194

答:通货膨胀是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其成因也多种多样。(1)直接原因。不论何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其直接原因只有一个,即货币供应过多。用过多的货币供应量与既定的商品和劳务量相对应,必然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2)深层原因。1、需求拉上;即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2、成本推动;即由于提高工资或市场垄断力量提高生产要素价格致使生产成本增加而引发通货膨胀。3、结构失调;即由于一国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等国民经济结构失调而引发通货膨胀。4、供给不足;即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供给相对不足而引起通货膨胀。5、预期不当;即在持续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不当而引起更严重的通货膨胀。6、体制因素。由于体制不完善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主要的对策:(1)控制货币供应量。(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4)治理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总之,通货膨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根据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对症下药。这种对症下药,并不是简单地根据原因分析一一对应,也不能机械僵化地照搬别人或自己以往的经验。通货膨胀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治理方案相互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六、货币政策定义及其目标。P200

答: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政策目标、中介目标、操作指标和政策工具。另外,在理论分析和效果检验中,货币政策还包括传导机制、政策时滞和政策效果等项内容。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的首要问题,是指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一般可概括为四项:稳定币值(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七、货币政策工具三大法宝和选择性工具。P200

答: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一般性政策工具是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称“三大法宝”。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1、消费者信用控制;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3、不动产信用控制;4、优惠利率;

5、预缴进口保证金;

6、其他政策工具。

八、货币政策传导途径。P200

答: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一般有三个基本环节:1、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2、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3、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在整个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金融市场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九、如何理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P208

答: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国家调控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但它们的调节领域、调节对象、调节目标、调节过程均有所不同。

从调节领域看,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调节主要发生在流通领域,而财政政策的调节重点在分配领域;从调节对象看,货币政策的调节对象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各类金融机构,调节的目标主要是货币供应量的信用总量;而财政政策调节的对象主要是纳税人和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