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和量表操作

  • 格式:doc
  • 大小:190.50 KB
  • 文档页数:5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测量和量表操作

大概的介绍。

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有数量的。

――桑代克

凡是有数量的东西都是可以测量的。

――麦克尔

心理用间接测量。测量行为,来推测心理。

心理测量的结果不绝对。

I. 心理测量的发展史

一.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思想与实践

1905 法国――科学心理测量.

孔子――心理测量的思想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刘劭《人物志》,“观其感变,以审常度。”

翻译后,名为《人类能力之研究》

韩非一手画圆,一手画方。到现在,用于测注意力

民间,周岁试儿到现在,婴幼儿的动作测量

古代的问答法到现在,临床谈话法,问卷法

庄子:九征到现在,情景法

博弈(棋)、九连环、七巧板――古代测智力水平的器具

八阵图。

二.心理测量早期探索及尝试

英国高尔顿最早想通过测量人的证明他的“遗传论”。

美国卞特尔心理学只有立足于实验与测量之上,才会有自然科学的准确度。

德国冯特心理测量的思想。

三.科学心理测量的诞生与发展

1905 法国比纳(Binet)

1895创办第一本心理学杂志《心理学年报》

心理测量的原理:把结果与他人比较,以求概括。

1905:比纳-西蒙量表(的标志)-标志着科学心理测量的诞生。

30题,从易到难。

1908、1911两次修订,制订了“智龄”之后,有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修订,1916)[现在的所谓“比纳量表]引入了斯腾(德国)的心理商数概念,变化为:

智龄

IQ=_____ *100使不同年龄层次间儿童的智力水平比较成为可能。也叫比率智商

实龄

后来量表的特点

I. 操作性量表(比纳的量表是语言性量表)

II. 团体测验(比纳的量表是个别的测验)

III. 教育测验(学习测验,eg桑代克,斯坦福成就测验)

IV. 人格的测验

V. 特殊能力测验(eg音乐,绘画能力etc)

四.心理测验在中国的发展

1916 樊炳清介绍比纳的量表

1920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南大),廖世承、陈鹤琴开设心理测量课。之后,制定量表,开创杂志…

抗日战争开始一度中断。

1979后,心理测量在中国走进辉煌。智力测验方面,陆志韦,吴天敏;人格测验方面,肖孝嵘;艾伟,学业成就方面。-中国国内著名心理测量方面的学者。

第二章心理测量的性质

测量最基本的特征:对事物进行区分

一.测量的基本问题。

1.定义:利用一定的法则[现在,心理学中的法则还不完善,所以结果不精确]。

用数字对事物[心理学中,是对事物的特征及属性]加以区分(描述)。

“数字”的特性:

I. 区分性

II. 等级性/序列性

III. 等距性

IV. 可加性

2.要素

绝对的零点(没有此特性)-理想的参照点,加减乘除都可以

I. 参照点{

人为参照点只能加减,不能乘除。

确定的意义

II. 单位应有{

相等的价值

心理测量中的单位,不具有上面的特点,所以单位不够理想

eg“年龄”不具有相等的价值

∵4岁-5岁的1年比44-45的1年发展快得多。

3.种类

I. 名称测量/类别特征:仅区分功能,符号意义使用数学统计方法――次数、百分比、X2 、列联相关

II. 等级(代表符号-大于号,小于号)特~_ 分等性

使~ 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秩次相关

III. 等距测量特~ 分等且等距

使~加减,均数,标准差,t检验F检验

IV. 比率测量(最好的一种测量水平)特~具有绝对零点

使~几何均数、等比量数,加减乘除

4.直接与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准确

间接测量:需中介,可能失真

二.测量的特征

1. 定义: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定出数量化的价值。

2. 可行性

3. 性质

I. 间接性(测外显行为,推测大脑中的活动)

II. 相对性

III. 客观性(测量要做到标准化)

4. 心理测量的水平

智力、价格测验等:等级测量

∵无绝对零点无等距的单位但,可转化为标准分数,则可使用等距测量的方法。

三.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1. 定义心理测验是对行为样组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eg题目代表全域,则题目是↑,数据结果也域,则数据也是↑)测量的编制实施,评分,解释都有一致性

四.心理测验的种类功能

I. 按功能分1.能力测验智力、潜力(eg职业能力)特殊能力

2.学习成就测验各科目的学习能力、技能掌握情况

3.人格测验态度、性格、情绪、气质

II. 按人数分1.个别测验

2.团体测验比较特点

III. 按材料分1.器具测验一类(不绝对)

2.文字测验(纸笔测验)另一类

IV. 按目的分1.诊断测验(具体)

2.筛选测验(大致)[使用对象的不同]

功能

I. 人才选拔

II. 心理问题的预防与诊断

III. 对一个人能力等的评价

五.怎样正确对待心理测验

编制量表示合理使心理测验有偏差的原因

实施测验有问题

1.测验保密(内容保密、结果保密)

2.心理测验的资格(接受过培训、有考核)

3.测验常模的使用范围

4.不能“测定终身”。(过几个月可再测几次)

5.对测验本身的认识。(参照其他各方面情况,得出适当的结果)

6.测验结果不能作为歧视人的依据,操作规范。

第三章智力测验

1. 概述

1.定义:

智力――对问题的理解与推理的一般能力。

――具有正相关的特殊能力的总和。

――产抽象思维为核心的多种能力的总和。

↗(国内较认同)

2.智力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