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格式要求
- 格式:pdf
- 大小:83.26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学术会议征文通知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于每年秋季由学会组织召开学术会议。
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欢迎投稿。
一、征文内容,包括下列学科: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热机气动热力学;传热传质学;燃烧学;多相流;流体机械。
欢迎从事工程热物理各有关领域和能源、航空、航天、动力、发电、制冷、冶金、石油、煤炭、环境保护、材料等部门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教师及研究生踊跃投稿,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
二、要求应征稿件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公式正确、图表清晰、文字简练。
三、来稿请寄一式两份全文和两份详细摘要(摘要限定1页),来稿有关要求如下:(1)题目:二号黑体字,一般不超过18个字;作者姓名:小四号仿宋体;作者单位、邮政编码:小五号宋体;联系电话、 E-mail:五号宋体;(为便于联系请作者务必给出电话、E-mail)摘要:“摘要”二字为小五号黑体,摘要内容200字左右,为小五号宋体;关键词:“关键词”三字为小五号黑体,关键词一般为3~5个,为小五号宋体;引言、正文、结论:标题为小四号黑体,内容为五号宋体;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四字为五号黑体,内容为小五号宋体;插图:图说、图中字、坐标值均为小五号宋体,图及符号尽量插在文内。
(2) 所投稿件,一律使用 A4复印纸,用激光打印机单面打字,请不要打印页码。
页面设置,页边距:上4.0 cm;下3.7 cm;左3.5 cm;右3.5 cm。
即:打字部分高22 cm,宽14 cm,单倍行距,切勿超出。
稿件首页第一行左边打印“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右边打印稿件是属于第一项中所列举六个学科的“哪一个学科”;第二行左边打印“学术会议论文”,右边打印“编号:”,(号码暂空),均为小五号字,请注意不要再另设页眉页脚。
四、稿件无论录取与否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五、经审稿录取的论文由学会统一编号,并将审查意见通知第一作者。
作者按上述格式修改后寄回学会,由学会统一出版。
不符合格式要求的稿件,必须重新排印。
关于下发北京交通大学一类学术论文分类标准的通知校内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的目标,提高学术水平,加速高质量学术论文的产出,提高我校学术地位,结合学校发展的需要,本着强调学术论文质量,促进学科发展的原则,经第十届校学术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讨论,对《北京交通大学一类学术论文分类标准》(试行)(校发科字[2002]51号)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北京交通大学一类学术论文分类标准》印发给校内各有关单位。
本标准自2005年9月1日起开始实行,原校发科字[2002]51号文同时废止。
一、在下列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为一类学术论文。
1、可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检索系统收录的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刊登的论文。
2、可被〈SCIE〉(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检索系统收录的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刊登的论文。
3、被〈EI〉(工程索引)检索系统作为核心期刊收录的国外学术期刊上刊登的论文,以及被〈EI〉检索系统作为核心期刊收录且年检索论文数30篇以上的国内学术期刊上刊登的论文。
4、被〈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检索系统收录期刊上刊登的论文。
5、被〈ISTP〉(科技会议索引)检索系统检索到的国际会议论文。
6、由全国性学会主办有代表性学术期刊,以及部分高水平的国内学术期刊(共155种,见附录1)上刊登的论文。
二、除上述学术期刊外,如需增补其它一类学术期刊,须由学院学术委员会提出,经校学术委员会讨论后,报主管校长批准方可列入。
三、SCI、SCIE、SSCI、EI检索期刊源均可在科技处等相关网页上查询。
科技处每年公布最新〈SCI〉、〈SCIE〉、〈EI〉检索源期刊(含国内期刊)名称,其中有少量变化,请各单位注意。
四、本标准解释权归科技处二○○五年八月一日附录1:部分全国性学会主办的代表性学术刊物及补充期刊(155种)。
202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会议手册1. 引言1.1 会议背景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是每年一次的重要学术盛会,旨在促进国内外工程热力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自1978年首届会议以来,该会议已成功举办了44届,并成为我国工程热物理学领域的重要活动之一。
202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将于某某时间在某某地举行。
本届会议将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平台,使得各界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和科研机构能够就当前的工程热力学问题共同探讨并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前沿。
同时,通过此次会议,将推动能源利用技术的创新发展,加强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1.2 目的与意义本次会议旨在搭建一个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平台,促进工程热力学及相关领域的合作、创新与发展。
通过聚集各界专家和行业代表,我们将共同探讨工程热力学研究现状、能源利用技术前沿以及新兴领域的发展方向。
此次会议的意义在于推动学术界与工业界之间的密切合作,加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而加速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同时,通过交流与互动,提升国内工程热力学领域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在构建节能环保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1.3 会议主题本次会议将围绕以下主题展开讨论:- 工程热力学研究现状:回顾并总结当前工程热力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取得成果,分享各类应用案例以及关键技术突破。
- 能源利用技术前沿:探索能源利用领域最新的科技进展,包括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能源转换与传输等创新技术。
- 新兴领域探索:聚焦新兴领域如低碳经济、智慧城市等,讨论工程热力学在这些领域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通过本次会议,我们期待与会嘉宾能够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出发,共同分享思想、交流经验,并探讨未来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的发展方向。
同时,亦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广泛联系和合作的平台,促进了工程热力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2. 研讨会议题部分内容如下:2.1 工程热力学研究现状:工程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流动的原理以及与之相关的工程应用的学科。
工程热物理学报模板格式
- 刊物信息:《工程热物理学报》是技术科学学术性刊物,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主办。
- 办刊宗旨:按照党的科技方针政策和出版方针反映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科技成果,传播科技信息,积极开展国内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服务。
- 刊登内容:主要刊登工程热力学与动力装置、热机气动热力学、传热传质学、燃烧学、多相流、流体机械和工程热物理研究中的实验测试方法及技术等方面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
- 基本原则:一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2023年度我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一、评选背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会设立的一项重要奖项,旨在表彰在工程热物理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技工作者和科研团队,推动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评选工作从提名、初评、复评到最终评选,均严格按照学会相关评选规定和程序进行,确保评选工作的公正、公开和公平。
二、评选流程1. 提名阶段:评选工作首先进行提名阶段,由学会会员及有关单位提名候选人或团队。
2. 初评阶段:学会设立初评专家梯队,对提名材料进行初步评审,确定初选候选人。
3. 复评阶段:通过专家评审和评议委员会讨论,对初选候选人进行深入评审,最终确定获奖候选人。
4. 最终评选:学会召开评选委员会会议,对复评结果进行审议和投票表决,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三、评选结果2023年度我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已经结束,评选结果如下:一等奖:编号奖项名称获奖人/团队单位主要成就1 高温燃烧器热阻降低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我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A研究所该团队在高温燃烧器热阻降低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提高航空发动机热效率、降低燃油消耗做出了重要贡献。
2 高效换热器传热增强技术及应用我国工程热物理研究院该单位在高效换热器传热增强技术及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工业设备节能和环保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二等奖:编号奖项名称获奖人/团队单位主要成就1 新型热能储存材料研发与应用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该团队在新型热能储存材料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可喜成果,推动了新能源领域的热能储存技术进步。
2 高温热交换器材料研究与创新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该团队在高温热交换器材料研究与创新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高温工业领域的材料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等奖:编号奖项名称获奖人/团队单位主要成就1 工程热物理仿真与优化技术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该单位在工程热物理仿真与优化技术研究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并为相关领域技术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工程热物理学会投稿通道重新开放工程热物理学是研究工程领域中热与能量转换的学科,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工程热物理学会投稿通道重新开放,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探索热物理学最新进展的平台。
热物理学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热传递、传热换热、热动力学和热工测量等多个方面。
由于工程领域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工程热物理学的研究也愈发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挑战和待解决的问题,如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燃烧产物的排放问题等。
针对这些挑战,广大研究者们可以通过投稿工程热物理学会,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探索。
文章可以围绕热机效率提高、燃烧效率优化、热工测量方法改进等方向展开,旨在为相关工程领域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为了使文章生动有趣,可以采用一些案例分析或实验数据进行支撑,以便更加贴近实际应用。
同时,文章还应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探索新型的能源利用方式,如太阳能、生物能等,以及开展绿色环保型能源转换研究。
此外,指导意义也是一篇优秀论文不可或缺的部分。
研究者可以通过总结前人研究的不足和不完善之处,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为同行们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启示。
总之,工程热物理学会投稿通道重新开放,为广大研究者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
我们期待研究者们利用这一机会,撰写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文章,推动工程热物理学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合作与学术交流,我们相信热物理学的发展会为能源领域带来新的突破,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学科类别学术会议论文编号:09xxxx 论文题目(最好不超过一行,二号黑体字)作者姓名1,作者姓名2,..小四号仿宋体(单位,城市邮编)小五号宋体(Tel:, Email:)小五号宋体摘要:摘要内容不超过200字,为小五号宋体。
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为小五号宋体。
0前言内容为五号宋体。
1一级标题小四号字1.1二级标题五号字内容为五号宋体。
1.2二级标题五号字内容为五号宋体。
表1 题目小五号表1实验误差(题目小五号)变量误差∆P ±0.2%∆T±0.3℃(<100℃)Q ±2.1%Re ±4.84%f ±5.17%2一级标题小四号字2.1 二级标题五号字2.1.1 三级标题五号字内容为五号宋体。
2.1.2三级标题五号字内容为五号宋体。
2.2 二级标题五号字内容为五号宋体。
基金项目:(请注意:脚注部分一定不要超出22 cm×14 cm的范围,请见工具条中的文件的页面设置)fRe图1 图题为小五号字3 一级标题小四号字4结论(一级标题小四号字)内容为五号宋体。
参考文献(五号字)内容为小五号宋体,以下为参考文献举例,中文文献应有英文译文,若时间紧可暂时不用给出英译文,若被学报录用时,图题、表题和中文文献则一定要有英文译文。
[1]季路成, 王彦荣, 邵卫卫, 等. 缘线匹配主导下的叶轮机非定常设计.见: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学术会议热机气动热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绍兴, 2007. 724—735JI Lu-Cheng, WANG Yan-Rong, SHAO Wei-Wei, et al. Unsteady Design for Turbomachinery under the Guidance of Edge-Matching Technology. In: Proceeding of Chinese Society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n Engine Aero-thermal Dynamics. Shaoxing, 2007. 724--735White B R, Mounla H.Two-phase Measurements of Saltating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Flow. Int. J. Multiphase Flow, 1982, 8:459-472[2] 王宝臣, 季路成. 1+1对转涡轮热痕迁移现象的数值研究.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8, 29(5): 751--754WANG Bao-Chen, JI Lu-Cheng.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Hot Streak Transfer under the Guidance of Edge Matching Technology.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2008, 29(5): 751—754[3] 胡剑英. 液氮至液氢温区的热声驱动低温制冷机的研究: [博士论文]. 北京: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2007Hu Jianying. Study on Heat-Driven Thermoacoustic Cryocoolers Operating in The Cryogenic Temperature Range From Liquid Nitrogen to Liquid Hydrogen: [Ph.D. Thesis]. Beijing: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2007[4] 童景山. 聚焦力学原理及其应用.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19--172TONG Jingshan.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Gggregate Mechanics.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7. 119—172[5] Ho-Y oung Kwak, Yong W Kim. Homogeneous Nucleation and Macroscopic Growth of Gas Bubble inOrganic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1998, 41(4-5): 757--767。
2018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术会议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传热领域项目进展交流会议会议通知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热忱欢迎您参加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的2018年度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术会议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传热传质领域项目进展交流会议。
现将本次会议的相关通知与要求等综合如下,敬请关注。
一、会议时间和地点会议时间:2018年10月12日-10月15日;会议地点:哈尔滨华旗饭店(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哈尔滨市开发区红旗大街301号,0451-)二、会议费用参会人员缴纳会议注册费标准见下表。
参会人员往返交通及会议期间的食宿费用自理。
由于本次会议参会人数较多,为减少报到现场等待时间,请参会人员采用银行汇款方式支付注册费,汇款截止日期为10月5日,逾期不予受理。
请各位参会代表在转账/汇款结束后,于10月8日前统一将转账/汇款凭证(参见“会议费用说明”)发送至会务组财务邮箱(联系人:帅永、袁远、罗康,电话:0451- 86418194)。
本次会议将为银行汇款的参会代表提前开具会议费发票(届时,请在报到现场领取会议注册费发票;版面费发票原则上采用电子发票方式领取,具体请留意报到现场的版面费发票领取说明)。
三、住宿预订本次会议举办地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靠近哈尔滨市中心,周边经济适用型酒店众多,但缺乏大规模酒店。
因此,本次会务订房主要面向教师及科研人员服务,学生原则上建议在周边通过携程、去哪儿等网络订房自行解决。
本次会议将为教师及科研人员提供以下酒店的预订服务。
●哈尔滨华旗饭店(哈尔滨市开发区红旗大街301号)●哈尔滨悠融酒店(哈尔滨市南岗区南直路216号)为确保参会代表的住宿安排,请各位参会代表务必于9月20日前将参会回执(参见附件1)发送至会务组回执邮箱(联系人:帅永、袁远、罗康,电话:4)未按时回执的参会代表将无法保证会议酒店住宿,请在周边自行预订。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年9月5日会议信息说明尊敬的先生/女士:2018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术会议定于2018年10月12日-10月15日在哈尔滨召开,欢迎届时参加,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2020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会议手册2020我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会议手册一、引言2020年我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会议手册是燃烧学领域的重要文献,内容涵盖了燃烧学的前沿技术、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年会会议手册的出版对于促进燃烧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技术创新和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该会议手册的主要内容进行评估和概述,并结合个人观点对燃烧学领域的发展进行探讨。
二、会议手册内容评估1. 会议主题2020年我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会议手册以“燃烧学的跨学科发展”为主题,凸显了燃烧学在跨学科交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该主题体现了燃烧学领域在能源、环保、材料等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和影响,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意义。
2. 学术报告会议手册收录了来自国内外燃烧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涵盖了燃烧理论、燃烧技术、新能源燃烧等多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
这些学术报告不仅展示了燃烧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机会。
3. 学术交流会议手册还记录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内容,涉及了燃烧学领域的热点问题、难点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这些学术交流不仅促进了学术观点的碰撞和融合,也为燃烧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本次会议手册的内容和主题来看,燃烧学作为一个交叉学科,正逐渐成为能源、环保和材料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支撑。
在未来,我认为燃烧学将在新能源开发、清洁燃烧技术、燃烧诊断和智能控制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我国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2020我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会议手册的评估和概述,我们不仅全面了解了燃烧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也进一步认识到了燃烧学在促进能源转型、提升环保水平和推动产业升级方面的重要作用。
期待未来燃烧学能够取得更多突破性的进展,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贡献更多力量。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和流体机械学摘要:I.引言- 介绍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和流体机械学学术会议II.会议主题与内容- 热机气动热力学和流体机械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涡轮冷却、涡轮流动与设计- 压气机流动与设计- 压气机流动稳定性- 压缩机与风机- 风能与风力机- 流程泵阀多相流动- 水轮机- 石化和过程流体机械- 数值模拟和试验方法- 科普作品展示和墙报交流III.会议时间和地点- 2023年11月25-26日在长沙召开- 长沙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和湖南省工程热物理学会联合承办IV.投稿要求和截止日期- 论文投稿截止日期:8月31日- 科普作品投稿截止日期:9月30日V.会议注册和联系方式- 会议报名和注册截止日期:11月15日之前- 会议筹备联系人:长沙理工大学赵斌186****0683,***********************- 国防科技大学赵玉新139****4847,******************.cn正文: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和流体机械学学术会议是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主办,长沙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和湖南省工程热物理学会联合承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
会议旨在推动热机气动热力学和流体机械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
会议主题涵盖了热机气动热力学和流体机械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涡轮冷却、涡轮流动与设计、压气机流动与设计、压气机流动稳定性、压缩机与风机、风能与风力机、流程泵阀多相流动、水轮机、石化和过程流体机械、数值模拟和试验方法等。
同时,会议还邀请了各高校、科研院所和工业界的广大同仁进行学术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本次会议的投稿截止日期为论文投稿8月31日,科普作品投稿9月30日。
会议注册和报名截止日期为11月15日之前。
有意参加会议的同仁可以联系会议筹备联系人:长沙理工大学赵斌186****0683,***********************,国防科技大学赵玉新139****4847,******************.cn。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认定a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认定A类是指热物理学领域的顶级期刊,它的论文在热物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本文将介绍A类期刊的特点和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将研究成果发表在A类期刊上。
A类期刊在热物理学领域被广泛认可和尊重。
它们通常由一些有影响力的学术机构或学会主办,并由一些知名的学者担任主编或编委。
这些期刊在选择论文时非常严格,要求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学术价值和实用性。
因此,发表在A类期刊上的论文往往受到同行的高度关注和引用。
如何将研究成果发表在A类期刊上是每个研究者都面临的重要问题。
首先,研究者需要深入了解A类期刊的定位、研究方向和发表要求。
只有在了解期刊的特点后,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期刊需求相结合。
其次,研究者需要进行充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确保自己的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这包括对已有研究的综述和分析,寻找研究空白,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或观点。
在撰写论文时,研究者需要注意论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论文应该具有清晰的逻辑框架,包括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在引言部分,研究者要明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引出研究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研究目标和假设。
在方法部分,研究者应该详细描述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确保研究过程的可复制性和可验证性。
在结果部分,研究者要准确地呈现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避免主观臆断或夸大。
在讨论部分,研究者要对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和分析,与已有研究进行比较,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除了论文的内容和结构,语言表达也是发表在A类期刊上的重要考量因素。
研究者应该使用准确、简洁和规范的科技词汇,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和术语的滥用。
语句应该通顺流畅,段落之间的过渡自然,以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此外,研究者还应该注意论文的格式和引用规范,确保符合期刊的要求。
发表在A类期刊上是每个研究者都希望实现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者需要深入了解A类期刊的特点和要求,进行高质量的研究并合理组织论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2015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术会议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燃烧项目进展交流会邀请函(正式)先生/女士:2015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术会议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燃烧项目进展交流会将于2015年10月23-2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承办,主会场位于华北电力大学主楼D区大礼堂,10个分会场位于主楼B座3层和4层,欢迎科研院所的燃烧学界广大同仁届时参加会议。
您的燃烧学术会议论文编号或项目批准号为,题目为:经评审被录用,并被选入相应的论文集,很高兴您能及时参加本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会议。
现将会议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内容1。
特邀大会报告;2。
基金项目进展交流报告;3. 学术论文分组报告(按设10个分会场)。
二、时间安排三、报到注册地点、时间(报到时请带上回执及汇款单扫描件)教师注册地点:在北京龙城丽宫国际酒店大厅,地址:中国北京市昌平区昌平路317号,电话:010—8079 9988。
学生注册地点:华北电力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北农路2号,电话:注册时间:10月23号上午9时开始接受参会代表报到。
四、会议采用口头报告和展板的形式汇报研究成果。
口头报告会场备有多媒体投影仪,请事先准备好PowerPoint文件,一般情况是汇报总时间是15分钟。
采用展板形式汇报的成果,请与会者自行准备展示材料,会议将提供1.2米高×0。
8米宽的展板,在华北电力大学主楼B座指定位置的展板上以按编号安排的位置张贴。
五、注册费:教师1300元,学生1000元,陪同人员1000元,会议无补助,食宿统一安排,费用由参会人员自理。
如没有及时正常注册参会,我们在现场接受交费注册的同时,尽量安排代表住宿.如原计划提供的住宿宾馆无法满足时,尽量安排大家住宿,同时对大家推荐一些附近合适的宾馆作参考.六、住宿安排由于会议参加人数比较多,正值北京旅游旺季,酒店住宿非常紧张。
2020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会议手册
摘要:
一、前言
二、会议主题与举办地点
三、会议组织机构与参会人员
四、会议日程安排
五、会议论文征集与评审
六、会议成果展示与交流
七、会议总结与展望
正文:
2020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于去年举行,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
会议主题与举办地点
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新能源与燃烧技术”,旨在探讨新能源技术在燃烧领域的应用。
会议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燃烧学领域专家、学者和工程师。
会议组织机构与参会人员
本次会议由我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分会主办,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和福建省能源清洁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承办。
参会人员包括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研究机构和行业企业的代表,总数超过7万人。
会议日程安排
会议日程安排丰富多彩,包括开幕式、主题报告、专题讨论、论文宣讲和成果展示等环节。
在会议期间,参会代表们就燃烧学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会议论文征集与评审
本次会议共征集到论文500余篇,经过专家评审,最终录用300余篇。
这些论文涵盖了燃烧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燃烧理论、燃烧技术、燃烧控制和燃烧污染物治理等。
会议成果展示与交流
会议期间,参会代表们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并在各个分会场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此外,会议还邀请了燃烧学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主题报告,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
会议总结与展望
本次燃烧学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燃烧学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推动了燃烧学领域的学术繁荣和技术进步。
声明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2014年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将于2014年秋季由学会组织召开学术会议。
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欢迎投稿。
一、征文内容,包括下列学科: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热机气动热力学;传热传质学;燃烧学;多相流;流体机械。
欢迎从事工程热物理各有关领域和能源、航空、航天、动力、发电、制冷、冶金、石油、煤炭、环境保护、材料等部门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教师及研究生踊跃投稿,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
二、要求应征稿件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公式正确、图表清晰、文字简练。
三、来稿有关要求如下:
(1) 题目:二号黑体字,一般不超过18个字;
作者姓名:小四号仿宋体;
作者单位、邮政编码:小五号宋体;
联系电话、E-mail:五号宋体;(为便于联系请作者务必给出电话、E-mail)
摘要:“摘要”二字为小五号黑体,摘要内容200字左右,为小五号宋体;
关键词:“关键词”三字为小五号黑体,关键词一般为3~5个,为小五号宋体;
引言、正文、结论:标题为小四号黑体,内容为五号宋体;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四字为五号黑体,内容为小五号宋体;
插图:图说、图中字、坐标值均为小五号宋体,图及符号尽量插在文内。
(2) 所投稿件,一律使用Word电子文档,纸张大小:A4。
页面设置,页边距:上4.0 cm;下3.7 cm;左3.5 cm;右3.5 cm。
即:打字部分高22 cm,宽14 cm,单倍行距,切勿超出。
稿件首页第一行左边打印“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右边打印稿件是属于第一项中所列举六个学科的“哪一个学科”;第二行左边打印“学术会议论文”,右边打印“编号:”,(号码暂空),均为小五号字,请注意不要再另设页眉页脚。
四、稿件无论录取与否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五、经审稿录取的论文由学会统一编号,并将审查意见通知第一作者。
作者按上述格式修改后寄回学会,由学会统一出版。
不符合格式要求的稿件,必须重新排印。
六、请勿一稿两投。
凡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期刊、书籍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过的论文、报告,内容无重大改进者,恕不接受。
七、应征论文请发送到:xhlw@,请在邮件主题标明所投学科名称。
八、征文截止日期为2014年6月15日(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
九、经审查录取的论文在2014年7月底通知第一作者,8月1日尚未接到录取通知的作者请在8月20日前通过email: cset@查询。
十、经学术会议评审出的优秀论文,将推荐在《工程热物理学报》上发表。
十一、学术会议的地点和开会日期,另行通知。
十二、欢迎各企业、事业单位来人、来函商讨各项业务事宜。
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