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 格式:doc
- 大小:13.38 KB
- 文档页数:3
【方剂】大定风珠,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羚角钩藤汤消风散,牵正散,大秦艽汤,川芎茶调散方剂之治风剂之平熄内风之大定风珠2010年12月27日星期一下午 06:22大定风珠《温病条辨》[组成] 1、生白芍六钱(18g) 2、阿胶三钱(9g) 3、生龟板四钱(12g) 4、干地黄六钱(18g) 5、麻仁二钱(6g) 6、五味子二钱(6g) 7、生牡蛎四钱(12g) 8、麦冬连心,六钱(18g) 9、炙甘草四钱(12g) 10、鸡子黄生,二枚(2个) 11、鳖甲生,四钱(12g)[用法] 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滓,再入鸡子黄,搅令相得,分三次服(现代用法:水煎,去渣,入阿胶烊化,再入鸡子黄,搅匀,分三次温服)。
[功用] 滋阴熄风。
[主治] 阴虚风动证。
手足瘈疭,形消神倦,舌绛少苔,脉气虚弱,时时欲脱者。
[方解] 大定风珠证乃温病后期,邪热久羁,灼伤真阴;或因误汗、妄攻,重伤阴液所致。
肝为风木之脏,阴液大亏,水不涵木,虚风内动,故手足瘈疭;真阴欲竭,故见形瘦神倦,舌绛少苔,脉气虚弱,有时时欲脱之势。
此时邪热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
治当滋阴养液,以填补欲竭之真阴,平熄内动之虚风。
君药鸡子黄、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滋阴养液以熄虚风。
臣药生白芍、干地黄、麦冬壮水涵木,滋阴柔肝,重用。
佐药龟板、鳖甲、牡蛎、麻仁、五味子、生白芍、甘草,阴虚则阳浮,故以龟板、鳖甲、牡蛎介类潜镇之品,滋阴潜阳,重镇熄风;麻仁养阴润燥;五味子酸收,与滋阴药相伍,而收敛真阴;与生白芍、甘草相配,酸甘化阴。
以上诸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滋阴熄风。
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大定风珠配伍,以大队滋阴养液药为主,配以介类潜阳之品,寓熄风于滋养之中,使真阴得复,浮阳得潜,则虚风自熄。
大定风珠由加减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阿胶、麦冬、麻仁)加味变化而成。
由于温病时久,邪热灼伤真阴,虚风内动,故加鸡子黄、五味子、龟板、鳖甲、牡蛎等滋阴潜阳之品,从而由滋阴润燥之方衍化而成滋阴熄风之剂。
天麻钩藤饮加减组成天麻10g钩藤12g后下石决明18g先煎栀子9g黄芩9g川牛膝12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茯神9g
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表现有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方解本方证以肝肾阴亏,肝阳上亢,兼有肝火为主要病因,病位在肝;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石决明平肝潜阳;牛膝引血下行,为药引;黄芩、栀子清热泻火;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茯神安神宁心;
现代应用现代常加减运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的半身不遂、耳源性眩晕及神经衰弱有上述证候者;
加减法1.有痰者可加入川贝10胆南星6
2.手足发麻者加入广地龙10希莶草12
3.视物不清者,可入加决明子9茺蔚子10
4.偏于火盛者,可加入龙胆草10夏枯草15
5.偏于风盛者,可加入龟板15牡蛎25。
【名方讲座】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饮一、概述天麻钩藤饮出自《杂病症治新义》。
原方组成: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
水煎服。
主治:高血压、头痛、眩晕、失眠。
在被调查的名中医中有8位擅用本方。
主要为北京、广东、江苏、辽宁、陕西、天津、云南、浙江等地的内科医家。
本方治疗的疾病主要有高血压病、中风后遗症、动脉硬化症、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痉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震颤麻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等。
本方的应用指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头面部症状:头痛,眩晕,耳鸣,失眠,眼花或目赤,面部热赤。
②肢体症状:震颤,或半身不遂,或下肢浮肿。
③舌脉征象:舌质红,苔少,或苔黄;脉弦,或细弦有力。
④血压:收缩压一般在150~200 mmHg,舒张压100~140 mmHg。
在加减应用方面,有的加熟地、山萸肉、泽泻、丹皮、山药等,用于治疗肾病高血压;或加炒枣仁、淮小麦、炙甘草、龙骨等,用于治疗更年期心烦、失眠;或加石菖蒲、丹参、炒天虫、丝瓜络等,用于治疗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的中风后遗症;头痛甚者,加白芍、丹参、葛根等活血、升清之品;血压高者,加槐米、丹皮筹凉血活血药;血虚动风者,加炙龟板、炙鳖甲、麦冬、淮小麦等滋阴养血柔筋药。
方中各药的用量情况如下:天麻6~15g,钩藤10~30g,石决明15~30g,川牛膝10~15g,桑寄生10~15g,山栀10~12g,杜仲10~30g,黄芩10~15g,茯苓15~20g,夜交藤15~30g,益母草15~30g。
关于本方的使用禁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①气虚、阳虚下陷及阴寒内盛者不宜用。
②血虚气弱之头痛、眩晕不宜使用。
③低血压状态不能用,血压低于130/80 mmHg不宜用,误用可引起血压过低。
④阴虚不寐,心肾不交者不宜用。
⑤外感风湿,清阳不升所致头痛,不宜使用该方。
二、各家经验■陕西·王朝宏【经验处方】天麻10~30g,钩藤10~30g(后下),生石决明20~60g(先煎),栀子10~20g,黄芩10~20g,牛膝10~20g,益母草10~30g,桑寄生10~30g,杜仲10~20g,茯神10~20g,夜交藤15~30g。
三症必备才可用天麻钩藤饮,屡用屡效!(附经验方汇总)导读对于中医医生来说,临床中肯定有这种困惑:按教材开的方子怎么不起作用?刘保和教授告诉你:没有抓住每一个方子的主症!今天就通过天麻钩藤饮抛砖引玉,看一下刘老如何抓主症。
文末附刘老抓主症方汇总。
本文系青橘医话整理抓主症什么是主症?顾名思义,主就是主要的意思,在病人的所有症状当中,要把它提炼出来,找出它最主要、最重要的症状。
一到三个,绝对不能超过三个!我们每个人长期临床都知道,为什么开这个方子?因为抓住了一个主症。
举例说:补中益气汤和归脾汤怎么分辨?饿的时候心里空、胃有下坠感这是补中益气汤;饿的时候胃里空、有心慌的感觉是归脾汤。
主症为什么不能超过三个呢?因为我们辨证辨的是什么呢?辨的是病因、病位、病性,病因一个、病位一个、病性一个就足够了,不能再超过三个。
主症是病人感觉最痛苦的吗?恰恰相反,病人感觉最痛苦的症状,恰恰不是主症,他感觉最痛苦的症状是标不是本。
比如这个人头疼,头痛剧烈它是主症吗?它不是,如果我们医生检查,他绕脐痛、多日不大便、脉沉实有力这才是主症。
因为这个才代表他的疾病本质,头痛剧烈那是标不是本。
因此我这里所说的主症,是指体现疾病本质的症状。
所以你抓住了这个,你用大承气一泻,头痛好了,所以头痛不是主症。
天麻钩藤饮:三大主症王氏熄风和阳法所选用的羚羊、丹皮、甘菊、钩钩、决明、白蒺藜等品,只适用于“肝风初起,头目昏眩”的症状。
而临床常见疾病远较此证为复杂,应当掌握更多方剂以备应用。
就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而言,常用方有羚羊钩藤汤、镇肝熄风汤、建瓴汤、滋生青阳汤、羚羊角汤等。
笔者临床体会,疗效最好、适用范围最广、最容易掌握的方剂就是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饮首载于《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出版于1956年,是现代方剂。
本方由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黄芩、夜交藤、朱茯神、益母草、杜仲、桑寄生、川牛膝组成。
教材中多把本方的病机和功用认识为:病机:肝肾不足→肝阳偏亢→生风化火。
天麻钩藤饮的功能主治1. 介绍天麻钩藤饮是一种中药饮剂,由天麻、钩藤等多种草药配制而成。
它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一系列疾病和症状。
下面是天麻钩藤饮的主要功能主治。
2. 降糖降压•天麻钩藤饮对于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降糖作用,可以帮助调节血糖水平。
•同时,它还具有降压的效果,可以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3. 缓解焦虑和失眠•天麻钩藤饮中的成分有助于舒缓神经系统,减轻焦虑和紧张。
•它还具有镇静作用,可以帮助改善失眠问题,促进良好的睡眠。
4. 镇痛和消炎•天麻钩藤饮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可以缓解头痛、关节疼痛和肌肉疼痛等疼痛症状。
•同时,它还有消炎的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引起的不适。
5. 改善记忆和脑功能•天麻钩藤饮被认为对于改善记忆和提高脑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它可以增强大脑的血液循环,提高脑部氧气供应,从而促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6. 抗疲劳和增强免疫力•天麻钩藤饮对于疲劳倦怠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疲劳能力。
•同时,它还能增强免疫力,增加人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7. 改善血液循环•天麻钩藤饮被认为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减少血液黏稠度。
•这有助于提高全身的氧气供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有益于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
8. 其他功能主治•天麻钩藤饮还具有其他一些功能主治,如减轻头晕目眩、改善食欲不振、调节肠胃功能等。
9.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天麻钩藤饮前应先咨询医生,特别是对于有慢性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
•饮用天麻钩藤饮时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剂量使用,不宜过量或长期使用。
•如果出现不适或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以上是天麻钩藤饮的主要功能主治,它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并且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中草药饮剂。
在使用时,应注意适量使用,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50投稿邮箱:sjzxyx88@242作者简介:田莉莉,女,2017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脑血管病;通讯作者*:贾玉勤,男,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病。
·中医中药·异病同治论天麻钩藤饮田莉莉,贾玉勤*(潍坊市中医院,山东 潍坊)摘要:所谓“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病位相同、病因同源、病机吻合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疗的法则。
中医治病的法则,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差异。
异病可以同治,关键在于辨识不同疾病有无共同的病机。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是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异病同治”就是在此原则指导下产生的。
“异病同治”作为中医最基本的治疗原则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故从“异病同治”出发,探讨天麻钩藤饮在治疗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关键词:异病同治;天麻钩藤饮;临床应用;疗效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50.145本文引用格式:田莉莉,贾玉勤. 异病同治论天麻钩藤饮[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0):242.1 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饮”出自《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是平息内风之方剂,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为君药。
石决明咸寒质重,功能平肝潜阳,并能除热明目,与君药合用,加强平肝熄风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兼益肝肾,并能活血利水,共为臣药。
杜仲、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栀子,黄芩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益母草合川牛膝活血利水,有利于平降肝阳;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均为佐药。
诸药合用,共成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功效。
天麻钩藤饮新用姜蓓蓓 武钢第二职工医院中医科湖北,武汉(430085)关键词: 天麻钩藤饮 高血脂 血管性头痛 失眠天麻钩藤饮出自近代胡光慈所著 杂病证治新义 ,由天麻、钩藤、生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组成。
具有平肝熄风、清热安神、补益肝肾之功效。
主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笔者用该方异病同治,治疗高血脂、血管性头痛、失眠等病证,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高血脂华某,男,51岁,干部,初诊日期2002年12月5日。
患者血脂增高一年余,伴头昏头胀,神疲乏力,心烦易怒,腰膝酸软。
舌红有裂纹,苔黄,脉弦细,形体消瘦,BP140 80mm Hg,化验室检查:胆固醇6 1mmol L,甘油三脂2 3mmol L,证属肝阳上亢,虚火内盛,治宜平肝潜阳,滋阴降脂,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处方:天麻15g,,钩藤、川牛膝、益母草、夜交藤、茯神各10g,桑寄生、杜仲、首乌、黄精各15g,山栀、黄芩各6g 。
每日1剂,连服10剂后,患者头昏头胀,神疲乏力,心烦易怒等症减,继服1月,诸证基本消失,改为隔日一剂,再服2月后,复查胆固醇4 6mmol L,甘油三酯1 5mmol L 。
随访一年,血脂均在正常值范围。
按:中医虽无高血脂的病名,但根据高血脂的临床表现,中医对其论述,主要归属于!胸痹∀、!眩晕∀、!痰浊∀、!瘀血∀等范畴之中。
临床多以阴虚、阳虚、及阴阳两虚为本,痰浊、瘀血及痰瘀交阻为标。
本例据其脉证为肝阳上亢,肾阴虚衰,水不涵木,阴津不足,络脉不柔,脂混血中而血脂增高。
方用天麻钩藤饮平肝潜阳,加首乌、黄精滋阴降脂,故收效满意。
2 血管性头痛黄某,女,36岁,教师,就诊日期2004年1月25日,患者左侧偏头痛,间断发作5年,再发10天,以胀跳痛为主,伴面赤心烦,口苦咽干,大便干。
曾口服西比灵、颅痛定无效,神经系统检查阴性体征,头颅C T 无异常。
Bp:120 70mm Hg,舌红,苔黄,脉细弦,证属肝阳上亢,肝肾阴虚,方用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饮,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高血压头痛。
肝肾阴虚,更年期综合症天麻钩藤饮《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是1958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胡光慈。
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饮处方天麻9克钩藤(后下)12克生石决明(先煎)18克山栀9克黄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9克药理作用对正常及高血压狗条件反射及血压的影响《中医药研究参考》1975(9):25~26,本方200%水煎剂,在每条犬每日80毫升,给药10~22日的剂量下,对高级神经活动处于正常状态的犬,不发生影响;但当高级神经活动发生障碍时,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对正常犬没有降压效果,对高血压犬则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从实验结果看来,天麻钩藤饮既有降压作用,又有调节高级神经活动的作用,这为本方用于某些类型高血压病的疗效提供了部分药理理论基础。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潜阳熄风。
治肝经有热,肝阳偏亢,头痛头胀,耳鸣目眩,少寐多梦;或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舌红,脉弦数。
现用于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山栀,黄芩清肝泻火;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养心安神;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活血通络,引血下行。
诸药合用,共成清热平肝,潜阳熄风之效。
摘录《杂病证治新义》《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饮组成天麻9g 钩藤12g(后下)石决明18g(先煎)栀子黄芩各9g 川牛膝12g杜仲益母革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g用法水煎,分2~3次服。
功效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症见头痛,眩晕,失眠,震颤,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方解本方证为肝肾不足,肝阳偏亢,肝风上扰所致。
肝肾不足,肝阳偏亢,风阳上扰,则头痛,眩晕;阳亢化热扰心,则失眠;风火内扰,则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宜平肝息风,兼以清降、补肾、安神。
方中天麻平肝息风止眩;钩藤清肝息风定眩,共为君药。
天麻钩藤饮临床应用举隅
李莉
【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年(卷),期】2015(023)009
【摘要】天麻钩藤饮出自胡光慈《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功效,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所引起的头部胀痛、眩晕、失眠多梦、耳鸣失聪、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等症状,其方药组成为:天麻10g,钩藤
15g,石决明20g,栀子10g,黄芩10g,川牛膝12g,杜仲15g,益母草10g,桑寄生15g,夜交藤15g,茯神15g。
【总页数】2页(P49-50)
【作者】李莉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沙河镇中心卫生院,22214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天麻钩藤饮临床应用举隅
2.天麻钩藤饮治验举隅
3.天麻钩藤饮治验举隅
4.天麻钩藤饮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验案举隅
5.天麻钩藤饮治疗老年杂症举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利霞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医案
【组成】天麻9克,钩藤(后下)12克,石决明(先煎)18克,栀子、黄芩各9克,川牛膝12克,杜仲、益母草、桑寄生、首乌藤、朱茯神各9克。
【功效】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方解】本方所治为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之证,肝阳偏亢,火热上扰致头痛,眩晕,热扰心神贝失眠多梦。
天麻、钩藤,平肝息风;石决明,平肝潜阳,清热明目;川牛膝,引血下行;栀子、黄芩,清热泻火;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首乌藤、朱茯苓,安神定志。
【医案】某女,39岁,1996年7月9日就诊。
间歇性头胀、头痛2年,近日加重,伴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噩梦纷扰,每次临经乳房胀痛,经量多、色红,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诊时血压200/115毫米汞柱。
辨证为肝火亢盛伴肝气郁结。
治当清肝泻火佐以疏肝解郁。
药用上方,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6剂,血压降至145/100毫米汞柱。
再予10剂,诸症悉平,血压恢复正常。
并嘱其平素常服牛黄降压丸,调理善后。
【按语】本方为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的有效方剂。
从组方分析,以平肝息风药为主,配伍清热,引血下行,补益肝肾及安神定志之品,主要针对头痛、眩晕、失眠三个主症。
由于肝为藏血之脏,肝阳上亢,常有阴血不足的病机,故应适当配伍滋阴养血之品,以标本兼顾。
【方源】引自《杂病证治新义》。
天麻钩藤饮的功效与作用
关于《天麻钩藤饮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一样中医药方的功效与作用全是不一样的,仅有恰当的掌握他们才可以非常好的应用。
那麼你了解天麻钩藤饮的功效与作用是啥吗?
牙龈药方特异
天麻9克钩藤(后下)12克生石决明(先煎)18克山栀9克柴胡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颗粒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9克
牙龈药用价值特异
对一切正常及高血压狗经典条件反射及血压的影响《中医药研究参考》1975(9):25~26,己方200%水煎剂,在每条犬每天80ml,给药10~22日的使用量下,对神经中枢活动处在一切正常情况的犬,不产生影响;但当神经中枢活动产生阻碍时,有一定的调节功效;对一切正常犬沒有降血压实际效果,对高血压犬则有一定的降血压功效。
从试验結果来看,天麻钩藤饮具有降血压功效,又有调整神经中枢活动的功效,这为己方用以一些种类高血压病的功效出示了一部分药理学理论基础。
牙龈功效与作用特异
清热解毒舒肝,潜阳熄风。
治肝经有热,肝阳偏亢,头痛头晕脑胀,耳鸣眼花,少寐梦多;或中风偏瘫,口眼喎斜,舌红,脉沉数。
现用以高血压病。
牙龈使用方法使用量特异
水煎服。
牙龈备注名称特异
聚瑞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潜阳;山栀,柴胡清肝火祛火;杜仲、桑寄生滋补肾脏;夜交藤、朱茯神养心安神;益母草颗粒活血化瘀利湿;牛膝活血通络,引血下滑。
诸药共用,共成清热解毒舒肝,潜阳熄风之效。
牙龈摘抄特异
《杂病证治新义》
上边便是文中针对天麻钩藤饮这类药方的一些详细介绍,有需要的盆友何不试一下。
坚信会对大伙儿有一定的协助。
天麻钩藤饮新用
姜蓓蓓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07(022)004
【摘要】天麻钩藤饮出自近代胡光慈所著《杂病证治新义》,由天麻、钩藤、生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组成.具有平肝熄风、清热安神、补益肝肾之功效.主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笔者用该方异病同治,治疗高血脂、血管性头痛、失眠等病证,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32)
【作者】姜蓓蓓
【作者单位】武钢第二职工医院中医科湖北,武汉,43008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旧材新用新材新用——新视角寻找设计中的材料世界 [J], 周明明
2.老仪器新用途——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新用途 [J], 王佑璋;王建中
3.从阿司匹林抗血栓新用途研究老药新用的临床价值 [J], 王晔
4.老药新用:尿激酶的临床新用途 [J], 范广玉
5.让高校图书馆与新用户零距离——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新用户教育工作浅谈[J], 陈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麻钩藤饮的临床应用进展
石洁
【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
【年(卷),期】2008(003)001
【摘要】天麻钩藤饮出自《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具有平肝息风、补益肝肾、清热活血的作用,“为用于肝厥头痛、晕眩、失眠之良剂”,是中医治疗肝阳上亢的经典代表方。
方中天麻、钩藤二药为君药,均人肝经,有平肝息风之效,且天麻有定眩晕之专长。
石决明性味咸平,平肝潜阳,除热明目;牛膝引血下行,直折亢阳,共为臣药,以助君药平肝息风之功。
配黄芩、栀子清热泻火;
【总页数】3页(P61-63)
【作者】石洁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宣武区北线阁5号,100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醒脑开窍法针刺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J],
连学雷
2.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天麻钩藤饮在老年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王鑫
3.天麻钩藤饮合敏使朗治疗肝阳上亢型梅尼埃病的临床观察 [J], 槐蕾;赵林
4.天麻钩藤饮抑制铁死亡-脂质代谢保护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 [J], 郭宇婷;
李珊珊;李庆林
5.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患者的价值 [J], 杨丽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麻钩藤饮《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2014-12-20 16:30:27天麻钩藤饮《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中医方剂学七版)
[组成]天麻(90g)钩藤(12g)生决明(18g)山栀黄芩(各9g)川牛膝(12g)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g)
[用法]水煎,分2—3次服。
[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方解]本方证由肝肾不足,肝阳偏亢,生风化热所致。
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故头痛、眩晕;肝阳有余,化热扰心,故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等。
证属本虚标实,而以标实为主,治以平肝熄风为主,佐以清热安神、补益肝肾之法。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为君药。
石决明咸寒质重,功能平肝潜阳,并能除热明目,与君药合用,加强平肝熄风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并能活血利水,共为臣药。
杜仲、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栀子、黄芩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益母草合川牛膝活血利水,有利于平降肝阳;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均为佐药。
诸药合用,共成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剂。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眩晕头痛剧者,可酌加羚羊角、龙骨、牡蛎等,以增强平肝潜阳熄风之力;若肝火盛,口苦面赤,心烦易怒,加龙胆草、夏枯草,以加强清肝泻火之功;脉弦而细者,宜加生地、枸杞子、何首乌以滋补肝肾。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高血压病、急性脑血管病、内耳性眩晕等属于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治高血压头痛、眩晕、失眠。
”
2.方论选录胡光慈《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本方为平肝降逆之剂。
以天麻、钩藤、生决明平肝祛风降逆为主,辅以清降之山栀、黄芩,活血之牛膝,滋补肝肾之桑寄生、杜仲等,滋肾平肝之逆;并辅以夜交藤、朱茯神以镇静安神,缓其失眠,故为用于肝厥头痛、眩晕、失眠之良剂。
若以高血压而论,本方所用之黄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等,均经研究有降低血压之作用,故有镇静安神,降压缓痛之功。
”
[临床报道]
伍氏以天麻钩藤饮为主方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以例,每日1剂,水煎服,并配合西药常规治疗,2周为1疗程,治疗4周。
结果:基本痊愈9例,显著进步29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死亡3例。
[伍大华,等.天麻钩藤饮为主治疗高压性脑出血64例总结。
湖南中医杂志2000;
16(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