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旅游简史(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3
《旅游概论》概念梳理与常考题选讲专题二旅游简史一、考纲要求了解世界旅游、旅游业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理解现代旅游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了解我国近代旅游业诞生的历史背景;掌握中国旅游业诞生的标志。
掌握我国现代旅游业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二、知识梳理:(一)世界旅游简史1. 古代旅行和游览的发展及其特征2. 近代旅游的兴盛与旅游业的诞生3. 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二)世界旅游简史1. 古代旅行游览2. 近代旅游3. 现代旅游三、常考题讲解(一)单项选择题1. 产业革命的成果构成了世界近代旅游的四大刺激因素,其中( )因素是人们旅游需要产生和旅游动机确立的核心因素。
A. 技术因素B. 价值因素C. 经济因素D. 社会因素【答案】B2. 世界古代旅行和旅游阶段,出现最早的旅行是( )。
A. 通商贸易B. 宗教旅行C. 帝王巡游D. 科学考查【答案】A3. 中国创办旅游业开始于( ) 年。
A. 1923 年B. 1925 年C. 1924 年D. 1927 年【答案】A4. 下列事件中,( )发生在我国旅游业开创阶段。
A. 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建立B. 使旅游业从外事接待型转化为经营管理型C. 选择首先发展入境旅游作为振兴我国旅游业的头盘棋D. 国家旅游局提出改革体制的核心是实行企业化【答案】A5. 明清时期的旅游活动兴旺不衰、持续发展,尤其是明朝的( )旅行极盛,学术著作成就不凡。
A. 探险旅行B. 帝王巡C. 政治旅行D. 科学考查【答案】D6. ( )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9位不同国籍的旅游者进行为期222天的第一次环球旅行。
A. 1845B. 1864C. 1872D. 1880【答案】C7. 第一个走过丝绸之路全部行程的人是( )。
A. 穆罕默德B. 苏拉曼C. 马可·波罗D. 麦哲伦【答案】C8. 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在地中海和爱琴海上进行通商贸易的( )人是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
第二章旅游简史第一节世界旅游简史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世界旅游、旅游业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掌握现代旅游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2、能力目标,使学生养成正确分析问题、看待历史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1、重点,掌握现代旅游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2、难点,对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的理解。
3、关键,了解并掌握世界旅游的发展历史。
教学方法:1、教法分析,讲授法、案例分析法2、讨论学习法,课时计划:2个学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学习了《旅游概论》第一章以后,对旅游专业产生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存在了一些疑问,让我们试着一起来解决这些疑问吧。
让学生对其分析,并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为什么旅行社(导游)是“不可替代”的?2、你认为是什么力量推动,使古代奥运会流传至今,发扬光大?3、你能回答这两个疑问吗?旅游从旅行中孕育,又从旅行中分离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
由于在上一章我们已经对旅游的产生作了分析,这里仅就旅游的发展过程作一概括论述,借以了解旅游的历史传统,揭示旅游、旅游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特征,以扩大对旅游的历史视野,加深对现代旅游的认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世界旅游历史的发展。
一、古代旅行和旅游的发展及其特征(一)发展:1、公元前3000年腓尼基人2、公元前八世纪希腊、罗马3、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波斯帝国4、公元7-8世纪阿拉伯帝国5、公元10-11世纪西欧城市(二)特征:1、古代的旅行、旅游动机更多地与物质功利、宗教以及政治目的相联系,因而,古代旅行、旅游往往与通商贸易、宗教旅行以及奴隶主、封建帝王的巡游活动相结合。
2、以欧洲人为代表的探险、考察旅行相对发达,但具有物质占有和殖民文化倾向。
那么,近代旅游又是如何兴盛的呢?二、近代旅游的兴盛与旅游业的诞生(一)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四大刺激因素:1、技术因素2、经济因素3、社会因素4、价值因素世界旅游业的创始人——(英)托马斯·库克1841年7月5日禁酒大会1845年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1845年8月4日组织消遣性的观光旅游团(二)特征1、旅游者人员构成的多层次。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旅游发展的历史背景和重要阶段。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理解旅游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关系。
3.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对旅游业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旅游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我国旅游发展的五个阶段:先秦到秦汉的初成期、两晋南北朝的发展期、隋唐宋的全盛期、元明清的守成期和近现代转型期。
2. 各阶段旅游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
2. 如何激发学生对旅游发展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旅游吗?旅游有什么意义?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旅游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休闲、娱乐、求知等方面的一种活动。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了解我国旅游的发展历程。
二、新课讲授1. 我国旅游发展的五个阶段:a. 先秦到秦汉的初成期:以宗教活动、帝王巡游为主要形式。
b. 两晋南北朝的发展期:文人墨客游历四方,诗词歌赋成为旅游文化的代表。
c. 隋唐宋的全盛期:旅游规模扩大,形成了丰富的旅游文化。
d. 元明清的守成期:旅游活动相对减少,但仍然有所发展。
e. 近现代转型期:旅游业开始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各阶段旅游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a. 先秦到秦汉:宗教信仰、帝王巡游。
b. 两晋南北朝:文人墨客、诗词歌赋。
c. 隋唐宋:规模扩大、旅游文化丰富。
d. 元明清:相对减少,但仍有所发展。
e. 近现代: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课堂讨论1.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阶段旅游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我国旅游发展的五个阶段及特点。
2. 强调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关注旅游业的发展。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某地区(如:黄山、张家界)的旅游发展历程。
旅游发展历程教案大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发展的历程;2.认识旅游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旅游发展的历程;2.旅游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和掌握旅游发展的历程;2.分析旅游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2.学生准备笔和纸。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旅游的概念和重要性。
2.教师提问:你们了解旅游发展的历史吗?它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有什么影响?Step 2 发展(15分钟)1.教师出示PPT,简要介绍旅游发展的历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A.古代的朝圣旅游:人们为了信仰而进行的旅行。
B.近代的避暑旅游:富人为了逃避酷暑而旅行。
C.工作休闲旅游:工人们通过节假日进行的旅游。
D.全民度假旅游:随着经济发展,人们逐渐拥有休假的权利。
E.主题旅游的兴起:以特定的主题为背景的旅游,如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
F.以体验为中心的旅游:人们更注重旅游体验,如美食旅游、农家乐等。
2.学生观看PPT,记录每个阶段的关键词和特点。
Step 3 讨论(2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将记录的关键词和特点反馈出来,并分享对每个阶段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旅游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A.经济影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繁荣等。
B.社会影响: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民族融合、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等。
3.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形成结论并展示在PPT上。
Step 4 拓展(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旅游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学生分组讨论,并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展示。
Step 5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学习旅游发展历程的重要性和旅游对经济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写一篇短文,介绍旅游发展的历程和旅游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