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第二章教案 Word 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8
教案首页教学设计ﻬ教学内容【复习导入】针对前节课的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设置案例,请学生讨论分析,进而巩固学习知识,由此导入新课【告知目的】能力目标: 1.熟悉散客导游在导游服务中的八个程序2.掌握散客导游在导游服务中应做的工作3.掌握散客导游在导游服务中的服务质量标准知识目标:理解散客导游相关知识【课程新授】7.2 导游服务规范(二)——散客导游服务规范(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出散客导游人员八大服务程序及其具体工作一、接站服务(一)服务准备1.认真阅读接待计划(即《旅游委托书》)2.做好出发前的准备3.联系交通工具(二)接站服务1.提前到港等候2.迎接游客(1)导游人员和司机应站在不同的出口迎接游客。
(2)如果没有接到应接的游客,导游人员应该:①询问机场或车站工作人员。
②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寻找至少20分钟.③与散客下榻饭店联系。
④若确实找不到应接的散客,与计调人员联系并告知情况。
⑤当确定迎接无望时,须经计调部或散客部同意后方可离开.⑥回到市区后,应前往散客下榻的饭店。
如果敞客已入住饭店,应主动与其联系,并表示歉意。
(三)沿途导游服务与团队导游服务不同的是,对散客,沿途导游服务应采取对话的形式进行。
(四)入住饭店服务1.帮助办理入住手续注意:要记住散客的房号,并督促行李进户.2.确认日程安排注意:散客确认日程后,应让其签字书面确认.3.确认机票注意:导游人员帮助确认机票后,应向散客部或计调部报告确认后的航班号和离港时间。
4.推销旅游服务项目(五)后续工作应及时将同接待计划有出入的信息及散客的特殊要求反馈给散客部或计调部。
二、导游服务(一)出发前的准备1.做好物质准备.如携带游览券、导游小旗、宣传材料、游览图册、导游证、胸卡、名片等。
2.与司机联系集合的时间、地点,督促司机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
3.应提前15分钟抵达集合地点,引导游客上车.(二)沿途导游服务散客的沿途导游服务与旅游团队大同小异。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讲授内容:第一节世界旅游历史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了解人类旅游活动的发展过程,认识人类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掌握旅游发展的各种形式、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入式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启发和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并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思考,通过鼓励式教学使学生喜欢上所教的内容。
教学重点:1、旅游发展的各种形式2、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3、托马斯·库克被尊为旅游业先驱的原因4、现代旅游的特点教学难点:1、旅游活动的产生2、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启发、互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学时分配:2学时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建议教材郭胜,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2、教学参考书田言付朱沁夫,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旅游学刊》;国家旅游局网站:教学过程:第一节世界旅游历史发展第一部分:导入新课1、回顾旅游的含义2、测试: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学生异地读书; 农民异地打工;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三峡大移民;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外籍教师来教育学院任教;留学生到外国留学…………判断的标准:旅游的本质特征(主要目的是追求愉悦和美)和外部基本特征(异地性、暂时性)和国家相关的规定。
第二部分:讲授新课从历史的眼光看,人类的旅游活动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古代旅游;近代旅游;现代旅游。
古代旅游:限定在有闲阶层中,其特征是以游乐为主,规模较小。
近代旅游:开始普及到中产阶层,它源自于人本主义意识和科学技术进步,并直接促成了现代旅游业的出现.现代旅游:社会大众共同参与.一、古代旅行——国际旅游的萌芽(一)原始社会末期—-人类旅行的起源时期旅游现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发展的历史背景和阶段划分;2. 掌握旅游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代表人物;3. 理解旅游发展的四大刺激因素和特征;4. 分析现代旅游和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及特征。
教学重点:1. 旅游发展的历史背景和阶段划分;2. 旅游发展的四大刺激因素和特征;3. 现代旅游和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及特征。
教学难点:1. 旅游发展的四大刺激因素和特征;2. 现代旅游和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及特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旅游吗?旅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2. 引导学生思考旅游的定义和起源。
二、教学内容1. 旅游发展的历史背景和阶段划分- 介绍旅游发展的四个阶段:古代旅游、近代旅游、现代旅游和当代旅游。
- 分析每个阶段的特点和主要历史事件。
2. 旅游发展的四大刺激因素- 技术因素:方便旅游和克服对远程旅行的恐惧心理障碍的首要条件。
- 经济因素: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的决定条件之一。
- 社会因素:刺激人们外出旅游的推、拉因素。
- 价值因素:人们旅游需要的产生和旅游动机的确立的核心因素。
3. 旅游发展的特征- 旅游者人员构成的多层次;- 旅游动机中消遣娱乐成分增多;- 旅游活动空间的拓展,使跨国、跨洲旅游成为时尚;- 旅游保障制度层面的全面推进;- 旅游业刚刚诞生就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并产生了一定的关联带动效应。
三、课堂讨论1.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旅游发展的四大刺激因素和特征。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四、小结1. 总结本章内容,强调旅游发展的历史背景、阶段划分、刺激因素和特征。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旅游发展的历史。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旅游发展的四大刺激因素和特征吗?2.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旅游发展的现状。
二、教学内容1. 现代旅游和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及特征- 分析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相对持续的和平大环境、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功。
第二章旅游简史
第一节世界旅游简史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世界旅游、旅游业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掌握现代旅游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2、能力目标,使学生养成正确分析问题、看待历史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1、重点,掌握现代旅游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
2、难点,对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的理解。
3、关键,了解并掌握世界旅游的发展历史。
教学方法:
1、教法分析,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2、讨论学习法,
课时计划:2个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了《旅游概论》第一章以后,对旅游专业产生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存在了一些疑问,让我们试着一起来解决这些疑问吧。
让学生对其分析,并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为什么旅行社(导游)是“不可替代”的?
2、你认为是什么力量推动,使古代奥运会流传至今,发扬光大?
3、你能回答这两个疑问吗?
旅游从旅行中孕育,又从旅行中分离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
由于在上一章我们已经对旅游的产生作了分析,这里仅就旅游的发展过程作一概括论述,借以了解旅游的历史传统,揭示旅游、旅游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特征,以扩大对旅游的历史视野,加深对现代旅游的认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世界旅游历史的发展。
一、古代旅行和旅游的发展及其特征
(一)发展:
1、公元前3000年腓尼基人
2、公元前八世纪希腊、罗马
3、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波斯帝国
4、公元7-8世纪阿拉伯帝国
5、公元10-11世纪西欧城市
(二)特征:
1、古代的旅行、旅游动机更多地与物质功利、宗教以及政治目的
相联系,因而,古代旅行、旅游往往与通商贸易、宗教旅行以及奴隶主、封建帝王的巡游活动相结合。
2、以欧洲人为代表的探险、考察旅行相对发达,但具有物质占有
和殖民文化倾向。
那么,近代旅游又是如何兴盛的呢?
二、近代旅游的兴盛与旅游业的诞生
(一)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四大刺激因素:
1、技术因素
2、经济因素
3、社会因素
4、价值因素
世界旅游业的创始人——(英)托马斯·库克
1841年7月5日禁酒大会
1845年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
1845年8月4日组织消遣性的观光旅游团
(二)特征
1、旅游者人员构成的多层次。
2、旅游动机中消遣娱乐成分增多,非功利目的的纯享乐旅游开始兴盛。
3、旅游活动空间的拓展,使跨国、跨洲旅游成为时尚。
4、旅游保障制度开始全面推进。
5、旅游业在诞生初期就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但就发展速度和规模而言,在整个世界经济中还不足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代旅游与旅游业是如何获得迅速发展的呢?
三、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一)表现
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要求。
2、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旅游宣传效益和旅游组织的工作效率,使现代化的旅游得以顺利开展。
(二)特征
1、游客的大众性。
2、地区的广泛性。
3、发展的不平衡性。
4、增长的持续性。
5、影响的双重性。
6、运作的综合性。
小结:世界旅游、旅游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掌握现代旅游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作业:
1、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近代旅游与古
代旅游相比较,有哪些不同特征?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现代旅游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特征?
第二章旅游简史
第二节中国旅游发展简史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
掌握现代旅游的三个发展阶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使学生热爱旅游学习,促使其树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1、重点,掌握现代旅游的三个发展阶段。
2、难点,对现代旅游的理解。
3、关键,了解并掌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
教学方法:
1、教法分析,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2、讨论学习法,
课时计划:2个学时
教学过程:
课前提问,复习上节课内容:
1、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近代旅游与古代旅游相比较,有哪些不同特征?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现代旅游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特征?
导入新课:
中国人民历来酷爱旅游,在先秦古书中就有关于华夏先民在遥远古代的旅游传说。
随着朝代的更迭,社会经济、政治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变化,旅游活动也经历着兴衰起伏的发展变化过程。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旅游的发展过程中。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旅行和旅游。
一、古代旅行和旅游
古籍:《诗经》、《山海经》、《史记》
神话传说时期:黄帝
信使时期:夏商周三代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
鸦片战争将中国带入到近代社会,那么旅游在近代是如何发展的呢?
二、近代旅游
洋务运动:“留学热”
1923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
1927年第一本《旅行杂志》
1927年6月更名为“中国旅行社”
提问:现代旅游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呢?
三、现代旅游
(一)开创阶段(1949年-1977年)
标志:
1、新中国旅游业的诞生是以“华侨服务社”
和“中国国际旅行社”这两个旅游机构的建立为标志的。
2、新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拓展是以“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建立和中国客源市场的转移以及旅游者构成的变化为标志的。
(二)改革振兴阶段(1978年-1989年)
1978年以后,随着国家开放政策的实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一系列正确的旅游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不断改革,突破了我国旅游业长期以来基本属外事接待的模式,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经济事业的性质得到肯定,一种具有较强活力的新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
(三)全面发展阶段(1990年- )
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居世界的第4位和第5位,成为亚洲第一旅游大国。
我国旅游业进入三大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共同发展的历史阶段。
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星级饭店12751家,旅行社17957家,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校762所,中等职业学校941所,在校学生73.49万人。
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71万多人。
小结:
中国的旅游活动随着朝代的更迭、社会经济、政治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变化,也呈现出发展变化的过程。
本节课主要从古代、近代和
现代三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同学们需要对各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性的事件加以重点掌握。
作业:
1、古代中国旅行和旅游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2、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大体经历哪几个阶段?试分析各阶段的特点。
3、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业取得了哪些突破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