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如何正确使用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
- 格式:ppt
- 大小:561.50 KB
- 文档页数:8
提示语标点符号用法
标点符号是书写文字时,用于表示停顿、强调、逻辑关系和语气的符号。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1. 句号(.):用于句子的结束。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
2. 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的结束。
例如:你喜欢吃水果吗?
3. 感叹号(!):用于表示感叹句的结束。
例如:多么美丽的风景啊!
4. 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相同类型的成分或短语。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橙子。
5. 分号(;):用于分隔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或短语。
例如:我学习了很多科目;数学、英语和科学都是我的强项。
6. 冒号(:):用于引出例证、解释或说明的内容。
例如:以下是我的建议:记得带上雨伞,穿上厚外套。
7. 引号(""):用于引用句子或短语。
例如:他说:“我很高兴见到你。
”
8. 括号(()):用于括注、补充信息或说明。
例如:昨天(星期二)我去了图书馆。
9. 省略号(...):用于表示话题的不完整、悬而未决的句子,或表示省略部分文字。
例如:你知道吗...我很喜欢你。
10. 破折号(-):用于连接词或表示范围、时间段等。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所有的水果都喜欢。
需要注意的是,标点符号的使用要符合语法规则,避免使用过多或错误使用标点符号导致句子表达不清晰或产生歧义。
提示语放中间,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方法
一、提示语的使用
1、提示语是用来表达某种心理暗示的一种短语或单词,用以引起说话者的注意,并帮助他们理解更深层次的含义,达到表达的效果。
2、提示语可以在对话中的任何位置使用;一般是放在句子的重点词之前,将重点语句突出出来,引起读者的注意。
3、提示语可以使用否定词,以使语气更为犀利,同时也在表达中增添一些思维的深度。
二、标点符号的用法
1、标点符号是用来表达句子的意思和结构,同时也能改变句子的语气,让表达更加地道自然。
2、标点符号有七种,分别是:句号、逗号、分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每一种标点符号都有它独特的含义和用法,应当有选择地运用,不能滥用。
3、标点符号还可以用来拓展句子的蕴意,使之更加丰富生动。
如在一句句子中,加入不同的标点符号,可以使表达的含义有所差异。
- 1 -。
如何正确使用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微课教
学设计
本微课的主题是如何正确使用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
在引用人物的话时,有三种方式: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在中间。
不同的提示语位置需要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
提示语在前需要加冒号,提示语在后需要加双引号和句号,提示语在中间需要在前后说话内容都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
本微课适用于三年级上册学生,需要学生已经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对区别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过程将通过课件演示、启发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读句子、说发现、引出提示语。
通过读教材中的句子,引导学生发现引用人物话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了解提示语的含义。
第二部分是了解提示语的含义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通过画提示语、圈标点、小结提示语中标点符号使用,让学生掌握不同位置提示语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本微课适用于80-100分的学生,任课教师可以使用演示型、自主研究型、合作研究型和探究研究型等多种教学方式。
思考):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提示语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并不熟练,需要进行逐步的引导和练。
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PPT制作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加注重细节和排版。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练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同时也会更加注重PPT制作的规范性和美观性。
正确使用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一.提示语在前。
这种方法是写人物对话最常用的形式。
就在提示语后加冒号、双引号。
例如:1.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练习1.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二.提示语在后。
使用这种对话形式,能够强调说话的内容。
先标双引号,在提示语后加句号。
例如:1.“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练习1. 你怎么来了她睁大眼睛一脸惊讶的问我2.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3. 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三.提示语在中间。
这种方法就是先写一句或一段人物的话,然后交代话是谁说的,接着写人物继续说的话。
在提示语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
例如:1.“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练习1. 什么她说你是说今天要就要出差了为什么我事先不知道2. 我们哪里有近道挑山工说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4.. 哈哈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我就知道会这样4、没有提示语。
这种对话形式简洁、明快,但说话人的姓名必须是在前面交代过的,对话虽然不写是谁说的,但读者一看就明白是谁说的话。
这种没有提示语的句子只要加双引号就可以了。
例如:“我在看‘书’呢!”“哪里有书啊?”“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口诀记忆法:提示语在前先加冒号,后加双引号。
提示语在后先加双引号,后画句号。
提示语在中间,前后说话内容都加双引号,提示后加逗号。
没有提示语的直接加双引号,前文必说明。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提示语在前中后的标点符号口诀
答案:
提示语在前中后的标点符号口诀:提示语在前用冒号,提示语在中间用逗号,提示语在后用句号,无提示语只打双引号。
扩展:
1、提示语在前用冒号:
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2、提示语在中间用逗号:
“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是说准了,猜错了就得卖我的糖。
”
3、提示语在后用句号:
“立即停船抢救!”他斩钉截铁地说。
写好对话中的提示语有以下方法与策略:
1、尽量少用“说”,让提示语更准确。
“说”是一个广义的词语,学生之所以习惯用“说”,归根到底是对词语的意义辨别不明,才会用词不够准确。
例如“问”和“答”都有“说”的意思,但内涵并不完全一样。
2、给提示语“加点料”,将提示语写具体。
在写提示语的时候,根据表达的需要给提示语“加点料”,将说话对象的神态、动作或心情写具体,这样人物形象会更鲜明、更生动。
3、给提示语换个位,让重点更突出;不用提示语,让对话更流畅。
生在写提示语的时候往往习惯将提示语放在对话的前面,事实上,提示语的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位置不同,表达重点也不一样。
提示语中标点符号的运用(微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使用标点符号断句。
能够给已知的句子进行正确的段落划分,使用正确的标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可难可易,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增强语感,为良好语感建立基础,最终达成能够让学生在看到句子之后能够第一时间想到应当使用哪一种标点符号,进行怎样的断句的目的。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标点符号的运用,三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学生对于生活中所遇到的句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的概念模糊,甚至使用混乱不知道该如何使用标点符号等问题,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纠正学生在生活中所犯到的错误。
增强学生使用断句以及标点的能力。
建立起学生对标点符号运用的基础认知,打造良好的基础。
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需要更加侧重于增强学生对于句子的认知。
三、教学方法1.视频教学法2.小组讨论法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提示语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方法提示语在前面先加冒号,后加双引号;提示语在中间,前后说话内容都用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提示语在后面,先加双引号,提示语后面加句号。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下积累,课上小组合作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既重视文章精读,也要重视课外教学知识积累,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语言标点符号断句的魅力,引导学生学会说话,通过语文教学开展德育活动,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过程1、趣味导入师:同学们好!我是阿岗镇红梁小学的李老师,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提示语中标点符号的运用。
首先,请大家看黑板上的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呢?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字,你们品味到了什么内涵呢?你走开。
你!走!开!师:同学们认为同样是三个字,这两句话所表达的内涵一样吗?能在生活中肯定说过类似于这样的话吧,同一句话可以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和断句,如果你们使用了不恰当的标点符号和断句手法,很容易会让别人产生误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就是与标点符号与断句有关,在学会本节课教学内容之后,我相信同学们都能够更好地学会语言交流。
1、提示语在前面,“说”的后面打冒号。
例如:妈妈好奇地问:“这是谁送的礼物呀?这么精致。
我实在是太喜欢了”
我伤心极了,对着远去的背影大声喊:“哥,你快回来!”
2、提示语在中间,“说”的后面打逗号。
例如:“是你吗?”爸爸在电话那头焦急地说,“红红,现在情况怎么样了?跟我们说说,爸妈特担心。
”
“孩子,别难过。
”老师抚摸着我的头,关切地说,“下次努力努力,你一定行的”
3、提示语在最后,“说”的后面打句号。
例如:“小哥哥,你看见过我的好朋友刚子了吗?”小宁着急地说。
“不,我不知道。
”我低着头,红着脸回答。
微课教学设计如何在对话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学科、版本】人教版三年级【创作思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小学三年级上册学生应能在对话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这个知识点比较难,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学生很难理解,更不能很好地掌握。
基于此笔者设计本微课。
本微课从动画人物导入,借动画人物之口引导授新,并加以练习,教学设计环节完整,脉络清晰,从选题到制作均能从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学实际出发,通过微课展示,旨在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难点,并对语言文字及标点符号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对话中根据提示语所处位置的不同,学会正确运用冒号、引号。
2、过程与方法:结合课件演示和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提示语所处位置的不同,提示语后的标点符号也发生了变化;人物语言都要用上双引号。
【教学难点】提示语所处位置的不同,提示语后的标点符号也发生了变化;人物语言都要用上双引号。
【教学过程】一、导入大雄正在写一篇有人物对话的作文,可他不太会用其中的标点符号,只好求助叮当猫,叮当猫说:“这个……好吧,只好动用我的魔法口袋了!快来跟我学习:如何在对话中使用标点符号”吧!二、魔法一:认识提示语1、叮当:大熊,你先观察下面这几句话,看看它们都是由哪三部分组成的。
叮当无聊地说:“大熊,你陪我出去玩吧!”“不行,我的作业还没写完呢!”大熊头也不抬地说。
“那你好好写,”叮当只好说,“我就在这陪你吧。
”2、大雄:叮当,这是咱们俩刚才的对话,你把它们写下来啦!这三句话里有人物的语言,有标点符号,还有……3、叮当:还有‘提示语’,所以这几个句子都是由提示语、人物语言、标点符号三部分组成的。
4、大雄:叮当,什么是提示语呢?5、叮当:提示语就是在对话中交代谁在说话,还有体现人物的动作、语气、心理和神态等细节的文字描写。
比如:妹妹撅起嘴嘟囔着他兴奋地喊我不禁好奇地问爸爸严肃地说老师板着脸生气地说……你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也可以这样用,会使句子更生动呢!三、魔法二:感悟不同位置的提示语1、叮当:大熊,你再仔细观察观察这三句对话,想一想这两个问题:提示语所在的位置有什么不同?提示语后面的标点有什么变化?2、大雄:我发现第一句的提示语在前面,第二句的提示语在后面,第三句的在中间呢!3、叮当:所以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在前面,也可以在后面,还可以在中间”4、大雄:叮当,我还发现,提示语的位置不同,它们后面的标点符号也不同,提示语在前面的时候用冒号,在后面的时候用句号,在中间的时候用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