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高频词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12个 2024解读两会新词热词01 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02 新三样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
03 超长期特别国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04 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围绕发展大局,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凯森:05 未来产业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06 人工智能+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07 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
08 放心消费行动优化消费环境,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实施放心消费行动”,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09 投资中国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10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构建房也产发展新模式。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11 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12 高效办成一件事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高质量开展〞成为全国两会高频词汇时间:2021-03-05来源:中安在线雨露高质量开展是表达新开展理念的开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开展。
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一致表示,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开展为主题,坚决不移贯彻新开展理念,以深化供应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开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开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开展格局显现。
“‘十四五’期间和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委员表示。
近年来,中国经济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以扩大内需的新开展格局,经常工程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稳步提升。
同时,积极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促进国际贸易活力。
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9%,全年实际使用外资亿元人民币、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对中国投资前15位国家和地区,投资增长6.4%,占比98%,做到了引资总量、增长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真正实现了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进而带动世界经济复苏,促进国际循环。
“创新是引领开展的第一动力。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开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改善科研环境、增加经费投入,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这些极大的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人才优化与科技创新、产业开展之间的融合。
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4位,比上年上升3位,是唯一进入前20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如今,嫦娥五号九天揽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重大科技成果捷报频传,创新为高质量开展集聚澎湃动能。
两会英语热词两会英语热词随着两会在即,各种与会议有关的热词也逐渐流行起来。
这些热词通常与政治和经济有关,它们被广泛讨论和关注,展示了当前社会的关注点和议程。
1.两会(liǎnghuì) – The Two Sessions两会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最高立法机关,而政治协商会议则是中国的参政议政机构。
两个机构都受到政府高度关注,为了讨论重要问题,在每年的3月召开国家两会。
2.政府工作报告(zhèngfǔ gōngzuò bàogào) – Government Work Report政府工作报告是在两会期间发布的一份重要文档,它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并提出了未来一年的政策目标和计划。
政府工作报告通常关注经济增长、改革、环保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3.贸易战(màoyì zhàn) – Trade War贸易战是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争端,涉及互相施加关税或贸易限制等措施。
当前,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成为了热门话题,双方的经济关系受到影响。
4.供给侧改革(gōngjǐ cè gǎigé) – Supply-Side Reform供给侧改革是中国政府近年来实施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旨在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供给质量。
这条路线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创新和创造价值来推动经济增长。
5.精准扶贫(jīngzhǔn fúpín) –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为解决贫困问题而推出的一项战略。
它强调的是利用现代化技术和数据分析来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援助和扶持。
6.区块链(qūkuài liàn) – Blockchain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账簿技术,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去中心化、可追溯和安全性等特点。
对两会的常用词1. 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是中国政治制度中的两大重要会议。
2. 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通常会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未来一年的工作进行规划。
3. 脱贫攻坚:指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扶贫工作,旨在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4. 创新驱动:指鼓励科技创新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政府通过促进研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来推动创新。
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改革方式。
该改革旨在调整生产结构,减少供给过剩,提高产业效率和质量。
6. 新发展阶段:指中国正在经历的经济转型过程,从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向质量增长、创新驱动的阶段转型。
改革开放40年的成功经验已经无法继续支持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中国需要转型升级。
7. 一带一路:指中国在国际上推出的重大倡议,旨在促进参与国之间的合作和经济交流。
它是一个关于互联互通的倡议,包括各种在基础设施、贸易和投资方面的合作项目。
8. 蓝天保卫战:指中国政府为改善大气污染而开展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旨在保护自然环境,维护人民的健康。
9. 乡村振兴:指中国政府为振兴农村经济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旨在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0. 生态文明:指中国政府倡导的一种新型文明观念,旨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保护自然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11. 大数据:指通过计算机技术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并分析出有用的信息,帮助企业、政府和个人进行决策和管理的一种技术。
12. 人工智能:指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新兴技术,可以让机器模拟人类的智能思维和行为,向人类提供更加高效、智能的服务。
14. 教育改革:指中国政府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旨在推动中国的教育现代化。
15. 精准扶贫:指中国政府为消除贫困而采取的一种新型扶贫方式,通过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让他们真正受益于扶贫工作。
2020全国两会⼗⼤热点关键词解读因新冠肺炎疫情⽽推迟的全国两会于5⽉21⽇开幕。
今年是中国决胜全⾯建成⼩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以及“⼗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在这样⼀个关键时期召开的两会,将有哪些精彩看点,接下来⼩编将以“国计”与“民⽣”为线索,整理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关键词进⾏解读。
热点关键词⼀:改⾰聚焦:关键之年如何“解局”去年,在中国全⾯深化改⾰元年启程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其⾸份政府⼯作报告中77次提及“改⾰”⼀词。
过去⼀年,备受瞩⽬的公车改⾰、司法改⾰、户籍制度改⾰、⾼考改⾰等纷纷启动,发⽣在⾃⼰⾝上的变化,让民众切⾝感受着改⾰带来的红利。
今年,全⾯深化改⾰进⼊“关键之年”,⾯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诸多困境,经济体制改⾰如何破题收效;⾯对备受社会诟病的积弊沉疴,国企改⾰如何实现“国民共进”;⾯对民众在教育、医疗、住房⽅⾯的迫切期待,改⾰如何回应民⽣关切……今年全国两会,“改⾰”依旧是各界最为期待的议题。
热点关键词⼆:反腐聚焦:法治中国如何正风反腐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2⽉份,中央集中查办了⼗余名省部级涉腐⾼官,“打虎”不收兵的态势,⽆疑也让反腐话题的⾼热度在全国两会上延续。
⼗⼋⼤后的两年多,80余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落马,⼗余万党员⼲部受处分,除了党政系统,反腐风暴还深⼊到国企、军队、⾼校等领域。
中国反腐上不封顶、不设禁区,引来全球瞩⽬。
今年的“打虎拍蝇”将剑指何⽅?此外,包括纪检体制改⾰、官员财产公开、“裸官”监管、反腐⽴法等等,反腐“治本”⼯程怎样推进?这些⽆疑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议题。
热点关键词三:依法治国聚焦:法治中国如何坚守“公平正义”中共⼗⼋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升到全新⾼度,并提出180多项重要改⾰举措。
作为新时期中国“四个全⾯”发展战略之⼀,依法治国如何在今年全⾯推进,这是外界关注此次全国两会的⼜⼀焦点。
从呼格吉勒图案昭雪,到最⾼法巡回法庭挂牌,中国司法改⾰的步伐令全社会⾼度关注。
全国两会常用词,你用对了吗?
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各种关于会议的词汇也开始频繁出现。
但是,你是否真正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它们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几个常用词汇:
1. 政协:全国政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最高组织,由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地区、各族、各界人士组成;
2. 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是两会的代表,他们代表着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3. 议案:在两会上,代表和委员可以提交议案,这些议案是对当前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提出的具体解决方案;
4. 决议:两会通过的决议是对当前重要问题的立场和决定,具有指导性和约束力;
5. 报告:两会上的报告是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工作情况和发展方向的总结和阐述。
以上是几个常用的两会词汇,希望大家在使用时注意准确性和恰当性,更好地了解两会。
- 1 -。
全国两会热词解读(整理版)两会召开时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2018年3月5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018年3月3日两会结束时间:政协会议:3月15日人大会议:3月20日本次两会会期从3月3日政协开幕到3月20日人大闭幕,足足有18天,是10年来最长的一次。
热词一:经济增长目标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一直都是两会热点话题。
,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6.7%,是近30年来的最低水平,不过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仍然处于高位。
2017年中国将制定怎样的经济发展目标?万众瞩目。
热词二:“一带一路”战略与国际合作中国将于今年5月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首届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一路”战略成为各方关注的热门话题。
根据商务部数据,,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为6.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0.6%。
中国企业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未来,“一带一路”的巨大潜力将会进一步释放,国际产能合作、贸易往来及投资合作等方面的深入发展值得期待。
热词三:混改提速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日前公开表示,2017年国企改革已经进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要在混改、供给侧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快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
与此同时,地方国企和央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加速,截至目前,共有近20个省市出台了地方推进混改的指导文件。
热词四:农业供给侧改革随着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点。
今年,有29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了“农业供给侧改革”,包括玉米去库存、增加农民收入、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等等。
热词五:实体经济“降成本”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国外制造业回归,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两会高频词.txt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的勇气。
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
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行。
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英文版英语短语及词汇
For four years in a row(连续四年)
a year-on-year increase(比上年增加)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改革开放政策)
social programs(社会事业)
per capita(每人的,人均的)
after adjusting for inflation(扣除价格因素)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小康社会)
macroeconomic regulatory(宏观调控)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社会主义新农村)
pursuant to the law(依法)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cities(农民工)
surplus production capacity(生产力过剩)
opened to traffic(通车)
energy conservation(节能)
state-owned enterprises(国有企业)
civil servant(公务员)
made breakthroughs(取得突破)
compulsory education(义务教育)
miscellaneous fees(杂费)
boarding schools(寄宿制学校)
distance education(远程教育)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中等职业学校)
incorporated villages(行政村)
unincorporated villages(自然村)
After years of effort(经过多年努力)
basic cost of living allowances(最低生活保障)
autonomous regions(自治区)
free our minds(解放思想)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与时俱进)
Chinese socialism(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social harmony(社会和谐)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s(特别行政区)
prudent fiscal policy.(稳健的财政政策)
boosting domestic demand(扩大内需)
cutting-edge(前沿)
displaced residents((三峡)移民)
non-publicly funded schools(民办学校)
school year(学年)
communicable diseases(传染病)
social safety net(社会保障)
discharged military personnel(退伍军人)
pyramid schemes(传销)
pilot project(试点)
Income Tax(所得税)
futures market(期货市场)
high value-added(高附加值)
high-end(高端)
cutthroat competition(恶性竞争)
combat corruption(反腐)
hand over foot(大手大脚)
plug up loopholes(堵塞漏洞)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武警)
starting point and objective(出发点和落脚点)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科学发展观)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tailor measures to suit local conditions(因地制宜)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南水北调)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行政审批)
follow a realistic and pragmatic approach(实事求是)
exercise activities for the general public(全民健身活动)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西部大开发)
processing industry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农产品加工业)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直辖市)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y(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deliver a good report to the people.(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socialist cultural and ethical progress(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itiative of each.(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
registering the third consecutive annual increase(连续三年增加)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challenged persons(残疾人,肢残和智残)
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ociety.(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ensure that all of the people share in the fruit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