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细菌重测序
- 格式:pdf
- 大小:888.69 KB
- 文档页数:10
化脓性球菌、粪便标本肠道致病菌鉴定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化脓性球菌与粪便标本肠道致病菌鉴定流程详解化脓性球菌和粪便标本中的肠道致病菌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对于它们的准确鉴定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多重PCR快速鉴定19种致病真菌杨小康;张荣波;胡东;吴静;陈丽萍;张世武;王赜煜;干翔;赵瑜【摘要】目的建立快速鉴定致病真菌的多重PCR体系.方法选取19种致病真菌的r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两个多重PCR体系,扩增临床与环境分离真菌菌株、人类细胞及9种常见细菌DNA,检测体系的特异性;以浓度梯度的DNA模板检测体系的灵敏度.结果对氟康唑天然耐药的克柔念珠茵、光滑念珠茵以及对两性霉素B耐药的土曲霉、镰刀茵、尖端赛多孢、根霉在该体系中可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其他真菌可同时进行种属鉴定.74株被测真菌菌株的鉴定结果与常规鉴定的符合率为95.9%.两个多重PCR体系对人类基因组及9种常见细菌DNA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扩增阳性的最低模板浓度均为10 fg/μL.结论建立的两个多重PCR体系可对致病真菌进行检测和种属鉴定.【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3(031)007【总页数】3页(P484-486)【关键词】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真菌;种属鉴定【作者】杨小康;张荣波;胡东;吴静;陈丽萍;张世武;王赜煜;干翔;赵瑜【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免疫与检验教研室,安徽淮南232001;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免疫与检验教研室,安徽淮南232001;安徽理工大学免疫与感染研究所,安徽淮南232001;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免疫与检验教研室,安徽淮南232001;安徽理工大学免疫与感染研究所,安徽淮南232001;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免疫与检验教研室,安徽淮南232001;安徽理工大学免疫与感染研究所,安徽淮南232001;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免疫与检验教研室,安徽淮南232001;淮南市东方集团总医院检验科,安徽淮南232001;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免疫与检验教研室,安徽淮南232001;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免疫与检验教研室,安徽淮南232001;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免疫与检验教研室,安徽淮南23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真菌感染率逐年上升[1-2]。
16SrDNA测序在细菌性重症肺炎痰液致病菌分析中的应用杨晓军;王晓红;王妍柏;王振海【期刊名称】《宁夏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35)11【摘要】目的采用16S rDNA测序,分析重症肺炎痰液中致病菌构成,探索病原学诊断的新方法.方法收集细菌性重症肺炎患者的痰液标本,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标本中病原菌16SrDNA V3~V5区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测序显示痰液样本含有的物种种类相对较多,还存在较多未被测序检测到的物种,优势菌属主要为链球菌属、变性菌属、不动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普氏菌属、克雷伯菌属、假单胞菌属、水杆菌属、棒状杆菌属等.结论细菌性重症肺炎痰液致病菌种复杂多样,物种丰富,16S-rDNA测序是临床实践中一种新的尝试.【总页数】3页(P1019-1021)【作者】杨晓军;王晓红;王妍柏;王振海【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宁夏,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宁夏,银川,750004;宁夏颅脑疾病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04;宁夏颅脑疾病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2【相关文献】1.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痰液引流装置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J], 王敏鹏;方旭晨;叶旭辉;涂春莲;沈励2.无创正压通气联合自制痰液吸取装置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叶旭辉;王敏鹏;方旭晨;涂春莲;沈励3.痰液诱导法在支气管哮喘患儿痰液细胞分析中的应用 [J], 宋俊峰;李玉琴;高铁铮4.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痰液引流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余名华5.俯卧位通气联合机械排痰在救治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郑丽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细菌鉴定测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细菌鉴定是一项关键的实验室技术,它能够帮助科学家们确定细菌的物种、种群和亚种信息。
通过细菌鉴定,我们可以了解到细菌的特性、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关系。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细菌鉴定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其中细菌鉴定测序技术的突破尤为显著。
细菌鉴定测序是利用DNA测序技术对细菌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和比对,以确定细菌的物种和相关信息。
相比传统的细菌鉴定方法,如形态学观察或生化检测,测序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度准确性、高通量和高效率。
它能够迅速鉴定大量的细菌样本,并且对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全面的分析。
目前,常用的细菌鉴定测序方法主要包括16S rRNA测序和全基因组测序两种。
16S rRNA测序是一种常用的DNA测序技术,通过分析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来确定其物种和亲缘关系。
全基因组测序则是对细菌的整个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从而获得更加全面和详细的细菌信息。
细菌鉴定测序技术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医学、农业、环境科学等。
在医学领域,细菌鉴定测序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细菌感染病例,指导治疗和药物选择。
在农业领域,细菌鉴定测序可以帮助农民和科研人员了解农作物病害的病原菌,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环境科学领域,细菌鉴定测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菌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和功能,从而指导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
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细菌鉴定测序技术也将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细菌鉴定测序技术将在医学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随着测序技术的成本不断降低和分析方法的不断改进,细菌鉴定测序技术将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和经济。
综上所述,细菌鉴定测序技术在现代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细菌鉴定测序技术将进一步推动细菌学研究的发展,并为人类的健康和环境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检测细菌的方法
1细菌检测方法
细菌是人类致病细菌的主要来源,细菌检测是临床微生物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
细菌检测的方法由过去的传统技术,如培养、显微镜检测、血液凝固试验,到近几年出现的DNA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皆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培养法
培养法是一种最常见的类型细菌检测方法,它包括用适宜的培养基制备培养基,将样本于培养基上的细菌放置并培养,当细菌生长到一定数量时,进行细菌鉴定分析。
二、显微镜检测
显微镜检测大多借助显微镜来观察细菌,可以观察细菌形态、弯曲度、真菌丝状分裂等,进而确定细菌的特性。
在显微镜检测过程中,通常也会采用特殊的染色来提高细菌的识别度。
三、血液凝固试验
血液凝固试验是检测细菌毒力的一种试验。
原理是将包含有细菌的样本混合血清或血浆的混合液,放置一定时间后测量其凝固时间,从而判断样本中细菌的毒力。
四、DNA测序
DNA测序也是近年来比较火热的检测方法之一,它可以检测出某物种的特异性DNA和细菌基因组,通过对细菌基因组的比对可以快速进行物种鉴定和原菌测定。
以上就是细菌检测的几种常用方法,不同的细菌致病机制及疾病特点,相应的检测方法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进行细菌检测时,应根据检测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动物致病菌检测标准一、检测方法1. 细菌培养:将疑似含有致病菌的样本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菌落的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以确定是否存在致病菌。
2. 细菌分离与鉴定:通过分离培养得到的菌落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等手段,对细菌进行准确的分类和鉴定。
3. 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PCR技术、基因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致病菌的DNA或RNA进行检测,以快速、准确地确定致病菌的种类。
二、检测范围1. 动物组织样本:包括动物的内脏、肌肉、皮肤等组织样本。
2. 动物粪便样本:用于检测肠道内的致病菌。
3. 动物血液样本:用于检测血液中的致病菌。
4. 动物饲料和水样本:用于检测可能通过食物和水传播的致病菌。
三、检测要求1. 采样要求:采集样本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污染。
样本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动物体内真实存在的致病菌情况。
2. 实验室要求:实验室应具备相应的生物安全等级,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设备应齐全,满足实验需求。
3. 人员要求:实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操作实验设备,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分析和判断。
4. 实验要求:实验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防止实验事故的发生。
四、质量控制1. 实验室质控:实验室应定期进行质控试验,确保实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对实验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
2. 人员质控:实验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
同时,实验人员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样品质控:采集的样本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动物体内真实存在的致病菌情况。
样本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污染。
同时,样本的运输和保存应符合相关规定,确保样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结果质控:实验结果应进行准确分析和判断,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概述:高通量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是一种快速、准确且经济高效的基因测序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
在感染性疾病的研究中,NGS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
本文将重点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致病机制解析以及药物治疗方面的应用。
一、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1 感染源追踪通过对致病微生物基因组进行全面测序,可以准确地确定感染源,并追溯传播路径。
例如,在流行性感冒爆发后,科学家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多个样本进行分析,成功追踪到病毒株并帮助制定相应防控措施。
1.2 点菌检测传统菌培养方法存在较长时间周期、假阴性等缺陷,而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针对不同细菌基因组设计引物,对样本中的菌株进行准确的检测。
这为迅速判断感染源、选择合适抗生素提供了依据。
1.3 病毒溯源高通量测序技术广泛应用于新发传染病的研究,并成功解析了各类病毒的基因组信息。
利用该技术,科学家们可以确定病毒株系、分型及演化关系等重要信息,从而加深对疫情传播途径和防控策略的理解。
二、感染性疾病致病机制解析中的应用2.1 基因功能注释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可以快速鉴定变异位点,并进一步推断其对蛋白质功能造成的影响。
通过对致病微生物基因组进行全面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有助于揭示感染过程中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
2.2 宿主基因与抵抗力NGS可同时测定宿主和致病微生物基因组,利用这些数据可以解析出宿主个体之间在抵抗性遗传方面存在差异的关键基因。
通过这种方式,科学家们可以深入探究感染性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宿主因素。
2.3 毒力因子鉴定高通量测序技术为毒力因子的鉴定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系统筛选致病微生物中编码的潜在毒力因子,并进行深度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感染过程中关键分子的功能,并为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机制提供支持。
三、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中的应用3.1 药物靶点鉴定高通量测序技术可对微生物基因组进行全面测序和比较分析,从而快速鉴定出微生物与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