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度内部控制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394.87 KB
- 文档页数:7
公司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评价与考核办法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遵循国家资本市场的监管要求,为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1。
1正确评价全面评估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根据国家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及股份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效果。
《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评价手册》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规定了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评价的职责1.2明确评价的原则和,报告形式、评价结果缺陷认定标准、评价的标准、程序和方法、内容、确保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落到实处。
,分析利用和考核等本办法适用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公司各单1.3制定本单位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
结合实际,位可参照本办法,2 职责股份公司资产管理部是公司内控及风险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统一2.1牵头建立负责股份公司及所属子公司的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工作;组织成立内根据评价的范围和内容,公司内控及风险管理评价专家库,具体负责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工控及风险管理检查专家评价小组,作的组织实施,评价结果的认定、考核等工作。
股份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内控及风险管理评价考核结果的兑2。
2现。
2.3公司其他职能部门及事业部、子公司接受资产管理部及检查评价小执行公司内控组织本单位的自查评价,指导和监督,协调、组的组织、建立健全本职能部门或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内部及风险管理基本流程,控制子系统,对评价或审计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评价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方法3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和独立性原则实施内部控制评价,确保评价工3。
1作标准统一、客观公正.股份公司资产管理部根据公司的现状和管理需要,编制年度内控审3。
2计计划,报公司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审定后,组织实施内部审计.资产管理部根据报批的内部审计计划,制定评价方案,组成专家评3。
3采取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内部控制评价,明确分工和进度安排,价小组,同时每年度聘请外部的事务所对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实施外部评价。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7 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第一部分 前 言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国平安 "或 "公司 ")一向以国际化标 准、专业透明的公司治理而著称。
公司建立的 " 权责制衡的内部监管体系,专职专业问责制 的董事会、高度负责的监事会、国际水准的高级管理队伍以及架构完整的各专业委员会 " , 为公司持续稳健发展提供了保障。
公司率先采用国际会计师审计、 聘请独立的外部精 公司、 国际咨询公司,并在同行 率先引入海外高级管理人才和国际先进的管理体系。
公司自 1988 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构建符合国际标准和监管要求的内控管理体系, 2007 年公司开展内控架构改革,重新规划并设立了集团统一的内控管理机构--内部控制管 理 心。
通过完善专业子公司合规管理架构、建立合规管理政策和工具,合规的事前风险防 范作用开始显露;各职能 心和专业子公司通过建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精 部门、各业务 部门和各级机构对日常经营风险的监控进一步加强; 通过全系统稽核监察架构改革建立的稽 核垂直管理体制, 实现了稽核监察资源的集中管理和调配, 审计的独立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 证,同时通过优化稽核、 审计平台, 推行远程审计, 提高了稽核检查监督的工作效率。
事前、 事中、事后风险管控 辅 成、相互制衡的内控管理三道防线愈加坚固,有效防范了经营决策 及管理风险,确保了公司的稳健经营。
2007 年度公司采取的系列内控完善改进举措,使得公司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在" 规范成熟的公司治理结构、 统一的内控管理、 完善的制度体系、 先进的管控模式和得力的团队管理 "的内控环境 呈现不断优化态势。
现将本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报告如下。
第二部分 公司内部控制基本情况一、公司治理 " 集团控股,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整体上市 "高度概括了公司国际化标准的公司治理 结构。
南开大学题目: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公司公司治理分析学号:0612191姓名:李强年级:2006学院:商学院系别: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档案学双修:财政学完成日期:2009年6月20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公司公司治理分析一、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公司股权关系及内部治理结构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公司成立于 1988年,总部位于深圳。
2004年6月和2007年3月,公司先后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名称“中国平安”,香港联合交易所股票代码为2318;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为601318。
中国平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股权结构:公司控股设立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人寿”)、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产险”)、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并控股中国平安保险海外(控股)有限公司、平安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平安信托”)、深圳市商业银行。
平安信托依法控股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商业银行依法控股平安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平安海外依法控股中国平安保险(香港)有限公司,及中国平安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董事会:截止2008年12月31日,中国平安集团公司董事会由19名成员构成,其中执行董事 3 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名。
在2008年报告期内,董事会的运行主要采取会议机制,共召开会议8次,会议注重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2008年,审计委员会共举行 5次会议,审阅了截至2007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告及截至2008年6月30止的半年度财务报告。
此外,为了更好的评估公司财务申报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所有审计委员会成员均于报告期内与外聘会计师事务所举行会议,审核其表现、独立性及客观性。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成立)已审财务报表2012年12月31日目录页次一、审计报告 1 – 2二、已审财务报表合并资产负债表 3 – 5合并利润表 6 – 7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8 – 9合并现金流量表10 – 11资产负债表12利润表13股东权益变动表14 – 15现金流量表16 – 17财务报表附注18 – 204财务报表补充资料:1.非经常性损益表A-12.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报差异调节表A-23.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A-3审计报告安永华明(2013)审字第_B01号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我们审计了后附的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包括2012年12月31日的合并及公司的资产负债表,2012年度的合并及公司的利润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编制和公允列报财务报表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的责任。
这种责任包括:(1)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2) 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
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注册会计师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和公允列报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
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老客呼死你中国平安内控管理体系:以风险为导向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永恒课题。
保险公司的内控既有其独有的特点,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特编辑一组专题,倾听来自典型企业、监管部门及咨询机构的声音。
自国家财政部、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相关的配套指引,以及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以来,中国平安(微博)集团充分利用政府创造的良好环境和强大推动力,将公司的内控体系再次整合升级,并通过深入贯彻落实保监会《基本准则》,将平安内控管理机制深入落实到各业务环节。
目前平安集团保持着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管控的三道防线,包括:第一道防线:业务及管理部门。
作为风险管控的第一责任单位,执行公司制定的风险内控政策,并组织开展业务自我改进。
第二道防线:风险内控管理的专业职能部门。
合规部、风险管理部、法律部以公司风险内控管理政策为核心,协助各级业务部门和管理职能部门建立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应对流程,建立各项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完善风险指标监测体系和报告机制,并推动整体改进和落实。
在具体的内控建设和评价工作中,合规部负责建立全年内控自评计划,其中包括主数据的维护、风险自评、内控自评和内控测试的工作时间计划及工作项任务。
第三道防线:监察稽核的职能部门。
稽核部门作为相对独立的部门,对公司风险内控体系和机制的整体运作情况(内控机制的设计有效性和执行有效性)进行独立评价和报告。
创建平安信赖工程信用、信誉是金融企业的生命,信心、信赖是金融企业成长壮大的基石。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蔓延再一次验证了内控管理对于企业的意义,对以金融服务为业的平安而言,内控管理水平更是能否赢得客户信赖、能否保证股东利益并确保监管放心的衡量标准。
公司领导明确指出:内部控制管理不是被动地满足法规的要求,而是公司经营管理的内在需求,内部控制管理也不仅仅可以控制风险,更可以增强客户信赖,提高老客户忠诚度,吸引更多的新客户,促进公司业务发展。
Management经管空间 2015年1月051公司内部控制的研究——以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为例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杨茜摘 要:西方关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研究历史悠久,我国对于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西方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在当今金融危机和竞争激烈的市场大环境下,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导致信息传递错误、投资行为被误导、经济秩序被扰乱、社会信用危机加剧等不良后果,这也促使更多公司开始注意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本文中的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是国内一家发展良好的保险业巨头,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集团负面问题与违规问题不断,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更伤害了广大股民的权益。
本文对中国平安的发展过程、高层情况、面问题与违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描述与全面的分析,并阐述了问题发生后市场的反映与监管部门所采取的措施,进而得出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平安 负面问题 内部控制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5)01(a)-051-031 中国平安简介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公司”,“集团”)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成立至今,平安不过历经短短二十多年的发展,但如今,平安集团已拥有近54.9万名寿险销售人员和约20万名正式雇员。
截至2014年9月30日,集团总资产达人民币385,950,000万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为人民币21,867,800万元。
从保费收入来衡量,平安寿险为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平安产险为中国第二大产险公司。
2 中国平安的负面问题2.1 天价再融资引发的风波2008年1月21日,平安披露了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A 股方案,即拟公开增发不超过12亿股A 股,并发行不超过412亿元分离交易可转债。
经测算,方案如获通过,公司初次募集资金将达到1400亿-1600亿元。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正文:----------------------------------------------------------------------------------------------------------------------------------------------------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保监发[2006]6号)各保监局、各人寿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养老保险公司:为规范和加强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推动寿险公司加强内控建设,确保寿险公司稳健经营和持续健康发展,我会研究制定了《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保监局、各寿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养老保险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在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中组织试用,认真总结试行经验。
特此通知二00六年一月十日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推动寿险公司加强内控建设,确保寿险公司稳健经营和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寿险公司内部控制是由寿险公司的董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建立并实施的,为实现公司经营管理目标、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可靠、确保公司依法合规经营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机制。
第三条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实施开展的调查、测试、分析和评估等系统性活动。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包括寿险公司开展的自我评估和监管部门组织实施的独立评价。
本办法所称寿险公司包括法人机构及其分支机构。
本办法所称寿险公司法人机构是指在中国境内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并依法登记注册的人寿保险公司;本办法所称寿险公司分支机构限于寿险公司法人机构依法设立的省级(含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公司和地市级中心支公司。
董事会072董事会,现有19名董事中,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5名非执行董事来自海外,这些海外董事均为金融、保险、财务、法律等专业领域的资深人士,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董事会下设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审查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
中国平安集团设立内控管理中心,包括合规部、风险管理部、稽核监察部;各专业公司层面设立相应的合规、风险管理、稽核监察职能部门。
公司持续优化内部控制体系,在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稽核执行官叶素兰(其作为首席稽核执行官根据《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工作细则》直接向董事长、董事会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工作,以确保独立性)的统筹协调与管理指导下,不断加强“合规管理、风险管理、稽核监察”三个模块职能的分工与协作,强化工作衔接与信息共享以及“事前、事中、事后”的三位一体风险管控机制。
叶素兰向《董事会》表示,“三位一体”指三个专业部门在风险管控中分工、配合与协作,强化事前、事中、事后风险管控。
其中,合规部门主要履行“风险事前策划应对”,风险管理部门主要履行“风险事中监测控制”,稽核监察部在确定将中国平安发展目标定位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集团之后,公司董事长马明哲就提出,平安要践行“法规+1”(法规有明确规定的,坚决严格执行;法规未明确规定的,按照更高的道德自律标准确定行为规范)的内控标准。
具体来说,就是要构建符合国际标准和监管要求的内部控制体系,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各监管机构要求,瞄准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标杆,结合公司综合金融发展战略及经营管理需要,有效实施“覆盖全面、运作规范、针对性强、执行到位、监督有力”的内部控制运行机制。
2008年6曰28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后,中国平安高度重视、立即行动组织项目组贯彻落实,聘请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协助项目实施,遵循“务实整合”的核心原则,秉持“以制度为基础、以风险为导向、以流程为纽带、以内控平台系统为抓手”的思路,将内控体系再次整合升级,具体包括:修订了《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办法》、《内部控制自评手册》,进一步健全内控制度体系;构建了内控评价系统平台,为管理层提供风险状况及决策支持;并逐步建立完善了内控评价日常化运作机制,实现“内控人人参与、合规人人有责、内控融入业务和流程”等。
保险公司合规自评报告保险公司合规自评如何写?下面请看给大家收集的保险公司合规自评报告相关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依据《公司法》、《xx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那么》、《企业内部控制根本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的要求及xx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目相关公司股票走势前的内部控制及运行情况进展了全面检查,并出具了《xxxx化学(集团)股份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
现将公司xxx年度内部控制情况作如下自评:(一)全面性原那么:评价工作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涵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那么:评价工作在全面评价的根底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客观性原那么:评价工作准确地提醒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评价工作是根据《企业内部控制根本标准》以及xx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有关要求进展的。
对公司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进展全面评价,评价工作围绕公司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管等要素进展,评价范围涵盖公司组织架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风险管理体系、内部控制制度、信息传递与报告、内部监视等详细内容,涉及公司所有业务部门及职能管理部门,涵盖公司层面制定的各项根本制度及公司各部门制定的各项业务制度、管理制度、业务流程、操作手册等。
本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在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详细经办部门为公司审计部。
主要评价程序如下:(一)由公司审计部制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方案,明确评价要求、并做好内部学习、研讨及评价底稿设计等相关准备工作。
(二)公司各部门对与本部门业务开展、内部管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健全性和运行的有效性进展自查、自我评价,并将自查报告在的期限内报送审计部。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职权范围及运作模式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或者「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审阅及监督公司的财务报告程序和进行风险管理。
委员会亦负责检视外聘审计师的委任、外聘审计师酬金及有关外聘审计师任免的任何事宜。
此外,委员会亦审查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其中涉及定期审查公司不同管治结构及业务流程下的内部控制,并考虑各自的潜在风险及迫切程度,以确保公司业务运作的效率及实现公司目标及策略。
有关审阅及审查的范围包括财务、经营、合规情况及风险管理。
委员会亦审阅公司的内部审计方案,并定期向董事会呈交相关报告及推荐意见。
委员会的人员组成1. 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由三至七名非执行董事组成,由董事会过半数选举产生。
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的组成必须是独立非执行董事占大多数,出任主任者也必须是独立非执行董事。
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是符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第3.21条规定的具备适当专业资格的独立非执行董事。
公司执行董事可以列席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会议。
2. 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设主任一名,由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投票的过半数产生,负责主持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工作。
3. 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任期与董事会一致,委员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期间如有委员不再担任公司董事职务,自动失去委员资格,由委员会根据上述有关规定补足委员人数。
4. 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委员会秘书一至两名,负责日常工作联络和会议组织等工作。
1委员会的职责权限5. 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由董事会授权,并直接向董事会汇报及负责,具有充分的授权、自主权与决定权来审查与监管公司的财务报告、内部审计及控制程序、风险控制、合规管理,并监督公司采纳与实施根据国际惯例建立的内控制度。
6. 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权限如下:(一)主要负责就外聘核数师的委任、重新委任及罢免向董事会提供建议、批准外聘核数师的薪酬及聘用条款,及处理任何有关该核数师辞职或辞退该核数师的问题;(二)按适用的标准检讨及监察外聘核数师是否独立客观及核数程序是否有效;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应于核数工作开始前先与核数师讨论核数性质及范畴及有关申报责任;(三)就外聘核数师提供非核数服务制定政策,并予以执行。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制定分析与评价(DOC 9页)上的可比性,也要考虑到指标计算的可比性。
5、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内部控制评价系统中,涉及到企业的内部控制运行情况的各个方面,既要考虑到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观性,又要使内部控制评价具有客观性,评价系统构建时要将定性与定量两类指标充分结合,最终形成量化指标。
(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逻辑框架目前世界上最为权威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是《内部控制—整合框架》(Internal Control Integrated Framework,COSO1992),其中提出内部控制包括5个相互关联的构成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
五要素论优化了内部控制的结构与体系,整合了对内部控制的不同理解,构造了一个共识性的概念平台和框架,因此得到了SEC和PCAOB 及国际机构等的广泛认可和应用。
2008年5月22日及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借鉴了COSO的内部控制五要素框架,并结合了中国国情进行了创新,提出了内部控制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督构成。
我们采用《基本规范》中确立的内部控制五要素作为整个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逻辑框架。
(三)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系统设计原则,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基本情况,我们以《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为指标设计主要依据,综合考虑《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国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及《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法律法规及相应文件,同时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内部控制评价研究,确定了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5个一级评价指标,每一评价指标又由一系列细分的评价指标构成。
最终我们的评价体系由四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43个,四级指标144个。
摘要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自然灾害情况的增加,使得保险业飞速发展。
21世纪后,保险业逐渐从传统的单一商业模式转变为金融一体化模式。
新的商业模式和组织结构为保险公司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挑战。
与一般行业相比,保险业具有自己的特点:保险费用在未来有变化、保险业务经营者有风险和保险责任的连续。
在保险公司的经营中,风险是随之而来的,它是保险公司在发展中所具有的,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转移。
本文用中国平安作为案例,通过分析财务风险管理相关概念和措施,对中国平安在运营中的财务风险进行研究,并且结合内部控制相关内容,进一步研究中国平安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从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希望对企业经营中的财务风险把控有所帮助。
关键词: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中国平安保险行业AbstractDue to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natural disaster situation makes the insurance industry after insurance industry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gradually shift from the traditional single business model for financial integration mode of new business model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brings the new challeng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insurance company 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 industry, insurance industry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surance costs have change in the future have risk and insurance liability insurance business operators is continuous in the management of insurance company, the risk is followed, it is in the developing of the insurance company, will not transfer with the change of time Taking ping a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inancial risk of ping an in operation through relevant concepts and measures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and further studiesping an through relevant contents of internal control.Keywords: Operational risk,financial risk,internal control,ping an in China,insurance industry目录摘要 (1)Abstract (1)目录 (2)前言 (3)1 内部控制和风险相关的基本内容 (4)1.1 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 (4)1.1.1 内部控制的内涵 (4)1.1.2 内部控制的要素 (4)1.1.3 内部控制的方法 (5)1.2 风险管理的内容 (5)1.2.1 风险的定义 (5)1.2.2 风险管理的概念 (5)1.2.3 风险管理的过程 (6)1.3 财务风险管理的含义 (7)2 中国平安运营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现状 (7)2.1 中国平安的基本情况 (7)2.1.1 公司简介 (7)2.1.2 行业背景 (8)2.1.3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8)2.2 中国平安运营财务风险现状 (9)2.2.1 中国平安财务风险概述 (9)2.2.2 中国平安运营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9)2.2.3 中国平安运营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现状 (10)3 中国平安运营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11)3.1 短期偿债能力存在风险 (11)3.2 保险业务控制存在漏洞 (12)3.2.1 承保理赔环节管理不当 (12)3.2.2 再保险业务管理不当 (13)3.3 运营财务风险管理信息沟通不足 (13)4 中国平安运营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改进建议 (14)4.1 加强以偿付能力为中心的预警体系建设 (14)4.1.1 构建思路 (15)4.1.2 预警标准 (15)4.2 加强保险业务关键环节的建设和管理 (16)4.2.1 落实核保理赔工作 (17)4.2.2 加强再保险业务的管理 (17)4.3 加强运营财务风险管理的信息沟通 (18)总结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纳税Taxpaying经济纵横基于COSO框架的上市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比较分析——以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为例陈臻(重庆理工大学,重庆400054)摘要: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为保险公司的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架构与实践平台。
通过对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3家上市A股保险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基于COSO内控框架的内部控制五要素对其内部控制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其行业特点和现状指出其在内部控制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并为推进上市保险公司践行内部控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上市保险公司;COSO内控框架;内控评价保险公司是一个多元业务和大规模复杂业务的集合,加上它与资本市场的传导联动决定了其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对于内部控制稳定也有着相比其他行业更高的需求。
内部控制是保险公司筛查和防范风险的重要措施,然而,从我国保险行业整体内部控制现状来看,我国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还远远达不到完善的境地,在方方面面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
鉴于此现状,本文基于COSO内部控制框架,通过内控五要素分析法剖析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从比较对比中发现问题,探究其原因,为保险行业内部控制提出改善建议。
一、国内上市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现状比较分析本文选取3家代表性保险公司的披露信息,其中主要包含2018年年报、2018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2018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本文从COSO框架下的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对三家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现状进行比较分析。
(一)评估风险方面风险评估是全面实行内部控制管理的前提,风险监控就是在全面精确的风险评估计算结果之上建立的。
风险评估也关系到其风险评估实施的整体效果,表2展示了2018年三家上市保险公司内控风险评估信息披露大致内容。
2018年上市保险公司内控风险评估披露情况(1)中国平安2018年公司持续贯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落实监管要求,持续优化治理结构、防火墙管理、关联交易管理、反洗钱管理、操作风险管理等机制及管理举措,从数据基础、技术手段、管理方式上全方位提升集团和专业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
“三位一体”的特色内控体系为平安保驾护航本报记者罗晶晶中国会计报 2011-08-26 14:04:29 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第一家引进外资的保险公司,第一家聘请国际会计师按国际标准审计的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在我国金融类企业中拥有很多“第一”,而在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方面,平安同样“先知先觉”,许多创新理念和实践也引人深思。
平安合规部副总经理张云平引用董事长马明哲的话诠释了平安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方面的理解与实践:“要建设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集团,保持公司可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构建一个国际标准的风控平台和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制度,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基础和保障。
它让平安更经得起各种风暴的洗礼、检验,让平安更加成熟、茁壮成长,成就全体平安人‘综合金融、百年老店’的共同夙愿。
”因此,平安以“促进综合金融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及有效益可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构建了“三位一体”的特色内控体系。
风险的事前策划应对合规部门不能只是揭示风险和问题,更重要的是与业务部门一起,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合规部门掌握风险管控的技术,业务部门更熟悉流程和具体的业务操作,合法合规、风险管控不仅仅是合规部门或内控部门的事情,只有人人参与、真正地融入到业务和流程中,风控体系才是有效的、可靠的。
”平安的合规部门有明确的职能定位,张云平告诉记者,合规部门不能只是揭示风险和问题,更重要的是与业务部门一起,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涉及平安的各种新制度、新业务、新产品、新流程,在实施、运行前都要经过合规部门的评审,合规部门也会参与到一些重要业务项目的策划过程中,尽量在方案或计划设计之初就对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以尽早解决和防范。
“但是,这绝对不是一项挑剔找茬、死搬硬套或形式主义浓厚的工作。
”张云平说。
在平安,合规管理的核心是“合规律”管理,具体表现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合规制”管理,维护基本秩序,重点是遵循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触犯强制性底线要求;第二个层次是“合规则”管理,协调利益关系,重点是信守合同、行业自律规则和其他社会公约、道德规范,恪守企业道德诚信准则,在制度与规则的设计下,让企业能够很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尽可能避免各种纠纷;第三个层次是“合规范”管理,是在前两者基础上,不断探寻最佳实践、创建标准,追求最佳效果,促进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