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氰废水治理技术20年回顾_高大明
- 格式:pdf
- 大小:161.61 KB
- 文档页数:5
污水处理之含氰废水处理技术含氰废水处理技术是一种用于处理含有氰化物的废水的技术。
氰化物是一种有毒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对含氰废水进行有效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含氰废水的特点含氰废水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毒性高:氰化物是一种剧毒物质,对人体和环境具有很高的毒性。
2. 难降解:氰化物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会长期存在并对生态环境造成持续污染。
3. 溶解性强:氰化物在水中具有很高的溶解度,使得含氰废水的处理变得更加难点。
二、含氰废水处理技术针对含氰废水的特点,目前常用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化学法:通过添加化学试剂使氰化物发生反应,转化为无毒或者低毒的物质。
常用的化学试剂包括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等。
该方法处理效果较好,但存在试剂成本高、产生大量废渣等问题。
2.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对氰化物进行降解。
常用的生物法包括好氧降解和厌氧降解两种。
好氧降解通过氧气的供应,使微生物降解氰化物,产生无毒物质。
厌氧降解则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进行氰化物的降解。
生物法处理效果好,但对操作条件要求较高。
3.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对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进行吸附,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氧化铁等。
吸附法处理简单方便,但吸附剂的再生和废弃物处理成本较高。
4. 膜分离法:通过膜技术对含氰废水进行分离和浓缩,从而实现废水的处理和资源回收。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纳滤、超滤和反渗透等。
膜分离法处理效果好,但设备投资和能耗较高。
三、含氰废水处理技术的选择与优化在选择含氰废水处理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废水性质:包括氰化物浓度、溶解性、其他有机物质的存在等。
2. 处理效果:不同的处理技术对含氰废水的处理效果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3. 经济性:包括设备投资、运行成本、处理效率等经济因素。
4. 环境要求:包括对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废弃物处理等。
为了优化含氰废水处理技术,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 工艺改进:通过改进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化工行业含腈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摘要】内外对湿法腈纶生产的含腈废水深度处理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化学混凝、化学氧化以及微电解);生物法(SBR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好氧生化法、酸化法预处理、生物滤和添加特殊菌种);物理化学法(微孔过滤和吸附)。
【关键词】环境化学;废水深度处理;生物法;物理化学法;可持续发展;氧化反应;经济性0引言腈纶废水由于含有难生物降解物质和高浓度的硫酸盐,己成为环保工作的一大难题。
目前国内各腈纶厂废水处理普遍不理想,绝大部分都不能达标排放。
腈纶污水的治理和达标排放己成为制约腈纶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
处理好腈纶污水使其达标排放不仅解决腈纶水污染的难题,还有助于腈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1化学法1.1混凝法通过混凝处理去除悬浮物和能够混凝沉降的胶态有机物,作为预处理手段,尽可能降低腈纶混合废水中COD含量,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
对此笔者选择了几种混凝剂进行试验研究,发现COD去除率可达35.6%,SS去除率为95%以上。
但腈纶混合废水经混凝沉淀处理后其可生化性(B/C)没有明显的变化。
这说明通过混凝虽然可以去除部分COD,但不能有效提高腈纶混合废水的可生化性,必须再寻找其他有效的处理方法。
1.2 氧化法目前对于难处理的废水,常利用化学氧化的方法提高其废水的可生化性。
1.2.1添加氧化剂常用的氧化剂有双氧水(以二价铁离子为催化剂,即常说的Fenton’s试剂)、臭氧、液氯、次氯酸钙、二氧化氯等。
经过综合比较,选择Fenton试剂、臭氧作为对腈纶混合废水氧化剂的考察对象,经Fenton试剂氧化后B/C值几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双氧水氧化处理能去掉的COD部分,是生化易降解的部分。
因此想通过双氧水氧化腈纶混合废水来提高其可生化性的设想是行不通的;利用臭氧氧化腈纶混合废水的过程中,某些条件下B/C略有提高,但提高不大。
1.2.2湿式氧化法采用湿式氧化装置对含氰废水进行预处理,降低废水的有机物浓度,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能,然后经适当稀释进入生化处理设施进行生化处理。
污水处理之含氰废水处理技术一、引言含氰废水是一种具有高毒性和难以处理的工业废水,其处理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研发和应用有效的含氰废水处理技术是当今环境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含氰废水处理技术,并详细阐述其工作原理、处理效果和应用范围。
二、工作原理该技术主要基于化学反应原理,通过添加特定的化学试剂,将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转化为较为稳定的无毒产物。
常用的处理剂包括氯化铁、过氧化氢和活性炭等。
具体的处理过程如下:1. 氯化铁法:将氯化铁溶液添加到含氰废水中,氯化铁与氰化物发生反应生成氰化铁配合物,该配合物稳定性高,能够有效降低废水中的氰化物浓度。
2. 过氧化氢法:过氧化氢能够与氰化物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无毒的氰酸盐。
将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含氰废水中,通过氧化作用将氰化物转化为氰酸盐,从而实现废水的处理。
3.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吸附废水中的氰化物。
将活性炭加入含氰废水中,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将氰化物从废水中去除。
三、处理效果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高效处理:该技术能够有效将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转化为无毒产物,处理效果显著。
2. 环境友好: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物,对环境无害。
3. 操作简便:处理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于不同规模的废水处理。
4. 经济可行:该技术成本较低,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四、应用范围含氰废水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电镀工业: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氰化物,使用该技术可以有效处理电镀废水。
2. 冶金工业:冶金过程中产生的含氰废水,如金矿废水、铁矿废水等,可以通过该技术进行处理。
3. 化工工业:某些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氰化物,使用该技术可以实现废水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4. 制药工业:制药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氰化物,使用该技术可以将废水处理为无毒的产物。
五、结论含氰废水处理技术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经济可行的废水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之含氰废水处理技术含氰废水是一种具有高毒性和难以降解的废水,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污水处理中的含氰废水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含氰废水处理技术的标准格式文本,包括技术原理、处理工艺和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一、技术原理含氰废水处理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生物降解将含氰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
常用的含氰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氧化法、生物降解法和物理吸附法等。
1. 化学氧化法化学氧化法是指利用氧化剂将含氰废水中的有机氰化物氧化为无机物或低毒物质的方法。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和臭氧等。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处理速度快的优点,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2. 生物降解法生物降解法是指利用微生物将含氰废水中的有机氰化物降解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通过培养适宜的微生物菌种,利用其代谢能力降低废水中的有机氰化物浓度。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稳定、成本较低的优点,但处理速度较慢。
3. 物理吸附法物理吸附法是指利用吸附剂将含氰废水中的有机氰化物吸附到吸附剂表面的方法。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分子筛和聚合物等。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的优点,但吸附剂的再生和废弃物处理较为复杂。
二、处理工艺含氰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1. 预处理预处理阶段主要是对含氰废水进行初步处理,以去除废水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物。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筛网过滤、沉淀和调节pH值等。
2. 主处理主处理阶段是对含氰废水中的有机氰化物进行降解或转化。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化学氧化法、生物降解法或物理吸附法等处理技术。
3. 后处理后处理阶段主要是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和去除残留物。
常用的后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消毒等。
三、效果评估对含氰废水处理技术的效果进行评估是为了验证处理过程中废水的处理效率和水质达标情况。
评估指标主要包括COD(化学需氧量)、氰化物浓度、悬浮物浓度和pH值等。
污水处理之含氰废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向来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其中,含氰废水的处理更是备受关注。
含氰废水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废水,其含有氰化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如何高效处理含氰废水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含氰废水处理技术。
一、物理处理技术1.1 膜分离技术: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1.2 吸附技术: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氰化物,如活性炭、树脂等,将氰化物从水中去除。
1.3 沉淀技术:通过添加沉淀剂,将废水中的氰化物沉淀下来,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二、化学处理技术2.1 氧化还原法:利用氧化剂氧化氰化物,将其转化为无毒的化合物,如氰酸盐。
2.2 碱性氧化法:在碱性条件下,将氰化物氧化为氰酸盐,再通过中和等步骤将其处理。
2.3 光催化降解法:利用光催化剂催化氰化物的降解,将其分解为无毒的物质。
三、生物处理技术3.1 生物滤池法:利用微生物对氰化物进行降解,将其转化为无毒的物质。
3.2 植物吸收法:利用植物对氰化物的吸收能力,将其从废水中富集到植物体内,实现净化目的。
3.3 微生物降解法:利用特定微生物对氰化物进行降解,将其转化为无毒的物质。
四、综合处理技术4.1 聚合物复合材料法:利用聚合物复合材料对氰化物进行吸附和分解,实现废水的净化。
4.2 聚电解法:通过聚电解技术将氰化物分解为无毒物质,同时实现水的电解和净化。
4.3 超滤技术:通过超滤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分离出来,实现废水的净化。
五、后处理技术5.1 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对废水中残留的氰化物进行吸附,进一步提高水质。
5.2 离子交换法: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去除,达到更高的净化效果。
5.3 膜生物反应器法:将生物降解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含氰废水的高效处理。
综上所述,含氰废水处理技术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处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污水处理之含氰废水处理技术含氰废水是指废水中含有氰化物的废水,氰化物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和环境具有较大的危害。
因此,对含氰废水进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污水处理中的含氰废水处理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可以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去除或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从而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一、含氰废水的特点含氰废水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氰化物浓度较高: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浓度较高,通常超过环境排放标准。
2. 有毒性:氰化物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和环境具有较大的危害。
3. 难以降解:氰化物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
二、含氰废水处理技术针对含氰废水的特点,目前常用的含氰废水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 化学氧化法化学氧化法是将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通过氧化反应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氧化剂包括氯气、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通过与氰化物反应生成氰酸盐或氰酰氯等物质,从而达到去除氰化物的目的。
2. 生物降解法生物降解法是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对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进行降解的方法。
通过培养适应性微生物菌种,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将氰化物转化为无毒物质,如氨、二氧化碳等。
生物降解法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氰化物浓度较低的废水处理。
3. 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特定的吸附剂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吸附到吸附剂表面,从而实现废水中氰化物的去除。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陶瓷颗粒等。
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点,但需要定期更换吸附剂。
4.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特定的膜材料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分离出来的方法。
常用的膜材料有反渗透膜、超滤膜等。
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废水中的氰化物从水中分离出来,达到去除氰化物的目的。
5. 光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是利用特定的光催化剂和光源将废水中的氰化物氧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的方法。
常用的光催化剂有二氧化钛等。
通过光催化剂的吸收光能,产生活性氧,从而将废水中的氰化物氧化分解。
污水处理之含氰废水处理技术含氰废水是指含有氰化物的废水,氰化物是一种具有高毒性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严重的危害。
因此,对含氰废水的处理十分重要。
污水处理中的含氰废水处理技术是指针对含氰废水进行处理的技术方法和措施,旨在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以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一、含氰废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含氰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法。
物理处理主要通过吸附、沉淀、过滤等手段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去除;化学处理则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与氰化物发生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生物处理则是利用微生物对氰化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二、含氰废水处理技术的具体方法1. 吸附法:利用具有亲氰基团的吸附剂,如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吸附到吸附剂表面,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稳定等优点,但吸附剂的再生和处理成本较高。
2. 沉淀法:通过添加沉淀剂,如氢氧化钙、氯化铁等,使废水中的氰化物与沉淀剂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物,然后通过沉淀分离的方式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去除。
沉淀法适用于废水中氰化物浓度较高的情况,但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受pH值、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3. 活性污泥法:将含氰废水与活性污泥进行接触,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对氰化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活性污泥法适用于氰化物浓度较低的废水处理,但对氰化物的处理效果受温度、氧气供应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4. 光催化氧化法:利用光催化剂(如二氧化钛)吸收光能,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对废水中的氰化物进行氧化降解。
光催化氧化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但光催化剂的选择和光照条件的控制对处理效果有一定影响。
5. 膜分离法:利用具有特殊分离性能的膜材料,如反渗透膜、超滤膜等,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膜分离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但膜材料的选择和维护成本较高。
三、含氰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案例1. 某化工厂含氰废水处理项目:该项目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和沉淀法相结合的工艺流程进行处理。
污水处理之含氰废水处理技术含氰废水是一种具有很高的毒性和难以降解的废水,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含氰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含氰废水处理技术——氰化物的化学氧化法。
1. 废水处理原理氰化物的化学氧化法是通过氧化剂与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反应,将其氧化为无毒的物质,从而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
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过硫酸钠等。
2. 处理工艺流程(1)预处理:将含氰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杂质和悬浮物。
(2)氧化反应:将预处理后的废水与氧化剂进行反应,将氰化物氧化为无毒的物质。
(3)沉淀分离:将反应后的废水进行沉淀分离,将产生的沉淀物与清水分离。
(4)中和调节:根据废水的pH值进行中和调节,使废水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5)净化处理:采用吸附剂、活性炭等材料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去除残留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6)清水回用:经过净化处理后的废水可以进行回用,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3. 处理效果评估(1)COD去除率:COD是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指标,通过测定废水处理先后的COD浓度,可以评估废水处理效果。
(2)氰化物去除率:氰化物是含氰废水的主要污染物,通过测定废水处理先后的氰化物浓度,可以评估废水处理效果。
(3)pH值:废水的pH值对生态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很大,通过调节废水的pH 值,可以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4. 应用案例某化工厂的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氰化物,对环境造成为了严重污染。
经过氰化物的化学氧化法处理,废水中的氰化物得到了有效去除,COD去除率达到了90%,氰化物去除率达到了95%。
经过中和调节和净化处理,废水的pH值调节到了6-9之间,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也得到了有效去除。
经过处理后的废水达到了环境排放标准,可以安全地回用。
5. 技术优势(1)高效:氰化物的化学氧化法可以高效地将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氧化为无毒的物质,去除率较高。
(2)可行性:该技术在工业应用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使矿区生态环境向良好转化,经过复垦后可用于农林牧或旅游业,条件合适,也可作为发展其它工业或城乡建设用地。
参考文献:[1] 程庆展1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J ]1矿山环保,2003(1):11~161[2] 曹 刚1对矿山企业生态经济管理的研究[J ]1矿山环保,2003(2):30~331[3] 康有全1浅论山西煤炭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J ]1资源・产业,2000(11):51~531[4] 乌海市志[M ]1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1[5] 乌海市人民政府1乌海市矿产资源储量核准报告[R]119971Exploitation of Wuhai co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mining zoneDING Zhi 2ping(Wuhai Land &Resource Authority ,Wuhai 016000,China ) Abstract :According to conditions of Wuhai coal resource and problems existed during its exploitation ,some conceptions and thinkings about mining and utilization of co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future are discussed.K ey w ords :mining and utiliz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mining zone ;problems and measures收稿日期:2004-04-13作者简介:钱元健(1975-),男(汉族),江苏盐城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环境工程专业、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