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脸不能喝酒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最致命的十大饮酒误区谎言1、喝酒红脸不易醉“喝酒脸红的人不容易醉”,这句话常在宴席上被用作劝酒的理由。
但事实上,醉酒和脸色并无多大关系。
一些人认为喝了酒面红如关公是好事,认为这代表血液循环好,能迅速将酒精分解掉,因此不容易醉。
但专家指出,酒量和脸色没有太大关系,因人而异。
事实上,导致很多人认为喝酒脸红的人不容易醉的原因其实是,红脸的人大家一般少劝酒,因此喝得少,加上酒后发困,睡上15-30分钟就又精神抖擞了,而白脸的则往往不知自己的底线,在高度兴奋中饮酒过量。
谎言2、 浓茶咖啡可醒酒有些人认为,酒后喝浓茶或咖啡有“醒酒”作用,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
酒后饮浓茶,茶中咖啡碱等可迅速发挥利尿作用,促进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的物质)过早地进入肾脏,使肾脏受损。
而咖啡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有刺激中枢神经和肌肉的作用,酒后喝咖啡会使大脑从极度抑制转入极度兴奋,并刺激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极大增加心血管的负担,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会超过单纯喝酒的许多倍,甚至诱发高血压。
谎言3、 喝醉了抠喉咙催吐日常应酬中,不少人采用的“秘诀”就是喝多了之后到卫生间“抠喉咙”催吐,呕吐之后感觉好受一些,甚至可以继续喝酒。
但专家指出,这属于“危险动作”。
抠喉咙催吐一定要在清醒时或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因为醉酒者意识不清,很容易吸入呕吐物引起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其次,剧烈呕吐会导致腹内压增高,除了容易引起胃出血外,还会使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引发急性胰腺炎等急症。
谎言4、酒兑饮料很时尚时下,喝酒兑饮料成了一种饮酒时尚。
红酒加雪碧,威士忌加冰红茶,啤酒加可乐……各种“混搭”组合数不胜数。
由于兑了饮料的酒浓度较低,感觉像在喝饮料,所以很多人对它情有独钟。
但专家提醒,通常用来兑酒的碳酸饮料,在胃里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会迫使酒精很快进入小肠,而小肠吸收酒精的速度比胃要快得多,从而加大伤害。
另外,兑着饮料喝酒,表面上看是稀释了酒,结果却容易让人越喝越多。
酒后红白脸哪个更伤身酒后红白脸哪个更伤身?亲朋好友聚会,难免把酒言欢,但高兴之余,你的肝可能在暗暗叫苦——有些人喝了酒面红如关公,有些人却丝毫没有改变,有人说喝酒红脸是好事,代表血液循环好,也有人说面不改色的人才是真正能喝酒的人。
究竟红脸和白脸,哪种情况更健康呢?1、红脸多还是白脸多?酒桌子上红白脸比例为4:6前天晚上新街口某大酒店的一场婚宴现场,共20桌,客人们敞怀痛饮,1个多小时以后,有些客人已经显出醉态。
记者略略做了统计,喝酒后,红脸的人还真不少。
20桌子上,大概有近200人喝酒,有的喝白酒,有的喝红酒,红白脸的比例大概为4:6,在饭桌上,大家也为“红脸酒量大”还是“白脸酒量大”而争论不休。
有人说,喝酒脸红的人不容易醉,有人说,喝白酒可能酒量更大。
他们也想寻找一个真实的答案。
2、脸红的原因——因为体内缺一种酶很多人认为喝酒脸红是酒精导致的,其实不然,是乙醛引起的。
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而脸部毛细血管扩张才是脸红的原因。
所以,喝酒脸红的人意味着能迅速将乙醇转化成乙醛,也就是说他们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
不过,我们不能忘了还有一种酶——乙醛脱氢酶。
喝酒脸红的人只有前一种酶而没有后一种酶,所以体内迅速累积乙醛而迟迟不能代谢,因此会长时间涨红了脸。
不过1—2个小时后红色就会渐渐退去,这是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将乙醛转化成乙酸,然后进入TCA循环而被代谢。
喝酒红脸,很多人以为是酒精导致的,其实不然,而是乙醛引起的。
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而脸部毛细血管的扩张才是脸红的原因。
所以喝酒脸红的人意味着能迅速将乙醇转化成乙醛,也就是说他们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
不过我们不能忘了还有一种酶——乙醛脱氢酶。
喝酒脸红的人是只有前一种酶没有后一种酶,所以体内迅速累积的乙醛而迟迟不能代谢,因此会长时间涨红了脸。
不过大家都有经验,当1-2个小时后红色就会渐渐退去,这是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将乙醛转化成乙酸,然后进入TCA循环而被代谢。
为什么喝酒有的人会脸红有的人会脸发白让我们从脸红的原因说起吧。
很多人以为是酒精导致的,其实不然,是乙醛引起的。
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而脸部毛细血管的扩张才是脸红的原因。
所以喝酒脸红的人意味着能迅速将乙醇转化成乙醛,也就是说有他们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 (alcohol dehydrogenase)。
不过我们不能忘了还有一种酶,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
喝酒脸红的人是只有前一个酶没有后一个酶,所以体内迅速累积乙醛而迟迟不能代谢,因此会长时间涨红了脸。
不过大家都有经验,当1-2个小时后红色就会渐渐腿去,这是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将乙醛转化成乙酸,然后进入TCA循环而被代谢。
那么喝酒比较厉害的人是怎么回事呢?这些人往往越喝脸越白,到一个点突然不行了,烂醉如泥。
那是因为这样的人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均没有,主要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氧化(因为P450是特异性比较低的一群氧化酶)。
那么,这样的人为什么会给人很能喝酒的感觉呢?那时因为他们靠体液来稀释酒精,个头越大感觉越能喝酒。
在正常情况下,酒精浓度要超过0.1%他们才会昏迷,对大多数南方人来说是半斤白酒,而北方人由于体型大,可以喝到8两到一斤白酒。
但不管什么人,如果他是脸越喝越白型的,最好不要超过半斤,不然有急性酒精中毒的可能性。
如果一个人即有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又有高活性的乙醛脱氢酶会怎样呢?他/她就是传说中的酒篓子。
如何判断他/她是不是酒篓子呢?看是不是大量出汗。
因为如果两个酶都高活性,酒精迅速变成乙酸进入TCA循环而发热,所以大量发热而出汗。
碰到这样的人你只能自认倒霉,就是十个八个正常人也斗不过他。
好在这样的人不多,大概10万分之一左右吧。
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喝酒脸红的人其实不容易伤肝脏,而和酒脸白的人特别容易伤肝脏。
红脸的人大家一般少劝酒,因此喝得少,酒后发困,睡上15-30分钟就又精神抖擞了。
而白脸的则往往不知自己的地线,在高度兴奋中饮酒过量,直到烂醉。
携带突变的乙醛脱氢酶的中国人,你该不该喝酒?(一)肝癌与喝酒的关系一直有人用西方的研究结果反驳日本学者和中国学者的研究结果,那就是:超过半数的肝癌是喝酒喝出来的。
日本的研究差不多六成,中国的统计研究表明:58% 的肝癌是喝酒喝出来的。
西方白人得肝癌的比例低,而且与喝酒关系不大。
那么,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一说到肝癌,必然要提到乙肝病毒。
要提到环境污染,必然提到CH2:CHCl(氯乙烯)。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化合物是啥玩意,其实您家里所有的下水道都是用的叫PVC的塑料管,而制造这个塑料管的材料氯乙烯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厉害的致癌化学物质。
要提到生物致癌物质,必然提到黄曲霉素,它是知道的最毒的致癌生物大分子。
然而,对比试验表明,这些环境因素并非是中国人得癌症全球第一(不仅仅是总数第一,更重要的是按人口比例算也是世界第一)的全部根源。
氯乙烯的空气污染和水源污染会增加肝癌和胃癌甚至食管癌等癌症的发病率,吃发酵的食品中含有黄曲霉素也会增加肝癌等癌症的发病率,但我们知道,并非带有乙肝病毒的人都得肝癌。
得肝癌的也不是都带有乙肝病毒。
最直接的数据来自于美国的统计。
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肝癌发病率要比美国白人高,要以倍数来计算的。
也就是说,中国人(严格地说亚裔黄种人)携带者与喝酒有关的突变基因也是导致肝癌的原因之一。
那么,遗传基因与喝酒有何相干呢?(二)“亚裔红脸病”的由来什么是“亚裔红脸病”呢?它的英文名字是Asia flush. 就是喝酒后脸红,甚至脖子都是红的。
为了说明这个病与肝癌的关系,我得先把酒精喝进肚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说起。
在文字表达上,专业人士用的跟老百姓用的不是一套。
但很多时候,土话容易理解。
比如这喝酒后的事儿吧,生物学家管那叫代谢途径,而老百姓的话就容易懂了,那叫“去毒”。
所以,当过工农大众的润涛阎喜欢让俺的读者容易搞明白,就是让没学过生物学的文科读者也能清楚这里边的猫腻。
酒精,就是乙醇,对人体没啥毒性。
四种脸红暗藏健康危机很多人都会有这么个生理现象就是爱脸红,有些人甚至吃药都会脸红,可是很多人都没去正视她。
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四种脸红暗藏的健康危机,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生理脸红每个人体质不同,有些人容易出现脸红,稍一活动就红光满面,一直容易脸红的人,往往面部出现从内而外、红黄交错的脸红,这是气血充足的表现,人们常常夸赞这些人“红光满面”,是健康的标志。
从西医解释,有些人末梢血液循环较好,稍一活动,面色就比较红润,这也是一种健康的表现。
还有一些人居住在高原,身体需要更多的红细胞来携带氧,造成脸红,这也是正常的。
另外,有些人会因为害羞、着急、愤怒、紧张等引起脸红,这些都是由于情感的改变而造成的心理性脸红。
是否不容易脸红的人身体不如容易脸红的人更健康呢?这不可一概而论,每个人体质各有不同,那些即使运动后、紧张时也不容易脸红的人,只要没有出现脸色发青,也是非常健康的。
吃药脸红服用一些药物也会引起脸红。
譬如服用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药就可能在扩张血管降血压的同时把面部的毛细血管也扩张了,造成一些脸红的现象,这是正常的反应,对健康没有太大的影响。
这些脸红藏危机脸红是怎么回事呢,如颈椎移位,刺激交感神经导致的面部血管扩张;阴虚导致的午后潮热;生活在紫外线较强的地区,也会出现高原红等。
无论是哪种原因造成的脸红,如果原来不容易脸红的人突然脸红了,有可能是身体机能出现问题,则要警惕。
脸红提醒别喝酒脸红就是不能喝酒的标志,喝酒脸红的人,不管有没有醉,都不应该继续喝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不少亚洲人喝酒以后,脸上身上的皮肤就变红,这个是由于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在体内堆积的结果。
酒精在人体内会通过各种酶分解成各种物质,如果某种酶缺乏或者不足,就容易分解产生乙醛。
如果乙醛大量堆积,就会容易脸红。
而乙醛对身体是有害的,所以,喝酒脸红那是在提示你,别再喝了,否则会导致体内积累更多的乙醛,造成更大的危害。
可能身体虚、肝阳上亢一些人如果面色出现颜色浮艳的红,同时伴有容易口干、大汗、脚气,则是阴虚的表现;有些人面色出现淡淡的红,但手脚容易发冷,常有胸闷、腰酸、肾虚、脉浮的症状,则是虚阳外越所致;如果是老年人出现红光满面,在中医上可能是肝阳上亢导致的,这主要表现为常常在下午时突然出现脸红;对于肝阳上亢的人,可以适当吃一些镇肝熄风汤剂、潜阳丹;对于肺阴不足或肾阴不足的人,则可以适当吃一些六味地黄丸;对于更年期的女性来说,可以适当吃一些逍遥散、百合地黄汤、生脉饮来调理气血。
喝酒上脸的人能喝酒的吗在平时喝酒的时候,会发现有好多朋友一喝酒就会满脸通红,这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喝酒后上脸,而且会发现这样的人不能喝,喝不多后就会出现难受的情况,也有人会说喝酒脸红的人酒走了皮肤,是能喝酒的表现,对于喝酒后上脸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不要因为不重视了后出现严重的后果,喝酒上脸的人能喝酒吗?我们来进行一下了解。
1、大概介绍一下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少量酒精可在进入人体之后,马上随肺部呼吸或经汗腺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中先与乙醇脱氢酶作用,生成乙醛,乙醛对人体有害,但它很快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酸。
乙酸是酒精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唯一有营养价值的物质,它可以提供人体需要的热量。
2、现在告诉你答案:喝酒上脸的人绝对不能喝酒!3、下面解释一下原因:酒精代谢分两步,第一步变成乙醛,第二步变成乙酸,喝酒脸红者体内富含乙醇脱氢酶,会迅速大量的把乙醇变为乙醛,但是这类人体内缺少乙醛脱氢酶,乙醇的第二步代谢就会终止,这样,体内大量的乙醛致使皮肤发红,这其实是一种中毒的表现,而且乙醛致癌,危害不小。
为什么传统认为脸红的人能喝?就是因为这些人体内富含乙醇脱氢酶,解酒快,不易醉,可是传统不知道的是,这类人解酒快的代价却是大量的有害物质残留体内。
4、另外,喝酒会脸红的族群跟喝酒不脸红的族群比起来:饮酒量少,两种人罹患食道癌的机率差不多饮酒量中,前者罹患食道癌的机率就会大增饮酒量大,前者罹患食道癌的机率就会高到不像话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喝酒上脸的人能喝酒吗的介绍,现在大家应该有了一定的认识,出现喝酒后上脸的情况我们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继续再有喝酒的情况,如果没有办法的话也不能喝多,对身体是一种严重的伤害,需要特别注意。
关于酒量与脸红,脸白的科学说明饮酒脸红的人不容易醉”,这句话常在宴席上被用作劝酒的理由。
但是,日本的一项研究说明,酒量不大,一喝就脸红的人,若是贪酒,他们得食道癌的机率要比其他人高出12倍左右。
专家指出,酒精进入人体后,被分解成乙醛。
乙醛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人体内有一种酶,对乙醛具有分解作用。
不太会饮酒的人,此种酶的分解功能一样较弱,因此喝就脸红。
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而脸部毛细血管的扩张才是脸红的缘故。
因此饮酒脸红的人意味着能迅速将乙醇转化成乙醛,也确实是说有他们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alcoholdehydrogenase)。
只是咱们不能忘了还有一种酶,乙醛脱氢酶(aldehydedehydrogenase)。
饮酒脸红的人是只有前一个酶没有后一个酶,因此体内迅速积存乙醛而迟迟不能代谢,因此会长时刻涨红了脸。
只是大伙儿都有体会,当1-2个小时后红色会渐渐腿去,这是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将乙醛转化成乙酸,然后进入TCA循环而被代谢。
那么饮酒比较厉害的人是怎么回事呢?这些人往往越喝脸越白,到一个点突然不行了,烂醉如泥。
那是因为如此的人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均没有,要紧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氧化(因为P450是特异性比较低的一群氧化酶)。
那么,如此的人什么缘故会给人很能饮酒的感觉呢?那时因为他们靠体液来稀释酒精,个头越大感觉越能饮酒。
在正常情形下,酒精浓度要超过0.1%他们才会昏迷,对大多数南方人来讲是半斤白酒,而北方人由于体型大,能够喝到8两到一斤白酒。
但不管什么人,若是他是脸越喝越白的,最好不要超过半斤,不然有急性酒精中毒的可能性。
若是一个人即有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又有高活性的乙醛脱氢酶会如何呢?他/她确实是传奇中的酒篓子。
如何判定他/她是不是酒篓子呢?看是不是大量出汗。
因为若是两个酶都高活性,酒精迅速变成乙酸进入TCA循环而发烧,因此大量发烧而出汗。
碰着如此的人你只能自认倒霉,确实是十个八个正常人也斗只是他。
喝酒容易脸红到底好不好春节已经渐行渐远,酒桌子上关于喝酒红脸好还是不好的讨论并没有得出最终的结论,劝酒的人说“脸红正喝得”,被劝的人说“要不得哟,再喝就倒了。
”喝酒脸红到底好不好?为什么有的人脸红有的人脸青?到底是酒精在作怪还是其他物质?今天我们来给大家一个答案。
喝酒表现有三种类型:一是粘酒就脸红的关公型;二是神色如常看起来千杯不醉,其实一喝就倒的深藏不露型;三是气定神闲笑傲酒场的绝代酒桶型。
那么,人喝酒为什么会脸红呢?大多数人都说是酒精里的乙醇在作怪,正确的答案并不是乙醇,而是乙醛。
乙醛有扩张毛细血管的功能,喝了酒以后,酒里的乙醛使得人面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通过得更多,人的脸才会红起来。
那为什么有的人脸红有的人不红呢?答案在各人身体里的酶不同。
人体内有两种酶会对酒精产生作用,一种叫做乙醇脱氢酶,这种酶能够迅速将乙醇转化为乙醛,体内含有大量这种酶的人,往往能够在喝酒后很短的时间内出现脸红的症状。
另外一种称为乙醛脱氢酶,喝酒脸红的人只有前一个酶没有后一个酶,所以体内迅速累积乙醛而迟迟不能代谢,因此会长时间涨红了脸,只能期待肝脏里的P450(特异性比较低的一群氧化酶)来慢慢将摄入的酒精代谢掉。
深藏不露型虽然看起来神色如常,其实他们最悲剧,因为他们的体内两种酶都没有,所以不会表现出脸红的症状,只能靠肝脏悲催地慢慢分解,故这样的人最搞不清楚自己的底线在哪里,最容易喝醉,肝脏也最容易受损。
喝酒不脸红并不代表此人的酒量就一定大,至于绝代酒桶型,他们身体里两种酶的含量都极高,体内的酒精能够迅速被代谢成为汗水和热量排出。
遇到这样的人,可千万要和他们斗酒,否则下场真的会很惨。
不管喝酒脸红不红,酒量大还是酒量小,喝的是嘴巴,辛苦的是肝脏。
烟和酒都不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不管是上千一瓶还是几块钱一斤的酒,其成分99%是水和酒精,小酌怡情,斗酒伤身,切记切记。
流言:大约三分之一的东亚裔喝酒会脸红,这种症状称为Asian Flush,会增加患致命食道癌的危险。
有喝酒脸红反应者是因为其代谢酒精的酶ALDH2的基因有缺陷,不能把乙醛代谢成醋酸盐,因而导致有毒的乙醛在体内大量累积,造成血管扩张,引起脸红反应。
~~~不逞强了,以后少喝或不喝,坚决不能患食道癌呀!真相:流言里所指的,喝酒以后很快脸上身上的皮肤就变红的现象确实存在。
由于常常发生在亚洲人的身上,所以才被称为“Asian Flush”,也被称为“Asian Red”或是“Asian Glow”。
但是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对酒精过敏的反应,往往不管不顾地继续喝,或者试图通过吃抗过敏药来缓解。
其实这个和过敏可没有关系,是由于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在体内堆积的结果。
酒精如何代谢喝酒以后,酒精在消化道被吸收进入血液,除了不到10%的量是以乙醇原形由肺和肾排出,主要的代谢发生在肝脏。
简单来说,酒精首先经乙醇脱氢酶(ADH)催化,代谢得到乙醛。
乙醛会进一步在乙醛脱氢酶2(ALDH2)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酸,乙酸再会参与到体内的多个代谢途径中去,最终得到CO2和水,排除体外。
这其中,除乙醇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外,危害最大的就是乙醛了,对许多组织和器官都有毒性,可能造成DNA损伤,也被认为有多种致癌效应。
在动物试验中甚至用乙醛来做癌症模型的诱变剂。
可见,如果体内的乙醛堆积起来,对健康是很不利的。
乙醛的出口就是被ALDH2代谢,所以如果ALDH2的作用出现问题,乙醛就有可能堆积起来。
而其他非特异性的氧化酶,尽管也可以氧化乙醛,但是效率也没有ALDH2高,需要的时间更长。
乙醛在体内滞留的时间越长,对机体的损害就更大。
对付乙醛的重要法宝就是前面提到的乙醛脱氢2(ALDH2)。
但是,有一部分人编码ALDH2蛋白的基因存在缺陷,使得酶蛋白487位的谷氨酸(Glu)被赖氨酸(L ys)取代。
Glu等位基因(ALDH2*1 )编码得到的是具有正常催化活性的蛋白,而Lys等位基因(ALDH2*2 )编码得到的是没有活性的蛋白。
中学生物课学过,我们的体细胞内每个基因位点都有两套基因,可能包含不同的等位基因。
对于ALDH2 ,如果全都是Lys等位基因,得到的是L ys / Lys纯合子,则完全没有ALDH2活性。
如果一份是Lys等位基因,一份是Glu等位基因,得到的就是Lys / Glu杂合子,则会具有较低的ALDH2活性,实际上,杂合的ALDH2活性比正常的ALDH2要低100多倍。
这两者在代谢速度上的差距实在是很巨大呀。
研究报告怎么说?基因不同,酶活性不同,造成酒精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同。
正常人群有着正常的ALDH2,可以更快的代谢乙醛,不容易引起乙醛的堆积,对健康的危害稍小些。
但对于基因存在缺陷的人,情况又分为两种。
ALDH2 Lys / Lys纯合子,由于完全不能代谢
酒精,不胜酒力,很快就醉倒了,所以反而不会去喝酒,对健康也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
但如果是ALDH2 Lys / Glu杂合子,由于还是具有弱的ALDH2活性,经过不断的磨练,会逐渐对乙醛、脸红现象产生耐受,成为习惯性的重度饮酒者。
关于饮酒、ALDH2 基因缺陷以及食道癌的发病率之间的关系,Philip J. Brooks和Akira Yokoyama做了详细的研究,论文发表在2009年的PLoS Medicine上[1]。
他们认为对于酗酒的人来说,ALDH2 Lys487等位基因同时对脸红和食道癌的高发有着重要的影响,只能产生ALDH2 Lys / Glu杂合子的人如果酗酒的话,可能罹患食道癌的风险要比没有ALDH2 基因缺陷的人高。
这篇论文的目的是提示医生,可以通过询问病人是不是喝酒很容易脸红来判断他们是不是ALDH2 存在缺陷的人,并且由于这类病人如果喝酒的话,罹患食道癌的几率可能会更高,所以应该劝告他们少喝酒,并且增加食道癌方面的检查。
这项研究中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和台湾地区的人群。
2010年的一篇论文对大陆人群的情况进行了研究[2]。
结论类似:存在ALDH2 基因缺陷的酗酒者比正常酗酒者罹患食道癌的几率要更高。
结论:流言证实。
从已知的相关基因研究结果来看,脸红确实是“不善饮酒”的标志,而非好事。
许多人依据自己是不是醉倒来判断该不该继续喝,甚至有人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酒量见长就没事了。
其实,本来不胜酒力的人经过锻炼对酒精耐受了,反而会喝更多的酒,导致体内积累更多的乙醛,造成更大的危害。
所以,喝酒脸红的人还是不喝或者少喝为好呀,不仅仅是为了防范食道癌,对很多疾病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