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 (危机意识)
- 格式:ppt
- 大小:6.67 MB
- 文档页数:29
困境时迎难而上,顺境中居安思危。
这是先科电子有限公司的经商哲学。
二十多年走来,先科总能在逆境中迎来柳暗花明,并能在顺境中未雨绸缪。
中国电子制造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迎来了一波大浪淘沙。
就在同行纷纷缩减推广开支求生存的时候,先科却仍然坚持投放广告。
先科副行政总裁林俊安先生说:“我们内部曾经有人建议暂时取消推广方面的投入以节省开支,但这样一来,我们就无法继续向买家展示公司的实力。
为了维护先科一贯以来在买家社群中的良好声誉,我们坚持不中断广告。
”这种坚持为先科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发展赢得了先机,最终获得了众多买家的青睐。
然而,当经济开始复苏,许多工厂为恢复的订单纷纷扩大产能的时候,先科却从中看到了危机,如人民币升值可能带来的生产成本上涨,以及欧美市场漫长的复苏期可能导致供应大于需求等等。
先科针对这些可能的困难一一采取了措施,防患于未然。
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公司坚持从日、韩、台湾等地区进口一定比例的原材料,采用美金结算,从而可以抵消部分因汇率变动而造成的损失。
在控制生产成本方面,先科一直注重培养优秀的工程部人员。
他们致力于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降低损耗,使公司的人均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针对海外需求可能低于预期,先科利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积极拓展内销业务,近年来与海尔、海信、美的、TCL等多家国内知名的大客户合作。
对于不太熟悉的华北市场,先科也主动出击,通过参展等方式,扩大先科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占有率。
在林先生看来,敢为人先、居安思危,企业方能脱颖而出、持续发展。
先科始终坚持这一理念,从当年只有5人的贸易公司,发展成为今天全球玻封二极管行业领先的生产商之一。
就在许多中国生产企业还在发展品牌的路口迟疑的时候,先科已经成功建立起深受买家信赖的品牌。
“当我们决定去发展自有品牌的时候,我们希望在(电子元器件)行业的知名贸易杂志上刊登广告,来让国际买家知道先科的存在,我们选择了亚洲资源(环球资源前身)。
”“通过在环球资源贸易杂志中刊登大版面广告,我们让客户知道先科是一家正规的、有实力的供应商。
描写居安思危的诗句
以下是一些描写居安思危的诗句及其意思和出处:
1.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
意思: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
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
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意思:指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会有眼前的忧患。
3.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周易·系辞下》
意思:在平安的时候不忘记危难,在生存的时候不忘记灭亡,在国家大治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祸乱。
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意思:忧愁患害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
5.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王安石《金陵怀古》
意思:豪华生活都是在成功之后才能享受的,哪里知道贪图安逸享乐往往与灾祸相连。
居安思危【注音】jūānsīwēi【出处】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解释】居:处于;思:想。
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
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劝诫人【结构】联合式【近义词】常备不懈、安不忘危、防患未然【反义词】高枕无忧、及时行乐、刀枪入库【押韵词】光棍不吃眼前亏、心若寒灰、笑语指麾、权重秩卑、蓬闾生辉、折矩周规、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播弄是非、败兴而归、众毁所归【年代】古代【英文】bepreparedfordangerintimesofsafety【德文】auchinFriedenszeitenanmǒglicheGefahrendenken【日文】治(ち)に居て乱(らん)を忘(わす)れず,安定(あんてい)に居ても危難に備(そな)える【法语】entempsdepaixpenserauxdangersfuturs【语文同步】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魏徽《谏太宗十宗疏》高中二册·课文·23【成语典故】春秋时期,晋、宋等12国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只好向晋国求和。
郑国给晋国送去金钱珠宝美女等。
晋悼公就把贡品分给大臣享乐。
魏绛劝谏晋悼公不要只图享乐,要居安思危。
晋悼公认为他言之有理,就采纳他的建议【成语示列】得宠思辱,居安思危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回【成语例句】◎源头不通而希望流水长远,根本不固而希望树木茂盛,德义不厚而希望国家安定,我虽愚笨,也知道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国君担负着重任,处于天下最高的地位,如不能居安思危,力戒奢侈,励行节俭,这就象砍断树根却要求树木茂盛,堵塞源泉却要流水长远一样。
◎《周易》全篇贯穿的忧患意识,就是要人们"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2016年8月24日——丙申年七月二十二日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思危》(宋)司马光,在安逸的环境里,要时刻考虑到危险降临。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居安思危。
拼音:jūānsīwēi。
出处:《左传·襄公十一年》。
释义: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
基本资料【词目】:居安思危。
【拼音】:jūānsīwēi。
【释义】:居:处于,处在。
思:想,考虑。
危:不安全。
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
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
【出处】:1.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2.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隋元会大飨歌·皇复》:“居高念下,处安思危,照临有度,纪律无亏。
”3.宋·徐铉《颂德赋》:“疆事渐宁而备不可去,居安思危睹灾惧。
”4.梁·沈约《宋书·文五王传》:“今虽先天不违,动干休庆,龙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思虑,不可不惧。
”5.明·无名氏《白兔记·寇反》:“古人有言:‘得宠思辱,居安虑危。
’”6.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回:“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7.《明史·郑本公传》:“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
”居安思危——大自然真实写照相关辨析【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示例】:居高念下,处安思危,照临有度,纪律无亏。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隋元会大飨歌·皇复》)。
【近义词】:常备不懈,安不忘危,防患未然,安不忘忧,处安思危,居安虑危,未雨绸缪。
【反义词】:高枕无忧,及时行乐,刀枪入库,麻痹大意,【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成语正音】居,不能读作“jù”。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居安思危”是句军事成语。
意思是说,处在和平安定的环境,要时刻想到战争的危险,并从精神到物质做好允分准备。
此语最早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
在春秋时期,晋悼公做了中原的盟主,采纳大将魏绛的策略,联合11个盟国去攻打郑国。
郑国请求讲和,并送给晋悼公一大批乐师、乐器、歌女、兵车作为礼物。
事后,晋悼公把一半的歌女、乐器赏赐给功臣魏绛,还得意忘形地说:眼下天下太平,可以享乐一番了。
但魏绛非但不接收馈赏,反而向晋悼公进言:“愿君安其乐而思其终也。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敢以此规。
”意思是说,愿君王享受快乐时,要考虑到国家以后的事情,在安定太平的时候,要想到战争的危险,只有这样去想问题,就会有准备;有准备就会免遭祸患。
我斗胆总这些话来规劝您!魏绛的忠告,使晋悼公醒悟,从而保持了多年的戒备。
从此,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就成为人们应付战争和其他不测之事的常用语,而且还作为国防建设、治军原则和战备方针,一直为历代兵家所继承。
《诸葛孔明传·戒备》一书,记载了三国时的诸葛亮一段话:“若仍居安而不思危,寇至而不知惧,此谓燕巢于幕,鱼游于鼎,亡不待夕矣。
”就是说,处于和平安定的年代不考虑战争的危险,敌人突然进攻又不知如何抵御,这就像在幕布上筑巢的燕子,在热锅里游泳的鱼儿一样,立刻就会灭亡。
“居安思危”的相近说法是“安不忘危”。
意思是说,太平年代与平安岁月,不可忘记战祸、灾难等危险。
西汉刘向《说苑·君道》称:“安不忘危,故能终而成霸功焉"。
所以,有战略眼光的历代将帅都把“居安思危”“安不忘危”“有备无患”作为治军的座右铭,牢记心中,落实在行动上。
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主席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的事情总是这样的,你准备不好,敌人来了;准备好了,敌人反而不敢来......'选自《毛泽东传》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314页大体上有以下四种情形:第一、太平盛世,安不忘危。
牢固树立危机意识浅议蒋文清“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都是一种超前的危机意识。
而刘为总:“最大的风险是事在人为”更如同是清醒剂,能让我们在危机来临之前保持清醒。
振冲昨天的辉煌并不意味着今天的成功,人最好的时候可能是最不好的开始—“危机”往往就是这时悄悄来临的。
因此,我们不能陶醉于以往的成功经验,必须永远保持“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
不满足现状,持续不断地挑战自我,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竞争激烈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没有危机意识就会面临“杀机”,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就会迎来“生机”。
作为企业来说,树立危机意识,就要不断创新,不断适应形势的变化,甚至具有超前性的经营管理。
一些企业往往在强盛时就开始衰落了,这是因为在这个时候,他们忽略了危机的存在,忘记了残酷的竞争需要他们不断自我激励。
反观国内外长期站住脚的企业,则对危机意识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公司蒸蒸日上时,反而提出了“末日管理”的理论,在公司内部造成强烈的危机感,让员工体会到危机真的来临了,以此来激发员工不断向上的斗志,并设定公司的年经济增长率目标。
树立危机意识对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深思。
我作为公司的一名员工来说,树立危机意识后,就要加倍珍惜工作,尽最大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不断追求进步。
这种危机感体现在对工作的珍惜程度上。
危机感强的员工,总会对工作倍加珍惜,他们总是尽职尽责做好工作,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珍惜工作,不时刻保持危机感,自己的位置就有可能被别人替代,自己不珍惜工作,就如同冷水中的青蛙,面临被企业淘汰的危险。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这句话就是危机感的最好体现。
我们今天面临的紧迫任务是:必须拥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不断的改变自己以前的思维模式和做事态度,来适应公司大发展的需求。
在振冲,在我服务的期限内,我必须做到和公司步伐保持一致,完成公司的每项任务,并成为我工作的准则。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鲸遇到身体瘦小的沙丁鱼时,便张大嘴巴跟在逃命的沙丁鱼后面穷追不舍,离海滩越来越近了,鲸却浑然不知。
等鲸以极快的速度接近海滩时,要避开险境已经太迟了,巨大的身体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陷在海沙中无法动弹。
而沙丁鱼只要很少的水就可以存活甚至逃生。
(材料分析:在水中庞大的鲸无无疑是强大的,不会把弱小的沙丁鱼放在危险意识之列,所以它才无所顾忌地穷追不舍,却浑然不知危险随着离沙滩越来越近而逼近了它。
所以身处强势时更要有危机意识。
)一位退休的老人去日本旅游,看见一群小孩在玩一种“生存”的游戏,那是几副卡片,上面印着老虎、狼、狗、羊、鸡、猎人等图案。
后来,那个退休的老人渐渐地发现,当每个孩子手里的虎和狼都灭亡后,一只羊就可以吃掉一只狗,那个退休的老人很不理解,孩子们认真的解释道:“因为虎和狼都没有了,狗没有什么可怕的,它就十分的安逸放松,因此不但一只羊可以吃掉它,就连两只鸡在一起都能将它消灭。
”(材料分析:孩子的回答,不只让那位老人惊讶,我想,更令我们惊讶!强者在没有敌人的情况下,他们都处于一种放松、安逸的境界,跟本没有把任何弱者放在眼里,把警惕性抛到了九霄云外了,其实他一直生活在一种危险的境地中。
)有的人到了一定的位置,就会自动感觉太好。
这种最好的自我感觉,有可能恰恰潜藏最大的危机。
人在处于顺境时,千万不要盲目乐观,更不要自以为是,因为鲜花后面可能有陷阱,顺境之后,可能正面临很大的失败。
与其等到竞争危机来临时,才被迫被动放弃优越,不如在顺境中主动放下过去的优秀,让自己永远处于最佳的优势。
马云在2008年经济大繁荣时看到了危机。
中国的房地产是一个例证房价一路狂奔繁荣楼市背后危机四伏。
想当年,房价上涨、土地供应量增大、融资便利……这一切都让房地产企业越来越目空一切,眼里只有追逐的小鱼,向前跑的姿势足以用“狂奔”来形容,有谁会看到在此形势之下,过快的扩张已经悄悄地使得房企经营风险不断增加呢。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篇一:居安思危范文【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海尔张瑞敏:“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联想柳传志:“我们一直在设立一个机制,好让我们的经营者不打盹,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
”华为任正非:“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
我们该如何应对华为的冬天?”微软比尔·盖茨:“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
”戴尔电脑迈克尔·戴尔:“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一想起事情就害怕。
但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
”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内涵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要书写清楚,出现错别字扣分。
一、居安思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斑马从不曾忘记奔跑,因为它知道只有跑得快才能逃避敌害,获得生存;蚂蚁一入秋就开始不停忙碌,因为它知道只有积累得多才能穿越寒冬;小树在还是苗的时候就不停地向深处扎根,因为它知道只有根扎得牢才能顶得住暴雨狂风。
动植物尚且知道在安逸的条件下为以后的艰难做准备,我们人类呢,不是更应该懂得,居安思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吗?【简析】排比句式开头,引出中心论点。
既展示文采,又简明扼要。
迈克尔·戴尔说过:“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一想起事情就害怕。
但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
”也许有人会说,他是胆小鬼;可我不这样认为,这句话恰好说明他是个有见识的人。
因为有见识才能意识到潜在的危机,才有了如今戴尔电脑的辉煌成就。
所以说,人要学会居安思危。
【简析】紧扣作文材料,阐述蕴含哲理。
南唐李后主的亡国史大家并不陌生,就是因为他沉溺于靡靡之音,荒废政事才造成了亡国惨剧。
尽管当时大臣已经提醒政治并不安稳,但他只认为自己身居皇位,生活安逸,却没有想到日后沦为亡国奴的悲惨境遇。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备:防备;患:患难。
有备无患释义为事先有准备,就可能避免祸患。
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这几句大意是:处于安全环境时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考虑到危险就会有所准备,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具有深广的警戒意义,无论对治国、理家或其他事业都适用。
古往今来的用兵方法很多,归结为一个方法就是要做到有备无患,在思想上要有危机感,别以为对手没有来进攻就是天下太平了,自己应当有充分的准备,严阵以待,随时防备,既有防卫措施,又能杀他个干干净净。
不能因今日对手没来进攻而心存侥幸,要依靠自己力量使它无法发动进攻,先下手为强,防患于未然。
国防战略是一个国家的综合战略。
“兵者,国之大事”,国家政权依赖于武装政权的保护,在诸侯国兼并的时代武装力量强弱关系到国家存亡,所以必须备战自保,未雨绸缪。
国防建设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经济战略和政治战略都是围绕着国防需要而展开的具体计划和措施,外交战略也是配合国防需要的。
有国家存在,必须有国防建设。
但是,古代许多诸侯国的君主和大臣在和平安定的暂短时期内忘记战争威胁而麻痹大意,享乐腐化,使国力日渐衰弱而亡国了。
因此,安不忘危,治不忘乱,无事时常像有事一样防备,防患于未然,才是建设国防的道理。
国防的基础是物质力量,国君必须“以御富民,故曰固国”“宜以厚爱其民”,经济力量的强弱决定了国防力量的大小,人心向背决定战争胜败。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追求富国强兵,孙武子已经把“富民”作为“固国”的基础。
孙膑在回答齐威王的强兵之术时说:“要想强兵,必先富国”,“国富则民众,民众则兵强,兵强则土广,土广则主尊令行”。
富国的根本途径是富民政策。
有备无患国防战略思想,启示国君和将帅平时要战备,时刻防备敌军进犯。
这个战略思想也提醒指挥官和全体官兵在战场上决不能麻痹大意,处处要防患于未然,避免意外事件的冲击。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居安思危俗话说:再富也富不过三代。
正如魏徵对唐太宗的告诫——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往往被麻痹了,生活如许这般的顺畅,自然不会想到困难之时,只一味的追求享乐,追求安逸。
因此,我们应当有一种忧虑意识,居安思危。
非洲兰洽河两岸分别有两群羚羊,令人奇怪的是,两地羚羊的繁殖能力以及生存能力有着天壤之别。
是品种的优劣是基因的变异都不是。
原因很简单——东岸有狼群。
众所周知,狼是羊的天敌。
自然界中适者生存的定律,使得东岸的羊儿时刻警惕,以便发现狼群便奋力奔跑。
在它们的意识中都知道落后在后面的下场——死亡。
而西岸的羚羊在自己的领域中随心所欲,没有一种忧患意识,“逃命”的意识,以致危险来临之时,无力抵抗。
由此可见,忧患过活是幸福的源泉,安逸享受是苦难的开始。
如果我们人人都像西岸的羚羊们一样,不懂得居安思危,那么,我们的未来必定是黯淡无光,不堪一击,我们的民族亦会变得如同龟裂的土地一样失去灵性。
有人说,我只想像陶潜一样“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却说不定有一天战火会烧焦你的菜园子;有人说,我只希望静观天外云卷云舒,却说不定有一天空气中都是漂浮着血色的颗粒。
这些都是人们所谓安逸中的危。
说不定的事,想不到的事多着呢,却都由不得你!就像被关在笼子里四年的秃鹰,“锦衣玉食”惯了,它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它会被放飞,也想不到它会死于饥饿。
你可以追求安逸自在,但世界却不会因为你想安逸而让你安逸。
人的生命应当如同河流一样,在平缓细流中不断地积蓄力量,才能越过前方的山丘,继续前行。
那些安于现状、无力奔腾的水滴,只会成为一潭死水。
死水是死的,而前行的河流就是活水。
古人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即使在最安逸的情况下,也不忘前方的障碍,乃谓之居安思危。
人人都有一方天地,都需居安思危作支撑,因为谁也不知道哪一天它就那样突然地塌了下来。
居安思危(2)想必大家看了这个题以后,一定都会觉得非常奇怪吧。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文《居安思危》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居安思危吗?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吧。
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一场大暴雨,很多果子都被冲走了,其他小动物都没有吃的,饿肚子了。
但是小兔子因为提前做了准备,还有存粮,所以它没有挨饿。
《居安思危》小朋友们,我给你们讲个故事。
从前有个小村子,村子里的人们每天都能吃饱饭,开开心心的。
有个叫小明的孩子,他看到大家都这么幸福,心里也很高兴。
但是他没有只顾着玩,而是想着万一哪天粮食不够了怎么办。
于是,他每天都会帮着大人多干活,还跟着大人学习怎么种更多的粮食。
后来,有一年天气不好,粮食收成特别少。
好多人都没饭吃,可小明他们家因为提前做了准备,还有粮食,度过了难关。
《思则有备》小朋友们,今天我来讲一个有趣的事儿。
有一只小松鼠,它住在一棵大大的松树上。
秋天到了,树上结满了好多好多的松果。
小松鼠可高兴啦,每天都吃得饱饱的。
可是小松鼠很聪明,它一边吃一边想:冬天快来了,到时候没有松果吃可怎么办呀?所以,它就每天都努力地收集松果,把它们藏在树洞里。
这就告诉我们,要多想想,提前做好准备,这样就什么都不怕啦。
《思则有备》小朋友们,听我讲哦。
在一个大农场里,有一群小鸡。
每天,它们都能在农场里找到好多好吃的谷子。
其中有一只小鸡,叫花花。
花花一边吃一边想,如果有一天谷子没有了,那可就糟糕啦。
于是,花花就开始学习自己找虫子吃。
它还告诉其他小鸡也要做好准备,万一没有谷子了,还有虫子可以吃。
后来,真的有一段时间农场没有谷子了,好多小鸡都饿着,只有花花和听了它话的小鸡,因为提前学会了找虫子,没有饿肚子。
所以呀,我们要多想想,做好准备,才能应对困难哟。
《有备无患》小朋友们,我来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有一天,小熊要去森林里采果子。
它的小伙伴们都说:“今天天气这么好,肯定能采到好多果子。
”可是小熊想,万一下雨了怎么办?于是它带上了一把雨伞。
小熊在森林里采果子的时候,真的突然下起了大雨。
其他小动物都被淋湿了,只有小熊因为带了雨伞,没有被雨淋湿,还顺利地带着果子回家了。
居安思危的原文原文出处“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故事原文楚子囊乞旅于秦,秦右大夫詹帅师从楚子,将以伐郑。
郑伯逆之。
丙子,伐宋。
晋侯以乐之半赐魏绛,曰:「子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
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请与子乐之。
」辞曰:「夫和戎狄,国之福也;八年之中,九合诸侯,诸侯无慝,君之灵也,二三子之劳也,臣何力之有焉?抑臣愿君安其乐而思其终也!《诗》曰:『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
乐只君子,福禄攸同。
便蕃左右,亦是帅从。
』夫乐以安德,义以处之,礼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厉之,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所谓乐也。
《书》曰:『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公曰:「子之教,敢不承命。
抑微子,寡人无以待戎,不能济河。
夫赏,国之典也,藏在盟府,不可废也,子其受之!」魏绛于是乎始有金石之乐,礼也。
故事简介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围攻郑国。
郑国忙向晋国求和,晋国表示同意,其余11国因为惧怕晋国,也就停止了进攻。
郑国为了答谢晋国,赠送给晋国许多兵车、乐器、乐师和歌女。
晋悼公十分高兴,于是把歌女的一半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并对他说:“你这几年中为我出谋划策,事情办得很顺利,真是太好了,现在让咱们一同来享受享受吧!”然而,魏绛却不肯接受,劝晋悼公说:“现在您能团结和统率许多国家,这是您的能耐,也是大臣齐心合力的结果,我并没有什么功劳,怎能无功受禄呢?不过,我很愿意您在享受快乐的时候,能够想到国家以后的许多事情。
《书》上说:‘安居的时候,应该想到可能发生的危险。
’能够这样做事才会先有准备,有准备才可避免失败和灾祸的到来。
”启示这则成语故事告诫我们无论处于多么安逸的环境下,都要时时刻刻保持着警惕,尽量想到可能发生的危险,如此才能做足充分的准备,一旦发生难事,可以立刻做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