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民法论文8000字非婚生子女-精选word范文 (2页)
- 格式:docx
- 大小:14.17 KB
- 文档页数:2
论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的保护摘要:对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的保护,是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尤其是非婚生子现象越来越普遍,人们对婚育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因此,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保护成为当前中国立法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今,大多数国家都注重儿童的权益,切实有效地保护非婚生儿童的权益。
本文基于对非婚生子女概念的界定及其法律地位的变化,分析了我国对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现状,并进一步提出在现有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背景下更加完善对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
关键词:非婚生子女继承权法律地位1.非婚生子女概述及法律地位1.非婚生子女的界定说到非婚生子女,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是指不是合法配偶所生的孩子,这是对其进行通俗地解释,未婚生育的子女,它是与婚生子女相对称的1。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例子比比皆是,有订了婚但是没结婚的男女所生的子女,亦或者是根本没有订婚,只是热恋当中的男女所产下的子女,又或者是已经结婚的男人或者女人在外面与别人出轨生下的子女,最后更加不幸的是女性被强奸后所生的子女,与人交易代孕所生的子女,男人有钱在外面包二奶所生子女等等。
这种情况并不罕见,追根溯源到古代什么"奸后生子"、"婢女生子",就是我国非婚生子女的由来。
非婚生子女没有相关的条文对其含义进行释明,因此这就让非婚生子女的的法律保护范围变得可大可小,法官进行判断时,采用什么学说与观点就很重要。
对其定义,主要由以下几个权威性的观点:第一,以怀孕时父母间是否有婚姻关系作为标准,所以这种观点就是以婚姻关系为节点,即如果子女降生在父母没有婚姻关系之前就是非婚生子女,时间再往前推一点,只要成为受精卵没有婚姻关系的父母所生的子女就不属于婚生子女,如,受胎时没有关系、出生时或者出生后父母处于婚姻关系的子女2。
第二,以子女出生时父母是否具有婚姻关系作为标准。
这种标准相比较于第一种时间更往后推移了,相对于非婚生子女的标准更宽泛一点,对其是有利的,只要在其出生时父母结婚,就算做是婚生子女。
非婚生子女抚养费诉讼状范文【非婚生子女抚养费诉讼状范文】当事人一:原告(父母亲称谓)当事人二:被告(父母亲称谓)诉讼请求:原告请求法院裁决被告按照一定标准支付非婚生子女抚养费,保障子女的日常生活和成长教育权益。
事实与理由:1. 原告与被告非婚生育了一个名叫(子女姓名)的儿女,双方应共同承担抚养责任。
2. 原告一直独立抚养子女,承担了绝大部分的生活费用和教育费用。
3. 被告明知自己是孩子的生父,但长期以来未承担应有的抚养责任,给原告及子女造成经济负担。
4. 根据法律规定,父母亲都应当对子女负有抚养责任,非婚生子女不应因此受到任何不公平的待遇。
证据:1. 出生证明、户口本等证件。
2. 原告的现金消费记录、生活费支出凭证等。
3. 相关的通信记录、短信、邮件等证据,证明被告承认了与子女的亲子关系。
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 "子女享有双方父母的抚养和教育。
"2.《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四条:“对于女方怀孕的情况,含糊其辞或者以其他理由拒绝承认的,中央国家机关有关方面应当给予宣传,坚决予以制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三条: "夫妻一方独立承担家务劳动的,经济上有权向对方请求补偿。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婚先育人民法院民事纠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三条:"父母一方投入过较多的抚养费用、精神财富养育孩子、为孩子提供均衡发展的环境,则可请求对方承担适当抚养费支付义务。
"诉讼请求:1. 被告应按照一定标准支付非婚生子女抚养费,用于确保子女的日常生活和成长教育权益。
2. 法院应判令被告支付原告诉讼费用。
案件事项:1. 因非婚生子女抚养费的支付纠纷,原告诉至本法院;2. 原告认为被告没有履行其抚养义务,并提出诉讼请求。
陈述事实和依据:1. 原告与被告在(具体时间)期间非婚生育了儿子/女儿一名;2. 自从儿子/女儿出生之后,原告一直独自承担子女的抚养、教育和日常生活费用;3. 原告提供了现金消费记录、生活费支出凭证等一系列证据,证明自己一直在承担抚养费用;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子女享有双方父母的抚养和教育,父母亲都有抚养责任;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三条,父母一方独立承担家务劳动的,有权向对方请求补偿;6.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婚先育人民法院民事纠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三条,父母一方投入过较多的抚养费用、精神财富养育孩子、为孩子提供均衡发展的环境,则可请求对方承担适当抚养费支付义务。
论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内容摘要:我国在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在现实生活中,非婚生子女较之婚生子女的地位和待遇相差甚远,非婚生子女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本文通过对非婚生子女的权益状况及保护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来探讨如何通过具体的法律措施对非婚生子女进行保护。
关键词: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一、非婚生子女的概念与法律地位我国目前的婚姻法至今未对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的概念给出一个法律上的准确定义,这就使得非婚生子女的概念在不同的法律书上有了不同的定义,使其非婚生子女的概念有了意思相同或相近而用词又有差别的特点,有学者认为非婚生子女的定义是指婚生子女的对称,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
而有的学者认为对非婚生子女的定义是非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包括已婚男女与人通奸所生的子女,未婚男女所生的子女,未婚子女被奸所生的子女。
从其概念的不统一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还是有问题存在的,其保护的力度和重视的程度还是不够的,也就使得非婚生子女的权利和利益得不到一个很好的有效保护,从而非婚生子女的一些问题在保护的时候无从下手,这样也会使非婚生子女在法律上得不到一个明确保护的地位,使其某些权利和利益得不到法的确认和确定,所以说只有在给非婚生子女一个明确的法律概念和环境的前提下,才可能谈到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否则谈到的任何一种保护都是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和缺乏依据的。
因此我们只有在给非婚生子女一个能够反映其自身的真实情况和符合自身特点,并跟当今社会环境相吻合的概念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对非婚生子女的权利和利益有一个更好的保护,只有这样非婚生子女的保护才可能在今后的立法和法律的修改中慢慢的变的系统化和完整化起来,使其非婚生子女的权利和利益得到真正的保护。
这样也便于非婚生子女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同时也有助于非婚生子女履行自己对社会和对亲生父母或继父母、养父母在年老后所应尽的赡养扶助的义务。
第1篇一、案件背景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关系越来越复杂,私生子问题也日益凸显。
私生子,即非婚生子女,是指没有合法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
由于法律地位的特殊性,私生子在继承、抚养、赡养等方面往往面临诸多困扰。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私生子法律案件为例,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解析。
二、案件简介原告甲,女,28岁,自称与被告乙(男,45岁)非婚生子关系。
甲声称,在2018年,其与乙在未登记结婚的情况下生育一子丙。
然而,乙却否认甲的指控,称其并无非婚生子。
甲遂将乙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其与乙之间存在非婚生子关系,并要求乙承担抚养责任。
三、案件争议焦点1.甲与乙之间是否存在非婚生子关系?2.若存在非婚生子关系,乙是否应承担抚养责任?四、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继承开始前死亡的,由其配偶、子女、父母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五、案件解析1.甲与乙之间是否存在非婚生子关系?根据甲提供的证据,包括出生证明、医疗费用支付凭证等,法院认定甲与乙之间存在非婚生子关系。
乙在诉讼中未提供相反证据,因此法院认定甲与乙之间存在非婚生子关系。
2.若存在非婚生子关系,乙是否应承担抚养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的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乙作为非婚生子女的父亲,应承担抚养责任。
法院判决乙自判决生效之日起,每月支付甲抚养费人民币1000元,直至丙成年。
六、案件启示1.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法律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
2.在处理非婚生子关系时,应注重证据的收集和保管,以便在诉讼中维护自身权益。
论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摘要:在我国传统的意识形态下,非婚生子女是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直到现代社会,仍然受到某些方面和阶层的歧视。
现代法律体系中,子女利益成为相关立法的最大出发点,因此,非婚生子女基本权益的保护也被列入其中。
本文首先阐述了非婚生子女的概念、法律地位和各种社会制度下的社会权益;然后阐述了非婚生子女的现状及其成因,通过与国外对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制度的比较,找到我国在这方面立法的不足之处,并试图找到具体的措施,在法律层面提高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
关键词:非婚生子女法律权益法律保护Abstract: In China's traditional ideology, out of wedlock is marginalized groups, until the modern society, is still subject to certain aspects and class discrimination. The modern legal system, the interests of children has become the biggest legislative starting point, therefore, the protection of the basic rights of illegitimate children is also included.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concept, legal status of illegitimate children and social system under the social interests; and then describes the status quo and the causes of illegitimate children, compared with the foreign system of legal protection of illegitimate children, find the legislative shortcomings in this respect, and try to find the specific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protection of illegitimate children in the legal level.Keywords: Out of wedlock, Legal rights, Legal protection目录前言 (3)一、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相关概念阐释 (4)(一)非婚生子女的概念 (4)(二)非婚生子女分类及产生原因 (5)(三)非婚生子女与社会问题 (7)(四)非婚生子女进行法律保护必要性 (8)二、我国非婚生子女保护的立法现状 (8)(一)《宪法》非婚生子女的立法现状 (9)(二)《婚姻法》非婚生子女的立法现状 (7)(三)《继承法》非婚生子女的立法现状 (9)三、我国对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的不足之处 (9)(一)立法原则缺失 (9)(二)亲子确认制度缺失 (9)(三)抚养与监护权 (9)(四)户口申报问题 (9)四、我国对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的完善措施 (8)(一)立法明确规范非婚生子女的概念 (10)(二)确立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和准正制度 (10)(三)消除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的法律划分 (10)(四)设定先行垫付抚养金制度 (16)(五)社会宣传配合消除歧视未成年非婚生子女的行为 (16)结语 (11)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论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摘要:近代以来,民法经历了从以财产为中心到以人文关怀为中心的大转变,这种转变鲜明的体现在合同法,物权法、婚姻法,侵权责任法等各组成部门法中。
非婚生子女就属于法律应予以重点保护的弱势群体,因此,制定完善的保护非婚生子女的法规、政策是民法彰显人文关怀的重要举措。
然而纵观整个民法体系,横扫婚姻法的具体内容,也只发现关于非婚生子女零星半点的规定,不全面、不完备、没有配套机制跟进,在具体案例中难以落到实处,根本无法让非婚生子女和正常子女拥有可相提并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
本文参考国外一些相对成熟的有关非婚生子女的立法规定,从我国非婚生子女的具体现状出发,通过比对我国的现有的立法现状以及其对非婚生子女的切身影响,来探讨通过什么样的法规,来更全面、更实际有效地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切身利益。
关键词: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认领制度;婚姻法;子女最大利益原则随着改革开放,各种新事物、新技术、新观念习惯的涌入,加剧了新思潮与传统道德观念的激烈碰撞和融合,在互相影响的过程中,不仅会萌发出跟多积极向上,新奇潮流的思想,也会衍生出一小部分懒散、不受管束、随性开放的消极的社会行为。
过去的婚姻家庭模式,在思想观念不断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曾经毋庸置疑、统一有序的家庭关系、性爱环境,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分解和拆解,而在这一系列的新的价值观念还未稳固之时,新一轮的思想冲击又会到来,不断地瓦解某一原本已经摇摇欲坠的传统观念,试婚、婚前同居、婚外情、包二奶、追求刺激发生一夜情的现象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非婚生子女数量的激增也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对于非婚生子女的问题我们毋须回避。
非婚生子女作为弱势群体,他们所面临的一系列现实困境、社会问题应得到有效的法律援助和解决,加强对非婚生子女的政策引导和法律保护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弘扬人文精神的大举措。
一、非婚生子女的涵义“子女”看似简单的俩个字,却有着复杂分类: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等等,并且这些分类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有些学者认为子女不能选择以何种方式来到这个世界,更不能选择拥有什么样的身份,所以不应该给子女分类定标签,加以区分,但我个人认为社会中确实存在非婚生子女的现象,也存在这洋洋一群弱势群体,如若不加以区分,这类弱势群体将无法获得特殊的照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他们的权益也就无法得到保证。
浅析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摘要自古以来,婚姻制度的日趋规范化及一夫一妻制度的确立,形成一段真实有效的婚姻必须具备严格的法定要件,在出于对传统婚姻道德保护考虑的同时也使合法有效婚姻关系建立的条件更加严苛;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对人们婚育观念造成了深刻影响,这增加了婚姻关系外生育子女的机率。
为了确保婚姻的神圣性,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制度,于是根据父母之间是否存在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将自然血亲的亲生子女划分为所谓“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婚育观念的变化,非婚生育子女的现象越来越多。
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及其权益保护日益亦成为当前亲属法亲子关系立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从非婚生子女的概念、法律地位、社会权益以及各种制度入手,阐述非婚生子女现状及其形成发展的原因,发现我国法律在保护非婚生子女权利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揭示非婚生子女保护立法的发展趋势,并分析比较当前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律的有关规定,研究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问题。
汲取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现行非婚生子女立法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构想。
关键词:非婚生子女继承权权利保护合法权益ABSTRACTOver the years, on the one hand with the increasing standardization of the institution of marriag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monogamy, an effective marriage must have the strict statutory requirements. The conditions for a legal valid marriage become more stringent for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marriage moral. On the other hand, due to a profound effect on people’s concept of marriage and procreating from the social diversity development, the probability of having children outside of marriage increase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nctity of marriage, the legal system of adjusting marriage and family relations compartmentalizes the natural consanguineous issues into so-called "legitimate children" and " illegitimate children", based on whether their parents having a legitimate and valid marriage. However ,as time progresses, The legal status an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for illegitimate children has been an unavoidable issue in recent parenthood legislation..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concept of illegitimate children,their judicial status and social rights,and relevant regulations,we can discover that there are so many problems of the illegitimate children right. Access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llegitimate protection legislation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innovation of illegitimate children legislation.Then the legislations relating to illegitimate children protection from some countries and regions are introduced to broaden horizon.And suggestions for the legislation of illegitimate children are concluded for the perfection of the legal protection system of illegitimate children in China.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经济开始了腾飞之路,随之而来的经济效益改变了中国的精神面貌,也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水平。
中文摘要随着人们婚育观念的变化,非婚生子女数量不断增加。
尽管我国婚姻法第25 条与继承法第10 条对非婚生子女都做了相关规定。
但是我国对非婚生子女立法过于简单、原则,非婚生子女亲子关系确立制度欠缺,非婚生子女基本权益保障制度不健全,在实践中难以执行。
本文通过研究完善我国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的必要性,对我国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提出完善我国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保护制度;认领Abstract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the attitude towards marriage, the number of illegitimate children is increasing rapidly. Although our country has made some relevant regulations enthood establishing system and the imperfect protection system of basic rights and interests make the practical performance harder. In this thesis, it analyzes the proble lative experience.Key words :Illegitimate children ;Legal status ;the system for the adoption ;Claim完善我国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的探讨我国《婚姻法》规定,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平等。
非婚生子女与其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基于血缘而形成的自然血亲关系。
这种关系是始终存在的,它不随父母子女死亡而终止,不依法律程序而解除。
所以,生父母对非婚生子女所要履行的义务不能因为未生活在一起而免除。
论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之重构*何菊花**目次一、引言二、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之变迁三、制定统一的自然血亲子女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四、结语一、引言非婚生子女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由受虐待到受保护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现代各国法制以子女最大利益为出发点,保障非婚生子女的基本权益。
有的国家甚至已取消非婚生子女的称谓,将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统称为子女,让所有的子女在名分上亦完全平等,此举彰显了非婚生子女立法的发展趋势。
本文拟就通过对非婚生子女地位之历史变迁以及相关时代背景和制度成因等问题的探讨,阐明与非婚生子女有关的法律制度的兴衰、消长及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检讨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二元对立的妥当性及扬弃二者对立使之归为统一的合理性,同时就对我国现行相关立法提出部分建议。
二、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之变迁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在论及亲子法的发展方向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为家的亲子法、为父母的亲子法及为子女利益的亲子法。
[1]在亲子法的发展过程中,非婚生子女的地位亦随之发生变化,而促使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是复杂而深刻的,诚如有台湾学者所言,民法于亲子关系上所作的婚生亲子关系与非婚生亲子关系之等级立法,其区别与民法上自然人与法人、动产与不动产,同样重要,只是后者具有“特定之客观性”,而前者亲子关系之等级则完全是依子女出生事实作的“价值判断”,此价值判断完全基于宗教、伦理、心理等主观因素,本质是奥秘的。
[2]法律制度作为一种社会规则,是社会生活之反映与缩影,所以透过非婚生子女地位的变迁史,可以探寻社会对于非婚生子女问题所作价值判断的变化轨迹,亦可通过这一变迁史预见未来非婚生子女保护的发展趋势。
纵观非婚生子女地位的变迁史,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以下将分别进行阐述:(一)非婚生子女之受虐待时期从古代至中世纪,虐待、歧视非婚生子女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
大陆法系国家对非婚生子女不仅采取放任态度,甚至剥夺其基本的人权。
非婚生子女被认为是被诅咒之种子,无部落亦无血统。
遇到婚姻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非婚生子女婚姻法第二十五条解释:【非婚生子女】第二十五条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解释】一、条文内容介绍本条是关于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的规定。
从我国1950年制定《婚姻法》,到1980年重新制定《婚姻法》,再到2001年修订《婚姻法》,关于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均作了相同的规定,即,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
同时,对非婚生子女,又均规定“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此外,对非婚生子女抚养费的获得也作了规定。
但有关非婚生子女抚养费的获得,从1950年《婚姻法》,到1980年《婚姻法》,再到2001年修订《婚姻法》,内容略有不同,总的趋势是考虑更加周全,保障更加有力。
比如1980年《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二款为:“非婚生子女的生父,应负担子女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而在2001年修订后的《婚姻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将“非婚生子女的生父”修改为“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从词句上看,把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母也纳入法律的规范,考虑更加周全;将“子女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修改为“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从词句上看,删去了“必要”、“一部或全部”这些限制词语,保障更加有力。
现实生活中,非婚生子女并不少见,因非婚生子女引发的纠纷也时有发生,在理论上亦有非婚生子女的准正、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婚生子女的否认等相对完善的制度。
但我国《婚姻法》仅对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作了规定,因此完善非婚生子女的相关规定十分必要。
该条文的具体含义解释如下:(一)“非婚生子女”的含义要了解非婚生子女的含义,有必要从父母子女关系说起。
父母子女关系又称亲子关系,可分两类:一是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这是基于子女出生的法律事实而发生的,包括父母与婚生子女的关系、父母与非婚生子女的关系。
浅谈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摘要】现代社会,随着非婚同居现象的与日俱增,非婚生子女这一弱势群体的数量亦不断激增,如何强化对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是新时期立法应该关注的重点。
本文拟从非婚生子女的监护和抚养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非婚生子女是指不具备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包括已婚男女与人通奸所生的子女,未婚男女所生的子女,经丈夫否认为婚生子女的子女,未婚女子被强奸所生的子女等。
现代社会均称之为“非婚生子女”。
我国《婚姻法》第25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该条对非婚生子女的规定具有笼统性,并未具体设计怎样保证非婚生子女基本权益得以实现。
现实中,非婚生子女虽在要求父母抚养、教育、继承遗产以及赡养父母等方面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及各方面的压力,非婚生子女很难真正享受到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
非婚生子女是无辜的群体,他们和婚生子女一样都是社会的成员,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保护。
一、取消“婚生”与“非婚生”子女的称谓区别区分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称谓的标准是父母在子女受胎和出生期间是否具有合法婚姻关系。
事实上,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建立是基于他们之间的自然的血亲联系,与父母之间是否具有法律上的婚姻关系没有任何关联。
人为地把子女区别为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无异于夸大两者之间的不同。
而实际上,我国婚姻法又明确规定了具有合法婚姻关系的父母所生子女与不具有合法婚姻关系的父母所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权利,所欠缺的只是如何立法保障未成年子女的权益。
区分“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实乃没有必要。
有些国家,在子女的称谓上不再作“婚生”与“非婚生”的区别,不管父母之间有无婚姻关系,其所生的子女均统一称谓为“亲生子女”。
如德国、埃塞俄比亚等国。
为充分体现民法领域对弱者的人文关怀,我国法律也应改变对不具有合法婚姻关系的父母所生子女的称谓,即将父母所生的子女统称为“亲生子女”,表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全血缘关系。
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权协议范文(篇一)此文档协议是通用版本,可以直接使用,符号*表示空白。
女方:********,汉族,***年***月***日出生,现住:********,身份证号:********;男方:********,汉族,***年***月***日出生,现住:********,身份证号:********。
甲方与乙方经充分协商,就双方所生女儿****的抚养事宜自愿达成如下协议,以共同遵照执行此非婚生子女抚养协议:一、双方全都同意****(非婚生)的抚养权和监护权归甲方****。
二、乙方于本协议生效之日一次性支付甲方抚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总计人民币*****万元(*****万元)。
三、甲、乙双方同意:对女儿*****在未成年期间造成第三人人身或财产损害的赔偿,由甲方担当赔偿责任。
四、乙方*****对女儿*****享有探望权。
五、乙方付清商定费用后跟甲方以及女儿*****的抚养、教育、上报户口等再无任何关系,看着子女抚养权。
也无须担当女儿*****的任何费用,甲方不得再以任何理由要求乙方支付任何费用。
若甲方违约,则甲方返还乙方已经支付的全部费用,同时终止对女儿*****的抚养权。
想知道离婚后抚养费怎么算。
六、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本非婚生子女抚养协议一式二份,甲乙方各自留存一份。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年****月****日****年****月****日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权协议范文(篇二)合同摘要本协议是由以下双方自愿达成的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协议。
双方同意按照本协议的规定,共同履行对非婚生子女的抚养义务,并维护其最佳利益。
同时,双方对子女的监护权、抚养费、探望权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约定和规定。
正文一、甲方(父亲)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地址:联系电话:乙方(母亲)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地址:联系电话:二、子女信息:子女姓名:出生日期:现居住地:监护人姓名:监护人联系电话:三、监护权约定:1. 双方对子女的监护权达成如下约定:(1)子女的监护权归乙方所有,甲方享有探望权,每周一次,具体时间双方协商确定。
民法论文8000字非婚生子女论文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假设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那么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拟空洞,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各位同学准备的民法论文8000字。
一、非婚生子女的概念对于非婚生子女的概念,一般来说指的是没有婚姻关系所生的子女。
但是我国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的,而因为没有概念或者概念模糊,不能对非婚生子女进行一个明确的概括,导致非婚生子女不能得到法律的成认,也不能取得法律上的地位,从而使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全面的保护,让本来命运就很悲催的他们更加感到无助,因此我们只有给出一个能够反映非婚生子女自身真实情况和与当今社会的开展特点相吻合的概念,才能真正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
对于这个概念,有着很多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有些学者认为应该解释为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这个观点欠妥。
笔者认为非婚生子女应当包括已婚男女和第三人所生的子女,未婚男女所生的子女以及无效婚姻和被撤消婚姻的当事人所生子女等。
二、非婚生子女立法概述从我国对非婚生子女权益保护的规定的演变来看, 1950年公布了第一部《婚姻法》,里用专门的章节规定了父母子女间的关系,这是我国公布的第一部婚姻法,它以保护子女合法权益为原那么,并用1/5的内容规定了父母与子女间互相扶养的平等的权利义务关系。
在此之后,1980年的《婚姻法》中又以占全法1/5的篇幅对上述规定进行了重申,并对子女姓氏、权利请求权以及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保护权进行了规定。
并且确立了一种新型亲子关系,这种关系是以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为原那么,父母子女间平等的相互扶养和相互继承的关系。
1980年以后,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的催化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通过市场经济的推行,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开展,婚姻家庭、亲属关系也因此遭到了强烈的震撼和剧烈的冲击。
婚姻法已经不再适应经济社会的开展和需要。
健全和完善婚姻法已经迫在眉睫,注重对亲子法制度的完善以确保父母、子女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对非婚生子女权益的保护,是促进婚姻家庭关系健康开展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摘要: 在现实生活中, 非婚生子女较之婚生子女的地位和待遇相差甚远, 非婚生子女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本文通过对非婚生子女的权益状况及保护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来探讨如何通过具体的法律措施对非婚生子女进行保护。
关键词: 非婚生子女; 合法权益; 准正; 法律保护非婚生子女是现实生活中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 他们由于出身的原因而在权益上受到诸多侵害。
随着社会发展和西方文化、思想观念的不断渗入, 这个群体的数量在日渐增加, 对非婚生子女权益的保护问题也日益显得重要起来。
因此, 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完善我国相应立法措施, 更好地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各项权益。
1 对非婚生子女进行法律保护的必要性非婚生子女是婚生子女的对称, 指在父母之间不存在婚姻关系的前提下受胎所生的子女, 即出生时不具婚生性的子女。
新中国建立以来, 我国法律给予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平等的权利, 并在《婚姻法》、《继承法》等法律当中具体加以规定。
虽然我国法律对非婚生子女有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但社会上仍有许多侵害非婚生子女权益的现象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 非婚生子女在社会上经常受到歧视, 遭受的不平等待遇使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甚至造成性格上的扭曲, 进而导致他们对社会产生仇视态度, 以至于走上犯罪道路。
这种状况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所以国家对非婚生子女进行各种法律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2 我国现行法律对非婚生子女保护的现状2. 1 《宪法》中有关人权立法方面的保护在我国, 非婚生子女死亡率高是一个特点, 引起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相当一部分原因是人为原因, 非婚生子女的父母或其他人剥夺了他们的生存权, 弃婴或将婴儿致死在人们的观念中与杀人罪没有什么联系。
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作了明确规定, 非婚生子女有生存权和人身、人格权, 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体现。
我国《刑法》第261 条规定: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 情节恶劣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推荐下载使用!==
民法论文8000字非婚生子女
论文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若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较空洞,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各位同学准备的民法论文8000字。
一、非婚生子女的概念
对于非婚生子女的概念,一般来说指的是没有婚姻关系所生的子女。
但是我国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的,而因为没有概念或者概念模糊,不能对非婚生子女进行一个明确的概括,导致非婚生子女不能得到法律的承认,也不能取得法律上的地位,从而使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全面的保护,让本来命运就很悲催的他们更加感到无助,因此我们只有给出一个能够反映非婚生子女自身真实情况和与当今社会的发展特点相吻合的概念,才能真正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
对于这个概念,有着很多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有些学者认为应该解释为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这个观点欠妥。
笔者认为非婚生子女应当包括已婚男女和第三人所生的子女,未婚男女所生的子女以及无效婚姻和被撤消婚姻的当事人所生子女等。
二、非婚生子女立法概述
从我国对非婚生子女权益保护的规定的演变来看, 1950年颁布了第一部《婚姻法》,里用专门的章节规定了父母子女间的关系,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婚姻法,它以保护子女合法权益为原则,并用1/5的内容规定了父母与子女间互相扶养的平等的权利义务关系。
在此之后,1980年的《婚姻法》中又以占全法1/5的篇幅对上述规定进行了重申,并对子女姓氏、权利请求权以及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保护权进行了规定。
并且确立了一种新型亲子关系,这种关系是以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为原则,父母子女间平等的相互扶养和相互继承的关系。
1980年以后,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的催化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通过市场经济的推行,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婚姻家庭、亲属关系也因此遭到了强烈的震撼和剧烈的冲击。
婚姻法已经不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健全和完善婚姻法已经迫在眉睫,注重对亲子法制度的完善以确保父母、子女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对非婚生子女权益的保护,是促进婚姻家庭关系健康发展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三、非婚生子女的权益在我国的保护不足
(一)立法总量的薄弱
法条中同等的权利不等于相同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25条中的规定可以看出非婚生子女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是和婚生子女同等的,他们的地位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同等并不是相同,他们虽然拥有的是同等的权利但并不是说就拥有的是相同的权利,这两个不同的词可以看出在权利上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之间是有一定的差异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21、22、23、24条对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义务、对婚生子女的教育抚养的义务、子女的姓氏、父母离婚后关于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以及在如何支付抚养费的问题上都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和具体的分类,而关于非婚生子女的的规定就只有25条规定,从这里看出国家的立法上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是不够的,法条非常的简陋。
关于抚养费,在《我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中规定了子女教育费、生活费以及医疗费等费用。
而婚姻法中的25条第二款只规定非婚生子女的父母担负子女的教育费和生活费,在医疗费等费上并没有加以规定。
综上看来笔者认为法条上对非婚生子女的规定的条款是极少的,法条上规定不够细致,那对权利的保护上的实施也是很有困难的,可能不能简单的从数量上做定论,但是法条里规定了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权利,却在婚姻法第二十五条中对非婚生子女做出了额外的规定,只规定了生活费和教育费,并不与婚生子女的规定一样,其所规定的权利是比婚生子女的权利是少的,这样不利于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
(二)在准正制度上的缺失
1.准正的两种形式。
准正是有两种形式的:一种是因生父母结婚而得以准正。
这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只因生父母结婚而准正;第二种是以生父母结婚和认领为准的双重要件。
我国婚姻法没有对子女的准正作出规定,不过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生父母在子女出生以后再补办结婚登记的这种情况是可以看作同于婚生子女的。
另一种是以法官的宣告而得以准正。
这是指在男女订立婚约后一方死亡或因有婚姻障碍的存在而使婚姻准正不能实现,可以依据子女或者婚姻一方的请求,由法官来宣告子女是为婚生子女。
2.准正制度缺失的影响。
我国对非婚生子女的准正制度没有作出规定,当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母结婚以后,法律也未确定非婚生子女取得婚生子女的资格,而还是当作于非婚生子女来对待,这样对非婚生子女的成长和生活都带了不便,例如孩子上户口,上学,万一生父母以后离婚,孩子受到的保护与有婚生子女资格的子女相比相差巨大,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这样对于无辜的孩子是极为不公平的,在非婚生子女受到不公平对待以后,心理会受到创伤,非婚生子女走上不轨路的可能性也增大。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民法论文8000字,供大家参考。
更多详情请点击法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