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 格式:ppt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25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一、单选题1.(2020·山西高三)到2018年末,全国铁路拥有机车2.1万台,是1949年的5.3倍;民用汽车保有量2.3亿辆,是1949年的4564.1倍;民用飞机由1985年的404架增至2018年的6134架;水上运输船舶13.7万艘,是1950年的30.3倍。
以上数据表明A.交通运输服务体系逐渐完善B.交通运输设备科技水平提高C.交通运输量大幅增加D.交通运输完成网络化布局【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陆海空的交通工具的数量都由1949年到2018年剧增,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设备科技水平也在提高,B正确;据材料可知,早在1949年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就已形成完善,A说法错误;据材料说明的是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而不是强调“交通运输量大幅增加”,C错误;D与材料无关。
【点睛】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包括交通运输的标准、质量、管理、安全、卫生、维修等方面的内容。
2.(2019·贵州省丹寨民族高级中学高三月考)下图是上海环球社印行的《图画日报》于20世纪初刊载的一则上海妇女骑行自行车郊游的图文报道。
这一现象反映了A.社会风气的变化B.女性进入政治领域C.自行车日渐普及D.儒家思想受到冲击【答案】A【解析】根据“20世纪初……上海妇女骑行自行车郊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妇女骑车郊游体现了当时社会风气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材料中不能说明“女性进入政治领域”及“儒家思想受到冲击”,故BD两项错误;只有上海妇女骑行自行车郊游不能说明自行车日渐“普及”,C 项错误。
3.(2020·浙江高二期末)1917至1919年,孙中山在上海写成《实业计划》一书,书中规划了一条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他认为交通运输必须放在近代工业首位。
下列符合当时中国工业和交通发展状况的是①天津已建成有轨电车交通系统②中国人已能自主修建铁路③纺织业由上海等地向北向西发展④近代工业与传统产业的生产总值接近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C【解析】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从1912年开始纺织业由上海等地向北向西发展,①②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项;到192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新式产业只占7.84%,即“近代工业与传统产业的生产总值接近”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④的A、D项和说法不全面的B项。
2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目标解读进步表现:(1)交通:传统交通运输工具是舟楫和马车,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建立了轮船公司。
受西方影响,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在XX建立轮船招商局,以轮船运输业为代表的交通工具的革新开始了。
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XX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火车机车由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发展到磁悬浮列车,速度越来越快。
中国铁路总运营里程现居世界第四位。
1909年冯如制成我国第一架飞机,现在已经成为世界航运大国。
(2)通讯:传统通讯实行驿站制度,19世纪70年代西方丹麦的电报公司在XX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
受其影响,XX巡抚在XX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19世纪80年代,外国在XX建立公司,到20世纪初中国才在XX开办了第一个局,开通市内第一部。
新中国成立后,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以为中心的全国通讯网络。
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加快了人民生活的节奏,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彼此距离缩短,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之间、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提高了效率。
重点交通工具发展的表现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课堂大检查一、选择题:1.(原创)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标志是()A.XX船政局的成立B.轮船招商局的成立C.民生轮船公司的成立D.怡和公司的成立2.1910年,假如你想从XX到旅游,为方便和实惠,你会选择()ABCD3.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是在()A.洋务运动后B.戊戌变法时C.辛亥革命前夕D.抗日战争前夕4.(原创)中国公路交通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迅猛发展,以下属于其原因和表现的是()①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的发展②全国X围内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密集的公路网③到2004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约168万千米,客运量约135亿人次④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许多偏僻闭塞的山区也通上了汽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5.看下图,在中国,它的第一位制造者是()A.莱特兄弟B.詹天佑C.冯如D.陈纳德6.1920年,中国民航业拉开序幕,首条航线是从()A.—XX B.—XX C.—XX D.—XX7.(原创)1877年,XX巡抚丁日昌在XX设立电报局,并建立了自旗后(即今高雄)至府城(即今台南)全线长95华里的电报线。
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福建巡抚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2)通过对身边的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感受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归纳各个时期交通和通讯工具变化的特征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各种交通方式的优缺点。
2、过程与方法:(1)从学生最熟悉的事例出发,提出历史问题让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搜集有关宜万铁路与宜万高速公路的相关资料,从资料中生成相应的问题并尽力加以解决,促进学生掌握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3)通过实例分析,体会到我们所享受的现代社会生活,是科技进步的结果。
科技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关注生活的态度,形成历史观和历史态度。
(2)放开学生思维的翅膀,让他们尽情遨游。
通过学习,陶冶热爱科学的情操,增强国际意识,为以后走上社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做好准备(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从而得出“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的结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近代以来我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的发展,通讯工具的变迁。
这些内容一方面说明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同时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
由于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学习目标】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
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基础掌握】一、交通工具的进步1、传统交通工具(1)南方多,船是主要运输工具。
(2)北方多,人们以乘坐为主。
2、近现代交通工具(1)铁路①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到的铁路。
②到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的基本格局。
③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
④新中国成立以后,建成、、等铁路。
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世界第四位。
⑤新中国在方面有很大进展。
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
(2)公路①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等大城市。
外国近代传入中国。
②民国时期,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③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建立起密集的,包括在内的山区通了汽车。
(3)水运①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②新中国成立后,由的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90年代后开始萎缩。
(4)航空①1909年,旅美华侨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的开始。
②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至航线开通,中国拉开了序幕。
③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
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已成为世界。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1、建国前(1)电报① 19世纪70年代,的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建起一个电报机房。
②福建巡抚在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
③ 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设立。
④有线电报主要用于,无线电报则供。
(2)电话①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设,开通第一部。
②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
③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开通第一部。
2、新中国成立后(1)逐渐形成全国的。
(2)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和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3、影响:使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改变着人们的和。
【合作探究】这里是三张不同时期的结婚照片,分组准备回答:A组:假如你们回到了20世纪20年代,应邀去参加这对新人的婚礼。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 引言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种类和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本文将探讨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交通工具的进步2.1 轮子的发明人类社会的交通工具最早来源于轮子的发明。
轮子的出现使得人类能够更加轻松地移动和运输物品。
早期的轮子是由石头或木材制成的,后来发展到金属轮子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交通工具的耐用性和载重能力。
2.2 蒸汽机车的出现18世纪末,蒸汽机车的发明引领了交通工具的革新。
蒸汽机车使得人类能够以更高的速度、更大的规模移动和运输物品,极大地促进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2.3 汽车的普及20世纪初,汽车的普及进一步改变了人类的交通方式。
汽车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交通选择,使得人们可以自主决定路线和时间,不再受限于公共交通工具的固定线路和时间表。
2.4 高铁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高铁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舒适度和更低的成本进行长距离的出行。
高铁的兴起不仅改善了民众的出行体验,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地区间的交流。
3. 通讯工具的进步3.1 电话的发明电话的发明是通讯工具进步的里程碑。
电话的问世使得人们能够通过声音进行远程交流,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
电话的发展也逐渐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通话,使得距离不再成为沟通的障碍。
3.2 无线电的应用无线电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通讯工具的进步。
无线电技术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无线电波进行远程通讯,不再需要通过物理线路进行连接。
这个技术的应用使得通讯更加方便、灵活和实时。
3.3 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的普及彻底改变了人类的通讯方式。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文字、语音和视频的交流。
互联网的普及也极大地拓宽了信息的获取渠道,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
3.4 移动通信技术的革新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人们能够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远程通讯。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不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讯方式,还催生了各种移动应用的出现,如即时通讯、社交媒体等。
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学案(一)铁路与公路1.铁路交通(1)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的铁路。
(2)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奠定。
(3)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
(4)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兰新等铁路。
(5)20世纪90年代,国家加快铁路建设,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位,世界第四位。
胥各庄宝成一(6)机车制造方面也有很大进展,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
2.公路交通(1)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等大城市。
(2)外国近代技术传入中国,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但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3)新中国成立以后,建起制造厂,建立起比较稠密的公路网。
上海筑路汽车(二)水运与航空1.水上交通(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
(2)19世纪70年代初,的成立,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3)新中国成立后,由统一管理的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
(4)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开始。
轮船公司轮船招商局国家萎缩2.民用航空(1)1909年,旅美华侨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2)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
(3)新中国成立后,民航业发展有限。
(4)改革开放后,中国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冯如天津难点突破影响中国近代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的原因(1)外因:工业革命的发展,在交通领域出现许多新的科技成就;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极大地影响着中国。
(2)内因: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如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从而使中国交通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三)通讯工具的变迁1.近代通讯工具的发展(1)电报①19世纪70年代,电报公司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
②福建巡抚在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浏览该文件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交通和通讯工具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从早期的马车和信鸽,到如今的高速列车和5G通信,这个领域的变化令人瞠目结舌。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浏览一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交通工具1、火车从火车头最初的蒸汽机车到现在的高速动车,火车一直在不断地发展。
19世纪末,电力机车已经开始运用,到20世纪初,火车的速度已经达到100公里/小时。
如今,在一些国家,高速动车的速度甚至超过了300公里/小时。
磁悬浮列车也已出现,不但速度更快,运行效率更高,而且更加环保。
2、汽车汽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汽车仍然是一种奢侈品。
如今,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必需品。
汽车的速度和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最初的40公里/小时到现在的500公里/小时以上。
同时,汽车的燃料也更为环保,出现了大量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3、飞机在飞机出现之前,人们只能利用摩擦力来飞行,如滑翔机等。
直到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人类才开始真正拥有了翱翔天际的方式。
如今,飞机已经可以飞行超过10,000公里,而且速度超过了900公里/小时,从而大大缩短了国际旅行的时间。
4、船只从最初的木船到现在的邮轮,船只在不断地进化。
如今,游轮成为了人们度假休闲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且也是一种充满奢华的享受。
船只的速度和载货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同时环保船舶的研发也不能被忽视。
通讯工具1、电报电报被认为是现代通信的开始,它被发明的当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它能够让人们在短时间内传递信息,而且跨越了地理位置限制。
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电报的形式也在逐渐演变,最终被替代了。
2、电话电话的发明使得人们可以实时通话,而且可以直接对话。
尽管早期的电话黑白不清,质量也不太好,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话的质量和方便性也不断提高,网络电话使得国际交流越来越容易实现。
3、移动电话移动电话的出现(也称作手机)可以说是通讯工具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步。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之小船创作课程标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1.近代交通工具的演变(1)人力牵引的交通工具:①人力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②自行车:又称脚踏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开始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2)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①轮船: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1865年4月,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创办于1872年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
②火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铁路利权运动的蓬勃开展,中国的铁路建设得以较快发展。
③电车:1906年,天津建成了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④公共汽车: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⑤飞机: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民航事业开始起步,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2.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1)具体表现:①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自行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以至有“自行车王国”之称。
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快捷灵巧的摩托车逐渐成为城乡居民的又一重要交通工具。
③城市出租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家庭汽车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新的代步工具。
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铁路、公路交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⑤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运营,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
2003年,投入商业运营的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
⑥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省份实现了飞机的运营。
(2)主要特点:受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具体环境的影响,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并行应用。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1.邮政事业(1)背景:19世纪中叶,欧美各国邮政通信事业蓬勃发展,中国还处于依靠驿站和民信局来通信的落后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