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格式:doc
- 大小:141.00 KB
- 文档页数:3
自由组合和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在进行组合时,元素之间的自由性质允许它们以多种不同的方式组合,从而形成不同的结构或组合体。
这种组合的灵活性使得我们可以从有限的元素集合中创建
出无限可能的组合。
自由分离定律:在进行分离或解构时,组合体或结构可根据自由性质被分解成其组成
的各个独立元素。
这种分离的自由使得我们可以将复杂的系统或组合体分解为可独立处理
的部分,以便更好地理解或重新组合它们。
在这两个定律中,自由性质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它们描述了组合和分离的过程中元素
之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并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创造性思考和创新的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
自由并非无限制的,我们仍需遵守一定的规则和限制,以确保组合或分离的过程能够成功
达到预期的目标。
简述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
1)分离定律:
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决定生物体遗传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不相融合,在配子的形成过程中彼此分离,随机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实质:分离定律揭示了一个基因座上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2)自由组合定律:
内容:具有独立性的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进行杂交时,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同一对遗传因子分离的同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
实质: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及相关比例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中两个重要的定律,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和相关比例。
基因分离定律是指同一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在生殖细胞分裂过程中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每个配子只携带一个等位基因。
这个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也是遗传变异和遗传演化的重要基础。
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不同基因之间在配子组合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即每一个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的组合方式与其他基因的等位基因的组合方式无关。
这个定律提出了遗传性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是基因组遗传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基础。
两个定律之间的关系是基因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特殊情况,即当基因之间没有连锁互作时,基因的等位基因的组合方式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同时基因的等位基因在生殖细胞分裂过程中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根据统计学原理,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两个定律,它们之间的比例是1:1,即在基因分离和组合过程中,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比例是相等的。
综上所述,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中两个基本的定律,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和比例,这些定律为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 1 -。
自由组合定律与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是逻辑分析中常用的两个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Commutative Law of Logic)是指在逻辑运算中,两个命题进行逻辑运算的结果不受它们在运算中的位置影响。
例如,对于两个命题P和Q,其合取运算(逻辑与,表示为 P ∧ Q)满足自由组合定律,即 P ∧ Q = Q ∧ P。
同样地,析取运算(逻辑或,表示为 P ∨ Q)也满足自由组合定律,即 P ∨ Q = Q ∨ P。
分离定律(Distributive Law of Logic)是指在逻辑运算中,一个逻辑运算可以分解为两个不同的逻辑运算的组合。
例如,对于三个命题P、Q和R,合取运算与析取运算之间满足分离定律,即 P ∧ (Q ∨ R) = (P ∧ Q) ∨ (P ∧ R)。
同样地,析取运算与合取运算之间也满足分离定律,即 P ∨ (Q ∧ R) = (P ∨Q) ∧ (P ∨ R)。
这两个定律在逻辑推理、代数运算和集合运算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对于理解和分析复杂的命题和命题间的关系非常有帮助。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引言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基因的传递和变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实验证据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I. 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在杂交过程中,父本的两个基因分离并独立地传给子代的定律。
这一定律由格里高利·孟德尔在19世纪提出,并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得到了验证。
A. 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他选取了具有明显差异的性状进行杂交,例如花色、种子形状等。
通过连续进行多代的杂交实验,孟德尔观察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
B. 孟德尔定律的内容孟德尔总结出了三个基本定律: 1. 第一定律:也称为单因素遗传定律或分离定律。
即在杂交过程中,两个互相对立的基因副本(等位基因)分别来自于父本的两个基因组合,并独立地传给子代。
这就保证了基因的纯合性和杂合性的维持。
2. 第二定律:也称为双因素遗传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
即两个不同的性状在杂交过程中独立地传递给子代。
这说明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
3. 第三定律:也称为自由组合定律的互换定律。
即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互换(交叉互换)来进行重组,从而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C. 孟德尔定律的意义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揭示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规律,为后续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些定律对于理解基因的传递、变异以及遗传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孟德尔的定律还为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农业和生物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II. 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杂交过程中,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独立地组合的定律。
这一定律由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等科学家在20世纪初通过果蝇实验得到了验证。
A. 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摩尔根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石,揭示了遗传因素在后代中如何传递和表现的规律。
这两个定律的发现使得孟德尔成为遗传学之父,并为后来的基因学奠定了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两个定律的原理和意义。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是指在杂交实验中,亲本的遗传因素在子代中以特定的比例进行分离,并且保持独立的传递。
这个定律是通过孟德尔对豌豆植物的杂交实验中发现的。
他发现,在某些特定的性状上,比如颜色和形状,纯合子亲本的基因会在子代中以3:1的比例分离。
这就意味着,一个亲本植物携带的两种基因会在子代中被分开,而且每个子代仅携带其中的一种。
这一发现揭示了遗传因素在后代中是如何被传递和表现的,并为后来的基因概念奠定了基础。
分离定律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遗传因素如何在后代中传递和表现,以及遗传信息是如何被维持和变异的。
这一定律的发现对于后来的遗传学研究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帮助科学家们理解了遗传学中一些重要的概念,比如基因的概念和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一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体中的遗传信息如何被传递和演化,以及遗传变异是如何产生的。
另一个重要的定律是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这个定律是指在杂交实验中,不同性状的遗传因素在子代中以自由组合的方式出现,而且各种性状之间是独立的。
也就是说,一个亲本植物携带的不同性状的基因会在子代中以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出现,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这一发现帮助科学家们理解了遗传因素在后代中的组合规律,以及不同基因之间的互相作用。
自由组合定律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遗传因素之间的独立性和多样性,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了遗传因素在后代中的表现和传递。
通过这一定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遗传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它们在生物体中是如何产生多样性和适应性的。
第二篇示例: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两个重要定律,是植物遗传学的创始人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研究发现的。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1)性状: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或生理特征。
形态特征如豌豆种子的形状、颜色;生理特征如植物的抗病性、耐寒耐旱性等。
(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相对性状的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1.5~2.0米,矮茎0.3米左右判断:下列哪些是相对性状(1)黄豆茎的高茎和矮茎√(2)兔子毛的长毛和灰毛×(3)兔子的长毛和狗的短毛×(4)狗的卷毛和长毛×重要概念:基因型:基因型是指生物的遗传型,即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
是生物体从它的亲本获得全部基因的总和。
表现型: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特征的总和。
自交:指来自同一个体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或具有相同基因型个体间的交配。
杂交:指来自不同个体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或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测交:用隐性基因纯合体作为杂交亲本之一的实验方法。
该试验方法用来检测表现型是显性的个体是纯合还是杂合。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不同基因。
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或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纯合子:是指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相同的基因型个体, 如AA , a a 。
杂合子:是指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不相同的基因型个体,如 A a 。
杂合子间交配的后代会出现性状的分离。
植物杂交实验的符号表示:P:亲本,杂交亲本;♀:母本♂:父本×:表示人工杂交过程F1:表示子一代:表示自交,采用自花授粉方式传粉受精产生后代F2:子二代;F1代自交得到的生物个体。
思考:为什么孟德尔选择豌豆做实验材料?1.选择豌豆做实验材料的原因:a、自花传粉而且是严格的闭花传粉,能避免外来花粉干扰。
b、自然条件下都是纯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可靠c、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的植株做杂交实验,结果容易观察分析。
2、杂交实验结果:※为什么子一代表现高茎?(1)F1都表现出显性性状①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之间的联系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两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概念: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别担心,不用咬文嚼字,这些理论其实和我们生活中有不少联系,甚至可以说是像老朋友一样,互相扶持,互相帮助。
好吧,话不多说,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吧!1.1 分离定律的简单解读首先,分离定律,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像是科学家的秘密武器,其实它就是在说基因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是如何分开来的。
想象一下,你在玩拼图,两个拼图块如果是不同颜色的,那么你肯定不会把它们拼在一起,对吧?这就是分离定律的核心:每个性状的基因是分开的,只有在配子形成的时候,它们才会分开,随机地分到不同的配子里。
这样的随机性就像是买彩票,谁也不知道哪个号码会中奖。
1.2 自由组合定律的趣味解析然后是自由组合定律,听起来似乎更酷炫。
这一条定律的意思是,当形成配子时,基因的组合是自由的,就好像你在点外卖,菜单上有成百上千种搭配,你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
这里的基因就像是那些美味的菜品,能自由组合,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果。
换句话说,你的个体特征就像一盘丰盛的自助餐,取决于你的选择和组合。
2. 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那么,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好比一对好搭档,一个负责分开,另一个负责组合。
要是没有分离定律,基因就像是糟糕的搅拌在一起,不可能形成任何有趣的组合。
想象一下,如果每个基因都紧紧相依,哪来的不同的性状?这就像是一个乐队,每个乐器都要有自己的声音,才能一起演奏出美妙的旋律。
2.1 实际例子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你想要培养出一种新花,假设你有红色和黄色的花。
通过分离定律,这两个花的颜色基因会分开,形成红色和黄色的配子。
然后,通过自由组合定律,这些配子又可以组合,结果可能会产生红黄相间的花朵,或者是其他各种颜色的花。
这种组合的可能性就像是天空中繁星,数不胜数,各具特色。
2.2 生活中的影子实际上,生活中处处都能看到这两条定律的影子。
绪论1. 独立分离定律: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 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椅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队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3. “连锁”: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而排在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不能自由组合的。
同源染色体的断离与结合,而产生了基因的“互相交换”。
4. 分子遗传学:是研究遗传信息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它依据物理、化学的原理来解释遗传现象,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遗传机制及遗传物质对代谢过程的调控。
第一章1.基因: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
既是功能单位,又是重组单位和突变单位。
2.顺反子:编码单条多肽链的一个遗传功能单位,即转录单位。
3.朊病毒:一类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的可自我复制并具有感染性的因子。
4.表观遗传学:在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表化的遗传学研究。
5.断裂基因: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放在上不是连续的,而是被不编码的序列隔开,形成镶嵌排列的断裂形式。
6.外显子:基因中编码的序列,与mRNA的序列相对应。
内含子:基因中不编码的序列。
7.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或是指一段DNA序列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的组成部分。
8.DNA的转座:由可移位因子介导的遗传物质重排现象。
9.转座子: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
10.基因序列:指基因组里决定蛋白质(或RNA产物)的DNA序列。
11.非基因序列:是基因组中除基因以外的所有DNA序列,主要是两个基因之间的间插序列。
12.编码序列:指编码RNA和蛋白质的DNA序列。
13.非编码序列:指基因的内含子序列以及居间序列的总和。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描述的是等位基因分离的情况;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是两对及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间的遗传规律,属于非等位基因组合的情况。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的每对等位等位基因都要相互分离,这些非等位基因才能进行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定律是什么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就是:坐落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拆分或女团就是互不阻碍的`;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拆分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直观一点说道就是:同源染色体相同边线上同意相对性状的基因在构成配子时等位基因拆分,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
分离定律,简单来说,就是咱们身体里那些决定咱们特征的基因,在咱们生小孩的时候会分开。
比如说,你有高个子和矮个子的
基因,那你生小孩的时候,这两个基因就可能分开,一个去了一个
精子,一个去了一个卵子。
这就是分离定律,让咱们的特征能够遗
传下去,但也不是完全一样的。
说到自由组合定律,这个可就更有意思了。
你想想看,咱们身
体里那么多基因,它们之间是怎么搭配的呢?自由组合定律就是说,这些基因在咱们生小孩的时候,可以自由地组合在一起。
就像你去
选衣服,可以自由选择上衣和裤子,看怎么搭配起来好看。
这些基
因也是,它们可以自由搭配,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特征组合,让每个
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样子。
这两个定律,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它们其实就是咱们身体
里基因的小秘密。
它们让咱们的特征能够遗传下去,也让每个人都
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想想看,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啊!。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和联系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代数运算中两个重要的定律,在实际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应用广泛。
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适用范围有: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细胞核遗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例,卷发与直发为一对相对性状,且卷发为显性,直发为隐性。
父母俱为卷发,如基因型俱为Aa,则有可能生出直发(aa)的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自由组合通常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只适用于不连锁基因。
例,卷发直发(A或a)与双眼皮单眼皮(B或b)两种形状互不干扰,各自遗传。
卷发、双眼皮为显性,直发、单眼皮为隐性。
俱为卷发、双眼皮的夫妇,若其基因型俱为AaBb,其子女表现性有卷发单眼皮,直发单眼皮,卷发双眼皮,直发双眼皮四种可能。
连锁互换定律: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称为连锁律。
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换,就会使位于交换区段的等位基因发生互换。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称为交换律或互换律。
例,有一种叫做指甲髌骨综合症的人类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NP表示)与ABO血型的基因(IA,IB或i)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在患这类疾病的家庭中,NP基因与IA基因往往连锁,而NP的正常等位基因np与IB基因或i基因连锁,又已知NP和IA之间的重组率为10%.由此可以推测出,患者的后代只要是A型或AB型血型(含IA基因),一般将患指甲髌骨综合症,不患这种病的可能性只有10%。
因此,这种病的患者在妊娠时,应及时检验胎儿的血型,如果发现胎儿的血型是A型或AB型,最好采用流产措施,以避免生出指甲髌骨综合症患儿.。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习题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B.子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为3:1
C.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
D.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彼此分离
2.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与YYRr的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有几种
A. 6 B.8 C.2 D.4
3.一对夫妇均为双眼皮;他们各自的父亲都为单眼皮。
这对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是
A.50% B.100% C.75% D.25%
4.基因型为Aa的亲本连续自交,若aa不能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则第三代AA、Aa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
A.7/8 1/8 B.15/16 1/16 C.19/27 8/27 D.7/9 2/9
5.黄色猫与黄色猫杂交,子一代中黄猫与黑猫的比例为3∶1(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若用子代黄猫与子代黑猫交配,得子二代黄猫与黑猫的比例是多少( )
A.3∶1 B.2∶1 C.1∶1 D.1∶0
6.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在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做得如图所示曲线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说法是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杂合子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7.人类眼睛棕色(A)对蓝色(a)是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一对棕色眼、色觉正常的夫妇有一个蓝色眼睛且色盲的儿子,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其基因型与母亲相同的几率是:A.1/8 B.1/2 C.1/4 D.0
8.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 l全是白色盘状,F l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白色球状南瓜200个,那么纯合子黄色盘状南瓜应是()
A.450个B.100个C.200个D.300个
9.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将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则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
A. 1:2
B. 1:1
C. 2:1
D. 3:1
10.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纯合体杂交,于二代中重组性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为
A.3/8 B.5/8 C.3/8或5/8 D.1/16或9/16
11.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
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
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有芒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1/48 B.7/48 C.1/16 D.3/16
12.香豌豆中,只有当A、B两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一株红花植株与aaBb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此红花植株自交,其红花后代中杂合子占
A.8/9
B.9/16
C.2/9
D.1/9
13.某种观赏植物(2N=18)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纯合蓝色植株与纯合红色植株杂交,F1均为蓝色;F1自交,F2为蓝∶紫∶红=9∶6∶1。
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用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A.紫∶红=3∶1 B.紫∶红=2∶1 C.红∶紫=2∶1 D.紫∶蓝=3∶1
14.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基因遵
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2∶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5/8
B.3/5
C.1/2
D.3/4
15.据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16.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A.1∶3 B.1∶1 C.1∶2 D.9∶3∶3∶1
17.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
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A.4种,9:3:3:1 B.2种,13:3
C.3种,12:3:1 D.3种,10:3:3
18.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和C/c,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实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10克。
现有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AAbbcc,F1的果实重135~165克。
则乙的基因型是 ()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19.人类并指(D)为显性遗传病,白化病(a)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基因都在常染
色体上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一个家庭中,父亲并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
的孩子,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病孩了的概率是
A.1/2 B.1/8 C.3/8 D.5/8
20.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的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
A.9:3:3:1 B.1:1:1:1 C.3:1:3:1 D.3:1
21.现有AaBb与aaBb个体杂交(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中个体的比例为()
A.1/8 B.1/4 C.1/3 D.1/2
22.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
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 B.F1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C.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 D.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
23.两个亲本杂交,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其子代为:lYYRR、2YYRr、1YYrr、1YyRR、2YyRr、1Yyrr,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A.YYRR和YYRr B.YYrr和YyRr C.YYRr和YyRr D.YyRr和Yyrr 24.在小鼠染色体上有一系列决定体色的复等位基因(A1控制黄色、A2控制灰色和a控制黑色),A1对A2和a为显性,A2对a为显性,已知A1A1个体会在胚胎时期死亡。
小鼠有短尾(D)和长尾(d)两种,且与体色独立遗传。
若取两只基因型不同的黄色短尾鼠交配,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则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 亲代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为A1A2Dd、A1aDd
B.F1中的四种表现型个体均为杂合体
C.若F1中的雌雄灰色短尾鼠相互交配,子代中灰色长尾鼠占1/4
D.若F1中的灰色长尾鼠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不会出现黑色鼠
25.天竺鼠身体较圆,唇形似兔,是鼠类宠物中最温驯的一种,受到人们的喜爱。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该鼠的毛色由两对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 的天竺鼠,已知B决定黑色毛,b决定褐色毛,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
则这批天竺鼠繁殖后,子代中黑色褐色白色的理论比值为()
A.9:4:3 B.9:3:4 C.9:1:6 D.9:6:1
26.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
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为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也就是说,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
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基因型种类数和不同表现型比例为()
A.3种、3∶1 B.3种、1∶2∶1 C.9种、9∶3∶3∶1 D.9种、1∶4∶6∶4∶1
27.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全部让其自交,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A. 1/9
B. 3/8
C. 1/6
D.1/6 28.已知某动物种群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A. 1/2
B. 5/8
C. 1/4
D.3/4
29.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和黑身蝇杂交得F1,F1全为灰身。
让F1自由交配得到F2,将F2中灰身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得F3,F3中灰、黑身蝇的比例为()
A 1:1
B 3:1
C 5:1
D 8:1
30.有一种软骨发育不全的遗传病,两个有这种病的人(其他性状正常)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得白化病且软骨发育不全,第二个孩子全部性状正常。
假设控制这两种病的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预测,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病的几率是
A.1/16 B.1/8 C.3/16 D.3/8
1.D
2.A
3.D
4.D
5.B
6.C
7.A
8.B
9.B10.C11.C12.A13.B14.C15.A16.A17.C18.C19.D20.C21.B22.B23.C24.D25 .B26.D27.D28.B29.D3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