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第7章
- 格式:pptx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281
《电路分析基础》各章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1-1 (1) SOW; (2) 300 V、25V,200V、75V; (3) R=12.50, R3=1000, R4=37.5021-2 V =8.S V, V =8.S V, V =0.S V, V =-12V, V =-19V, V =21.S V U =8V, U =12.5,A mB D 'AB B CU =-27.S VDA1-3 Li=204 V, E=205 V1-4 (1) V A=lOO V ,V=99V ,V c=97V ,V0=7V ,V E=S V ,V F=l V ,U A F=99V ,U c E=92V ,U8E=94V,8U BF=98V, u cA=-3 V; (2) V c=90V, V B=92V, V A=93V, V E=-2V, V F=-6V, V G=-7V, U A F=99V, u c E=92V, U B E=94V, U BF=98V, U C A =-3 V1-5 R=806.70, 1=0.27A1-6 1=4A ,11 =llA ,l2=19A1-7 (a) U=6V, (b) U=24 V, (c) R=SO, (d) 1=23.SA1-8 (1) i6=-1A; (2) u4=10V ,u6=3 V; (3) Pl =-2W发出,P2=6W吸收,P3=16W吸收,P4=-lOW发出,PS=-7W发出,PG=-3W发出1-9 l=lA, U5=134V, R=7.801-10 S断开:UAB=-4.SV, UA0=-12V, UB0=-7.2V; S闭合:12 V, 12 V, 0 V1-12 UAB=llV / 12=0.SA / 13=4.SA / R3=2.401-13 R1 =19.88k0, R2=20 kO1-14 RPl=11.110, RP2=1000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2-1 2.40, SA2-2 (1) 4V ,2V ,1 V; (2) 40mA ,20mA ,lOmA 2-3 1.50 ,2A ,1/3A2-4 60 I 3602-5 2A, lA2-6 lA2-7 2A2-8 lOA2-9 l1=1.4A, l2=1.6A, l3=0.2A2-10 11=OA I l2=-3A I p l =OW I P2=-l8W2-11 11 =-lA, l2=-2A I E3=10V2-12 11=6A, l2=-3A I l3=3A2-13 11 =2A, l2=1A ,l3=1A ,14 =2A, l5=1A2-14 URL =30V I 11=2.SA I l2=-35A I I L =7.SA2-15 U ab=6V, 11=1.SA, 12=-lA, 13=0.SA2-16 11 =6A, l2=-3A I l3=3A2-17 1=4/SA, l2=-3/4A ,l3=2A ,14=31/20A ,l5=-11/4A12-18 1=0.SA I l2=-0.25A12-19 l=1A32-20 1=-lA52-21 (1) l=0A, U ab=O V; (2) l5=1A, U ab=llV。
第七章二阶电路重点要求:1. 理解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过渡过程的三种情况;2. 了解二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击响应。
3.学习数学中的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性质及反变换的方法;4.掌握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电路的过渡过程的方法。
1§7-1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二阶电路:由二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电路。
典型的二阶电路是RLC串联电路。
求全响应方法:1.经典法(时域分析法)全响应= 稳态分量(强制分量) + 暂态分量(自由分量)2.拉普拉斯变换法(频域分析法)2响应曲线:U 0u C , u L , i 0ωtiu Cu L§7-1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20p ααω=−±−一. 问题的提出经典法解动态电路过渡过程存在的问题:对较复杂的电路,联立求解微分方程特别是定积分常数比较困难。
若激励不是直流或正弦交流时,特解不容易求得。
二. 拉氏变换法用积分变换的原理简化求解电路过渡过程时域电路解微分方程时域响应f(t)取拉斯变换复频域电路解代数方程复频域响应F(s)取拉斯反变换7.2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应用拉氏变换法进行电路分析称为电路的一种复频域分析方法,也叫运算法!是数学中的一种积分变换.优点:对复杂电路﹑无稳态情况﹑换路时出现强迫跃变等用拉氏变换法较经典法方便。
三.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设函数f(t)在0≤t ≤∞时有定义,则积分称为原函数f(t)的拉普拉斯变换(象函数)。
()dte tf s F st∫∞−−=0)(式中s=σ+ j ω----复频率。
单位:熟悉的变换:相量法⎩⎨⎧=∫∞+∞−)s (21)(ds e F j t f stj c j c π反变换正变换ZH1.象函数F (s)存在的条件:∞<∫∞−−dt et f st0)(说明:电路分析中的函数都能满足上述条件。
2. 在电路中积分的下限定义为“0-”, 更有实际意义(将奇异函数也包括在内)。
[][]⎩⎨⎧==−)( )()( )( S F t f t f S F 1简写正变换反变换在电路分析中通常直接查表得到。
第7章7.1 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同频率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差与频率密切相关B.若电压与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则感性负载的电压相量滞后其电流相量︒90C.容性负载的电抗为正值D.若某负载的电压相量与其电流相量正交,则该负载可以等效为纯电感或纯电容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等于它们的初相位之差,是一个与时间无关的常数B.对一个RL 串联电路来说,其等效复阻抗总是固定的复常数C.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消耗的平均功率总是零,电阻元件消耗的无功功率总是零D.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都满足功率守恒定律,视在功率不满足功率守恒定律3.已知RC 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6A =R I ,电容电流8A =C I ,则该电路的端电流I 为( D )。
A.2AB.14AC.A 14D.10A4.已知RLC 串联电路的电阻电压4V =R U ,电感电压3V =L U ,电容电压6V =C U ,则端电压U 为( C )。
A.13VB. 7VC.5VD.1V5.已知某电路的电源频率Hz 50=f ,复阻抗Ω︒∠=3060Z ,若用RL 串联电路来等效,则电路等效元件的参数为( C )。
A.Ω=96.51R , H 6.0=LB.Ω=30R , H 96.51=LC.Ω=96.51R , H 096.0=LD.Ω=30R , H 6.0=L 6.已知电路如图x7.1所示,则下列关系式总成立的是( C )。
A.••+=I C j R U )(ω B.••+=I C R U )(ωC.••⎝⎛⎪⎪⎭⎫+=I C R U ωj 1 D.•• ⎝⎛⎪⎪⎭⎫-=I C j R U ω1 图 x7.1 选择题5图7.2 填空题1.电感的电压相量 超前 于电流相量π/2,电容的电压相量 滞后 于电流相量π/2。
2.当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一般关系式为()()tt u C t i C C d d =,相量关系式为••=C C U C j I ω。
教案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内容: 第七章一阶电路课时:12学时教师:刘*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复习引入新课讲述新课简单回顾上次课的知识点。
通过第六章的学习,我们注意到电容和电感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们都具有存储能量的能力。
可以确定一个电感或电容释放或得到能量时产生的电流和电压。
在这一章我们将学习由电源、电阻、电容(或电感)组成的电路。
多媒体课件展示:第七章一阶电路一、设置悬念、激发探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闪光灯的场合非常多。
照相机在光线比较暗的条件下照相,需要用闪光灯照亮场景一定时间,将影像记录在胶卷或存储设备上。
一般来说,照相机闪光灯电路需要重新充电后才能再照下一张照片。
还有些场合使用按一定时间间隔自动闪光的闪光灯作为危险警告,例如,高的天线塔、建筑工地和安全地带等。
那么类似这样的电路应该如何分析呢?我们在这一章就将详细学习。
二、动态电路及初始条件多媒体课件展示:7.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1.动态电路: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电压和电流的约束关系是通过导数(或积分)表达的,所以称为动态元件。
当电路中含有动态元件时被称为动态电路。
特点:当动态电路状态发生改变时(换路)需要经历一个变化过程才能达到新的稳定状态。
这个变化过程称为电路的过渡过程。
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多媒体课件展示。
换路:电路结构、状态发生变化(①支路接入或断开;②电路参数变化)。
过渡过程产生的原因:电路内部含有储能元件 L 、C,电路在换路时能量发生变化,而能量的储存和释放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
2. 动态电路的方程动态电路的方程:多媒体课件展示。
结论:(1)描述动态电路的电路方程为微分方程;(2)动态电路方程的阶数等于电路中动态元件的个数。
一阶电路:一阶电路中只有一个动态元件,描述电路的方程是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动态电路的分析方法:(1)根据KVl、KCL和VCR建立微分方程;(2)求解微分方程。
3. 电路的初始条件(1) t = 0+与t = 0-的概念认为换路在 t=0时刻进行换路前一瞬间则:0-换路后一瞬间+初始条件为t = 0+时电路中所求变量(电压或电流)及其各阶导数的值,也称为初始值。
“电路分析基础”教材各章小结第一章小结:1.电路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实际电路的理想化模型,它是由理想电路元件组成。
理想电路元件是从实际电路器件中抽象出来的,可以用数学公式精确定义。
2.电流和电压是电路中最基本的物理量,分别定义为电流tqidd=,方向为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电压qwudd=,方向为电位降低的方向。
3.参考方向是人为假设的电流或电压数值为正的方向,电路理论中涉及的电流或电压都是对应于假设的参考方向的代数量。
当一个元件或一段电路上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一致时,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4.功率是电路分析中常用的物理量。
当支路电流和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时,ui p=;当电流和电压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时,uip-=。
计算结果0>p表示支路吸收(消耗)功率;计算结果<p表示支路提供(产生)功率。
5.电路元件可分为有源和无源元件;线性和非线性元件;时变和非时变元件。
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表明该元件电压和电流必须遵守的规律,又称为元件的约束关系。
(1)线性非时变电阻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满足欧姆定律。
当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时,表示为u=Ri;当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时,表示为u=-Ri。
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u-i平面上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特别地,R→∞称为开路;R=0称为短路。
(2)独立电源有两种电压源的电压按给定的时间函数u S(t)变化,电流由其外电路确定。
特别地,直流电压源的伏安特性曲线是u-i平面上平行于i轴且u轴坐标为U S的直线。
电流源的电流按给定的时间函数i S(t)变化,电压由其外电路确决定。
特别地,直流电流源的伏安特性曲线是u-i平面上平行于u轴且i轴坐标为I S的直线。
(3)受控电源受控电源不能单独作为电路的激励,又称为非独立电源,受控电源的输出电压或电流受到电路中某部分的电压或电流的控制。
有四种类型:VCVS、VCCS、CCVS和CCCS。
6.基尔霍夫定律表明电路中支路电流、支路电压的拓扑约束关系,它与组成支路的元件性质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