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三课快乐的校园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9
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上册2快乐的校园《演奏学唱竖笛》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省级名师教案】1教学目标1、用正确的姿势缓吐的方式吹奏音阶2、了解竖笛持握的姿势及吹奏的气息要求3、能自信地吹奏歌曲《小星星》,并在小组学习中体会合作的乐趣4、在游戏中初步掌握竖笛吹奏的气息要求。
2学情分析学生年龄较小、好动、注意力时间较短、音乐知识较少,竖笛对于孩子们来说充满了新鲜感和神秘感,但当真正学习了以后又会显露出竖笛的枯燥。
3重点难点认识竖笛,了解吹奏的气息。
自信地吹奏歌曲《小星星》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过程:一、游戏的方式复习已学过的知识。
:1、游戏《模仿秀》,老师吹,学生模仿师: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班级的同学真的很棒!那我们现在来做一个游戏《模仿秀》。
师:1----1----1----- 生:1----1----1-----1 1 1 生:1 1 1师:2-----2----2------- 生: 2------2----- 2-----1 1 12 2 2接着往下来1----2-----3----5-----| 1 2 2 5 ||前后有什么变化2、游戏《我正你反》游戏的规则:将我吹的音按照相同的节奏反过来吹。
听懂了吗?我要是吹123,你们吹什么?1-2-3- 112233 3-4-5-5-4-3-2-,我们同学反应都很快。
手指也特别灵活。
二、游戏《小指头找家》,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6”音的吹奏1、手指位置练习(做小手指找家的游戏):让生闭上眼睛脑子里想象着竖笛的八个孔用很短的时间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看谁的速度最快!。
《快乐的校园》第1课时【教学内容】学唱《哦,十分钟》欣赏《乒乓变奏曲》【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唱歌曲《哦,十分钟》,感受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良好情趣和品质。
(2)通过欣赏钢琴曲《乒乓变奏曲》,感受音乐中所表现的运动时快乐的心情并把运动的拼搏精神运用到我们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上来。
2.过程与方法以视、听相结合的方法,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意义。
3.知识与技能(1)学唱歌曲《哦,十分钟》。
(2)感受2/4拍歌曲的音乐特点。
(3)了解变奏曲的结构。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
2.通过欣赏音乐感受并了解变奏曲的结构。
难点:附点节奏的准确演唱。
【教学准备】钢琴、同步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教材分析】《哦,十分钟》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七册第六单元《快乐的课间》中的一节唱歌课。
是一首2/4拍,D宫调式,二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
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
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
第一段节奏紧凑,曲调反复出现这一音型,鲜明地表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课间轻松、快乐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
第二段音调转为舒展,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运用旋律的模仿手法,四度、三度的跳进。
“哦,十分钟”唱出了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期待之情。
钢琴独奏《乒乓变奏曲》的音乐主题取材于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乐曲为2/4拍子,全曲活泼欢快,音乐主题简洁,包含有五个变奏,表现了孩子们打乒乓球时的快乐神情和熟练的球技。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谁会哼唱咱们学校的下课铃声?在课下的时候同学们都会做哪些运动?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其他小朋友在课间都做些什么。
二、课程新授(一)学唱歌曲《哦,十分钟》1.聆听音乐,并思考:(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说一说听后的感受。
(3)歌曲中都讲了什么内容?2.提问学生2/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教师补充。
《哦,十分钟》教材分析:《哦,十分钟》是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三课的一首学唱歌曲,这是一首D大调初拍的歌曲,运用了引申的发展手法,描绘了学生们在课间休息时嬉戏打闹的场景。
通过学习演唱这首歌曲,不仅能够感受到作品中欢快轻松的情绪,并且能够更好地学会运用课间十分钟的时间休息调整,从而达到更高的学习效率。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感知音乐主题,用欢快的情绪来表达歌曲内容; 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为本节课四度音程的构唱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这首歌曲对本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存在以下问题:歌曲中的二段体曲式结构为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应该注意培养他们对于音乐情感的把握,进而更好地区分歌曲结构。
并且,部分学生即将进入变声期,加强学生保护嗓音的意识,多聆听,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歌曲。
教学目标:1.通过对于这首歌曲的学习,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于校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2.在演唱、表演过程中体会歌曲的内涵,运用体验、模仿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3.掌握初拍的强弱规律,并用不同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用活泼的情绪以及自然而委婉的声音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并能达到背唱的效果。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二段体的曲式结构以及大切分的节奏。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聆听《乒乓变奏曲》,用相应的步态进行律动。
(关住节奏、速度、情绪的变化)1.第二次聆听,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表现了什么场景?2.说说课间运动还有哪些?(拍球、空竹、跳绳……)二、学唱曲调1.出示节奏并练习。
利X 0 I X 0 I羽X —|x —I2.播放《哦,十分钟》第一部分旋律,生随音乐选择合适的节奏拍击。
3.视唱“正34 | 5 o 旋律。
4.第二次聆听第一部分,在歌曲中找一找这一旋律出现了几次?5.师生接唱,学唱第一乐句旋律,第二乐句跟琴视唱。
6.随歌曲旋律学唱,讲解拍号羽。
教师用2/4拍指挥图式带着大家唱(6)最后一句跟琴学唱。
(7)歌曲的A段和B段在节奏上有什么变化?试着用有力度对比的声音来演唱。
6、接前奏完整演唱歌词:提示学生用欢快愉悦的心情演唱。
7、编创不同的拍击方式为歌曲伴奏。
8、在伴奏的烘托下,欢快地演唱歌曲。
9、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歌曲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反馈评价。
第二课时一、音乐欣赏《乒乓变奏曲》1、导入:你们打过乒乓球吗?如果你们没有打过这次雅典奥运会看乒乓球选手打球时是什么样呀?(动作灵巧轻快,你推我挡激烈比赛)老师请大家听一首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听完之后让学生说一说歌曲情绪和描写的内容。
2、新授(1)今天我们来听一首根据《小小球儿闪银光》而创作的钢琴独奏曲《乒乓变奏曲》。
(2)简单介绍变奏曲(3)初听变奏曲主题曲调。
设问:你听这段音乐像什么在跳动?(4)听主题曲调。
要求: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唱一次,跟着录音的音乐唱一次。
二、复听听并分析全曲。
设问:你能听出这一主题的不断变化吗?说一说这一主题(包含变化的主题)在全曲中共出现几次?①、听辨、分析音乐主题为单旋律、简洁、灵巧、轻快。
采用教唱法、视唱法分别在高音区和中音区视唱音乐主题。
1=C 2/4②、指导学生分析、欣赏、比较、听辨变奏一和变奏二,指导学生感性了解什么是“变奏”。
(板书)变奏一: 1=C 2/4 变奏二: 1=C 2/4主题出现在高音区主题出现在中音区③、指导学生分析、欣赏变奏三:音乐主题隐藏在高音区。
变奏三: 1=C 2/4④、老师分析、讲解变奏四和变奏五:在和弦的衬托下,主题变化为下行和上行旋律,并指导学生听辨。
⑤、总结归纳全曲,指导学生感性了解什么是“变奏曲”。
(板书)三、拓展延伸。
1、欣赏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并指导学生听辨出《乒乓变奏曲》的主题,了解《乒乓变奏曲》的创作背景。
2、了解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情况(主要介绍邓亚萍。
)。
第3课《快乐的校园》[教学内容]:1、歌曲《哦,十分钟》、《大家来唱》2、聆听曲《乒乓变奏曲》、《陀螺》、《打字机》3、编创与活动[教材分析]:1、歌曲《哦,十分钟》歌曲《哦,十分钟》是一首2/4拍,D调,二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
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
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
前半段奏紧凑,曲调反复出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课间轻松,快乐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
后半段音调转为舒展,第一句与第二句运用旋律的模仿手法,四度、三度的跳进。
“哦,十分钟”唱出了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由衷欢迎。
2、歌曲《乒乓变奏曲》钢琴独奏《乒乓变奏曲》的音乐主题取材于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乐曲为2/4拍子,全曲活泼欢快,音乐主题简洁,包含有五个变奏,表现了孩子们打乒乓球时的快乐神情和熟练的球技。
3、《大家来唱》歌曲《大家来唱》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民歌,全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简洁的语言“你也唱,我也唱,大家来唱!”生动地描绘了快乐的孩子们围成圈,手拉手边唱、边跳、边舞的欢乐情景。
歌曲是3/4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
第一、四乐句曲调平稳,采用重复的手法,首尾呼应。
第二、三乐句运用了旋律的模进及出现的八度大跳,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突出了“大家来唱”的主题。
4、聆听《陀螺》管弦乐《陀螺》1871年法国作曲家比捷创作了十二首四手联弹钢琴曲《儿童游戏》,这是一套以音乐来描绘儿童世界的小品曲。
后又根据其中的五首改编成管弦乐曲,1873年于巴黎正式演出。
组曲中的每一首都有标题,分别为:《进行曲——喇叭与铜鼓》、《摇篮曲——布娃娃》、《即兴曲——陀螺》、《二重奏——小先生、小夫人》、《加洛普——舞会》。
第三首《陀螺》表现了孩子们在玩陀螺游戏的情景。
5、聆听《打字机》《打字机》是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在办公室打字时获得灵感而创作的一首管弦乐作品,乐曲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快速的旋律中用打字机作为打击乐器,诙谐有趣,表现出紧张忙碌的办公室里人们愉快工作的情景。
《快乐的校园》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三课《快乐的校园》创编与活动的第一课时,本课是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通过欣赏、演唱、创编、活动等方式表现学生快乐有趣、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实践中初步掌握音乐知识,感受歌曲和乐曲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锻炼身体的良好品质。
二、学情分析本课执教对象为四年级,中年级阶段的学生相对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在课堂上更有自己的主见与想法,对于音乐有了一定的感知基础,相对于高年级阶段的学生,中年级阶段的学生又更具活力,课堂上活跃一些。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积极向上的精神。
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乒乓球变奏曲》感受和了解变奏曲的结构,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合作的方式对音乐主题与变奏进行分析。
四、教学重点感受和了解变奏曲的结构。
五、教学难点利用节奏进行创编。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PPT课件、音乐小棒七、教学方法聆听法、表演法、创编法【设计意图】:按照“新课标”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体现在课堂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课堂重在培养学生兴趣,将听、唱、演、创编、活动等多种方式融合在课堂中,更好的激起学生的兴趣。
八、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1、教师欢迎学生走进张老师的音乐课堂。
2、教师播放下课铃声音乐,疑惑的询问学生自己是否播放错误了。
【设计意图】:课前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同时教师播放下课铃声,激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好奇心,增加学习欲望。
(二)、律动开课1、教师由下课铃声响起,邀请学生一起走进课间十分钟,播放《哦,十分钟》,拿出音乐小棒随教师一起律动。
2、教师播放大课间录的视频,引入体育运动项目。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置上我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音乐教学立足于音乐的基点,纵向深入,由浅入深的安排,从学生的课余生活出发,用体育项目切入,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课题:快乐的校园主备教师:张越(二)新授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看一看屏幕里的同学们正在做什么?生:说屏幕里同学们做的事情。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是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在活动的情景。
师:那一提到下课十分钟,你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生:高兴的、愉快的、快乐的师:屏幕上的同学们和你们的心情是一样,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来做一下你们在课间做过的活动,亲身感受一下当时高兴的心情。
生:跳绳、踢毽、做游戏师:在课间还有很多活动,如:(根据当时情况老师予以补充)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按大屏幕出现的节奏,来做一做这些活动。
(师出示图片伴有节奏型)设计的节奏是书中出现的节奏型。
师引导学生按照节奏来做各种活动。
拍皮球:××| ××|跳绳:××××| ××××|投篮球:×Ο| ×Ο|溜溜球:Ο××|Ο××|1.生做,师订正2.集体做3.完整做一遍(三)引入本课内容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同学们课间十分钟的歌曲。
(出示大屏幕揭示课题)生读课题(四)唱谱1.听录音范唱师:同学们先来听一遍,然后告诉老师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音乐情绪?生:情绪(欢快、活泼)师:歌曲有几个乐段组成?生:歌曲分为两个乐段。
第一乐段:情绪活泼,第二乐段:优美、抒情。
2.听老师演唱一遍3.看谱子提示学生歌曲55 34 |5 0|这个小短句在歌曲中出现了四次,但有一次55 34 |5 —|是长音“5”课题:快乐的校园主备教师:张越师:从你们的歌声中,我感觉到了快乐;看到你们的笑脸,我感觉到了幸福。
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快乐和幸福,开始我们这堂音乐课。
师:刚才这首歌我们大家一起演唱的,属于哪种演唱形式?生:齐唱。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属于哪种演唱形式?它与齐唱效果有什么不同?生:二声部合唱。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哦,十分钟》教案歌曲分析《演唱哦十分钟》是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三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旋律表现了孩子们在课间十分钟里的欢乐心情。
歌曲共有四句歌词,每句四个小节,结构简洁明了。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集体合作演唱的习惯。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演唱哦十分钟》的旋律和歌词。
2、通过学习,能够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一部分;用优美、抒情的情绪去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通过学习,能够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一部分;用优美、抒情的情绪去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用音乐的方式问好!2、发声练习。
二、新课导入1、课件出示课间同学们在操场玩耍的图片。
2、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十分钟可以做什么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用音乐来描绘这宝贵的十分钟吧!”三、新课学习1、初步聆听: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地速度:稍快2、再次聆听:歌曲是几拍子的?边听边用手划拍。
四二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
3、学唱歌曲①带节奏朗读歌词:注意吐字清晰。
②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师小结:一共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节奏比较紧凑,情绪活泼;第2部分节奏比较舒缓,情绪优美、抒情。
③视唱歌曲第一部分旋律。
提问:旋律有什么特点?第一部分旋律基本相同。
④填词演唱第一部分:声音要唱得自然、轻快、富有弹性。
⑤视唱第二部分旋律。
(唱好歌曲中的切分节奏)⑥填词演唱第二部分:用优美、抒情的情绪去演唱。
⑦跟着老师的钢琴完整演唱一遍歌曲。
注意两个部分不一样的情绪。
四、课堂活动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五、课堂总结同学们,课堂四十分钟我们学会了一首歌,接下来是你们的课间十分钟时间啦,大家愉快的玩耍吧!最后希望大家珍惜时间。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快乐的校园教案第三单元:快乐的校园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和演唱一组反映校园课间、课余生活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表现的课间、课余生活的放松、快乐和有趣。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良好情趣和品质。
2、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并能用有力度对比的声音,表现歌曲两个乐段不同的情绪,表达快乐的心情。
3、在实践中初步掌握2/4拍的音乐知识,能感受歌曲或乐曲的二拍子音乐特点。
4、聆听《乒乓球协奏曲》,初步感受和了解变奏曲的结构,感受节奏、音符的变化所表现的不同音乐情景。
尝试用变化节奏的方法编创变奏曲。
5、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家来唱》,用优美和谐的歌声表现孩子们歌唱时的快乐心情。
通过打击乐为歌曲伴奏的方式,体验歌曲三拍子的韵律。
6、聆听管弦乐《陀螺》、《打字机》,在聆听和律动表演的音乐活动中,加强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并能根据音乐节奏、速度、力度、大跳音程旋律进行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感受音乐形象和结构,进一步体会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单元教学重点:能感受歌曲或乐曲的二拍子音乐特点,体验歌曲三拍子的韵律。
单元教学难点:在聆听和律动表演的音乐活动中,加强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并能根据音乐节奏、速度、力度、大跳音程旋律进行等音乐要素的变化。
教具、学具使用:电子琴、多媒体设备、教学光盘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学唱《哦、十分钟》学习2/4拍号第二课时:聆听《乒乓变奏曲》第三课时:学唱《大家来唱》,编创与活动第四课时:聆听《陀螺》、《打字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被媒体称为“乒乓外交”。
从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
这就是毛主席的以小球影响大球的乒乓外交。
)师:有一首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就是表现这种乒乓球精神的。
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遍。
2、学生听辨歌曲主题旋律。
师:这首歌曲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首儿歌,歌唱了乒乓球儿虽小但作用又不同寻常的合作精神,表现了孩子们打乒乓球时的快乐神情和熟练的球技。
第3课快乐的校园《哦,十分钟》教学目标:⒈知识目标:感受歌曲两段曲式的特点,体会不同乐段所表现的不同情绪以及歌曲表现的喜悦之情。
⒉能力目标:指导学生体验歌曲塑造的音乐形象,能够用轻盈、舒展的声音准确有感情的表现歌曲,培养学生歌唱能力。
⒊情感目标:能够加入动作表现歌曲,充分表现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由衷欢迎的愉快心情。
教学重点:能用轻盈、舒展的声音歌唱,充分表达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6 6 6 |ii 5 |0 4 3 |音准、切分节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放《哦,十分钟》的伴奏音乐2.师生互问好3.发生练习①35 |1. 71| 7 65 |61 32| 1 11 |1 i 56 |534 321 | 1—|1—‖La②66 6|ii5 |6 I |5 —| 6 i|5—‖二、新授课(一)导入:看课件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看一看屏幕里的同学们正在做什么?生:说屏幕里同学们做的事情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是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在活动的情景。
师:那一提到下课十分钟,你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生:高兴的、愉快的、快乐的师:屏幕上的同学们和你们的心情是一样,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来做一下你们在课间做过的活动,亲身感受一下当时高兴的心情。
生:跳绳、踢毽、做游戏师:在课间还有很多活动,如:……,(根据当时情况老师予以补充)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按大屏幕出现的节奏,来做一做这些活动。
(师出示图片伴有节奏型)设计的节奏是书中出现的节奏型师引导学生按照节奏来做各种活动。
拍皮球:××| ××|跳绳:××××| ××××|投篮球:×Ο| ×Ο|溜溜球:Ο××|Ο××|1.生做,师订正2.集体做3.完整做一遍(二)引入本课内容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同学们课间十分钟的歌曲。
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上册3快乐的校园《聆听乒乓变奏曲》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
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钢琴独奏《乒乓变奏曲》,指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感受乒乓球比赛时的激烈场面。
并延伸到热爱运动、把运动的拼搏精神运用到学习上的思品教育中。
二、过程与办法:创设情境,通过听、唱、演等音乐学习活动,熟悉音乐主题,能在熟悉主题的基础上,听出音乐的五次变奏。
三、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从音乐的节奏、速度、音区、等方面的变化,分析、判断乐曲中出现的五次“变奏”。
在聆听过程中逐步感受、理解变奏的含义,并能用所学过的节奏和节拍尝试简单的变奏。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懂的一些乐理知识,所以更容易掌握变奏曲的特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乐曲的分析与欣赏、音乐形象的感受、曲式结构的了解。
【教学难点】“乒乓球”音乐形象的感受、“变奏曲”曲式结构的了解。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教学过程:学过程:
新设计
一、组织教学。
听《乒乓变奏曲》和老师一起律动。
【设计意图】(从运动着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导入新课。
1、边听音乐边看图,用提问法师生共同分析乒乓球的音乐形象从而导入本课的欣赏。
(板书)
2、出示课题。
简介歌曲。
三、分析、欣赏钢琴独奏《乒乓变奏曲》
(一)初听乐曲.
让学生感受哪一句印象最深刻。
(二)、听主题。
教师用2/4拍指挥图式带着大家唱
(6)最后一句跟琴学唱。
(7)歌曲的A段和B段在节奏上有什么变化?试着用有力度对比的声音来演唱。
6、接前奏完整演唱歌词:提示学生用欢快愉悦的心情演唱。
7、编创不同的拍击方式为歌曲伴奏。
8、在伴奏的烘托下,欢快地演唱歌曲。
9、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歌曲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反馈评价。
第二课时
一、音乐欣赏《乒乓变奏曲》
1、导入:你们打过乒乓球吗?如果你们没有打过这次雅典奥运会看乒乓球选手打球时是什么样呀?(动作灵巧轻快,你推我挡激烈比赛)老师请大家听一首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听完之后让学生说一说歌曲情绪和描写的内容。
2、新授
(1)今天我们来听一首根据《小小球儿闪银光》而创作的钢琴独奏曲《乒乓变奏曲》。
(2)简单介绍变奏曲
(3)初听变奏曲主题曲调。
设问:你听这段音乐像什么在跳动?
(4)听主题曲调。
要求: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唱一次,跟着录音的音乐唱一次。
二、复听听并分析全曲。
设问:你能听出这一主题的不断变化吗?说一说这一主题(包含变化的主题)在全曲中共出现几次?
①、听辨、分析音乐主题为单旋律、简洁、灵巧、轻快。
采用教唱法、视唱法分别在高音区和中音区视唱音乐主题。
1=C 2/4
②、指导学生分析、欣赏、比较、听辨变奏一和变奏二,指导学生感性了解什么是“变奏”。
(板书)
变奏一: 1=C 2/4 变奏二: 1=C 2/4
主题出现在高音区主题出现在中音区
③、指导学生分析、欣赏变奏三:音乐主题隐藏在高音区。
变奏三: 1=C 2/4
④、老师分析、讲解变奏四和变奏五:在和弦的衬托下,主题变化为下行和上行旋律,并指导学
生听辨。
⑤、总结归纳全曲,指导学生感性了解什么是“变奏曲”。
(板书)
三、拓展延伸。
1、欣赏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并指导学生听辨出《乒乓变奏曲》的主题,了解《乒乓变奏曲》的创作背景。
2、了解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情况(主要介绍邓亚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