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自动化--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94.00 KB
- 文档页数:4
教学工作手册2014 ~2015学年第一学期任课教师:程利双系 (部): 土木工程系教研(实验)室:授课任务一览表课程名称授课对象(本、专科/ 班数)授课类别(理论/实验)周学时本学期总学时建筑设备自动化本科/1个理论 2 32《建筑设备自动化》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9210054 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学时:32 学分:2。
0开课单位:土木工程系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先修课程:二、课程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研究建筑设备工程中的控制技术理论和方法的能力;达到熟悉和掌握建筑设备(主要是暖通空调设备)中所用到的简单控制系统、复杂控制系统以及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目的。
为今后进行暖通空调系统设备的控制、运行和管理打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拓宽专业方向,增加知识面,适应人才市场就业的需要。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建筑设备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及其组成和发展.2。
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建筑设备自动化、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集中空调冷热源与空调水系统的监控、供热系统的监控与管理、其它建筑设备的监测控制原理。
3.理解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等方面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五、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第1章建筑设备自动化概述教学内容:1. 智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的基本概念2。
智能建筑的组成及核心技术3.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4。
建筑设备自动化的发展重点: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组成、核心难点:智能建筑的组成第2章计算机控制系统与通信网络结构教学内容:1.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技术基础2。
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集成技术重点:计算机技术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组成,自动控制的集成技术难点:计算机技术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第3章建筑设备自动化中的监控设备教学内容:1。
传感器与变送器2. 控制器3。
执行器重点:传感器、变送器的种类,控制器的种类和控制算法难点:控制器的控制算法第4章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教学内容:1。
概述2。
第一章建筑设备自动化概述1、建筑环境控制有被动式和主动式2、建筑物必须满足的要求:安全性、功能性、健康舒适性、美观性3、智能建筑的定义: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4、智能建筑发展趋势:个性化、节能、绿色环保智能建筑。
5、智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关系: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环境的建筑才能称之为智能建筑;建筑智能化系统包括信息系统、监控系统、通信等系统以及智能化集成系统,是智能建筑的必要条件;智能建筑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化工程,是多学科、多技术系统的综合体,要由各专业相互配合。
6、智能建筑与传统建筑:具有传统建筑物的全部功能;它具有某种“拟人智能”特性及功能。
主要表现在:具有感知、处理、传递所需信号或信息的能力;对收集的信息具有综合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具有发出指令并提供动作响应的能力。
7、智能建筑的类型:智能办公、商用大楼、智能建筑群、智能化住宅、智能化小区。
8、智能建筑的功能:安全、舒适、便捷功能,为人们提供一个高效的工作环境和优越的生活环境。
9、智能建筑的核心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图形显现技术(CRT)。
智能建筑的核心问题是建筑设备的智能化以及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集成。
4C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技术。
10、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组成:建筑管理系统BMS(BMS包括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安全防范系统SAS和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FAS;BMS即广义BAS,将BAS、SAS、FAS三个相互独立、相互关联的部分以控制目的来进行信息集成,或以以太网为平台,作各子系统平等地位的一体化集成)、信息网络系统INS(INS集成了事物型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与物业管理系统)、通信网络系统CNS(CNS包括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接入系统)、综合布线系统GCS(BMS、OAS、CNS需通过GCS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有机集成)。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1章建筑设备自动化概述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熟悉自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掌握智能建筑的组成及核心技术,掌握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及其发展。
教学重点:掌握智能建筑的组成及核心技术,掌握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教学难点: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第一讲1.1 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1.1.1 智能建筑IB(Intelligent Building)1984年,由美国人提出,在一座改建后的大厦的宣传词中出现,该大厦采用计算机技术对楼内的空调、照明、电梯、防火等系统实施监测、控制等综合管理,为大楼用户提供各类信息服务,事先通信、办公自动化,从此诞生第一座智能建筑。
我国,智能建筑的建设起始于1990年的北京发展大厦,被认为我国智能建筑的雏形。
该大厦装备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但3个子系统未实现系统集成,进行统一的控制和管理。
1.1.2 智能建筑的定义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1.1.3 智能建筑与传统建筑1.具有传统建筑物的全部功能2.它具有某种“拟人智能”特性及功能。
主要表现在:(1)具有感知、处理、传递所需信号或信息的能力;(2)是对收集的信息具有综合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3)是具有发出指令并提供动作响应的能力。
1.1.4 智能建筑的类型(用途)(1)智能办公、商用大楼智能办公、商用大楼包括:政府机关办公楼,大型企业、公司办公楼、金融大厦(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商业楼及出租写字楼等单栋智能化大楼。
(2)智能建筑群(广场)智能建筑由单栋开发到成片开发,形成一个位置相对集中的建筑群体,称为智能建筑群或智能广场,如医院、学校、酒店、宾馆、商场等。
(3)智能化住宅智能化住宅多为以生活起居为目的而兴建的多层、高层建筑或建筑群。
(4)智能化小区智能化小区是指具有一定智能化特点的住宅小区-居住生活信息化、小区物业管理智能化、IC卡通用化。
建筑设备自动化--大纲引言概述:建筑设备自动化是指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建筑物内部各种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提高建筑物的运行效率和舒适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建筑设备自动化的重要性和应用。
正文内容:1. 自动化控制系统1.1 传感器技术:介绍传感器在建筑设备自动化中的应用,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传感器的使用,以及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的联动。
1.2 控制器技术:探讨建筑设备自动化中的控制器技术,包括PLC、DCS等控制器的原理和应用,以及控制器与传感器之间的数据交互。
1.3 通信技术:详细介绍建筑设备自动化中的通信技术,如以太网、无线通信等技术的应用,以及通信技术在建筑设备自动化中的作用和优势。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阐述建筑设备自动化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的过程,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优化建筑设备的运行。
2. 空调系统自动化2.1 温度控制:介绍建筑设备自动化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包括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控制器的调节和优化,以及自动控制系统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2.2 能耗管理:探讨建筑设备自动化在空调系统能耗管理方面的作用,如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来优化空调系统的能耗,减少能源浪费。
2.3 舒适性提升:详细阐述建筑设备自动化在空调系统中提升舒适性的方法,如根据人流量和室内外温差自动调节空调系统的运行,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
3. 照明系统自动化3.1 光照控制:介绍建筑设备自动化在照明系统中的应用,包括光照传感器的使用、控制器的调节和优化,以及自动控制系统对光照的精确控制。
3.2 能耗管理:探讨建筑设备自动化在照明系统能耗管理方面的作用,如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来优化照明系统的能耗,减少能源浪费。
3.3 照明效果提升:详细阐述建筑设备自动化在照明系统中提升照明效果的方法,如根据不同场景和需求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和色温,提供更舒适和节能的照明环境。
4. 电梯系统自动化4.1 运行控制:介绍建筑设备自动化在电梯系统中的应用,包括电梯调度算法和控制器的使用,以及自动控制系统对电梯运行的优化。
建造设备自动化--大纲
引言概述:
建造设备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建造内的各种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和管理,以提高建造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建造设备自动化的相关内容。
一、自动化控制系统
1.1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1.2 建造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
1.3 常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和方法
二、智能照明系统
2.1 智能照明系统的基本原理
2.2 智能照明系统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2.3 智能照明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三、智能空调系统
3.1 智能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3.2 智能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和环境适应性
3.3 智能空调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维护
四、智能安防系统
4.1 智能安防系统的功能和应用范围
4.2 智能安防系统的技术原理和特点
4.3 智能安防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五、智能能源管理系统
5.1 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的概念和目标
5.2 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
5.3 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结论:
建造设备自动化的发展为建造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机遇。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空调系统、智能安防系统和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建造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造设备自动化的未来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
《建筑设备自动化》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812111802课程名称:建筑设备自动化学时/学分:32/2关联课程: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建筑设备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开课教研室: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教研室课程类别与性质:专业课,选修一、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按照学校的整体要求,基于对教学目标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的分析,本课程的内容依据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基本要求和培养方案,选定概论、恒温水箱的通断控制、恒温恒湿空调机的控制器等8部分内容,共32学时,2学分。
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围绕课内教与学、课外导与做、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等环节,推进考评方式改革,重视过程性评价,突出基于能力的非标准化答案考试。
基于该教学考核评价思路,本课程主要以课程论文、课堂提问、课下作业、期末测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其中课程论文、课堂提问、课下作业等过程性评价占评价权重的60%,期末考试占评价权重的40%。
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一览表二、课程资源库1.参考书(1)江亿,姜子炎编. 建筑设备自动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6月.(2)董春桥,袁昌立,傅海军,王江江.建筑设备自动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年9月.(3)刘健.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4)Katsuhiko Ogata(绪方胜彦).现代控制工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年1月.(5)吴麒,王诗宓.自动控制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6)阳宪惠.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7)张福学.实用传感器手册.电子工业出版社. 1988年2月.(8)朱善君.单片机接口技术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9)高钦和.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与设计实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7月.(10)Direct digital control for HV AC systems, Tomas B Hartman,McGraw-Hill Inc.2.期刊《暖通空调》《自动化与仪器仪表》3.网络资源(1)江亿. 温度湿度独立调节的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超星视频.(2)银符考试题库.新乡学院,党政机构,图书馆,电子资源,教辅资源库,银符考试题库.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1—2学时第一章概论第一节什么是建筑自动化第二节自动控制系统一例第三节建筑自动化系统的目的第四节建筑自动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第五节本书的主要内容与学习方法1.课前准备(1)熟悉课程教学大纲,对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有较好的理解;(2)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加强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建设;(3)充分理解讲义内容,把握和完成知识由一种书本贮存状态到教师传输状态再到学生头脑中的贮存形式的这两次转化;(4)查询、收集本学科相关的前沿技术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案例;(5)整理好课程教学中用到的模型、教具以及实验室用品等。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教学大纲《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7010046 课程名称: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课程类别:职业技术课适用专业:建筑设备工程技术总课时数:30 执笔人:李睿编写日期:2021年2月审核人:李睿一、课程说明(一)编制依据与适用专业此教学大纲是依据建筑设备工程系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编制的。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三年制高等职业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对象是高职高专院校三年制二年级的建筑设备工程技术教学,课时范围30学时。
(二)课程性质及任务本课程是高等学校专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程,近几年来,智能楼宇技术作为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之一,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在快速的发展。
本课程的作用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有关楼宇智能化技术的必要的和较宽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并强调实践、强化基础、突出重点。
(三)本课程同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行课为《电工电子技术》、《建筑电气》和《建筑与电气识图》,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电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内容的设置,由于本课程为职业技术课,内容为智能建筑的概念、现场控制器及末端设备的原理和应用,智能楼宇工程的设计、编程、组态,消防技术,安全防范技术,智能小区,智能建筑信息集成系统等。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采用根据本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教学方法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操式等方法教学,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组织教学,以加强学生直观、形象的认识及实践动手能力。
(六)教材的选用《楼宇智能化技术》,牛云陞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第一版二、教学时数及分配表单元 1 2 3 4 5 6 7 9 10三、教学内容与要求单元1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工程认知 1. 2. 3. 4. 1. 2. 3.4.了解智能建筑的定义、组成和要素了解智能建筑环境掌握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定义、组成、功能和适用范围了解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工程实施流程掌握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DDC控制器的作用、分类,掌握并理解I/O通道等接口的外在特性,了解当前市场的主流产品,理解四种基本的控制规律了解BAS中主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作用、信号特点和安装方法,掌握传感器与DDC之间的接线方法,理解传感器的选型依据掌握执行器的功能作用,了解其工作原理,理解电动调节阀的流量特性和口径选择,理解电磁阀、两位旋转阀、电动调节风门的应用知识单元3 给排水系统的控制 1. 2. 3. 1.单元名称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工程认知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硬件设备给排水系统的控制空调系统的控制冷热源系统的控制其它建筑设备的控制 BAS系统集成复习机动合计课时 30 学时分配理论习题实践机动 2 4 4 4 4 2 2 2 26 2 2 4 单元2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硬件设备了解给排水系统构成掌握给排水系统监控设计掌握室内热水供应系统的监控设计了解暖通空调系统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
考试时间:2017.5.10(第11周周三)14:00~15:50
考试地点:待定
考试题型:填空、简答、识图画图
成绩占比:卷面80%,考勤20%
考试范围:
第一章建筑给水系统
1.课后题
2.引入管敷设要求
3.给水系统中钢管、铜管、塑料管、复合管各自的特点
4.给水系统的压力公式
5.各种给水方式的特点、适用场合
6.给水官网布置方式、布置原则
7.水池有效容积的计算公式
8.水箱各配管的作用
9.气压给水设备的优缺点
10.高层建筑给水的问题、解决方案、给水方式
11.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组成、类型,联动对象
第二章建筑排水系统
1.课后题
2.通气管的作用及分类
第三章建筑供暖系统
1.课后题
2.供暖系统的组成、分类、形式
3.垂直失调、水平失调
4.蒸汽供暖与热水供暖的比较
5.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6.铸铁、钢、铝散热器各自的特点,适用场合
7.敷设供暖末端设备
8.空气幕、暖风机的分类
9.轴流风机与离心风机的区别
第四章建筑通风系统
1.课后题
2.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
第五章空调系统
1.课后题
2.空调系统的分类
3.全空气系统与全水系统各自的特点
4.半集中式中央空调的分类
5.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6.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类型
7.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8.吸收式制冷的工质对有哪两种,谁是制冷剂,谁是吸收剂
9.热泵机组的工作原理
10.常用空气处理设备
11.冷冻水与冷却水的区别第六章热水供应系统
1.课后题
第七章建筑电气基础
1.课后题。
教学工作手册2014 ~2015学年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程利双
系(部): 土木工程系
教研(实验)室:
授课任务一览表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本、专科/ 班数)
授课类别
(理论/实验)
周学时
本学期总
学时
建筑设备自动化本科/1个理论 2 32
《建筑设备自动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9210054 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
学时:32 学分:2.0
开课单位:土木工程系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先修课程:
二、课程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研究建筑设备工程中的控制技术理论和方法的能力;达到熟悉和掌握建筑设备(主要是暖通空调设备)中所用到的简单控制系统、复杂控制系统以及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目的。
为今后进行暖通空调系统设备的控制、运行和管理打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拓宽专业方向,增加知识面,适应人才市场就业的需要。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建筑设备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及其组成和发展。
2.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建筑设备自动化、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集中空调冷热源与空调水系统的监控、供热系统的监控与管理、其它建筑设备的监测控制原理。
3.理解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等方面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讲授实验上机习题讨论小计
第1章建筑设备自动化概述 2 2 第2章计算机控制系统与通信网络结构 4 4 第3章建筑设备自动化中的监控设备 4 4 第4章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 4 4
第5章
集中空调冷热源与空调水系统的监
控
4 4 第6章供热系统的控制 2 2 第7章其他建筑设备的监测与控制 4 4 第8章住宅小区只能化系统 4 4
第10章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施工
与管理
2 2
机动 2 2
合计32 32
五、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1章建筑设备自动化概述
教学内容:
1. 智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的基本概念
2. 智能建筑的组成及核心技术
3.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4. 建筑设备自动化的发展
重点: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组成、核心
难点:智能建筑的组成
第2章计算机控制系统与通信网络结构
教学内容:
1.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技术基础
2. 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集成技术
重点:计算机技术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组成,自动控制的集成技术
难点:计算机技术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第3章建筑设备自动化中的监控设备
教学内容:
1. 传感器与变送器
2. 控制器
3. 执行器
重点:传感器、变送器的种类,控制器的种类和控制算法
难点:控制器的控制算法
第4章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
教学内容:
1. 概述
2. 新风机组监控系统
3. 风机盘管
4. 空调机组自动控制系统
重点:新风机组的自动控制原理,风机盘管自动控制原理,空调机组自动控制原理
难点:空调机组自动控制原理
第5章集中空调冷热源与空调水系统的监控
教学内容:
1. 制冷机组的启动控制
2. 冷冻站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3. 锅炉的监控
4. 蓄能空调系统的控制
重点:各制冷机的自动控制、冷冻站系统的监测与控制,蓄能空调系统的控制。
难点:蓄能空调系统的原理
第6章供热系统的控制与管理
教学内容:
1. 换热器的监控
2. 供热管网的集中控制
重点:蒸汽-水型换热器的监控原理,按供热面积收费体制下热网和热源的调节方法,热计量体制下的调节方法
难点:热计量体制下的调节方法
第7章其他建筑设备的监测与控制
教学内容:
1. 建筑给排水监控
2. 电气设备监控系统
3.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4. 安全防范系统
重点:建筑给排水监控,电气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难点: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第8章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
教学内容:
1. 概述
2. 住宅(小区)集成管理系统
重点:住宅集成管理系统的组成
难点:信息网络系统
第10章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施工与管理
教学内容:
1.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2.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施工
3.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管理
重点: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顺序
难点: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顺序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闭卷
考试用时:120分钟
成绩评定:本课程成绩构成比例为: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 8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平时成绩的构成及比例为:考勤占5%,作业占15%。
期末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 (期末成绩×80%)。
补考方法:总评成绩低于60分的学生,须参加学院统一组织的补考。
补考总成绩=(平时成绩×0%)+ (补考成绩×100%)。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建筑设备自动化,刘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1月第一版。
参考书:
1、楼宇自动化原理,黄治钟主编,中国建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2、楼宇自动化技术与应用,陈虹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执笔人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教学主任签字:
制订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