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义乡中心学校初中部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12.96 KB
- 文档页数:1
织金县鸡场苗族彝族乡中心学校校简介织金县鸡场苗族彝乡中心学校位于织金县西部,距离织金县城54公里,校址于织金县鸡场苗族彝乡鸡场村街一组。
鸡场乡教育始于明末清初,当时鸡场属于水城管辖,乡内没有正规学校,只有家庭比较富裕的人家合伙请人在家设私馆,教育自己的子弟。
民国时,鸡场划规织金县管辖,部分家长将子女送到织金、郎岱岩脚、贵阳等地读书。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肖正国在鲊瓦寨办了一、二年级两个班。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区长李银洪从织金聘谌怡恒任校长,创办了鸡场第一所公立小学,校址在现在的鸡场中心校所在地。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谢松明任校长。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李士华任校长。
学生由4个班发展到6个班,教师发展到8名。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第一届鸡场完小毕业生马士凤、李士敏到安顺参加师范升学考试,分别获得第一、二名。
1950年3月至1951年初,时值解放,学校停办。
1951年,群众推选李士华为校长,重新办起了3个班。
1953年学校发展到4个班学生200余人,教师5名。
1954年县文教科调龚闻达当校长,学校发展成为一所完小,教师增至8名,学生300余人。
1960年,张宗元任校长,拆周家祠堂修了一幢教学楼。
1962年李士华任校长,学校的32保毕业生中有27名录取了一、二中,其中马定喜等后来成了鸡场第一批大学毕业生。
1963年,学校公办教师分到各生产大队扶持民办学校。
1967年,张芳秀任学校革委主任(主持工作),同年9月“贫宣队”进驻学校,掀起了批斗“走资派”的热潮,教学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招生工作也终止了。
1968年,姜方学任革委主任,贫管会进驻学校,学校处于半瘫痪状态。
直到1971年鸡场民校才开办起来,学校新修了一栋砂墙教学楼,1972年办起了戴帽初中班。
1973年王明贤任校长,修了鸡场小学第三幢木石结构的教学楼。
这时正遇“批林批孔”,学习“朝阳经验”,公社将全乡机动地调到木底河半坡,赶修了一幢楼房,调民办教师孔德芬、潘祖才任教,办起了鸡场农中(一个班),采取了“农闲多读,农忙少读”的办法,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参加建校劳动,同时还要完成十几亩地的耕种任务,自给自足。
普底乡中心小学基本情况介绍普底乡中心小学基本情况介绍普底乡中心小学,也称普底民族小学,位于大方和黔西交界处的百里杜鹃花区中部、普底新街北面,距大方县城约45公里,距黔西县城约35公里,掩映在全国闻名的黔西北“百里杜鹃”之中,是当年红军长征时贺龙、肖克将军部队与国民党军激战过的地方,是九龙山下人才启蒙的摇篮。
早在清代,普底就设有私塾。
科举制度时,文举、武举、秀才都出了不少。
办新学后,1922年,普底民族小学的前身—“黄村初等小学”诞生,借黄氏宗祠为校舍;1941年,改名为“大定县普底乡中心国民学校”,师生全系少数民族,办学尤为艰难。
解放后,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1950年恢复学校,首办“大方县颖川小学”;又于1951年春迁至黄氏宗祠,此年受到了毕节专署通报表扬;1953年,在普底新街修建“普底民族小学”,1955年修建竣工,学校由黄氏宗祠迁入新校舍;1958年改名为“大方县普底民族小学”;1971年增设了初中;1979年大方县教育局决定普底小学为重点学校,和大方城关一、二、三小一样由教育局直管;1989年,接受“加强贫困地区小学教育实验项目”。
普底小学现有教职工36人,其中男16人,女20人,中级职称7人,占19.44%,初级职称和未评职称共29人,占80.56%, 14个教学班(含学前班),共有学生947人,少数民族学生783人,占82.68%。
除开学前班,在12个教学班中,共有留守儿童36人,外来务工子女30人,返乡农民工子女5人。
普底小学占地面积17556平方米,有200米环形跑道,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学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
学校经历了几十年的办学历程,几十年的磨砺,几辈人的辛勤努力,积淀了以“真、善、美”为特征的校园文化,这种文化根深蒂固,代代相传,它影响了几辈人,也塑造了几辈人,同时催生了“求真、尚美、务实”的学校精神,这种精神感召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普底人。
新世纪,学校顺应时代的需求,与时俱进,不仅传承了学校优秀文化,使学校精神发扬光大,而且敢于创新,善于思考,勤于实践,以更新的理念去引领学校的发展。
琴潭实验学校历史沿革琴潭实验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期间曾几度更名,有过重建、合校的多次变革,依然屹立在这座青山绿水环绕的城市中不倒.她的前身分别为祝圣庵私塾和秀峰农中,经过了几十年的历史变迁,学校于2004年合并,取名桂林市琴潭实验学校。
她在曲折前进的道路上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培养了各行各业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小学部简介:琴潭实验学校小学部创办于1935年,民国初期是“祝圣庵”私塾,民国30年,私塾撤销,成立西南附廊乡中心校,1935年,更名为桂林市第九小学。
太平天国军队曾在这里驻扎。
1950年,学校改名为桂林市第六小学。
1967年“文革”开始后,再度更名为工农践平小学。
1968年9月,学校下放到大队办学,分别为东莲小学、唐家小学、甲山小学和官桥小学。
原学校址改为桂林市甲山五七中学。
1975年,自治区大力发展中心校,桂林市将东莲小学、唐家小学、甲山小学和官桥小学重新整合,隶属桂林市郊区教育局管辖,称为五里圩小学。
当时由莫淑英担任校长一职,后由东莲小学负责人熊克珍继任校长.中学部简介:农历一九六三年五月三十,桂林市郊区公所向上级交了一份拟办一所农业中学的请示报告称:除尽力设法巩固现有的两所民中外,拟由郊区统一举办一所农业中学。
经过一个多月的积极筹备,成立桂林市近郊区中学(暂用名,后改名秀峰农中,校址矮山塘)于同年9月开始上课。
1968年学校逐步改为普通高中,由路口村迁至红头岭后更名为五七中学,后又更名为桂林市郊区甲山中学。
刘家栋时任学校校长,当时教师人数只有20人左右。
1979年郊区政府撤销,学校改为桂林市甲山初级中学,隶属桂林市教育局直接管理。
共有五个教学班,学生200人左右,教职工16人。
学校环境简陋,教室为简易砖瓦房,在校生多为农村子弟。
唐仕润校长利用取土建厂的机会,为学校争取到几十亩土地,扩大了校园。
1981年,更名为桂林市甲山初级中学,校长唐仕润。
共有六个教学班,每年级两个班,教职工增加到20人左右。
1 舍得乡中心学校概况舍得乡地处文山州丘北县和红河州卢西、弥勒县两州三县的交界处,位于丘北县城西北方向,距县城56公里,属文山州典型的偏远高寒山区,最高海拔2501.8米。
中心学校小学部生源来自舍得、赶马路、华竹、洋洞、竹麻、白泥塘、法果、长麻、石岩共9个村寨,共634户,3059人,居住有彝、苗、僰、汉四种民族。
2004年8月中小学合并为舍得乡一贯制学校,2007年8月又更名为舍得乡中心学校。
乡中心学校初中部始建于1965年,小学始建于1948年。
小学部校园占地面积共533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549平方米;共有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18人;有教职工48人,大专及以上学历21人,中职及以上8人。
中学部校园占地面积20001平方米,建总面积3606平方米;共有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23人;有教职工42人大专及以上学历27人,中职及以上6人。
实施远程教育,优化教学手段,实现资源共享,服务素质教育。
中心学校现有多媒体教室2个,光盘及卫星播放室各1个,微机室1个:有学生用机30台、教师用机1台、服务器1台,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师生的“信息化”双向交流。
中心学校学校本着“以人为本、以德治校、以质求发展”的办学思想,以巩固提高“两基”为契机,作好教育远景发展规划;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全面实行人性化管理;坚持全面育人、办出特色;加强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在管理上,我们实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教学上坚持“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育人理念,以德育为首,全面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付出了汗水,也收获了成绩,学校先后被授予“德育先进学校”、“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昨天,我们收获了累累硕果,但也认识了更多的不足;今天,我们会脚踏实地,努力奋进;明天,我们信心百倍,充满希望。
我们将一如既往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教职工职业道德,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狠抓教育科研,努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
小河口镇中心学校简介小河口镇中心学校地处小河口镇老街,学校依山傍水、环境幽静。
学校服务于4个行政村,服务半径8公里,服务人口1169人。
学校2010年—2011学年度有学生184人,教职工18人,其中大专学历以上学历达标达73%。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办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特别是在实施“双高普九”工作中,我校新建综合楼一栋756平方米,加固翻新教学楼和宿办楼各一栋共计1120平米。
新建院墙180平米,餐厅灶房72平米,大门和厕所加固维修一新。
硬化地面1010平米。
提高和新建部室17室一部。
全部达到“双高普九”部室建设标准。
学校以“文明、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育质量显著提高,素质教育全面展开,为每一位师生开拓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今后,我校将继续以“育人是根本,素质是核心,质量是保证”的教育理念,以“书香校园、温馨育人”为学校文化建设主题,努力实现“环境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办学目标,不断提升教育的内涵和水平,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发展”的新教育。
瓦沟初小简介瓦沟初小地处瓦沟口村龙潭沟,建立于1951年,属于瓦沟口村村办学校。
服务面积3平方公里,服务人口503人。
学校占地面积68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
生均占地34平方米,生均使用面积11.7平方米。
2010年—2011年有教师1人,内设一个三级复式班,有31名学生。
“双高普九”工作实施以来,在村支部领导下,学校增设了综合室的配备,其中,算新增的图书一起藏书量达到1310册,生均30多册。
同时为改变校园环境,争取到资金对教学楼两层14间房屋室内进行了涂料粉刷,门窗、护栏刷漆油染,还拆除危险灶房,重新建设砖木结构教师灶房6间。
院内设大小花坛9个,绿化带20平米。
在硬件得到改善的同时,学校注重常规教学工作管理,从实际出发,狠抓常规课,扎扎实实搞教学。
新民乡中心学校简介一、基本情况新民乡中心学校始建于1938年,位于民和县新民乡政府所在地——千户湾村,距离县城25公里。
2018年3月由新民乡初级中学和新民乡中心小学合并为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下辖8个教学点和一所幼儿园。
学年初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96人,教职工35人。
现学校占地面积21273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5978平方米,运动场面积9143平方米。
学校有教学楼2栋,宿舍楼2栋,食堂1栋,锅炉房1栋,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区划清晰。
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积极履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职责,努力规范办学行为,遵循教育规律,优化管理,深化改革,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创设条件,树立社会、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大教育观念,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先后被评为青海省红领巾示范校,民和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先进学校,多次在民和县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中获奖。
二、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立足农村,建和谐校园,育合格学生,打造精特色,争创一流。
”培养目标是:“成人、成功、成才。
”学校以“勤、严、慧、实”为校风,以“诚实守信,求真务实”为校训。
学校以常规立校,教研兴校为工作要求。
教师坚持树立目标意识、质量意识、危机意识和服务意识,勤育严教,为人师表,学生尊师重教,勤学好问,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特色办学成效凸显。
三、教育教学特色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全面、科学、客观、真实地考评师生的成绩,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绩,教育教学成绩逐年攀升。
在民和县2015—2016学年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中四年级获二等奖、五年级获三等奖;2016—17学年度教学质量综合考评中四年级获二等奖。
共青团团队活动、少年先锋队活动和社团活动教育一直是我校的特色。
学校组建了书法、篮球、乒乓球、音乐、美术、舞蹈、综合实践等7支学生课余社团。
甘洛县普昌初级中学校学校简介
我校位于甘洛县普昌镇哈木足村,始建于1975年,占地面积18850m2,建筑面积3537 m2。
学校现有8个教学班,学生400人,教职工25人。
学校教学设备设施日臻完善,建有综合楼,学生宿舍楼。
我校除较完备的教学专用教室外,还建有远程教育电脑教室、物理、生物、化学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等配套用房。
为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设了一流的物质条件。
我校现有在职教师23名(含6名特岗教师)中,中级教师3人,初级教师13人,待聘教师7人;本科学历10人,专科学历12人,教师学历达标为95.7%。
造就了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合作的教师队伍和一个团结务实、拼搏进取的领导班子。
学校以“全面贯彻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创新人才”为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育人为本、立足学生终生发展”的育人思想,以创建现代化示范学校为办学目标,强化质量意识,深化教学改革,狠抓教育科研,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效益。
近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上升,在升学考试中,化学、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中,成绩一直位居全县前矛。
目前,全校教职工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创全县先进学校的发展目标追赶跨越!。
2024年学校贫困生帮扶工作总结我校现有多个教学班,其中不少学生为留守儿童,生活较为拮据,这加大了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难度与复杂性。
在____年度,我校采取了一次性发放全年资助款的方式,共接收并审核了超过____份学生申请材料。
经过细致入微的审核,最终确认全校共有____名学生获得资助,资助总金额达____万元。
根据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资助标准被划分为生均____元/年和生均____元/年两个档次,所有资助金均以银行卡形式发放,学生领卡时需签字并按手印确认。
我校在资助过程中严格遵守财经纪律,手续完备,完全符合上级要求,圆满完成了本年度的学生资助工作。
受资助学生名单已在校园内公开公示,未收到任何异议,并已上报至县学生资助中心备案。
一、工作成绩与经验总结1. 强化统一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我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德育副校长具体分管,并得到了校长办公室、政教处、财务室、学籍管理室等多个部门的全力支持。
我们实行“专款、专账、专人、专卡”的管理模式,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 制定完善方案,实施规范管理:在深入研究省市及--____岸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的基础上,我校制定并修订了《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实施方案》和《校内资助办法》,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生资助体系。
在评审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____省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标准执行,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和“实事求是、客观务实”的原则,确保了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学生资助档案制度,确保档案资料的完备性和真实性。
3.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发挥育人综合效益:在资助学生的我校注重发挥资助工作的综合教育功能。
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感恩励志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例如,在一位同学突患重疾的情况下,全校师生自发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心募捐活动,不仅彰显了同学们的爱心和综合素质,也对我校的学生资助感恩教育工作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展示和检阅。
1、纪律宿舍长专门负责清点睡觉时的人数,并报告给值日教师。
2、卫生宿舍长专门负责宿舍内的卫生、内务整理等。
3、每天的值日生要到值日教师检查完毕方可离开宿舍(不用上早操)。
4、每天打扫宿舍的时间段为:早上(6:40—7:20),中午(14:00—14:30),下午(18:30—19:00)1、纪律宿舍长专门负责清点睡觉时的人数,并报告给值日教师。
2、卫生宿舍长专门负责宿舍内的卫生、内务整理等。
3、每天的值日生要到值日教师检查完毕方可离开宿舍(不用上早操)。
4、每天打扫宿舍的时间段为:早上(6:40—7:20),中午(14:00—14:30),下午(18:30—19:00)1、纪律宿舍长专门负责清点睡觉时的人数,并报告给值日教师。
2、卫生宿舍长专门负责宿舍内的卫生、内务整理等。
3、每天的值日生要到值日教师检查完毕方可离开宿舍(不用上早操)。
4、每天打扫宿舍的时间段为:早上(6:40—7:20),中午(14:00—14:30),下午(18:30—19:00)1、纪律宿舍长专门负责清点睡觉时的人数,并报告给值日教师。
2、卫生宿舍长专门负责宿舍内的卫生、内务整理等。
3、每天的值日生要到值日教师检查完毕方可离开宿舍(不用上早操)。
4、每天打扫宿舍的时间段为:早上(6:40—7:20),中午(14:00—14:30),下午(18:30—19:00)1、纪律宿舍长专门负责清点睡觉时的人数,并报告给值日教师。
2、卫生宿舍长专门负责宿舍内的卫生、内务整理等。
3、每天的值日生要到值日教师检查完毕方可离开宿舍(不用上早操)。
4、每天打扫宿舍的时间段为:早上(6:40—7:20),中午(14:00—14:30),下午(18:30—19:00)1、纪律宿舍长专门负责清点睡觉时的人数,并报告给值日教师。
2、卫生宿舍长专门负责宿舍内的卫生、内务整理等。
3、每天的值日生要到值日教师检查完毕方可离开宿舍(不用上早操)。
4、每天打扫宿舍的时间段为:早上(6:40—7:20),中午(14:00—14:30),下午(18:30—19:00)1、纪律宿舍长专门负责清点睡觉时的人数,并报告给值日教师。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0.06.26•【字号】陕教〔2020〕106号•【施行日期】2020.06.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标准》的通知各设区市教育局,杨凌示范区教育局、西咸新区教育卫体局,韩城市教育局、神木市、府谷县教育和体育局:《陕西省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已经2020年6月9日陕西省教育厅第3次厅务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陕西省教育厅2020年6月26日陕西省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标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27号)、《陕西省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陕教规范〔2019〕9号)精神,为切实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补齐教育短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标准。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基本办学标准(一)校园校舍1. 校园场地。
学校应有独立的校园;校舍建设和设计应符合《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要求。
校舍安全隐患及时排除,无D级危房。
新建校舍应按照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重点设防类”的要求进行结构设计,满足综合防灾要求。
应配备必要的体育运动场地,包括体育课、课间操、课外及游戏活动所需要的场地。
应在校园的显要位置设置国旗升旗场地,符合升降国旗要求。
2. 教学用房。
学校生均建筑面积不低于4.5平方米,应设有普通教室、教师办公室、多功能教室(兼多媒体教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以及完成音体美教学任务的必要场所,可按照“实用、够用、安全、节俭”的原则,合并使用教学及辅助用房。
乡村少年宫简介乡村少年宫是为了促进农村青少年全面发展而设立的一种教育机构。
它旨在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培训项目,以匡助青少年发展兴趣爱好、培养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背景介绍乡村少年宫是在我国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设立的,旨在弥补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机会。
乡村少年宫通常设立在乡镇中心或者村庄附近,为农村青少年提供学习和活动的场所。
二、功能与特点1. 提供课外教育活动:乡村少年宫开设各类课程,包括艺术、体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培训课程,满足青少年的多元化需求。
比如音乐、舞蹈、美术、书法、乐器等艺术类课程,篮球、足球、游泳等体育类课程,以及科学实验、编程、手工制作等技术类课程。
2. 培养兴趣爱好:乡村少年宫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和课程,匡助青少年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相应的课程,培养才艺,丰富课余生活。
3. 培养综合素质:乡村少年宫注重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通过各类活动和课程,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4. 促进身心健康:乡村少年宫注重培养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通过体育活动、户外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匡助青少年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增强体质,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乡村少年宫的发展现状和成果乡村少年宫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多年的努力,乡村少年宫已经建立了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拥有一系列完善的教育设施和教学资源。
在乡村少年宫的培养下,许多青少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的甚至成为了艺术、体育等领域的佼佼者。
乡村少年宫也积极参预社区建设和农村文化振兴,通过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展览、比赛等活动,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农村的文化品位。
四、未来发展规划乡村少年宫的未来发展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
祥云县第一中学初中部简介祥云县第一中学初中部,位于祥云县祥城镇北后7号,和祥云著名古建筑钟鼓楼毗邻。
学校占地面积50.02亩(33350平方米),建筑面积16296平方米,现有教学楼两栋,共计45间教室(其中,多媒体教室42间)。
法人代表张兆永,在校学生2267人(38个班)。
现有专任教师130人,高级教师29人,一级教师41人。
骨干教师17人。
祥云县第一中学初中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34年8月,由当时祥云县政府呈请省教育厅批准,云南省政府核准后于祥城镇武帝庙内成立,取名祥云县初级中学。
随后80余年,校名几经更迭。
后来,虽然没有单独立校,但其间星火相承,绵延不断。
2014年8月,经整合资源,更名为“祥云县第一中学初中部”。
建校伊始,我们就秉承“每一位学生不求相同的发展,但都要发展;每一位学生不求相同的规格,但都要合格”的办学理念,勤奋耕耘。
到今天,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室、配有太阳能和卫生间的学生宿舍楼。
餐厅、卫生厕所、运动场地等,配齐各种设备,足以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形成了校园网络系统、校园多媒体系统为主题的现代化教学体系,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夯实了基础。
重视校本教研、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让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快速提升。
两年多的时间里,我校已有多名教师在省、州县的课堂竞赛、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奖。
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具有示范效应的素质教育窗口。
体育组牵头建成较大规模的乒乓球训练基地,培养出如何曦冉等乒乓球小选手,在2016年云南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得很好的名次;经过云南省教育学会考核和授权,我校张德丽老师成为云南省首批“美术特色工作室”教师,并在我校建成“中国画美术特色工作室”;我校合唱团在大理州第五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广泛好评。
同时,我们还以推进德育工作的落实来改善育人环境。
以党支部——政教处——团委——班主任——学生会为主线,以班主任——家长学校——家庭为纽带,以美心教育、道德讲堂、经典诵读、文化长廊、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等净化学生的心灵。
网址 临沂市普通初中教育学校名录268家2018最新版临沂市普通初中教育学校名录268家是由中国客户网编辑整理的最新企业名录,在工商登记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呼叫中心、专家分类等方法,收录了截止到2018年初所有在注册运营的普通初中教育企业的最新信息,覆盖率在99%以上。
并根据企业的经营指标,按照大中小三种规模进行了划分。
本名录定期更新,剔除注销或不在经营的企业信息,增加新注册的企业内容,保证名录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更多信息版本,参见页眉网址。
网址 公司名称所在市所在区县地址开业年份主营业务企业类型公司规模莒南县第三中学临沂市莒南县临沂市莒南县十字路街道办事处高乡社区居委会1974 中学教育国有企业中型兰陵县向城镇初级中学临沂市苍山县蒙台路东1973 中学教育国有企业中型苍山县长城镇二庙初级中学临沂市苍山县长城镇店子村1971 中学教育国有企业小型苍山县下村乡初级中学临沂市苍山县下村乡下村1967 中学教育国有企业小型苍山县神山镇初级中学临沂市苍山县东北村1964 中学教育国有企业小型平邑县流峪镇初级中学临沂市平邑县流峪村1963 中学教育国有企业中型沂南县张庄镇初级中学临沂市沂南县沂南县张庄镇张庄村1960 中学教育国有企业中型苍山县长城镇初级中学临沂市苍山县长城镇栗堡村委会1958 中学教育国有企业小型蒙阴县岱崮中学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大崮村1958 中学教育国有企业小型沂南县青驼镇初级中学临沂市沂南县青驼居委1956 中学教育国有企业中型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临沂市郯城县郯城县红花镇大院北村1955 中学教育国有企业中型郯城县马头镇第一初级中学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南园街1953 中学教育国有企业中型山东省平邑第一中学临沂市平邑县327国道与朝阳路交汇处1952 中学教育国有企业中型郯城县郯城街道办事处小埠岭初级中学临沂市郯城县郯城县小埠岭村驻地2017 教育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费县探沂镇初级中学临沂市费县费县探沂镇驻地2017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费县朱田镇中心初级中学临沂市费县费县朱田镇驻地2017 普通中学教育集体企业中型临沂市沂河天翼航模科技活动中心临沂市兰山区临沂市兰山区祝丘路1号沂河实验学校求索楼2017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临沂商城实验学校临沂市兰山区临沂市兰山区工业大道与水安路交汇处2017 初中教育其他内资企业小型郯城未名初级中学临沂市郯城县王城后村2017 普通初中教育私营合伙企业小型莒南县高考补习学校临沂市莒南县莒南县城洪石路13号2017 教育普通初中教国有企业小型网址 公司名称所在市所在区县地址开业年份主营业务企业类型公司规模育郯城新建初级中学临沂市郯城县郯城县2017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临沂青河实验学校临沂市罗庄区盛庄街道办事处葛庄社区2016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沂南县沂蒙山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临沂市沂南县沂南县经济开发区2016 普通初中教育其他内资企业小型郯城县郯城街道办事处归义初级中学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办事处归义二村2016 教育普通初中教国有企业小型育山东省平邑第二中学临沂市平邑县平邑县平邑镇文化路2016 普通初中教育其他内资企业小型兰陵县第二实验中学临沂市苍山县兰陵县兰陵路东段2015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其他内资企业小型院东头镇初级中学临沂市沂水县沂水县院东头镇院东头村2014 教育普通初中教育兰陵县泉山实验学校临沂市苍山县泉山路北段2013 初中小学教育国有企业中型苍山经济开发区初级中学临沂市苍山县贾庄2012 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平邑曾子学校临沂市平邑县西城2012 普通初中教育其他内资企业中型国有企业中型费县杏坛学校临沂市费县文明路中段2012 普通初中教育教育教学临沂汪沟第一中学临沂市兰山区汪沟镇西汪沟村2011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兰山区方城镇第一初级中学临沂市兰山区临沂市兰山区方城镇东方城2011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临沂新桥中学临沂市兰山区临沂市兰山区方城镇东石桥村2011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蒙阴县第四中学临沂市蒙阴县北关2011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临沂市沂水县第二实验中学临沂市沂水县沂城街道南庄社区2011 中小学教育国有企业中型临沂汪沟第二中学临沂市兰山区汪沟镇竹园村2011 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沂南县城关实验中学临沂市沂南县金波路西首2010 初中学历教育国有企业中型临沂十一中学临沂市兰山区水田路298号2010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网址 公司名称所在市所在区县地址开业年份主营业务企业类型公司规模临沂第三十五中学临沂市兰山区温凉河路与成路交汇向南路西2010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费县探沂镇中心初级中学临沂市费县探沂镇薛家村村民委员会2010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其他内资企业小型临沂八湖中学临沂市河东区河东区八湖镇驻地2010 教育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临沂市临沭县沭新西大街2010 义务教育普通初中教育平邑县丰阳镇初级中学临沂市平邑县平邑县丰阳镇初级中学2009 普通初中教育其他内资企业小型沂南县大王庄实验中学临沂市沂南县大王庄2009 实验中学其他内资企业小型国有企业中型沂水县沂蒙中学临沂市沂水县东环路东2008 教育普通初中教育临沂第二十七中学临沂市河东区人民大街999-80 2008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蒙阴县联城乡常马中学临沂市蒙阴县张家村2007 从事中学教育活动国有企业小型平邑县铜石镇第一初级中学临沂市平邑县铜石镇铜石村驻地2007 普通初中教育其他内资企业小型郯城未名中学临沂市郯城县郯东路18号2007 初级中学其他内资企业小型平邑县平邑镇第三初级中学临沂市平邑县平邑镇白马村驻地2006 普通初中教育其他内资企业小型平邑县流峪镇第二初级中学临沂市平邑县平邑县流峪镇龙汪河驻地2006 普通初中教育其他内资企业小型临沂沂州实验学校临沂市兰山区金坛路中段2005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蒙阴县孟良崮中学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垛庄居委2005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兰陵县守义中学临沂市苍山县苍山县守义中学2004 初中教育其他内资企业中型兰陵县博文学校临沂市苍山县神山西道庄2004 初中教育其他内资企业小型兰陵县志成学校临沂市苍山县顺河路西段2004 普通初中教育其他内资企业中型郯城大唐学府临沂市郯城县龙泉居委会2004 普通初中教育私营独资企业中型郯城县新建中学临沂市郯城县郯东路152号2004 初中教育其他内资企业小型网址 公司名称所在市所在区县地址开业年份主营业务企业类型公司规模平邑县郑城镇第一初级中学临沂市平邑县平邑县郑城镇驻地2003 普通初中教育其他内资企业小型郯城欧美外语学校临沂市郯城县北关一2003 普通初中教育其他内资企业中型国有企业中型沂水县高桥镇中心校临沂市沂水县高桥镇高桥一村2003 教育普通初中教育兰陵县大众双语学校临沂市苍山县仓谷屯2002 初中教育其他内资企业小型莒南县龙窝学校临沂市莒南县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龙窝村委会2002 普通初中教育其他内资企业小型蒙阴县蒙山中学临沂市蒙阴县三公路2001 初中教育股份合作企业小型其他内资企业小型沂南县阳光学校临沂市沂南县石浪头2001 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学兰陵县志成中学临沂市苍山县文化路北段2001 普通初中教育其他内资企业中型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第六中学临沂市张家沟子北2001 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临沂市河东区益民实验中学临沂市河东区相三村2000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国有企业小型临沂市河东区益民双语实验小学临沂市河东区相公三村2000 教育普通初中教育山东省平邑赛博中学临沂市平邑县平邑县县直南环路1999 普通中学教育其他内资企业中型临沂大学附属中学临沂市兰山区通达路北段西测1999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平邑莲花山学校临沂市平邑县浚东村委会1999 中小学教育其他内资企业中型临沂汤庄实验学校临沂市罗庄区花埠岭1999 中小学学习教育国有企业中型蒙阴县实验中学临沂市蒙阴县新华路10号1999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郯城县育才中学临沂市郯城县郯西路与北环路交界1998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苍山县兰陵镇第二初级中学临沂市苍山县兰陵镇小苗家村委会1997 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山东省蒙阴第三中学临沂市蒙阴县大桥1997 初中教育6 国有企业中型兰陵县卞庄街道办事处第二初级中学临沂市苍山县顺和路东段南1995 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网址 公司名称所在市所在区县地址开业年份主营业务企业类型公司规模临沂第二十三中学临沂市罗庄区沂河路86号1995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郯城银河初级中学临沂市郯城县郯东路官路口村1995 民办初级中学教育其他内资企业小型国有企业中型沂水县实验中学临沂市沂水县沂水县北关社区1995 教育普通初中教育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临沂市临沭县临沭县青云镇白莲峪1994 初级中学教育国有企业中型临沂第十五中学临沂市兰山区王庄路西南1994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蒙阴县蒙阴镇实验学校临沂市蒙阴县蒙恬路59号1994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临沂华盛实验学校临沂市罗庄区沈泉庄社区1994 初中学历教育国有企业中型费县薛庄镇中心小学临沂市费县费县薛庄镇薛庄村1993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国有企业中型沂水县高庄镇中心校临沂市沂水县高庄镇沂水县高庄镇薛暮桥希望小学1993 教育普通初中教育沂水县马站镇中心校临沂市沂水县马站镇杨家城子村1993 教育普通初中国有企业中型教育临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政府新程路南1992 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国有企业小型临沭县店头镇店头初级中学临沂市临沭县店头镇店头南1989 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临沂汤头中学临沂市河东区东北1989 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临沭县蛟龙镇初级中学临沂市临沭县中蛟龙1989 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临沂第十三中学临沂市兰山区顺和街8号1989 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临沭县朱仓乡东盘初级中学临沂市临沭县东盘1989 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莒南县第九中学临沂市莒南县官坊街村1989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费县梁邱镇第三初级中学临沂市费县梁邱镇郝家村1989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临沂朱保中学临沂市兰山区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义刘路南侧1988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临沂相公中学临沂市河东区相公三村1988 教育学校普通初中国有企业中型网址 网址 网址 公司名称所在市所在区县地址开业年份主营业务企业类型公司规模育沂水县夏蔚镇中心校临沂市沂水县夏蔚镇东村1985 教育普通初中教国有企业中型育临沂第二十九中学临沂市俄黄东路路东1985 初中学历教育国有企业中型临沂第十中学临沂市兰山区临沂市兰山区兰山街道前西北园社区1984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临沂市河东区八湖镇中学临沂市河东区八湖中学1984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郯城县马头镇第二初级中学临沂市郯城县郯城县马头镇第二初级中学1984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平邑县白彦镇初级中学临沂市平邑县白彦镇黄坡社区1984 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郯城县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初级中学临沂市郯城县广福路南路东1984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临沂半程中学临沂市兰山区赵家村1984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兰陵县庄坞镇初级中学临沂市苍山县庄坞镇后涌泉村1984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临沂第八中学临沂市兰山区解放路19号1983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临沂第九中学临沂市兰山区平川路2号1983 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临沂第五中学临沂市兰山区西张庄29号楼1单元101室1983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1983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中心中学临沂市兰山区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西孝友村委会西孝友兰陵县车辋镇甘霖初级中学临沂市苍山县甘霖1983 普通初中教育集体企业小型临沭县第一初级中学临沂市临沭县育新路1982 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苍山县兰陵镇横山初级中学临沂市苍山县兰陵镇北横山西村村委会1982 初中教育其他内资企业小型国有企业中型沂水县沂新中学临沂市沂水县沂水县长安路中段1982 初中学历教育及相关社文疃中学临沂市莒南县文疃村1981 普通初中教育其他内资企业中型沂南县第三中学临沂市沂南县芙蓉路西段1981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网址 网址 公司名称所在市所在区县地址开业年份主营业务企业类型公司规模费县大田庄乡初级中学临沂市费县大田庄村民委员会1975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国有企业小型临沭县大兴镇古龙岗初级中学临沂市临沭县古龙岗1974 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蒙阴县刘洪中学临沂市蒙阴县南竺院1974 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兰陵县鲁城镇初级中学临沂市苍山县雷雨口1973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费县胡阳镇中心初级中学临沂市费县费县胡阳镇胡阳村1972 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临沂黄山中学临沂市罗庄区前黄山村委1972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临沭县临沭街道周庄初级中学临沂市临沭县周庄1972 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临沂第二十二中学临沂市罗庄区临沂第二十二中学1971 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费城梨园实验学校临沂市费县费县费城街道许家崖供销合作社1971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蒙阴县界牌中学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东界牌村1971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平邑县郑城镇第二初级中学临沂市平邑县大魏庄1971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郯城县高峰头镇初级中学临沂市郯城县高峰头镇店子村1971 初级中学教育教学国有企业中型临沭县第五初级中学临沂市临沭县郑山1970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临沂汤河中学临沂市河东区汤河镇海棠路西1970 初中学历教育国有企业中型河东区汤头街道葛沟初级中学临沂市河东区小康村1970 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莒南县坊前镇初级中学临沂市莒南县王坊前1970 普通初中教育集体企业中型沂南县双堠镇初级中学临沂市沂南县双堠村委会1970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国有企业中型临沂市河东区太平街道初级中学临沂市河东区郭太平001 1970 教学普通初中教育沂南县马牧池乡初级中学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双泉峪子村委会1970 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莒南县团林镇初级中学临沂市北团林村1970 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平邑县武台镇初级中学临沂市平邑县孙家庄1970 普通初中教育国有企业小型临沂市兰山区李官镇中学临沂市兰山区李官村1970 初中教育国有企业中型网址 网址 网址 。
一、临沂十二中(山东省临沂市沂蒙路6号)校园简介临沂第十二中学,原名临沂育新实验学校,成立于2000年6月,当时为临沂四中下属的公办民助实验学校,2006年8月,学校按照教育局统一要求改制为普通全日制学校,2008年8月27日搬至现校区,现在的校区占地64亩,目前有45个教学班,在校生3400余人,教职工230人。
2009年10月,根据临沂市人民政府【2009】103号文,我校改名为临沂第十二中学。
2010年10月,根据区委区政府、区教体局集团办学的战略思路,组建了临沂十二中、临沂十三中教育联合体,由临沂十二中入主办学。
意在进一步扩大优质学校的办学规模,寻求资源的优化配置,缓解城区义务教育招生压力。
学校自成立之日起便确立了“以成功的教育帮助学生创造成功人生”的办学理念,以“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化人才”为办学宗旨,以“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回报家长及社会”为办学理想,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育人目标,努力打造一所“学生向往、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理想学校。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努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全校整体一盘棋,紧紧围绕学生发展这个中心,广大教干教师开拓创新,努力拼搏,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学校先进的教育思想、开放的办学胸怀、教师敬业高效的工作模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按照教育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构建高效愉悦课堂。
经过近年来的实践与研究,逐步建立起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轻负担、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先后有物理、地理、数学等七个学科在省市区级教改研讨会上做典型经验介绍。
学校的教学改革得到了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被列为市教科研中心的联系点学校。
近期又以全区初中教学综合评估第一名的成绩被评为市“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先后加入了全国新学校行动、中国名校共同体、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委员会等著名教育研究团体,有力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深入研究和快速发展。
普义乡中心学校初中部简介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普义乡中心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市级文明学校,由普义乡中心小学和普义乡初级中学于2011年8月23日合并成立;位于宁洱县东部距县城52公里的普义乡满磨街,占地面积22.97亩,建筑面积7431平方米,下辖一个初中部(9个教学班),一个小学部(16个教学班,2个幼儿班),两个村小教学点(端金教学点2个教学班,1个幼儿班。
曼芽教学点1个教学班,1个幼儿班),一个一村一幼(三丘田村),现有900余名学生,教职工110人,覆盖人口11900 余人。
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多次受到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2015年毕业学业水平考试,800分以上5人,居全县第二名,优秀人数19人,优秀率为16%,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2016年毕业学业水平考试,558分以上4人,居全县第二名,优秀人数11人,优秀率为8.9%。
2017年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数学单科成绩:代正昆(104分)、罗双(103分)居全县数学单科成绩第一名。
2018年毕业学业水平考试,500分以上15人,居全县第二,优秀人数21人,优秀率为17.07%。
历史的脚步,前进的身影,在阳光的淋浴下,中心学校正茁壮的成长,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展现在未来的旅程上。
在改革征程中,学校有挺立潮头写风流的豪情,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韧劲,将谱写出普义中心学校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