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案例:“南海公司”破产事件PPT优秀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68.00 KB
- 文档页数:16
英国南海公司(the South Sea Company)案例(一)神话大量可实现利润和高达60%股利支付率的传闻,使公司股价从1719年中的114英镑飞涨到1720年7月的1050英镑。
股票热使“政治家忘记了政治,律师忘记了法庭,贸易商放弃了买卖,医生丢弃了病人,店主关闭了铺子,教父离开了圣坛,甚至连高贵的夫人也忘了高贵和虚荣”。
(二)事实真相成立以来惨淡经营、表现平平,在对外贸易方面没有取得多大成功,进行清理时发现实际资本所剩无几。
(三)审计起因与结果1720年9月,南海公司不得不宣布破产倒闭,数以万计的债权人与股东蒙受损失,要求议会调查事情真相。
议会组织了一个13人的特别委员会进行秘密查证,为了进一步查清南海公司的财务状况,聘请了精通会计实务的查尔斯·斯耐尔(Charles Snell)对南海公司账目进行查询和审核。
Charles Snell于1721年提交了一份名为“伦敦市彻斯特·莱恩学校的书法大师兼会计师Charles Snell对素布里奇商社的会计账簿进行检查的意见”,指出南海公司存在舞弊行为,会计记录严重不实。
(四)意义和影响(1)在西方审计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影响。
世界上绝大多数审计理论工作者都认为Charles Snell是世界上第一位民间审计人员,他所撰写的查账报告是世界上第一份民间审计报告,而英国南海公司舞弊案例也被列为世界上第一起比较正式的民间审计案例。
(2)说明了建立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基础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要由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来协调、平衡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
万里大造林何庆魁中广网呼和浩特4月1日消息(记者郑颖)内蒙古公安厅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内蒙古万里大造林有限公司涉嫌经济犯罪案件侦办情况,目前,万里大造林公司董事长陈相贵等人已经被捕,涉案林地已由各地人民政府负责接管,并得到了正常的管护。
相关涉案资金追缴工作公安机关正在加紧进行,内蒙古万里大造林有限公司涉嫌经济犯罪案件将于近期侦查终结向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
“英国南海公司”造假案1711年,英国政府为了向南美洲进行贸易扩张,而专门成立了一家公司——南海公司(特许贸易公司)。
然而,公司成立之后的8年间,除了无休止地向南美洲贩运黑奴之外,几乎没干过一件能够盈利的事情。
公司上市后的8年多经济效益一直不好,长期亏损,为了挽救公司不让公司破产,公司董事会决定采用欺骗的手法,以虚假的会计信息诱骗投资人增加投资和吸收新的投资人。
当时英国的国家债务总额也已经累积到了3100万英镑。
为了迅速筹集还债资金,不堪重负的英国政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南海公司的股票卖给公众。
为了取信于投资者和社会民众,在政府的默许下,南海公司管理层为南海公司编造了一个又一个美妙的故事。
他们通过当时的报纸大量散布“在南海地区发现了什么金矿、银矿、香料怎么怎么赚钱”;“年底将有大量的利润可实现,预计1720年圣诞节可按面值的百分之六十支付股利”......于是,南海公司海市蜃楼般的利润前景,唤起了英国人超乎寻常的狂热。
在当时的英国一场全国性的投机也由此而爆发了.....在南海公司泡沫事件的时代,人们认为南海公司,简直就是一部造钱的机器,他们失去了平时应有的理智和质疑,他们不断地投资。
尽管当时并没有事实,或者是足够的信息来支持公司对投资者们做出承诺。
失去理性的大众狂热,使南海公司的股价迅速飙升。
据历史记载该公司的股票价格从1719年的114英镑上升到1720年3月份的300英镑,到1720年7月份上升到1050英镑,在人们争先恐后购买股票,在股价越涨越高的时候,而当时的政府成员,他们也许可以被称为最早的内幕交易者却卖掉了所持的股票,内幕人士与政府官员的大举抛售,引发了南海泡沫的破灭。
1720年英国国会颁布了《泡沫公司取缔法》,许多公司纷纷破产倒闭。
南海公司的股票也一落千丈,英国政府开始对南海公司资产进行清查,随之该公司宣布破产,数以万计的股东、投资者和债权人一下子从神话般的美梦中惊醒。
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
[精品]案例解读1.1英国“南海公司”破产案1720年,南海泡沫崩溃,南海公司宣布破产。
这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泡沫公司之一。
南海泡沫是指1720年在英国南海公司股票的投机热潮中,投资者对南海公司股价的过度投机行为。
由于当时英国政府对南海公司的支持以及公众对南海公司利润前景的乐观预期,大量资金涌入南海公司股票,导致其股价飙升。
然而,随着市场对南海公司利润前景的怀疑和政府对南海公司的调查,南海公司股价最终暴跌,泡沫破裂。
对于南海公司破产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当时英国政府对南海公司的支持被撤回,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场对南海公司利润前景的怀疑和政府对南海公司的调查。
此外,南海公司内部管理也存在问题,存在大量的内部交易和欺诈行为。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南海公司的破产。
南海公司破产对英国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大量投资者在这场泡沫中损失惨重,许多人因此破产或陷入贫困。
这使得英国的股票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乏信心和投资热情。
其次,南海公司破产暴露了英国股票市场和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促使政府加强了对股票市场的监管和审查。
此外,这场泡沫的破裂也加速了英国经济由盛转衰的进程。
从南海公司破产案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1.政府监管是保障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手段。
在当时的情况下,英国政府应该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管和审查,以避免类似泡沫的出现。
2.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性和谨慎的态度。
在投资股票时,应该充分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市场前景等信息,避免盲目跟风和投机取巧。
3.公司治理至关重要。
南海公司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导致大量内部交易和欺诈行为的发生。
这提醒我们,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和治理结构,以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4.泡沫的破裂是市场自我调节的结果。
投资者应该认识到市场的波动性和风险性,避免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略风险的存在。
除了以上启示,我们还应该从南海公司破产案中吸取教训:1.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机制。
政府应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审查,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以保障市场的公平、公正和稳定。